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世界遺產在中國明清故宮講解詞配音稿件這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宏偉的宮殿建筑,這是十五世紀到二十世紀初中國五百年間政治權力的中心,這些紅墻黃瓦、深宅大院,就像一本厚重的書,紀錄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最后的輝煌與沒落。故宮昨日中國曾經華美的交響,今天中國歷史文化的象征。公元1368年,蒙古人建立的元王朝被明朝所取代。三十八年后公元1406年,明朝的永樂皇帝朱棣把都城從遷到了。他毫不客氣地把曾經金碧輝煌的元大都皇宮推成一片平地,在元皇宮的轟然倒塌聲中拉開了新都城建造的序幕。這是大明王朝的又一次奠基禮,雄才大概的永樂皇帝將京都變成了天子守邊的邊塞司令部,永遠將虎視眈眈的北元剩余勢力摒除在長城之外。那年
2、六月,永樂皇帝正式詔建宮殿。他任命泰寧侯珪為修建總指揮,大批官員被派遣到全國各地采辦木材等建筑材料。朱棣要用整個帝國的財力物力建造一個人間奇跡般的都城。在長達近十年的時間里,珪把逐漸變成了大明王朝疆域最熱鬧、最龐大的建筑工地。這是當年營建紫禁城時工地的景象,那些由此而生的著名工地和材料庫名稱一直保存至今。2002年故宮開場實施一項龐大的維修方案,各種建筑機械和大批的建筑工人陸續進入故宮。當年朱棣修建紫禁城用了十八年的時間,而完成這項維修工程預計耗時十九年。這不是一般的建筑工程,所有的修復技術都要嚴格按照傳統的方式進展,這些建筑工藝從建造這座宮殿的時候就存在了。我們已經看不到當年珪監視下的紫禁城
3、建造場景,可是這些工藝和這座宮殿一樣,至今還保存著。清朝的時候,它被總結成八大作,即木作、瓦作、石作、扎材作、土作、油漆作、彩畫作、糊裱作。這樣的工序與當時掌握的工藝是一樣的。朱棣建造的宮殿就是今天的故宮,也叫紫禁城,是中國封建社會中歷朝皇宮的沿襲和集大成者。紫禁城東西寬七百五十米、南北長九百六十米,占地七十二萬平方米,建筑面積十五萬平方米。傳說共有房間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但是歷經幾百年的風風雨雨、天災人禍,1973年經專家核實,故宮還剩下大小房屋八千七百零四間。中國古人認為九是數字中最大的,而皇帝則是人中之王,所以故宮的建筑幾乎都和九或與九的倍數有關。像大門上的九排九路門釘、房檐上的九個走獸
4、,就連城墻四角的四座角樓也都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同時,九與久諧音,暗含江山天長地久、永續不變的寓意。午門是故宮的正門,也是紫禁城最大的門,每逢重大典禮以及重要節日,都會在這里設表達皇帝威嚴的儀仗。穿過午門紫禁城的真容就出現在我們眼前。紫禁城南北分為外朝和廷兩大局部,它們以乾清門廣場為界,以南是外朝,又叫前朝;以北是廷,又叫后宮。前朝是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由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構成一條南北縱貫的建筑群。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紫禁城規模最大、最高的殿宇。它的建筑面積兩千三百八十一平方米。宮殿的長寬比例也被精心設計成九比五,代表著帝王的九五之尊,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地位。明清兩朝的重要典禮,如皇
