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案_第1頁
小學四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案_第2頁
小學四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案_第3頁
小學四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案_第4頁
小學四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第一單元 做守規則的人第1課 游戲里的規則教學目標:1.通過做游戲,幫助學生體驗和了解規則的意義。2.初步懂得為什么要遵守規則。3.知道規則可以修改,嘗試修改規則。教學重點、難點:1.初步懂得為什么要遵守規則。2.知道規則可以修改,嘗試修改規則。教學方法:引導、感受、了解規則,形成規則意識。教學用具:課件、錄像帶、多媒體。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1.請看書第2頁的單元導圖,有哪些人遵守了規則?他們遵守了什么規則?今天我們就來了解和學習身邊的規則。2、.你們知道什么是規則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3.齊讀書中第3頁導言部分。4.創設情境:你們喜歡做游戲嗎?今天我們就來玩一次扳手腕游戲

2、。(指兩名學生上臺,先不講規則)5.剛才玩兒的游戲里有什么規則?請你填寫在書中第3頁的表格里。6.揭示課題(課件出示課題:游戲里的規則),齊讀課題。二、新課。1.在我們和同學們玩兒游戲的時候,有沒有人違反了游戲的規則?2.要是有人違反了規則,你會怎么做?為什么?3.你們會不會違反游戲規則?為什么?4.為什么要遵守游戲規則呢?(游戲要遵守一定的規則才能保證游戲的正常進行,游戲中的這些規則都是人們制定的。)5.(找一個要用較長時間才能完成的游戲,要求學生在短時間內完成。)這個游戲你們玩兒得好嗎?平時玩兒這個游戲的時候覺得它好玩兒嗎?為什么今天覺得它玩兒起來不如平時那么好玩兒?你們常常遇到類似的問題

3、嗎?(學生自由答。)6.小結:在生活中,由于時間、地點、人員等原因,我們常常覺得根據原來的游戲規則玩游會不太適合。那么,你考慮過修改游戲的規則嗎?是怎么修改的?7.引導填寫教材第6頁的表格。8.我們來玩一玩修改過規則的游戲,驗證一下新規則是否更合理、更方便。三、鞏固。1.在這一課的學習中,我們通過玩游戲認識了什么是規則,懂得了為什么要有規則,知道了規則也是可以修改的,并且嘗試著自己修改規則。2.通過學習,你們對規則有了什么新的認識?為什么說規則“既是為人們服務的,也是約束大家行為的”?誰能舉例說明?(學生討論回答。)3.通過學習,我們知道,就像玩游戲一樣,要像公平、順利、開心,每個人都應該遵守

4、規則并且盡自己的力量去維護規則的公正性。課后反思:第2課 學校里的規則教學目標:1.了解學校生活中有哪些規則,明白遵守規則的重要性。2.能夠自覺遵守中小學生守則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規則和學校紀律,做個講文明、有教養的好孩子。3.通過參與制定班規,學習制定規則。教學重點:了解學校生活中必須遵守的一些規章制度。教學難點:做個自覺遵守規則的好孩子。教學方法:引導、感受、了解規則,形成規則意識。教學用具:課件、錄像帶、多媒體。教學準備:中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內容,本校與學生有關的規章制度。課時安排:2 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目標:了解學校生活中有哪些規則,明白遵守規則的重要性。教學

5、重點:了解學校生活中必須遵守的一些規章制度。教學難點:做個自覺遵守規則的好孩子。教學方法:引導、感受、了解規則,形成規則意識。教學用具:課件、錄像帶、多媒體。教學準備:中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內容,本校與學生有關的規章制度。教學過程:一、游戲體驗。1.第一次集合。站隊前,聽清老師講要求,然后聽哨聲在教室門口站隊。(計時)2.第二次集合。站隊前,教師創設一個非常危險緊急的氛圍,讓學生迅速離開,在教室門口站隊。(再計時)3.分析:前后兩次集合站隊哪次快?哪次慢?原因在哪兒?4.這個游戲的規則是怎樣的?誰來說說?你從兩次集合站隊中,明白了什么?5.生活中除了游戲規則,還有哪些規則呢?(指名

6、說。)6.在我們的學校生活中,同學們都要遵守哪些規則?這些規則的執行情況是由誰來負責監督和檢查的?(學生自由說。)7.揭示課題(課件出示課題:學校里的規則),齊讀課題。二、新課。1.老師找了一些規則,想看看嗎?(課件出示)2.學生讀規則,記規則。3.小結:這些規則只是我們學習和生活中要遵守的規則的一部分。同學們只要我們用心觀察,還能找到更多的規則呢!4.學校里還有那些規則,你知道嗎?(學生自由討論,歸納。)5.師:請你從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將規則簡單分類,看學校從那些方面規范學生的言行。(學生自由談或按書中第9、10頁的提示分類。)6.學校里的這樣那樣的規則都是由誰制定的?為什么要制定這些

7、規則呢?7.在學習之余,我們要進行各種活動,老師一般會在活動前提出哪些要求?這些要求其實就是什么?8.運動會上,有的同學參加了項目。那么比賽時要遵守哪些規則?為什么要有這些規則?如果沒有呢?9.你感到規則對自己的約束了嗎?你認為這些約束對自身的成長有什么作用?10.假如學校里沒有規則會有什么后果?你喜歡這種后果嗎?為什么?11.小結:學校生活中處處都有規則,時時都有規則,正是有了這么多的規則,約束著是學生們的活動,規則給我們的學校生活帶來了方便,遵守規則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光彩。三、評價。1.真實地填寫“我的自評表”。2.讓學生找出自己在遵守規則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寫在小紙片上。3.告別儀式。讓學

