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現代文答題模式與套路_第1頁
語文現代文答題模式與套路_第2頁
語文現代文答題模式與套路_第3頁
語文現代文答題模式與套路_第4頁
語文現代文答題模式與套路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語文現代文答題模式與套路高考語文閱讀題答題技巧、敘述人稱1 .第一人稱:敘述親切自然,能自由地表達思想 感情,給讀者以真實生動之感。2 .第二人稱:增強文章的抒情性和親切感,便于 感情交流。3 .第三人稱:能比較直接客觀地展現豐富多彩的 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反映現實比較靈活 自由。二、敘述方式1 .順敘:能按某一順序(時間或空間)較清楚地進 行記敘。2 .倒敘:造成懸念,引人入勝。3 .插敘:對主要情節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鋪墊照 應,補充說明,使情節更加完整,結構更加嚴密, 內容更加充實豐滿。4 .補敘:對上文內容加以補充解釋,對下文做某 些交代。5 .平敘:俗稱“花開兩枝,各表一朵”,(

2、指敘述 兩件或多件同時發生的事)使頭緒清楚,照應得 體。三、描寫總體來說,描寫有以下一些作用:再現自然風 光。描繪人物的外貌及內心世界。 交代人物 活動的自然及社會環境。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 寫、心理描寫、外貌描寫,細節描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 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1 .人物肖像、動作描寫、心理描寫:更好展現人 物的內心世界、性格特征。2 .景物描寫:具體描寫自然風光,營造一種氣氛, 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3 .環境、場面描寫:交代人物活動的背景,寫明 事件發生的時

3、間和地點,渲染氣氛,更好地表現 人物。4 .人物對話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刻畫人 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動,促進故事情節的發 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語態,收到一種特殊的效果。5 .正面描寫、側面描寫:正面直接表現人物、 事物;側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四、修辭1 .比喻: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 為具體。2 .比擬:給物賦予人的形態情感(指擬人),描 寫生動形象,表意豐富。3 .借代: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4 .夸張: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想;創造氣氛,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5 .對偶:便于吟誦,易于記憶,使詞句有音樂感; 表意凝練,抒情酣暢。6 .排比:節奏鮮明,內容集

4、中,增強氣勢;敘事 透辟,條分縷析;長于抒情。7 .反復:寫景抒情感染力強;承上啟下,分清層 次;多次強調,給人以深刻的印象。8 .對比:使所表現的事物特征或所闡述的道理觀 點更鮮明、更突出。9 .設問:自問自答,提出問題,引發讀者的思考。10 .反問:強調語氣,語氣強烈,強化情感。五、結構安排布局謀篇的技巧:開門見山、首尾呼應、卒章顯 志、伏筆照應、層層深入、過度鋪墊、設置線索; 結構嚴密,完整勻稱;烘托鋪墊,前后照應;設 置懸念,制造波瀾,起承轉合,曲折有致。材料 和中心的關系的處理,主次詳略是否得當;材料 是否典型、真實、新穎、有力。記敘文常以時間推移、空間轉換、情景變化、思 維邏輯順序

5、等來安排層次。散文構思的線索,一 般常見的有如下幾種:以情為線索;以理為線索; 以物為線索;以空間位置為線索。從結構上明確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1-首句一一統領全文、提綱挈領、引出下文,為后文做鋪墊、埋下伏筆;2-尾句一一總結全文,深化主題,照應上文, 前后呼應,言有盡而意無窮,回味深長。3、轉承句一一承上啟下,過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4、中心句點明中心、揭本主旨;5、點睛句點明全文中心,統領全文;句子含義深刻,耐人尋味,讀后能給人以啟迪。6、情感句一一抒發強烈內在情感,直抒胸臆;7、矛盾句從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卻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內涵,表達深刻見 解。六、表達方式入手

6、分析句意:1、記敘文中的議論往往起畫龍點睛、揭示記敘 目的和意義的作用;2、議論文中的記敘往往起到例證的作用;3、說明文中描寫、文藝性筆調起到點染作品使 之更加生動形象的作用。4、夾敘夾議,記敘與議論交叉運用的寫法,使 文章在輕松活潑之中,闡發議論,讀來饒有興味, 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記敘是為議論服務的, 而議 論又以記敘為基礎,敘為議提供了事實依據,使 立論有根有據,具有很強的說服力。七、語百1、語言是否準確、簡練、生動、形象;2、具有怎樣獨特的語言風格(幽默、辛辣、平 實、自然、簡潔明快、含蓄深沉等);3、運用了什么獨特的修辭手法(比喻、擬人、 排比、夸張、通感等)。八、表現手法1、象征,借