5、帝登基、大婚、冊封、命將、出征等都在這里舉行。然而,這個紫禁城的核心宮殿里卻沒有過多的裝飾。皇帝的寶座是惟一的主角,目光所及之處,皇權的威嚴輻射到每一個角落。緊接在太和殿后面的中和殿是皇帝休息的地方,在太和殿舉行典禮前,皇帝都會先到中和殿歇歇腳,承受官員的跪拜。每年除夕,皇帝都會在前朝最北面的保和殿宴請少數民族的王公、大臣,后來這里也成為科舉制度中最高級別的考試殿試的考場。殿試與其他考試最大的區別就在于考場的監考官由皇帝本人親自擔任。在這份清朝乾隆年間的殿試答卷中,考生以工整的楷書完成皇帝親自擬定的考題。按照當時的規定,考生必須在太陽落山前交卷。這是封建王朝最后一次殿試后發布的金榜,考試合格榮
6、幸登榜的共有二百七十三人,能在金榜上題名是考生無尚的榮耀。跨過乾清門就進入了后宮,這里就是皇帝的家。乾清宮在清代康熙帝以前是皇帝的寢宮和日常活動的地方。自雍正皇帝移住養心殿后,這里成為處理日常政務和舉行筵宴的重要場所。這塊正大光明匾后面放著一個被稱作建儲匣的小木匣,皇帝通常會把自己選中的皇子寫下來,鎖進木匣,這個皇子就成為日后繼承大統的接班人。坤寧宮原是明朝皇后的寢宮,公元1665年,清朝的順治皇帝將這個宮殿改作薩滿祭祀的主要場所。西大炕祭祀供朝祭神位、北炕供夕祭神位,東北角的大鍋是為祭祀煮肉用的。坤寧宮東暖閣是皇帝大婚時的洞房。康熙皇帝的時候規定皇后住在坤寧宮,因為坤寧宮地處東西六宮之間,皇
7、后又有統攝六宮之責,所以皇后號稱位居中宮。當朝皇帝的嬪妃則住在后三宮兩旁的宮殿里,這些宮殿就是東西六宮。東西六宮取自于周禮的六寢六宮制度,因為這個地方住著妃子,所以它的建筑布局從平面上看是一個坤卦的卦象,象征陰。東西六宮的地位比后三宮要低。乾清宮、坤寧宮之間的宮殿是交泰殿,清朝皇帝使用的二十五方寶璽曾收藏于此。乾隆皇帝根據周易大衍天數二十有五所定,將寶璽的數目設為二十五枚,他就是籍周易所記,祈求上蒼保佑大清的江山能延續二十五代。中國的風水文化講究人居之處要有山有水、有樹有花,故宮的花園一處一景、別有洞天。華美珍貴的皇家氣派和玲瓏纖巧的私家園林風韻相結合,為莊重的宮廷建筑群注入了靈動的藝術氣氛。
8、公元1421年,永樂十九年的春節舉國歡慶,永樂皇帝終于在新落成的宮殿里承受百官規模宏大的朝賀,六十二歲的朱棣迎來他一生最輝煌的時刻。故宮,不僅是一組完整的建筑群,更是中國封建大一統王朝家國一體理念的物化表達。永樂皇帝將紫禁城建成了帝國的微縮模型,這個模型表達的是兩千多年來中央帝國理想的政治體系模式。此后歷經五百年的陸續修建,使得紫禁城成為了中國建筑的最高典、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筑群、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和歷史縮影。從故宮建成之日起六百年間,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院子,一直是中國的權力中心。天還沒有放亮,承天門下的金水橋上陸陸續續開場有官員進入,事實上住的遠的官員,在半夜時分已經起床,因為在三點之前,
9、他們必須等候在午門,準備覲見皇帝,這就是每天帝國政治樞紐運作的開場上朝。皇帝在這里召見大臣、處理政事。明朝時期自有一套完善的政務流程。全國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給皇帝提出的建議都由通政使司匯總-司禮監呈報皇帝過目-再交到閣-閣負責草擬處理意見-再由司禮監把意見呈報皇上批準-最后由六科校對、下發。國家最高行政命令從紫禁城發出,通過全國一千九百三十六處驛站、全長十四萬三千七百公里的驛道,層層下發到帝國每一個角落。清朝的中央政府機構設置和政務處理程序則有所不同。雍正七年即公元1729年,軍機處成立,從此,清朝入關前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正式被軍機處代替。乾清門廣場西北有一排不起眼的小平房,這里就是當
