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硯祖《藝術設計概論》第六章-設計的哲學_第1頁
李硯祖《藝術設計概論》第六章-設計的哲學_第2頁
李硯祖《藝術設計概論》第六章-設計的哲學_第3頁
李硯祖《藝術設計概論》第六章-設計的哲學_第4頁
李硯祖《藝術設計概論》第六章-設計的哲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藝術設計概論第六章:設計的哲學第六章:設計的哲學content 一、一、 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 二、人的尺度二、人的尺度 三、設計的內容和形式三、設計的內容和形式 四、設計美學四、設計美學content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一、課程內容一、課程內容本章主要介紹設計哲學是關于設計領域根本觀點的學說體系,是設計普遍知識的概括和總結。設計的哲學討論的是設計的普遍性問題,如設計與需求、設計的尺度、設計的內容與形式、設計的美學等。二、學習目的與要求二、學習目的與要求理解現代設計,從本質上講,是一門實用型的藝術,也是一種實用性的學科,不僅涉及廣泛的理論知識范疇,而且

2、具有深刻的哲學含義。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領會:人的需求和造物功能、人的尺度2掌握:需要、消費者、生活者、市場需求、市場營銷、人類工效學、價值尺度、道德尺度、審美尺度、知識價值、內容與形式、設計美學、功能美、技術美、和目的性3熟練掌握:馬斯洛的需求理論、設計的內容與形式、人的自然尺度與設計的關系、設計中的功能美科學美與技術美content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現代設計,從本質上看,它是一門實用型藝現代設計,從本質上看,它是一門實用型藝術,也是一種實用性學科。作為一門學科,術,也是一種實用性學科。作為一門學科,它不僅涉及廣泛的理論知識范疇,而且具有

3、它不僅涉及廣泛的理論知識范疇,而且具有深刻的哲學含義。深刻的哲學含義。設計哲學,是關于設計領域根本觀點的學說設計哲學,是關于設計領域根本觀點的學說體系,是設計普遍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如設體系,是設計普遍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如設計與需求、設計的尺度、設計的內容與形式、計與需求、設計的尺度、設計的內容與形式、設計的美學等。設計的美學等。設計哲學 設計哲學是關于設計領域根本觀點的學說體系,是設計普遍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設計的哲學討論的是設計的普遍性問題,如設計與需求、設計的尺度、設計的內容和形式、設計美學等問題。當有人提出一個普遍性問題時,哲學便產生了。羅素,哲學家第5章 設計的哲學5.1設計哲學概述設

4、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 原始的人類為什么制造石器?所制造的石器為何是這般模樣?思考第5章 設計的哲學5.1設計哲學概述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思考 右圖所示的工作椅在形態上有何特點?為什么?第5章 設計的哲學5.1設計哲學概述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討論 在這么多開瓶器中,你喜歡哪一個?第5章 設計的哲學5.1設計哲學概述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思考北京故宮(下)巴黎盧浮宮(上) 為什么在中國古建筑主流是木結構建筑,而歐洲是石結構建筑?第5章 設計的哲學5.1設計哲學概述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 中國旗袍

5、與日本和服相比較,你覺得哪個更漂亮?思考第5章 設計的哲學5.1設計哲學概述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思考 右圖所示的垃圾箱具有什么特點?第5章 設計的哲學5.1設計哲學概述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中國園林與法國園林第5章 設計的哲學5.1設計哲學概述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凱旋門與徽州牌坊第5章 設計的哲學5.1設計哲學概述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現代主義與后現代主義建筑格羅佩斯設計的包豪斯校舍長城腳下的公社之俱樂部第5章 設計的哲學5.1設計哲學概述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content設 計 概 論

6、|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一節第一節 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第一節第一節 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一、人的需求一、人的需求 設計的對象是產品,設計的對象是產品,但設計的目的并不是產品,而是滿足人的需要,但設計的目的并不是產品,而是滿足人的需要,即設計是為人的設計。即設計是為人的設計。作為作為生物體的人,每個人都有需要,既有來自生生物體的人,每個人都有需要,既有來自生理方面的需要如飲食、休息;又有來自心理方面的精神需要,如藝術、理方面的需要如飲食、休息;又有來自心理方面的精神需要,如藝術、文學、社會尊重等。彼得羅夫斯基在其主編的文學、社會尊重等。彼得羅夫斯基在

7、其主編的普通心理學普通心理學中認為:中認為:“需要是個性的一種狀態,它表現出個性對具體生產條件的依賴性。需要是個性的一種狀態,它表現出個性對具體生產條件的依賴性。” 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一節第一節 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行為是由動機支配的,而動人的行為是由動機支配的,而動機的產生主要源于人的需要。人機的產生主要源于人的需要。人們的行為一般而言都帶有目的性,們的行為一般而言都帶有目的性,常常是在某種動機的策動下為了常常是在某種動機的策動下為了達到某個目標而付諸的行動。需達到某個目標而付諸的行動。需要、動機、行為、目標構成了一要、動機、行為、目標構成了

