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王秀珍刺血療法一、針刺放血的醫療作用 針刺放血施用于臨床,通過治療觀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醫療作用。 瀉熱:針刺放血可以退熱,古醫書有“瀉熱出血”的記載。一般來予,針刺放血治療,對外感發熱和陽盛發熱的效果比較好。 止痛:針刺放血療法最突出的治療作用是止痛,如神經性頭痛、關節疼痛、坐骨神經痛、結石絞痛、脈管炎劇痛、闌尾炎腹痛等病癥,針刺放血后疼痛均可明顯減輕或消失。即中醫認為:“痛則不通,通則不痛”。 鎮靜:針刺放血有鎮靜安神作用,臨床觀察到治療狂躁型精神分裂癥、失眠、癔病、破傷風、癲癇等疾病有一定效果。 消腫:跌打損傷引起的肢體局部腫脹疼痛,活動受限,多因氣滯血瘀、經絡壅塞所致。針刺放血即
2、中醫認為:“宛陳則除之”。 急救開竅:如中暑、驚厥、痧癥、昏迷、血壓升高、毒蛇咬傷等急癥,經針刺放血治療后,險情常可立即解除。臨床觀察,一些急進型高血壓病人和中風病人血壓暴升時,針刺放血治療可使血壓快速下降。 解毒:針刺放血有解毒消炎作用,一些感染性疾病如急性乳腺炎、急性闌尾炎、丹毒、癤腫、紅眼病等等,針刺放血治療可以促使炎癥消散。癤腫、丹毒等局部感染,可直接在紅腫處針砭出血,使毒邪隨血排出。毒蛇咬傷者立即在傷處針刺出血,可使毒液排出,減輕中毒癥狀。本院刺血治療一例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多發性毛囊病人,使用各種藥物無效,經針刺放血治療兩次,癤腫消退,未再發病。臨床治療體會,治療這類疾病,出血量宜
3、多一點,3060ml效果較好。 化瘀消癥:針刺放血有活血、化瘀、消癥作用,瘀血和癥瘕積聚治之有效。針刺放血治療法除以上幾方面主要的醫療作用外,臨床觀察還有強心、利水、止吐、止癢等作用。二、針刺放血的方法 針具及用品:采用針具,分大、中、小三型,臨床可根據不同的病癥及病人的形體強弱,適當選擇用針。不銹鋼三棱針新使用時,應用細刀石磨銳,叫做“開口”。除了針刺放血用的三棱針外,還要備有大、中、小號火罐若干只及消毒用具。 針法:古代的針刺療法包括針刺不出血和針刺出血兩種。針刺出血法在內經中稱謂“絡刺”、“贊刺”、“豹文刺”。現代俗稱:刺血療法、針刺放血、放血術等。絡刺是用三棱針直接刺入絡脈,使其自然出
4、血以治病的一種針法。贊刺是用針在患處直入直出,多次地淺刺,使患處出血,進針和出針的動作比較快,是消散癰腫的一種針法。豹文刺是一種多針出血法,即在患處前后左右多處刺入血絡,排出瘀阻血液,是古代治療“心病”的一種方法,現代常用以治療丹毒之類疾病。 現代常用的針刺放血法:血管(靜脈)刺血法、孔穴刺血法和局部刺血法等,動脈刺血有危險,屬于禁刺。 血管刺血法:用三棱針直接刺入皮下淺靜脈,使其自然流出血液,血盡而止,自然止血。 孔穴刺血法:用三棱針直接在穴位處刺破皮膚,使之出血,待“血盡而止”。出血量不足可于刺后用手擠壓或拔火罐。 局部刺血法:用三棱針在病變處或四肢末梢部位點刺,“出血如大豆”,或用梅花針
5、重叩局部加拔火罐。 放血療法常用的針刺手法:緩刺、速刺、挑刺、圍刺、密刺等。 緩刺:用三棱針垂直或傾斜進針,緩緩地刺入淺靜脈血管中,隨即緩緩退出。適用于頭部和四肢處。 速刺:用三棱針快速點刺出血。適用于針刺四肢末梢部位,如十宣、十二井穴等。 挑刺:用三棱針挑破皮膚出血。適用于胸背部刺血和挑治痔瘡。 圍刺:用三棱針于腫痛處或皮膚潰瘍周圍針刺出血。適用于治療癤腫癰疽和小腿慢性潰瘍等疾病。 密刺:用三棱針輕輕地點刺或用梅花針叩打患處局部皮膚,出微量血液,或加拔火罐。適用于皮膚局部麻木、脫發、神經性皮炎等疾病。 臨床操作:具體分選穴、消毒、進針、拔罐等幾個步驟。 選穴:針刺放血治療取穴與毫針治療取穴,
6、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相同處是根據中醫的臟腑、經絡、氣血理論來辯證施治,也要遵循腧穴的近治作用、遠治作用、特殊作用,來選穴、配穴。不同之處是針刺放血進針的部位不一定在十四經腧穴上,主要是選取穴位處或穴位附近瘀阻明顯的血絡。 消毒:針具使用前需煮沸消毒,或用高壓蒸汽消毒,也可藥物消毒。 進針:選定穴位后,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針,中指在前可控制進針的深淺度。進針時一般多斜向進針,針體與血管呈一定角度,針尖朝上,針尾朝下,這樣既不易針刺貫穿血管壁,發生血腫,又可使血液順勢自然流出。進針要求:動作熟練、進針準確、針尖一定要“中營”。 拔罐:待針刺出血自然停止后,再加拔火罐,一般采用閃火法。加拔