8、生將自己找出的不足,連同小紙片投到老師準備的紙盒里;舉行一個告別儀式,向不守規則的行為告別;下課后,老師將紙盒帶走。4.看錄像評價。有那么一些人總是不喜歡遵守規則,給自己和他人造成了傷害。我們來看一段錄像。找出不守規則的行為,(課件播放錄像。)看完了錄像你想說些什么?5.咱們來看看一組圖片,(課件出示圖片)他們有沒有遵守規則?會帶來什么后果?和同桌選一幅討論討論。四、練習。從剛才看的圖片中選一幅,寫出你的看法。課后反思: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學習并自覺遵守中小學生守則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規則和學校紀律,做個講文明、有教養的好孩子。2.通過參與制定班規,學習制定規則。教學重點:感受規則的公平公

9、正,知道規則的由來及如何制定規則。教學難點:做個自覺遵守規則的好孩子。教學方法:引導、感受、了解規則,形成規則意識。教學用具:課件、錄像帶、多媒體。教學準備: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內容,本校與學生有關的規章制度。教學過程:一、學習規則。1.課件出示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小學生守則。學生齊讀、學習。2.課件出示守規則(兒歌),學生齊讀。3.交流學習體會,指導現實學習生活。4.小結:學習了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小學生守則,讓我們找一找班上遵守規則做得好的同學,表揚他們。5.頒發“守規則示范生”佩章。6.老師用攝象機拍了一些畫面,請你們找一找,他們違反了什么規則?(課件播放錄象)7.透過反

10、光鏡看一看,你曾經有過不守規則的行為嗎?二、合作制定規則,加深對規則的認識。1.我們所知道的一些規則它都有著一定的格式,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怎么去制定規則。我們小學生該怎么做才是遵守規則呢?請和小組里的同學討論討論,聽清要求:(1)請一位同學在規則卡上一條一條記下來,負責報告。(2)認真聽別人的發言,相互補充。2.小組討論,匯報。3.小組學生代表上臺展示。4.班委會組織組長會議,將各自小組的方案在會上交流。5.組長帶著班委會的討論結果,再一次組織本組成員討論,分別提出具體內容。6.班委會對各小組上交的班規內容進行歸納整理,做部分調整、修改和完善。7.各小組的同學再次討論、通過。8.將班規張貼在

11、黑板旁邊,督促同學們按照規定去做。課后反思:第3課 社會生活中的規則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感受社會生活中規矩的作用,初步懂得規則對于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2.知道要遵守社會生活中的各項規則。3.初步形成規則意識。教學重點:知道要遵守社會生活中的各項規則。教學難點:做個自覺遵守規則的好孩子。課時安排:2 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感受社會生活中規矩的作用,初步懂得規則對于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教學重點:知道要遵守社會生活中的各項規則。教學難點:做個自覺遵守規則的好孩子。教學方法:引導、感受、了解規則,形成規則意識。教學用具:課件、錄像帶、多媒體。教學準備:搜集社會公共生活中規

12、則的條款或約定俗成的規則;搜集各行業的行業規則條款;布置學生觀察社會公共生活的規則。教學過程:一、創設情景導入,感知規則的普遍性 。1.創設情境:你們喜歡做游戲嗎?今天我們就來玩一次XXX游戲。2.剛才這個游戲有什么規則?誰來說說看。3.課件出示課題:社會生活中的規則),齊讀課題。二、觀察和發現。1.打開書,看14頁的四幅圖中蘊含有哪些規則。2.你是怎么知道這些規則的?3.這些規則是以什么形式提醒大家注意遵守的?(提示語、標志圖示、條款)4、除了這些,在生活中,你還發現了哪些規則?三、思考和辨析。1.討論:人們說“生活處處有規則”,有規則就有約束;有人說,有約束不自由,規則太多不方便。你是怎么

13、看這個問題的?(分小組討論。指名匯報討論結果。)2.辯論:規則多,是方便還是不方便?3.將你的看法寫在書上15頁。4.小結:社會生活中正是有了這么多的規則,約束著人們的活動,雖然給個別人帶來了不方便,卻給我們大家的生活帶來了方便,遵守規則給我們的生活增添光彩。三、布置任務。讀15頁“留言板”上的話,去進行調查走訪。課后反思: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感受社會生活中規矩的作用,初步懂得規則對于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2.知道要遵守社會生活中的各項規則。3.初步形成規則意識。教學重點:知道要遵守社會生活中的各項規則。教學難點:做個自覺遵守規則的好孩子。教學方法:引導、感受、了解規則,形成規則意

14、識。教學用具:課件、錄像帶、多媒體。教學準備:搜集各行業的行業規則條款;布置學生訪問身邊不同職業的人,看他們的行業規則是什么。教學過程:一、檢查任務完成情況。1.上節課我們布置的調查走訪任務誰做了?請舉手。2.請和小組里的同學交流,填寫16頁的表格。二、分小組討論。1.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規則,你認為這些行業為什么要制定這些規則?2.你走訪的人對各自行業的規則有什么看法?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看法?3.你認為這些行業規則對從業者本人、對行業、對行業所面對的人群、對社會上其他人群有什么積極的意義?4.我們小學生該怎么做才是遵守規則呢?5.提出要求:(1)請一位同學在規則卡上一條一條記下來,負責報告。(2

