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設計基本原理》復習題_第1頁
《建筑設計基本原理》復習題_第2頁
《建筑設計基本原理》復習題_第3頁
《建筑設計基本原理》復習題_第4頁
《建筑設計基本原理》復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大廳式組合一般適用于(劇院、電影院、體育館)建筑類型,不適用于(展覽館)。單元式組合不適用于(展覽館)。套間式組合一般適用于(展覽館、陳列館)建筑類型2 建筑立面的重點處理常采用(均衡)手法。建筑立面的虛實對比,通常是由(門窗的排列組合與墻面的對比)來體現的。建筑立面中的(臺階)可作為尺度標準,建筑整體和局部通過與它相比較,可獲得一定的尺度感。3對于大多數建筑物來說,(建筑功能)經常起著主導設計的作用。4民用建筑中,窗子面積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室內采光)的要求。走道宜有直接采光,解決采光最有效的方式是(利用樓梯間、門廳、過廳采光及走廊端部開窗采光)5建筑物之間的距離主要依據(防火安全、地區日照

2、條件)的要求確定。6. 一般走道均為雙向人流,一股人流寬(550) mm左右。一般房間門的洞口寬度最小為(900) mm廚房、廁所等輔助房間門洞的寬最小 為( 700 ) mm。一般民用建筑中的生活、學習或工作用房、窗臺的高度為 (900mm ) 。 為便于開啟,門扇的寬度通常在(1000mm以內。門的寬度(1200-1800mm)時,一 般采用雙扇門。中學普通教室設計中,為滿足視聽要求,第一排課桌前沿到黑板的水平距離不宜小于(2.0m),最后一排課桌的后沿與黑板的水平距離不宜大于(8.5m),前排邊座的學生與黑板遠端形成的水平視角不應小于( 30°)影劇院中觀眾廳的疏散門的凈寬不應

3、小于(1400mm) mm。公共建筑的走道凈寬一般不應小于兩股人流通行時所需的寬度,因此,走道的凈寬一般不應小于(1100mm) mm。7房間的剖面形狀主要是根據(使用功能 )要求確定的。8建筑外部形象包括(體型)及(立面)兩個部分。9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其中(公寓)屬于居住建筑。10在建筑設計中,對于大型的比較復雜的工程,一般采用(3 個 )設計階段。建筑設計過程分為兩階段設計或三階段設計,兩階段設計是指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兩個階段,一般的工程多采用兩階段設計。對于大型民用建筑工程或技術復雜的項目,采用三階段設計,即初步設計、技術設計和施工圖設計。11下列建筑物的交通部分稱為建筑

4、物中的交通樞紐。( 門廳、過廳)12在建筑設計階段中,初步設計階段是(依據)13日照間距是前后排建筑物相對外墻之間的距離,它是依據(冬至日正午的太陽能照到后排房屋底層窗窗臺高度 )來計算的。日照間距指前后兩排南向房屋之間, 為保證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層獲得不低于1小時的滿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間隔距離。日照間距的計算方法:以房屋長邊向陽,朝向正南,正午太陽照到后排房屋底層窗臺為依據來進行計算。14確定房間面積應主要考慮(使用人數的多少及活動特點,室內家具數量及布置方式等)因素。確定房間平面形狀應綜合考慮(使用性質要求與活動特點,采光、通風、音響等,結構、構造、施工等技術經濟合理性要求)。15平面組合

5、設計中,不同功能要求的各部分之間的組合關系,主要(主次關系、內外關系、分隔與聯、使用順序)四種關系。平面組合形式有(走道式、套間式、大廳式、單元式)和混合式等。建筑平面組合主要應滿足建筑物的合理的使用功能要求;滿足合理的結構體系要求;滿足結構和設備管線布置要求;以及與建筑形象、環境有機結合。按功能要求進行建筑平面組合設計,首先應進行建筑功能分析,采用功能分析的方法,形成功能分析圖。然后圍繞功能分析圖,對構成建筑的各部分進行分析。這些分析包括:建筑物的主次分析;內外關系分析;聯系與分隔;順序與流線分析。在進行平面組合時,如何處理建筑各部分之間的主次關系、內外關系以及聯系與分隔?答:主要使用部分應