7、火罐的目的:一是從此控制出血量,加強針刺放血的醫療作用。二是可以拔出針刺傷口局部的瘀血,減輕針口傷處疼痛。注意不要燒傷皮膚。 出血量:現代刺血治病的出血量,一般是根據病情而定,比如精神分裂癥(狂躁型)、丹毒、跌打損傷等疾病,出血量宜多一些,約30100ml,效果較好;體弱虛證病人,出血量宜少一些,數毫升即可。根據王秀珍老中醫經驗,新病較重、血熱、血實的患者,出血量多一些,反之則少一點。主要應根據不同的病情而定,針刺放血出針后,使其自然出血、止血。如治療狂躁型精神分裂癥患者,出血量常達100ml以上;絲蟲病橡皮腫患者,有時單陰陵泉一處穴位針刺出血量可在100ml以上。針刺出血量也不可過多,所取幾
8、個穴位,總計最大出血量不要超過200ml,以免發生危險。 治療反應:針刺放血治療后一般有兩種反應:一種是刺血后患者立即感到輕松,痛苦若失;另一種反應是刺血后癥狀反而暫時加重,一般在三、四天后逐漸緩解消失。還有一些患者刺血治療后全身倦怠無力、頭昏、頭暈、口渴、嗜睡等,有此現象者,往往療效顯著,可給病人多食高營養食品,如魚、肉、雞、蛋等,并任其休息睡足,三、四天后即可恢復正常。 治療時間:針刺放血治療時間,應根據病情和病人的體質強弱酌定。慢性疾病如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腰腿痛、癲癇、腦血管意外后遺癥等,可間隔12周刺血治療一次。如果療效不明顯,病人體質較強的,可以適當增加針刺放血次數一、二次。急性病如
9、神志昏迷、精神分裂癥狂躁不寧、急腹痛等,可連續刺血治療一、二次,待病情好轉后,適當延長治療間隔時間。 注意事項及意外情況處理:為了減少或避免暈針和其它意外情況發生,臨床施術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刺血治療前應正確選擇適應癥,并做好宣傳解釋工作,解除病人的思想顧慮,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針刺放血操作中,要嚴格消毒,防止發生感染。 熟悉解剖部位,避開動脈血管。 施術中要密切觀察病人的反應,以便及時處理,避免意外發生。 刺血時若出現暈針,應立即停針止血,讓病人平臥休息,適當飲服茶水或溫開水,嚴重者可用毫針刺激人中、合谷、足三里等穴。 刺血治療后若局部發生血腫,可用手指擠壓出血,或用火罐拔出;若仍不消退
10、,可用熱敷促使消散。 若不慎誤傷動脈出血,不要緊張,可用消毒棉球在局部加壓止血。三、適應癥和禁忌癥 適應癥:諸如發熱性疾病、外科瘡瘍、跌打損傷、瘧疾、關節炎、腰腿痛、水腫、腹水、癲狂癥、肝膽疾病、心臟病、胃病、氣管炎、肺病、腮腺炎、齒疾、鼻衄、失音等疾病及各種痛證,均可用針刺放血療法治療。王秀珍老中醫的經驗,凡屬中醫所講的痛證、實證、熱證均可刺血治療。對于中醫所講的虛證,如在局部來看也屬氣血瘀阻之征象者,亦可刺血治療。 內科疾病: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高血壓病、腦血管意外后遺癥、心臟病、消化性潰瘍病、肝炎、膽囊炎、膽石癥、慢性腎炎、鉤端螺旋體病、血管神經性頭痛、面神經麻痹、三叉神經痛、多發
11、性神經炎、精神分裂癥、癔病、神經衰弱癥、中暑等。 外科疾病:癤腫、急性乳腺炎、急性闌尾炎、急性淋巴結(管)炎、骨髓炎、慢性小腿潰瘍、坐骨神經痛、肩關節周圍炎、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風濕性關節炎、尿路結石、前列腺炎、蛇咬傷、跌打損傷、骨折后功能障礙等。 婦科疾病:痛經、不孕癥等。 兒科疾病:腦炎后遺癥、小兒麻痹后遺癥、癲癇、遺尿癥等。 五官科疾病:急性結膜炎、角膜炎、麥粒腫、內耳眩暈癥、鼻炎、耳鳴、耳聾、扁桃體炎等。 腫瘤:甲狀腺腺瘤、甲狀腺囊腫、食道癌等。 禁忌癥:一般對以下幾種情況,列為刺血禁忌癥: 體質虛弱、貧血嚴重及低血壓者,慎刺。對于饑餓、疲勞、精神高度緊張者,宜進食、休息、解除思想顧慮后
12、施治。 孕婦、產后、習慣性流產者,禁刺。月經期間最好不刺。 外傷有大出血者,禁刺。 對于重度下肢靜脈曲張者,慎刺。一般下肢靜脈曲張者,應選取邊緣較小的靜脈,注意控制出血量。 皮膚有感染、潰瘍、瘢痕,不要直接針刺局部患處,可在周圍選穴針刺。 危重烈性傳染病人和嚴重心、肝、腎功能損害者,禁刺。 動脈禁刺。 血友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凝血機制障礙者,慎刺或禁刺。四、穴位及主治 血絡的辨認:大的淺靜脈如肘窩部曲澤、尺澤,腘窩部委中、委陽;小的淺靜脈如耳后瘛脈、掌部魚際、跖部然谷等處。針刺放血所取的“血絡”必須具有氣血瘀阻征象,郁血的血絡都是堅盛脹滿而發赤的,“血脈者,盛堅橫以赤,上下無常處,小者如針,
