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G101G101平法鋼筋識圖與算量平法鋼筋識圖與算量教學目錄:教學目錄:第第四四章章 :框架柱的平法規范要求及計算步驟框架柱的平法規范要求及計算步驟第一節 抗震框架柱生根計算第二節 計算柱縱筋插筋案例分析第三節 抗震柱嵌固部位構造計算第四節 抗震中間層柱縱筋構造計算第五節 抗震頂層柱縱筋構造計算第六節 計算頂層柱縱筋案例分析第一節:抗震框架柱生根第一節:抗震框架柱生根計算計算 抗震框架柱生根與構件主要包括:抗震框架柱生根與構件主要包括:生根于梁板式筏板基礎基礎梁上;生根于梁板式筏板基礎基礎梁上;生根于基礎平板上;生根于基礎平板上;生根于獨立基礎或獨立承臺上;生根于獨立基礎或獨立承臺上;生根于
2、條形基礎或承臺梁上;生根于條形基礎或承臺梁上;生根于抗震框架梁上;生根于抗震框架梁上;生根于抗震剪力墻頂。生根于抗震剪力墻頂。 對比學習表4-1-1,抗震框架柱生根匯總一一 生根平法規范要求生根平法規范要求v1.生根于梁板式筏形基礎生根于梁板式筏形基礎 (1)基礎梁底與基礎板底一平(下平上不平)基礎梁底與基礎板底一平(下平上不平) 所有插筋應插至基礎底部配筋表面并做90彎折。注意直段長度(h1)對應彎折直段長度a。(圖4-1-1) 框架柱在梁板式筏形基礎中縱筋長度=豎直長度h1+彎折長度a 注意h1=H-c-D(H為基礎厚度,c為基礎底部保護層厚度,D為基礎鋼筋網片高度)框架柱在梁板式筏形基礎
3、中定位箍筋個數=max(2;h1/500+1)柱插筋錨固豎直長度與彎折長度對照表v1.生根于梁板式筏形基礎生根于梁板式筏形基礎 (2)基礎梁頂與基礎板頂一平(上平下不平)基礎梁頂與基礎板頂一平(上平下不平) 所有插筋應插至基礎底部配筋表面并做90彎折。注意直段長度(h1)對應彎折直段長度a。(圖4-1-2) 框架柱在梁板式筏形基礎中縱筋長度框架柱在梁板式筏形基礎中縱筋長度=豎直長度豎直長度h1+彎折長度彎折長度a 注意注意h1=H-c-D(H為基礎厚度,為基礎厚度,c為基礎底部保護層厚度,為基礎底部保護層厚度,D為基礎鋼筋網片高度)為基礎鋼筋網片高度) 框架柱在梁板式筏形基礎中定位箍筋個數框架
4、柱在梁板式筏形基礎中定位箍筋個數=max(2;h1/500+1)+基礎梁高度范圍內箍筋的個數基礎梁高度范圍內箍筋的個數柱插筋錨固豎直長度與彎折長度對照表v2.生根于基礎平板生根于基礎平板 (1)基礎板底部與頂部配置鋼筋網)基礎板底部與頂部配置鋼筋網 當筏板厚度2000mm。基礎底部和頂部配置鋼筋網,所有鋼筋應插至基礎底部配筋表面并做90彎折。注意直段長度(h1)對應彎折直段長度a。(圖4-1-3) 框架柱在基礎平板中縱筋長度框架柱在基礎平板中縱筋長度=豎直長度豎直長度h1+彎折長度彎折長度a 注意注意h1=H-c-D(H為基礎厚度,為基礎厚度,c為基礎底部保護層厚度,為基礎底部保護層厚度,D為
5、基礎鋼筋網片高度)為基礎鋼筋網片高度) 框架柱在基礎平板中定位箍筋個數框架柱在基礎平板中定位箍筋個數=max(2;h1/500+1)v2.生根于基礎平板生根于基礎平板 (2)基礎板底部頂部與中部均配置鋼筋網)基礎板底部頂部與中部均配置鋼筋網 當筏板厚度2000mm。基礎底部、中部和頂部配置鋼筋網,所有鋼筋應插至基礎底部配筋表面并做90彎折。注意直段長度(h1)對應彎折直段長度a。(圖4-1-4) 框架柱在基礎平板中縱筋長度框架柱在基礎平板中縱筋長度=豎直長度豎直長度h1+彎折長度彎折長度a 注意注意h1=H-c-D(H為基礎厚度,為基礎厚度,c為基礎底部保護層厚度,為基礎底部保護層厚度,D為基
6、礎鋼筋網片高度)為基礎鋼筋網片高度) 框架柱在基礎平板中定位箍筋個數框架柱在基礎平板中定位箍筋個數=max(2;h1/500+1)v3.生根于獨立基礎或獨立承臺的錨固構造生根于獨立基礎或獨立承臺的錨固構造 (1)獨立基礎或獨立承臺的錨固構造容許直錨深度)獨立基礎或獨立承臺的錨固構造容許直錨深度laE當抗震柱插筋插至基礎底部配筋位置,直錨深度當抗震柱插筋插至基礎底部配筋位置,直錨深度laE時,時,所有柱鋼筋應插至基礎底部配筋上表面并做90彎折。注意直段長度(h1)對應彎折直段長度a。(圖4-1-5) 框架柱在框架柱在獨立基礎或獨立承臺獨立基礎或獨立承臺中縱筋長度中縱筋長度=豎直長度豎直長度h1+
7、彎折長度彎折長度a 注意注意h1=H-c-D(H為基礎厚度,為基礎厚度,c為基礎底部保護層厚度,為基礎底部保護層厚度,D為基礎鋼筋網片高度)為基礎鋼筋網片高度) 框架柱在框架柱在獨立基礎或獨立承臺獨立基礎或獨立承臺中定位箍筋個數中定位箍筋個數=max(2;h1/500+1)v3.生根于獨立基礎或獨立承臺的錨固構造生根于獨立基礎或獨立承臺的錨固構造 (2)獨立基礎或獨立承臺的錨固構造容許直錨深度)獨立基礎或獨立承臺的錨固構造容許直錨深度laE當抗震柱插筋插至基礎底部配筋位置,直錨深度當抗震柱插筋插至基礎底部配筋位置,直錨深度laE時,時,柱角鋼筋應插至基礎底部配筋上表面并做90彎折。注意直段長度