15、)認真聽別人的發言,相互補充。6.小組討論,匯報。7、小組學生代表上臺展示。8.小結:社會生活中處處有規則,它約束著人們的活動,給大家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你曾經有過不守規則的行為嗎?趕快悄悄地改掉吧,遵守規則給我們的生活增添光彩。課后反思:第4課 國家的規則教學目標:1.要培養學生初步形成法制觀念,初步養成守法意識。2.學會運用法律的手段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3.簡單了解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與少年兒童有關的法律法規,初步了解兒童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初步懂得法律對于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教學重點:了解兒童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懂得法律對于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教學難點:學會

16、運用法律的手段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教學方法:引導、感受、了解規則,形成規則意識。教學用具:課件、錄像帶、多媒體。課時安排:2 課時。教學準備: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憲法、國旗法水法等法律法規的內容。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要培養學生初步形成法制觀念,初步養成守法意識。2.學會運用法律的手段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3.簡單了解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與少年兒童有關的法律法規,初步了解兒童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初步懂得法律對于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教學重點:了解兒童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懂得法律對于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教學難點:學會運用法律的手段保

17、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教學方法:引導、感受、了解規則,形成規則意識。教學用具:課件、錄像帶、多媒體。教學準備: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規的內容。一導入。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學習第一課的內容時,教科書上曾經提到過有關規則的解釋,現在誰能說一說,什么是規則? 請舉手回答。(規則是人們共處時共同制定和遵守的要求。)剛才那位同學回答得很好,那么,一個國家的規則是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4課國家的規則(板書課題)二、教學新課。1.你們經常從電視、報紙、廣播中聽到“法律”這一概念,那么,什么是法律呢?請欣賞并閱讀教科書第17頁的圖畫、照片和文字。(指名回答。)2.這些內容告訴了

18、我們什么?(肯定學生回答中合理的方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更多的有關法律的內容。3.請大家一起來看一看教科書中18頁的部分法律內容,這些照片和文字,提到了哪些權利和義務?4教師小結,布置家庭作業:將課上學習的內容向父母做介紹。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要培養學生初步形成法制觀念,初步養成守法意識。2.學會運用法律的手段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3.簡單了解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與少年兒童有關的法律法規,初步了解兒童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初步懂得法律對于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教學重點:了解兒童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懂得法律對于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教學難點:學會運用法律的手段保護自

19、己的合法權益。教學方法:引導、感受、了解規則,形成規則意識。教學用具:課件、錄像帶、多媒體。教學準備: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規的內容。一、導入。現代社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法律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法律伴隨著人的一生,所有的人在生活中都離不開法律。二、教學新課。1.從教材17、18頁里,我們知道了我國有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這些都是國家為了保護未成年人專門制定的法律。2.誰來說說青少年的合法權益有哪些?如果你受到侵害該如何做?3.請你閱讀教科書第19頁的幾幅圖及相應的文字,思考:a.圖中成人的做法對不對,是否違法?b.哪

20、部法律有相關的規定?在小組里發表自己的看法。4.各小組匯總討論結果在全班討論。(教師給予必要的說明和補充。)三、教師小結,布置家庭作業。我做普法宣傳員。將課上學習的法律內容向父母、親友做宣傳。板書設計:國家的規則 法律 法規普法宣傳教學反思:第5課 國際交往中的規則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了解簡單國際交往中的規則。2.知道遵守國際交往規則的重要性。教學重點、難點:知道遵守國際交往規則的重要性。教學方法:引導、感受、了解。教學用具:課件、錄像帶、多媒體。課時安排: 1課時。教學準備:我國領導人(或外國首腦)出國訪問,受到禮貌接待的資料;有關禮賓部門接待的資料;有關國際交往規則的資料。活動過程:一

21、、播放資料片。1.說說資料片里表現了哪些國際交往的規則。2.你還知道哪些國際交往規則?(舉手說。)二、講事例。(為什么要遵守國際交往的規則?)1.老師講一兩個遵守和不遵守規則造成不同后果的事例。2.討論: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結果?你從中知道了什么?認識到了什么?3.小結:遵守國際交往規則是一個國家文明進步的標志,會獲得更多的國際間的支持與合作,會促進國家的發展。4.老師講教材參考書第27頁的內容。5.學生聽后談感受。三、布置作業。填書中21頁的“我還知道”。板書設計: 國際交往中的規則 互相尊重 禮貌接待 遵守規則 促進發展第二單元 做樂觀向上的人課后反思:第6課 怎樣面對煩惱教學目標: 1知道心

22、胸開闊、性格開朗有益于身心健康。2懂得心胸開闊、性格開朗有利于團結,有益于交友。3愿意向心胸開闊的人學習,愿意做心胸開闊的人。4遇事想得開,不為小事計較、生氣。教學重點:學習正確面對并消除生活、學習中的煩惱、困難、壓力和失敗的方法。教學難點:具有積極進取的態度,愿意努力成為一個樂觀向上的人。教學方法:引導、感受、了解。教學用具:課件、錄像帶、多媒體。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知道心胸開闊、性格開朗有益于身心健康。2遇事想得開,不為小事計較、生氣。教學重點:學習正確面對并消除生活、學習中的煩惱、困難、壓力和失敗的方法。教學難點:具有積極進取的態度,愿意努力成為一個樂觀向上的人。教學