7、助某一具體事物來表現某種抽象的 概念、思想或感情,特點是利用象征物與被象征 物之間的某一特點(內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 現,增強文章的表現力,象征手法的“托義于物” 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隱而不晦。2、襯托,是指不直接地對主要的人物或事物進 行描寫,而是對其背景、與之相關的人或事物加 以描繪,使其形象突出,這種寫法除了利用反差 對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鮮明外,還會使文章曲折含 蓄,獨具風格。3、先抑后揚,引發好奇,感情鋪墊,引發好奇。4、托物言志,作者在對事物的進行描繪的過程 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個人的情感和理念,把 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情 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

8、使讀者在欣賞中獲得 獨特的美感享受。5、借景抒情,通過景物的描寫,來襯托作者或 喜或悲的情感。6、虛實結合,可以抓住重點,突出事物的本質 特征,從而更鮮明的刻畫人物的性格,凸現事物、 景物的特點,更集中地揭示題旨。結構緊湊,筆 墨集中07、動靜相襯,動襯靜,靜襯動,生動的烘托作 用,相得益彰。8、以小見大,由平凡細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 題,突出表現中心,更有震撼力。9、渲染烘托,渲染,是指作者通過對人物的外形、行為、心理、語言或事件、環境、景物等作 多方面的揮灑鋪陳,集中描寫,突出人或事物的 本質特點,用以加深主題的一種表現手法。 襯托 是指不直接地對主要的人物或事物進行描寫,而 是對其背景,

9、與之相關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繪,使 其形象突出。這種寫法除了利用反差對比使主要 形象更加鮮明外,還會使文章曲折含蓄,獨具風 格。比較一下,我們就可以發現二者的不同點: 渲染在于對某種事物的有意重彩潑墨式的描寫; 襯托卻是通過與之有關的其他事物的描寫,對該 事物起到映襯作用。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 就是作者有時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 用;對用來襯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 來描寫。10、聯想想象,所謂聯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 一事物的心理過程,所謂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 形象的基礎上創造出新形象的過程。 聯想想象經 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內容更為豐富,形象 更豐滿、生動,增添文章的藝術表

10、現力。九、議論文論證方法1、比喻論證,其作用是將抽象的道理寓于具體 的形象之中,使道理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容易被人接受。2、類比論證,通過講故事、打比方的辦法將相 類似的兩件事進行比較,從而由此及彼,自然地 得出新結論的論證方法。它以淺寓深,以近比遠, 形象鮮明,有很強的說服力。3、舉例論證,用確鑿典型的事實來證明論點,事實勝于雄辯,具有很強的說服力。4、對比論證,運用正反兩方面的事例或道理進 行對比,在對比中證明論點,鮮明的對比,正確 錯誤分明,是非曲直明確,給人印象深刻。5、引用論證,具有權威性,論證有力。6、引申論證,通過對事理原因或結果的周密分 析,層層剖析,從而證明論點的正確性、合理

11、性, 精彩深刻。十、答題技巧提醒1、高考對表達技巧題的考查多是主觀題,需要 組織文字準確的表述。表述可采用三段式:技巧、 內容、效果。也就是運用了什么技巧,表達了什 么內容,達到了什么效果。2、多角度:條分縷析。有些文段所顯示的表達 技巧不只一個,所起的作用(效果)也不是一兩 句話就能說盡的,而且高考題已取消了字數的限 制,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完全可以從多個 角度出發,條分縷析,答得更全面更詳盡一些。特別是在答賦分較高的概括性題目時, 一定要設 等序號回答,這樣清晰明白,顯示了答題 的深度和廣度,也讓閱卷老師一目了然。3、用術語:一要熟記一些使用頻率較高的表達技巧的名稱, 如動靜相襯、以小

12、見大、虛實結合、欲揚先抑、 托物言志、承上啟下、卒章顯志、直抒胸臆、烘 托渲染、對比、象征、反襯等等;二要了解一些常用技巧的作用,比如比喻的作用 是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 排比的作用是節奏鮮明,增強氣勢,便于抒情; 第一人稱真實,第二人稱親切,第三人稱客觀; 三要了解一些常用程式,如體現了什么,強調了 什么,強化了什么,營造了什么,表現了 什么,還有深化了主題,點明了題旨等等.【現代文閱讀答題技巧】常見題型的基本答法第一種開頭對下文的作用或對全文的作用。1 .交待時間.地點.背景或奠定全文基調。2 .通過烘托.鋪墊引出下文。3 .描述某場景.現象為后文的議論.抒情做依托.張