6、布置在朝向、采光和通風條件較好的位置上,次要部分可布置在朝向較差的位置;對外聯系密切的部分應布置在靠近主要出入口且位置明顯、出入方便的部位,對內聯系的部分應盡量布置在比較隱蔽的位置上;對使用中聯系密切的部分應靠近布置,對沒有聯系又要避免干擾的部分應盡可能地隔離布置,對既有聯系又要避免干擾的部分應有適當的分隔。基地環境對平面組合有哪些影響?答:在地勢平坦、地形有利的條件下,建筑布局有較大的回旋余地,可以有多種布局形式;在地勢起伏變化、地形比較特殊的條件下,平面組合必然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和約束。但是,如果能夠巧妙地利用地形條件,不僅具有良好的經濟效里,而目還可以賦予設計方案以鮮明的特色。建筑平面組合

7、要注意的方面(影響因素)使用功能、結構類型、設備管線、建筑造型。16房間的凈高是指 (樓地面) 到(樓板或板下凸出物的底面的) 垂直距離。房屋凈高是指樓地面面層到結構層底面或頂棚下表面之間的垂直距離。房屋層高是指該層樓地面到上一層樓地面之間的距離。17建筑工程設計包括(建筑設計、結構設計、設備設計)等三個方面的內容。18住宅建筑按層數劃分,其中(46 層 )層為多層;( 10 層 )層以上為高層。19廁所的面積、形狀和尺寸是根據(室內衛生器具的數量、布置方式、人體使用所需的基本尺寸)來確定的。20走道的長度可根據組合房間的實際需要來確定,但同時要滿足(采光、防火規范)的有關規定。21在建筑平面

8、設計中, 交通聯系部分設計的主要要求是 (流線明確、 短捷、聯系方便、有良好的采光、足夠的寬度和面積,便于人流疏散)交通聯系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包括哪些空間?答:交通聯系部分解決房間與房間之間水平與垂直方向的聯系、建筑物室內與室外的聯系。交通聯系部分包括水平交通空間(走道),垂直交通空間(樓梯、電梯、坡道),交通樞紐空間(門廳、過廳)等。22確定房間層數的主要影響因素(房屋本身的使用要求、城市規劃的要求選用的結構類型、建筑防火)。建筑層數的確定因素包括:房屋使用性質要求;建筑結構和施工材料要求;基地環境和城市規劃的要求;建筑防火和社會經濟條件的限制。影響建筑物層數的因數有使用功能、結構類型、建筑

9、材料、施工技術條件、城市規劃的要求及防火要求。23 建筑標高是指建筑的(完成) 面標高。24門廳主要設計要求?答:平面位置應明顯、突出并使人流出入方便,門廳內應導向明確并使交通流線簡捷、通暢、互不交叉干擾,有良好的采光和適宜的空間比例關系,應使疏散出入安全,門廳出入口處宜設雨篷、門廊或門斗等來滿足防雨、防風和防寒等要求。25在民用建筑設計中,確定矩形平面房間的開間和進深尺寸應考慮哪些要求?答:家具布置的要求,采光、通風等環境的要求,結構布置的合理性、施工方便和我國現行的模數制。26確定民用建筑中門的位置應考慮哪些問題?答:確定門的位置要考慮:室內人流活動特點和家具布置的要求,盡可能縮短室內交通

