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學考試題_第1頁
倫理學考試題_第2頁
倫理學考試題_第3頁
倫理學考試題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倫理學考試題、五個原則(分析題)生命的價值原則:主張人應該尊重生命,也應該接受死亡。(誰也不能分享或占有別人的生命,即個人絕不應該將生命僅僅當作手段。)善良的原則(正當行為):善良或正當原則對任何道德體系都是根本原則,它要求人們努力做到三點: 揚善抑惡,做好事; 不造成損壞,不做壞事; 制止壞事,防止損害。公正的原則:這里所謂公正,意味著人們當試圖分配好處和壞處時應該公平合理地對待他人。說實話的原則(誠實的原則):人類的關系是以交往為基礎,謊言的后果會腐蝕這個基礎。這一原則為有意義的交往做準備。個人自由原則:主張人們作為具有獨特性差異的個人,在前四條基本原則的框架之內,必須擁有選擇自己道彳惠修

2、養方式方法的自由。二、法律判斷與道德判斷的內在關系(1)法律判斷為惡的刑事行為,在道德判斷上都是惡的行為,但在道德上判斷為惡的行為,并不一定是夠得上法律懲罰的惡。(2)道德判斷是法律判斷的基礎,法律的規范性基礎在道德。法律判斷之錯是以道德判斷之錯為先。三、君子理想(五儀:庸、士、君、賢、圣)(1)君子可修煉,是儒家的理想人格孔子對君子人格理想有更高標準,君子能夠“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笔且环N人格氣象,一種從容中庸的氣象,即是至德。(2)君子與道德之稱可以互換,為道德典范。在儒家思想里,君子這個概念是“道德之稱”。君子這一概念是指具有一定道德品性的主體(個人)的。(

3、3)孔子對君子的論述 以仁為內極,以文明化的行為和優雅風度為其外表,達到內外統一。(第一層) 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第二層) 博施于民而能濟眾或“庶之、富之、教之”的富民政治以及社會文明化的政治理想。(第三層)(4)君子經過修煉是可以達到的。君子等于道德,君子是可以達到的,每個人都有成為君子的可能,但不是每個人都擁有這個“力”。- -1-儒家強調首先在于立志,“先立乎其大也”。- -2-“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币环N宏大的志愿與人格氣象。- -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重視君子的人格尊嚴。35(補充)君子與紳士的區別(p363)(1)紳士概

4、念,是專指社會上層高位的人,是貴族階層在位者的稱謂。(2)孔子時期之前,君子與紳士具有相同本質。下層庶民縱有道德也不配稱為“君子”,因為他們另有有“小人”的專稱。(3)孔子時期,經過長期的演化,從身份地位的概念轉變為以道德,品質為內涵的概念。但還保留著某種身份痕跡。君子與紳士開始有區分(4)孔子這里,當完成意義轉化之后,使得君子概念完全成為道德之稱,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睆拇?,君子排除身份因素。君子|圣人君子是有別于(低于)圣人的一個層次。差異體現:四、內圣方面,圣人與君子的差別在于“智"和仁"兩方面的差別。在智的方面,圣人之智遠高于君子。在仁的方面,圣人是“人

5、倫之至”,“人道之極”,君子則不過是仁者而已。五、外王方面,圣人是才德超群之人,也是有位之人,并且在功業上期望遠超君子。六、境界上,君子修己,圣人修己以安百姓。七、相同:在道德完善上,君子與圣人這對概念可以互換。理想人格如何劃分(填空題)(p262)五儀:庸人、士、君子、賢人、大圣八、幸福與德性的關系亞里士多德認為,德性與幸福不是這種外在的手段性的關系,而是一種內在構成性關系。即當我們說德性構成幸福,不是德性的后果產生了幸福,而是意味著當我們擁有德性時,就在某種程度上或部分地實現了幸福。九、羅爾斯的正義論問題問題一:正義論中實現他所說的公平的前提是什么?羅爾斯認為人的權利是由公正的社會所賦予的

6、,因此無人能優于別人。羅爾斯的自由平等的公民也有自我利益或自我權利需要保護,但這只有在一個正義的社會中才有可能。因此,建構一個正義原則知道的基本社會制度在羅爾斯的契約論中居于首要地位。而這種社會契約需要“無知之幕”作為嚴格平等的前提。問題二:無知之幕的前提理性人所具有的正義感的能力,是一種理解,運用和遵循正義原則的能力;自我善觀念的能力,是形成修改和理性地追求自我善的能力。因為有了這兩種道德能力,通過推理,人們能夠達到某種即合乎正義又合乎我們利益的協議。問題三:羅爾斯的兩個正義原則及其解釋(1)平等原則: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權利,享有與其他人同量的自由,和諧共存的,最大限度自由。(2)差異原則:如

7、果不平等有利于每個人,那就是可以被允許的不平等。十、功利主義(行為功利主義/規則功利主義)(1)行為功利主義:它本質上認為,從都應該使自己的行為為其影響所及的每個人都帶來最大量的大于壞處的好處。(2)規則功利主義:為了克服行為功利主義而產生。它主張每個人都始終應當確立給一切相關者帶來最大好處的原則。八、康德之于尊嚴尊嚴、平等意味著應當掃除所有那些使人不成為人,使人屈辱,使人喪失尊嚴的社會條件。尊嚴是底線,只要人的尊嚴能夠得到保障,這個社會也就不會使人們失去存在的意義??档抡J為人的尊嚴或對尊嚴的承認不以人的差別或相對價值的差別為前提,從而在道德上給予每一人以平等的基礎和前提??档掳衙總€人看做是立法者,人為自己立法。九、康德所強調的兩個重要問題(1)道德責任是第一個問題 道德判斷既是對已發生或已做之事的判斷,也是對未做和要做之事的判斷。人總是要做被認為正確或對的事情。 責任具有約束性意蘊,同時,責任作為當事人所內在承擔的,也具有動機性??档虏粌H強調責任的約束性,更為強調責任所具有的動機性。(2)第二個問題:行為或行為準則的普遍化或普遍性問題??档掳训赖滦袨榕c理性行為內在聯系起來,認為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