13、大者如筋,”這可作為取穴的準則。針刺絡脈時,必須針刺其顯現的結聚之處或瘀阻比較明顯的地方,也有刺在靜脈竇上的。還有一種選取血絡的情況,是王秀珍老中醫的實踐經驗,有的病人由于疾病的損害,靜脈血管內凹,形成“陷脈”,此時針刺放血取穴反而要取此血絡,重加拔火罐,以疏通經絡氣血。 常用穴位及主治:最常選用的穴位是:頭部的太陽,上肢的曲澤、尺澤,腰背部的腰俞、腰陽關,下肢的委中、委陽、陽交,還有手背部和足背部穴位。太陽(經外奇穴)取穴:在眉梢與外眼角中間向后約一寸,凹陷處瘀阻明顯的血絡。主治:精神分裂癥、癲癇、神經官能癥、腦炎后遺癥、高血壓病、腦血管意外后遺癥、內耳眩暈癥、神經性頭痛、五官科疾病、慢性氣
14、管炎、支氣管哮喘、食道癌、甲狀腺腫瘤、對口疽等。針法:斜向上針刺出血。肩髃(手陽明大腸經)取穴:在肩端兩骨間凹陷處,取血絡。主治:肩關節周圍炎、風濕性關節炎、腦血管意外后遺癥等。針法:直刺出血。曲澤(手厥陰心包經)取穴:在掌面肘橫紋之內側處,取血絡。主治:精神分裂癥、癲癇、心臟疾病、中暑、腦炎后遺癥、腦血管意外后遺癥、關節炎、末梢神經炎、急性乳腺炎、胃病、食道癌、皮膚疾病、不孕癥等。針法:直刺出血。尺澤(手太陰肺經)取穴:伸肘,在肘窩橫紋之外方,取血絡。主治:慢性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肩周炎、中暑等。針法:直刺出血。曲池(手陽明大腸經)取穴:屈肘,肘橫紋之盡頭處,取血絡。主治:肩周炎、關節炎、腦
15、血管意外后遺癥、皮膚疾病、高血壓病、食道癌等。針法:直刺出血。魚際(手太陰肺經)取穴:在第一掌骨的掌側中點、赤白肉際處,取血絡。主治:慢性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咯血等。髀關(足陽明胃經)取穴:在髂前上棘直下平齊會陰處,取血絡。主治:急性闌尾炎、關節炎、腦血管意外后遺癥等。針法:直刺出血。條口(足陽明胃經)取穴:在脛骨前外緣、足三里穴直下五寸處,取血絡。主治:慢性氣管炎、丹毒、腦血管意外后遺癥、多發性神經要炎等。針法:直刺出血。豐隆(足陽明胃經)取穴:在條口同一水平上,腿外側處,取血絡。主治:慢性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精神分裂癥、心臟疾病、胃病等。針法:直刺出血。風市(足少陽膽經)取穴:直立時臂下垂
16、,在大腿外側中指尖處,取血絡。主治:急性闌尾炎、慢性腰腿痛、下肢麻木等。針法:直刺出血。陽陵泉(足少陽膽經)取穴:在膝下腿外側、腓骨小頭前下方一寸處,取血絡。主治:精神分裂癥、癲癇、慢性氣管炎、肝臟和膽囊疾病、關節炎、絲蟲病橡皮腿等。針法:直刺出血。陽交(足少陽膽經)取穴:在外踝尖上七寸、腓骨前緣陽陵泉與外踝尖連線中點處,取血絡。主治:精神分裂癥、癲癇、肝臟疾病、膽囊疾病、結石絞痛、急性闌尾炎、皮膚疾病、胸脅外傷疼痛等。針法:直刺出血。委中(足太陽膀胱經)取穴:在腘窩橫紋中點處,取血絡。主治:精神分裂癥、癲癇、腦炎后遺癥、腦血管意外后遺癥、高血壓病、小兒麻痹后遺癥、關節炎、坐骨神經痛、慢性腰腿
17、痛、鼻衄、對口疽、搭背、皮膚疾病、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頸椎病、頭痛等。針法:直刺出血。委陽(足太陽膀胱經)取穴:在膝腘窩橫紋外側處,取血絡。主治:同委中穴。針法:直刺出血。陰陵泉(足太陰脾經)取穴:在膝下腿內側、脛骨內踝下緣處,取血絡。主治:痛經、不孕癥、尿路感染、急性淋巴管炎等。針法:直刺出血。三陰交(足三陰經交會之穴)取穴:在內踝上三寸、脛骨內側后緣處,取血絡。主治:月經病、不孕癥、小兒麻痹后遺癥、丹毒、絲蟲病橡皮腿等。針法:直刺出血。腰俞(督脈)取穴:在背部正中線,第四腰椎棘突下、骶骨裂孔處,取血絡。主治:慢性腰腿痛、坐骨神經痛、腰椎疾病、小兒麻痹后遺癥、腦炎后遺癥、腦血管意外后遺癥、慢性
18、腎炎、小兒遺尿、子宮脫垂、痔疾、急性腰扭傷等。針法:直刺出血。腰陽關(足太陽膀胱經)取穴:在背部第四、五腰椎棘突間正中處,取血絡。主治:同腰俞。針法:直刺出血。上髎(足太陽膀胱經)取穴:在下腰部第一骶骨后孔處,取血絡。主治:慢性腰腿痛、坐骨社神痛等。針法:直刺出血。長強(督脈)取穴:在尾骨尖與肛門之中間處,取血絡。主治:痔瘡、脫肛、慢性腹瀉等。針法:直刺出血。手背部穴位取穴:選取手背部瘀阻比較明顯的血絡,相當于陽池、中渚等穴位。主治:末梢神經炎、雷諾氏病、小兒麻痹后遺癥、腦血管意外后遺癥、腦炎后遺癥等。針法:斜刺出血。足背部穴位取穴:選取足背部瘀阻比較明顯的血絡,相當于足臨泣、照海、解溪、太沖