10、路線,避免人流擁擠和便于家具布置。面積小、家具少、人數少的房間,門的位置最主要考慮家具的布置,爭取室內有較完整的空間和墻面。面積大、家具布置較靈活,人數多的房間,門的位置主要考慮人流活動和疏散的方便。27建筑設計的主要依據有哪幾個方面?答:人體尺度和人體活動的空間尺度;家具、設備尺寸及使用空間;人們精神上所需求的空間;自然條件影響,如:氣象、溫度、地形、地質、地震烈度等;要求:滿足建筑功能要求、正確選用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經濟效果、考慮建筑美觀要求、符合總體規劃要求。28影劇院中觀眾廳的平面形狀主要有矩形、鐘形、扇形、六角形等,試繪出這幾種形狀的平面示意圖,并闡明各自的特點。答: 矩形平面結構

11、簡單、施工方便,跨度不大時聲場分布均勻,但跨度較大時音質效果變差;鐘形平面結構、聲場分布均勻,減少了偏座;扇形平面可容納較多的觀眾,音質效果較好,但偏遠座位較多,結構和施工較復雜;六角形平面視覺量較高,聲場分布均勻,但結構、施工較復雜。29建筑剖面設計主要包括哪些內容?答:剖面造型、層數、層高及各部分高度的確定,建筑空間的組合及利用等。30建筑空間的利用有哪些處理手法?答:夾層空間的利用;房間上部空間的利用;結構空間的利用;樓梯間及走道空間的利用等。建筑空間組合有哪些處理方式(組合方式)?答:重復小空間的組合;大小、高低相差懸殊的空間組合;錯層式空間組合;臺階式空間組合等。31影響體型及立面設

12、計的因素有哪些? 1、 建筑使用功能要求2、 結構、 材料和施工方法的特點3、城市規劃要求及環境要求4、社會經濟條件建筑體型組合有哪些方式?單一體型、組合體型、復雜體型32簡要說明建筑立面的處理手法?答:1、 良好的比例和尺度關系 2、 立面的虛實和凹凸 3、立面的線條處理4、立面的色彩與質感5、立面的重點與細部處理33體量的聯系與交接有哪幾種方式?直接連接、咬接、以走廊或連接體相連19、建筑是根據人們的物質生適血精神生活的要求, 為滿足各種不同的社會生活需要而建造的有組織的內部和外部的空間環境。特點:是具有物質功能要求和藝術審美要求,是物質產品也是精神產品。特征:物質的、功能的、精神的、審美

13、的建筑是指 (建筑物 )與(構筑物 ) 的總稱,直接供人使用的建筑稱作建筑物,不直接供人使用的稱為構筑物。34衛生間設計的一般要求是什么?答: 衛生間的設計首先應了解各種設備及人體活動的基本尺度;其次根據使用人數和參考指標確定設備數質,最后確定房間的尺寸。一般布置在人流活動的交通線上。盡可能設置前室或過廳,以遮擋視線和氣味,同時作為使用的緩沖地帶,滿足人的心理需要。應有自然采光和通風,設在朝向向較差的部位,男女廁所一般并排布置。衛生間的地面應低于公共走道2050cm以免走道潮濕。設置坐式殘疾人專用廁位。35帶前室的廁所其優點是什么?設計時應注意什么?答: 帶前室的廁所常用于公共建筑中,它有利于

14、隱蔽,可以改善通往廁所的走道和過廳的衛生條件。前室設雙重門,通往廁所的門可設彈簧門,便于隨時關閉。前室內一般設有洗手盆及污水池,為保證必要的使用空間,前室的深度應不小于 1.5-2,0m 。36.廚房設計時應滿足的要求有。答:符合廚房洗、切、燒的操作流程, 并保證必要的操作空間;應有良好的采光通風,以保證油煙不竄入其他房間; 應盡量利用有效空間,以保證足夠的儲藏空間。應有足夠的電器插座(一 般不少于3個)地面、墻面應考慮防潮,便于清洗。37走廊寬度確定的依據是什么?答:走道的寬度主要根據人流和家具通行、安全疏散、走道性質、空間感受來綜合考慮。38門廳的布局的種類及特點?答: 依其在建筑平面中的