23、方法:引導、感受、了解。教學用具:課件、多媒體。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天天氣特別的好,可老師的心情卻不見得好。你知道為什么嗎?天氣變暖,我的煩惱也隨之而來了,因為我經常出汗,一天下來,身上一股汗味,我多想去掉這討厭的汗味啊!咳(板書:煩惱) 過渡:同學們,在你們的生活中一定也有煩惱,今天我們就敞開心扉把它說出來吧!二、單元導圖,本課導言。 1.出示導圖,學生仔細觀察,老師講解。(板書課題。)2.勇敢面對挑戰的人小女孩。3.學生自由讀23頁的導言。知道煩惱普遍存在,要正確面對;要積極想辦法。三、與李艷(張華)說說心里話。1.自由看書23頁,說說李艷(張華)的煩惱表現在哪里?她的煩惱給

24、自己、給同學帶來什么影響?李艷的煩惱是怎樣造成的?2.與李艷(張華)說說心里話。你在遇到李艷(張華)這樣的煩惱時,是怎么做的?幫他們解除煩惱。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知道心胸開闊、性格開朗有益于身心健康。2遇事想得開,不為小事計較、生氣。教學重點:學習正確面對并消除生活、學習中的煩惱、困難、壓力和失敗的方法。教學用具:課件、多媒體。教學過程:一、實話實說。制作“實話實說”卡片,想想自己無法排遣的煩惱,將不愿當眾說出來的煩惱寫下來,交給老師或好朋友,以尋求幫助。二、訪問。引導學生針對“煩惱”話題訪問身邊的老師、家長,了解大人也有煩惱。他們是如何面對、解決的?三、交流:如何面對煩惱。 與朋友或家長聊

25、有趣的話題,把對自己最有效的方法寫在“我會這樣做”的空白處。4、 本課小結。心胸開闊、性格開朗有益于身心健康;你愿意做個心理健康的好學生嗎?(總結告別煩惱的方法。)課后反思:第7課 怎樣面對困難教學目標: 1.知道生活中是由酸甜苦辣多種滋味構成的。2.讓學生感受生活中會遇到困難和挫折。3.引導學生在遇到了挫折和失敗的時候,可以笑面人生,積極樂觀地對待每件事。教學重點:明白面對困難前進和退縮的不同結果。教學難點:學習克服困難的合適做法。教學時間: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知道生活中是由酸甜苦辣多種滋味構成的。2.讓學生感受生活中會遇到困難和挫折。3.引導學生在遇到了挫折和失敗的時

26、候,可以笑面人生,積極樂觀地對待每件事。教學重點:明白面對困難前進和退縮的不同結果。教學難點:學習克服困難的合適做法。教學方法:說故事、表演、引導、感受。教學用具:課件、多媒體。教學過程:一、導入。師:舒適美滿、事事如意的生活自然能給我們帶來快樂。但是,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風順,也會有困難、挫折、和失敗,身處逆境二、聽故事,辨析、討論。1.師:有兩個學生在一次選舉中落選了。面對挫折,甲同學整天愁眉苦臉,唉聲嘆氣,時常對同學發泄,認為大家不公,和他過不去;而乙同學則很樂觀,他說:“還好,我又多了一些鍛煉自己的時間,下一次再參加選舉。”2.同學們,面對同一種情況,他們的態度截然不同,你喜歡誰呢?談談你

27、的看法。3.假如是你,你會怎樣接受現實呢?三、讀故事,談體會。1.現在看一下書上的兩個故事馮瑤、李子萌遇到了哪些困難?你從中受到什么啟發?2如果你也遇到了挫折,你會怎樣去面對呢?聯系生活實際談一談。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知道生活中是由酸甜苦辣多種滋味構成的。2.讓學生感受生活中會遇到困難和挫折。3.引導學生在遇到了挫折和失敗的時候,可以笑面人生,積極樂觀地對待每件事。教學重點:明白面對困難前進和退縮的不同結果。教學難點:學習克服困難的合適做法。教學過程:一、復習。1.師:同學們,我們繼續學習第7課怎樣面對困難。通過前段時間的學習,你們知道“困難”是指什么嗎?(挫折;遇到的倒霉事。)2.師:是

28、啊,舒適美滿、事事如意的生活自然能給我們帶來快樂。但是,生活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就像浩瀚的大海,時而風平浪靜,時而波濤洶涌,我們的生活也是如此,也會遇到困難、挫折甚至失敗,可是當你們遇到它們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生:沮喪。 難過、困惑。3.你們都講了真心話,老師能理解,這一個個困難就像一座座山,阻擋了同學們前進的腳步,那么,當你們身處逆境時,你會怎么做呢?生:迎難而上,克服困難。 不斷努力,用諺語勉勵自己。師:是啊,我們要完成學習任務,要取得進步,要快樂成長,就一定要克服困難。這是我們小學生的責任!二、講故事,深入主題 。1.讀書中28、29頁的內容,說說這則故事講了些什么?

