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國學經典教案_第1頁
七年級國學經典教案_第2頁
七年級國學經典教案_第3頁
七年級國學經典教案_第4頁
七年級國學經典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七年級國學經典教案【篇一:國學經典教案】國學經典弟子規教案弟子規教學計劃一、教材分析:,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采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義,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范。后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并改名為弟子規。弟子規是一本教我們做人的一些基礎規范,這本書,影響之大,讀誦之廣,僅次于三字經。全書共360句(1080字)。二、教學目的:1 、教育學生孝敬父母、體諒父母。2 、培養學生的愛心,愛長輩,愛老師,愛同學,互相關心,互相幫助。3 、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4 、教育學生誠實、守

2、信。5 、指導學生的生活習慣,行為規范。三、教學內容:弟子規總敘、入則孝、出則弟、謹、信四、教學重、難點:重點:能夠流利背誦。難點:理解含義,并能在生活實踐中應用。五、學習時間:1 、每周安排一節誦讀時間,平均每節課學習16句。2 、利用中午課前預備時間復習鞏固。六、方法措施:1 、借用生動的故事來打動學生的心。2 、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在討論中真正理解含義。3 、舉例子,讓學生深入理解含義。4 、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實踐。七、學習內容具體安排:第一周:學習弟子規“總敘”第二至六周學習“入則孝”第七至九周學習“出則弟”第十至十四周學習“謹”第十五至十八周學習“信”第1課弟子規總敘學習目標1 、從總

3、體上了解弟子規。2 、會背弟子規總敘。3 、大體了解這幾句話的意思。重點會背弟子規總敘。難點大體了解這幾句話的意思。教具準備弟子規音頻教學過程一、介紹弟子規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采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義,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范。后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并改名為弟子規。弟子規這本書,影響之大,讀誦之廣,僅次于三字經。弟子規中的“規”,當然就是指規矩、規則。你們知道“弟子”指的是誰嗎?明確:實際上這個“弟子”是泛指,也就是針對每個人而言的。所以弟子規中談到的

4、規矩禮節是同學們甚至是老師都應該遵守的。現在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這篇古訓弟子規。弟子規共360句(1080字),今天我們學習總序。二、學習弟子規總敘1 、聽泛讀弟子規總敘:弟子規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2 、教師領讀。3 、學生試讀。4 、指名讀。5 、齊讀。分行讀。6 、同桌練習背誦。7 、小組競賽背誦。三、理解“總敘”的意思。“總敘”概括了弟子規的主要內容:首先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言語行為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并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如果以上的事都做了還有多余的時間精力,就應該好好做學問了。有余力則學文當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備了如上的品德),如

5、有多余的精力和時間,再去學習文化知識和技能。四、講故事:大舜的故事孝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干,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為諸侯。五、禮儀1 、回答問題要舉手,回答問題要起立。2 、

6、學習鞠躬。六、作業1 、背誦弟子規總序。2 、回家給父母捶捶背。第2課“入則孝”之“父母呼”學習目標1 、復習弟子規總序。2 、學習“入則孝”之“父母呼”。3 、理解意思,教育學生孝敬父母要從小事做起。不但孝,關鍵是順。培養學生的感恩之心。重點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理解孝道的重要性。難點理解意義,能在生活中做到。教具準備音頻教教學過程一、檢查作業1 、齊聲背誦。2 、是否為父母捶背。二、學習“入則孝”之“父母呼”1 、聽泛讀“入則孝”之“父母呼”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2 、教師領讀。3、學生試讀。4 、指名讀。5 、齊讀。分行讀。6 、同桌練習背誦。7 、小組競賽背誦。

7、三、了解意思。1 、“父母呼”,“呼”就是叫喚的意思。“應勿緩”,“應”就是回答,“勿”就是不可以,“緩”就是遲緩。也就是聽到父母他在呼喚、叫喚我們的時候,應該要立即的回答。想一想,平時父母叫我們的時候,我們是怎樣做的?怎樣做才能更體現“孝”呢?延伸:父母呼應勿緩;老師呼應勿緩;長輩呼應勿緩;同學呼應勿緩。2 、“父母命,行勿懶”:父母在教我們的時候,父母教我們做任何事情,“行勿懶”就是要馬上動作,不可以拖拖拉拉的。3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在教育你的時候,要恭恭敬敬地聆聽。4 、“父母責,須順承”:如果你做錯了事情,父母責備你的時候,你應該接受教訓,真心悔改。希望大家都能夠成為孝敬父母、

