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銀川一中2018屆高三第五次月考歷史試題_第1頁
寧夏銀川一中2018屆高三第五次月考歷史試題_第2頁
寧夏銀川一中2018屆高三第五次月考歷史試題_第3頁
寧夏銀川一中2018屆高三第五次月考歷史試題_第4頁
寧夏銀川一中2018屆高三第五次月考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寧夏銀川一中2018屆高三年級第五次月考文科綜合歷史試卷圖524司馬遷認為,圖5所示地區“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眾不過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秦漢時期,關于該地區經濟發展的因素表述正確的是A該地處于全國政治、經濟中心,地位突出B該地大興水利,建設貫通南北的運河體系 C該地區農業發達,均田制調動了生產積極性 D該地因少數民族的內遷,勞動力獲得補充25北宋宰相趙普認為,“今所以治之亦無他奇巧,惟稍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宋初統治者制定的“治之”之政的措施是A委任中央文官“權知軍州事” B眾建諸侯而少其力C增設“參知政事”為副宰相 D中央設置二府三司26胡適在評論中國古代的某思

2、想流派時說:“(它)掛著儒家的招牌,實是禪宗、道教、佛教的合產品但其中的主要觀念卻是古來道教的自然哲學里的天道觀念。”這一流派A研究出了人與自然和諧的行為準則 B從哲學高度論證倫理綱常的合理性C提出與佛道學說對立的新儒學理論 D探尋格物致知和本心體悟的明理方法 康熙統治后期,米價持續上漲,特別是康熙五十二年風調雨順,不僅“田禾大收,即芝 麻、棉花皆得收獲”,是豐收的大好年成,然米價仍居高不下。這一時期米價的非正常上漲原因最有可能是A君主專制的加強 B人口出現急速增長 C白銀大量流入中國 D經濟作物的擴大28有資料統計表明,上海江南制造總局“在前清光緒、宣統年間通常用五、六千人這般工人的籍貫多半

3、是廣東、寧波、湖北、安徽、天津等處。”甲午戰后的上海總局內,“勞工的出身地極不統一”,來自全國各地,致使“工人伙多,有用之不竭之勢。”出現這狀況的主要原因是A中國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 B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C近代上海社會經濟的發展 D中國城鄉經濟發展的嚴重失衡291919年7月,進步報刊每周評論提出:“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網開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從黑暗的牢獄中,打出一道光明來。”同時期的南開日刊宣稱:“只要有干涉政治的決心,不怕政府不順從民意。”這表明當時A知識階層具有參與政府管理的意識 B廣大民眾開始擁有決定國家政策的權力C進步知識分子對社會變革方式有了新認識 D馬克思主

4、義在中國得到廣泛深入的傳播301949年春,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的決議指出,黨必須一步一步地學會管理城市和建設城市,并號召全黨同志必須全力學習工業生產的技術和管理方法,學習和生產有密切聯系的商業工作、銀行工作和其他工作。其主要目的是A推動人民解放戰爭的迅速勝利 B適應新形勢下黨的工作任務的轉變C為土地改革和一五計劃做準備 D實現我黨的性質和工作重心的轉移31中國的漸進式經濟體制改革,按照深化程度大致可劃分為兩大階段,參照下表,對這兩大階段的解讀正確的是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特征感性發展階段:實驗性、探索性破壞舊體制理性推進階段:系統性、主動性制度創新A從時間看,1984年是兩大階段的分水嶺B從歷程看,城

5、市經濟體制改革在第二階段全面展開C從理論看,第二階段正式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D從內容看,理性推進階段著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32亞里士多德認為:“當一人或若干人所俎成的一個團體,勢力增長得過大,以至于凌駕整個公民團體,這樣的特殊地位造成君主專制政治或門閥寡頭政治。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爾咯斯和雅典,制訂了陶片放逐的政策。但容許這種特殊人物產生以后方才加以補救,總不能算是一個良好的政策。”這表明A公民團體社會地位平等 B防止集權政治應當未雨綢繆C雅典民主容易導致政治動亂 D特權階層是邦制必然產物33由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推衍產生的社會進化學說,比生物進化學說更受讀者擁戴,傳播通行無阻。