10、年軍機處值房。軍機處值房距離皇帝平時處理日常政務的養心殿只有五十米的距離。平日皇帝在養心殿閱覽官員呈報的奏折-軍機大臣聆聽皇帝口述上諭-回到軍機處擬定上諭-然后再赴養心殿交皇帝定奪-上諭經皇帝首肯之后就成為正式的詔書,由軍機處下發。永樂皇帝萬萬沒有想到故宮建成三個月后,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紫禁城三大殿被雷火擊中,全部燒毀。從那一刻開場,六百多年來夢幻般的建造和殘酷的消滅就伴隨著這個世界上最宏大、最輝煌的宮殿群。公元1695年,康熙皇帝終于要修建十六年前再一次被焚毀的三大殿。這一次他決定要恢復永樂三大殿的盛況,可是那個想象中的二百多年前的巨大宮殿終究是個什么樣子呢?沒有圖紙,也沒有任何文字可供參
11、考,一個叫梁九的人解決了這個問題。根據梁九傳記載,當時梁九按照十比一的比例,做了一個太和殿的木模型,就靠對這座模型組件的放大制作,完成了太和殿的構造搭建。令人稱奇的是放大出來的每一個木件安裝上去都能嚴絲合縫、分毫不差。公元1697年,經過兩年多的施工,康熙皇帝完成了外朝廷的修復工程,至此,紫禁城根本恢復了明代的舊觀。紫禁城歷史上最大的一位修繕者是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對紫禁城進展了自1420年建成以來最大規模的改造和維修,其中有兩個重要的工程和政治體制的改變嚴密相連。乾西二所曾經是乾隆皇帝作為皇太子時的居所,現在他要將自己曾經居住過的地方升格,重新整修后這個三進小院的主體建筑被命名為重華宮;紫禁城
12、改造中的第二個重要工程是修建寧壽宮。乾隆皇帝即位不久就對天發誓:為了不超過在位六十一年的祖父康熙皇帝,他將在執政六十年的時候將皇位禪讓給兒子。公元1771年,乾隆皇帝下令修繕寧壽宮,開場為自己的退休生活準備養老之所。可是乾隆皇帝退位后依然住在養心殿控制著朝政,直到公元1799年,以八十九歲的高齡世,消耗巨資修建的寧壽宮乾隆皇帝實際上一天也沒有住過。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搖搖欲墜,紫禁城華美的舞臺表演也到了幕的時候。1912年2月12日,養心殿舉行了最后一次御前會議隆裕皇太后帶著六歲的溥儀公布了皇帝退位詔書,中國的封建王朝永遠成為了歷史。清王朝的解體,標志著中國幾千年封建
13、社會的終結。紫禁城不再是盤龍臥虎的帝王之所,它變成了一個符號,一個中國歷史文化的符號,從那個時候起,故宮漸漸向所有的人敞開了它那扇封閉了六百多年的神密的大紅門。公元1924年11月15日,根據臨時攝政會議的決定,清廢帝溥儀被玉祥的國民軍驅趕出了故宮。昔日的皇帝走了,留下皇宮中數不清的稀世珍寶。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從此紫禁城作為皇宮的歷史完畢了。一個世界級的國立博物館掀開了它新的一頁。1923年6月26日夜晚,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燒毀了紫禁城建福宮。發生在神秘的宮廷里的火災終究燒毀了什么?哪些人蓄意籌劃了這場災難?蹊蹺的火災再次引起了人們對故宮稀世國寶命運的關注。坊間早有傳
14、聞,故宮里的太監監守自盜,并把從皇宮里偷竊的寶物拿到琉璃廠兜售、叫賣,因此有人斷言,建福宮的火災是一場有預謀的犯罪,為的就是借以掩蓋太監們偷盜文物的罪行。溥儀下令嚴查火災的原因,查來查去仍然是不了了之。十八天后,清宮中所有的太監都被遣散,只有那些積攢了好幾百年的奇珍異寶還留在宮中。從乾隆皇帝開場,皇家的珍寶都珍藏在建福宮。嘉慶皇帝即位后,為表示自己的孝心,特意將乾隆用過的東西全都封存起來,存放在這里。這一放就是一百多年,直到溥儀下令翻開這些箱子之前,從沒有人敢擅自啟封。這只其貌不揚的杯子,它的歷史恰好和這座宮殿一樣長,杯子底部永樂年制的字樣,奠定了明清兩朝官窯瓷器的一個規矩,就是所有的瓷器都要
15、用皇帝的年號來題寫款識。杯體幽靚又夾雜著鐵銹斑的青花顏色,來自于一種叫做麻離青的鈷料,它是由和下西洋的船隊從遙遠的阿拉伯帶回來的,因此珍貴無比。永樂皇帝在建造了紫禁城的同時沒有忘記給這座宮殿增添新的珍寶,永樂青花成為中國瓷器制造史上最珍貴的品種之一。所有這些瓷器的燒造,都來自于一個叫的地方,從元代開場這里就燒出了最早的成熟青花。明清兩代,中國的瓷器開場變得五彩繽紛,御窯廠熊熊的窯火燃燒了五百多年。五百年中,無數精巧絕倫的瓷器源源不斷地送到紫禁城中來。清朝乾隆時期,中國的瓷器制造業開展到了巔峰。這個碩大的瓶子,可以說代表了當時最好的燒造技術,它因為聚集了十五種釉彩、十六道紋飾、十二幅彩繪桔祥圖案
