浙江省臺州市三門部分校2021-2022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聯考語文試題及答案統編版高一必修下_第1頁
浙江省臺州市三門部分校2021-2022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聯考語文試題及答案統編版高一必修下_第2頁
浙江省臺州市三門部分校2021-2022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聯考語文試題及答案統編版高一必修下_第3頁
浙江省臺州市三門部分校2021-2022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聯考語文試題及答案統編版高一必修下_第4頁
浙江省臺州市三門部分校2021-2022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聯考語文試題及答案統編版高一必修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浙江省臺州市三門部分校2021-2022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聯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統編版高一必修下 2021學年第二學期二校期中聯考 高一語文 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考試范圍:第一單元、第二單元、第三單元青蒿素和說木葉、第八單元阿房宮賦和六國論 一、現代文閱讀(36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3小題,共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中國古時元旦,民間有開筆寫吉語的習俗,祈愿新年諸事順遂,士農工商皆是如此。與之相當的,康熙時期宮中有書“福”字的禮儀。然康熙時御筆賜福并非定制,即使是內廷近臣們也只能偶蒙圣眷。雍正時期,方才著為恩例。雍正四年,雍正皇帝明發諭旨:“朕之每年頒賜福字者

2、,蓋欲諸臣觸目警心,時時存可以獲福之心,行可以獲福之事。諸臣又嘗言賴朕之福,此言亦屬非是。蓋必諸臣皆有福,方為朕之福,是聯實賴諸臣之福也。又必天下百姓皆有福,然后為吾君臣之福,是君與臣皆賴百姓之福也。愿與諸臣共勉修福之道可耳。”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各地時程不一,除夕前一二日頒賜,邊疆外臣們受福之日往往都在正月下旬,甚至都出了正月。雍正三年,署陜西涼州總兵官宋可進接賜福字已是二月二十九日;雍正四年,福建巡撫毛文銓接賜福字在三月初十日;雍正七年,署理廣東布政使王士俊接賜福字在二月十五日。明明是新年賜福,結果年都送走了,福還未到。故雍正皇帝將御筆書福之制提前至嘉平朔日舉行。乾隆五十六年,乾隆皇帝嘉

3、平月朔開筆之作詩注曰:“每歲嘉平月翔開筆書福,以賜王公及內外大臣,蓋敬遵皇考時成例也。” 自乾隆十七年開始,每年臘月初一日,先到闡福寺拈香,舉行“祈福大典”,回宮后書“福”字。此后各地將軍、督撫的請福折陸續奏到,皇帝一一頒賜。皇帝御筆賜福時,懋勤殿首領太監具高案筆墨,受賜王公。大臣依次跪在御案之前,仰瞻皇帝親揮宸翰,并伏地叩頭謝恩。待墨跡干后,太監二人雙手恭捧而行,受賜大臣也隨之而出。誠如清宮詞所說:“年年臘朔御重華,賜福蒼生筆有花。御墨龍箋書福字,近臣分載福還家。” 書福所用筆,鐫正書四字曰“賜福蒼生”,是康熙皇帝御用留貽,管髹漆,色黝,字填以金。乾隆中期曾經入直懋勤殿的沈初記載:“筆工擘稷

4、作大筆,今無能者。”書福所用箋紙,以絹為質,傅以丹砂,繪以金云龍。其中宮廷所貼用者,及朱紅對箋。壽字箋,每年由江蘇按照尺度制進。用于頒賜的箋紙,則是南方諸省所貢。 御筆賜福是君臣之間聯絡感情的重要手段。皇帝用以示恩,臣下賴之邀寵。雍正五年,雍正皇帝賜蔣廷錫福字,不用紅箋,特用金箋,以其母去世服制未滿之故。皇帝在日理萬機之時,還能注意到這樣的細節。怎能不讓這些臣子感動涕零,銘記于心!乾隆時期名臣王際華直內二十四年,以除夕受賜二十四福字懸掛,名其堂曰“二十四福堂”,以志恩寵。但也有臣子將皇帝重視的儀式不當回事,其結局不問可知。嘉慶十年十二月十七日,賞賜御前大臣、御前行走的蒙古王公、額附、御前侍衛等

