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s版第二單元教案_第1頁
語文s版第二單元教案_第2頁
語文s版第二單元教案_第3頁
語文s版第二單元教案_第4頁
語文s版第二單元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6開國大典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無比激動、自豪的思想感情,并領悟文章按事情的發展順序記述、重點突出、有詳有略的表達方法。 2、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體會重點語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第七自然段。3、幫助學生認識“聳、渠、鈕、枳、聶”;會寫“防、聳、旗、擎、渠、鈕、徐、枳、融、司、緩”;理解“典禮、城防部隊、擎、徐徐上升、緩緩、就位、肅立、瞻仰”等詞語。4、引導學生進行小練筆,培養學生的合理想象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重點與難點重點:體會開國大典盛況,正確領會課文的思想感情。難點: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體

2、會重點語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方法:教學時間:2課時第一課時課 型:“ 教學要求:1、幫助學生掌握11個生字,理解新詞。2、掌握課文大意。學習第一段,感受會場上喜慶的氣氛。教學過程:1、 認 1、出示課題,讀題。2、理解題意。開國:建立新的國家;典:典禮,鄭重舉行的儀式;大典:隆重的典禮。3介紹時代背景  (放一段開國大典電影片斷然后介紹。)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以來,領導全國人民為推翻壓在頭上的三座大山進行了可歌可泣的頑強斗爭。八年抗戰,多少英雄兒女前赴后繼、浴血奮戰、保家衛國;三年的解放戰爭,中國人民終于推翻了蔣介石的反動統治,迎來了全國的大解放,迎來了

3、“開國大典”的盛況。從此,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了。2、 學要求: 1、自己讀課文,學會字詞。 2、劃出課文中解釋課題的一句話。 3、課文寫了哪幾個場面?劃出場面間的連接句。 4、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三、議1、說說開國大典分為幾個場面?2、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開國大典的?(按照開國大典進行的順序記敘。根據會場、典禮、閱兵、游行四個動人場面寫的。)3、交流疑難,解決部分問題。學習第一部分1、朗讀課文第一部分。2、讀完這段你有什么感受?理解重點句“總數達三十萬人“丁字形的廣場匯集了從四面八方來的群眾隊伍。”“他們清早到了北京車站,一下火車就直奔會場。”“天安門廣場已經成了

4、人的海洋,紅旗翻動,向海上的波浪。”(理解:到會群眾范圍廣:“四面八方、匯集”而來;來得早:早上六點鐘就入場;到會人數多:成了人海;熱情高:直奔,五更天摸著黑;次序好:按照預定的地點排列。)   3、選擇一句,讀出莊嚴、隆重、熱烈的氣氛。四、練1、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2、抄寫生字新詞第二課時課 型:教學要求:1、通過引導學生體會重點語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課文思想感情,并領悟文章按事情的發展順序記述、重點突出、有詳有略的表達方法。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過程: 一、認1、默讀課文,理清典禮過程。默讀本段,理一理典禮的過程。(宣

5、布典禮開始奏國歌升國旗放禮炮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閱兵式群眾游行。)簡要敘述開國大典的典禮過程。2、 學通過分析比較,想想哪些場面寫得特別詳細?哪些場面寫得較為簡略?(領悟文章按事情的發展順序、重點突出、有詳有略地記敘的寫作特點。)(1)教師適時引導(閱兵式最能體現開國大典的盛況。受檢閱的部隊有海軍、步兵、炮兵、戰車師、騎兵、空軍,兵種很多。)(2)聯系上下文說說句子的含義,體會思想感情。 理解1“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經過無線電的廣播,傳到長城內外,傳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 (“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指的是毛主席的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

6、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用“莊嚴”和“雄偉”形容這聲音不是一般的聲音,它是非常莊重、嚴肅、雄壯、偉大的,這一宣布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這聲音“傳到長城內外,傳到大江南北”,說明這一宣告已傳遍中華大地。“長城內外”、“大江南北”指全國各地。“長城”、“大江”代表中國,再用“內外”、“南北”這樣相對的詞語,既表達了全國各地的意思,又使語言非常生動、整齊、有力。“全國人民一齊歡躍起來”,“歡躍”,歡騰跳躍。毛主席的宣布,震動了全中國,使全中國人民感到無比歡快、無比激動、無比自豪,它表明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聯系下文,課文對天安門廣場慶典的描述,正是“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的寫照和縮影。)看書上插

