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傳知識點》練習(答案)_第1頁
《蘇武傳知識點》練習(答案)_第2頁
《蘇武傳知識點》練習(答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7、法令亡常 亡:通“無”,沒有 8、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 亡:通“無”,沒有 9、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無”,沒有10請畢今日之驩 “驩”:通“歡”11因泣下霑衿       霑:同“沾” 衿:同“襟”,衣襟。12與武決去    決:通“訣”,訣別。 13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經蘇武傳知識點練習(答案)一、請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1、且單于信女,使決人死生女通汝,第二人稱代詞。 2、不顧恩義,畔主背親  畔:通“叛

2、”,背叛。   3、與旃毛并咽之 旃:通“氈”,毛織品。   4、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  去:通“弆”,收藏。5、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無”,沒有6、信義安所見乎? 見:通“現”,顯現。 二、請用小括號標出下更句子中的古今異義詞,并解釋。1(稍)遷至栘中廄監 古義:漸漸 今義:略微2漢亦留之以(相當)     古義:相抵償。    今義:副詞,表程度。 3我(丈人)行也。  &

3、#160;    古義:老人,長輩。    今義:岳父。4(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古義:臨時充任5皆為陛下所(成就)          古義:提拔。    今義:業績。 6兄弟(親近)     古義:親近的侍臣。  今義:動詞,靠近。 7欲(因此時)降武。   

4、   古義:趁這時。    今義:只“因此”二字連用,相當于所以。 8且陛下(春秋)高    古義:年紀。 今義:春秋戰國時期或指季節。 9武等(實在)       古義:確實存在。    今義:誠實、老實。10會(論)虞常 古義:判罪 今義:分析說明事理11太夫人已(不幸) 古義:去世 今義:使人失望、傷心、痛苦12明年 古義:第二年 今義:今年的下一年三

5、、請用小括號,標注出下列句中的詞類活用,并解釋。1、單于(壯)其節,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認為壯2、盡(歸)漢使路充國等: 歸:動詞使動用法,使歸3、欲因此時(降)武    降:使動用法,使投降4、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動用法,使肥沃。5、反欲(斗)兩主      斗:使動用法,使爭斗6、單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動用法,使投降7、推(墮)駙馬河中溺死 墮:動詞使動用法,使墮8、王必欲(降)武  降:使動用法,使投降

6、 9、天(雨)雪  雨:名詞做動詞,下10、羝(乳)乃得歸              乳:名詞做動詞,生子 11、(杖)漢節牧羊              杖:名詞做動詞,拄著 12、以狀(語)武 語:名詞作動詞,告訴13、陵與衛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

7、名詞做狀語,向上 14、得(夜)見漢使 名詞作狀語,在夜里15、武能(網)紡繳,(檠)弓弩 網:名詞作動詞,結網;檠:名詞作動詞,用檠矯正弓弩16、及衛律所(將)降者 將:名詞作動詞,帶領四、判斷下列句子的句式,并直譯。8、緱王等皆死,虞常生得(被動句) 生得:被活抓 全句翻譯:緱王等人都死了,虞常被活捉。9、見犯乃死,重負國 (被動句) 見:表示被動 乃:才 負:對不起 全句翻譯:(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對不起國家10、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定語后置句+被動句) 后置定語:亡罪夷滅者 夷滅:被全家殺光,動詞表被動 全句翻譯:無罪而被全家殺光的大臣們有幾十家11

8、、皆為陛下所成就(被動句)為:表示被動成就:提拔,栽培全句翻譯:全被皇帝所提拔12、劾大不敬 (被動句) 劾:被指揮,動詞表示被動全句翻譯:被指控為“大不敬”,1、送匈奴使留在漢者     (定語后置句) 定語: 留在漢者, 被扣留在漢的 全句翻譯:送被扣留在漢的匈奴使者(回國)2、為降虜于蠻夷   ( 狀語后置句) 為:作,充當 狀語:于蠻夷,在異族 全句翻譯:(你)在異族作奴隸3、何以女為見    ( 賓語前置句)何以:以何,疑問代詞作賓語,

9、前置。女通汝,第二人稱代詞,你為:語氣助詞女為見:見汝為,賓語前置 全句翻譯:憑什么要見你。4、子卿尚復誰為乎     (賓語前置句) 誰為:為誰,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 全句翻譯:你還又為誰(守節)呢?5、何以復加      (賓語前置句)何以:以何,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 全句翻譯:用什么再加重(罪行)呢?6、緱王者,昆邪王姊子也(判斷句)  全句翻譯:緱王是昆邪王的姐夫。7、漢天子,我丈人行也(判斷句) 丈人: 古義:老人,長輩。 行:輩份 全句翻譯:漢天子是

10、我的長輩啊。五、簡答題。1、衛律和李陵勸降的情形和說辭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衛律在勸降蘇武時先殺虞常,降張勝,企圖殺雞儆猴,制造威逼的聲勢,然后又以“當相坐”之罪脅之,以“復舉劍擬之”嚇之,企圖以武屈之,威逼不成,又以“賜號稱王,擁眾數萬,馬畜彌山,富貴如此”之利誘之,總之是軟硬兼施、威逼利誘,手段極其鄙俗,令蘇武深惡之。李陵勸降時,置酒設樂,先是推心置腹地告訴蘇武,“終不得歸”,何必“空自苦”,緊接著指出其兄弟都被漢武帝害死,挑撥君臣關系,后又披露蘇武家庭的悲劇:“太夫人已不幸”“婦年少,已更嫁”“獨有女弟二人,兩男一女,今復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以斷其親情之念,再以切身體會說明最初與蘇武頗有同

11、感;最后指出漢朝法令無常,即使回去也難保身家平安,進一步離間君臣。總之,李陵的勸降用的是攻心計,打的是感情版,比起衛律的鄙俗卑劣要高明許多。兩者不同的原因:1、兩人與蘇武的關系不同:前者對蘇武而言是無恥叛將,后者卻是曾經的同事兼好友。2、兩人的地位與修養不同。衛律是沒有任何氣節可言的武夫,而陵是一代名將飛將軍李廣之后,自然不會像前者一樣鄙俗。3、衛律是個純粹小人,賣國求榮,沒有任何的羞恥心;而李陵曾為漢朝立下戰功,因寡不敵眾戰敗投降,實屬無奈,且從蘇武大義凜然地拒降后,他“泣下沾襟”,可見尚存羞惡之心。2、對于衛律和李陵的勸降,蘇武的回答在措辭和態度上有什么不同?對于衛律的軟硬兼施,蘇武始終是威逼“不動”,利誘 “不應”,表現對其為人的鄙夷。且當他說出: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不聽語計,尚復見不得之類無恥至極的話后,蘇武終于忍無可忍,“罵律”,可見,對于衛律的召降,蘇武自始至終都以強硬的姿態抵抗。而對于李陵推心置腹,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文雅勸降方式,蘇武則是全然不為所動,始終表明自己忠君不二的堅定立場,且稱李陵為“王”,劃清二人的關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