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茶東110kV輸變電工程可研報告XXXX電力勘察設計院二00七年八月6目錄1 概述2 電力系統3 變電站站址選擇及工程設想4 送電線路路徑及工程設想5 投資估算6 結論附圖1湘西州電網2006年地理接線示意圖附圖2茶東110kV變本期接入系統地理接線圖附圖3湘西州電網2010年地理接線規劃圖附圖4茶東變電氣一次接線圖附圖5茶東變電氣平面布置圖附圖6茶東變光纖通信網絡組織圖附圖7茶東變光纖通信接入網絡拓撲圖附表1站址技術比較表附表2站址經濟比較表1概述1.1 項目主要依據1.1.1 湖南省湘西電業局2010及2020年電網發展規范(已審稿)。1.2 工程概況1)根據湖南省湘西電業局2010及20
2、20年電網發展規劃(已審稿),電力部門擬在鳳凰縣茶田鎮興建一座110kV變電站,以完善鳳凰縣的電網結構,滿足該地區日益增長的用電負荷需求。2)該變電站建設規模如下:110kV茶東變電站:變電站設計規模為:2X31.5MVA主變,電壓等級110/35/10kV;110kV出線4回,單母線雙刀閘分段接線;35kV出線6回,單母線斷路器分段;10kV出線16回,單母線斷路器分段。變電站本期規模為:1X31.5MVA主變,電壓等級110/35/10kV;110kV出線2回,單母線雙刀閘分段接線;35kV出線4回,單母線斷路器分段;10kV出線8回,單母線接線。本變電站按照無人值班設計,采用計算機監控系
3、統。3)該變電站本期接入系統方案為:110kV出線2回:1回T接至110kV錦堤線(堤溪110kV變一貴州銅仁錦江110kV變,LGJ-185),另新建1回至堤溪110kV變(LGJ-240)。1.3 鳳凰縣國民經濟發展規劃1.3.1 鳳凰縣社會經濟基本情況鳳凰縣位于湖南省西南部邊緣,地處武陵山脈南部,云貴高原東側,湘西自治州境內,西鄰貴州省松桃縣和銅仁市,東與本省瀘溪縣相連,北與花垣縣和吉首市接壤,東南與麻陽縣為鄰。全縣總面積1759平方公里。全境劃為9個鎮22個鄉,344個行政村。2006年末全縣總人口38.75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6.39%。鳳凰歷史悠久,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境內
4、古跡眾多,有建于唐代的黃絲橋石頭城,明萬歷年間的南方長城,清康熙時的鳳凰古城墻和古城樓。是一個名聲遠播的歷史文化名城,有“中國最美麗的小城”之譽。鳳凰縣文化旅游產業已成為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以旅游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增加值連續四年占GDP的一半以上。2006年國內生產總值15.02億元,比上年增長11.4%。其中,第一產業3.17億元,比上年增長6.5%;第二產業3.07億元,增長13.6%;第三產業8.78億元,增長12.5%。人均國內生產總值4280元,比上年增加512元,增長13.59%。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1984元,比去年人均增收216元,增長12.2%,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6895