19、、丘墟等穴。主治:末梢神經炎、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關節炎、腦血管意外后遺癥、腦炎后遺癥、小兒麻痹后遺癥、丹毒、絲蟲病橡皮腿等。針法:斜刺出血。除了上面所介紹的常用的穴位外,十宣、少商、大椎、百會等穴文獻記載也很常用,特別是十宣、少商等穴,常用于急救開竅,效果顯著。另外,據循經考穴編記載,可應用針刺放血治病的穴位有28個,摘錄于后供臨床參考。穴 位 主 治瘛脈 耳鳴、目眩、小兒瘛疭頷厭 頭風痛、耳珠痛懸厘 目赤腫臨泣 目疾上星 宣泄諸陽熱氣素髎 眼丹兌端 唇反、唇腫攢竹 目疾曲差 鼻疾囪會 真頭痛(8歲以下不刺)百會 頭痛肩髎 肩臂重痛不舉肩貞 肩痛三陽絡 挫閃腰痛關沖 肘膊痛、心煩少商 宣泄臟熱
20、、喉閉少沖 心悶、喜怒無常委中 腰腿痛、瘡瘍氣沖 吐血足三里 脾胃病上巨虛 脾胃病太沖 腳氣紅腫中封 腳上生瘡、筋掣陰縮大都 本節紅腫、疼痛至陰 濕腳氣然谷 令人立饑水泉 踝骨痛 常用穴位的血管神經分布針刺放血的醫療作用是以經絡、氣血學說為理論依據的。神經解剖學證實,十二經脈中的300多個穴位的分布,神經干上的約有50%,其余50%在距針刺點約0.5cm的范圍內,也都有神經干通過。針刺穴位處從表皮到肌肉各層組織中具有豐富的神經末梢、神經叢或神經束。從生理方面來說,經絡的功能包括了神經、血管及內分泌等系統的部分功能;從病理方面來說,經絡運行氣血的功能發生障礙,不僅反映了經絡本身的病理變化,也反映
21、了臟腑、氣血功能的異常變化。經絡的實質與神經、血管有關。下面重點介紹最常用的幾個穴位的血管、神經分布,供臨床參考。1、太陽:血管:顳淺靜脈。顳淺動脈分支。 神經:三叉神經耳顳支。2、尺澤:血管:肘正中靜脈、頭靜脈。橈動脈、橈側返動脈。 神經:起自脊髓頸5至胸1節段,淺層有前臂外側皮神經,深層有橈神經。3、曲澤:血管:貴要靜脈。肱動脈。 神經:起自脊髓頸5至胸1節段,正中神經。4、腰俞:血管:椎外靜脈叢后部。椎動脈、腰動脈。 神經:起自脊髓骶4至5節段和尾段的尾骨神經分支。5、委中:血管:腘靜脈、小隱靜脈。腘動脈、脛后動脈。 神經:淺層有起自脊髓骶1至骶3節段的股后側皮神經,深層有起自脊髓腰5至
22、骶2節段的脛神經。6、委陽:血管:小隱靜脈、腘靜脈。腘動脈、脛后動脈。 神經:起自脊髓腰2至腰5節段的腓總神經及骶3節段的股后側皮神經。7、陽交:血管:脛前靜脈。脛前動脈。 神經:起自腰4至骶1節段,淺層是腓淺神經,深層是腓深神經。8、手背部穴位:血管:手背靜脈網。橈動脈分支、尺動脈分支。 神經:起自脊髓頸5至胸1節段,橈神經的手背側神經分支,正中神經的掌側固有神經分支。9、足背部穴位:血管:足背靜脈弓。足底內、外側動脈。 神經:起自脊髓腰5、骶1節段的腓淺神經。五、常見疾病的治療針刺放血療法對一些常見病和多發病有效,特別是對某些疑難雜癥,取之效捷。 取穴原則:“從腰以上者,手太陰陽明皆主之;
23、從腰以下者,足太陰陽明皆主之;”此是循經近刺的取穴原則。“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痛在頭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此是循經遠刺的取穴原則。此外,針刺放血還應根據人體經絡氣血盛衰辯證取穴,比如十二經中的太陽、太陰、厥陰三經為多血少氣,適宜于針刺放血。刺血治療的一般取穴規律是:1、循經取穴:常選取四肢肘、膝關節以下的穴位處的血絡,來治療頭面、軀干(包括頭面部器官和內臟器官)部位疾病。2、局部取穴:根據傳統穴位的主治規律,某一部位發生病變,可選取病變所在部位或鄰近部位的有關穴位處的血絡來治療。3、經驗取穴:王秀珍老中醫經驗,常選取頭部的太陽、上肢的曲澤、下肢的委中為主穴,再根據不同的病癥,
24、適當選取輔穴來配合治療,取穴少而精,施術方便。 常見疾病治療取穴:1、內科疾病 氣管炎:臨床主要表現是咳嗽、咳痰,急性氣管炎常伴見發熱,慢性氣管炎常遇寒即發、遷延不愈,病程較長。治療取穴:主穴太陽、豐隆、魚際。 輔穴陽交、條口、陽陵泉。 支氣管哮喘:臨床主要表現是氣喘痰鳴、呼吸急促,屬于過敏性疾病,常反復發作。治療取穴:主穴太陽、魚際。 輔穴豐隆、陽交。 肺炎:臨床主要表現是發熱、咳嗽、胸痛,是一種感染性疾病,屬于中醫“風溫”范疇。 治療取穴:主穴太陽、曲澤。 輔穴委中、陽交。 咯血:原因很多,最常見的疾病是支氣管擴張、肺結核病,及慢性氣管炎、心臟病,外傷亦可。治療取穴:主穴太陽。 輔穴魚際、
