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表達技巧鑒賞 學習目標1、掌握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方法。2、明確詩歌表達技巧的概念與判斷。3、掌握與詩歌表達技巧有關題型的答題模式。重點難點1、與表達技巧有關題型答題思路并規范答題模式。2、表達技巧的判定。知識鏈接“表達技巧”是個寬泛概念,與“表達特色” “表達藝術”“藝術手法”“寫作特色”等都屬同義語。表達技巧,主要包括表達方式、表現手法、修辭手法、結構技巧四大部分。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是指準確判斷詩歌所運用的手法技巧,并賞析其表達效果。表達方式一、知識構建: 表達方式主要指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詩歌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抒情是古詩創作中運用最多、也是最重要的表達方式。抒情可分為直接抒情和間接
2、抒情兩種。間接抒情又分為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借事抒情、借典抒情、托物言志,象征等。1、P222即時鞏固3試指出下面詩句所用的表現手法是借景抒情還是托物言志,并思考兩者的區分方法。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借景抒情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托物言志2下列古詩名句在景與情的關系上有何不同?試簡要分析。(1)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_(2)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_(3)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_(4)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_答:(1)哀景哀情(2)樂景樂
3、情(3)樂景哀情 (4)哀景樂情二、考題示例1、P225 (2007江蘇卷,12)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鷓鴣天送人辛棄疾唱徹陽關淚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蘊含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運用了哪種表現手法?答:翹首遠望,依依不舍的惜別之情;路途艱險,祝福平安的關切之情;山高水長,前程迷茫的郁悶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2、P219邊練邊悟7(2010山東)閱讀下面這首古詩,然后回答問題。詠懷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高鳴
4、徹九州,延頸望八荒。適逢商風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侖西,何時復回翔。但恨處非位,愴悢使心傷。注商風:秋風。愴悢(lin):悲傷。這首詩整體上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請作簡要分析。答:_答案這首詩運用了托物言志(或“比興”“象征”)的手法;以鳳凰自喻(或“象征詩人自己”),抒發了詩人孤獨無奈的苦悶心情和壯志難酬(或“報國無門”)的悲傷情懷。 三、自主探究1、(2008浙江卷,16)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日暮倚杖水邊(金)王寂水國西風小搖落,撩人羈緒亂如絲。大夫澤畔行吟處,司馬江頭送別時。爾輩何傷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蒼知。蒼顏華發今如許,便掛衣冠已是遲。注此詩為王寂被貶官至河南
5、蔡州時所作。指出“羈緒”在全詩中的具體內容,并簡要賞析首聯在寫法上的特點。答:內容:漂泊的旅思,謫官的愁思,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內心不被理解的苦悶,年華易逝的傷感,浮沉宦海的厭倦。特點:觸景生情,以蕭瑟凄清之景引發詩人的紛亂愁思;以“羈緒”領起全篇。2、 (2007山東卷)閱讀下面這首清詩,回答問題。出關徐蘭憑山俯海古邊州,旆影風翻見戍樓。馬后桃花馬前雪,出關爭得不回頭?注關:指居庸關。旆:旌旗。“馬后桃花馬前雪”一句在藝術表現上有什么特點?請作簡要分析。答:將關內桃花爛漫與關外白雪茫茫兩個場景聚集到征馬這一關節點上,描寫生動,對比鮮明。“桃花”與“雪”分別代指家鄉的溫馨與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詩中具
6、有象征意義,蘊含了思鄉的情感。四、答題要點: 明確答題思路與規范: “大三小三二式答題法”1、大層次“三”:三步驟:指(出手法)析(分析運用)點(出表達效果)。(當然,要視問法而定,有的題不一定把這三步全部答出)。2、小層次“三二”:“三”就是指在第二步“分析運用”時要答出三個要點。如“借景抒情”包括何景、何情、景與情的關系三個要點。 “二”就是在第三步“點出表達效果”時應包括兩個要點,一是這種手法本身的表達效果,二是這種手法(技巧)給表達的思想感情帶來何種效果。注意:運用“大三小三二式答題法”可強化分點答題意識,提高規范答題水平,從而最大限度地拿滿分。1、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踏莎行