29、你從中收獲了什么?2.辨析、討論:面對困難,不同的態度會導致什么樣的不同的結果?3.交流匯報。(我們做事要堅持到底,在我們成長過程中少不了要遇到失敗。失敗是我們成長所需要的。)4.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明白了什么呢?5.“我想這樣做” 小組討論,將自己的想法填入、完成30頁的表格。6.課后作業:今天,同學們就要拿出行動來,和你的困難較量一番,請你設計一張自我命令卡,幫助自己更好地克服困難,好嗎?課后反思:第8課 怎樣面對壓力教學目標:1.懂的辯證地看待壓力在一個人成長中的作用,能夠正確對待學習和生活中的壓力。2.學會減輕和釋放壓力的方法,努力嘗試將壓力轉化成前進的動力,鞭策自己不斷頂著壓力前進。

30、3.知道在生活和學習中誰都會有壓力。教學重點:能正確對待學習和生活中的壓力。教學難點:努力嘗試將壓力轉化成前進的動力。教學方法:說故事、表演、引導、感受。教學用具:課件、多媒體。教學時間: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懂的辯證地看待壓力在一個人成長中的作用,能夠正確對待學習和生活中的壓力。2.學會減輕和釋放壓力的方法,努力嘗試將壓力轉化成前進的動力,鞭策自己不斷頂著壓力前進。3.知道在生活和學習中誰都會有壓力。教學重點:能正確對待學習和生活中的壓力。教學難點:努力嘗試將壓力轉化成前進的動力。 教學過程:一、導入。1.在學習和生活中,人人都會有壓力,你有哪些壓力呢?2.學生自由說壓力。

31、3.把你的壓力寫下來。(教材第31頁。)二、一起來討論。1.人應不應該有壓力?2.四人一組討論、辨析、交流,并將自己的觀點寫在書32頁的位置里。3.每組選一代表發言。4.小結:一個人的成長,很大程度上受壓力的影響。那么,怎樣面對壓力呢?下節課我們接著來討論。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懂的辯證地看待壓力在一個人成長中的作用,能夠正確對待學習和生活中的壓力。2.學會減輕和釋放壓力的方法,努力嘗試將壓力轉化成前進的動力,鞭策自己不斷頂著壓力前進。3.知道在生活和學習中誰都會有壓力。教學過程:一、怎樣面對壓力。1.家長或老師過高要求時,怎么辦?2.壓力過大時怎么辦?3.怎樣才能使壓力變動力?你是怎么做的

32、?二、總結。1.要切合實際,用平和的心態看待壓力。2.有了壓力不能漠然處之,要適時、適當地釋放壓力,想辦法給自己減壓。3.要積極地將壓力變成前進的動力,促進其不斷進步。4.遇到壓力樂觀看待,從容面對,用積極的行動轉化壓力。5.將總結的話寫在書上33頁的位置里。課后反思:第9課 怎樣面對失敗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會正確面對失敗,認識失敗在成功過程中的作用,懂得“失敗是成功之母”的道理。2.能夠從失敗中積累經驗,吸取教訓,鍛煉意志,不怕摔跤。3.了解諾貝爾發明雷管和炸藥的故事,從他失敗的經歷中得到啟示,培養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意志。教學重點、難點:從失敗中學到什么,怎樣面對失敗。教學方法:說故

33、事、做引導、談感受。教學用具:課件、多媒體。教學時間:3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會正確面對失敗,認識失敗在成功過程中的作用,懂得“失敗是成功之母”的道理。2.能夠從失敗中積累經驗,吸取教訓,鍛煉意志,不怕摔跤。3.了解諾貝爾發明雷管和炸藥的故事,從他失敗的經歷中得到啟示,培養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意志。教學重點、難點:從失敗中學到什么,怎樣面對失敗。教學方法:說故事、做引導、談感受。教學用具:課件、多媒體。教學過程:一、導入。師:舒適美滿、事事如意的生活自然能給我們帶來快樂。但是,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風順,也會有困難、挫折、和失敗,身處逆境 馬克思說過:人要學會走路,也得學

34、會摔跤,而且只有經過摔跤,他才能學會走路。二、談話。1、師:現在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自己采訪的情況,互相說說從采訪中受到了什么啟發以及自己的感受。2.現在誰來說一下自己了解的人當中所遇到的困苦和挫折?3.師小結:生活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就像浩瀚的大海,時而風平浪靜,時而波濤洶涌,我們的生活也是如此,也會遇到困難、挫折、失敗,可是當你們遇到它們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現在誰來說一下自己遇到的失敗以及當時的想法?(寫在書第34頁里。)4.師:你從失敗中學到了什么?(學生自由交流。)5.失敗后,你有哪些收獲?從失敗中你明白了什么?師:現在看一下書上的兩個例子你從中受到什么啟發?第二課時

35、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會正確面對失敗,認識失敗在成功過程中的作用,懂得“失敗是成功之母”的道理。2.能夠從失敗中積累經驗,吸取教訓,鍛煉意志,不怕摔跤。3.了解諾貝爾發明雷管和炸藥的故事,從他失敗的經歷中得到啟示,培養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意志。教學重點、難點:從失敗中學到什么,怎樣面對失敗。教學方法:說故事、做引導、談感受。教學用具:課件、多媒體。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上節課我們明白了要學會正確面對失敗,懂得“失敗是成功之母”的道理。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故事。二、讀故事,談感受。1.看書36頁,讀著名科學家諾貝爾的故事。2.說說這則故事講了些什么?你從中收獲了什么?3.交流匯報。4.師