8、懂禮貌的孩子。四、講故事:嚙指痛心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于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五、禮儀1 、見到長輩、老師要主動問好。2 、父母、老師、長輩,要求做的事情,要盡量做好。六、作業【篇二:七年級經典誦讀教案】七年級(上)經典誦讀活動教學計劃一、活動目的1 讓學生學習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承國學經典。2 培養學生從小熱愛祖國傳統文化,了解祖國優秀文化,豐富和

9、積累文學知識的習慣。3 .通過誦讀活動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學生素質。二、活動安排1 、在經典誦讀課或者早讀課前進行國學經典誦讀。2 、在空余時間與學生討論對國學經典的理解,幫助學生更快掌握國學經典內容,體驗經典魅力。3 、在經典課上對國學經典進行學習,加強對國學經典的講解,促進學生的理解,提高學生對國學經典的感悟和賞析能力。三、活動評定1 、以學習小組為基礎,全方位考察學生對國學經典的理解能力和實踐能力,進行每周總結評定。對表現優異者進行獎勵,對表現不佳者進行輔導教育。2 、每月進行一次反思總結活動,總結一個月來的得失,并針對得失制定下月計劃,發揚優點,改正缺點。四、國學經典重點學習內

10、容和課時1、朝花夕拾(1課時)3 、千字文(3課時)4 、古詩兩首月夜和鄉思(1課時)5 、古詩兩首山中和濟上作(1課時)6 、古詩兩首斷句和宣城見杜鵑花(1課時)7 、古詩兩首送柴侍御和喜見外弟又言別(1課時)8 、古詩兩首重別周尚書和送友人(1課時)七年級(上)經典誦讀教案第一課時名著導讀朝花夕拾1、 學習導引魯迅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早在三十年代,他的作品就已被編入學校教材;解放后,他的文章更是頻頻出現在各級各類學校的語文課本中,并成為經典篇目。可以說,一代又一代的新中國人,無不是在魯迅思想的熏陶下成長起來的。的確,魯迅作品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大多如“無花的薔薇”,而在這薔

11、薇叢中唯一開著花的,當數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了。2、 新課我們選取以下幾個具體問題,作一下大致梳理:1、創作時間1926年。具體說,從1926年2月起,至11月止,時間跨度不足一年。2、經歷事件主要有女師大事件;與“現代評論派”的論戰;三一八”慘案;赴廈大任教;3、創作視角在寫作朝花夕拾時,魯迅已46歲了。最初發表時配有副題,為“舊事重提”。這樣,就自然產生兩個問題:一是“提哪些舊事”,“提它作什么”的問題,二是把自己放回到童年來講述故事,還是以成人的立場來回憶舊事的問題。作者曾說:“帶露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我不能夠。”因此,作者更多是根據現實的需要,對舊事進行取舍,以成人的視角,來進行“

12、反顧”。3 、文體特點:雜感4 、小結:“由女師大風潮所引起的魯迅和現代評論派的論戰”,“不僅在中國現代思想史、文學史,中國知識分子精神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而且在魯迅自身思想的發展上,也是重要的一個環節。這場論戰引發了魯迅的很多思考,使他產生了一系列的作品,如朝花夕拾,野草,彷徨的后半部,以及華蓋集、華蓋集續編、華蓋集續編的續編里的雜文,實際上構成了魯迅創作的一個高潮。”錢理群()三、選文例析閱讀導讀選文五猖會討論:五猖會主要記述了一件什么事?(這篇短文描述了兒時父子之間一場微妙的沖突“我”對五猖會的熱切盼望和父親的阻難,表現了父親對兒童心理的無知和隔膜。)五猖會前半部分在談迎神賽會時,主要

13、談及哪兩件事?五猖會為什么用將近一半的篇幅談迎神賽會?在朝花夕拾其他篇章中有沒有類似的寫法?(從表面上看,是為了突出賽會的盛況,強化了“我”對“五猖會”渴盼的心情;阿長與山海經中也有類似的寫法。)四、探究思考五猖會中提到了哪兩處古跡?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一是梅姑廟,二是五猖廟;殊與“禮教”有妨。)文末說:“我卻并沒有他們那么高興。開船以后,水路中的風景,盒子里的點心,以及到了東關的五猖會的熱鬧,對于我似乎都沒有什么大意思。”你覺得僅僅因為父親的阻難嗎?(“我”沒有他們那么高興,其中的原因與其說是因為父親的阻難,還不如說是對五猖、梅姑的反感。作者刻意引用聊齋志異中的有關記述,借以表述自己的看法