7、秦觀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注秦觀,字少游,因黨禍之爭當時被流放到郴州,歸家無望。梅花、尺素兩句,表示親友間的寄贈和慰藉。 (1)不斷收到親友們寄來的禮物理應是開心的事,可是詞人為什么要說“砌成此恨無重數”?說說你對詞人感情的理解。答:詞人在郴州旅舍,不斷收到親友的寄贈,這些寄贈表達了親友們的思念與牽掛。這些寄贈不斷堆積在案頭,仿佛是堆砌成的重重疊疊的鄉愁離恨,這就把抽象的情感化為有形,更增添了流放之人的苦悶和傷感。 (2)請從“情”和“景”的角度對這首詞的上闋進行簡要的賞析。答:(
8、指)本詞上闋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析1)樓臺在茫茫大霧中消失,渡口在朦朧月色中隱沒。遠望桃源樂土,也失去了蹤影。(析2)此刻,因受黨禍之爭牽連而流放的秦觀,正在郴州的一所旅舍內,忍受著春寒,獨自一人,(點)表現了孤獨愁悶。(析1)斜陽下,杜鵑聲聲,“不如歸去”的啼鳴,(析2)凄厲辛酸,(點)令人傷感倍增。2、 (2010安徽卷)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后面的問題。歲暮 (唐)杜甫歲暮遠為客,邊隅還用兵。煙塵犯雪嶺,鼓角動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誰請纓?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注本詩作于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末,時杜甫客居閬州(今四川閬中)。雪嶺: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嶺臨近松州、維州
9、、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詩時,三州已被吐蕃攻占。(1)詩人為什么會發出“寂寞壯心驚”的感慨?請結合全詩作簡要分析。答:邊境發生戰事,時局艱危,朝廷中無人為國分憂;歲末暮年,漂泊異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獨寂寞;詩人崇高的責任感、強烈的愛國感情與其艱難的處境、報國愿望的難以實現形成巨大反差。 (2)這首詩使用了多種表達技巧,請舉出兩種并作賞析。答:(指)用典,(析)如“請纓”,典出漢書終軍傳;(點)在詩句中暗示朝中無人為國分憂,借以表達詩人對國事的深深憂慮。(指)借代,(析)如“煙塵”代指邊境戰事;(點1)與后文“鼓角”相應,(點2)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突出了戰爭的緊張,(點3)渲染了時
10、局的艱危。五、拓展練習:表達技巧鑒賞題知識構建邊練邊悟5,6,12題練出高分表達技巧鑒賞題題組訓練3,4題表現手法一、知識構建:表現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點。它的含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等同于表達技巧。狹義方面主要包括:多種描寫手法,動靜結合、虛實結合、聯想想象、襯托、對比、對面落筆(對寫法)等。多種描寫手法:講究角度:遠景與近景,俯瞰與仰視等。多種感官結合,如常見的視聽結合,從味覺、觸覺入手等。講究構思:正側結合、動靜結合、虛實結合、聲色結合、明暗結合、點面結合、白描工筆、細節描寫等。重難點:襯托對比動靜結合虛實結合(虛實相生)對寫法1、P222即時鞏固4試指出下面詩句或畫線詩句所用的手法
11、是襯托還是對比,并思考兩者的區分方法。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許渾謝亭送別)襯托(反襯)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王禹偁村行)對比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絕句)襯托(正襯)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襯托(反襯)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齊己早梅)對比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李煜浪淘沙)襯托(反襯)2、P218邊練邊悟3、下列唐人詩句中沒有運用動靜相襯手法的一項是()A橋響犬遙吠,庭空人散眠。(許渾夜歸于卯橋村舍)B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李白秋浦歌)C寒樹鳥初動,霜橋人未行。(劉禹錫途中早發)D鶴