5、福字。其他人都是親將所賞福字捧出,只有那彥寶。禧恩將福字交與太監放在茶盤內帶出。嘉慶皇帝聞知,勃然大怒。因其殊失敬謹之意。當即交御前大臣等將那彥寶、禧恩俱行革退,令在乾清門侍衛上行走,仍各罰俸三個月,并將那彥寶。禧恩板責示警。 (摘編自陳曉東御筆龍箋書福字江山永固寄吉語)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因為吉語承載了人們對新年諸事順遂的祈盼,所以士農工商都會在新年書“福”表達美好愿望。 B康熙時期宮中有書“福”字的禮儀,御筆賜福在這一時期成為定制,諸帝紛紛效仿,歲歲遵循。 C雍正皇帝賜福,旨在警示群臣,時刻存獲福之心。行獲福之事,表明其與諸臣共勉修福之道的意愿。

6、D乾隆皇帝每歲嘉平月朔開筆書福,是因為各地時程不一,內外王公大臣收到皇帝賜福的時間不同。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中列舉陜西涼州、福建、廣東等地官員接賜福字的例子說明邊疆外臣受福之日都在正月之后。 B文中引用清宮詞的詩句再現了御筆賜福的畫面。讓讀者深切感受御筆賜福的場景。 C文章從御筆書福的原因、時間、儀制,書福作用等方面展開論述,論證思路清晰明了。 D文中用對比說明臣下對皇帝所賜福字表現出的不同態度可以決定君王對臣下的情感親疏走向。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書福所用箋紙,以絹為質,傅以丹砂,繪以金云龍”。可見帝王對御筆書福的重

7、視。 B那彥寶、禧恩將福字交與太監放在茶盤內帶出。其傲慢自大,說明可能有謀反的意圖。 C御筆賜福可以體現皇帝對臣下的關心、愛護,是皇帝對臣子示以恩寵的重要手段。 D閱讀文章了解御筆書福的相關知識,可以豐富我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認知。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共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肖培根:根植華夏綠藥覓蹤 湯國星 肖培根院士是追尋綠藥不老的傳奇。 1958年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衛生部下達了全國第一次中藥普查的任務,歷史重擔落在了26歲的肖培根肩上。“那時候,可以用四個字來講,一無所有。圖書館的文獻,就連哪些是常用的中藥,這類資料都沒有,那個時候都是零。” 但是肖培

8、根頗有大將風度,胸有成竹,指揮若定:首先聘請樓之岑、誠靜容等專家做普查工作的兼職指導老師;第二,確定以中藥材的“常用度”為普查的主要范圍,指明任務方向,所謂“常用度”,就是重點抓500600種常用中藥,抓住了這個大頭,就等于抓住了全國70%80%的中藥資源;第三,學中干,干中學,邊干邊學,上“實踐大學”。此番韜略,即使今天依然可圈可點。肖培根根據每個人的特長,把植物室的年輕人派到全國各地中藥“常用度”高的產區,自己則帶頭選擇了工作量大的東北地區。野外調查異常艱苦,他常常是雇一輛馬車拉著人和行李,跋山涉水,風餐露宿。肖培根從來都是以學生的姿態虛心求教。一個來自“中央單位、肩負國家任務”的干部,他

9、的虛心與誠意,著實打動了每一位藥農、每一位中藥師傅的心,他們紛紛把自己“壓箱底”的絕技傾囊相授,這讓肖培根掌握了許多書本上沒有、實踐中行之有效的“絕活”。 1959年,全國第一次中藥資源普查圓滿結束,肖培根向國家交出了合格的答卷。這是中國近代中藥資源最具權威價值的普查報告。利用中藥普查的成果資料,他又組織編寫了新中國第一部中藥志。 1963年3月,肖培根作為專家被派往西非考察訪問。代表團除了在西非考察當地的植物資源和藥用植物資源以外,還為我國南方的植物園采集了大約200種重要的藥用和經濟植物種子。在此期間,肖培根等人還專門被阿爾及利亞衛生部部長邀請去搶救他們國家草藥的傳統文化。之后,肖培根又被

10、派到坦桑尼亞幫助整理研究該國的草藥。考察團深入到窮鄉僻壤乃至撒哈拉沙漠邊緣,那里溫度高得雞蛋放在外面,很快就能曬熟。在這樣的環境下,考察團詳查每種草藥的功效,還訪問了許多草醫,資料匯總起來后,收獲頗豐。考察團提交的報告,被世界衛生組織分發到各成員國,說中國幫助這些落后國家整理當地豐富的草藥資源,是南南合作的典范。1979年,肖培根作為新中國第一個技術官員,奉派到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總部工作,負責世界藥用植物名錄編制等工作。 新中國剛成立時,西方國家對中國實行了物資禁運,凡是包含進口藥代用品的一概不準向中國出口。那時肖培根剛剛大學畢業,國家交給他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尋找能夠替代進口藥的國產資源。以肖培