14、,從而揭露封建禮教和封建道德的虛偽。這一點,聯系前面寫到的“上海的旗袍”等內容,也是一致的。)點評中說:“文章最后一句畫龍點睛,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習俗的不合理。”你認為這里所指的“封建思想習俗”指什么?(應該是指封建禮教和封建道德的虛偽。作者在小引中寫道:“文體大概很雜亂,因為是或作或輟,經了九個月之多。環境也不一:前兩篇寫于北京寓所的東壁下;中三篇是流離中所作,地方是醫院和木匠房;”當時,“三一八”慘案發生后,北京女子師范大學興起學潮,魯迅和一些學生一樣,被列入黑名單。在親友和學生們的敦勸下離家避難。從1926年3月底到5月初,魯迅住在山本醫院、德國醫院,法國醫院等地方。期間先后寫成的二十

15、四孝圖、五猖會等文章,都痛斥了封建道德的虛偽,只是前一篇直白,后一篇相對含蓄一點而已。)結束語:朝花夕拾不是為少年兒童寫的,但寫了許多關乎少年兒童的事,同學們盡可以隨便翻翻。待他年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人生閱歷,回憶所及,再來細讀,我敢說,你一定會溫故而知新,掩卷三思,唏噓不已。一、導入:名著是人類文化的精華。閱讀名著,如同與大師們攜手共游,可以增長見識,啟迪智慧,提高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歡迎進入名著閱讀專題!閱讀名著以自讀為主,掌握一些基本的閱讀方法很有必要。二、簡單介紹閱讀名著的方法:(一)、不妨先讀前言、后記和目錄。以便對這本書的寫作背景、作者情況、寫作目的和大致內容有個初步的了解,猶如掌

16、握了打開書的大門的鑰匙。(二)、略讀與精讀相結合。略讀全書,有利于整體把握主要內容。精彩部分和難點,則需要像讀課文那樣精讀。二者結合,收獲更多。(三)、做點讀書筆記。可以抄名言,寫摘要,作批注,列提綱,制卡片,畫圖表,寫心得等,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此外,在閱讀過程中還要注意利用工具書和有關參考資料,以加深理解,擴展視野。三、解讀課標新課程標準提出初中學生應“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推行,中考語文命題已經體現了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名著類試題走進了中考。四、走近作家、作品:(一)、關于作家:

17、冰心(1900-1999)現代詩人、散文家、小說家、兒童文學家。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主要作品有:詩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等。她的作品以“滿蘊著溫柔”的筆墨,清新雋麗的文字,圍繞童心、母愛和自然美描述“愛的哲學”。愛與美,構成了冰心作品的鮮明特色和藝術魅力。(二)、關于作品:繁星、春水這兩本詩集仿用印度詩人泰戈爾飛鳥集的形式,謳歌母愛,贊美童真,吟詠自然,抒發生活的感悟。這兩本詩集開創了詩情與哲理交融的短詩詩風,引得當時許多青年競相效仿。繁星是詩集,由164首小詩組成。冰心一生信奉“愛的哲學”,她認為“有了愛,便有了一切”。在繁星里,她不斷唱出了愛的贊歌。她最熱衷于贊頌的,

18、是母愛。除了摯愛自己的雙親外,冰心也很珍重手足之情。她愛自己的三個弟弟。她在后來寫作的一篇散文寄小讀者.通訊十三里,還把三個弟弟比喻成三顆明亮的星星。冰心贊頌母愛,贊頌人類之愛,贊頌童心,同時她也贊頌大自然,尤其是贊頌她在童年時代就很熟悉的大海。歌頌大自然,歌頌童心,歌頌母愛,成為冰心終生創作的永恒主題。春水是繁星的姐妹篇,由182首小詩組成。同樣是在晨報副鐫上最先發表,不過春水的問世要比繁星晚三個月。在春水里,冰心雖然仍舊在歌頌母愛,歌頌親情,歌頌童心,歌頌大自然,但是,她卻用了更多的篇幅,來含蓄的表述她本人和她那一代青年知識分子的煩惱和苦悶。她用微帶著憂愁的溫柔的筆調,述說著心中的感受,同