7、圖:這是董希文的著名紅色經典油畫開國大典,形象逼真地再現了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新中國誕生了的生動而宏大的場面。 指導朗讀:把重點詞語表達的感情通過恰當的停頓、節奏、輕重處理用聲音表現出來。 自己讀、朗讀、齊讀 指導背誦第七自然段。 理解2“接著是一個戰車師,各種裝甲車和坦克車兩輛或三輛一排,整整齊齊地前進;戰士們挺著胸膛站在戰車上,像鋼鐵巨人一樣。” 理解3“歡呼聲蓋過了飛機的隆隆聲” (因為人民解放軍的隊伍威武雄壯,它是人民的武裝,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國的強大安全保障。群眾看到自己的武裝那樣強大,戰士那樣威武,用歡呼來表達自己激動的

8、心情,用喊聲和掌聲表達著對人民軍隊的熱愛之情。)理解4“群眾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啞了,把手掌都拍麻了,還覺得不能夠表示自己心里的歡喜和激動。” (是中國人民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而表達的快樂和激動的心情。呼喊和鼓掌是表達高興和激動心情的形式。嗓子喊啞了、手掌拍麻了,說明了人們心情歡快、激動到了極點。表達了人民群眾對人民子弟兵無比信賴和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 想象描繪的畫面,帶著體會到的情感自由讀,感受人民群眾的心情。(激動、興奮、喜悅)  朗讀(自豪,揚眉吐氣)4、體會寫作方法:描寫人民群眾的心情,課文用了哪些方法?比喻:排山倒海的掌聲;轟雷似的掌聲。排比:

9、四個“傳到”。體會排比氣勢,朗讀排比句。 三、議 1、齊讀第三部分。  思考:從這一部分中,你讀懂了什么? (晚上九點半游行隊伍才完全走出了會場,典禮持續時間長。) (“兩股紅流”指的是人民群眾的隊伍,舉著燈籠、火把游行,游行隊伍一片火紅,所以用“紅流”代表游行隊伍。) (“光明充滿了整個北京城”中的“光明”除了講光亮外,還可以象征人民解放了,擺脫了黑暗社會的統治,前途一片光明。)  2、指導感情朗讀,深化理解3、總結全文四、練 小練筆:寫一段話: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門廣場上   &

10、#160;    板書設計:6開國大典熱愛、激動、自豪      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宣布典禮開始奏國歌升國旗放禮炮     重點突出宣讀公告閱兵式群眾游行     有詳有略 教學反思:7*望大陸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體會詩中所表達出的于佑任先生濃濃的愛國情感。    2、使促學生獨立認識“兮、殤”2個生字;能正確、熟練并

11、有感情地背誦全首詩。    教學重點:體會詩中所表達出的于佑任先生濃濃的愛國情感。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教學方法:教學時間:一課時課 型:教學過程:1、 認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認識詩人。簡介詩人生平及寫作本詩的背景。二、學  1、自學生字。注意字的音和形。    “兮”“殤”都是一聲;“殤”Shang,翹舌音。  2、自己讀課文,注意把詩讀正確、流利,了解每一小節詩的大意。  3、體會詩歌感情。三、議&

12、#160; (1)默讀課文,思考:詩人有什么囑咐?  (2)說一說詩人為什么要“望我故鄉”“望我大陸”?  (3)有感情地朗讀一二節。  (4)齊讀第三小節:詩人都望到了什么?  (見到“天”“地”的景象:天是深藍色的,在天幕籠罩下的大地,茫茫一片,望不到邊,給人以視野寬大、心胸開闊的感覺。)  指導學生看文中的插圖,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理解:“山之上,國有殤”    (體會詩