5、元,增長14.7%。1.3.2 國民經濟發展規劃根據鳳凰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其發展重點是:充分利用鳳凰古城、南長城、歷史名人資源優勢,發展旅游產業,鞏固發展綠色食品加工業。到2010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為19.49億元。2電力系統2.1電力系統現狀2.1.1鳳凰縣電力系統現狀鳳凰縣電網由湘西電業局經管,現有110kV變電站1座(堤溪變,變電容量1X31.5MVA)、35kV變電站8座(變電容量37.75MVA),較大的水電站2座:長潭崗水電站裝機容量為2X0.4MkW,貓兒口水電站裝機容量為3X0.25MW,豐水期平均出力14MW,枯水期平均出力4MW。目前鳳凰縣負荷約40MW左
6、右,其中堤溪變負荷約19MW。2006年堤溪變最大負荷約28MW。目前鳳凰縣轄區內各變電站的負荷情況見表2-1。表2-1鳳凰縣轄區變電站負荷情況統計表變電站名稱主變容量(MVA最大負何(MW備注一、110kV變電站110KV堤溪變電站31.528二、35kV變電站37.627.135KV廖家橋變電站6.35.635KV沱江變電站2*46.935KV阿拉變電站4235KV杜田變電站41.235KV吉信變電站2*11.335KV禾庫變電站21.135KV茶田變電站5435KV茨巖變電站6.35三、水電站長潭崗水電站裝機8MW最大出力7.8MW目前鳳凰電網主要是以堤溪110kV變電站為中心的輻射型供
7、電網絡,網絡結構比較薄弱。其中堤溪變110kV出線2回:萬堤線(接至萬溶江220kV變)、錦堤線(接至貴州銅仁錦江110kV變)。另外縣網內的35kV網絡除以堤溪變為中心外,與其他電網的連接情況:1)三拱橋35kV變通過35kV乾三線與乾州110kV變(吉首)相連(LGJ-95)。2)阿拉35kV變通過35kV阿大線與大興35kV變(銅仁)相連(LGJ-95)。3)茶田35kV變通過35kV茶馬線與燈塔35kV變(銅仁)相連(LGJ-95)。2.1.2茶田地區電力系統現狀茶田地區現有1座35kV變電站(茶田變),該站于2004年投運,35kV、10kV均為單母線接線,目前的規模為:1)主變2臺
8、:1x5000kVA+1X2000kVA。2)35kV出線3回:1回至電解鋅廠(茶鋅線)、1回至35kV燈塔變電站(茶馬線)、1回至35kV阿拉變電站(阿茶線)。3)10kV出線6回:茶冶線、茶鎮線、茶兩線、茶茨線、茶黃線、茶水線。現茶田變承擔茶田地區兩鄉一鎮(黃合鄉、茨巖鄉、茶田鎮)及礦區(電解鋅廠、冶煉廠)的供電,現供電負荷為5MW,年供電量近2000萬kWh。2.2負荷預測茶田地區負荷以冶煉、農業加工、生活照明為主。根據鳳凰電力公司提供的相應水平年的負荷預測資料,鳳凰縣、茶東110kV變電站供電范圍內負荷預測見表2-2表2-3,茶東變直供的茨巖、茶田35kV變電站大宗工業負荷情況見表2-
9、4表2-5。鳳凰縣2006最大負荷34MW,2007年將達54.3MW,超出原鳳凰縣一五規劃中的負荷預測(規劃預測2007年為47.3MW)。茶田地區目前負荷為11.2MW,2009年為18.7MW,2010年為20.6MW。表2-2湘西自治州分區負荷預測(一五規劃)單位:MW20062007200820092010201520202004-2010增長速度2010-2015增長速度2015-2020增長速度鳳凰縣3447.352.457.76389.713012.43%7.32%7.70%表2-535kV茶田變電站大宗工業負荷情況統計'年份項目2007負荷2009負荷2010負荷變電
10、站變電容量茶田地區(兩鄉1鎮、礦區)45茶田變44.24.47MVA茨巖變58.28.412.6MVA阿拉變23.545MVA電解鋅廠33.54茶田變35kV供電合計1423.425.8最大負荷11.218.720.6同時率0.80.80.8表2-435kV茨巖變電站大宗工業負荷情況統計廠礦名稱變壓器容量(kVA)負荷(kW)備注鉛鋅礦32001300金鋒選廠660530宏鑫礦業480390楠木沖選廠515410冠宇選廠1000800新科達選廠900720新科達選廠640512金園選廠1000800楊金六選廠16001300玉山選廠730500永誠選廠14301150合計120558412廠礦