19、時也在探索著生命的意義,和表達著要認知世界本相的愿望。五、作品賞析:根據下面的提示寫好發言綱要,賞析一下你所欣賞的小詩。這首詩歌描繪的情景你能用自己的語言給大家說說嗎?這首詩飽含著什么感情或告訴我們什么道理?(一)、母愛1 、母親呵!天上的風雨來了,鳥兒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風雨來了,我只躲到你的懷里。-繁星2 、小小的花,也想抬起頭來,感謝春光的愛-然而深厚的恩慈,反使他終于沉默。母親呵!你是那春光么?3 、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4 、這些事,是永不漫滅的記憶:月明的園中,藤蘿的葉下,母親的膝上(二)、童真:I 、嬰兒,是偉大的詩人在不完全的言

20、語中吐出最完美的詩句2、萬千的天使,要起來歌頌小孩子;小孩子!他那細小的身軀里,含著偉大的靈魂。(三)、自然:我們都是自然的嬰孩,臥在宇宙的搖籃里(四)、將母愛、童真、自然融為一體: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極樂的應許,我要至誠地求著我在母親的懷里,母親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五)、哲理小詩:II 、墻角的花!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2、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篇三:國學經典教案】第四單元理想主備人:宋佳敏III 、立志一、教學目標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和課文后的古詩,感受人物的特征。2 、能根據教師講

21、解說出課文意思,知道孔子、子路、顏淵的理想,能說一說自己理想。3 、知道幾種年齡稱謂。二、教學重難點1 、熟讀課文,在誦讀中感受人物的特征。2 、了解孔子和弟子們的志向,知道幾種年齡稱謂。三、教法學法:朗讀法四、教學過程(一)討論談話,引入新課教師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理想,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理想,作為本課的導入。(二)識字誦讀,帶讀立志1 、讓學生試著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出聲來。2 、讓學生聽音頻范讀,然后跟著音頻朗讀兩遍。(三)內容感悟。1 .師讀一段,講解一段。2 .學生一起說文意。(四)朗讀。1 、分組讀2 、老師讀上句學生對下句。3 、多種形式朗讀,爭取當堂課背誦。(五)練習實踐。文后“神奇

22、漢字”、“日積月累”、說一說”。12、侍坐一、教學目標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和課文后的古詩,感受人物的特征。2 、能根據教師講解說出課文意思,簡單說出文中不同人物的志向及孔子對不同志向的態度。3 、知道古代宗廟的意義,能簡單說出吳鉤、凌煙閣的意義。二、教學重難點1 、熟讀課文,在誦讀中把握課文中的主要內容。2 、了解孔子和弟子們的志向。三、教法學法:朗讀法四、教學過程(一)討論談話,引入新課教師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理想,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理想,作為本課的導入。(二)識字誦讀,帶讀侍坐1 、讓學生試著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出聲來。2 、讓學生聽音頻范讀,然后跟著音頻朗讀兩遍。(三)內容感悟。1 .師讀

23、一段,講解一段。2 .學生一起說文意。(四)朗讀。1 、分組讀2 、老師讀上句學生對下句。3 、多種形式朗讀,爭取當堂課背誦。(五)練習實踐。文后“神奇漢字”、“日積月累”、說一說”。第五單元言行13、子之言一、教學目標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和課文后的古詩,加強對夫子語言的感悟。2 、能根據教師講解說出課文意思,概括孔子的特點。3 、能說出發憤忘食、樂以忘憂、葉公好龍、勇者不懼、怨天尤人、上學上達等成語的意思。二、教學重難點1 、熟讀課文,把握夫子的語言含義。2 、從本課孔子言語中初步體會孔子的為人。三、教法學法:朗讀法四、教學過程(一)討論談話,引入新課展示孔子畫像,講述孔子的故事,提出問題:孔子是個什么樣的人?引出課文。(二)識字誦讀,帶讀子之言1 、讓學生試著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出聲來。2 、讓學生聽音頻范讀,然后跟著音頻朗讀兩遍。(三)內容感悟。1 .師讀一段,講解一段。2 .學生一起說文意。(四)朗讀。1 、分組讀2 、老師讀上句學生對下句。3 、多種形式朗讀,爭取當堂課背誦。(五)練習實踐。文后“神奇漢字”、“日積月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