13、人愿以身許國的情懷。體會詩中所表達出的于右任先生濃濃的愛國情感。)    指導朗讀 引導學生閱讀“學習鏈接”    體會詩人強烈期望兩岸統一的情感和渴望回歸大陸的心情,體會他在有生之年未能實現心中期望的失望情感,以及他未能回到大陸、回到故鄉、與故鄉親人相見的痛楚。    四、練    帶著感情自己讀讀這首詩    朗讀后試著背一背。 板書設計:7*望大陸望故鄉山之上,國有殤(愛

14、國)望大陸教學反思:8 明天更輝煌教學目標:1會認會寫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節。3能體會作者的情感,感受大陸和香港血濃于水的親情。重點難點: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節。2能體會作者的情感,感受大陸和香港血濃于水的親情。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等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課時:兩課時。第一課時課 型:教學目標1會認會寫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現代詩的特點。教具準備:生字新詞卡片,重點語句幻燈片。教學過程:一、認1(出示中國地圖)同學們,你們誰能找出香港的位置?你們知道香港是哪一年回歸祖國的嗎?2是的,1997年7月1

15、日,香港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這一天是舉國歡慶的時刻,(出示歡慶場面的圖片)人民群眾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喜悅心情,你能想到什么方式?學生甲:游行,看升旗。學生乙:載歌載舞,放鞭炮。學生丙:寫文章、作詩。板書課文題目,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為了紀念這一時刻而寫的詩。學生齊讀課文題目。4老師出示香港的資料和圖片,學生讀課文。二、學1學生自瀆課文,畫出生字、新詞2學生匯報交流學習情況。3教師出示生字新詞卡片。恥辱尋覓點綴乳汁荊棘步伐4借助工具書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詞語。斷腸:形容悲傷到極點。自強不息:自己努力向上,永遠不懈怠。炎涼滄桑:指事物很大程度的改變。曙光:一是指清晨的日光;二是比喻已經在望

16、的美好的前景。點綴:加以襯托或裝飾,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荊棘:泛指山野叢生的,帶刺的小灌木。三、議1本文是一首現代詩歌,是獻給香港回歸之日的贊歌。請試著給它劃分段落。2學生討論,劃分段落。全詩共三節,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講述了祖國對香港的思念之情,盼望著香港能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第二部分:回顧了香港人民飽受的滄桑,講述了祖國對香港的關心與幫助,體現了祖國內地與香港血濃于水的骨肉親情。第三部分:香港回到祖國的懷抱,祝愿香港明天更加輝煌。3全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全詩表達了作者對香港飽受滄桑的關愛之情,贊揚了中國人民的偉大精神,并祝愿香港明天更加輝煌。學習課文第一部分1指名讀第一節,畫

17、出重點詞句。2你從“漫長的歲月”里讀出了什么?漫長的歲月指香港自19世紀中期至20實際末一百多年的日子,從后面的“一串串故事”可以看出在這漫長的歲月里發生了好多的事情。3出示句子:(1)你被迫離開母親的懷抱,骨肉分離撕斷腸。(2)滾滾黃河為之怒號,不盡長江為你悲傷。從這兩句話里,你又讀出了什么?學生甲:香港離開了祖國的懷抱,人們無比悲痛。學生乙:寫長江、黃河,其實是在表現舉國上下的憤怒與悲痛。師小結:香港離開了祖國的懷抱,骨肉分離,我們怎能不悲痛,怎能不憤怒呢?香港的回歸成為了舉國上下共同的努力和期待。請同學們課下搜集資料,了解這段屈辱的歷史,我們下節課再來繼續學習。4、 練練習鞏固:恥辱尋覓

18、點綴乳汁荊棘步伐第二課時 課 型: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節。 2了解香港回歸這段歷史,激發愛國情感。 3能體會作者的情感,感受大陸和香港血濃于水的親情。 教具準備香港相關資料,重點語句幻燈片。 教學過程一、認 復習導入,聽寫詞語。1同學們,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明天更輝煌。聽寫詞語:恥辱尋覓點綴乳汁荊棘步伐2學生互相檢查,不會寫的練習鞏固。3你們課下搜集了哪些資料呢?二、學1了解了這段歷史,我們接著來學習課文。2學生齊讀課文。香港飽受了屈辱和苦難,那香港人民又是怎樣做的呢?出示句子:在苦難和機遇中,你尋覓著生存的曙光。你把滴滴汗水,點綴在東方之珠上。香港人民在艱苦的環境里利