8、一個人類行為的活動結構,呈循環個人類行為的活動結構,呈循環和發展態:和發展態:需要動機行為目的 人的需求 作為生物體的人,每個人都有需要,包括生理方面生理方面的需要和精神方面精神方面的需要兩方面。自然屬性社會屬性人飲食、休息等藝術、文學、社會尊重等 所謂需要,主要是指人對某種目標的渴求和欲望,欲望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心理現象.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一節第一節 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需要的多層次性 同時,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它具有一定的層次性、階段性,是發展和變化的。 人類自然發展規律,一旦滿足了某一范圍的需要之后

9、,又會游離出、創造出新的需要。馬克思卡爾馬克思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一節第一節 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生理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社會需要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踐自我實踐的需要的需要馬斯洛關于“人的需求”的理論 馬斯洛認為人的需要的層次,由最低級的需要開始,向上發展到高級的需要,梯形,可分五個基本層次。馬斯洛,心理學家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一節第一節 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要五種基本層次和解釋:人的需要五種

10、基本層次和解釋:1生理需要生理需要:這是人對生存的需求,是人類需要中最基本、最強烈、最原始、最顯著的一種需要。2安全需要安全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滿足后,就滿足安全需要。安全需要包括多方面的安全,如心理上的安全、環境安全、經濟安全等等。3社會需要社會需要:又稱作歸屬和愛發需要,在前兩者需要滿足后,社會性需要開始成為強烈的動機。4尊重需要尊重需要:馬斯洛認為人們的尊重需要可以分為兩類:自尊和來自他人的尊重。自尊包括獲得信心、能力、本領、成就、獨立各自由等愿望;來處他們的他人尊重即社會承認,包括威望、承認、接受、關心、名譽、地位和賞識等等。5自我實現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馬斯洛把人類的成長、發展、利

11、用潛力的心理需要稱之為彼此自我實現的需要。content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一節第一節 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由于造物總是以人的需求為向導的,它首先把為滿足人生存基本需要由于造物總是以人的需求為向導的,它首先把為滿足人生存基本需要的那些造物品類如各種生產工具、生活用具等放在第一位。為適應不的那些造物品類如各種生產工具、生活用具等放在第一位。為適應不同層次的需要,又導致造物生產中諸如審美、裝飾之類的精神文化因同層次的需要,又導致造物生產中諸如審美、裝飾之類的精神文化因素的發生以及陳設欣賞品類的形成。工藝美術從實用工藝品到陳設欣素的發生以及陳設欣賞品類的形

12、成。工藝美術從實用工藝品到陳設欣賞工藝品類、宗教工藝品類等眾多品類的產生,就是具體適應了人多賞工藝品類、宗教工藝品類等眾多品類的產生,就是具體適應了人多層次的精神和物質需要的結果。層次的精神和物質需要的結果。設計的需求 設計的本質特性決定了它總體上所能需要的需要囊括了上述五大類。不同形態的造物,反映著人需求的變化和多元化。人的不同需要導致了人為滿足需要所進行的勞動生產和創造,人的造物行為和結果,不同地表現了上述五種需要的內在規定性。基本功能需求容易使用美觀、漂亮張揚個性獲取尊重Easy to useJoy to use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13、設計的哲學第一節第一節 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更舒適的使用方式 Joy to use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一節第一節 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人的出行需要與交通工具的變遷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一節第一節 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幽默、情趣化的設計人的需求與造物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一節第一節 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

14、造物的功能水杯設計:倒上水,杯子就會變白。別倒了,別倒了,再倒就淹死了 幽默、情趣化的設計人的需求與造物讓產品充滿生命感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一節第一節 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計源于生活創意設計,精致生活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一節第一節 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創意設計,精致生活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一節第一節 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創意設計,精

15、致生活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一節第一節 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創意設計,精致生活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一節第一節 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一節第一節 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一節第一節 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第5章 設計的哲

16、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一節第一節 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小結 1.從造物的角度而言,人通過造物的方式實現需要的滿足,這種滿足的同時也意味著目標的實現,而目標的實現本身也是人的一種需要。 2.我們在滿足需要中實現了自我確證,造物和設計及創造本身的成功,構成了進一步生活的基礎,也構成了新的創造活動的基礎,并產生和滿足著新的需要。2004標致概念車設計第一名作品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一節第一節 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思考 為什么很多企業常年舉辦各類概

