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微生物學教案(Word)_第1頁
農業微生物學教案(Word)_第2頁
農業微生物學教案(Word)_第3頁
農業微生物學教案(Word)_第4頁
農業微生物學教案(Word)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名 稱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長及其控制目 的要 求掌握微生物純培養的獲得方法、微生物生長的測定方法及微生物群體生長的規律;環境條件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有害微生物生長的控制。重 點難 點重點:微生物生長的測定方法;微生物純培養的分離方法;細菌群體生長規律及相關知識;溫度、氫離子濃度、氧氣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常用的有害微生物生長的控制方法。難點:正確理解恒化培養與恒濁培養時 間教學組織 教學方法6學時第一節微生物的生長及測定方法一、生長繁殖的概念 二、獲得純培養的方法1、稀釋分離法 2、選擇性培養基的應用 一、 微生物群體生長的測定(一)單細胞微生物生長量的測定1、細胞數量的測定 (1)細胞總數的測定

2、 (2)活細胞數量的測定 2、細胞生物量的測定 (二)多細胞微生物生長量的測定第二節微生物的生長規律一、 分批培養中微生物群體的生長1、細菌的生長曲線(1)概念 (2)細菌的生長曲線 2、真菌的生長規律 二、 固體培養基上微生物的群體生長 三、 連續培養1、恒化培養 2、恒濁培養 理論講授;舉例2 / 26第三節 環境條件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一、溫度對微生物生長發育的影響 一、 水分及其可給性 二、 氫離子濃度 三、 氧氣和氧化還原電位 四、 光照與輻射 五、 化學殺菌劑和抑菌劑 第四節 有害微生物生長的控制一、 消毒與滅菌的概念 二、 消毒與滅菌的方法1、物理滅菌(1)熱力滅菌 (2)紫外線滅

3、菌 (3)其他滅菌方法 2、化學滅菌 名 稱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態目 的要 求掌握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生態環境中的微生物種群、微生物與環境保護的關系重 點難 點微生物與動植物的關系;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微生物與環境保護時 間教學組織 教學方法4學時第一節 生態系統一、生物圈與生態系統二、生態系統中的物質流和能量流三、微生物生態系統的特點第二節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一、土壤中的微生物二、水體中的微生物三、空氣中的微生物四、極端環境中的微生物五、動植物體中的微生物六、工農業產品上的微生物第三節 微生物與動植物的關系一、微生物與植物的關系二、微生物與動物的關系第四節 微生物在生物地球化學

4、循環中的作用一、微生物在碳素循環中的作用二、微生物在氮素循環中的作用三、微生物在磷、硫等元素循環中的作用第五節 微生物與環境保護一、微生物對污染物的降解與轉化二、重金屬的轉化三、微生物與污水處理四、環境污染的生物監測理論講授;舉例名 稱第八章 微生物在農業中的應用目 的要 求通過講授,使學生了解微生物制劑在農業中的應用現狀及發展展望;掌握微生物農藥和菌肥的基本性質、特點及使用方法;掌握菌肥質量的檢測方法重 點難 點微生物制劑的性質特點和使用方法菌肥質量與生物農藥效價的測定時 間教學組織教學方法2學時第一節 微生物接菌劑一、微生物接種劑的概念、性質特點二、微生物接種劑的應用(一)根瘤菌劑(二)固

5、氮細菌制劑(三)促生菌劑(四)菌根菌第二節 微生物農藥一、微生物農藥的概念、性質和種類二、微生物農藥對害蟲的防治(一)細菌殺蟲劑(二)殺蟲抗生素(三)真菌殺蟲劑(四)其它微生物殺蟲劑 理論講授,舉例說明四、教案內容課 目 緒論目 的要 求掌握微生物的概念、類群、特點,了解微生物學的發展、戰略地位和微生物學的重要性重 點重點:微生物的概念、特點和發展簡史 難 點難點:無主要內容一、 概述1、 微生物定義 5分2、 微生物的特點 10分3、 微生物學研究對象、內容和任務 5分二、 微生物學的形成與發展1、 史前期 10分2、 創始期 10分 3、 奠基期 15分 4、 發展期 10分 5、 成熟期

6、 5分三、 微生物學研究的意義 1、 醫學保健領域的貢獻 8分2、 在工業應用上的貢獻 8分3、 在農業上的貢獻 7分4、對生物學基礎理論研究的貢獻 8分課 目 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 第一節 細菌目 的要 求掌握細菌細胞的基本結構和特殊結構的化學組成、結構及其功能,生長繁殖方式、細菌細胞的形態特征和菌落形態。了解代表種群的基本特征。重 點難 點重點:細菌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難點:革蘭氏染色的原理 主要內容第一節 細菌一、細菌細胞的形態1、細胞大小 3分2、形狀和排列方式 7分二、細菌細胞的基本結構(一)細胞壁 1、基本結構及化學組成、功能 5分2、革蘭氏陰性菌和陽性菌 (1) 革蘭氏染色的方法