19、用一切機會改造自己的生活,尋找著自強不息的道路,并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終于把香港建設成為“東方之珠”,這都是幾代香港人用辛勤的汗水凝聚成的。3不管香港被分割多久,它都是祖國母親的一部分,香港的發展與繁榮離不開祖國的幫助,是全國人民對香港的關心和愛護,才使香港有了今日的輝煌。出示句子:不管你離開多少歲月,母親的血在你身上流淌。在你的發展和繁榮中,融進了母親的淚水、乳汁和力量。學生齊讀這段話,感受祖國內地與香港血濃于水的骨肉親情。三、議1在香港回歸祖國的過程中,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出示句子:在億萬炎黃子孫中,有一位偉人永志不忘。他用超人的智慧和膽略,為你繪制了回歸的航向。你怎樣理解這句話?它表達

20、了作者對鄧小平同志的贊頌,說明鄧小平同志為香港回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2是啊,香港終于回歸祖國的懷抱,回到祖國懷抱的香港將更加繁榮、昌盛。出示句子:百年之夢終相圓,擁抱時的淚水中充滿希望。回到母親懷抱的香港啊,明天更加美好、更加輝煌。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作者無比激動的心情和對香港明天的美好祝愿。4、 練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背誦課文的第三節。3課下搜集聞一多的七子之歌香港板書設計祖國的思念期盼歸航香港百年回顧受辱的歷史血脈相連明天更輝煌偉人的膽略香港回歸教學反思:9 山海關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體會文章所表達出的熱愛祖國疆土,熱愛中華民族的熾熱情懷,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

21、誦自己喜歡的部分。2、指導學生默讀課文,懂得作者按“先總起(贊嘆山海關),再分述(山海關的威武風采山海關的動人歷史),后總結(歌頌山海關)”的全篇行文思路以及按先概括后具體及空間位置轉換記錄山海關的局部行文思路。3、訓練學生用詞語概括山海關的特點,培養學生概括歸納總結的能力和準確用詞的能力。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領會重點語句的含義及表達的情感。4、幫助學生認識并會寫部分難寫的生字詞。引導學生獨立閱讀鏈接小詩長城,能有感情地進行朗誦。教學重難點:概括山海關的特點,培養學生概括歸納總結的能力和準確用詞的能力。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領會重點語句的含義及表達的情感。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等教學時數:

22、2課時第1、 二課時課 型: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激發閱讀興趣。同學們,你們去過長城嗎?去過萬里長城的山海關嗎?今天,我們就跟隨著名作家峻青,去認識這被譽為“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吧!板書:山海關(二)初讀,感知全文思路。1、自由小聲朗讀課文,注意生字新詞的讀音,把句子讀通順。2、再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并想想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內容?整篇課文中,哪些部分主要寫我看到的景象,哪些部分寫我由此展開的聯想?(三)細讀,體會文章內容。一邊默讀,一邊思考:從作者眼中看到的山海關和心中產生的種種想法,你認識到了山海關有怎樣的特點?1、讀第一,二自然段,注意作者用了怎樣的詞語,句子來介紹山海關的風采?(“

23、好一座威武的”“這號稱。”等感嘆號)這兩句話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2、讀第三至五自然段,注意作者用哪句話概括了山海關的風采的特點和給自己留下的深刻感受?文中哪些地方具體地寫出了這些特點? 3、讀第六至九自然段,注意作者站在這雄關之上,心情有怎樣的變化?找出相關句子。 4、他想到了什么?用哪些話概括了山海關歷史的特點和給自己留下的深刻感覺? 這段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這里用了什么詞語、句子來全面概括山海關的特點? 5、在閱讀課文14段時,要讓學生觀察課文插圖去體會有關語言文字。在理解各部分內容時,要結合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相關語句或段落。不要把理解和朗讀分離、割裂開來。(四)練讀,領悟表達方

