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專題練習——探究性題_第1頁
地理專題練習——探究性題_第2頁
地理專題練習——探究性題_第3頁
地理專題練習——探究性題_第4頁
地理專題練習——探究性題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地理專題練習一一探究性題1.設計一個簡便易行的小實驗,以證明地轉偏向力的存在。寫出實驗用材、實驗步驟和所得結論。參考答案:實驗設計:(1)實驗材料:可選用有軸的球狀(面)物,如地球儀、塑料球、撐開的雨傘等;水、清水等。(2)實驗步驟:將球狀(面)物的虛擬北極點向上,在球狀(面)物上滴適量的墨滴(或水滴);正確模擬地球自轉方向,進行旋轉;觀察并描述墨滴(或水滴)流痕的偏轉方向;再將虛擬南極點向上,重復、步驟,但旋轉方向與步驟相反。(3)實驗結論:通過本實驗,可證明地球表面的物體在做水平運動時,運動方向發生偏轉。在北半球向右偏轉;在南半球向左偏轉。2 .下面是某校地理興趣小組做的兩個實驗,結合所學

2、知識完成下列問題:實驗一:在模擬土坡上,堆放510厘米粗細不均的砂土,再在坡面上方澆注水流。實驗二:用玻璃制成箱體,在風的入口附近堆放大小不均的砂粒,用電動吹風機向里吹風。(1)寫出實驗一觀察到的現象。(2)實驗二中風力不同所吹揚起的砂粒有何不同?當停止吹風時,沉積物分布有何規律?(3)這兩個實驗證明了自然界的何種現象?參考答案:(1)如沿某條線方向澆注水流,會形成小溝谷,并不斷加深。如在整個坡面上隨意澆注,則會溝壑縱橫,坡面破碎。(2)風力越大,吹揚起的砂粒越大。當停止吹風時,顆粒大的先沉積,顆粒小的后沉積。(3)以外力作用為主形成的地貌(流水和風力的侵蝕、沉積作用)3 .秋季開學后,我市某

3、校一位地理老師布置同學們完成一項觀測作業:觀測中午前后的陽光,在學校水泥操場上繪出一段經線,并計算出學校所在地的經度。所用物品是一根筆直竿子,一個電子表以及直尺、粉筆等簡易物品。請你列出觀測步驟并說明其中原理。(1)觀測步驟:(2)原理:參考答案:(1)步驟:觀察時間選在北京時間11時一一13時之間;在操場上直立竿子,觀察竿影并用粉筆將竿影末端劃記在水泥地板上,并記錄下即時時間;每隔1或2分鐘重復(2)所做工作;至結束時,地板上將出現一段由竿影末端組成的點;將各點連接起來組成一段弧線;選取弧線中最近竿子直立點的一點,用直尺將此點與竹竿直立點連接起來,得到的直線就是一段經線。根據記錄到的竿影最短

4、時的北京時間與12時的差值,從而推算出學校所在地的大致經度。(2)原理:太陽高度達一天最大時為當地正午(地方時12時),日影最短,陽光將從正北或正南或從頭頂照射下來(秋季,對寧波地區來說,正午陽光從正南照來)。直立竿子只要有影子,必是南北方向投影,其影子可視為一段經線。地球不停自轉,各經度地方時不同。經度每差1度,時間相差4分鐘。記錄下日影出現最短時的北京時間,可知此地正午地方時12時與北京時間(東經120度的地方時)的差值,從而推算出與東經120度經度差值。再根據地方時正午是早于還是晚于北京時間12時出現,就可在東經120度基礎上加或減去經度差值數推算出具體經度。4.設計一個簡便易行的小實驗

5、,比較說明“溫室效應”現象。寫出實驗用材、實驗步驟和實驗結論。參考答案:實驗用材:1.5升或更大的寶礦泉水瓶、溫度計(2支)、土壤(一些)、玻璃金(2個)、剪刀、手表、紙筆等文具。實驗步驟:(1)將一些土壤分別放入兩個玻璃金,用剪刀將塑料瓶攔腰剪斷,將底都婉狀部分倒扣在盛有土壤的盤中。這樣就制成了“微型溫室”;(2)在“微型溫室”頂部鉆一個小洞,將溫度計插進去;(3)將“微型溫室”放置在陽光(或其它有較強熱能的光源)下,將另外一支溫度計放量在沒有“微型溫室”的盤中,保證兩支溫度計接受同樣的光照射,然后觀察升溫過程,每隔三小時觀察一次溫度計,并記錄溫度。實驗結論:兩支溫度計顯示的溫度有所不同,塑