13、 本或與之照應。4 .與下文作對比.反襯,使后面的內容更突出。5 .引發讀者好奇心,吸引讀者興趣,激發讀者閱 讀下文的欲望。第二種 為什么要寫(或詳寫)這些內容1 .為什么要寫(或詳寫)這些內容,實際是是問 選材與中心的關系。很顯然,寫這些內容是表現 證明.突出.強調主旨的。如果是問為什么詳寫, 其基本思路是詳寫可以把主旨表現得更具體.更 形象.更充分.更全面。2 .可以從結構的角度來思考,即寫這部分是為了 與前面(可能是開頭)或者后面(可能是結尾) 形成照應.襯托.對比等。第三種對文意的選材與寫法做鑒賞評析1 .常用的術語是“以小見大”,即從小的普通的 事件中來反映大的道理,比如寫母親在我出

14、門時 的一句叮嚀來反映母親對自己的關愛。2 .新穎.別致.視角獨特。即素材本身不新鮮,但 審視材料的角度與眾不同。3 .層層深入,逐層遞進。4 .以物喻人,意味深長。5 .以為線索,將貫穿起來,思路清晰, 材料集中。6 .前后對比,主旨鮮明。第四種修辭手法運用的好處1 .最常用的是比喻,比喻可以把抽象的說具體, 把深奧的說通俗,把枯燥的說生動;其次是排比, 它可以營造聲勢,可以用簡短的篇幅內表達出大 量的內容,還可以營造形式與聲調上的美感。2 .再說對比與襯托,目的是為了使某物或某種特 點更突出.更鮮明。通常寫甲物時可能要先寫乙 物,其目的就是為了從側面與甲物作對比, 從側 面更好地突出它。3

15、 .考試中,還會從更靈活的角度來考查,比如從 句式的變換角度來考查,為什么要用這樣的句式 來,其實還是為了表意或形式美的需要, 這樣表 達可能是從近及遠,由現象到本質,為突出強調, 為了前后對應協調。再比如從詞的活用來考查, 如詩歌中的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紅”做動詞 用,有何妙處? 一般來講,在講詞的妙處時,都 有形象生動這樣的說法,的確是這樣,在這里,“紅”還把靜止的狀態寫活了,寫出了過程與動 態感。第五種對人物形象做鑒賞評析分析人物形象時,要先做定性分析,即這是哪一 類人的代表,然后再說他身上具體的特點,特點 可以分條分要點羅列,這叫定量分析。同時要注 意的是,人物形象往往是立體的.復雜

16、的.多側面 的,也就是他不是單純的好人或壞人, 在好人身 上會有缺點,在壞人身上會有優點。還有一點是 對立與統一,愛與恨的統一,偉大與渺小的統一 等等。第六種從修辭手法和表達效果兩方面對某文段賞析常見答題格式是:用手法,從角度, 對作了描寫,表達了,使文章的 更。作答時,一定要結合文章的相關內容。 第七種本來是A,作者卻說成B的情況。1 .是從主旨的角度考慮,是為了強調突出作者的 某種情感。2 .是從表達效果考慮,是為了增加幽默或其它效 果。3 .是在某種特定背景下的特殊表達。第八種問某句話在整篇文章中的作用。1 .結構上:承接上文、開啟下文、總領下文(引出下 文)、承上啟下(過渡)、照應前文

17、(開頭)首尾呼應.2 .內容上:開篇點題、抒發情感、點明中心,深化主 題、畫龍點睛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 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 總領下文;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 文、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3 .寫法上: 氣氛渲染、托物言志、以小見大、設置 懸念、埋下伏筆、為后文作鋪墊、欲揚先抑、借 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象征、托物 言志作用:使表達委婉含蓄、深沉感人.環境描 寫的作用:交代時間地點,揭示時代背景;渲染氣 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的

18、性格、推動情節 的發展等等.在回答時必須結合當時當地的時 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環境描寫的相關語句揭示了 什么樣的社會現實.第九種標題的作用1 .把握象征意義2 . 一語雙關3 .作者情感的出發點4 .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5 .文章的線索6 .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 .吸引讀者、新穎8 .題目中運用修辭的,要還原他的本義后再分析 作用第十種段意的概括歸納1 .記敘類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時間、什么 地點)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時間+地點)+人+事。2 .說明類文章: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么,它的特點是什么。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 點)3 .議論類文章: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么, 作者