11、根為首的年輕人,奔赴全國各地,風餐露宿,不舍晝夜,很快就找到了替代利血平的蘿芙木,隨后阿拉伯膠、安息香、胡黃連等也找到了代用品。20世紀50年代初,全國第一次疾病防治大會上,發出了“讓高血壓低頭,讓腫瘤讓路”的豪邁誓言,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正是利用蘿芙木,沖破國外的封鎖,研發出物美價廉、令幾代國人難忘的降壓靈。短短數年,這批可愛可敬的青年才俊們,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尋覓到取之不盡的替代植物,解決了全國人民的需求。他們心中充滿了萬丈豪情:“這項任務給我們一個實際的體會:在藥用植物界,相似的藥材有相似的成分、相似的活性,從這里找到了最初的靈感。” “在長期的藥用植物研究中,我發現在某一個植物類

12、群中,它們的植物形態、化學成分和療效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這種相關性如果再通過計算機和數學模式加以整理發掘,就能夠尋找出很多規律性的東西來。”肖培根開闊的視野和開放的思路,使他成為最早將計算機引入中草藥研究的藥用植物專家,并且成功地在中國第一代計算機上展開了藥用植物親緣學的研究。1978年,藥學通報終于復刊了。在第1期第1至第5頁上,肖培根發表了重要論文植物親緣關系、化學成分和療效間的聯系性,能夠在復刊的首期首頁上發表論文,只因四個字:分量質量。當然,它標志著孕育二十幾年的新學科誕生了。 相關鏈接 自1963年以來,肖培根應邀訪問了50多個國家和地區,他一直在各種國際學術會議上滿懷激情地介紹中

13、藥現代研究的最新成就,擴大中藥在國際上的影響,并撰寫英文專著對中醫藥進行系統論述和介紹。 (摘編自張東風肖培根院士的綠藥情緣) 4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誤的一項是(3分)() A本文擷取了肖培根一生的若干傳奇經歷,寫了他勇挑重擔、銳意進取、鐘情綠藥的相關事跡,表現了一位杰出藥用植物學家的偉大人格。 B在相關資料稀缺的情況下,年僅26歲的肖培根卻胸有成竹地承擔起國家交給他的第一個任務完成全國第一次中藥普查。 C肖培根安排工作時重點突出、任務明確,他強調進行全國中藥普查時要重點抓500600種常用中藥,因為這些常用中藥占據了中藥資源的大頭。 D藥學通報復刊后,第一期的首頁就刊登了肖培根

14、的論文植物親緣關系、化學成分和療效間的聯系性,只因這篇文章分量重、質量高。 5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肖培根有大將風度,他勇挑重擔,主動選擇了任務量大的東北地區。在實際調研中,他始終以學生的姿態虛心求教,得到了藥農和中藥師傅們的高度認可。 B肖培根幫助落后國家整理當地的草藥資源,這種援助是南南合作的典范。他本人也因此成為新中國第一個奉派到世界衛生組織總部工作的技術官員。 C新中國成立之初,西方國家對中國實行物資禁運,迫使我國研究人員必須找到能夠替代進口藥的國產資源。肖培根不分晝夜地努力,很快就找到了替代利血平的蘿芙木。 D肖培根認為通過計算機可以整理出植物

15、類群中規律性的東西,他成功地在中國第一代計算機上展開了藥用植物親緣學的研究,這標志著一門新的學科已經誕生。 6.肖培根能夠創立嶄新的學科“藥用植物親緣學”的原因有哪些?請結合材料具體分析。(6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共15分) 閱讀曹禺雷雨第一幕的選段,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四鳳端茶,放樸園前。) 周樸園:四鳳,(向周沖)你先等一等。(向四鳳)叫你給太太煎的藥呢? 魯四鳳:煎好了。 周樸園:為什么不拿來? 魯四鳳:(看蘩漪,不說話) 周蘩漪:(覺出四周的征兆有些惡相)她剛才給我倒來了,我沒有喝。 周樸園:為什么?(停,向四鳳)藥呢? 周蘩漪:(快說)倒了,我叫四鳳倒