8、(h1)對應彎折直段長度a。柱中部插筋可插至laE深度后截斷。(圖4-1-6) 框架柱在基礎中柱角筋長度框架柱在基礎中柱角筋長度=豎直長度豎直長度h1+彎折長度彎折長度a 注意注意h1=H-c-D(H為基礎厚度,為基礎厚度,c為基礎底部保護層厚度,為基礎底部保護層厚度,D為基礎鋼筋網片高度)為基礎鋼筋網片高度) 框架柱在基礎中柱中部筋長度框架柱在基礎中柱中部筋長度=laE 框架柱在基礎中定位箍筋個數框架柱在基礎中定位箍筋個數=max(2;h1/500+1)v4.生根于條形基礎或承臺梁的錨固要求生根于條形基礎或承臺梁的錨固要求 (1)條形基礎或承臺梁的錨固構造容許直錨深度)條形基礎或承臺梁的錨固
9、構造容許直錨深度laE當抗震柱插筋插至基礎底部配筋位置,直錨深度當抗震柱插筋插至基礎底部配筋位置,直錨深度laE時,時,所有柱鋼筋應插至基礎底部配筋上表面并做90彎折。注意直段長度(h1)對應彎折直段長度a。(圖4-1-7) 框架柱在框架柱在基礎基礎中縱筋長度中縱筋長度=豎直長度豎直長度h1+彎折長度彎折長度a 注意注意h1=H-c-D(H為基礎厚度,為基礎厚度,c為基礎底部保護層厚度,為基礎底部保護層厚度,D為基礎鋼筋網片高度)為基礎鋼筋網片高度) 框架柱在框架柱在基礎基礎中定位箍筋個數中定位箍筋個數=max(2;h1/500+1)v4.生根于條形基礎或承臺梁的錨固要求生根于條形基礎或承臺梁
10、的錨固要求 (2)條形基礎或承臺梁的錨固構造容許直錨深度)條形基礎或承臺梁的錨固構造容許直錨深度laE當抗震柱插筋插至基礎底部配筋位置,直錨深度當抗震柱插筋插至基礎底部配筋位置,直錨深度laE時,時,柱角鋼筋應插至基礎底部配筋上表面并做90彎折。注意直段長度(h1)對應彎折直段長度a。柱中部插筋可插至laE深度后截斷。(圖4-1-8) 框架柱在基礎中柱角筋長度框架柱在基礎中柱角筋長度=豎直長度豎直長度h1+彎折長度彎折長度a 注意注意h1=H-c-D(H為基礎厚度,為基礎厚度,c為基礎底部保護層厚度,為基礎底部保護層厚度,D為基礎鋼筋網片高度)為基礎鋼筋網片高度) 框架柱在基礎中柱中部筋長度框
11、架柱在基礎中柱中部筋長度=laE 框架柱在基礎中定位箍筋個數框架柱在基礎中定位箍筋個數=max(2;h1/500+1)v5.生根于抗震框架梁的錨固要求生根于抗震框架梁的錨固要求 梁上起柱插筋應插至框架梁底部配筋位置,直錨深度0.5laE時,插筋端部做90彎折,彎折直段長度取12倍柱插筋直徑。(圖4-1-9) 框架柱在框架梁中縱筋長度框架柱在框架梁中縱筋長度=豎直長度豎直長度h1+彎折長度彎折長度a(12d) 注意注意h1=H-c-D(H為基礎厚度,為基礎厚度,c為基礎底部保護層厚度,為基礎底部保護層厚度,D為基礎鋼筋網為基礎鋼筋網片高度)片高度) 框架柱在框架梁中定位箍筋個數框架柱在框架梁中定
12、位箍筋個數=max(2;h1/500+1)v6.生根于剪力墻頂的錨固要求生根于剪力墻頂的錨固要求 抗震剪力墻頂部起柱,一般設計柱下有三面或四面有剪力墻,所有柱縱筋自樓板頂面向下延伸1.6laE,箍筋配置同柱加密區的復合箍筋。(圖4-1-10) 框架柱在剪力墻中縱筋長度框架柱在剪力墻中縱筋長度=豎直長度豎直長度h1(1.6laE)+彎彎折長度折長度a 注意注意a=(柱寬(柱寬-保護層厚度)保護層厚度)2+2.5d框架柱在剪力墻中箍筋個數框架柱在剪力墻中箍筋個數=(h1-50)箍筋加密區間距)箍筋加密區間距=(1.6laE-50)箍筋加密區間距)箍筋加密區間距二 插筋預留非連接區長度規范要求v(一
13、)基礎頂面非聯接區長度規定(一)基礎頂面非聯接區長度規定 (1)基礎頂面柱下端非連接區為Hn3,其中,Hn為柱的凈高,一般為層高減去柱頂面梁。 (2)柱縱筋可在除非連接區外的柱身任意位置連接。 (3)優先采用綁扎搭接或機械連接 (4) 當鋼筋直徑28mm,不宜采用綁扎搭接。 (5)當某層連接區的高度小于縱筋分兩批搭接所需要的高度時,不得采用綁扎搭接,應采用機械連接或焊接連接。v1.基礎頂面縱筋采用焊接連接形式時的規范要求基礎頂面縱筋采用焊接連接形式時的規范要求 基礎頂面柱下端非連接區為Hn3,柱縱筋相鄰接頭錯開長度35d且不得小于500mm。(圖4-1-11) 底位筋長度=彎折長度a+豎直長度
14、h1+非連接區長度Hn3 高位筋長度=彎折長度a+豎直長度h1+非連接區長度Hn3+max(35d、500)v2.基礎頂面縱筋采用綁扎連接形式時的規范要求基礎頂面縱筋采用綁扎連接形式時的規范要求 基礎頂面柱下端非連接區為Hn3,柱縱筋相鄰接頭錯開長度0.3LlE。(圖4-1-12) 底位筋長度=彎折長度a+豎直長度h1+非連接區長度Hn3+LlE 高位筋長度=彎折長度a+豎直長度h1+非連接區長度Hn3+2.3LlEv(二)墻上柱、梁上柱非連接區長度規定(二)墻上柱、梁上柱非連接區長度規定 (1)墻上住、梁上柱下端非連接區為為Hn6、hc、500mm的”三控值“,應在三個控制值中取最大值使其全
