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護與急救處理(三)_第1頁
安全防護與急救處理(三)_第2頁
安全防護與急救處理(三)_第3頁
安全防護與急救處理(三)_第4頁
安全防護與急救處理(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安全防護與安全防護與急救處理急救處理主講人:任佳聯系方式:2-11013512711918公共郵箱:AQFHYJJCL郵箱密碼:AQFHYJJCL120第三章 溺水、中暑的急救 本章提要 本章主要介紹溺水、中暑等體育運動中常見意外病癥的病因與發病機制、癥狀與診斷、急救處理方法和預防措施 重要概念 干、濕溺水干、濕溺水 低、高滲透性低、高滲透性溺水溺水 中暑中暑第一節 溺水的急救 溺水的概念:溺水是指人體被水淹沒時,由于呼吸道被水阻塞或產生喉頭痙攣而引起的窒息和缺氧,嚴重者可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 一、病因與發病機制 意外落水、游泳中誤入深水以及在游泳時肌肉痙攣等常引發溺水。 干性溺水:干性溺

2、水:溺水時,水經口、鼻進入呼吸道,刺激咽喉部,發生反射性胭喉部痙攣,阻礙空氣進人肺臟,引起人體窒息和組織缺氧。 濕性溺水:濕性溺水:溺水時也會發生大量水經氣管進入肺泡的現象。一、病因與發病機制 低滲性溺水低滲性溺水 :如果溺水者吸人過多淡水,吸入的水經肺泡迅速進入血液,引起血液稀釋和血容量增加,出現低血鈉、低血氯、低血鈣和溶血,溶血發生導致細胞內的鉀離子大量釋放進入血液,引起高鉀血癥,導致心室纖顫和心臟驟停。 高滲性溺水高滲性溺水 :如果溺水者吸入的是海水,由于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鈉,其滲透壓較高,當海水進入肺泡后,血液中的水分便大量被吸入肺泡,引起肺水腫和心力衰竭。 二、癥狀與體征 溺水癥狀

3、與溺水持續時間有關。溺水時間較短者,神志清楚,面色蒼白,神情恐懼,皮膚輕度紫紅,心跳呼吸正常。溺水時間較長者,由于機體嚴重缺氧,會出現皮膚青紫、全身浮腫、兩眼充血、口鼻充滿泡沫、四肢冰涼、呼吸心跳停止和昏迷等現象。如果胃內進入大量的水,則表現為上腹膨脹,腹部隆起。 三、急救 溺水致死的過程非常迅速,一般溺水者在幾分鐘內即可死亡。因此,溺水的急救要爭分奪秒。輕度溺水者上岸后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可讓其適當休息、保暖,喝濃茶或姜湯水。重度溺水者必須馬上急救。 三、急救 當發現有人溺水時,應迅速將溺水者救出水面。若溺水者離岸邊較近,救護人員可用竹竿、繩索、木板等讓溺水者抓住拖上岸。若溺水者離岸邊較遠,

4、會游泳的救護人員應迅速脫掉外衣并跳入水中,快速游到溺水者的背后抓住其頭發(圖3-1)或衣領(圖3-2),也可從腋下攬住其胸部(圖3-3),采取仰游姿勢將其救出水面。注意不要讓溺水者抓住。萬一被溺水者抓住不放,急救者松開自己的手并與溺水者同時下沉即可擺脫。三、急救三、急救三、急救三、急救 把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其口鼻中的淤泥、雜草和嘔吐物,佩戴假牙的要摘掉假牙,并松解衣領和腰帶,使其呼吸道暢通,倒水操作有多種方法。一是急救者將溺水者扛在自己的肩上,急救者抱住其兩腿快步走動迫使溺水者吐水。二是急救者一腿跪地,讓溺水者趴在自己的膝蓋上,使其頭部下垂,并壓迫背部使之吐水(圖3-4)。三是讓溺水者