12、鳴楚山靜,露白秋江曉。(柳宗元與崔策登西山)答案B二、考題示例對比1、 (2009安徽卷,9)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后面的題。小重山端午(元)舒由頁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細纏五色臂絲長。空惆悵,誰復吊沅湘。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離騷讀罷總堪傷。無人解,樹轉午陰涼。注五色臂絲:荊楚風俗,端午節以五彩絲系臂。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羅江。這首詞最突出的表現手法是什么?請分別結合上闋和下闋作簡要分析。答:手法:對比。簡析:上闋中眾人的繁忙喜慶和作者的獨自惆悵形成了對比;下闋中世俗對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讀離騷的深刻感觸形成對比。(答反襯,且簡析合理也可)遠近結合點面結合動靜
13、結合2、(2008遼寧卷,12)閱讀下面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問題。正宮塞鴻秋潯陽即景周德清長江萬里白如練,淮山數點青如淀;江帆幾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飛如電。 晚云都變露,新月初學扇,塞鴻一字來如線。注周德清(12771365),號挺齋,高安(今屬江西)人。淀:藍靛,藍色染料。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來又構成了一幅色彩絢麗的潯陽山水圖。請分別從寫景的順序和動靜的角度對這首散曲作簡要賞析。答:從寫景的順序看:一、二兩句寫長江萬里,遠山重重,寫的是大處、遠景;三、四兩句寫江上輕帆,山泉飛流,寫的是個體、近景;五、六兩句則是從前四句的白天轉到傍晚,又由地面轉到天空。從動靜的角度看:一、二兩句側重寫江、山的
14、雄偉,是靜態的;三、四兩句著重寫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飛流,是動態的。細節描寫3、(2008山東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畫堂春秦觀落紅鋪徑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園憔悴杜鵑啼,無奈春歸。柳外畫樓獨上,憑欄手撚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此恨誰知?注撚:持取,捻弄。“憑欄手撚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兩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現手法?答:這兩句詞主要的表現手法是:細節描寫。(答“動作描寫”也可) 。用“捻花”“放花”兩個細節(動作)表現了詞中人物由愛春、傷春(惜春)到無奈春歸的感情變化虛實結合4、 (2008江西卷)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初入淮河四絕句(三)楊萬里兩岸舟船各背馳,波痕交涉亦難為。只
15、余鷗鷺無拘管,北去南來自在飛。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來南宋賀歲,楊萬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來到原為北宋腹地,現已成為宋、金國界的淮河時,感慨萬端,作詩以抒懷。請從“虛實”關系的角度賞析這首詩。答:前兩句實寫淮河兩岸舟船背馳,波痕接觸也難以做到,虛寫作者對國家南北分離的痛苦與無奈;后兩句實寫鷗鷺可以南北自由飛翔,虛寫作者對國家統一、人民自由往來的強烈愿望。對面著筆法5、 (2010江蘇卷)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送魏二王昌齡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三、四兩句詩,明人陸時雍詩鏡總論云:“代為之思,其情更遠。”請作具體分析。答:由眼前情景轉為設
16、想對方抵達后的孤寂與愁苦,通過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雙方惜別深情表達得更為深遠。三、自主探究1、(2007湖北卷,14)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華清宮吳融四郊飛雪暗云端,惟此宮中落便干。綠樹碧檐相掩映,無人知道外邊寒。過華清宮李約君王游樂萬機輕,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輦升天人已盡,故宮惟有樹長生。兩首詩描寫了不同時期的華清宮,請指出二者主要運用了哪種相同的表現手法,并作簡要說明。答:兩首詩都運用了對比(或對照、映襯)手法。第一首詩宮內宮外(或空間)對比:宮外飛雪陰云,分外寒冷;宮內綠樹掩映,溫暖如春。第二首詩今昔(或時間)對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雜樹叢生,宮殿荒涼。2、 (2005
17、全國卷)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雨后池上劉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試從“靜”與“動”的角度對這首詩進行賞析。答:(1)一、二兩句以“水面平”“明鏡”“照檐楹”等寫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靜態之美。三、四兩句用“忽起”“垂楊舞”及垂楊葉上的雨滴被風吹到荷葉上發出的“萬點”聲響等,表現了雨后池上的一種動態之美。詩既寫出了靜態,又寫出了動態,以靜顯動,又以動襯靜,動靜結合,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圖。3、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社日(唐)王駕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注豚柵(zh):豬圈。雞棲:一作“雞塒”