6、料瓶內的溫度明顯高于瓶外溫度。5.進行空間定位是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地理素養之一。假沒某人位于中緯度的某地,這里能知道東、南、西、北方向,但不知道該地位于南半球還是北半球。請你運用地理常識和地理技能,幫助判斷其位于哪個半球。(請提出兩種判斷方案并簡要說明)。參考答案:(1)通過觀察天體方位判斷:A.觀察正午太陽位置,若位于南方,則當地位于北半球;反之則當地位于南半球。B.夜間若能夠觀察到北極星,則當地位于北半球;反之則當地位于南半球。(2)利用地轉偏向現象判斷:觀察水平運動物體的運動方向,若向右偏轉則當地位于北半球;反之則當地位于南半球。(3)通過觀察自然地理景觀判斷:樹干南方一側枝葉茂密;冬季

7、南方一側積雪較早融化、大樹南方一側地衣苔葬較少當地位于北半球,反之則當地位于南半球。評分標準:三類方案中任答其中一類的任何一種,正確得2分;正確敘述判斷依據,得3分。除參考答案以夕卜,言之有理者酌情給分。6.某地理研究性學習小組對城市的住宅、商店、辦公樓、工廠的地租進行調查,結果如下(表)。分析并完成下列問題。與巾葉心的距離(公里)地租(元/平方米)ABCD012010584681908775622607066563315256504O354745501837396O028347OO18288OO92290OO1710O001111OO06120O0O(1)A、B、CD分別對應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8、:(2)根據上表數據,分別繪畫A、B、CD地租曲線。1元120110100908070¥)50403020100910II1213(km)圖12(3)根據上圖,請指出該城市的中心商貿區、住宅區、工業區的范圍。參考答案:商店辦公樓住宅工廠(4分)(2)如圖所示(4分)(3)商貿區(0-2.5Km)住宅區(2.5-4.5Km)工業區(4.5Km以外)(3分)7.我省某校地理課外活動小組,于法來粗略測定學校所在地的經緯度。3月20日用觀測日影的方圖12測量正午太陽高度角示意圖11測量學校所在地的經度示意活動過程如下:晴天,在平坦的地面垂直豎立標竿,并測量日標桿在地上部分的長度(設為b)。以

9、標桿所插點(圖中O點)為圓心,于上午9時在地面上畫一個半徑略短于當時桿影長的半圓。當上午標桿的影端落在圓周上時,標記為A點;下午標桿的影端又落在圓周上時,再標記為B點;將A、B兩點連成直線,取其中點C,將中點與圓心連成直線OC。第二天,當日標桿的影子與直線OC重合的時刻,記下此時刻的北京時間(設為T,單位為小時),并測量此時的桿影長度(設為a)。根據上述活動中測得的數據,完成下列各題。(1)請寫出完成這一測定任務的主要工具:等。(2)請寫出計算該地春分日正午太陽高度的表達式正午太陽高度=(3)寫出計算當地經度的表達式。當地經度=(4)寫出計算當地緯度的表達式。當地緯度=參考答案:(1)標竿、尺

10、、繩、鐘表等(3)120°+(12T)x15(2)(4)arctanb/a90°arctanb/a8.地理探究題探究課題:大氣熱力環流現象。所用器材:長方形的玻璃缸(長100厘米,黃沙、一盆清水、一支香、一盒火柴、兩只(1)請簡要寫出實驗步驟。寬30厘米,高40厘米)、膠合板蓋(一側開有一小洞)、一盆1000W射燈及電源。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2)繪制簡明大氣運動示圖,并簡要說明原理。(3)利用這個原理,談談在城市發展中如何改善大氣質量。蔣黃涉而水;林f放置于被鬲缸內的商網,能上跳合板,樣小兒一側1日生水起);18電源,使射燈同角度同時照射黃沙和水;點香從小孔垂直插入適