5、趴在地上,急救者用雙手抱住溺水者的腹部向上提,使腹部離開地面,并左右搖晃或上下運動使之吐水(圖3-5)。小孩溺水的,可直接倒提溺水者的雙腳進行倒水。注意給溺水者倒水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延誤急救。 三、急救三、急救 進行倒水后,對于呼吸和心跳停止的溺水者,要迅速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胸外按壓。人工呼吸最常用的方法是口對口呼吸法,對牙關緊閉者,也可以采取口對鼻呼吸法。心肺復蘇的急救不能輕易放棄,據報道,有人工呼吸堅持2h后復蘇的病例。如果溺水者昏迷,可刺激人中、合谷、涌泉等急救穴。 經急救清醒的溺水者,要注意保暖,并嚴密觀察,防止肺部感染和并發癥的發生。 在急救的同時,應迅速撥打急救電話,嚴重的溺水者

6、要住院搶救并觀察。 四、預防 參加游泳前要進行體格檢查,癲癇或嚴重心血管疾病患者一般不宜游泳。疲勞、饑餓時或飯后不宜下水游泳。 游泳前要用游泳池的冷水沖洗身體,使機體對冷水產生適應性,防止肌肉痙攣的發生。 游泳池的淺水區和深水區要有明顯的標志,防止不會游泳者誤入深水。 四、預防 不慎落水時,要盡量鎮靜,因為用力掙扎更易導致組織缺氧。在水中不能把手舉起來,否則會沉入水中。落水者應盡量仰臥于水中,把口鼻露出水面進行呼吸,要求淺呼氣、深吸氣,這種呼吸方法更易于使人浮出水面。 游泳時如果發生小腿肌肉痙攣,則應仰臥于水中,一腳踩水,一手劃水,另一只手抓住痙攣的腳趾用力向上拉,把小腿肌肉拉長,并大聲求救(

7、圖3-6)。第二節 中暑的急救 中暑的概念:中暑是指人體長時間處于高溫環境或受到烈日暴曬所致的急性高溫性疾病。 中暑是夏季或高溫作業環境中的常見疾病,特別容易發生于高溫高濕、通風不良的悶熱天氣或烈日長時間直接照射頭部時,也是運動員夏季訓練常見的運動性疾病之一,中暑多見于年輕的體育鍛煉者、戰士、超長時間訓練或比賽的運動員,也見于長時間在高溫環境作業的工人和農民。肥胖者和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為易感人群。人體一般經過8-10 d可以產生高溫適應。一、病因與發病機制 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時肌肉是產熱的主要器官,此時機體代謝加快,產熱量可增加到安靜時的15-20倍,如果熱量得不到及時的散發,就會發生中暑。

8、 人體散熱的方式主要通過傳導、對流、輻射、汗液蒸發、呼吸和大小便等途徑實現。在高溫環境下,特別是空氣濕度大、人體的各種散熱方式都不能有效散熱時,機體產生的熱量得不到及時散發,就會積蓄在體內而導致中暑。一、病因與發病機制 人體發生中暑的原因,除了與環境因素有關外,也與個體的耐熱能力有關,一般年輕人的熱耐受性較低,發生中暑的可能性較大。低耐熱性的誘因包括脫水、肥胖、體質較弱、疾病、皮膚因素、藥物因素和飲酒等。一、病因與發病機制 運動性中暑的發生機制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機體產熱過多而不能及時散熱,出現體內熱郁積,并伴有大量出汗和體溫升高,直至發生虛脫;另一方面是由于中樞性體溫調節或周圍性反應所致的

9、功能紊亂,心臟的充盈壓和心搏出量減少,心率加快,從而發生體溫調節系統衰竭。中暑的分類 根據中暑的程度,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先兆中暑、輕度中暑輕度中暑和重度中暑重度中暑三種。 一、先兆中暑 在高溫環境下停留一段時間后,人體出現全身乏力、頭昏、頭痛、口渴、大汗、耳鳴、惡心、心慌、胸悶、行走不穩、注意力不集中和動作不協調等癥狀,體溫正常或略升高,一般不超過38。如及時離開高溫環境一般經短時間休息后癥狀即消失。 二、輕度中暑 1、癥狀 輕度中暑者除具備先兆中暑的癥狀外,同時出現面色潮紅,皮膚灼熱,體溫升高至38. 5上,亦可能出現面色蒼白、皮膚濕冷、脈搏快而弱、血壓下降等早期周圍循環衰竭的癥狀。如立即給