36、:諾貝爾曾經遭遇過多次失敗,但他毫不氣餒,最后取得成功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事要堅持到底,在我們成長過程中少不了要遇到失敗。失敗是我們成長所需要的。 你們還知道類似這位科學家的名人故事嗎?5.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故事;一位員工為了幫助妻子,發明打字機的故事。6.從這些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自由發言。)7.我們要怎樣面對失敗?讀37頁的話,找出其中的一句抄下來,作為我們在遇到挫折、逆境甚至失敗時,勉勵自己的話。第三課時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會正確面對失敗,認識失敗在成功過程中的作用,懂得“失敗是成功之母”的道理。2.能夠從失敗中積累經驗,吸取教訓,鍛煉意志,不怕摔跤。3.了解諾貝爾發明雷管和炸藥的

37、故事,從他失敗的經歷中得到啟示,培養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意志。教學重點、難點:從失敗中學到什么,怎樣面對失敗。教學方法:說故事、談感受。教學用具:課件、多媒體。教學過程:一、講故事,談感受。1.分小組講故事。2.各小組選出故事大王到臺上講故事。3.從這些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自由發言。)4.師:對待挫折和失敗的態度不同那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那些最后勝利的人,就是每次跌倒后都爬起來繼續往前走的人。二、收集名言警句。有關“失敗是成功之母”類的名言警句,抄下來,作為我們在遇到挫折、逆境甚至失敗時勉勵自己的話。板書設計:怎樣面對失敗 不怕摔跤 毫不氣餒有恒心, 有毅力。課后反思:第三單元 做自尊自愛

38、的人教材解讀:本單元的“自尊自愛”教育分為兩個方面。愛惜自己的名譽這一課是針對現在許多學生存在的問題來安排的。維護自己的尊嚴是結合現在學生中存在的不知道如何維護自己的尊嚴,不知道該如何友好文明、不卑不亢地與外國人交往的問題,引導他們從小事入手,維護自己的、民族的和國家的名譽。同時,也能使他們在做了不符合道德要求的事后,產生良心上的自責,逐漸地將外部的道德要求,變為自身的道德要求,最終達到自尊自愛。教學內容:愛惜自己的名譽;維護自己的尊嚴。教學目標: 1.崇敬愛惜自己的、民族的和國家名譽的人。2.讓學生知道注意分清是非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長,不注意分清是非,就可能犯錯誤,就會做有損自己名譽的事。3

39、.有自尊心,能夠明辨是非。正確的事,積極主動地去做;不對的事,再小也不做。能夠結合實際例子區分自尊與不自尊的行為。4.知道一些自尊自愛的人物的事跡和格言。教學重點:1.有自尊心,能夠明辨是非。2.知道一些自尊自愛的人物的事跡和格言。教學難點:能夠明辨是非。正確的事,積極主動地去做;不對的事,再小也不做。教學方法:觀察、討論、換位思考。教學用具:課件、錄像帶、多媒體。課時安排:5課時。第10課 愛惜自己的名譽教學目標: 1.崇敬愛惜自己的、民族的和國家名譽的人。2.讓學生知道注意分清是非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長,不注意分清是非,就可能犯錯誤,就會做有損自己名譽的事。3.有自尊心,能夠明辨是非。正確的

40、事,積極主動地去做;部隊的事,再小也不做。能夠結合實際例子區分自尊與不自尊的行為。4、知道一些自尊自愛的人物的事跡和格言。教學重點:1.有自尊心,能夠明辨是非。2.知道一些自尊自愛的人物的事跡和格言。教學難點:能夠明辨是非。正確的事,積極主動地去做;不對的事,再小也不做。教學方法:觀察、討論、換位思考。教學用具:課件、錄像帶、多媒體。教學準備:搜集偉人自尊自愛的事例;搜集生活中一些反面的事例;搜集有關自尊自愛、不弄虛作假騙取名譽的名言警句。教學時間:3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崇敬愛惜自己的、民族的和國家名譽的人。2.讓學生知道注意分清是非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長,不注意分清是非,就可能犯錯誤

41、,就會做有損自己名譽的事。3.有自尊心,能夠明辨是非。正確的事,積極主動地去做;部隊的事,再小也不做。能夠結合實際例子區分自尊與不自尊的行為。4.知道一些自尊自愛的人物的事跡和格言。教學重點:有自尊心,能明辨是非;知道一些自尊自愛的人物的事跡和格言。教學難點:能夠明辨是非。正確的事,積極主動地去做;不對的事,再小也不做。教學方法:觀察、討論、換位思考。教學用具:課件、錄像帶、多媒體。教學準備:搜集偉人自尊自愛的事例;搜集生活中一些反面的事例;搜集有關自尊自愛、不弄虛作假騙取名譽的名言警句。教學過程:一、導入。1.師:你希望給人們留下一個好印象,有個好名聲嗎?(學生回答。)你是怎樣做的呢?(學生