16、,被稱為瓷母。如今的故宮中,收藏有三十五萬件瓷器,其中很大一局部都是明清兩代的官窯燒造的。除了當代燒制的瓷器精品,宮廷也會收藏前代的瓷器,最有名的就是宋代的五大名窯:均窯、汝窯、哥窯、官窯和定窯。均窯,這種獨一無二的迷幻般的色彩是在高溫中的窯爐里面自然流淌形成的,被稱為窯變。因為色彩的不同,它們被冠以天青、玫瑰紫等絢麗的名稱,其中以紅色最為珍貴;汝窯,淡青色的外表是它高貴身份的獨特標志,這種淡雅的色彩和洗練的造型,代表了另一個瓷器頂峰時代的美學追求,清雅而不失華美、簡約而不失厚重。宋代五大名瓷中它的傳世數量最少,全世界缺乏百件,其中二十件在故宮;哥窯,外表這些細碎的紋理,有一個好聽的名字百圾碎
17、,瓷研究者把它叫做開片。這是因為瓷器出窯的時候迅速冷卻,胎和釉遇冷收縮的系數不同造成的客觀效果,這種自然形成的開片表達了哥窯特殊的裝飾意韻;官窯,這種粉青釉色,造型典雅古樸的瓷器據說是用瑪瑙制造的釉料燒造的,因此釉面有玉石般的溫潤光澤;定窯,因為瓷器燒造在定州而得名,精致的定窯瓷器有著美玉般的純白色澤;除了的御窯廠,宮廷日常生活需要的服飾器皿,都有專門的機構進展監造。公元1662年,清朝重新建立的務府就承當著這樣的任務。皇宮里的物品從日用瓷器到桌椅板凳、從玩賞的玉器到設的景泰藍、從布置宮殿的繪畫到金銀器皿都由這個掌管皇宮衣食住行的機構負責。這把精巧的椅子全世界絕無僅有。確良椅子的主要局部由名貴
18、的鹿角制成,更絕的是這些鹿角都是康熙皇帝親自獵獲的,這把鹿角椅就是務府的杰作。擺在太和殿里的這把紫檀寶座,堪稱中華第一椅,皇帝平時就坐在這把椅子上處理國家大事。從皇帝坐的龍椅到批閱奏的的條案、從雕龍畫鳳的臥榻到墊腳的足凳,各種桌、椅、箱、柜、斗、櫥等,這些用料講究、制作精巧的皇室專用家具,處處都表達出皇家的氣派和精致。明代的家具比擬注重外部輪廊線條的變化,通過平面、凹面、凸面、陽線、陰線之間不同比例的搭配組合形成千姿百態的幾何形圖形,具有很強的裝飾效果;清代家具則表達了滿漢文化的交流融和,比擬注重形式,追求奇巧、崇尚華美,裝飾手法更多地使用雕刻、鑲嵌和描繪,桔祥圖案是清式家具最喜歡的裝飾題材。
19、故宮的九千多間房屋里終究有多少家具,恐怕誰也說不清楚。今天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清家具還有上萬件,它們除了由務府制作外,來自、和等地的匠人也在為宮廷打制的家具中帶來了各地不同的風格和技藝。這件大禹治水玉雕,重達五千公斤,在故宮珍藏的三萬多件玉器中體積最大、份量最重,堪稱鎮宮之寶,人們冠以它玉王的美譽。在這件碩大無比的玉雕作品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呢?中國境有一座海拔近五千米,終年積雪的彌勒塔山,盛產一種當地稱之為和田玉的美玉,每年的七、八、九三個月,利用短暫的融雪季節,采玉工開場進山采料。和田玉質白剔透、晶瑩溫潤,每年積雪融化,溪流將小塊的玉石帶入河床,經過千百年的沖刷、碰撞,它們被打磨成鵝卵石的樣
20、子,這就是和田玉中的極品仔玉。公元1760年后的一個夏天,采玉工在彌勒塔山上,發現了這塊重達五千多公斤的玉石料,在當時交通工具落后、道路狹窄崎嶇的條件下,怎么才能把這塊像小山一樣的石頭運往萬里之外的呢?工匠們終于想出了冬季出行、路面潑水、變土路為冰道、有效減少車輪摩擦力的方法。玉石被裝在一種軸長十一米到十二米的特大型木車上,前面用一百多匹馬拉,后面有上千名工人推,平均每天的行程缺乏十公里,動用了上萬民工、成千的騾馬,經過三年多的時間裝載著玉石料的大木車,跨越千山萬水,終于來到了紫禁城。見到如此巨大的和田玉,乾隆皇帝龍顏大悅,他親自從宮中收藏的宋人山水畫中選擇了一幅大禹治水圖為藍本,命令務府造辦