25、及隨癥取穴。 心臟疾病:主要指慢性風濕性心臟病、有心衰表現者;刺血治療可以減輕癥狀。 治療取穴:主穴曲澤、陽交、太陽。 輔穴少海。 高血壓病:臨床表現主要是血壓高、頭暈、頭痛,屬于中醫“肝風”、“眩暈”、“頭痛”等證范疇。 治療取穴:主穴太陽、委中、曲池。 輔穴委陽、腰陽關。 胃痛:主要指“慢性胃炎”、 “潰瘍病”及“胃痙攣”等疾病引起的上腹部疼痛。 治療取穴:主穴曲澤。 輔穴陽交、足三里。 肝炎:主要指“慢性肝炎”,臨床表現有肝區疼痛、肝臟腫大、乏力、納差或肝功能異常等。 治療取穴:主穴陽交、足三里、曲澤。 輔穴陽陵泉。 肝硬化腹水:臨床主要表現是腹脹如鼓、青筋暴露、兩脅隱痛、消瘦納少,屬于
26、中醫“臌脹”、“脅痛”、“癥瘕”等證范疇。 治療取穴:主穴陽交、足三里、曲澤。 輔穴腎俞、腰俞。 膽囊炎:臨床主要表現有右上腹膽囊區疼痛、消化不良或伴有發熱、黃疸等癥狀,屬于中醫“脅痛”、“黃疸”范疇。 治療取穴:主穴陽陵泉。 輔穴陽交、曲澤。 慢性腎炎:臨床主要表現有水腫、蛋白尿、管型尿、血尿、高血壓,以及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減退,與中醫的“水腫”、“虛勞”、“腰痛”等證有相似之處。 治療取穴:主穴腰俞。 輔穴曲澤、腎俞、委中。 風濕性關節炎:臨床主要表現為全身關節游走性疼痛,多在天冷受涼時發病,屬于中醫“痹證”范疇。 治療取穴:上肢肩關節取尺澤。 肘關節取曲澤。 腕關節取中渚、陽池。下肢髖關節
27、取環跳、委陽。 膝關節取足三里、陰陵泉。 踝關節取足背穴位。 頭痛:主要指神經性頭痛、血管性頭痛和三叉神經痛,刺血治療效果顯著。 治療取穴:主穴太陽。 輔穴偏頭痛取患側太陽。后頭痛取委中。巔頭痛取印堂。頭項痛取尺澤。 精神分裂癥:臨床表現以行為、知覺、思維、情感和智能等精神活動失調,哭笑無常、語無倫次、幻聽幻視、狂躁不安或木僵不語等等,屬于中醫“癲狂癥”范疇。 治療取穴:主穴太陽、曲澤、委中。 輔穴陽交、豐隆。 癲癇:臨床主要表現是突然昏倒、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喉間有痰聲,可以自然蘇醒,是一種陣發性短暫的大腦功能失調,俗稱“羊癇瘋”。 治療取穴:主穴太陽、曲澤。 輔穴委中、陽交。 多發性神經根
28、炎:臨床主要表現是四肢麻木、四肢和軀干肌無力,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多發性神經炎。刺血治療效果較好。 治療取穴:主穴腰陽關、曲澤。 輔穴局部、委陽、委中。 腦血管意外后遺癥:主要指“腦溢血”或“腦血栓形成”引起的半邊肢體癱瘓,屬于中醫“類中風”之后遺癥“偏枯”、“半身不遂”等癥證。刺血治療,療效可靠、滿意。 治療取穴:主穴太陽、曲澤、委中。 輔穴委陽、腰俞、手足局部。 中暑:一種緊急病癥,多因為較長時間在高溫環境下工作引起,俗稱“發痧”,臨床癥狀輕重不一,如不及時救治,往往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中暑包括了中醫的“暑閉”、“暑厥”、“暑風”等證。 治療取穴:主穴十宣、曲澤、委中。 輔穴隨證取穴。2、外
29、科疾病 急性乳腺炎:臨床主要癥狀是乳房局部紅腫、疼痛、有硬塊、觸痛,全身可有怕冷、發熱、腋下淋巴結腫大,中醫稱為“乳痛”。 治療取穴:主穴曲澤(患側)。 輔穴局部。 急性闌尾炎:臨床主要表現是右下腹疼痛,麥氏點有固定的壓痛,一般常伴發熱,中醫俗稱“縮腳腸癰”。針刺放血適應癥主要是單純性急性闌尾炎,臨床觀察部分化膿性闌尾炎早期也有一定效果。 治療取穴:主穴髀關、陽交、闌尾穴。 輔穴風市、委陽、曲澤。 結石絞痛:主要指泌尿系結石及膽石癥引起的腰及腹部絞痛,刺血治療止痛效果顯著。 治療取穴:主穴腎俞、腰腎關。 輔穴陰陵泉、陽交。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臨床主要表現有間歇性跛行、患肢疼痛、麻木、發涼,肌肉
30、可以發生萎縮,皮膚蒼白或青紫,動脈搏動微弱甚至消失,最后可發生潰爛、壞死。 治療取穴:主穴委中、腰俞、局部。 輔穴足背部穴位。 肩關節周圍炎:臨床表現早期以疼痛為主,晚期以功能障礙為主。肩部彌散性疼痛,可向頸部和臀部放散,日輕夜重,活動后疼痛反能減輕,伴有局部廣泛的壓痛點,外旋、外展動作受限。俗稱“五十肩”、“冰凍肩”。 治療取穴:主穴尺澤、外關。 輔穴局部、肩髃、曲池。 坐骨神經痛:臨床主要癥狀是沿坐骨神經通路發生放散性的燒灼樣或刀割樣疼痛,夜間及步行時疼痛加重,直腿抬高試驗陽性。發病原因很多,比如風濕、腰椎間盤突出、肥大性脊椎炎、骶髂關節炎、椎管內腫瘤等。 治療取穴:主穴腰俞、委中。 輔穴