42、回答。)同學們說得很多,有一些建議很好。名譽也就是好名聲。懂得自尊自愛的人,無論走到哪里,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十分注意,以良好的言行給人們留下好印象。好,現在有這樣一個故事,看一看有什么事情發生。(講車夫與魯迅的故事。)師:舊社會,人力車夫的生活非常貧苦。可他為什么沒留下魯迅的皮包?(學生分組討論回答。)2.師小結:這位車夫當然也很需要錢,可他沒有留下這些錢,因他懂得,留下這筆錢,雖然能暫時緩解一下家中的困境,但丟掉了自己的人格,敗壞了自己的名譽。在他看來,一個人的名譽比金錢更重要。他用行動保持了自己的人格尊嚴,當然也贏得了別人對他的尊重。請同學再看一篇文章。(出示擴展資料美與丑)3.師問:你認

43、為哪些同學的行為是美的,美在哪里?哪些同學的行為是丑的,丑在哪里?他們應該怎樣做? 4.師小結:人們常說“名譽是人的第二生命”。我們要像愛惜生命一樣愛惜名譽。懂得愛惜自己名譽的人,必定有強烈的榮辱感和羞恥心。而且愛惜衣裳要從新的時候做起,愛惜名譽要從小的時候做起。(板書:愛惜名譽要從小做起)二、辨析: 現在有這幾種情況,請你分析一下,他們應該怎樣做?1.春天,路邊盛開著桃花。少先隊員小芹看周圍沒有自己認識的人,就想折兩枝回家。2.小明昨天被評為三好學生,今天下午放學時不小心拉壞了教室電燈的開關,當時沒人看見。3.張平在語文測試的時候,有幾個字不會寫,偷偷看了同桌的答卷。她想,我平時從不作弊,偶

44、爾一次不會損害自己的名譽。4.關毅違反了體育課紀律,教師批評他。他看到旁邊有幾個同學正在看他,就故意昂起頭,裝出滿不在乎的樣子。(學生分組討論并回答教師補充。)師小結:同學們回答得很好。我們做事情切記: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不知羞恥的人,決不會有美德。(板書:勿以惡小而為之)三、課堂練習:選一選:一天下午放學,一名六年級的大同學在路上攔住了一名四年級的小同學要錢,那名小同學說沒有,這名六年級的同學就動手打人。這時,還有兩位六年級的個子小一些的同學站在旁邊,他會怎樣做呢?如果你遇到了這種情況,你會怎么做?(1)跟著那名同學打小同學,要小同學的錢。 ( )(2)站在旁邊看熱鬧。 ( )(

45、3)趕快離開現場,免得找麻煩。 ( )(4)走上前去制止。 ( )(5)找別人來幫忙,救護小同學。 ( )板書設計: 愛惜自己的名譽愛惜名譽 從小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第二課時教學目標:認知:1知道遇事要分清是非,不對的事情不去做。2能比較不同行為與個人名譽的關系,以良好的言行維護自己的名譽。情感:1培養學生初步的榮辱觀、羞恥心。2讓學生對是非分明的人有一種敬佩感,愿意向是非分明的人學習。行為:遇事能分清是非。正確的事,積極主動地去做;不對的事,再小也不做。教學重點:使學生知道遇事要分清是非,不對的事情不去做。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比較不同行為與個人名譽的關系,以好言行維護自己的名譽。教

46、學方法:觀察、討論、換位思考。教學用具:課件、錄像帶、多媒體。教學準備:搜集偉人自尊自愛的事例;搜集生活中一些反面的事例;搜集有關自尊自愛、不弄虛作假騙取名譽的名言警句。教學過程:一、討論、評價。借助教材第41頁的4幅圖來引導學生展開討論:1.評價:他們的這些行為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嗎?為什么?2.在你和同學之間,還有哪些不尊重別人的行為?你怎么看這些行為?3.心理換位想一想:被別人不尊重時會有什么樣的想法、做法?4.反思自己是否有不尊重他人的行為,談談現在的感受。5.把討論的結果填寫在42頁的表格里。二、虛名要不得。 1.講例子:抄襲。(討論:這樣做有什么危害?)2.在你和同學之間還存在有哪些抄

47、襲行為?(討論:這樣做有什么危害?)3.小結抄襲的危害:三、讀一讀。 教師出示名人名言,學生朗讀。1.人的美麗可愛,不僅是由于他的容貌,首先決定于他的神貌。一個品質高的人,永遠是年輕和美麗的。馮雪峰2.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它使你們的精神正直、心地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 (蘇)霍姆林斯基四、辨一辨。1.老師講王華的故事。(學生辨析。)2.師問:你認為哪些同學的行為是美的,美在哪里?哪些同學的行為是丑的,丑在哪里?他們應該怎樣愛惜自己的名譽?五、選一選。填寫書上46頁的內容。第三課時教學目標:認知:1知道遇事要分清是非,不對的事情不去做。2能比較不同行為與個人名譽的關系,以良好的言行維護自己的名譽。

48、情感:1培養學生初步的榮辱觀、羞恥心。2讓學生對是非分明的人有一種敬佩感,愿意向是非分明的人學習。行為:遇事能分清是非。正確的事,積極主動地去做;不對的事,再小也不做。教學重點:使學生知道遇事要分清是非,不對的事情不去做。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比較不同行為與個人名譽的關系,以好言行維護自己的名譽。教學方法:觀察、討論、換位思考。教學用具:課件、錄像帶、多媒體。教學準備:搜集偉人自尊自愛的事例;搜集生活中一些反面的事例;搜集有關自尊自愛、不弄虛作假騙取名譽的名言警句。教學過程:一、師問:一個小朋友叫小虎,看見別人做什么事,就跟著做,結果做了錯事。他的毛病在哪里?(學生回答。)師:應該怎樣做呢,請聽一