17、念設計競賽,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比如法國標致汽車公司每兩年舉辦一次全球性的標致概念車設計競賽。2004標致概念車設計第一名作品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一節第一節 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市場需求原始的集市 請思考設計、市場、消費三者的的關系。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一節第一節 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計與市場 設計與市場有著天然的聯系。設計的產品首先作為商品進入市場,進入流通渠道,然后進入我們的生活中。市場需求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18、了設計的成敗,而現代成功的設計又總把市場調研作為設計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充分進行市場調研的基礎上進行產品的開發設計。設計產品商品用品廢品需求滿足市場消費 設計與市場的關系實際上就是設計與消費的關系。市場需求,在一定意義上即是消費需求;市場對設計的需求,實際上是消費對設計的需求,這種需求通過市場這一中介得以反映和表現出來。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一節第一節 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創造市場 設計成為商品進入市場時,如果是一項前所未有的新設計、新產品,它在進入市場即進入人的生活并為人所接受時,就會進一步形成新的市場需求。

19、這種新的市場需求實際上是由新設計引發的。錄音機walkmanmp3mp4縱向:利用技術革新產品設計橫向:漂亮的外觀引領時尚技術外觀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一節第一節 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小討論 于設計的角度而言,如何創造市場?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一節第一節 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娛樂主題概念設計:E-pal(書童)案例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一節第一節 人的需求與

20、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 E-pal(書童)是一個能夠跟你說英語的知心朋友,并且隨著你口語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靈感來源:古代的太子、書生都有書童,他們一起學習,交流,娛樂,共同成長。這種互動的學習關系是我的靈感來源。設計概念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 現在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學習沒有陪伴,特別是學習英語,羞于開口或者是沒說英語的語言環境。E-pal和你如同朋友般的交流,在快樂之中共同提高英語, E-pal 書童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一節第一節 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概念設計案例:植物日記

21、2007SONY中國夏令營學生作品 湖南大學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計概念 : diary for plant 是一款針對初中生的生物學習娛樂設備 。 它由一個微電腦花盆及若干個插件組成。通過主體與插件的配套使用,學生能實時了解到植物的各種生長狀況及需求,進而更好的照顧植物。同時在整個學生與植物的互動交流過程中,學生也便通過diary for plant 學習到了相關生物知識。 設計者:黎蘇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一節第一節 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

22、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一節第一節 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發現需求滿足需求挖掘生活用戶研究設計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Human-centered通過創新設計創造市場市場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一節第一節 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content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一節第一節 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市場的形成:市場的形成: 生產力提高生產力提高 勞動分工勞動分工 / 自身消費自身消費 剩余產品剩余產

23、品 交換交換 市市 場場 content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一節第一節 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2、設計與市場的關系、設計與市場的關系 設計與市場的關系實際上是設計與消費的關系。設計與市場的關系實際上是設計與消費的關系。 在市場學中,市場也在市場學中,市場也可以解釋為消費需求。可以解釋為消費需求?!笆袌鍪怯梢磺芯哂刑囟ㄐ枨蠡蛴⑶以敢夂褪袌鍪怯梢磺芯哂刑囟ㄐ枨蠡蛴?,并且愿意和可能從事交換,來使需求和欲望得到滿足的潛在顧客所組成的。可能從事交換,來使需求和欲望得到滿足的潛在顧客所組成的?!痹谠O計與市場的關系中,設計既有對市場需求的適應,又有對市場需求

24、的在設計與市場的關系中,設計既有對市場需求的適應,又有對市場需求的引導作用。對市場需求的適應,表現在滿足市場需要、使設計符合市場需引導作用。對市場需求的適應,表現在滿足市場需要、使設計符合市場需求的期待方面;而對市場需求的引導作用則是由設計本身所具備的創造性求的期待方面;而對市場需求的引導作用則是由設計本身所具備的創造性和未來性所決定的和未來性所決定的。content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一節第一節 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最早提出最早提出“創造市場創造市場”這一概念的是日本著名的索尼公司。自這一概念的是日本著名的索尼公司。自50年代年代設立設計部以來,索

25、尼公司就將創造市場作為公司設計原則的核心設立設計部以來,索尼公司就將創造市場作為公司設計原則的核心概念,不僅堅持獨立創新、獨立設計、形成獨特產品面貌的設計宗概念,不僅堅持獨立創新、獨立設計、形成獨特產品面貌的設計宗旨,而且力求以設計的創新引導市場,引導消費者需求。旨,而且力求以設計的創新引導市場,引導消費者需求。在西方社會,市場營銷與設計的關系經歷三個階段在西方社會,市場營銷與設計的關系經歷三個階段:第一是生產階段,第一是生產階段,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制造工業發展迅速,市場需求旺盛,企業以利用新技術擴大生產、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為中心,為市場白日做夢大量物美價廉的產品,出現以生產為導向