31、委陽、陽交、環跳、丘墟。 急性腰扭傷:常發生在不正確姿勢下扛抬或搬運重物時,突然發生腰局部疼痛、壓痛明顯、活動受限,俗稱“閃腰”。 治療取穴:主穴腰陽關、局部。 輔穴委中。 跌打損傷:主要指軟組織損傷及骨折后遺癥狀,臨床表現有局部腫脹、疼痛及肢體功能活動障礙。 治療取穴:傷處局部。胸脅部外傷取陽交。 骨髓炎:主要指慢性骨髓炎患處腫痛、流膿、長期不能收口愈合者,針刺放血治療可以促使排膿、消炎、生肌收口,以至痊愈。 治療取穴:主穴局部。 輔穴上肢取曲澤。下肢取委中、陽陵泉。 丹毒:臨床癥狀有寒戰、發熱、頭痛、全身不適,患肢局部皮膚紅赤、灼熱、疼痛,附近淋巴結腫大,常反復發作,但少見化膿,多見于下肢
32、。俗稱“流火”。 治療取穴:主穴局部、陰陵泉。 輔穴陽交、委中、三陰交。 毛囊炎:主要指頸部多發性毛囊炎,反復發作不愈者。治療取穴:主穴大椎、委中、太陽。 輔穴局部。 癤腫:臨床癥狀為局部腫痛,呈圓形突起的小硬結節,有的可見白色膿頭,三、五天后潰破出膿,膿潰后逐漸愈合,中醫稱“熱毒癤”。 治療取穴:局部、委中。成膿時可直接刺癤腫上出膿。 對口疽:指發于頸部的皮下膿腫,又稱“有頭疽”。 治療取穴:主穴太陽、委中。 輔穴局部。 搭部:指發于背部的皮下膿腫。俗稱“背癰”。 治療取穴:主穴委中(患側)。 輔穴局部。 小腿慢性潰瘍:主要指下肢靜脈曲張引起的皮膚慢性潰爛、久不收口。 治療取穴:局部。 橡皮
33、腿:指絲蟲病引起的下肢皮膚粗糙、腫脹。 治療取穴:陰陵泉、三陰交及足背部穴位。 痔疾:指內、外痔及脫肛等肛腸科疾病。 治療取穴:主穴腰俞。 輔穴長強。 毒蛇咬傷:毒蛇咬傷患處腫脹、疼痛,宜早期刺血治療。 治療取穴:局部。上肢取曲澤。下肢取委中。3、婦科疾病 痛經:臨床主要表現是行經前或行經期間下腹部疼痛,嚴重時伴有惡心、嘔吐,甚至昏厥。 治療取穴:主穴陰陵泉、腰俞。 輔穴曲澤、三陰交。 不孕癥:主要指因氣滯血瘀引起月經不調的不孕癥。 治療取穴:主穴曲澤、腰俞。 輔穴陰陵泉。4、兒科疾病 腦炎后遺癥:指病毒性腦炎后遺的癡呆、耳聾、視物不清、失音或癱瘓等癥。 治療取穴:主穴太陽、曲澤、委中。 輔穴
34、腰陽關、局部。 小兒麻痹后遺癥:指脊髓灰質炎引起的小兒肢體麻痹,肌肉萎縮或畸形等后遺癥。 治療取穴:主穴委中、腰陽關。 輔穴手、足局部穴位。 遺尿:治療取穴:主穴腰俞。 輔穴太陽、三陰交。 新生兒破傷風:臨床主要癥狀有牙關緊閉、角弓反張、四肢抽搐、貌似苦笑等。俗稱“破臍風”、“七天風”。 治療取穴:主穴太陽。 輔穴委中、隨癥取穴。5、五官科疾病 急性結膜炎:臨床主要癥狀是患眼先有刺癢或異物感,或有畏光及灼熱感,眼瞼紅腫睜不開,球結膜充血水腫,分泌物增多等。 治療取穴:太陽及隨癥取穴。 急性扁桃體炎:臨床主要癥狀有咽痛、扁桃體腫大,或有發熱。 治療取穴:太陽、尺澤。 慢性鼻炎:臨床主要癥狀有鼻塞
35、、流膿性鼻涕,不聞香臭,副鼻竇有壓痛。 治療取穴:太陽、印堂。 耳鳴、耳聾:主要指神經性耳鳴、聽力減退。 治療取穴:太陽、聽宮。 視神經炎、視神經萎縮:指因視神經病變引起的視力下降、甚至失明。 治療取穴:太陽、陽白。6、其它各種疾病 蕁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疾病,發作時皮膚出現皮疹、瘙癢,無脫屑,常可反復發作。 治療取穴:主穴曲澤、委中。 輔穴曲池。 乳房腫塊:主要指乳房小葉增生等乳房腫塊。 治療取穴:主穴曲澤。 輔穴隨癥取穴。 甲狀腺腫瘤:主要指甲狀腺瘤,系一種良性腫瘤,刺血治療可使瘤體縮小、消失。甲狀腺囊腫也有效。 治療取穴:主穴太陽。 輔穴尺澤、中府、云門。 食道癌:臨床主要表現是進行性吞咽
36、困難、消瘦,食道吞鋇攝片或食道拉網病理檢查可以確診。刺血治療可以明顯緩解癥狀,減輕痛苦。 治療取穴:主穴曲澤、太陽。 輔穴陽交、委中、足三里。病名解釋 慢性氣管炎是呼吸系統常見疾病,患者普遍存在著支氣管感染,臨床以病程長、反復發作為特征,晚期可并發阻塞性肺氣腫。本病屬于祖國醫學“咳嗽”、“痰飲”范疇,其病機為“肺氣失暢,而致血行不利”,治療“須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但去瘀血則痰水自消”。現代醫學認為當慢性氣管炎繼發感染時,支氣管粘膜明顯充血、水腫,并有多量中性白細胞浸潤。血液流變觀察發現慢支患者血液濃而粘,血流受限,流動緩慢,與血瘀的病理改變是相符合的。刺血治療,可消除支氣管粘膜充血、水腫的