6、究其原因,社會進化學說為各類族群對自身空間定位和未來流動可能提供了想象依據。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自然科學理論要依靠社會學說擴大影響B生物進化論的社會學轉化契合時代精神C社會進化論指導歷史沿正確的方向發展D社會進化論揭示了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俄共(蘇共)領導人布哈林說:“我們起先打開了一半,我們說:實行地方性的商品流 轉。但是地方流轉根本沒有守住自己的地方性的范圍之內,它沖出去了。于是我們再打開一半,打開軍事共產主義時期所堵塞的東西。于是就有了新經濟政策。”材料中“打開”的本質含義是A用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 B通過租讓制吸納外國資本C允許農民進行農產品交換 D承認和運用市場經濟關系35冷戰結束后,

7、國際事務從西方國家壟斷向發展中國家廣泛參與的方向轉變,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圍繞責任、權益的合作與競爭同步增長,新興大國力圖在世界秩序重構中占據主動。這說明A國際格局多極化趨勢的加強B西方已經無力主導國際事務C舊的世界秩序已經完全崩潰D國際力量對比已經完全改變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26分)材料一 2017年,一檔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在中央電視臺播出,通過現代化的傳播手段,在全社會掀起了閱讀、朗讀的熱潮,讓朗讀重新回歸生活。朗讀者通過講述生活故事,朗讀經典美文,追求將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關注的文字完美結合,用聲音打通情感。節目現場,主持人通過與朗讀者訪談,將所有人的情緒提升到一個需要借文

8、抒懷的時刻,再通過朗讀和點評嘉賓對文本的解析使情感順勢而出,讓觀眾也參與到朗讀者個人情感體驗的完整構建過程,真正實現了“共情”。為了引領更多人參與閱讀,欄目組還在全國多地設立“朗讀亭”,絡繹不絕的朗讀者排隊數小時只為3分鐘的朗讀。該節目在新媒體和年輕群體中受到廣泛喜愛,成為綜藝節目的一股清流,被評為“高而不冷”。策劃者將該節目的成功歸結為兩個“決心”-“一定要做成的決心”和“一定要做成精品的決心”,并且認為,國家媒體人應該自覺承擔弘揚優秀文化的職責和使命。材料二 量子是目前信息技術的最前沿、最熱門的研究領域,尤其是在量子計算機和量子通訊這兩大塊。量子計算速度快、微型化集成化、能耗低。按照國家創

9、新驅動發展綱要和十三五規劃綱要要求,國家部署了量子計算機等重大科研項目。不久前,我國取得重大突破,建造了世界上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原型機,轟動世界。中科院一阿里巴巴量子計算實驗室研究計劃,到2030年,突破大規模量子計算機芯片工藝,全面實現通用量子計算功能。未來大規模應用量子計算機會帶來顛覆世界的變化:精確分析和預測長期天氣,材料領域解析分子合成、軍事上密碼技術革命、大型數字化模擬風洞、核武模擬、人工智能等等。現在中國已經處在了量子計算機領域的最前沿。(1)結合材料一,運用文化生活知識,分析朗讀者節目為什么能取得成功,讓朗讀重新回歸生活。(14分)(2)請運用“意識的作用”的知識,結

10、合材料二說明國家部署量子計算機這一科研項目的重大意義。(12分)4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宋代手工業發達,特別是煤炭的大量使用,導致空氣污染。宋代生齒日繁,對土地、林木資源難免出現過度開發之趨勢,這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與生態破壞。宋代設有專門的環境保護部門虞部,聘請通曉農林知識者擔任“農師”,為民眾種植作物、林木提供技術指導。朝廷還制訂一系列涉及生態保護的法令,如宋太祖曾下詔,“令民二月至九月無得采捕蟲魚,彈射飛鳥,有司歲申明之”。宋政府對綠化尤其重視,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朝廷任命謝德權領護汴河,在京師河段“植樹數千萬(株),以固堤岸”,促進了汴京沿河商

11、業環境的改善。 摘編自吳鉤宋:現代的拂曉時辰材料二 英國是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國家企業生產和利潤的最大化成為支配企業的法則。如何解決生產越多環境污染越嚴重的難題,英國人在立法上對企業的社會責任進行規定,使企業成為環境保護的主體。議會的立法行動也促使了政府從指導思想上由原來被動的自由放任轉變為在法律的前提下積極主動地干預。1848年英國頒布了公共衛生法,1878年通過了公共衛生條例,至此英國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資源污染防治的法律體系。在英國環境治理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的還有包括工人階級在內的社會各個群體的不懈努力,最終所有的努力使人們重新獲得享有良好環境的權利。 摘編自李宏圖英國工業革命