15、位置可分為對稱式與非對稱式兩種。對稱式常將樓梯布置在建筑平面的主軸線上或對稱布置于主軸線兩側,易于形成嚴肅莊重的效果:非對稱式則布置靈活,富于變化39大量性建筑:規模不大,但建造量較多的建筑,如住宅、中小學校、小型商店等。40袋形走道:只有一個出入口的走道(或單向疏散的走道)。41尺度:建筑物整體或局部給人感覺上的大小與其真實大小之間的關系。42開間 :房間建筑外立面上所占的寬度。43大廳式組合:以主體大廳為中心穿插布置輔助房間的組合。44 .高層建筑:建筑高度大于 27米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 24m的非單 層廠房、倉庫和其他民用建筑45 .耐火極限:是指按建筑構件的時間-溫度標準曲線進行

16、耐火試驗,從受 到火的作用時起,到失去支持能力、完整性被破壞或失去隔火作用時止的這段 時間,以小時為單位。只要以下三個條件中任一個條件出現,就可以確定是否達到其耐火極限失去支持能力:構件在試驗過程中失去支持能力或抗變形能力完整性被破壞:適用于分隔構件,如樓板、隔墻等。失去完整性的標志是現 穿透性裂縫或穿火的孔隙。失去隔火作用:適用于分隔構件,如墻、樓板等,46 .耐火等級: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標準,它是由組成建筑物的構件的燃 燒性能和耐火極限的最低值所定的。47 .進深:位于同一直線上相鄰兩柱中心線間的水平距離。各問進深總和稱 通進深48 .韻律:建筑某要素重復出現即形成韻律,而節奏則是有規律

17、地重復。韻 律與節奏緊密聯系,節奏是韻律的特征,韻律是節奏的深化。49 .基本模數:數值為100mm以M表示,即1M=100mm其主要適用于門窗 洞口、建筑物的層高、構配件斷面尺寸50 .地震烈度:表示當發生地震時,地面及建筑物遭受破壞的程度。51 .窗地面積比:房間窗洞口面積與該房間地面面積之比,估算室內天然光 水平的常用指標。52 .道路紅線:城市道路用地的規劃控制線,也是場地與城市道路用地的空 間界限。53 .建筑紅線:也稱建筑控制線,是指城市規劃管理中,控制城市道路兩側 沿街建筑物或構筑物靠臨街面的界限。54 .建筑密度:指建筑基地面積之和與總用地面積之比。55 .容積率:指建筑場地內

18、的建筑總面積與該場地總用地面積之比。56 .綠化覆蓋率:指場地內所有喬、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等植被所覆蓋的 土地面積與場地用地面積的百分比。57 .綠地率:指在建筑場地內,各類綠地面積的總和與建筑場地用地面積的 百分比58防火間距:為了防止火災發生時火勢蔓延,以及保證疏散、消防所必需的場地,房屋之間應留出的最小距離。59建筑功能要求:人體活動尺寸的要求、人的生理要求、使用過程和特點的要求。建筑物質技本條件一般包括建筑的材料、結構、施工技術和建筑中的各種設等。60建筑功能是建筑的主要目的,材料、結構等物質技術條件是達到目的的手段,而建筑形象則是建筑功能、技術和藝術內容的的綜合表現。三者之間的關系

19、是目的、手段和表現形式的關系。其中,建筑功能常居主導地位。61建筑分類:按性質分民用建筑、工業建筑、農業建筑。按結構形式分磚混結構、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剪力墻結構、筒體結構、空間結構。按高度分單層、多層、高層。按規模分大量性建筑、大型性建筑。62風玫瑰圖:中國部分城市和地區的風向頻率玫瑰圖。63項目的選址的基本內容:根據項目的性質、規模、功能要求,選擇項目的場地位置、面積大小,以保證建設項目的經濟合理。建筑場地設計根本目的是通過設計使場地中的各要素,尤其是建筑物與其他要素能形成一個有機整體,以發揮效用,并使場地的利用能夠達到最佳狀態,獲得最佳效益,節約土地,減少浪費。64建筑總