7、、結果 15分(2) 革蘭氏染色的原理 10分3、原生質體 10分(二) 細胞質膜和內膜系統1、質膜結構、化學組成、功能 15分 2、內膜系統 10分(三)細胞質集核質1、核質區和質粒 10分2、核糖體和協助蛋白 10分3、內含體 5分課 目 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 第一節 細菌目 的要 求掌握細菌細胞的基本結構和特殊結構的化學組成、結構及其功能,生長繁殖方式、細菌細胞的形態特征和菌落形態。了解代表種群的基本特征。重 點難 點重點:細菌的特殊結構難點:芽孢的形成機理 主要內容三、細菌細胞的特殊結構1、鞭毛 10分2、菌毛 5分3、莢膜 10分4、芽孢 10分5、其它 5分四、細菌的繁殖 5分五、細

8、菌的菌落 5分六、常見代表種群 1、革蘭氏陰性細菌 30分2、革蘭氏陽性細菌 20分課 目 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 第二節放線菌 第三節古生菌 第四節其他原核微生物目 的要 求掌握放線菌、古生菌、藍細菌等原核微生物的形態特征、細胞結構、繁殖方式及代表種群重 點難 點重點:放線菌、古生菌、蘭細菌 與真細菌的區別難點:古生菌的基本特征 主要內容第二節放線菌一、形態結構 15分二、繁殖 10分三、菌落 5分第三節古生菌一、 基本特征 10分二、 與其他生物的區別 10分第四節 其他原核微生物一、 藍細菌 10分二、 其他原核微生物1、 克次氏體 12分2、 支原體 10分3、衣原體 10分4、螺旋體 8

9、分課 目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 第一節 真菌目 的要 求掌握真菌的基本形態、菌落特征、繁殖方式、分類依據及類群劃分重 點難 點重點:真菌的基本形態特征和繁殖方式難點:無 主要內容第一節 真菌一、 真菌(一)一般形態1、菌絲和菌絲體 20分2、菌絲特異化 15分3、酵母狀細胞 10分4、菌落 5分(二)繁殖1、無性繁殖 10分2、有性繁殖 20分(三)分類 20分課 目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 第一節 真菌 第二節其它真核微生物目 的要 求掌握真菌的代表種屬的基本特征,了解粘菌、單細胞藻類、原生動物的基本特征以及和真菌的主要區別重 點難 點重點:真菌代表種屬的基本特征,真菌、粘菌、單細胞藻類、原生動物的主

10、要區別難點:真菌、粘菌、單細胞藻類、原生動物的主要區別 主要內容第一節 真菌三、真菌的代表種屬1、鞭毛菌 10分2、接合菌 20分3、擔子菌 25分4、子囊菌 25分5、半知菌 20分第二節 其它真核微生物一、粘菌1、基本特征 5分2、生活習性 5分二、單細胞藻類1、基本特征 5分2、生活習性 5分三、原生動物1、基本特征 20分2、生活習性 10分課 目第三章 病毒 第一節 病毒(真病毒)目 的要 求了解病毒學的形成與發展,掌握病毒的基本特點,重 點難 點重點:病毒的概念和特點難點: 主要內容第一節 病毒(真病毒)一、 病毒學的形成與發展 20分二、 概念和特征 15分三、大小和形態 15分

11、課 目第三章 病毒 第一節 病毒 第二節 噬菌體 第三節 昆蟲病毒和植物病毒目 的要 求掌握病毒的結構、化學組成,亞病毒的特征,噬菌體的基本特征、生活習性、侵染規律,了解幾種主要昆蟲病毒和植物病毒的基本特點重 點難 點重點:病毒的結構、噬菌體的侵染規律難點:亞病毒的特點主要內容四、病毒的結構和化學組成 10分五、病毒的分類 5分六、亞病毒 15分第二節 噬菌體一、噬菌體的形態 10分二、噬菌體的生活周期 40分第三節 昆蟲病毒和植物病毒一、昆蟲病毒 10分二、植物病毒 10分課 目第四章 微生物的營養目 的要 求了解微生物的生長所需營養要素和營養特點,掌握微生物的營養類型、營養物質進入細胞方式