26、的局面。第二階段是銷售觀念階段第二階段是銷售觀念階段,從30年代到50年代,西方社會物質生產過剩,市場問題突出,人們擔心的不是如何大量生產而如何銷售,形成了以銷售觀念作為指導企業進行銷售活動的思想,執行銷售觀念的企業,稱之為銷售導向企業。第三階段的市場營銷階段,第三階段的市場營銷階段,是的市場營銷導向時代,開始于20世紀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創新技術和創新產品不斷涌現。市場營銷的觀念市場營銷的觀念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的觀念,企業以“顧客為上帝”為中心,從產品的設計定價到促銷及售后服務都以消費者為出發點。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一節第一節 人的需

27、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content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一節第一節 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3、市場的特點:、市場的特點: (1)市場不僅是商品交換的場所,還具備了調節功能,成了經濟競爭的)市場不僅是商品交換的場所,還具備了調節功能,成了經濟競爭的場所;場所;(2)它具備了反饋功能,成了信息匯集的場所。)它具備了反饋功能,成了信息匯集的場所。(3)商品設計質量、生產質量的好壞可以通過市場得到檢驗;)商品設計質量、生產質量的好壞可以通過市場得到檢驗;(4)一個未來的商品在設計、生產之前能通過市場需要的調查獲得支持或)一個未來的商品在設計、生產之

28、前能通過市場需要的調查獲得支持或否定;否定;(5)市場即市場需求在一定意義上成了設計的一個重要基礎和衡量設計成)市場即市場需求在一定意義上成了設計的一個重要基礎和衡量設計成功與否的尺度。功與否的尺度。兩個“自然”一是原始的自然。二是人造物的世界,構成了第二自然。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采薇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二節第二節 人的尺度人的尺度人與物的關系人機工程學自然尺度價值、道德尺度設計的倫理、設計美學、設計與人和自然的發展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

29、第二節第二節 人的尺度人的尺度人的尺度人的尺度自然尺度、價值尺度、道德尺度、審美尺度等等自然尺度、價值尺度、道德尺度、審美尺度等等自然尺度 自然尺度即人作為自然的人及其生物體的尺度,包括人體各部分的尺寸、體表面積、肢體面積以及人體肌肉、組織的生物物理特性等等的尺度。原始人所使用的石器第5章 設計的哲學5.3設計的尺度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二節第二節 人的尺度人的尺度content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二節第二節 人的尺度人的尺度人類工效學人類工效學人類工效學即是在理解和把握人體自然尺度的基礎上,人類工效學即是在理解和把握人體自然尺度的基礎上,充分了解

30、人類的工作能力及其限度,使之合乎人體解剖學、生理充分了解人類的工作能力及其限度,使之合乎人體解剖學、生理學、心理學特征的一門科學?,F在,人類工效學不僅在機械、工學、心理學特征的一門科學?,F在,人類工效學不僅在機械、工具等設計中起作用,在環境、生產、安全等更廣的領域也發生著具等設計中起作用,在環境、生產、安全等更廣的領域也發生著重要的作用。重要的作用。content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二節第二節 人的尺度人的尺度人類工效學是現代設計學科中的重要分支人類工效學是現代設計學科中的重要分支學科。著名設計師德雷夫斯在產品設計中學科。著名設計師德雷夫斯在產品設計中自覺關注人體尺度與

31、產品結構的關系。這自覺關注人體尺度與產品結構的關系。這是他在設計中研究人體尺度的相關數據。是他在設計中研究人體尺度的相關數據。content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二節第二節 人的尺度人的尺度運用人類工效學對汽車內部空間的設計運用人類工效學對汽車內部空間的設計更加注重人體的適應性和舒適感更加注重人體的適應性和舒適感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二節第二節 人的尺度人的尺度奔馳汽車公司奔馳汽車公司20世紀世紀90年代末期推出年代末期推出的的V-CLASS汽車,車座設計精致、舒汽車,車座設計精致、舒適,具有折疊等多種功能,還充分考適,具有折疊等多種功能,還充分考慮

32、到人的各種尺度和舒適性慮到人的各種尺度和舒適性人機工程學 人機工程學是研究人與人造物之間的協調關系,通過對人機關系的各種因素的分析與研究,尋找最佳的人機協調關系,為設計提供依據,創造舒適和安全的環境條件。人機工程學涉及生理學、心理學等學科。 思考:單人床、雙人床的尺寸是如何確定的?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二節第二節 人的尺度人的尺度人在睡覺時的各種姿勢人在睡覺時肢體可能的活動范圍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二節第二節 人的尺度人的尺度單人床、雙人床尺寸的確定第5章 設計的