24、法。板書設計:城樓山海關 地理位置 歷史作用 現在的作用教學反思:10 太陽與士兵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太陽與士兵的對話,體會文章所表達出的邊防戰士對祖國的忠誠之情。2、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并歸納出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的,提高概括能力。3、幫助學生認識五個生字。4、對有條件的學生可以指導他們讀后練習,用書信的形式寫出讀后感。教學重難點: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并歸納出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的,提高概括能力。教學方法:練習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法等。 教學方法:教學時數:1課時教學過程:一、認談話:生活中,有各種對話兒子與母親的對話,學生與老師的對話可是,你聽過這樣的對話嗎?板書:太陽與士兵二

25、、學以個體自讀為主,把字音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想想一共有多少次對話。三、議再讀對話,一邊讀,一邊想:每次對話主要說了什么內容,你從中感受到了“東方一哨”士兵怎樣的形象?1、讀第一次對話,要想象士兵們清晨高唱上崗,在太陽照耀下升旗的情景。2、讀第二次對話,要想象士兵們用自己的雙手在荒涼的小哨所上建起升旗場的情景。3、讀第三次對話,要想象士兵們年復一年在冰天雪地迎風站哨的情景。四、練1、注意下面句子中帶點的詞,想想這樣寫所包含的意思和情感,再有感情地讀一讀這幾句話。北國的松,江南的竹,中原的月季,陜北的向日葵每一料種子都帶著戰士的馨香在這里落戶。我們要將我們全部的光和熱,獻給祖國,獻給人民,獻給

26、您偉大的祖國!2、為課文插圖配一首小詩,題目是太陽與士兵。3、給“東方第一哨”的解放軍叔叔寫一封信,傾吐你心中想說的話。教學反思: 語文百花園二第一、 二課時 課 型: 教學目標: 1、認識比喻修辭,并能實際運用。用指定的比喻詞寫句子,把內容表達得更加生動。 2、學習積累中華古典優秀詩文。    教學重點:認識比喻修辭,并能實際運用。用指定的比喻詞寫句子,把內容表達得更加生動。 提高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教學過程;一、 溫故知新1、理解與運用:體會出句中帶點詞語所采用的打比方修辭方法,

27、把句子描繪的情景表現得更加具體形象。讓學生在比喻句子中體會比喻修辭的作用。(1)投影:“每一聲炮響,全場就響起一陣雷鳴般的掌聲。(比喻)每一聲炮響,全場就有一陣十分響亮的掌聲。(形容)”(2)讓學生說說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3)反饋交流:第1個句子中,采用“海洋”來比喻天安門廣場上的人很多很多,就像寬廣無比的大海:后用“海上的波浪”來比喻天安門廣上的紅旗也很多以及飄揚翻動的樣子,就像大海上翻滾的波浪。 第2個句子中,用“雷明”來比喻會場上人們的鼓掌聲特別響亮,就像打雷的聲音那樣震天動地。(4)學習用比喻的方法來寫句子,要用上指定的比喻詞。

28、2、拓展與交流(1)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寧寧和丫丫二人的對話。(2)各自說說自己的認識,或是產生共鳴的收獲,或是與之不同的感受。(3)教師酌情進行點評。  3、積少成多    所選詩的作者龔自珍是清代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學家,是中國近代史上首開新風氣的人物。他48歲時因主張革新受到清政府頑固派的打擊迫害,終以父親老等借口辭官歸鄉。這首詩是他回家途中,讀陶潛詩的有感而發。他有力地批判了即將滅亡的封建制度,抗擊朝政,表現他期盼變革現實、振興國家、以抵抗外敵的意愿,充滿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 (1)對不理解的地方讓學生自己去查閱資料和注解

29、去解決。 (2)指導朗讀并能背誦。 (3)可以讓學生搜集、抄寫有關表達“愛我中華”之情的詩句、格言等。例如:    以身許國,何事不可為?(宋。岳飛)    人生富貴豈有極,男兒要在能死國。(明。李夢陽)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趁之?(清。林則徐)    祖國陸沉人有責,天涯飄泊我無家。(清。秋臻)人在異域最思念家鄉,人在異國最懷念祖國。(俠名)第3、 四課時課 型:教學目標:1、提高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2、語文大課堂活動“今日家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