18、,鑿墻為雞窩。本詩寫了一個什么“細節”,有什么作用?答:本詩寫社日,不寫正面寫側面,通過“家家扶得醉人歸”這一生活細節,表現了村民節日的歡樂,富有典型意義和形象暗示作用。4、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秋夜寄邱二十二員外注韋應物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注邱二十二員外即正在臨平山學道的邱丹。將這首詩的前兩句與后兩句對照著賞讀。說說這首詩主要運用了什么藝術表現手法?這樣寫有什么作用?答:虛實結合,前兩句為實寫,后兩句為虛寫。這樣寫能使讀者在一首詩中看到同一時間中的不同空間的兩幅畫面:懷人之人和被懷之人,更好地表達了思念的深情。5、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九月九日憶
19、山東兄弟(唐)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采用了什么技巧?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答:對面落筆的技巧。如果只是一般性地直說,兄弟重陽日登高,佩帶茱萸,而自己獨在異鄉不能參與,就缺少新意與深情;而從對面落筆,說兄弟們的缺憾,就顯得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四、答題要點:明確答題思路與規范: “大三小三二式答題法”1、大層次“三”:三步驟:指(出手法)析(分析運用)點(出表達效果)。(當然,要視問法而定,有的題不一定把這三步全部答出)。2、小層次“三二”:“三”就是指在第二步“分析運用”時要答出三個要點。如“襯托”包括何為主體、何為
20、襯體、主體與襯體何關系。“虛實結合”包括何為實景、何為虛景、虛景與實景間關系三個要點。“二”就是在第三步“點出表達效果”時應包括兩個要點,一是這種手法本身的表達效果,二是這種手法(技巧)給表達的思想感情帶來何種效果。注意:運用“大三小三二式答題法”可強化分點答題意識,提高規范答題水平,從而最大限度地拿滿分。【示例】1:詞的最后兩句運用了哪種寫作手法?請作具體分析。(根據2009年寧夏海南卷第9題改編)鷓鴣天代人賦辛棄疾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注這首詞作于作者遭彈劾解官歸居時。青旗:酒旗,酒店
21、門外用青布做的幌子。答:(注:不可答成“擬人”,擬人只在第一句有),。1、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謁金門李好古花過雨,又是一番紅素。燕子歸來愁不語,舊巢無覓處。誰在玉關勞苦?誰在玉樓歌舞?若使胡塵吹得去,東風侯萬戶。注李好古:南宋詞人,少年時曾立志沙場殺敵,可惜功業未成。玉關:原指玉門關,后泛指邊塞。玉樓:華美的高樓,代指歌舞之地。“誰在玉關勞苦?誰在玉樓歌舞?”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加以賞析。答:(指)這兩句運用對比的表達技巧,形象地反映了當時的現實。(析1)一方面是戍邊將士風餐露宿,日夜守衛邊關;一方面是統治者和達官貴人們在燈紅酒綠中尋歡作樂。(析2)一苦一樂,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點
22、)表達了作者對統治者茍安江南,不思抗敵的憤慨、失望之情。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秋思張籍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王安石評論張籍詩歌的風格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試析張籍此詩寫了生活中哪個“尋常”的細節?表達了他什么樣的情感?答:(析1)詩中作者寫了這樣一個細節:家書將要發出時,又覺得有話要說,故“又開封”。 (析2)作者客居洛陽見秋風起,從而引起對家鄉親人無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開信封補寫。(點)表現了長年旅居在外的游子對家鄉親人的懷念關切之情。解析答“半掩扉”也可,言之成理即可。3、 (2010廣東卷)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
23、答問題。望江東黃庭堅江水西頭隔煙樹。望不見、江東路。思量只有夢來去。更不怕、江闌住。燈前寫了書無數。算沒個、人傳與。直饒尋得雁分付。又還是、秋將暮。注闌:阻隔;阻攔。直饒:縱使。分付:交付。請從虛實關系的角度分析這首詞的上片或下片。答:示例一:(析)上片前兩句實寫遠望不見江東路,引起后兩句夢中相見慰孤獨的虛寫(想象);(點)想象中的相見反襯了現實中的孤獨。示例二:(析)下片前兩句實寫燈前寫信無人傳,引起后兩句錯過大雁傳信時的虛寫(想象);(點)想象中的暮秋雁斷烘托了現實中的情感阻隔。五、拓展練習: 1、(2010湖北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鵲橋仙七夕范成大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
