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期中試卷_第1頁
北師大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期中試卷_第2頁
北師大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期中試卷_第3頁
北師大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期中試卷_第4頁
北師大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期中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北師大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期中試卷一、選擇題:40分1.目前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是:( )A.北京人 B.山頂洞人 C.元謀人 D.藍田人2.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取得的重大進步是:( )A.直立行走 B.制造和使用工具 C.學會使用天然火 D.學會人工取火3.右圖是哪一聚落房屋復原圖:( )A.山頂洞原始居民 B.半坡原始居民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4.對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不同表述正確的是:( ) A.半坡聚落位于長江流域,河姆渡聚落位于黃河流域B.半坡聚落居住的房屋為半地穴式結構,河姆渡聚落居住的房屋為干欄式結構C.半坡聚落主要種植粟,河姆渡聚落主要種植水稻D.半坡聚落已會制造

2、黑陶作品,河姆渡聚落會制造彩陶5.下列各項屬于黃帝的貢獻的是:( )A.改進農具,教人農耕 B.嘗遍百草,發明醫藥C.造出宮室、車船、兵器、衣裳 D.發明了養蠶抽絲技術6.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A.堯 B.舜 C.大禹 D.黃帝和炎帝7.右圖反映了誰對中華文明的貢獻:( )A黃帝B堯 C舜 D炎帝8.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是:( )A.夏朝 B.西周 C.東周 D.商朝9.下列關于西周經濟敘述不正確的是:( )A.全國土地歸周王所有 B.各級貴族可以轉讓和買賣土地 C.普遍使用人工灌溉 D.建筑物上開始使用瓦10.天子向諸侯,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的政治制度是:( )A.

3、世襲制 B.郡縣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11.夏商西周國家統治人民的手段有:( ) 分封制 軍隊 刑法 禮儀教化A. B. C. D. 12.春秋五霸中最先取得霸主地位的是:( )A. 楚莊王 B. 宋襄公 C. 齊桓公 D. 晉文公13.關于右圖人物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是儒家的代表人物B.主張“兼愛”“非攻” C.提出了“民貴”“君輕”的思想D.提出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觀念14.“合縱”“連橫”發生在:( )A.春秋時期 B.戰國時期 C.夏朝 D.西周15.我國鐵制工具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領域是在:( )A.商朝 B.西周 C.春秋時期 D.戰國時期1

4、6.戰國時期,首開變法之風的是:( ) A.魏文侯任用李悝變法 B.楚悼王任用吳起變法 C.鄒忌在齊國進行改革 D.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17.文字的出現,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我們今天的漢字來源于:( ) A.金文 B.小篆 C.甲骨文 D.陶器上的符號18.關于右圖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 B.紋飾華麗,工藝高超,體現了莊嚴凝重的風格C.高1.33米,長1.10米,寬0.78米,重80多千克D.象征著商朝燦爛輝煌的文明19.孔子的言論被弟子整理在:( )A.春秋 B.論語 C.詩經 D.尚書20.下列關于右圖都江堰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戰國時期

5、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B.東邊的內江用于灌溉,西邊的外江用于分洪C.內江之水通過“飛沙堰”引人支流,灌溉農田D.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二、識圖題:16分21. 觀察右圖彩陶,回答問題: (1)該彩陶名稱是?出土于哪里? 2分(2)盆內的神秘圖案都由幾何圖形構成,說明了什么?盆中的圖案又都與魚有關,又說明了什么?4分22.識別右圖人物,回答問題:10分(1)右圖人物是誰?他生活在什么時期?是哪一學派的 創始人?3分 (2)簡述他在思想、政治及教育方面的主要觀點和成就。7分 三、列舉題:14分23.列舉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6分 24.列舉春秋戰國時期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的代

6、表人物及其在治理國家方面的主張。8分 四、材料分析題:24分25.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8分“上古穴居而野處,后世圣人之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周易 原文大意:上古時代,人們住在野外的山洞里。后來圣人建造房屋,改變了居住環境,人們住進去躲避風雨。分析回答:(1)什么時期什么人開始造房屋? (2)人類走出洞穴蓋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義? 26.閱讀下列兩段材料: 8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 ,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

7、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成果溝池以為固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 是謂小康。 禮記 請回答: (1)上述資料所講的兩個時代有什么不同? 4分 (2)文中“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是指的哪種更替首領位置的辦法?2分 (3)從第二段資料看更替首領位置的辦法有了什么變化? 2分 27.閱讀下面的材料和圖片,回答提出的問題:8分 “惟殷先人,有典有冊。”尚書 請回答:(1)尚書中這句話的大意是什么? (2)結合右圖說說這句話反映了我國什么朝代什么文字的產生?當時人們將這種文字刻在什么上面? (3)對研究歷史有什么價值? 五、簡答題:6分28.簡述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和影

8、響。北師大版歷史七年級上冊期中檢測試卷參考答案一、選擇題:40分1.C 2.B 3.B 4.C 5.C 6.D 7.D 8.A 9.C 10.C11.B 12.C 13.B 14.B 15.C 16.A 17.C 18.C 19.B 20.C二、識圖題:16分21.(1)人面魚紋彩陶盆 陜西半坡遺址(2)說明那個時期人們可能已經形成了原始的數學思想。說明當時的這個部落的與打魚有關,人們企盼能夠有豐富的魚作為食物;魚也可能是這個部落所敬仰的神。22.(1)孔子 春秋 儒家 (2)思想方面:提出“仁”和“禮”的觀點。 政治方面:提倡“為政以德”,主張以“德” 教化人民,以“禮”治國。 教育方面:創

9、辦私學,主張“有教無類”,認為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機會;教學方法有“當仁不讓于師”、“因材施教”等;有學生3000多人,比較有名的有72人。三、列舉題:14分23.春秋五霸: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戰國七雄:齊、楚、燕、秦、韓、趙、魏24.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主張教化百姓,以“禮”治國。道家:代表人物莊子,既反對“禮”治,也反對“法治”,主張“無為而治”。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主張用“刑罰”加強統治。四、材料分析題:24分25.(1)氏族社會時期 半坡聚落居民,河姆渡聚落居民(2)意義:擺脫了對自然的依賴,改善了生存環境擴大了活動空間,提高了生活質量.26.(1)第一段資料反映了沒有壓迫、沒有剝削、“天下為公”的原始社會的狀況。第二段資料描述了階級社會產生后“天下為家”和王位世襲的社會現象。 (2)禪讓制 (3)世襲制 27.(1)大意是:殷朝的先人,就已經有書冊了。(2)商朝甲骨文 龜甲或獸骨上(3)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記錄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動和商朝的政治經濟情況,對研究商朝的歷史具有重要價值。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就是從商朝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