15、部得到滿足,其中Hn為柱的凈高,hc為柱截面的較大值。 (2)柱縱筋可在除非連接區外的柱身任意位置連接。 (3)優先采用綁扎搭接或機械連接 (4) 當鋼筋直徑28mm,不宜采用綁扎搭接。 (5)當某層連接區的高度小于縱筋分兩批搭接所需要的高度時,不得采用綁扎搭接,應采用機械連接或焊接連接。v1.墻上柱、梁上柱采用焊接連接形式時的規范要求墻上柱、梁上柱采用焊接連接形式時的規范要求 墻上住、梁上柱柱下端非連接區為 ”三控值“,柱縱筋相鄰接頭錯開長度35d且不得小于500mm。(圖4-1-13) 底位筋長度=彎折長度a+豎直長度h1+max(Hn6、hc、500) 高位筋長度=彎折長度a+豎直長度h
16、1+max(Hn6、hc、500)+max(35d、500) v2.墻上柱、梁上柱采用綁扎連接形式時的規范要求墻上柱、梁上柱采用綁扎連接形式時的規范要求 墻上住、梁上柱柱下端非連接區為 ”三控值“,柱縱筋相鄰接頭錯開長度0.3LlE。(圖4-1-14) 底位筋長度=彎折長度a+豎直長度h1+max(Hn6、hc、500)+LlE 高位筋長度=彎折長度a+豎直長度h1+max(Hn6、hc、500)+2.3LlE 第二節:計算柱縱筋插筋第二節:計算柱縱筋插筋案例分析案例分析計算過程v 1.1.計算條件計算條件v 2.2.平法施工圖平法施工圖v 3.3.計算公式計算公式v 4.4.計算過程分析計算
17、過程分析v 5.5.鋼筋配料圖鋼筋配料圖一 柱縱筋在基礎頂部的插筋(焊接連)v1.計算條件計算條件 關聯構件關聯構件計算條件計算條件KZ1計算條件v2.2.平法施工圖(圖平法施工圖(圖4-2-14-2-1)v3.3.計算公式計算公式 計算公式表v4.計算過程分析計算過程分析 1號和號和3號鋼筋為低位鋼筋,號鋼筋為低位鋼筋,2號和號和4號鋼筋為高位筋。號鋼筋為高位筋。(1)低位筋計算()低位筋計算(=+)=基礎深度-基礎底部保護層厚度-筏板底部受力鋼筋=500-50-25-25=400mm=max(10d,150)=200mm=Hn3=(4500-500)3=1333mm(2)高位筋計算()高位
18、筋計算(=+)、計算同低位筋計算。=max(35d,500)=3520=700mmv5.鋼筋配料表鋼筋配料表 鋼筋配料單鋼筋配料單 二 柱縱筋在基礎頂部的插筋(綁扎連)v1.計算條件計算條件 關聯構件關聯構件計算條件計算條件KZ1計算條件v2.2.平法施工圖(圖平法施工圖(圖4-2-44-2-4)v3.3.計算公式計算公式 基礎插筋計算過程v4.計算過程分析計算過程分析 1號和號和3號鋼筋為低位鋼筋,號鋼筋為低位鋼筋,2號和號和4號鋼筋為高位筋。號鋼筋為高位筋。(1)柱角部低位筋計算()柱角部低位筋計算(=+)=基礎深度-基礎底部保護層厚度-筏板底部受力鋼筋=800-50-25-25=700m
19、m=max(35d-h1,150)=150mm=Hn3=(4500-500)3=1333mm=LlE(按50接頭錯開計算)=1.43120=868mm(2)柱中部高位筋計算()柱中部高位筋計算(=+)=LaE=3120=620mm;=Hn3=(4500-500)3=1333mm=LlE(按50接頭錯開計算)=1.43120=868mm=0.3LlE=0.3868=260mm; 同計算5.鋼筋配料表鋼筋配料表 鋼筋配料單鋼筋配料單 三 墻上柱縱筋在墻頂部的插筋(焊接連接)v1.計算條件計算條件 KZ1計算條件v2.2.平法施工圖(圖平法施工圖(圖4-2-74-2-7)v3.3.計算公式計算公式
20、墻頂或梁頂插筋計算過程v4.計算過程分析計算過程分析 1號和號和3號鋼筋為低位鋼筋,號鋼筋為低位鋼筋,2號和號和4號鋼筋為高位筋。號鋼筋為高位筋。(1)低位筋計算()低位筋計算(=+)=1.6LaE=1.63120=992mm=(柱寬-保護層厚度)2+2.5d=(400-302)2+2.520=220mm=max(Hn6,hc,500)=667mm(2)高位筋計算()高位筋計算(=+)、計算同低位筋計算。=max(35d,500)=3520=700mmv5.鋼筋配料表鋼筋配料表 鋼筋配料單鋼筋配料單 四 梁上柱縱筋在梁頂部的插筋(綁扎連接)v1.計算條件計算條件 KZ1計算條件v2.2.平法施
21、工圖(圖平法施工圖(圖4-2-104-2-10)v3.3.計算公式計算公式 梁上柱插筋計算過程v4.計算過程分析計算過程分析 1號和號和3號鋼筋為低位鋼筋,號鋼筋為低位鋼筋,2號和號和4號鋼筋為高位筋。號鋼筋為高位筋。(1)低位筋計算()低位筋計算(=+)=梁高-保護層厚度=500-30=470mm=12d=1214=168mm=max(Hn6,hc,500)=500mm=LlE(按50接頭錯開計算)=1.43114=608mm(2)高位筋計算()高位筋計算(=+)、計算同低位筋計算。=0.3LlE=0.3608=182mm;同計算v5.鋼筋配料表鋼筋配料表 鋼筋配料單鋼筋配料單 第三節:抗震