21、處照圖設計,畫好樣稿之后,乾隆皇帝又決定將玉料和臘樣運往,因為那里有天下最好的玉工匠。最后經歷十年、消耗數十萬人工、花費上萬銀兩的大玉山終于靜靜地安放在了樂壽堂中。乾隆皇帝快樂之余,提起筆來在上面寫下了自己選擇大禹治水作為玉雕主題的初衷,他說之所以選用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要緬懷為民眾不辭辛苦的古代圣王。紫禁城里共有九千多間房屋,其中不乏豪華的宮殿和舒適的樓閣,可是富敵四海的乾隆皇帝偏偏對養心殿里這間缺乏六平方米的西暖房情有獨鐘,他常常在這里讀書習文、欣賞古董字畫。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西暖房雖小,卻收藏了三件乾隆皇帝愛不釋手的稀世珍寶: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因此西暖房又叫
22、三希堂。這三件晉人的書法作品已經傳世一千五百多年。乾隆皇帝萬萬沒有想到,一百多年后這三件稀世書法珍品卻經歷了一場失散回流的悲喜劇。二十世紀初,清王朝徹底崩潰瓦解,宮中一片混亂。一個封號叫瑾妃的女人趁亂偷偷地將中秋帖和伯遠帖轉移到她居住的壽康宮,然后卷在行中夾帶了出去。二帖后來輾轉流失到了,1951年由人民政府巨資購回,現藏于故宮博物院。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則在1949年輾轉到了,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說到故宮中收藏的字畫,最富傳奇色彩的就要數那幅著名的清明上河圖了。清明上河圖是公元1100年至1125期間,宋朝的畫院畫家擇端的作品。公元1127年金人占領了,清明上河圖第一任主人宋朝的皇帝宋徽宗佶
23、成了金人的俘虜,這幅畫也就流落到了金朝;元滅金后,清明上河圖被重新收入皇宮;公元1351年,一個裝裱匠用贗品將其替換,把它偷出宮去;元明兩代經數人之手后畫作落入明朝權臣嚴嵩的手中,嚴嵩敗亡后被抄家,清明上河圖被朝廷沒收;據說大太監保再次把它偷了出去,于是清明上河圖又開場在民間流徙輾轉;清明上河圖在民間的最后一任主人是清朝的官員畢沅。畢沅去世后,他生前的過失被追究,受到抄家的處分,于是清明上河圖隨著其他查抄的物品,第四次進入宮廷。這時候乾隆已經去世多年,他再也沒有時機看到這件絕世珍寶;至此清明上河圖離奇的命運還沒有完畢。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以賞賜的名義讓自己的弟弟溥杰將此畫帶出紫禁城,然后又夾帶到*和;1945年偽滿洲國覆滅,清明上河圖最終為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上海市合同法新規企業有權對員工罰款
- 2025合同變更與合同終止的區別
- 2025策略:深入剖析合同中排除不必要裝修項目的方法
- 2025電工設備購銷合同范本
- 2025年南昌住房出租合同
- 2025現代風格房屋租賃合同
- 2025【上海市勞動合同參考模板】上海市勞動合同條款
- 2025簡易合同保管協議
- 2025個體投資者股權投資合同范本
- 2025標準家庭裝修合同模板
- 低空經濟在環境保護領域的應用分析
- 三年級下第五單元課件
- 富血小板血漿(PRP)臨床實踐與病例分享課件
- 光伏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2024秋期國家開放大學《鋼結構(本)》一平臺在線形考(階段性學習測驗1至4)試題及答案
- 2024-2025學年全國中學生天文知識競賽考試題庫(含答案)
- 激光雕刻切割軟件LaserSoft操作說明書(多文檔版)
- 農產品包裝設計合同
- 建筑幕墻安裝工程安全施工施工工藝技術
- CJT 306-2009 建設事業非接觸式CPU卡芯片技術要求
- 臨床檢驗儀器與技術復習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