19、觀點怎樣。格式:用什么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第十一種提煉中心與主題要注意體會本文的主要內容和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蘊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注意一些常用詞語,如概括主要內容,一般用:本文記敘了,描寫了,介紹了,通過, 等等,如概括寫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達、抒發、贊美、歌頌、揭 露、鞭撻、諷刺、說明、揭 示、反映等。第十二種 自然環境描寫(景物描寫)句的主要作用1、表現地域風光,提示時間、季節和環境特點;2、推動情節發展;3、渲染氣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題。第十三種社會環境描寫的主要作用1、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2、在回答時必須結合當時當地的時代背

20、景, 指 出文段中環境描寫的相關語句揭示了什么樣的 社會現實。第十四種評價、賞析一句話1、應從兩個方面入手,先評寫作特色、語言特 色,如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語言或生 動或優美或講求對稱或準確嚴密再評思想 內涵,即闡明這一句表達了什么觀點,給你什么 感受、啟迪、教育3、分析一句話的含義也可從分析關鍵詞入手, 著重體會關鍵詞在特定語境中的含義。4、說明文語段中分析一句話,要緊扣住說明內容、說明對象的特征和說明文語言的特色(準確、 生動)。5、記敘文語段中分析一句話,要緊扣住文章所 渲染的特定氣氛、表達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點 等。1描繪類提問方式: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 什么?或:

21、文章的某個句子說成另一個句子好不 好?為什么?答題模式: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具體(形象、準 確)地寫出了+對象+效果,換了后就變成十不 好的效果。或:不行,因為該詞比另一詞的感情 更強烈(或該詞比另一詞更切合對象的性格特 征)。2結構類提問方式:某兩個或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 什么?答題模式: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 規律(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不 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 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表達了3修辭類提問方式: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這樣寫 在表達上有什么好處?答題模式:確認修辭手法+修辭本身的作用+結 合句子語境1 .比喻、擬人:生動形

22、象地寫出了+對象+特 性。2 .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層層 鋪開,逐步擴大,對點明主旨起強化作用等;強 調了 +對象+特性3 .對比:強調了突出了4 .設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5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6 .反復:強調了 +加強語氣二、有關布局謀篇的題型:提問方式:某句(段)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題模式:1 .文首:開篇點題;照應題目;總領全文;渲 染氣氛,埋下伏筆;設置懸念,為下文作輔墊。2 .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呼、兒、一應刖又。3 .文末:點明中心;升華感情,深化主題;照 應開頭,結構嚴謹;畫龍點睛;言有盡而意無窮。 三、有關表現手法的題型

23、:i藝術類提問方式:文章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效果、作用? 答題模式:使用的方法+內容+效果(或作用) 2人稱類提問方式:使用這種人稱寫的好處是什么?或: 為什么要改變人稱?答題模式:第一人稱:親切、自然、真實,適于 心理描寫;第二人稱:便于感情交流,進行抒情, 還能起擬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稱:顯得客觀冷靜, 不受時空限制,便于敘事和議論作文(一)材料作文所謂材料作文,是要求寫作者根據所給的一段文 字或圖畫等具體材料,按照作文命題要求,進行 寫作的一種作文形式。它的特點是讀寫結合。寫 作者要經過閱讀材料、理解分析、提煉主旨、聯 想想象、篩選甄別、文字表達等步驟,才能完成 一篇文章的寫作。材料作文寫作

24、中需要注意的是:1 .要認真閱讀所給材料。讀懂所給材料的要點或 寓意,能夠提煉出寫作中心。2 .要根據提煉出的中心,聯系作者的學習、生活、 工作實際,寫實事、抒真情、談看法、說體會。3 .要力求出新。在文章觀點無誤的前提下,展開 多角度的思考,突破思維定勢,克服從眾心理, 獨辟蹊徑,力求寫出攝人心魄的好文章。4 .要錘煉語言,巧用修辭,力求使文章達到內容 與形式的和諧統一。5 .寫好材料作文除了在審題、立意、編寫提綱、 行文、修改等方面注意圍繞中心寫作外,還要注 意開頭、結尾的寫法,做到首尾呼應,反復點題。(二)半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是指命題人限定了作文題目的一部 分內容,然后留出一部分內容由作

25、者按要求自己 填寫完整,再進行寫作的作文命題形式。這種作 文形式的主要標志是作文題目中留有空缺。 其特 點是有較大的開放度、靈活性,給人留下廣闊的 創作空間,又有一定的限制性。2005年中考全 國有不少的省市采用了半命題作文的形式。半命 題作文根據有無提示語可分為有提示語和沒有 提示語兩種形式;根據題目空缺的位置可分為前 空式、中空式和后空式。寫這類作文的前提是要按要求補全題目。 需要注 意的問題是:1 .斟酌已給出的半個題目信息,再結合自己的生 活經歷、寫作特長、寫作內容等將其補全,使它 變成自己熟悉的生活。2 .注意審清題面要求,明確選材范圍。如湛江中 考作文題要分清“生活”與“生命”的不