12、時期的環境污染和治理(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時代背景分別概括古代中國宋朝和近代英國出現環境問題的原因。(12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古代中國宋朝與近代英國在環境保護措施方面的相同之處,并分析環保措施對各自經濟發展的影響。(13分)42(12分)人類社會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大轉變的過程,即現代化的過程,是世界文明史上最復雜的過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兩種現代化模式啟動背景的比較項目西歐內源性現代化東亞外源性現代化1.前現代傳統結構的狀況多元型等級結構,封建莊園與自治城市并立,新生的資本主義因素從內部引起舊制度轉變一元型專制結構,王權與小農經濟牢固結合,舊制度在外來因素的

13、沖擊下逐漸解體2.外部環境面對相對穩定的分散的農業世界,國際發展差距和技術差局都不大面對激烈競爭不斷擴大的資本主義世界,國際發展差距和技術差距愈來愈大3.人口背景人口增長出現在工業化啟動之后,年平均增長率大約是5-15人口高增長出現在工業化啟動之前,年平均增長率大約是20-304.文化背景同質文化(猶太基督教文化)的自我革新與擴散外來異質文化(現代西方文化)對本土傳統文化的挑戰與滲透5.現代化啟動的內部條件內部資本主義因素的增長,引發長期的漸進性的社會內部變革內部資本主義因素微弱,外來挑戰造成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自我轉型困難6.現代化啟動的外部條件開辟海外市場,擁有通過殖民擴張進行資源掠奪,資

14、本積累,移民等先占優勢被西方殖民主義邊緣化或半邊緣化,但可利用外資、外債和外國先進技術,發揮遲發展優勢7.現代化啟動的順序一般以商業革命和工業革命為先導,推動政治一般以政治革命或改革運動為先導,推動經濟改革與技術更新,變革的總趨勢是自上而下8.現代化的中心角色新興的市民、商人、企業家、制造商等分散的社會群體扮演中心角色現代民族國家、改革政黨等有組織的社會主導力量9.現代化的主流模式與戰略自主型市場經濟;從輕工業到重工業的工業化道路非自主型的中央統治經濟或混合經濟;強制性的趕超型工業化戰略 摘編自羅榮渠現代化新論從以上表格的“項目”中任選兩個角度,擬定論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對西歐和東亞的現代化

15、啟動進行說明。45【歷史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同治初年,曾國藩上奏稱:淮南鹽課甲于天下,自太平天國起事以來,長江道路不通,兩淮票運亦壞。兩江總督怡良曾實施就場抽稅,但收稅極少,現在每年所征課銀,較全盛時尚不及10%。現在江路肅清,運道暢行無阻,所有兩湖、江西各岸自應設法運鹽濟售,力圖整理。然整頓的困難有二:一是鄰鹽侵灌太久,江西口岸則食浙私、粵私及閩私;湖北口岸則食川私及潞私,引地被占將近十年。二是沿途厘卡太多。淮鹽出江,抵達湖北、江西口岸前,層層設卡,處處報稅。經過近一年的實踐,淮南鹽務取得了一定成績。淮南同治三年上半年共收課厘銀506320余兩,又收鹽厘錢11540

16、0余串。而且以往商人完課之外,并不完厘;現在則是厘重于課。在鹽商負擔日重的情況下取得這樣的成績,尤其可貴。曾國藩頗為自得地宣稱:“江西銷路漸次開通,湖南新鹽售銷亦頗暢旺。”通過行政權力,強行規定銷售價格,從而確保稅收,這一做法雖深得朝廷賞識,但無疑顯示出曾國藩之對于市場經濟調節力量的深刻懷疑。 摘編自倪玉平曾國藩與兩淮鹽政改革 (1)根據材料,概括曾國藩淮南鹽政改革的背景。(9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對曾國藩的淮南鹽政改革作簡要評價。(6分)46【歷史選修3: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15分)材料 阿富汗人民民主黨在1978年4月建立起共產主義政權之后,推行了一套仿效蘇聯的改革政策,違