11、名稱變壓器容量(kVA)負荷(kW)備注田宏林選廠21301700金山礦業13801100智遠選廠500400茶田礦業16151300華宇礦業32502600電解鋅廠,35kV供電合計887571002.3建設的必要性2.3.1滿足地區用電需要,促進當地采礦業的發展鳳凰做為湖南省的風景名勝區,湘西州的文化旅游產業龍頭,隨著旅游經濟建設的投入,鳳凰城區常住人口、流動人口猛增,城市建設發展很快,用電需求發展迅猛;同時,鳳凰又是一個有色金屬礦藏豐富的地區,近兩年采礦業發展速度也出乎我們意料。旅游業、采礦業用電需求陡增凸現用電缺口。目前鳳凰電網只有堤溪110kV變一個主供電源,堤溪110kV變主變容量
12、為1X31.5MVA。2006年鳳凰縣全社會最大負荷34MW,堤溪變最大負荷28MW,2007年鳳凰縣全社會最大負荷將達54.3MW,堤溪變主變容量已不能滿足地區用電的需求,用電高峰時常被迫拉閘限電。同時隨著茶田、茨巖礦區用電的激增,目前已有負荷11.2MW,預計2009年將達18.7MW,目前茶田地區的供用電現狀已不能滿足用電需求。2.3.2提高地區供電可靠性和供電質量鳳凰縣地域狹長,茨巖、阿拉、茶田地區離堤溪變位置偏遠,同時,這些地區采礦業發達,用電需求很大,堤溪變35kV輸送電至該8地區電壓偏低,無法保證供電質量,所以這些地區歷來使用西南電網供電。但自2006年鳳凰電力公司上劃并入國電公
13、司,財務并帳后,由于用電結算問題,原銅仁供電的茶田、阿拉負荷將轉由堤溪變供電,那么,現有狀況下堤溪變必將過載,同時也無法保證上述地區的用電質量。2.3.3 加強鳳凰縣電網結構,提高地區供電能力鳳凰縣網是以堤溪110kV變電站為中心的輻射型供電網絡,網絡結構薄弱,一旦堤溪變出現故障,將造成縣網瓦解,茶東變建成后,將從根本上改善鳳凰110kV和35kV電網結構,提高其供電能力及供電可靠性。綜上所述,2008年急需建設茶東110kV變電站,根據湘西州南部電網結構及湖南省湘西電業局2010及2020年電網發展規劃(已審稿),茶東變建成后,110kV將出線4回:1回至堤溪110kV變,1回T接至110k
14、V錦堤線(鳳凰堤溪110kV變貴州銅仁錦江110kV變),2回備用。2.4 茶東110kV變電站在系統中的地位茶東110kV變電站主要供電鳳凰縣南部地區,屬系統中間變電所。2.5 建設進度2006年鳳凰縣全社會最大負荷34MW,堤溪變最大負荷28MW,2007年鳳凰縣全社會最大負荷將達到54.3MW,堤溪變主變容量已不能滿足地區用電的需求。同時隨著茶田、茨巖礦區用電的激增,目前已有負荷11.2MW,預計2009年將達18.7MW,目前茶田地區的供用電現狀已不能滿足用電需求。根據上述負荷預測,隨著鳳凰旅游業和采礦業負荷的增長,電力供需矛盾已十分突出,應盡快建設茶東110kV輸變電工程,建議茶東1
15、10kV輸變電工程于2008年6月開工,2009年6月建成投產。2.6 接入系統方案根據湖南省湘西電業局2010及2020年電網發展規劃(已審稿)和鳳凰電網結構,本工程本期接入系統方案擬為:1)110kV部分:出線2回:1回T接至110kV錦堤線(堤溪110kV變貴州銅仁錦江110kV變丄GJ-185),另新建1回至堤溪110kV變(LGJ-240)。2)35kV部分:出線4回:將現有35kV阿茶線(阿拉35kV變茶田35kV變)剖入茶東變,1回至茨巖35kV變,1回至電解鋅廠。2.7 建設規模2.7.1 終期規模1)主變壓器:主變容量:2X31.5MVA主變型式:三相三圈有載調壓變壓器2)無