20、平面設計是在確定的建設用地范圍內、按照建設項目的功能要求,結合場地的自然條件和建設條件,在符合國家有關法規、規范的要求下,對場地的建筑物、構筑物、交通運輸線路、工程管線、綠化小品等設施的平面位置和豎向高程進行合理的安排,以使建設項目達到經濟合理、技術先進、節約用地、方便經營、美化環境的目的。條件:自然條件、環境條件、現狀條件、規劃要求。原則:認真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符合當地城市規劃或工業園區規劃、滿足使用功能的要求、滿足交通運輸要求、妥善處理場地改、擴建的新老關系、合理預留發展用地、為綜合利用創造良好的條件、要多方比較。特點:綜合性、政策性、地方性、預見性、全局性、建筑總平面設計

21、應根據可行性研報告和城市規劃的要求,對場地內的總體布局、道路、停車場( 庫)、豎向、管線和景觀等進行綜合設計。65. 工業建筑與民用建筑兩者區別在于:工業建設項目場地設計面積大,內容多,圖紙復雜,且側重于建設項目的工程技術及工藝流程要求;民用建筑一般場地較小,場地設計則更加注重場地特征、周圍建筑和環境,場地空間、視覺和景觀關系。盡管工業建筑項目與民用建筑有所差別,但就其建筑總平面設計概念、理論和內容基本是相同的。65建筑高度的計算應符合下列規定:建筑屋面為坡屋面時,建筑高度應為建筑室外設計地面至其檐口與屋脊的平高度。建筑屋面為平屋面時,建筑高度應為建筑室外設計地面至其屋面面層的高度。同一座建筑

22、有多種形式的屋面時,建筑高度應按上述方法分別計算后,取其中最大值。66下列空間可不計入建筑層數:室內頂板面高出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不大1.5m的地下或半地下室。設置在建筑底部且室內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車庫、儲藏室、敞開空間。建筑屋頂上突出的局部設備用房、出屋面的樓梯 間等。67坡地建筑分為平行于等高線和垂直于等高線兩種布置方式。68 .道路布置的原則基地內應設道路與城市道路相連接,具連接處的車行路面應設限速設施,道路應能通達建筑物的安全出口。沿街建筑應設連通街 道和內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樓梯間),其間距不宜大于80ml)道路改變方向時,路邊綠化及建筑物不應影響行車有效視距。 基地內設地下停車

23、場時,車輛出人口應設有效顯示標志;標志設置高度不應影響人,車通行。基地內 車流量較大時應設人行道路。69. 場地雨水排除的基本方式有自然排水方式、 暗管排水方式、 明溝排水方式。( 1)自然排水方式適用于降雨量較小的氣候條件,滲水性強的土壤地區,以及雨水難以排入管溝的局部小面積地段。( 2) 暗管排水方式適用于建筑物集中的場地,運輸線路及地下管線較多的地段,面積較大,地勢平坦的地段,內落水的屋面,道路低于建筑物標高,并利用路 面雨水口排水的地段。( 3) 明溝排水方式適用于建筑物比較分散的場地,高差變化較多,道路標高高于建筑物標高的地段,埋設地下管道不經濟的巖石地段,山坡沖刷帶泥土易堵塞管道的地段等。明溝坡度一般為0.3%0.5%。69綠化布置方式:小游園綠化、庭院綠化、屋頂綠化70建筑小品的作用:強調主題建筑物、滿足環境功能要求、分隔與聯系空問、作為觀賞對象71停車場(庫)出入口設計:機動車停車場的出人口應有良好的視野。出入口距離人行過街天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