22、柱嵌固部位第三節:抗震柱嵌固部位構造計算構造計算一 “嵌固部位”的結構分界位置v (1)當基礎埋深較淺,且當建筑首層地面以下至基礎之間沒有設置雙向地下框架梁時,上部結構與基礎結構的分界取在基礎頂面。(圖4-3-1)v (2)當建筑首層地面以下至基礎之間設置雙向地下框架梁時,上部結構與基礎結構的分界取在地下框架梁頂面。(圖4-3-2)v (3)當地下結構全部為箱型基礎時,上部結構與基礎結構的分界取在箱型基礎頂面。(圖4-3-3)v (4)當地下結構為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時(半地下室應嵌入室外自然地坪以下1/2層高),上部結構與基礎結構的分界取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頂面。(圖4-3-4)v (5)當地下
23、結構為地下室加箱型基礎時,或為半地下室(半地下室應嵌入室外自然地坪以下1/2層高)加箱型基礎,上部結構與基礎結構的分界取在上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頂面。(圖4-3-5)v (6)當最上層地下室嵌入室外地下1/2層高時,上部結構與基礎結構的分界取在半地下室地板頂面。(圖4-3-6)二 柱縱筋在無地下室時非連接區長度規范要求v1.規范一般規定規范一般規定 (1)基礎頂面柱下端非連接區為Hn3,其中,Hn為柱的凈高,一般為層高減去柱頂面梁。 (2)基礎頂面柱上端非連接區為Hn6、hc、500mm的”三控值“,應在三個控制值中取最大值使其全部得到滿足,其中Hn為柱的凈高,hc為柱截面的較大值。 (3)柱
24、縱筋可在除非連接區外的柱身任意位置連接。 (4)優先采用綁扎搭接或機械連接 (5) 當鋼筋直徑28mm,不宜采用綁扎搭接。 (6)當某層連接區的高度小于縱筋分兩批搭接所需要的高度時,不得采用綁扎搭接,應采用機械連接或焊接連接v2.柱縱筋采用焊接連接形式時的規范要求柱縱筋采用焊接連接形式時的規范要求 基礎頂面柱下端非連接區為Hn3,伸入地上二層樓面柱下端非連接區為“三控值”,柱縱筋相鄰接頭錯開長度35d且不得小于500mm。(圖4-3-7) 底位筋長度=層高-本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上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 高位筋長度=層高-本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上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本層接頭錯開長度+上層接
25、頭錯開長度v3.柱縱筋采用綁扎連接形式時的規范要求柱縱筋采用綁扎連接形式時的規范要求 基礎頂面柱下端非連接區為Hn3,伸入地上二層樓面柱下端非連接區為“三控值”,柱縱筋相鄰接頭錯開長度0.3LlE。(圖4-3-8) 底位筋長度=層高-本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上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伸入上次搭接長度 高位筋長度=層高-本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上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本層1.3倍搭接長度+伸入上層2.3倍搭接長度 三 柱縱筋在有地下室時非連接區長度規范要求v1.規范一般規定規范一般規定 (1)基礎頂面和地下室柱下端非連接區為Hn3,其中,Hn為柱的凈高,一般為層高減去柱頂面梁。 (2)基礎頂面和地
26、下室柱上端非連接區為Hn6、hc、500mm的”三控值“,應在三個控制值中取最大值使其全部得到滿足,其中Hn為柱的凈高,hc為柱截面的較大值。 (3)柱縱筋可在除非連接區外的柱身任意位置連接。 (4)優先采用綁扎搭接或機械連接 (5) 當鋼筋直徑28mm,不宜采用綁扎搭接。 (6)當某層連接區的高度小于縱筋分兩批搭接所需要的高度時,不得采用綁扎搭接,應采用機械連接或焊接連接v2.基礎頂面縱筋采用焊接連接形式時的規范要求基礎頂面縱筋采用焊接連接形式時的規范要求 基礎頂面和地下室頂面柱下端非連接區均為Hn3,柱縱筋相鄰接頭錯開長度35d且不得小于500mm。(圖4-3-9) 底位筋長度=層高-本層