16、功補償:2X4.2Mvar。3)出線回路:110kV出線4回:1回T接至110kV錦堤線(堤溪110kV變貴州銅仁錦江110kV變),1回至堤溪110kV變,2回備用。35kV出線6回:35kV阿茶線(阿拉35kV變茶田35kV變)剖入茶東變,1回至電解鋅廠,1回至茨巖35kV變,2回備用。10kV出線16回。2.7.2 本期規模1)主變壓器:主變容量:1X31.5MVA主變型式:三相三圈有載調壓變壓器2)無功補償:1X4.2Mvar。3)出線回路110kV出線2回:1回T接至110kV錦堤線(堤溪110kV變貴州銅仁錦江110kV變丄GJ-185/2.6km),另新建1回至堤溪110kV變(
17、LGJ-240/34.2km)。110kV新建線路共計36.8km。35kV出線4回:將現有35kV阿茶線(阿拉35kV變茶田35kV變)剖入茶東變,其中阿拉變茶東變新建線路3.5km(LGJ-120),茶田變一茶東變新建線路2.5km(LGJ-120);1回至電解鋅廠,1回至茨巖35kV變(LGJ-120/9km)。35kV新建線路共計15km。10kV出線8回:2回至茶田鎮政府、1回至田宏林選廠、1回至金山礦山、1回至茶田礦業、1回至黃合鄉、1回至茨巖鄉,1回備用,共計16km。2.7.3 配套工程1)堤溪變新增110kV出線間隔1個(至茶東變)。2.8 系統繼電保護110kV線路保護:茶
18、東堤溪變線路兩側采用微機距離零序保護。茶東變“T”接錦堤線線路:錦江側、堤溪側保護維持現狀不變(微機距離零序保護),茶東側采用微機距離零序保護。2.9 系統調度自動化110kV茶東變調度管理關系屬湘西地調一級調度,調度自動化系統為湘西地調接收茶東變的遠動信息。110kV茶東變遠動系統配置結合繼電保護專業,由綜合自動化系統中的測控單元、系統管理單元及當地功能完成。變電站將采用計算機監控方式,有關遠動信息由計算機監控系統采集、遠傳,遠動信息送到湘西地調。系統采用分層分布式結構,采用全以太網網絡結構。配置電度量采集終端一臺。另配置一臺逆變電源,為當地功能提供交流電源。本變電站配置集中抄表屏一面,用于
19、電度量采集,110kV、35kV及主變電度表屏一面,10kV電度表就地安裝在10kV開關柜上。2.10 通訊部分2.10.1 配置原則本工程通信接入系統按照就近接入原則,結合110kV線路架設全介質自承式光纜(ADSS)。2.10.2 調度關系及信息通道需求110kV茶東變按湘西地調一級調度關系組織通道。2.10.3 通信接入系統方案本工程通道考慮新建1條16芯光纜至110kV堤溪變(沿堤溪茶東110kV線路)。3變電站站址選擇及工程設想3.1 站址選擇3.1.1 站址選擇范圍茶田鎮東南側為河流、東北和西北側為高山,西南側、北側地勢較為平坦開闊,綜合考慮到出線方便、站址距離負荷中心距離、交通運
20、輸情況及職工生活的方便,站址最好選擇在茶田鎮西南側、北側一帶的公路附近。3.1.2 站址基本情況根據上述分析,本工程選址小組沿茶田銅仁、茶田阿拉公路兩側進行了現場踏勘,經過篩選,并商請當地國土與規劃部門,現對預制廠、四方坡2個站址進行技術經濟比較。站址概況分述如下:1)預制廠站址位于茶田鎮西側一預制廠(距茶田鎮約0.6km),南向靠近茶田銅仁公路,東向為村民聚居區,西向為山坡,北向為菜地。站址地區為一預制廠,場地已平整。從歷史地震分析應為威震區,地震基本烈度小于6度。無滑坡、坍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質現象,也不存在壓礦和地下文物。站址場地設計平整標高為526m,位于百年一遇洪水位之上,不受洪水、內