37、病理變化,使氣血通暢,咳嗽可止,痰水自消。慢性氣管炎刺血太陽、豐隆。慢性氣管炎、肺氣腫刺血太陽、魚際、條口。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發作性、過敏性疾病,由于發病時細支氣管平滑肌的痙攣、粘膜充血、水腫和分泌物增加,患者出現胸悶、氣急、喘咳。刺血抑制了變態反應的發生,消除了細支氣管痙攣,減輕支氣管粘膜充血、水腫,使氣血通暢,哮喘發作停止。過敏性哮喘刺血太陽。 大葉性肺炎是一種急性感染性疾病,與內經中“肺熱病”頗為相似。取穴太陽、豐隆,針刺出血,針刺放血治療肺炎,熱退病除,療效顯著。刺血太陽、豐隆。 高血壓病屬于祖國醫學“肝陽”、“肝風”、“眩暈”等證范疇。刺血治療可疏通經脈氣血,使氣機升降恢復正常,陰陽
38、調和,血壓自然穩定。高血壓病、動脈硬化刺血太陽、曲澤、委中。高血壓、膽固醇刺血太陽、陽交。 腦血管意外包括腦溢血、腦血栓形成、蛛網膜下腔出血、腦血管痙攣及腦栓塞等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偏癱、失語等,甚則神志昏迷。其根本原因是腦部血氧供應障礙,神經功能失調所致。刺血治療腦血管疾病,起到疏通腦脈、暢達氣血的作用,從而減輕癥狀,促使肢體功能恢復。腦溢血刺血太陽、曲澤、陽交。腦血栓形成后遺癥刺血太陽(雙)及曲澤、委中、中渚(患側)。腦血管栓塞刺血太陽、曲澤、解溪,太陽、沖陽、內關,印堂、陽交、尺澤,太陽、三陰交、中渚。 風濕性心臟病是急性風濕病后遺的心臟瓣膜病變,表現為瓣膜口狹窄或關閉不全,并因而導致血
39、液動力學改變。因心臟瓣膜病變而引起的心臟射血功能障礙,是造成全身性循環障礙的最常見和最重要的原因。刺血治療可疏通經脈中的氣血,調整血液循環,振奮了心力而使癥狀減輕,病情穩定。風濕性心臟病刺血曲澤,少海,委中、陽交。 冠心病的主要癥狀是胸悶、胸痛、心慌、脈結代等,屬于中醫“胸痹”、“心痛”等證范疇。其病因是過食肥甘,寒溫失調,惱怒氣滯,勞逸失度等因素導致氣血瘀滯、阻遏胸陽,“不通則痛”,治療原則以“通”為主。刺血治療可達到化瘀通絡、行氣活血的效果。刺血陽交、少海。 心肌炎是指心肌有局限性或彌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癥病變。可原發于心肌,也常為各種全身性疾病中的一部分。當病毒、細菌等微生物通過血液循環到
40、達心肌生長繁殖,引起心肌細胞的充血、水腫、出血、炎性細胞浸潤等改變,影響心肌的正常收縮功能,出現心悸、氣短,心臟擴大和心力衰竭等癥。刺血治療可使血脈通暢,消除心肌炎癥,恢復心肌正常收縮功能。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刺血太陽、陽陵泉,曲澤、陽交(均左側)。 食道憩室是食道壁局部向外膨出,形成圓形袋狀突出。本病可見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一般常無癥狀,但可有20%左右的患者有繼發性憩室周圍炎,其病理變化為憩室周圍水腫、充血、炎性細胞浸潤及纖維組織增生。刺血治療可消除憩室炎癥充血、水腫,但不能消除憩室。刺血旨在祛瘀通阻。依次刺血太陽、條口,委中、曲澤,足三里、委中。 十二指腸潰瘍屬中醫的胃脘痛,其病因系由脾胃虛
41、弱,飲食不節,寒溫失調,七情郁結,氣機逆亂,引起氣滯血瘀,導致胃脘疼痛。其病機仍是臟腑經絡氣血不通。刺血治療旨在調整臟腑經絡的氣血運行,氣血調達則疼痛自去,嘔吐可止。十二指腸潰瘍伴胃粘膜脫垂刺血足三里,太陽、豐隆,曲澤。胃神經官能癥刺血曲澤、陽交。幽門梗阻刺血刺血曲澤,足三里。 慢性肝炎是由于急性傳染性肝炎久治不愈,遷延而致。由于病程長,肝臟充血、郁血,導致肝臟血液動力學改變和循環障礙。本病在祖國醫學屬于“肝郁”、“脅痛”等范疇。其病機為久病入絡,血行不暢,脈絡瘀阻。肝為藏血之臟,血和則肝和,血充則肝柔,血滯則肝瘀。刺血治療本病旨在疏通肝脈,使肝臟氣血和暢,促使肝細胞功能的恢復。遷延型肝炎刺血
42、太陽、陽陵泉;陽交;陽交,曲澤。 肝硬化是一種慢性全身性疾病,其病理特點為肝細胞變性、壞死與再生,纖維組織增生,肝結構紊亂,血液循環障礙,使肝臟硬化。本病屬中醫的“癥瘕”、“積聚”范疇。葉天士說:“結為癥瘕者,氣血交病,病已入絡,久必成滿脹”。故凡治脹,如“氣分不效,宜治血絡”。他又指出:“肝主血,絡亦主血,故治肝者必治絡”。靈柩水脹篇倡導“除其脹之血絡”治療腹水,即去其瘀血,用行血活血,促進利水。肝硬化腹水刺血足三里,陽交;腰陽關、足三里、太陽,曲澤、委中,腰俞、陰陵泉、陽交、腰陽關。 慢性腎炎祖國醫學認為本病屬水腫范疇,因排水功能失常,聚而為病。本病與肺、脾、腎三臟功能有關。中醫還認為“血