24、仙相妒。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注爭:怎。(1)對于牛郎織女鵲橋相會,此詞說“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而秦觀說“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請簡要分析二者所表達的感情側重點有何不同。答:范詞重點強調別離的舊愁與新愁;舊愁未去,新愁又添,雖有新歡,卻不抵思念愁苦。秦詞重點強調感情的堅貞與長久:雖然相逢短暫,但只要感情真摯,不在乎朝暮廝守。(2)此詞多處采用了對比襯托的藝術表現方法,請舉出兩例并結合作品賞析。答:通過“群仙相妒”(具體表現為“月姊滿眉顰”和“風姨吹雨”)反襯“雙星良夜”的美好。通過“舊愁多”與
25、“新歡”少(“相逢草草”)的對比來表達“雙星良夜”相逢的短暫。通過“重攪別離心緒”或“相逢草草”的“新歡”來反襯“歸去”時所增添的“新愁”,以凸顯兩人感情的真摯和深沉。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春日懷秦髯李彭山雨蕭蕭作快晴,郊園物物近清明。花如解語迎人笑,草不知名隨意生。晚節漸于春事懶,病軀卻怕酒壺傾。睡余苦憶舊交友,應在日邊聽曉鶯。本詩在寫法上最大的特點是什么?請指出并具體分析其作用。答:反襯。作者以春色的美好反襯自己心情的苦悶,又以心情的苦悶反襯對友情的執著,突出了友誼的彌足珍貴。表達技巧鑒賞題知識構建邊練邊悟2,3,4,8,9,10,11題練出高分表達技巧鑒賞題題組訓練2,5,
26、8題 修辭手法一、知識構建: 全面掌握13種修辭手法:考試說明規定常見的修辭手法為:比喻、比擬(擬人、擬物)、借代、夸張、對偶、排比、反復、設問、反問。另有古典詩歌常用的修辭手法,有頂真、互文、雙關等。重點考查:比喻,比擬,設問。具體解析見語言文字運用第二章的潛在題型四仿用句式題(含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1、P221即時鞏固2試指出下面詩句畫橫線詞語所用的修辭手法是借代還是借喻,并思考兩者的區分方法。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柳永望海潮)借喻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鳳凰臺)借代煙塵犯雪嶺,鼓角動江城。(杜甫歲暮)借代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借喻自古妒
27、蛾眉,胡沙埋皓齒。(李白于闐采花)借代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陶淵明歸園田居)借喻冷暈侵殘燭,雨聲在深竹。(趙秉文和韋蘇州秋齋獨宿)借代2、P217邊練邊悟1請說出下列詩句所用的修辭手法。(1)明月不諳離別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擬人)(2)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擬物、夸張)(3)終歲不聞絲竹聲。(借代)(4)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比喻、夸張)(5)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比喻、夸張)(6)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設問、借代)(7)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對偶、雙關)(8)主人下馬客在船。(互文)二、考題示例1、(2008年廣東)
28、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后回答問題。(7分)木芙蓉(呂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著意紅。猶勝無言舊桃李,一生開落任東風。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應似客心酸。更憑青女留連得,未作愁紅怨綠看。注:青女:傳說中掌管霜雪的女神。這兩首詩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屬性?都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2分)答:兩首詩都描述了木芙蓉冒寒開花的自然屬性,都運用了擬人的手法。2、【2010四川卷】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減字木蘭花向子湮斜紅疊翠,何許花神來獻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孫錦一機。真香妙質,不耐世間風與日。著意遮圍,莫放春光造次歸。 “斜紅疊翠”一句,“紅”“翠”和“斜”“疊”對春景的描寫各有