12、、培養基的類型及配制原則和方法重 點難 點重點: 難點: 主要內容一、微生物的營養物質及其功能1、生物的化學組成 15分2、營養物質及功能 25分二、微生物的營養類型 20分三、微生物吸收營養物質的機制1、單純擴散 7分 2、促進擴散 8分3、主動運輸 12分4、集團轉位 13分課 目第四章 微生物的營養目 的要 求了解微生物的生長所需營養要素和營養特點,掌握微生物的營養類型、營養物質進入細胞方式、培養基的類型及配制原則和方法重 點難 點重點: 難點: 主要內容四、培養基1、概念 5分2、配制原則 (1)目的明確 10分(2)營養協調 20分(3)理化條件適宜 20分(4)經濟實用 5分 3、

13、培養基的類型 20分4、培養基的配置 20分 課 目第五章:微生物的代謝目 的要 求掌握微生物的產能方式、呼吸類型、分解與耗能代謝方式。了解微生物次級代謝產物重 點難 點重點:微生物的產能方式、生物固氮、肽聚糖合成難點:異養微生物的產能代謝主要內容第一節 微生物產能代謝一、氧化還原與能量的產生 5分二、高能化合物的形成 5分三、內能的釋放與利用1、發酵 5分2、有氧呼吸 5分3、無氧呼吸 5分4、能量的消耗 5分第二節 分解代謝一、己糖的分解 20分二、丙酮酸代謝 10分第三節 耗能代謝一、無機養料的同化1、二氧化碳的同化 10分2、硝酸鹽的同化 5分3、分子態氮的同化 15分二、 微生物次級

14、代謝與次級代謝產物 10分課 目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長及其控制目 的要 求掌握微生物純培養的獲得方法、微生物生長的測定方法重 點難 點重點:微生物生長的測定方法;微生物純培養的分離方法。難點:無主要內容第一節 微生物的生長及測定方法一、生長繁殖的概念 5分二、獲得純培養的方法1、稀釋分離法 20分2、選擇性培養基的應用 10分三、微生物群體生長的測定(一)單細胞微生物生長量的測定1、細胞數量的測定 (1)細胞總數的測定 20分(2)活細胞數量的測定 30分2、細胞生物量的測定 5分(二)多細胞微生物生長量的測定 10分課 目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長及其控制目 的要 求掌握微生物群體生長的規律;環境條

15、件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 重 點難 點重點:生長曲線概念與規律;溫度對微生物生長發育的影響。難點:正確理解恒化培養與恒濁培養主要內容 第二節 微生物的生長規律一、分批培養中微生物群體的生長1、細菌的生長曲線(1)概念 5分(2)細菌的生長曲線 30分2、真菌的生長規律 10分二、固體培養基上微生物的群體生長 10分三、連續培養1、恒化培養 7分2、恒濁培養 8分第三節 環境條件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一、溫度對微生物生長發育的影響 30分課 目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長及其控制目 的要 求掌握環境條件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規律以及對有害微生物生長的控制的控制方法重 點難 點重點:環境條件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消毒

16、與滅菌的方法難點: 主要內容第三節 環境條件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二、水分及其可給性 10分三、氫離子濃度 10分四、氧氣和氧化還原電位 5分五、光照與輻射 5分六、化學殺菌劑和抑菌劑 5分第四節 有害微生物生長的控制一、消毒與滅菌的概念 15分二、消毒與滅菌的方法1、物理滅菌(1)熱力滅菌 35分(2)紫外線滅菌 5分(3)其他滅菌方法 5分2、化學滅菌 5分 課 目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態目 的要 求掌握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生態環境中的微生物種群、微生物與環境保護的關系重 點難 點微生物與動植物的關系;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微生物與環境保護主要內容第一節 生態系統 一、生物圈與生態系統

17、10分二、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和物質流 10分三、微生物生態系統的特點 10分第二節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一、土壤中的微生物 10分二、水生環境中的微生物 10分三、大氣環境中的微生物 10分4極端環境中的微生物 10分5動植物體中的微生物 10分6工農業產品中的微生物 10分第三節 微生物與動植物的關系一、微生物與高等植物的關系 1 共生關系(根瘤、菌根) 10分2 植物內生或寄生微生物 10分二、微生物與動物的關系 10分第三節 微生物在生物地球化學循環中的作用1微生物在碳素循環中的作用 10分2微生物在氮素循環中的作用 10分3微生物在硫、磷等元素循環中的作用 10分第四節 微生物與環境保護一、微生物對污染物的降解與轉化 1微生物對有機磷農藥、有機氯農藥和表面活性劑的降解 10分2微生物對農藥的轉化 10分二、重金屬的轉化(汞、鎘、砷、硒污染和微生物轉化) 10分三、微生物與污水處理(活性污泥法) 10分四、環境污染的生物監測 10分課 目第八章 微生物在農業中的應用目 的要 求通過講授,使學生了解微生物制劑在農業中的應用現狀和發展展望;掌握微生物農藥和菌肥的基本性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