43、不利則為水”,“久病入絡”。現代采用活血化瘀為主治療慢性腎炎。刺血腰俞、委中,腎俞。 腎盂腎炎是腎盂和腎間質因細菌感染而發生的化膿性炎癥,腎盂粘膜充血、水腫,可有散在的小出血點,并有大量白細胞浸潤。本病屬于中醫“淋”、“癃”范圍,刺血治療本病旨在使腎臟血行通暢,改善充血、血腫的病理,達到殺菌消炎、恢復腎臟正常功能的目的。刺血腎俞、陰陵泉,腰陽關、委陽,腎俞。 鉤端螺旋體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臨床癥狀為高熱、寒戰、疲乏、全身酸痛、腓腸肌壓痛、眼結膜充血、淋巴結腫大等。刺血治療可起到解毒清熱,減低全身毛細血管的通透性,達到毒減熱退,諸癥消除。可刺血太陽、曲澤、陽交。 面神經麻痹祖國醫學認為
44、本病是風邪中絡。金匱要略云:“中絡則口眼歪斜”。內經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外邪乘虛而入,絡脈阻滯,血流不暢,筋脈失養,縱緩不收而口眼歪斜”。“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刺血治療本病旨在祛風活絡,疏通經絡,暢通血行,使面神經得到正常的血液濡養,則麻痹可愈。口角向左歪,右眼瞼不能閉合,額紋消失,鼻唇溝變淺刺血太陽、下關、陽白,魚尾、四白、地倉;嘴向右斜,左眼閉目露睛,流涎刺血太陽、下關、地倉,陽白、頰車。 三叉神經痛祖國醫學認為本病多由風熱外襲,經絡氣血阻滯不通,或肝胃實熱上沖等導致。刺血后脈絡疏通,氣血通暢,疼痛自止。刺血太陽、頰車、地倉,太陽、下關、地倉。頭痛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自覺癥狀,可
45、由多種原因誘發。本組所治血管性、神經性頭痛無其它器質性病變,可能與血管運動中樞功能失調有關,引起發作性頭痛。血管性頭痛刺血太陽、曲澤,太陽,魚尾、尺澤。血管神經性頭痛刺血太陽,印堂、太陽。神經性頭痛刺血太陽,委中、太陽。 精神病屬于中醫“癲”“狂”“郁癥”范疇,其病機為七情失調、氣血瘀滯。以活血化瘀法治療,以早期治療效果較好。精神分裂癥(狂)刺血太陽,委中、曲澤,太陽、豐隆;精神分裂癥(癲)刺血太陽,曲澤、委中,腰陽關、太陽,陽交。癔病(郁癥)刺血太陽、曲澤、委中、豐隆(內服安神化痰中藥:茯苓、茯神各12g,枇杷葉10g,陳皮8g,香櫞皮10g,澤瀉10g,白芍10g,黨參10g,夜交藤20g
46、,鉤藤10g),委中。毛囊炎(面部及鼻內)刺血太陽、印堂,太陽。背癰(搭背)刺血委中(患側)、局部; 急性乳腺炎(乳癰)是乳腺組織的化膿性感染,多因乳頭破傷,感受毒邪,乳汁積滯,情志不暢,乳絡阻塞不通,氣血瘀滯,郁而化熱所致。刺血局部(取結塊下方之靜脈血管出血)。急性闌尾炎及其所引起的闌尾周圍膿腫均屬祖國醫學的腸癰范疇,多因飲食不節,寒溫失調,飽食奔走,致胃腸運化失職,濕熱毒氣內蕰,氣血凝滯而成癰。外科正宗云:“夫腸癰者皆濕熱瘀血流入小腸而成也”。現代醫學認為本病主要是闌尾粘膜出現水腫、充血、白細胞浸潤及梗阻,血行障礙等。發炎闌尾被大網膜等組織粘連,包裹形成闌尾周圍膿腫。刺血治療在于去瘀通阻,暢通血脈,清熱解毒。消除瘀滯、梗阻的病理改變,恢復闌尾組織的正常血液循環,促進機體對炎癥的吸收、消散,達到通則不痛的目的。急性闌尾炎刺血風市、足三里,委陽、曲澤,陽交。闌尾周圍膿腫刺血髀關、曲澤(患側)。 腹股溝淋巴結炎刺血陰陵泉(患側)。 小腿潰瘍多由靜脈曲張伴發,由于靜脈長期郁血,患側小腿特別是下1/3及髁部的皮膚及皮下組織發生營養不良,易破潰形成潰瘍。其病機是經脈瘀阻,氣血壅塞不通,肌膚失去濡養,故潰而難斂。刺血旨在瀉出經脈中的郁血,促進潰瘍愈合。小腿慢性潰瘍刺血委中及局部,解溪及局部,三陰交、然谷。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lng合同標準文本
- 2025年全面積壓勞動合同范本
- 農村祠堂修建合同樣本
- 構建靈活的公司財務規劃體系的方案計劃
- 農藥產品供貨合同樣本
- 企業員工內部生產合同樣本
- 減肥合同范例寫
- 代理投資咨詢合同樣本
- 第12講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2025年會考生物學專題練習(含答案)
- 親子鑒定合同樣本
- 基于SolidWorks球閥參數化設計
- 初中綜合實踐課程標準
- 基于STC89C52單片機-紅外智能循跡小車
- 重慶森林工程林業項目營造林檢查驗收辦法(試行)
- 市政工程施工質量檢查表
- 懸臂模板多卡模板施工手冊
- 土及部分巖石力學參數經驗值
- 國內外硅鋼片牌號
- 第四章-輪廓加工的數學基礎A
- 談文旅融合發展的深層意義
- 自考勞動法名詞解釋和論述歷年真題重要考點必須掌握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