16、了。 周樸園:(慢)倒了?哦?(更慢)倒了!(向四鳳)藥還有么? 魯四鳳:藥罐里還有一點。 周樸園:(低而緩地)倒了來。 周蘩漪:(反抗地)我不愿意喝這種苦東西。 周樸園:(向四鳳,高聲)倒了來。 (四鳳走到左面倒藥。) 周沖:爸,媽不愿意,您何必這樣強迫呢? 周樸園:你同你母親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兒。 (向蘩漪低聲)你喝了,就會完全好的。(見四鳳猶豫,指藥)送到太太那里去。 周蘩漪:(順忍地)好,先放在這兒。 周樸園:(不高興地)不。你最好現在喝了它吧。 周蘩漪:(忽然)四鳳,你把它拿走。 周樸園:(忽然嚴厲地)喝了它,不要任性,當著這么大的孩子。 周蘩漪:(聲顫)我不想喝。 周樸園:沖兒,

17、你把藥端到母親面前去。 周沖:(反抗地)爸! 周樸園:(怒視)去! (周沖只好把藥端到蘩漪面前。) 周樸園:說,請母親喝。 周沖:(拿著藥碗,手發顫,回頭,高聲)爸,您不要這樣。 周樸園:(高聲地)我要你說。 周萍:(低頭,至周沖前,低聲)聽父親的話吧,父親的脾氣你是知道的。 周沖:(無法,含著淚,向著母親)您喝吧,為我喝一點吧,要不然,父親的氣是不會消的。 周蘩漪:(懇求地)哦,留著我晚上喝不成么? 周樸園:(冷峻地)蘩漪,當了母親的人,處處應當替孩子著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體,也應當替孩子做個服從的榜樣。 周蘩漪:(四面看一看,望望樸園,又望望周萍。拿起藥,落下眼淚,忽而又放下)哦,不!我喝

18、不下! 周樸園:萍兒,勸你母親喝下去。 周萍:爸!我 周樸園:去,走到母親面前!跪下,勸你的母親。 (周萍走至蘩漪面前。) 周萍:(求恕地)哦,爸爸! 周樸園:(高聲)跪下! (周萍望蘩漪和周沖;蘩漪淚痕滿面,周沖身體發抖。) 周樸園:叫你跪下! (周萍正向下跪。) 周蘩漪:(望著周萍,不等周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現在喝!(拿碗,喝了兩口,氣得眼淚又涌出來,她望一望樸園的峻厲的眼和苦惱著的周萍,咽下憤恨,一氣喝下)哦哭著,由右邊飯廳跑下) (有刪改) 7下列對這場戲有關內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這場戲的中心事件是周樸園逼迫蘩漪喝藥。 B這場戲的高潮部分是周沖反抗父親失敗

19、,求蘩漪喝藥。 C這場戲的矛盾沖突是周樸園家長專制和蘩漪爭取自由的斗爭。 D蘩漪最后喝下藥的主要原因是怕和自己有曖昧關系的周萍給自己下跪。 8蘩漪是雷雨全劇的中心人物之一,她以與周萍亂倫來反抗周樸園的家長專制。在喝藥這場戲的舞臺說明中,蘩漪幾次望周樸園和周萍,請簡要分析她望周樸園和望周萍時的不同心理。(6分) 9從文中找出表現周樸園逼迫蘩漪喝藥的主要原因的那句臺詞,并加以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四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題 (甲)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

20、,曰:“毋從俱死也。”張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故聽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良曰:“長于臣。”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張良出,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項伯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

21、王。”沛公曰:“諾。”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乙) 明日,沛公從百余騎至鴻門謝羽。自陳“封秦府庫,還軍霸上以待大王,閉關以備他盜,不敢背德。”羽意既解,范增欲害沛公,賴張良、樊噲得免。 后數日羽乃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其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寶貨略婦女而東。秦民失望。于是韓生說羽曰:“關中阻山帶河,四塞之地,肥饒,可都以伯。”羽見秦宮室皆已燒殘,又懷思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韓生曰:“人謂楚人沐猴而冠,果然。”羽聞之,斬韓生。 出自漢書.項籍傳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后數日羽乃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其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寶貨略婦女而東 B后數日羽乃

22、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其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寶貨略婦女而東 C后數日羽乃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其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寶貨略婦女而東 D后數日羽乃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其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寶貨略婦女而東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季父,指叔父;中國古代兄弟排行次序常用“伯仲叔季”表示,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 B史記由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左傳、漢書、后漢書與之體例相同。 C距關,“距”同“拒”,為“據守”之意;“關”指函谷關,楚懷王曾經“與諸將約,先入關者王之”。 D婚姻,在文中指親家,“約為婚姻”指結為有婚姻關