29、其妙,請簡要分析。答:詩歌主要運用了借代手法,用“斜紅疊翠”一詞直觀地寫出了花葉的色彩,其中以“紅”借代花、以“翠”借代葉,含蓄而形象,“斜”字描繪出花朵的多姿,“疊”字則凸顯了枝葉的繁密。三、自主探究1、【2010年浙江卷】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定林王安石漱甘涼病齒,坐曠息煩襟。因脫水邊屨,就敷巖上衾。但留云對宿,仍值月相尋。真樂非無寄,悲蟲亦好音。詩人見景生感,繪景寄慨,第三聯頗有韻味,請簡析。答:這一首詩歌主要運用了擬人手法,其中“宿”和“尋”皆為人的動作,詩人巧妙地將“云”和“月”進行了人格化,表達了詩人想要留白云對宿、值明月相尋的情感,寫出了詩人在定林流連忘返的愉悅心境。2、
30、【2010安徽卷】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歲 暮杜 甫歲暮遠為客,邊隅還用兵。煙塵犯雪嶺,鼓角動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誰請纓?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 這首詩使用了多種表達技巧,請舉出兩種并作賞析。歲暮主要運用了借代和用典兩種修辭手法,用“煙塵”代邊境戰爭,與后文“鼓角”相應,從視角和聽覺兩方面突出了戰爭的緊張,渲染了時局的艱危,同時運用了“終軍請纓”的典故,暗示朝中無人為國分憂,借以表達詩人對國事深深的憂慮。5、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宮詞(其八十三)王建教遍宮娥唱遍詞,暗中頭白沒人知。樓中日日歌聲好,不問從初學阿誰。注從初:當初。本詩運用了反復和對比的手法,請各舉一例并作簡要分
31、析。(1)關于反復。答:示例一:“教遍宮娥唱遍詞”一句兩個“遍”字間隔反復,強調了老樂師授徒的傾心與辛勞。示例二:“樓中日日歌聲好”一句兩個“日”字疊詞反復,強調了弟子演出的精彩與走紅。(2)關于對比。答:白頭樂師無人過問與弟子天天有人喝彩構成鮮明對比,突出了詩人對老樂師的同情,以及對世態炎涼的慨嘆。四、答題要點:對于修辭手法的鑒賞,就是要明確辨識和判斷修辭手法是什么,分析和評價它們對于塑造形象、表達情感和體現主旨的作用。注意要答出各種修辭手法的特點,不能模棱兩可,千篇一律或生搬硬套。明確答題思路與規范: “大三小三二式答題法”1、大層次“三”:三步驟:指(出手法)析(分析運用)點(出表達效果
32、)。2、小層次“三二”: “三”就是指在第二步“分析運用”時要答出三個要點。如 “比喻”包括何為喻體、何為本體、喻體與本體的相似點。 “二”就是在第三步“點出表達效果”時應包括兩個要點,一是這種手法本身的表達效果,二是這種手法(技巧)給表達的思想感情帶來何種效果。1、(2006年江西卷)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三江小渡楊萬里溪水將橋不復回,小舟猶倚短篙開。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風波去又來。【注】將:行,流過。詩人采用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作品的主旨?試結合全詩作簡要分析。(6分)【參考答案】全詩圍繞“交情”展開描寫,詩人采用比喻的修辭手法,(2分)將“山溪渡”比作“交情” 、將“水上風波”比作
33、“人生波折”,賦予 “山溪渡”、“風波”象征意義,(2分)從而形象地表達了友情恒久不變,能經得起風浪考驗的主旨。(2分)2、【2011福建卷】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曉至湖上厲 鶚出郭曉色微, 臨水人意靜。水上寒霧生, 彌漫與天永。折葦動有聲,遙山淡無影。稍見初日開, 三兩列舴艋。安得學野鳧, 泛泛逐清景。請從表達技巧的角度對“折葦動有聲,遙山淡無影”進行賞析。答: “折葦動有聲,遙山淡無影”是一個典型的對偶句,對仗十分工整,做到了聽覺與視覺的完美統一,讀起來節奏優美、層次分明,此外以“有聲”與“無影”進行對比,近寫聲覺、遠寫視覺,突出層次的遠近和景致的深闊,寫出了一種淡雅清新的意境之美
34、。五、拓展練習:P221高考現場練出高分表達技巧鑒賞題題組訓練6題 結構技巧(含專題小結)一、知識構建:結構方面的技巧主要有:照應、過渡、線索、懸念、開門見山、卒章顯志、以景結情、以小見大、抑揚結合、一波三折等。重點關注兩種:卒章顯志,以景結情。1卒章顯志。在詩歌的結尾運用直抒胸臆的手法,點明志向、詩歌的主旨。2以景結情。指詩歌在議論或抒情的過程中,戛然而止,轉為寫景,以景代情作結,結束詩句,使得詩歌“此時無情勝有情”,顯得意猶未盡,可以使讀者從景物描寫中,馳騁想象,體味詩歌的意境,產生韻味無窮的藝術效果。1、鑒賞古詩的表達技巧可以從_、_、_、_四個角度切入。高考古詩鑒賞題常考的表現手法有:
35、_、_、_、_、_等。答:表達方式表現手法修辭手法結構技巧借景抒情對比襯托動靜結合 虛實結合2、P221即時鞏固1試從不同角度回答下列詩句所用的表達技巧。(1)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所用的表現手法是想象,修辭手法是夸張(2)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這幾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設問或比喻這幾句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設問、比喻、排比、夸張這幾句運用了哪種表現手法?化虛為實這幾句從意象的角度看使用了哪種方法?意象疊加(3)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運用了哪種表現手法?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對偶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對偶、擬人(4)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