27、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上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 高位筋長度=層高-本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上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本層接頭錯開長度+上層接頭錯開長度)v3.基礎頂面縱筋采用綁扎連接形式時的規范要求基礎頂面縱筋采用綁扎連接形式時的規范要求 基礎頂面和地下室頂面柱下端非連接區為Hn3,柱縱筋相鄰接頭錯開長度0.3LlE。(圖4-1-12) 底位筋長度=層高-本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上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伸入上次LlE。 高位筋長度=層高-本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上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本層1.3LlE+伸入上層2.3LlE。四 計算嵌固層柱縱筋插筋案例(一)柱縱筋在有地下室時計算(焊接連接)(一)柱
28、縱筋在有地下室時計算(焊接連接)v1.計算條件計算條件 KZ1計算條件v2.2.平法施工圖(圖平法施工圖(圖4-3-114-3-11)v3.3.計算公式計算公式 墻頂或梁頂插筋計算過程v4.計算過程分析計算過程分析 1號和號和3號鋼筋為低位鋼筋,號鋼筋為低位鋼筋,2號和號和4號鋼筋為高位筋。號鋼筋為高位筋。(1)低位筋計算()低位筋計算(=-+)=層高=3000mm=本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Hn/3=(3000-500)3=833mm=上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Hn/3=(3000-500)3=833mm(2)高位筋計算()高位筋計算(=-+-+)、計算同低位筋計算。=本層接頭錯開長度=max(
29、35d,500)=(3520,500)=700mm=上層接頭錯開長度=max(35d,500)=(3520,500)=700mmv5.鋼筋配料表鋼筋配料表 鋼筋配料單鋼筋配料單 四 計算嵌固層柱縱筋插筋案例(二)柱縱筋在無地下室時計算(綁扎連接)(二)柱縱筋在無地下室時計算(綁扎連接)v1.計算條件計算條件 KZ1計算條件v2.2.平法施工圖(圖平法施工圖(圖4-3-144-3-14)v3.3.計算公式計算公式 墻頂或梁頂插筋計算過程v4.計算過程分析計算過程分析 1號和號和3號鋼筋為低位鋼筋,號鋼筋為低位鋼筋,2號和號和4號鋼筋為高位筋。號鋼筋為高位筋。(1)低位筋計算()低位筋計算(=-+
30、)=層高=3000mm=本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Hn/3=(3000-500)3=833mm=上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max(Hn6、hc、500)=500mm=本層綁扎長度=LlE(按50接頭錯開計算)=1.43114=608mm(2)高位筋計算()高位筋計算(=-+-+)、計算同低位筋計算。=本層1.3倍綁扎長度=1.3LlE(按50接頭錯開計算)=1.31.43114=790mm=上層2.3倍綁扎長度=2.3LlE(按50接頭錯開計算)=2.31.43114=1397mm 5.鋼筋配料表 鋼筋配料單作業v1.計算條件計算條件 計算條件計算條件KZ1計算條件計算需分成計算插筋和錨固兩部分計
31、算,同時在計算柱縱筋時需分成低位筋和高位筋兩種情況。第四節:抗震中間層柱縱第四節:抗震中間層柱縱筋構造計算筋構造計算一 柱縱筋在中間層時非連接區長度規范要求v1.規范一般規定規范一般規定 (1)柱下端和上端非連接區為Hn6、hc、500mm的”三控值“,應在三個控制值中取最大值使其全部得到滿足,其中Hn為柱的凈高,hc為柱截面的較大值。 (2)柱縱筋可在除非連接區外的柱身任意位置連接。 (3)優先采用綁扎搭接或機械連接 (4) 當鋼筋直徑28mm,不宜采用綁扎搭接。 (5)當某層連接區的高度小于縱筋分兩批搭接所需要的高度時,不得采用綁扎搭接,應采用機械連接或焊接連接v2.柱縱筋采用焊接連接形式
32、時的規范要求柱縱筋采用焊接連接形式時的規范要求(圖4-4-1) 底位筋長度=層高-本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上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 高位筋長度=層高-本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上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本層接頭錯開長度+上層接頭錯開長度) 柱縱筋計算過程v3.柱縱筋采用綁扎連接形式時的規范要求柱縱筋采用綁扎連接形式時的規范要求 (圖4-4-2) 底位筋長度=層高-本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上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伸入上次LlE。 高位筋長度=層高-本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上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本層1.3LlE+伸入上層2.3LlE。柱縱筋計算過程二 計算中間層柱縱筋案例分析(一)中間柱縱筋計算(焊接