33、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二節第二節 人的尺度人的尺度 臥室設計:床邊人行通道和整理床鋪所需的空間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二節第二節 人的尺度人的尺度 臥室設計:人蹲下從床邊抽屜取物所需的間距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二節第二節 人的尺度人的尺度雙層床的設計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二節第二節 人的尺度人的尺度幼兒圓護欄的設計尺度思考:樓房護欄的高度該如何來確定

34、?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二節第二節 人的尺度人的尺度城市街道高寬比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二節第二節 人的尺度人的尺度人的尺度小結1.人的尺度構成和決定了人的觀察方式接受方式2.人的自然尺度構成和決定了人觀察的標準、接受或感受的標準,甚至審美的標準。3.人的自然尺度,如手長、身高等,決定了造物的尺度和極限。4.人的自然尺度是造物設計的基礎,有是人超越的對象。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二節第二節 人的尺度人

35、的尺度人文尺度 造物、設計在一定意義上說是一種創造形式的活動。通過設計、工藝加工過程、改造和塑形,使原有的對象發生形式的變化,產生新的形態和結構功能。 動物只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種的尺度和需要來建造,而人卻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并且懂得怎樣處處都把內在的尺度運用到設計上去。 馬克思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二節第二節 人的尺度人的尺度地鐵站里的盲道無障礙設計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二節第二節 人的尺度人的尺度殘疾人通道無障礙設計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

36、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二節第二節 人的尺度人的尺度供殘疾人使用的衛生間無障礙設計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二節第二節 人的尺度人的尺度盲人過馬路無障礙設計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二節第二節 人的尺度人的尺度設計:菲利波恩 菲利波恩的人體藝術家具 思考:菲利波恩的人體藝術家具是否有違背設計道德?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二節第二節 人的尺度人的尺度設計:菲利波恩 菲利波恩的人體

37、藝術家具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二節第二節 人的尺度人的尺度設計:菲利波恩 菲利波恩的人體藝術家具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二節第二節 人的尺度人的尺度設計:菲利波恩 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二節第二節 人的尺度人的尺度 思考:菲利波恩的人體藝術家具是否有違背設計道德?菲利波恩的人體藝術家具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二節第二節 人的尺度人的尺度玉

38、琮: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 圓代表天,方代表地。由下往上的孔代表通上天的道路中國傳統設計與“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二節第二節 人的尺度人的尺度中國傳統設計與“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 軫之方也,以象地也。蓋之圜也,以象天也。輪輻三十,以象日月。蓋弓二十有八,以象星也。考工記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二節第二節 人的尺度人的尺度柯布西埃設計的郎香教堂柯布西埃在設計中運用了隱喻的手法。教堂在外形上可讓人聯想起傳教士的形象,或是諾亞方舟,或是一位虔誠信徒正在祈禱

39、。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二節第二節 人的尺度人的尺度流水別墅 在設計中盡量不破壞生態,底層架空,讓泉水從房子底下流水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二節第二節 人的尺度人的尺度設計的人文尺度 設計的人文尺度涉及到設計的倫理、設計的美學、設計與人和自然的發展等問題。第5章 設計的哲學5.2人的需求與造物的功能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二節第二節 人的尺度人的尺度一般價值一般價值分為工具價值和固有價值,或物質價值和精神價值兩類。物質價值包括自稱然價值和精神價值

40、。精神價值包括知識價值、首先價值、道德價值、審美價值。知識價值知識價值是人類對事物認識和經驗的總和,也包括技術技能,由理論和知識和經驗知識兩部分構成。知識是人對客觀規律的正確反映,當知識作為客體時,知識即具有了社會意義從而也具有了價值。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二節第二節 人的尺度人的尺度在設計上,道德價值的體現在設計上,道德價值的體現也有不同的層次,第一第一,道德是實用價值的滿足與保證。道德是實用價值的滿足與保證。為人手忙腳亂的產品如果不能合其目的性即是一廢物。人類造物的根本目的是滿足人的需要,人與周圍世界的一切對象性關系,也是以需要為根本前提的,人類生命活動的性質和方式,