36、嫁了,雄姿英發。運用了哪種表現手法?想象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想象、襯托(5)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想象或虛寫、對寫法3、P223判斷下面詩句所用的表達技巧(1)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_(2)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_(3)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_(4)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_(5)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_(6)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_(7)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_(8)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_(9)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_(10)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_(11)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_(12)桃
37、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_(13)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_(14)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_(15)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_(16)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_(17)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_(18)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_(19)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_(20)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_答(1)虛寫(想象),夸張(2)設問,借代(3)對偶,對比(4)擬人(5)象征(6)反語(7)虛寫(想象)(8)象征,比喻(9)借景抒情(10)側面描寫(11)對偶,反襯(12)襯托(13)對比,借代(14)反問,用典 (15)互文(16) 用典(17
38、) 用典、虛實對比(18) 動靜結合、反襯(19) 借古諷今(20) 反襯4、指出下面這首詩所用的表現手法。無題李商隱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答:首聯:直抒胸臆(出句)融情于景(對句)。頷聯:比喻象征雙關(“絲”諧“思”)。頸聯:想象(虛寫)對寫法(對句)。尾聯:用典。二、考題示例1、(2010全國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夢中作歐陽修夜涼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種花。棋罷不知人換世,酒闌無奈客思家。注本詩約作于皇祐元年(1049),當時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貶謫到潁州。傳說晉時有
39、一人進山砍柴,見兩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觀,等一盤棋結束,斧已爛掉,回家后發現早已換了人間。酒闌:酒盡。(1)這首詩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答:表現了:因仕途失意而對前途憂慮和無可奈何的心情;希望脫離官場返回家鄉的心情。(2)你認為這首詩在寫作上有什么特色?答:擬景寫情,情景交融;一句一個場景;對仗十分工巧。2、(2012廣東)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后回答問題。余杭四月元白珽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櫻青豆酒,綠草白鵝村。水滿船頭滑,風輕袖影翻。幾家蠶事動,寂寂晝門關。注朱櫻:櫻桃的一種。晝門關:從蠶孵出到結繭期間,養蠶人家為防外人沖犯而終日緊閉門戶。詩的頷聯在寫景上用了多種表現手法,請指出其中一