10、予有效的處理,短時間內也可恢復。二、輕度中暑 2、急救與處理 讓患者立即離開高熱環境,迅速移至陰涼通風處,解開衣扣,補充清涼含鹽飲料,口服人丹、十滴水,太陽穴擦清涼油。 物理降溫方法包括洗涼水澡、吹電扇、用濕涼毛巾敷頭部、用涼水及50%酒精擦浴等,也可在頸部、腋下和腹股溝處放置冰袋。洗涼水澡或用涼水擦身時,水溫要逐漸降低,以免引起血管的迅速收縮,阻礙體內熱量的排出。二、輕度中暑 2、急救與處理 皮膚刮痧:讓患者俯臥于床上或反騎在椅子上(上體趴在椅背上),脫去上衣,暴露背部,涂上刮痧油或香油,用刮痧板或光滑的硬幣自上而下反復刮脊柱兩側,力量由弱到強,直到皮膚出現紫紅痧斑。也可以在太陽穴、印堂穴、

11、頸部前后、前胸正中部等進行刮痧。如果刮痧不方便,也可以用食指和中指彎曲成鉗形,沾水后,在印堂穴、頸部前后和前胸一下一下地夾擰皮膚,使局部出現紫紅色痧斑。 有條件的可用溫度較低的5%葡萄糖鹽水進行靜脈滴注。 三、重度中暑 根據中暑的癥狀和病理表現,重度中暑一般分為中暑衰竭、中暑痙攣、日射病和中暑高熱(一)中暑衰竭 1、病因和癥狀 病因:人在高熱環境中進行重體力勞動或大強度運動時,機體產熱較多,由于環境溫度較高,人體的體溫主要靠大量出汗來維持,致使體內的水分和電解質大量丟失。如果損失的水分和電解質未能得到及時的補充,就會導致血容量下降,血液粘稠度增高。由于環境溫度較高,人體外周血管擴張,使大量血液

12、郁積在外周血管。以上兩個原因最終導致周圍循環衰蝎而發生中暑衰竭。(一)中暑衰竭 癥狀:中暑衰竭起病較急,先期癥狀為大量出汗,然后出現身體虛弱、頭暈、頭痛、面色蒼白、口渴、煩躁、皮膚濕涼、脈搏細微、呼吸表淺和血壓下降等癥狀,嚴重者甚至暈倒或意識喪失,體溫正常、稍低或偏高。中暑衰竭患者治療不當可發展為中暑高熱。(一)中暑衰竭 2、急救與處理 迅速將患者移至陰涼環境,意識喪失者可刺激人中、內關、合谷、涌泉等急救穴,臥床休息,糾正失水和電解質紊亂。對于病情較輕者,可以口服1%的淡鹽水;對于病情較重者則進行靜脈滴注生理鹽水。(一)中暑衰竭 3、預防 人在高熱環境中工作或運動時,如果大量出汗,要及時補充淡

13、鹽水。(二)中暑痙攣 1、病因和癥狀 病因:在炎熱的環境中參加大強度運動或重體力勞動,出汗過多使體內氯化鈉丟失過多,導致體內電解質紊亂而出現低鈉血癥。 癥狀:病情較輕者只表現為局部肌肉陣發性痙攣,以腓腸肌痙攣最多見。病情較重者則表現為四肢肌肉疼痛無力和全身性肌肉痙攣。(二)中暑痙攣 2、急救與處理 輕度中署痙攣患者一般只需及時補充淡鹽水,癥狀就會很快消失。如痙攣性疼痛反復發作,或發生全身性肌肉痙攣,可立即靜脈滴注葡萄糖生理鹽水1000-3OOOmL,也可緩慢靜脈推往10%葡萄糖酸鈣10-20mL。(二)中暑痙攣 3、預防 在身體大量出汗時,應及時補充淡鹽水。(三)日射病 1、病因與癥狀 病因:

14、受到強烈日光的直接暴曬,頭部會因強烈日光的照射導致顱內溫度迅速升高,引起腦膜充血、水腫和腦組織損害,從而發生日射病。(三)日射病 1、病因與癥狀 癥狀:患者發病急驟,初期表現為頭痛、頭暈、耳鳴、眼花和煩躁不安等癥狀,繼之出現劇烈頭痛、惡心和嘔吐、全身皮膚發紅,可能有強烈口渴或小便增多,脈搏快速而微弱,血壓下降,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但是頭部顱內溫度顯著升高至40以上,嚴重時會出現驚厥和昏迷,甚至發生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三)日射病 2、急救與處理 把病人迅速移至陰涼處,讓其安靜休息。用冰袋或冰水冷敷頭部和頸部。病情嚴重者要迅速送醫院搶救。(三)日射病 3、預防 夏季長時間戶外活動時,頭部要采取