41、表現在人類所特有的生命需要以及滿足這些需要的方式上。因此,從價值意義上來認識,物的實用價值是人類價值意識中最基本的形態,它直接紛繁于人生命本體的生存和延續,是人類生命價值產物。第二,道德價值作為善的價值,善與美又聯系在一起,即產品的道德價值中又包含第二,道德價值作為善的價值,善與美又聯系在一起,即產品的道德價值中又包含有一定的審美價值因素,或與審美價值相聯系。有一定的審美價值因素,或與審美價值相聯系。第三,道德尺度往往又具有的意義。歸于的范疇體許多具體的內涵,可以認為,現在最重要的也許與對自然和生態的尊重、有效利用、保護有關,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愛護環境為基本原則。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42、 章 設計的哲學第二節第二節 人的尺度人的尺度審美尺度審美尺度:即審美的價值尺度。審美價值屬于精神價值范疇。在工藝美術和產品設計中,物的實用價值與審美價值的內存聯系列為廣泛性在工藝美術和產品設計中,物的實用價值與審美價值的內存聯系列為廣泛性一產品的審美價值是在其功利價值的基礎上產生的,一切產品的設計與生產直接表現為滿足人的某種物質需要,因此,必須具備一定的使用功能即有效性,功利價值作為人類社會中最早產生的價值形式,是由產品的實用功能性所體現的,這也是可以理解為審美價值的客觀性二,藝術設計的產品是美與效用、審美價值具有價值的統一體,審美價值與實用價值一起構成產品的綜合價值。審美價值是產品造型形態

43、和色彩所體現并為人所感受的東西。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二節第二節 人的尺度人的尺度審美價值與道德價值的聯系審美價值與道德價值的聯系。中國“美善相樂”、美善相通的思想,高尚的道德稱之為“美德”,因而善就是美。但審美價值與道德價值是兩種不同的精神觀,有時善的不一定就是美的,有的藝術作品可能是美的,但缺乏道德價值;大自然之美在道德意義可以說是中性的,但具有審美價值。審美價值具有較廣泛的意義,道德的價值有時蘊含于其中,有時又獨立于苦處而形成矛盾,但總的來說,審美的和道德的兩方面是互相適應著的,善適應美,惡適應丑,審美領域與偷領域交織而貫通。這在產品設計領域具有同樣的表現,我們把實

44、用 體現作為合目的之“善”而相通于“美”,在產品上,功能之善與功能之美是同一的,因此,優秀的產品設計,一個既有優秀的產品設計,一個既有實用價值又具有完美價值的產品,就是審美價值與道德價值統一的和諧產實用價值又具有完美價值的產品,就是審美價值與道德價值統一的和諧產物。物。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二節第二節 人的尺度人的尺度審美價值與其它價值的各種關系審美價值與其它價值的各種關系,一所謂的“感性現實”,即形成對象的外部形式、尺度大小、顏色、亮度、表面特征等性質或自然性質,這種性質不僅為我們審美感知客體的純自然現象所固有,也為具有審美價值的社會現象如藝術設計產品、藝術作品所固有。

45、二位于這種感性現實后面的東西,它來自于人的認識與感受、人的審美感知、審美體驗,即審美價值的規律與,是人與審美對象關系中所表達的意義。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二節第二節 人的尺度人的尺度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三節第三節 藝術設計的內容與形式藝術設計的內容與形式藝術設計的內容與形式藝術設計的內容與形式1、藝術設計的內容、藝術設計的內容藝術設計的內容,第一要素是結構和功能所體現的內容,即它藝術設計的內容,第一要素是結構和功能所體現的內容,即它的功能和物性。的功能和物性。藝術設計內容的另一方面,是由裝飾、紋樣、符號、標志等表藝術設計內容的另一方面,是由裝飾、紋

46、樣、符號、標志等表現的?,F的。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2、藝術設計的形式、藝術設計的形式一是由功能、結構所體現的形式,這是共性的、理性的一是由功能、結構所體現的形式,這是共性的、理性的形式;形式;二是藝術化、裝飾化的審美形式,它往往是個性的、感二是藝術化、裝飾化的審美形式,它往往是個性的、感性的形式;前者是內在的、立體的;后者往往是外在的、性的形式;前者是內在的、立體的;后者往往是外在的、平面的。平面的。第三節第三節 設計的內容和形式設計的內容和形式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3、藝術設計的內容和形式的關系、藝術設計的內容和形式的關系藝術設計的形式是由內容即由它

47、的功能和結構所決定的。藝術設計的形式是由內容即由它的功能和結構所決定的。一般而言,藝術設計的內容和形式的關系是一體的,有一般而言,藝術設計的內容和形式的關系是一體的,有時形式就是內容,內容就是形式,它們是同一而互為的。時形式就是內容,內容就是形式,它們是同一而互為的。第三節第三節 設計的內容和形式設計的內容和形式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三節第三節 設計的內容和形式設計的內容和形式“未來的形式未來的形式”,咖啡具設計,咖啡具設計,M賽可烏勒(美國)賽可烏勒(美國)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四節第四節 設計美學設計美學第四節第四節 設計美學設計美學一、工業時代