33、連接)(一)中間柱縱筋計算(焊接連接)v1.計算條件計算條件 KZ1計算條件紅色為中間層作業變化處v2.2.平法施工圖(圖平法施工圖(圖4-4-34-4-3)v3.3.計算公式計算公式 柱縱筋計算過程v4.計算過程分析計算過程分析 1號和號和3號鋼筋為低位鋼筋,號鋼筋為低位鋼筋,2號和號和4號鋼筋為高位筋。號鋼筋為高位筋。(1)低位筋計算()低位筋計算(=-+)=層高=3000mm=本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max(Hn6、hc、500)=500mm=上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max(Hn6、hc、500)=500mm(2)高位筋計算()高位筋計算(=-+-+)、計算同低位筋計算。=本層接頭錯開長
34、度=max(35d,500)=(3520,500)=700mm=上層接頭錯開長度=max(35d,500)=(3520,500)=700mmv5.鋼筋配料表鋼筋配料表 鋼筋配料單鋼筋配料單 (二)中間柱縱筋計算(綁扎連接)(二)中間柱縱筋計算(綁扎連接)v1.計算條件計算條件 KZ1計算條件v2.2.平法施工圖(圖平法施工圖(圖4-4-64-4-6)v3.3.計算公式計算公式 墻頂或梁頂插筋計算過程v4.計算過程分析計算過程分析 1號和號和3號鋼筋為低位鋼筋,號鋼筋為低位鋼筋,2號和號和4號鋼筋為高位筋。號鋼筋為高位筋。(1)低位筋計算()低位筋計算(=-+)=層高=3000mm=本層柱下端非
35、連接區長度=max(Hn6、hc、500)=500mm=上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max(Hn6、hc、500)=500mm=上層綁扎長度=LlE(按50接頭錯開計算)=1.43114=608mm(2)高位筋計算()高位筋計算(=-+-+)、計算同低位筋計算。=本層1.3倍綁扎長度=1.3LlE(按50接頭錯開計算)=1.31.43114=790mm=上層2.3倍綁扎長度=2.3LlE(按50接頭錯開計算)=2.31.43114=1397mm 5.鋼筋配料表 鋼筋配料單第五節:抗震頂層柱縱筋第五節:抗震頂層柱縱筋構造計算構造計算一.中柱、邊柱、角柱的區分v 頂層柱因所處位置的不同,可分為頂層柱因
36、所處位置的不同,可分為中柱中柱、邊柱邊柱和和角柱角柱三種三種類型。各類柱縱筋的頂層類型。各類柱縱筋的頂層錨固長度錨固長度各不相同。各不相同。v (1)中柱:)中柱:X向和向和Y向梁跨(不包括懸挑梁)在以柱為支座形成向梁跨(不包括懸挑梁)在以柱為支座形成“+”形相交的柱,成為中柱。形相交的柱,成為中柱。v (2)邊柱:)邊柱:X向和向和Y向梁跨(不包括懸挑梁)在以柱為支座形成向梁跨(不包括懸挑梁)在以柱為支座形成“T”形相交的柱,成為邊柱。形相交的柱,成為邊柱。v (3)角柱:)角柱:X向和向和Y向梁跨(不包括懸挑梁)在以柱為支座形成向梁跨(不包括懸挑梁)在以柱為支座形成“L”形相交的柱,成為角
37、柱。形相交的柱,成為角柱。二 頂層中柱節點構造規范要求v1.規范一般規定規范一般規定 (1)柱下端和上端非連接區為Hn6、hc、500mm的”三控值“,應在三個控制值中取最大值使其全部得到滿足,其中Hn為柱的凈高,hc為柱截面的較大值。 (2)柱縱筋可在除非連接區外的柱身任意位置連接。 (3)優先采用綁扎搭接或機械連接 (4) 當鋼筋直徑28mm,不宜采用綁扎搭接。 (5)當某層連接區的高度小于縱筋分兩批搭接所需要的高度時,不得采用綁扎搭接,應采用機械連接或焊接連接v2.當直錨長度小于當直錨長度小于LaE時,中柱彎折時,中柱彎折12d(圖4-5-2) 采用焊接連接時,計算公式如下: 頂層中柱(
38、底位筋)長度=頂層層高-保護層厚度-本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彎折長度 頂層中柱(高位筋)長度=頂層層高-保護層厚度-本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彎折長度-接頭錯開長度 柱縱筋計算過程(焊接連接) 采用綁扎連接時,計算公式如下: 頂層中柱(底位筋)長度=頂層層高-保護層厚度-本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彎折長度 頂層中柱(高位筋)長度=頂層層高-保護層厚度-本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彎折長度-1.3倍搭接長度長度 柱縱筋計算過程(綁扎連接)v3.當直錨長度大于等于當直錨長度大于等于LaE時,中柱縱筋直接伸至柱頂截時,中柱縱筋直接伸至柱頂截面面(圖4-5-3) 采用焊接連接時,計算公式如下: 頂層中柱(底位