11、當深度,觀測煙氣運動(每步2分,共6分,合理給分)_(2)禺路仁分由于蔑沙影家的黑方差井,引起空氣烹熱不均,叢晅產生氣流的環,上運動。Q分)。)大聞?染嚴重的工業企業布局在城市熱力閑制®以外;城郊球化懵宜布局在環流圈內側;城而間的距離應在兩環流圈以外,避免城市交叉污染;增加城市綠地面積等(共4分,每點給2分。其它合理答案的情給分)9.利用模擬土坡設計一個簡便易行的實驗,以證明流水的侵蝕和沉積地形的形成及沉積物分布的特征。寫出實驗用材、實驗步驟和所得結論。實驗用材:實驗步驟:實驗結論:參考答案:實驗用材:自來水或河水,水桶、水管或小型水泵,顆粒大小不等的砂土(共2分)實驗步驟:1、將砂

12、土鋪在土坡上,在土坡上方用水流澆注2、沿某方向澆注水流,觀察坡面地形的變化3、在整個坡面上隨意澆注水流,觀察坡面地形的變化4、觀察并記錄坡腳平地上的沉積物分布的特征及沉積地形的形成(共4分)實驗結論:通過實驗可以證明,沿某一方向不斷澆注水流,會形成小溝谷地形,且溝谷不斷加深;在整個坡面上隨意澆注水流則溝壑縱橫,坡面破碎.(2分)沉積物沿水流方向,顆粒由大到小按在坡腳平地上沿水流方向可形成沖積扇地形或沖積扇平原;順序分布。(2分)14 .設計一個簡便易行的小實驗,比較說明海洋與陸地氣溫日較差的大小。寫出實驗用材、實驗步驟和實驗結論。參考答案:實驗用材:水、沙子、燒杯(2個)、溫度計(2支)、帶夾

13、子的鐵架臺、大功率白熾燈、手表、紙筆等文具實驗步驟:(1)在室內把裝有相同體積水和沙子的兩個燒杯放在鐵架臺兩側,把溫度計分別插入水和沙子中,并用夾子固定。(2)用大功率白熾燈對水和沙子同時加熱到相同溫度,并記錄此溫度。(3)把步驟(1)的裝置移到室外陽光下,觀察升溫過程,每隔10分鐘觀察一次溫度計,并記錄溫度。實驗結論:水升溫和降溫都比沙子慢,即水的溫度變化比沙子小,說明海洋氣溫日較差比陸地小。15 .在一個長、寬、高分別是2米、1米和1米且六面都封閉的透明玻璃柜內,底面兩側分別放置一個電爐(有導線連到柜外)和一大盆冰塊。在玻璃柜頂面中部的內壁貼一張下垂的紙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內壁貼一張豎

14、立的紙片B(如下圖所示)。在電爐通電一段時間之后,根據紙片AB的偏動情況,可以模擬驗證某一地理原理。(1)以上實驗要驗證的是地理原理。(2)在電爐通電一段時間之后,紙片A向(填左或右)偏,紙片B向(填左或右)偏。(3)試根據紙片AB的偏動情況,解析這一現象。(4)在下圖用實線畫出電爐和冰塊附近高處和低處等壓線的彎曲情況,并用箭頭畫出空氣的運動方向。等高線等高線電爐冰塊參考答案:(1)熱力環流(2)右左(3)電爐通電一段時間之后開始發熱,空氣膨脹上升,低處形成低氣壓,高處形成高氣壓;冰塊處較冷,空氣冷卻下沉,低處形成高氣壓,高處形成低氣壓;這樣,同一水平面氣壓出現明顯的差異,空氣就由高壓處流向低

15、壓處;故紙片A向右偏動,紙片B向左偏動。)(4)如圖所示,高處和低處等壓線2分,空氣運動箭頭2分等高線等高線11.我國某地區中學的地理研究小組對學校所在地區進行了經線和緯度測定實驗。示意圖(MN弧是測桿陰影端的連線)。分析回答下列問題。卜圖是某天實驗的測定經線和緯度實驗示意圖(1)圖上哪條線段反映了當地的經線?為什么?(2)若發現某天,測桿的陰影MN連線與測桿O點距離剛好處在一年之中的平均值,這天可能的節氣是;若測桿的長度和陰影OP相等,這天的正午太陽高度是,(3)分析(2)小題的計算結果,當地緯度是參考答案:(1) OPOP是最短的陰影,屬于正午太陽位于最南點時的照射狀況,指示南北方向(2)春分或秋分45度(3)45度12.某校地理研究性學習小組考察了我國某區域河流(如圖,虛線部分表示是主航道中心線)。讀圖答:(1)該研究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