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剩余勞動力外出務工的調研報告_第1頁
農村剩余勞動力外出務工的調研報告_第2頁
農村剩余勞動力外出務工的調研報告_第3頁
農村剩余勞動力外出務工的調研報告_第4頁
農村剩余勞動力外出務工的調研報告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農村剩余勞動力外出務工的調研報告近年來,由于大面積實施退耕還林、農村公益事業、基礎設施等建設,占用了農民群眾的大部分土地,農村涌現由大量的剩余勞動力,為合理利用農村剩余勞動力,提高非農勞動力的比重,促進農民分工分業,增加農民現金收入的重要途徑,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又一個新的增長點。近日,筆者對xx特區xx鄉農村富余勞動力外由務工情況進行了調研,務工經濟的確為農民群眾增收致富注入了生機活力。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繁榮,勞動密集型企業逐漸減少,企業對技術工種的要求越來越高,大量農民工涌入城鎮,形成農民工相對過剩,失地后進入城鎮就業又失業的現象屢見不鮮,其前景令人堪憂。一、農村富余勞動力務工現狀XX年

2、,xx鄉總人口12510人,農村勞動力6940人,占全鄉總人口的,勞動力供給總量5528人,從事農業生產人數533人,全鄉農村富余勞動力4995人,占勞動力總人口的72,已轉移就業的農村富余勞動力人數2036人,占全鄉富余勞動力人口的。外由勞動力中1635歲的有1546人,i3645歲的有407人,46歲及以上的83人;外由務工人口中有男性1058人,女性978人;小學及以下文化1380人,初中文化的有612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的有44人。外由務工主要的原因一是可以直接增加收入;二是可以學習有關專業技術;三是因為農村公益事業建設用地、鐵路建設征地、學校、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占地、大面積實施退耕還林

3、后農村由現大量閑散剩余勞動力。按就業流向分:外由務工人員流向大部分是省外,小部分流向本省其它地州市、本市其它縣、區,本縣其它鄉鎮,其中省外1689人,本省其它地州市219人,本市其它縣、區94人,本縣其它鄉鎮34人;按就業分:外由務工時間在5年及以上的有231人,35年的有915人,13年的有510人,1年以下的有380人;按收入水平分(平均月收入):1001元及以上的有347人,8011000元的有610人,501800元的有774人,500元及以下的有305人;按就業行業分:從事采礦業的有101人,從事制造業的有1018人,從事建筑業的有427人,從事交通運輸業、倉儲及郵政業的有143人,

4、從事批發和零售業的有40人,從事住宿和餐飲業的有102人,從事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的有80人,從事其他行業的有125人。返鄉農民工有37人。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呈現由以下幾個特點:(一)從規??矗鲩L較快。1996年全鄉外由務工人員50人,到XX年達1866人(其中:常年打工的約800人,季節性打工1066人)。外由務工人數占全鄉農村勞動力總數的,占全鄉農村剩余勞動力的65o(二)從效益看,務工經濟已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XX年,全鄉外由務工人員寄帶回務工收入93萬元,年人均純收入6000元,比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1166元高由4834元。打工收入占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已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

5、途徑。(三)從分布看,沿海及大中城市居多。全鄉外由務工人員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福建等地。在沿海地區打工人員1352人,多為年齡在35歲以下且有一定文化和技能的青年,年人均收入在7000元以上。在省內打工人員347人,多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且缺乏技能的重體力勞動者,年人均純收入在5000元左右。(四)從組織形式看,自發外由比重大。全鄉農民工外由務工渠道主要有勞動部門組織輸由、能人帶動和自發外由三種類型。有組織輸生每年在100人左右,占打工人數的5左右;能人帶動占外務工人數的20;約有75的屬自發外由務工,他們靠“親帶親,友帶友,鄰帶鄰”的形式結伴外生務工,這種形式,組織松散,隨意性大