39、筋)長度=頂層層高-保護層厚度-本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 頂層中柱(高位筋)長度=頂層層高-保護層厚度-本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接頭錯開長度 柱縱筋計算過程(焊接連接) 采用綁扎連接時,計算公式如下: 頂層中柱(底位筋)長度=頂層層高-保護層厚度-本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 頂層中柱(高位筋)長度=頂層層高-保護層厚度-本層柱下端非連接區長度-1.3倍搭接長度長度 柱縱筋計算過程(綁扎連接)三 邊角柱的節點選用v 頂層邊角柱在頂層邊角柱在03G101-103G101-1有有“柱頂縱筋構造(一)柱頂縱筋構造(一)”(俗稱(俗稱“柱包梁柱包梁”)對應對應屋面框架梁縱向鋼筋構造(一)(屋面框架梁縱向鋼筋構
40、造(一)(見表見表4-5-54-5-5)和)和“柱頂縱筋構造(二)柱頂縱筋構造(二)”(俗稱(俗稱“梁包柱梁包柱”)對應對應屋面框架梁縱向鋼筋構造(二)(屋面框架梁縱向鋼筋構造(二)(見表見表4-5-64-5-6)四 頂層邊角柱節點規范構造要求v(一)當頂層柱寬大于梁寬且沒有現澆板(一)當頂層柱寬大于梁寬且沒有現澆板針對規范要求,分別對不同錨固要求的鋼筋進行編號分析:邊角柱外側針對規范要求,分別對不同錨固要求的鋼筋進行編號分析:邊角柱外側號縱筋號縱筋65錨入梁內,其余可在柱內彎折錨固;號縱筋為外側第一錨入梁內,其余可在柱內彎折錨固;號縱筋為外側第一層縱筋,伸至柱內側后彎折層縱筋,伸至柱內側后彎
41、折8d;號縱筋為柱外側第二層縱筋,伸至柱;號縱筋為柱外側第二層縱筋,伸至柱內側后截斷;號縱筋為柱內側縱筋,當直錨長度小于內側后截斷;號縱筋為柱內側縱筋,當直錨長度小于LaE時,彎折時,彎折12d;號縱筋為柱內側縱筋,當直錨長度大于;號縱筋為柱內側縱筋,當直錨長度大于LaE時伸至柱頂。時伸至柱頂。 v 1.1.柱縱筋采用焊接連接形式時的規范要求(圖柱縱筋采用焊接連接形式時的規范要求(圖4-5-44-5-4)圖4-5-4 頂層邊角柱縱筋示意圖v 號低位筋長度號低位筋長度= =頂層層高頂層層高-max-max(Hn/6Hn/6,hchc,500500)- -梁高梁高+1.5LaE+1.5LaEv 號
42、高位筋長度號高位筋長度= =頂層層高頂層層高-max-max(Hn/6Hn/6,hchc,500500)-max-max(35d35d,500500)- -梁高梁高+1.5LaE+1.5LaEv 號低位筋長度號低位筋長度= =頂層層高頂層層高- -柱頂保護層厚度柱頂保護層厚度-max-max(Hn/6Hn/6,hchc,500500)+12d+12dv 號高位筋長度號高位筋長度= =頂層層高頂層層高- -柱頂保護層厚度柱頂保護層厚度-max-max(Hn/6Hn/6,hchc,500500)-max-max(35d35d,500500)+12d+12dv 號低位筋長度號低位筋長度= =頂層層高
43、頂層層高- -柱頂保護層厚度柱頂保護層厚度-max-max(Hn/6Hn/6,hchc,500500)v 號高位筋長度號高位筋長度= =頂層層高頂層層高- -柱頂保護層厚度柱頂保護層厚度-max-max(Hn/6Hn/6,hchc,500500)-max-max(35d35d,500500)v 號低位筋長度號低位筋長度= =頂層層高頂層層高- -柱頂保護層厚度柱頂保護層厚度-max-max(Hn/6Hn/6,hchc,500500)+ +柱寬柱寬-2-2柱柱保護層厚度保護層厚度+8d+8dv 號高位筋長度號高位筋長度= =頂層層高頂層層高- -柱頂保護層厚度柱頂保護層厚度-max-max(Hn
44、/6Hn/6,hchc,500500)-max-max(35d35d,500500)+ +柱寬柱寬-2-2柱保護層厚度柱保護層厚度+8d+8dv 號低位筋長度號低位筋長度= =頂層層高頂層層高- -柱頂保護層厚度柱頂保護層厚度-max-max(Hn/6Hn/6,hchc,500500)+ +柱寬柱寬-2-2柱柱保護層厚度保護層厚度v 號高位筋長度號高位筋長度= =頂層層高頂層層高- -柱頂保護層厚度柱頂保護層厚度-max-max(Hn/6Hn/6,hchc,500500)-max-max(35d35d,500500)+ +柱寬柱寬-2-2柱保護層厚度柱保護層厚度v 2.2.柱縱筋采用綁扎連接形