17、背了阿富汗社會文化傳統,激起國內的普遍反抗。阿富汗政府緊急請求蘇聯派兵幫助鎮壓,經反復考慮,蘇聯的基本態度是不直接出兵阿富汗。但1979年阿富汗發生的反共產主義起義迫使蘇聯政府正式討論出兵阿富汗的問題,克里姆林宮在猶豫中否定了出兵的設想,但阿明上臺后的一系列離心傾向引起了蘇聯的憂慮,而阿明殺死塔拉基使形勢惡化了,在克格勃和國防部的推動以及冷戰思維的指導下,克里姆林宮領導人擔心失去阿富汗,又要維護蘇聯的大國地位,最終走上了出兵道路。蘇軍侵阿8年多,傷亡35萬人,耗資多達400億美元,背上了沉重包袱而狼狽不堪。同時國際輿論強烈譴責蘇聯侵略行為。1980年l月,聯合國全體緊急特別會議通過要求蘇軍從阿

18、撤軍的協議。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蘇聯經過反復權衡利弊后,終于作出撤軍的決定。摘編自李瓊從猶豫到出兵:1978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決策探析等(1)根據材料,概括蘇聯出兵阿富汗的理由。(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蘇聯最終撤軍的原因。(9分)47【歷史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15分)材料 王艮出生于一個世代灶戶家庭。他開創的泰州學派,是明末具有強烈“異端”色彩的思想派別。泰州學派產生、形成于明中葉正德、嘉靖年間,明王朝已經走向衰落,政治腐敗,賦役日增,農民起義接連不斷,統治階級內部的斗爭也日益敏烈,整個社會動蕩不安。這個學派基本上以陸王心學作為它的道德倫理思想和社會政治學說的理

19、論基礎,是從王學演變分化出來的。但是它又有別于王學;自成體系,獨樹一幟,具有明顯的叛逆精神。王艮泰州學派的主要學說有二:一曰“百姓日用之學”。強調“圣人經世,只是家常事”;“圣人之道,無異于百姓日用”;二曰“格物”(亦稱為“淮南格物”)。他說:“格物,知本也”。“修身,立本也。立本,安身也”。他晚年過分強調孝悌,上書嘉靖皇帝,陳言“盡孝道而安天下之心”,要求通天下以孝為教。 摘自白壽彝中國通史(1)據材料并結臺所學知識,簡述王艮創立泰州學派的時代背景。(6分)(2)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析王艮泰州學派的思想主張。(9分)銀川一中2018屆高三第五次月考歷史試卷參考答案題號2425262728

20、29303132333435答案AABCACBDBBDA41(25分)(1)原因:中國:宋朝商品經濟發展,城市繁榮,人口集中;手工業發達,大量使用煤炭作為燃料;人口增長;對土地、森林的過度墾殖等。(6分)英國:工業革命;企業盲目追求利潤;政府自由放任政策;民眾的環保意識薄弱等。(6分)(2)相同:都注重環保立法;強調政府干預;發揮民眾的積極作用;兼顧自然資源保護和城市環境治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結合。(6分)影響:宋朝:自然環境的治理,有利于農業經濟的發展;城市環境治理,推動城市繁榮,商品經濟發展。(4分)英國:環境治理,推動城市化進程,促進了國家的工業化,有利于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3分

21、)42.(12分)示例一:現代化啟動的內部條件西歐:17、18世紀,伴隨資本主義的不斷發展,力量日益壯大的資產階級在思想領域發起了啟蒙運動,以理性為旗幟,反對君主專制和等級特權,進一步解放思想,為構建“理想王國”提供了一系列原則主張;通過資產階級革命,英、法先后結束封建專制統治,以法律方式權利法案和第三共和國憲法確立了近代資產階級民主政體。東亞:內部資本主義因素微弱,外來挑戰造成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自我轉型困難。19世紀末,面對日益嚴重的民族危機,為救亡圖存,民族資產階級先后發起了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受半殖半封的社會性質影響,民族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資產階級力量弱小,君主立憲和民主共和的近代化探索先后失敗。示例二: 現代化的主流模式與戰略西歐:通過兩次工業革命,依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