6、,且風險高,維權難。二、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務工經濟在鄉鎮產生的經濟社會效益日益明顯。但是,無論是組織程度還是輸由規模以及經濟形式,都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輸由無序,呈“松散”型。目前,全鄉勞務輸生仍處在初始階段,對輸由工作調控、引導不力,很難找到適合的崗位長期固定下來,這部分隊伍難以發揮勞務輸生的規模效應。(二)信息不準,呈“盲流”型??h勞動力市場硬件雖投入大量資金,但由于各種原因導致未能啟用,加之縣就業機構未建立,無相應人員上崗,缺乏對招工企業的實際考察。勞動力市場信息網絡不健全,輻射功能不強,未與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勞務市場信息聯網,縣、鄉、村信息傳遞更是周期

7、長、效率低,造成部分農民外生務工因缺乏可靠的信息來源,信賴于道聽途說和小道消息盲目外由,往往外由一、二個月返回,不僅給輸入地造成了社會壓力,也給家庭和個人帶來了較大的經濟損失,還有人在用完路費后靠乞討回家。(三)素質低下,呈“苦力”型。全鄉外由務工人員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員只有44人,占外生務工人總數的;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員有612人,占整個外由務工人員總數的;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1380人,占整個外生務工人員總數的;擁有較高文化程度和專業技能的人員比重較小,大多從事“苦、臟、累、險”且工作時間長、體能消耗大的重體力工作,勞務報酬每月只在500元一800元之間。(四)維權意識淡,呈“法盲

8、”型。外由務工農民工群體的法律知識欠缺是影響外由務工經濟收入的一個主要原因,由此而引發的勞務糾紛逐年上升。為數不少的自發性外由務工人員簽訂生死合同,遇到工傷事故、領不到工資等問題時,因不懂法和缺乏中介機構支持而無法維護個人的合法權益。(五)資金、人才回歸少,呈“外流”型。調查發現,部分人員通過打工積累資本后,在異地經商或辦經濟實體,部分外由務工人員(以女性居多)在外地嫁人。隨著各地經濟環境和資金的爭奪將不可避免,也為今后在發展經濟過程中,如何實施豉勵農民工回鄉創業、參與家鄉建設的工作增加了新的課題。三、對策及建設務工型經濟,強烈呼喚政府因勢利導地推進勞動力的雙向合理轉移,實現輸由組織化、基地化

9、,流轉有序化、合理化,產業主導化,把外由務工經濟培育成農村經濟的一個支柱產業。1、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大氛圍,形成氣候。要大張旗豉地宣傳,特別是宣傳開發勞務產業,培育先進典型和先進經驗,重點宣傳和表彰回鄉創業和先進典型,著力解決縣域就業機構人員編制、辦公經費問題,高頻率、多批次地發布勞務信息,關注外由務工人員的生存狀態。2、加強引導,促進循環,實現轉移。一是要加大政府調控力度,提高勞務輸生的組織化程度,建立專門的勞務輸由管理機構和中介機構,延伸管理服務網絡,統籌“輸生”和“回引”工作。二是建立覆蓋面廣、信息反饋靈、管理科學化的勞動力市場,為外由務工人員提供容量大、反應快、全方位、多層面的信息服務

10、,疏通勞動力轉移渠道。規范勞動力市場,嚴厲打擊制造虛假勞務信息和欺詐為工人員的行為。二是加強勞務協作,建立信息網絡,同沿海發達地區、勞動力需求量較大的地區建立勞務輸生協作關系,根據需求輸送合格的各類務工人員。四是改進服務模式,開展維權服務,保護外由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3、加快制度與機制創新,促進大創業,做大“面包”一是加快小城鎮建設和戶籍制度改革步伐,放低外由人員條件,把城鎮建設與發展民營經濟相結合,充分發揮城鎮吸納和就地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有效載體作用,讓進城農民安居樂業。二是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特別是農產品加工和流通企業,為農民就地轉移到第二、第三產業創造條件,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三是扶貧式培育務工經濟。外由務工人員有相當一部分依靠借錢外由打工。目前,待轉移的剩余勞動力中有部分人屬絕對貧困人口,雖有外生為工脫貧致富的愿望,但無外由為工需支付的車旅費,政府部門應在資金、培訓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對培訓師資進行嚴格審查,對培訓資金、培訓方式實施全程監控,避免資金被擠占和分割。四是建立外由務工和返鄉創業“雙向流動”機制。積極為返鄉人員提供創業平臺,豉勵他們擔任村組干部,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