40、種并結合詩句簡要分析。答:使用了名詞排列(意象并列)的組句手法。如上句由“朱櫻”“青豆”“酒”三個名詞(意象)組成,下句由“綠草”“白鵝”“村”三個名詞(意象)組成,使人產生一種畫 面感。或:使用對比(映襯)手法。如上下句之間的“朱櫻”與“綠草”、“青豆”與“白鵝”的鮮明對比(或:上句中“朱櫻”的“朱”與“青豆”的“青”、下句“綠草”的“綠”與“白鵝”的“白”的對比),表現出景物色彩的鮮麗。三、自主探究1、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御街行秋日懷舊范仲淹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欹
41、,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注香砌:指花壇。欹:傾斜。都來:算來。本詞下闋以“愁”為核心,請分析詞人在下闋中是如何描寫內心的無盡愁苦的。答:直抒胸臆:“諳盡孤眠滋味。”這句以獨白式的語言直接表述了孤枕難眠的難言愁情。“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算來這懷舊之事,是無法回避的,不是在心頭縈繞,就是在眉頭攢聚。作者的內心獨白形象地寫出了無法排遣的愁情。融情于景:“殘燈明滅枕頭欹。”室外月明如晝,室內昏燈如滅,兩相映照,渲染了低沉陰暗的氛圍,表達了詞人凄苦的情感。細節描寫:下闋先以一個“愁”字盡寫酌酒垂淚的愁意,“枕頭欹”,作者以極為簡練的語言生動寫出了詞人挑燈倚枕獨對的愁
42、苦神態。夸張手法:“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腸已愁斷,酒無由入,雖未到愁腸,已先化淚。運用夸張手法,比入腸化淚更進一層,愁情更是凄切。2、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望驛臺白居易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這首詩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請分條簡析。答:情景交融,以物襯情。閨婦見柳絲柔長、柳色萋萋,思念宦游人;宦游人見花飛遍地、滿目凋殘,遙想妻子空閨獨守、盼夫歸來。寫盡花柳傷春意,烘托兩地相思苦、惆悵情。以虛寫實。閨婦看“當窗柳”遙思宦游人,宦游人見“撲地花”遠想閨婦,兩下思念的傷感皆是詩人的想象,卻真切動人,收“實”之功效。從“雙方”同時寫起,即“居
43、人思客客思家”,則更為感人至深。對仗與比喻。一、二句巧用對仗,使詩文形式整齊、音節頓挫。“柳”喻“留”,隱指閨婦情愫如柳絲不絕;“花”喻“婦”,隱指妻子韶華流逝如落花隨春而去。四、答題要點:(一)高考題型設題分析:指出下面古詩鑒賞表達技巧題設題方式的不同點。(1)這首詞|最突出的表現手法是什么?請分別結合上闋和下闋作簡要分析。(2009年安徽卷)(2)“萬歲山前珠翠繞”一句中|用了哪種修辭手法?(2009年江蘇卷)(3)第二聯|是怎樣寫景的?請簡要分析。(2009年湖北卷)(4)本詩|運用了襯托、對比和虛實相生的藝術手法,請簡要分析。(2006年天津卷)分析:這四道題的題干都由范圍語和角度語兩部分信息構成(以“|”為界)。從分析范圍看,(1)(4)屬分析全詩型,(2)(3)屬分析局部型。從分析角度看,(1)(2)(4)屬明示型,(2)題要求分析“修辭手法”,屬于指出手法類別題,(1)屬未指明具體手法類別題,(4)已具體指出全詩運用的三種表現手法,屬給出運用的手法類別題。(3)題屬暗示型。(二)高考題型答題思路小結: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是十分重要的考點,地位僅次于思想感情的把握。其命題特點表現在:從“某句(或整體)使用的表現手法”這些題干用語上看,在表達方式、表現手法、修辭手法及結構技巧四個角度中重點考查“表現手法”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epdm地墊合同范本
- 農村魚池流轉合同范本
- 店鋪隔斷出租合同范本
- 承攬路橋工程合同范本
- 2025年濟南貨運從業資格證考試試題帶答案的
- 2025年鎮江a2貨運從業資格證模擬考試題
- 鐵通家寬培訓大綱
- 2025年上海城市租房合同樣本
- 管理全面顧客滿意服務培訓班
- 2025年合同糾紛中強制性規范的類型及認定規則
- GA/T 1323-2016基于熒光聚合物傳感技術的痕量炸藥探測儀通用技術要求
- 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PP)
- 流浪動物救助中心犬糧公開招投標書范本
- 初中數學人教九年級上冊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PPT
- 《氣象災害預警信號》課件
- 無機保溫砂漿外墻外保溫系統施工工藝課件
- 礦井維修電工技能鑒定考試題(高級工)
- 高中語文《祝福》“誰是兇手”系列之祥林嫂死亡事件《祝福》探究式學習(教學課件) 課件
- 電子商務稅收法律問題
- 水平泵房水泵聯合試運轉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
- 中國政法大學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概論重點歸納及復習試題(楊干忠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