21、澇威脅,站址附近也沒有山洪。站區出線條件一般(110kV、35kV采用架空出線,10kV采用電纜出線,其中110kV往站址北向出線,35kV往站址西向出線)。站址內預制廠需拆遷。2)四方坡站址位于茶田鎮北側一坡地(距茶田鎮約1km),東北向靠近茶田阿拉公路,東北向為山坡,其余三側為菜地。站址地區為丘陵地貌,東北高,其余三側低,自然標高528532米,高差4米,植被發育,主要為包谷、蔬菜。地表被棕紅色粘土覆蓋,厚約12米,部分地方有裸露青石巖。從歷史地震分析應為威震區,地震基本烈度小于6度。無滑坡、坍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質現象,也不存在壓礦和地下文物。站址場地設計平整標高為530米,位于百年一遇洪
22、水位之上,無洪水、內澇威脅,站址附近也沒有山洪。站址北向有少許民房,出線條件較好(110kV、35kV采用架空出線,10kV采用電纜出線,其中110kV往站址西北向出線,35kV往站址西南向出線)。站址內有雜屋1座需要拆遷。3.1.3 推薦站址在上述站址中,兩個站址方案從地形、地貌、地質條件均具備建站條件,而且征地、施工、運行條件都比較優越,由于四方坡站址區域地質條件比較復雜,場地高差大,土石方量大,因此不予推薦。預制廠站址位于城區邊緣,場地較為平整,雖然東側有民房,但對出線影響不大,且網絡投資較為節省。經過比選,綜合考慮上述多種因素,推薦預制廠做為本工程站址。站址綜合技術經濟比較見附表12。
23、3.2 工程設想本工程設計原則及工程設想根據現場實際,參照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典型設計110kV變電站分冊(湖南電力公司實施方案)中110-A-2方案擬訂。3.2.1 根據本工程近遠期建設規模,建議本工程各電壓等級近遠期電氣主接線為:1) 110kV主接線:本期:單母線雙刀閘分段接線。終期:單母線雙刀閘分段接線。2) 35kV主接線:本期:單母線斷路器分段。終期:單母線斷路器分段。3)10kV主接線:本期:單母線。終期:單母線斷路器分段。3.2.2 各級電壓配電裝置的型式選擇和斷路器布置方式1) 110kV配電裝置采用戶外軟母線AIS設備中型雙列布置,出線采用架空出線。2) 35kV配電裝置
24、采用戶外軟母線AIS設備半高型單列布置,出線采用架空出線。3)10kV配電裝置采用戶內高壓開關柜單列布置,出線采用電纜出線。3.2.3 電氣設備布置110kV、35kV配電裝置及主變采用戶外布置,10kV配電裝置采用戶內布置。根據變電站的進出線方向,設定110kV戶外配電裝置布置在站區北側,35kV戶外配電裝置布置在站區西側,配電綜合室布置在站區南側,變電站進站道路從站區南側右端接入。主變壓器布置在110kV配電裝置與配電綜合室之間。10kV無功補償裝置布置在站區南側。3.2.4 變電站控制方式該站采用計算機監控,按無人值班設計,由集控中心或有關調度所實現遙控、遙測、遙信和遙調。3.2.5 主
25、要設備選擇意見該站的主要電氣設備選擇以國產設備為主,屋外電氣設備按皿級污穢等級選擇。1) 主變壓器:推薦選用低損耗三相三繞組自冷式有載調壓變壓器。2) 110kV電氣設備:斷路器選用戶外SF6瓷柱式斷路器;隔離開關選用雙柱水平開啟式隔離開關;電流互感器選用干式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選用電容式電壓互感器。3) 35kV電氣設備:斷路器選用戶外SF6瓷柱式斷路器;隔離開關選用雙柱水平開啟式隔離開關;電壓互感器選用澆注式電壓互感器。4) 10kV電氣設備:選用戶內開關柜,配真空斷路器、干式電流互感器、干式電壓互感器。5) 10kV并聯電容器裝置:選用戶外集合式成套裝置。6) 站用變壓器:10kV站用