45、式時的規范要求(圖柱縱筋采用綁扎連接形式時的規范要求(圖4-5-54-5-5)圖4-5-5 頂層邊角柱縱筋示意圖v 號低位筋長度號低位筋長度= =頂層層高頂層層高-max-max(Hn/6Hn/6,hchc,500500)- -梁高梁高+1.5LaE+1.5LaEv 號高位筋長度號高位筋長度= =頂層層高頂層層高-max-max(Hn/6Hn/6,hchc,500500)-1.3LlE-1.3LlE-梁高梁高+1.5LaE+1.5LaEv 號低位筋長度號低位筋長度= =頂層層高頂層層高- -柱頂保護層厚度柱頂保護層厚度-max-max(Hn/6Hn/6,hchc,500500)+12d+12d
46、v 號高位筋長度號高位筋長度= =頂層層高頂層層高- -柱頂保護層厚度柱頂保護層厚度-max-max(Hn/6Hn/6,hchc,500500)-1.3LlE+12d-1.3LlE+12dv 號低位筋長度號低位筋長度= =頂層層高頂層層高- -柱頂保護層厚度柱頂保護層厚度-max-max(Hn/6Hn/6,hchc,500500)v 號高位筋長度號高位筋長度= =頂層層高頂層層高- -柱頂保護層厚度柱頂保護層厚度-max-max(Hn/6Hn/6,hchc,500500)-1.3LlE-1.3LlEv 號低位筋長度號低位筋長度= =頂層層高頂層層高- -柱頂保護層厚度柱頂保護層厚度-max-m
47、ax(Hn/6Hn/6,hchc,500500)+ +柱寬柱寬-2-2柱柱保護層厚度保護層厚度+8d+8dv 號高位筋長度號高位筋長度= =頂層層高頂層層高- -柱頂保護層厚度柱頂保護層厚度-max-max(Hn/6Hn/6,hchc,500500)-1.3LlE+-1.3LlE+柱寬柱寬-2-2柱保護層厚度柱保護層厚度+8d+8dv 號低位筋長度號低位筋長度= =頂層層高頂層層高- -柱頂保護層厚度柱頂保護層厚度-max-max(Hn/6Hn/6,hchc,500500)+ +柱寬柱寬-2-2柱柱保護層厚度保護層厚度v 號高位筋長度號高位筋長度= =頂層層高頂層層高- -柱頂保護層厚度柱頂保
48、護層厚度-max-max(Hn/6Hn/6,hchc,500500)-1.3LlE+-1.3LlE+柱寬柱寬-2-2柱保護層厚度柱保護層厚度v(二)當頂層柱寬大于梁寬且有現澆板(二)當頂層柱寬大于梁寬且有現澆板 頂層邊角柱外側縱筋全部伸入梁和板內,如圖頂層邊角柱外側縱筋全部伸入梁和板內,如圖4-5-6.4-5-6.從圖從圖4-5-64-5-6中可得知,采用中可得知,采用焊接連接焊接連接時(表時(表4-5-74-5-7),計算公式如下:),計算公式如下:頂層邊角柱外側(底位筋)長度=頂層層高-本層非連接區長度-梁高+1.5LaE 頂層邊角柱外側(高位筋)長度=頂層層高-本層非連接區長度-本層接頭錯開長度-梁高+1.5LaE頂層邊角柱內側(底位筋)長度=頂層層高-柱頂保護層厚度-本層非連接區長度+彎折長度(滿足直錨時彎折長度取消) 頂層邊角柱內側(高位筋)長度=頂層層高-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探索服務合同的試用期
- 2024年超臨界CO2萃取裝置膜生物反應器及其他項目資金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潤滑油銷售合同協議
- 2025全日制勞動合同
- 2025年國稅局合同制人員醫療險問題
- 2025勞動合同(教師)
- 2025宜昌市存量房買賣合同
- 2025《廣州市合同范本》
- 2025深圳市租賃合同協議
- 2025國內認證委托合同
- (三診)綿陽市高中2022級高三第三次診斷性考試 歷史試卷A卷(含答案)
- 麻醉專業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4華能四川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下屬單位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湖南省長沙市長郡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生物試題
- 鋼結構高處作業安全管理
- JJF 2221-2025導熱系數瞬態測定儀校準規范
- 華為手機協議合同
- 山東省高中名校2025屆高三4月校際聯合檢測大聯考生物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武漢數學四調試題及答案
- 【MOOC】數學建模精講-西南交通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職業病防護設施與個體防護用品的使用和維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