49、段故事?(請學生朗讀資料:摘梨)師:許衡是怎樣做的?為什么?(學生回答。)師小結:許衡做得很對,他知道不是他的東西,他不應該拿的。說明他是個是非分明的人。文中的方小強是不是是非分明的人呢?請同學們看一看。師問:方小強沒有去幫助別人打架,也沒有幫助表弟打架,而是批評了表弟和小剛,因為他倆做得都不對,最后還讓他們相互道了歉,并和好了。通過這兩件事,大家更佩服方小強了,他也因此被評為“是非分明的好隊員”,你佩服他嗎?如果當時小強去幫助他打架,事情會怎么樣呢?請同學們分組表演一下。看哪組表演得好?(學生分組表演,教師點評。)師小結:同學們都已經表演出了不注意分清是非的結果,不是同學間傷了和氣,就是相互

50、記恨,團結就沒有了,凝聚力也沒有了,勢必給集體帶來不良的后果。(板書:要有主見 不要盲目跟隨)二、課堂練習:選一選:一天下午放學,一名六年級的大同學在路上攔住了一名四年級的小同學要錢,那名小同學說沒有,這名六年級的同學就動手打人。這時,還有兩六年級的個子小一些的同學站在旁邊,他會怎樣做呢?如果你遇到了這種情況,你會怎么做?(1)跟著那名同學打小同學,要小同學的錢。()(2)站在旁邊看熱鬧。()(3)趕快離開現場,免得找麻煩。()(4)走上前去制止。()(5)找別人來幫忙,救護小同學。()板書設計:遇事分清是非 要有主見 不要盲目跟隨教學反思: 第11課 維護自己的尊嚴教學目標:1.敬佩敢于維護

51、自己尊嚴的人。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自豪。2.維護自己的尊嚴。不允許別人歧視、嘲笑和侮辱自己。3.在與外國人交往的過程中彬彬有禮、熱情幫助、不卑不亢。4.知道一些懂得維護自己名譽的人物的事跡。教學重點、難點:敢于維護自己的尊嚴,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自豪。教學方法:引導、感受、了解教學用具:課件、錄像帶、多媒體。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敬佩敢于維護自己尊嚴的人。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自豪。2.維護自己的尊嚴。不允許別人歧視、嘲笑和侮辱自己。3.在與外國人交往的過程中彬彬有禮、熱情幫助、不卑不亢。4.知道一些懂得維護自己名譽的人物的事跡。教學重點、難點:敢于維護自己的尊嚴,為自己是一名

52、中國人而自豪。教學方法:引導、感受、了解教學用具:課件、錄像帶、多媒體。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導入語:廣州白云機場有一個乞丐在行乞時,有一個乘客鄙夷地將施舍的錢物用力地扔在乞丐的臉上,該乞丐不滿這種施舍態度,認為有傷他的自尊,他說:寧可餓死、凍死也不需要這種施舍。根據這件事,許多網友發表了評論。請你以“乞丐有尊嚴嗎?”參與討論2.議一議:乞丐有尊嚴嗎?3.小結:你可以不去施舍,但你絕不能因為施舍了別人錢物就有權利去侮辱別人的尊嚴。哪怕他只是一個乞丐,哪怕他在伸出乞討的雙手時已經輕賤了自己的人格與尊嚴,但是你,作為一個旁人,均無權因此而雪上加霜,去侵犯他僅剩下的一點人格尊嚴。二、判斷。1.

53、什么是人格尊嚴?2.書47頁兩幅圖。議一議:你的看法如何?你有什么感受?3.小結:任何人,無論其年長還是年幼,聰慧還是愚鈍,富裕還是貧窮,也無論其是高官還是平民,是自由人還是在押犯,都享有作為“人”的最起碼的社會地位和受到他人與社會最起碼尊重的權利,這種權利就是人格尊嚴權。三、聯系生活實際。1.談談生活中有哪些有失尊嚴的人和事。2.小組討論,匯報。四、講故事,談看法。1.講故事不食嗟來之食。春秋時齊國連年災荒,有個叫黔敖的富戶在路邊設了一個粥攤來周濟逃荒的窮人。一天,黔敖看見一個人用袖子蒙著臉,拖著鞋子,沒精打采地走過來,就高聲喊道:“喂,來吃粥。”來人抬眼看著黔敖說:“我因為不吃嗟來之食才落

54、到這樣的地步。”說完他辭謝了黔敖又向前走了,終于餓死在路邊。2.教師:聽了這個故事,結合本課知識談談你如何看待“廉者不受嗟來之食”的這種行為?(學生:人應自立,自己養活自己,人格尊嚴不可辱;人格尊嚴比生命還重要,啟示我們做一個有骨氣,有尊嚴的人。)3.教師小結:這個故事說明人格尊嚴不可辱。3.誰還知道哪些自尊的故事?這些故事給了你怎樣的啟示?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敬佩敢于維護自己尊嚴的人。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自豪。2.維護自己的尊嚴。不允許別人歧視、嘲笑和侮辱自己。3.在與外國人交往的過程中彬彬有禮、熱情幫助、不卑不亢。4.知道一些懂得維護自己名譽的人物的事跡。教學重點、難點:敢于維護自己的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