15、熱防護措施。(四)中暑高熱 1、病因與癥狀 病因:人長時間在高溫的環境中工作和從事體育運動,機體產熱增加。由于大量出汗后機體脫水或在炎熱潮濕環境中汗液蒸發困難,體溫調節功能紊亂,散熱困難,引起體內熱量積蓄過多,致使體溫急劇升高。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為中暑高熱的易感人群,如冠心病、腦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及心功能不全者,在持續數天高溫之后常發生中暑高熱。(四)中暑高熱 1、病因與癥狀 癥狀:全身軟弱、頭暈、惡心、步態蹣跚甚至昏厥,也可突然發病,體溫急劇上升至40以上,面部潮紅,皮膚灼熱、干燥無汗,呼吸脈搏加快,脈搏可高達140次/分,脈壓增大,收縮期血壓上升,精神恍惚、昏迷或驚厥,瞳孔先縮小后散大,

16、對光反射遲鈍或消失。嚴重者可出現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心功能不全、肺水腫、腦水腫和肝腎功能損害,甚至死亡。實驗室檢查可見乳酸脫氫酶活性和中性分葉核粒細胞增高,患者出現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血尿素氮增高、酸中毒、低血鈉或低血鉀等癥。(四)中暑高熱 2、急救與處理 迅速把患者移至陰涼通風處或進入空調房間,對于昏迷患者要保持其呼吸道通暢,并刺激人中、合谷、大椎、曲池、涌泉等急救穴,急救的同時撥打急救電話。(四)中暑高熱 2、急救與處理 體表降溫:在患者的頭部、頸項、腋下及腹股溝放置冰袋,全身皮膚用冷水或50%的酒精擦浴,同時配合電扇降溫。也可直接用冰水浸浴,將患者軀干和四肢浸在15 -16冰水中,水面齊

17、胸,并不斷用力按摩病人頸部、軀干及四肢的肌肉,使皮膚潮紅。浸浴過程中要不斷測量水溫,嚴密觀察病人的脈搏、呼吸和血壓,每10-15min把病人抬出水面一次測量肛溫,如溫度下降至37.5時即可停止浸浴。出浴后體溫又回升至38 以上時,可再度進行浸浴。(四)中暑高熱 2、急救與處理 輸液降溫:用4的5%葡萄糖鹽水1000ml,經股動脈在13min內快速注射到體內。此方法降溫快速可靠,在15-20min內可降低體溫2 - 4,還可以糾正機體的周圍循環衰竭。因為體溫在42以上的嚴重高熱患者多伴血壓下降、脈搏細弱,輸液降溫可使血壓迅速回升,一般收縮壓上升3390-5320Pa (30-40mmHg),舒張

18、壓上升1862-3390Pa(14-30mmHg),可改善循環衰蝎狀態。此方法還可以迅速降低重要臟器的溫度,減少其高溫傷害,迅速補充體液、電解質和葡萄糖等,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是治療中暑高熱的最理想方法之一。(四)中暑高熱 2、急救與處理 藥物降溫:目前常用的降溫藥物主要是氯丙嗪,其降溫的機制是抑制體溫調節中樞,解除體溫保護,擴張血管,加速散熱,松弛肌肉,減少機體產熱,降低機體代謝率和耗氧量,保護組織細胞,減輕腦水腫和后遺癥的發生。此外,安乃近、阿斯匹林、撲熱息痛等解熱藥也有降溫作用。藥物降溫與物理降溫同用才能取得較好效果。(四)中暑高熱 3、預防 避免在烈日下長時間暴曬或行走。夏季露天作業盡量安排早上或晚上,延長中午休息時間,烈日下應戴防熱帽,著淺色、肥大和透氣性好的衣服。 運動員在較熱的環境中訓練,要逐步增加運動負荷,以提高機體的耐熱能力。在炎熱的季節,每運動1h應到陰涼處休息5-10min,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