48、的美學:設計美學一、工業時代的美學:設計美學 18世紀開始的工業革命,使人世紀開始的工業革命,使人類的社會生產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類的社會生產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大機器的生產方式,從而產生了大機器的生產方式,從而產生了一種與大機器工業和高科技性能一種與大機器工業和高科技性能相適應的感受能力和審美標準,相適應的感受能力和審美標準,產生了工業社會特有的新美學:產生了工業社會特有的新美學:設計美學。設計美學。全自動咖啡機設計,使家庭也可全自動咖啡機設計,使家庭也可以變成浪漫舒適的咖啡店以變成浪漫舒適的咖啡店藝術設計美學藝術設計美學是從審美的角度認識設計、理解設計的一個窗口,設計美學的研究對象包括藝術設計

49、的所有領域,涉及諸多方面。一、功能之美一、功能之美設計和生產產品起碼的要求或者說必備的基本特征:一是產品本身的功能,二是作為產品存在的形態。“功能美”最本質的內容是實用的功能美。從19世紀末建筑師沙利文明確提出“形式服從功能”到包豪斯強調技術與藝術的新統一,再到20世紀40、50年代流行于整個世界范圍內的:“國際式”設計風格。功能美理論其歷史意義和存在價值功能美理論其歷史意義和存在價值有兩方面:1。“形式服從功能”的理論價值與意義,形式服從功能的理論是積極的,功能主義是消極的片面的。2。合理的功能形式是美的形式。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四節第四節 設計美學設計美學英國英國1

50、976年研制生產的超音速客機,具有流暢而優美的年研制生產的超音速客機,具有流暢而優美的外形外形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四節第四節 設計美學設計美學鐵道車輛設計,完鐵道車輛設計,完善的功能系統表現善的功能系統表現出顯著的技術特征出顯著的技術特征和審美特征和審美特征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四節第四節 設計美學設計美學汽車在技術上汽車在技術上是一個日趨完是一個日趨完善的系統,其善的系統,其美的形式來自美的形式來自于這一系統的于這一系統的表達表達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四節第四節 設計美學設計美學功能與功能主義概念區別功能與功能主義概念區別

51、從理論上看,功能與功能主義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從理論上看,功能與功能主義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強調功能與提倡功能主義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主張,強調念,強調功能與提倡功能主義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主張,強調功能,是強調功能在諸因素中的重要性,而不排斥其它因素;功能,是強調功能在諸因素中的重要性,而不排斥其它因素;而功能主義不同,它具有排它性,即非功能的一概不要。因此,而功能主義不同,它具有排它性,即非功能的一概不要。因此,“形式服從功能形式服從功能”的理論是積極的,功能主義則是消極的,片的理論是積極的,功能主義則是消極的,片面的。面的。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四節第四節 設計美學設計

52、美學(二)合理的功能形式是美的形式(二)合理的功能形式是美的形式 功能與形式是一個相對的范疇,功能與形式密切相聯。一功能與形式是一個相對的范疇,功能與形式密切相聯。一個合理地表達了內在結構或適當地表現了功能的形式應當是一個合理地表達了內在結構或適當地表現了功能的形式應當是一個美的形式,這就是中國古代就提倡的個美的形式,這就是中國古代就提倡的“美善相樂美善相樂”的思想,的思想,合理的功能形式是一個好的善的形式,因而必然也是一個美的合理的功能形式是一個好的善的形式,因而必然也是一個美的形式。形式。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四節第四節 設計美學設計美學二、科學之美二、科學之美 傳統

53、的經驗告訴我們:科學是對自然客觀規律的探求,是求真的傳統的經驗告訴我們:科學是對自然客觀規律的探求,是求真的活動,但現代科學發展的事實和科學家的努力告訴我們:科學與藝術活動,但現代科學發展的事實和科學家的努力告訴我們:科學與藝術一樣,科學家與藝術家都在努力追求著美。一樣,科學家與藝術家都在努力追求著美。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四節第四節 設計美學設計美學科學與藝術猶如兩條巨科學與藝術猶如兩條巨龍,都追求著真理的龍,都追求著真理的“太陽太陽”,美是真理的,美是真理的“太陽太陽”的形式顯現。兩的形式顯現。兩者互為,構成一個完整者互為,構成一個完整的圖式。的圖式。例:例: 著名物

54、理學家著名物理學家H邦迪曾回憶道:邦迪曾回憶道:“我記得最清楚的是,當我提出一個自我記得最清楚的是,當我提出一個自認為有道理的設想時,愛因斯坦并不與我爭辯,而只是說,呵,多丑!只認為有道理的設想時,愛因斯坦并不與我爭辯,而只是說,呵,多丑!只要覺得一個方程是丑的,他就對之完全失去興趣,并且不能理解為什么還要覺得一個方程是丑的,他就對之完全失去興趣,并且不能理解為什么還會有人愿意在上面花這么多時間。他深信,美是探求理論物理學中最重要會有人愿意在上面花這么多時間。他深信,美是探求理論物理學中最重要結果的一個指導原則。結果的一個指導原則?!笨茖W家與藝術家一樣,都以自己敏銳的直覺和智慧去探求大自然和人