23、系的親戚,與現代漢語的意思不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項伯因先前與張良有交情,特別是張良曾經對他有救命之恩,因此為了救張良,將消息泄露了出去,從其主觀上看與曹無傷的告密是不完全相同的。 B劉邦對項伯以兄長之禮相待,敬酒祝壽,還與項伯約為婚姻,主要是從政治角度和自身解困的需要考慮。 C從選文(乙)中看,鴻門宴上,劉邦得以脫身的原因很多,其中謀臣張良和武將樊噲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D因為進入咸陽后屠城、燒宮室、搶掠財寶與婦女,使得受暴秦統治的秦民對項羽很失望,所以項羽不顧韓生的勸阻,選擇東歸。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項伯乃夜馳

24、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 (2)明日,沛公從百余騎至鴻門謝羽。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5題 獨不見 沈佺期 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注南秋夜長。 誰謂舍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注】丹鳳城:指長安。 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催”字用語新奇,寫出頻頻搗衣聲催促木葉凋落,視聽結合,突出了少婦的心理感受。 B“白狼河”句照應“十年征戍”句,“丹鳳城”句照應“九月寒砧”句,前后銜接自然。 C結句構思新巧,以有形

25、之境寫無形之愁,比前人望月懷遠的意境更開闊,抒情性強。 D本詩與“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句的寫法相同,都是落筆對面見深情。 15“一切景語,皆情語也。”試結合詩歌前四句,分析本詩景和情的關系。(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孔子詢問弟子的治國志向,他首先從自己談起,“_,_”,以消除弟子顧慮。 (2)杜牧阿房宮賦結尾總結說“_,_”,表達了對當朝統治者不吸取經驗教訓讓人痛惜的感嘆。 (3)蘇洵用精妙的比喻“_,_”,形象地批判了六國的賂秦行為。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

26、文字運用(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題。 重視語言、善用語言,讓語言釋放智慧與力量,往往能達到_的效果。 語言的力量,首在言之成理。“言貴于有物,無物,非言也。”就拿開會發言來說,一個人的講話之所以能振奮人心、引起共鳴,關鍵在于相關語言都找到了恰當的支點,在事實和邏輯層面_,有說服力。 語言的力量,貴在言之有德。同樣一句話,不同的人講往往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縱觀歷史長河,誓言“舍身為國”、發出驚人之語者不在少數,他們終能流芳千古,為民族精神注入生動元素。反觀那些投機者,縱然巧舌如簧,由于沒有人格的光亮、缺少修養的_,說出來的話自然無法令人信服。 語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

27、。話語真情充沛、邏輯嚴謹,自然能生發出直抵人心的力量。穆青采訪焦裕祿事跡時情動于衷、揮灑熱淚,多年后,其采訪日記上仍依稀可見斑斑淚痕。()反過來看,切忌忽視溝通的藝術、輕視語言的力量,往往容易造成誤解、觸發矛盾,甚至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現實中,有的干部一講話,群眾便皺眉搖頭,原因何在?問題就在于這些講話內容干癟、細咂無味,要么是脫離實踐的空話套話,要么是違背情理的廢話假話。凡此種種,消解的都是群眾的信任。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當然,強調善用語言,也并不是提倡夸夸其談,更不是否定行動的力量、落實_的價值。語言是行動的影子,行動是語言的土壤。挖掘語言的寶藏,品味語言的藝術,有助于更好傳

28、遞信息、交流意見、情感,也必將推動行之有恒、行之有格、行之有效。 17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3分)() A事半功倍無懈可擊支撐溝通B事倍功半無懈可擊支持溝通 C事半功倍天衣無縫支持勾通D事倍功半天衣無縫支撐勾通 18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輕視語言的力量、忽視溝通的藝術,往往容易造成誤解、觸發矛盾,甚至言不由衷、表意不明 B忽視溝通的藝術,輕視語言的力量,往往容易造成誤解、觸發矛盾,甚至言不由衷、表意不明 C輕視語言的力量、忽視溝通的藝術,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誤解、觸發矛盾 D切忌不要輕視語言的力量、忽視溝通的藝術,否則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誤解、觸發矛盾 19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語言和作品有了真情的灌注,就都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時光而歷久彌新。 B語言和作品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時光而歷史彌新,是因為有了真情的灌注。 C有了真情的灌注,語言和作品就都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時光而歷久彌新。 D有了真情的灌注,語言和作品就可以歷久彌新而抵御時光,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 (二)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2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