26、變選用容量為50kVA的干式變壓器,35kV站用變選用容量為100kVA的油浸式變壓器。3.2.6 施工電源接入方案施工電源從站址附近10kV高壓線引接。3.2.7 進站道路接入方案站區大門正對茶田銅仁公路,需修進站道路約30米。4送電線路部分4.1 110kV出線茶東變110kV線路出線規劃2回,本期110kV出線2回。兩回出線為:新建堤溪茶東變110kV線路;將現有的堤溪銅仁錦江110kV變線T進茶東變。4.1.1 堤溪茶東變110kV線路路徑方案:1) 方案一:從堤溪變110kV出線后,跨過沱江,左轉,經坪遼、,再左轉,再次跨過沱江,經禁山腦坡腳、火燒坪、客人腦,跨過廖家橋至都里的鄉村公
27、路,跨過廖家橋至阿拉的鄉村公路,經新屋場、灣里、良子上、達木坪、獅子井、竹林坪、小洞,在寸金坪跨過錦堤線,經小隴團魚坳進入茶東變電站。線路長度約34.2km,曲折系數1.187。其中堤溪變出線1.2公里段采用雙回路鐵塔架設。此路徑方案線路高程在320V580m之間,線路所經地勢不是特別高,線路地段均按一般冰區設計。導線采用LGJ240/40,架空地線為1*19-9.0-1270-B(GB1200-88)。線路大部分平行錦堤線,距離鄉村公路稍遠,交通運輸相對較為困難。2) 方案二:從堤溪變110kV出線后,跨過沱江,左轉,經坪遼、,再左轉,再次跨過沱江,經禁山腦坡腳、火燒坪、客人腦,跨過廖家橋至都里的鄉村公路,之后,大體沿著廖家橋阿拉茶田的公路行進,沿途經過灣里、跨過廖家橋阿拉公路,經永興滕上、宿沖、鹿角塘、阿拉鎮東、油麻灣后,從新寨與新屋間穿過,經黃合鄉、金家堰、矮寨、經645高地西側后進入茶東變電站。線路長度約38km,曲折系數1.36。其中堤溪變出線1.2公里段采用雙回路鐵塔架設。此路徑方案線路高程在320V570m之間,線路所經地勢不是特別高,線路地段均按一般冰區設計。導線采用LGJ240/40,架空地線為1*19-9.0-1270-B(GB12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陳慶軍教育專家
- 安全使用天然氣方法
- 大連楓葉職業技術學院《中學英語微格教學技能訓練》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音樂學院《動物性食品衛生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樂陵市第一中學2025屆高三高考預測化學試題含解析
- 江西警察學院《品牌文創》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陜西省咸陽市武功縣2025年六年級下學期小升初招生數學試卷含解析
- 西藏林芝市廣東實驗學校2025年三下數學期末學業質量監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吉林醫藥學院《研學旅行理論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理解當代中國高級英語讀寫》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醫學倫理學的基本原則課件
-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測試卷及答案
- 安全用電-觸電與急救課件
- 幼兒園繪本故事:《十二生肖》 課件
- 女性外陰腫瘤
- 公司組織架構圖(可編輯模版)
- 外研版(2019) 必修第二冊 Unit 5 On the road Coast to Coast P57PPT( 共8張)
- 羅馬帝國衰亡史pdf羅馬帝國衰亡史史
- 北師大版生物七年級下冊12.2感受器與感覺器官(第1課時)導學案(無答案)
- 最新露天礦山安全培訓課件(經典)
- 環境學概論 考驗知識點歸納劉陪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