55、生命科學家與藝術家一樣,都以自己敏銳的直覺和智慧去探求大自然和人生命歷程中的美。藝術設計是科學技術與藝術結合的產物,或者說,科學與藝歷程中的美。藝術設計是科學技術與藝術結合的產物,或者說,科學與藝術的統一是設計的最本質特征。藝術設計是美的設計,藝術設計的過程是術的統一是設計的最本質特征。藝術設計是美的設計,藝術設計的過程是設計師追求和探索美的過程,表達和物化美的過程。如果說設計藝術家與設計師追求和探索美的過程,表達和物化美的過程。如果說設計藝術家與科學家都同樣追求著美,那么,科學家可說是在尋求和發現,而藝術設計科學家都同樣追求著美,那么,科學家可說是在尋求和發現,而藝術設計家則是在尋求和創造。

56、家則是在尋求和創造。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四節第四節 設計美學設計美學科學家與藝術家一樣,都以自己敏銳的直覺和智慧去探求大自然和人生命歷程科學家與藝術家一樣,都以自己敏銳的直覺和智慧去探求大自然和人生命歷程中的美,從這種共同的探求中我們發現,科學與藝術是密切聯系的。著名物理中的美,從這種共同的探求中我們發現,科學與藝術是密切聯系的。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認為:科學與藝術是一枚硬幣的兩面,不可分割:學家李政道認為:科學與藝術是一枚硬幣的兩面,不可分割:“它們的關系是它們的關系是智慧與情感的二元性密切關聯的。偉大藝術的美學鑒賞和偉大科學觀念的理解智慧與情感的二元性密切關聯的。偉大

57、藝術的美學鑒賞和偉大科學觀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都需要智慧。米開朗基羅在美第其墓上的雕塑名作米開朗基羅在美第其墓上的雕塑名作“晝晝”“夜夜”“晨晨”“暮暮”所引起的震顫不亞于所引起的震顫不亞于印度學家拉瑪努揚創立的恒等式帶給人們的驚心動魄。印度學家拉瑪努揚創立的恒等式帶給人們的驚心動魄。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四節第四節 設計美學設計美學達達芬奇的啟示芬奇的啟示恩格斯說,歐洲文藝復興恩格斯說,歐洲文藝復興“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

58、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的時代”。達芬奇設計了直升機,造出了降落傘,提出了達芬奇設計了直升機,造出了降落傘,提出了潛水艇和坦克的構想。潛水艇和坦克的構想。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四節第四節 設計美學設計美學達芬奇的藝術思想達芬奇的藝術思想藝術家要以大自然為師藝術家要以大自然為師 : 他說:他說:“繪畫是自然嫡生的女兒。繪畫是自然嫡生的女兒。”他主張首先要他主張首先要通過觀察自然,得之于心中,然后才能出之于手下,這和我國國畫論上講的通過觀察自然,得之于心中,然后才能出之于手下,這和我國國畫論上講的

59、“外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師造化,中得心源”是一個道理。是一個道理。藝術貴在創造藝術貴在創造 : 他說:他說:“決不要模仿別的畫家的樣式。決不要模仿別的畫家的樣式。”重視人物內心的刻畫重視人物內心的刻畫 : 他說:他說:“好的畫應該做到兩件事,即描繪人和他的好的畫應該做到兩件事,即描繪人和他的內心活動,前者易,后者難。內心活動,前者易,后者難?!?反對自然主義的描寫。反對自然主義的描寫。 他說:他說:“要善于從許多美的面孔上取其最好的部要善于從許多美的面孔上取其最好的部分。分?!辈粌H要畫,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思考。不僅要畫,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思考。要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要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 : 他甚至說:

60、他甚至說:“敵人的判斷往往比朋友的判斷更有敵人的判斷往往比朋友的判斷更有用。用。”設 計 概 論 | 第 六 章 設計的哲學第四節第四節 設計美學設計美學四、技術之美四、技術之美技術美的概念:技術美的概念: 按照日本美學家竹內敏雄對技術美的理解,技術美的價值的本質按照日本美學家竹內敏雄對技術美的理解,技術美的價值的本質構成因素表現在構成因素表現在 首先,有用的技術對象為了作為承擔美的價值的事物而為人所體首先,有用的技術對象為了作為承擔美的價值的事物而為人所體驗感知,必須按照內容與形象統一的美的規范,它的內在意義在與驗感知,必須按照內容與形象統一的美的規范,它的內在意義在與之相適應的形態中得到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