26、同。3 .標題切忌大而空,要力求展示個性風采。標題 是一篇文章的“眉目”,它關系到一篇文章的格 調、精神和色彩,好的標題能使人產生強烈的閱 讀愿望。4.立意要鮮明,集中,新穎。半命題作文限制較少。空缺處可以填名詞、動詞、 形容詞,如音樂、讀書、挫折、愛等,也可以填 短語,如得到關注、奮力拼搏、遭遇苦難等。題 目一旦確立,就要善于從平凡的生活彩鏈中挖掘 出最耀眼、最閃光的那一顆來寫,要寫出精彩的 一瞬、精彩的場面、精彩的心靈感悟。對于精彩 的那一點,可以像拍電影一樣,拍全景、拍特寫, 從高往低拍、從下往上拍等等。總之,要突出精 彩,突出填寫的詞語,突出主題。(三)話題作文話題作文是一種根據提供的

27、材料和提示語提供 思考的范圍和方向,要求作者圍繞這個“話題” 進行寫作的作文命題形式。話題作文以“題目自 擬,立意自定,文體自選”的新形式,使考生的 創作個性得到展現,優勢得到發揮,才干得以施 展;1.用導語引出話題。2 .用材料引出話題。題面由文字材料和話題兩部 分組成。材料的作用是激活思維,引出話題,限 制寫作范圍。3 .直白式。作文直接呈現話題的題目,不做任何 解釋說明。作文沖刺要強調的是:提高作文分值的“六個一” 1.一個含蓄、深刻的題目 2.一個精彩的開頭 3 一個疏密有致的段落布局 4.一個優美的片段描 寫5.一個完美的結尾6.一個清爽的文面 能拿高分的作文妙招:1.讓歷史風云為作

28、文壯陣歷史上發生的重大事件凝注著豐富的意蘊。審視 并回顧這些歷史,常常可開掘出警策的震撼人心 的深意來。以“什么的聲音”為題,寫一篇作文。一個考生以歷史事件為材料的作文。他選取了李斯、范增、 魏徵等忠臣的聲音,表現了 “忠言逆耳利于行, 良藥苦口利于病”的主旨。題為“為他人喝彩”,一考生選取了漢代“蘇武 牧羊”的歷史事件,贊美了蘇武忠貞堅定的高尚 節操,選材新穎,別具一格,文章自然獲得高分。 2.讓政治文化進入作文視野“有家真好” 一題,一般總是寫家庭或集體的事, 而有一考生把祖國比為大家庭,把臺灣比作大家 庭中的一員,把對臺灣的援助作為家庭對成員的 幫助,文章通篇運用擬人化手法,模擬離家的游

29、 子的口吻準確而傳神地演繹了臺灣同胞的真切 感受,表現了盼望祖國早日統一的重大主題。“珍貴的禮物”也是個常見作文題,一考生的構 思極為巧妙。他把古代先賢留給我們的文化瑰寶 作為“珍貴的禮物”:唐詩、宋詞、元曲,這是 一份“凝聚萬千靈魂與思想,將歷史的不朽與輝 煌帶向現代的通道的一份沉甸甸的精神財富”。 小作者的構思獨特、清新、脫俗。細細想來,唐 詩、宋詞、元曲確是一份珍貴的禮物。我們不能 不佩服作者的智慧和膽識。3 .讓藝術作品中的人物走進作文我們讀過許多名著,如果恰當地運用這些作品中 的素材,那一定是一種令人迷醉的景象。一地區作文考題為“忘不了他”,這是一個常見 的作文題。作者從中國古典名著

30、紅樓夢中選 取了一個獨特的人物一一林黛玉,讓她走進作 文,走進你的視線。讀完全文,我們不能不慨嘆 作者思維之敏捷,選材之高明。這樣選材,無疑 有一種耳目一新之感。4 .用童話、寓言、神話故事,寄予深刻哲理 這幾種文體行文中多用擬人、夸張、比喻手法, 借助聯想和想像,曲折地表現生活,立意獨特, 語言活潑,結尾有意蘊,在故事的敘述中體現文 章的主題,形成勸戒、歌頌、諷刺的作用。如以“勇氣”為話題,某考生改寫了寓言故事“狐 假虎威”,對狐貍的勇氣加以贊賞,寄予了 “只 要有勇氣,再大的困難都會低頭”的哲理。又如,優秀作文單翅鳥可以高飛,文章寫了 一則童話故事:小貓頭鷹拉拉剛出生不久,就被 獵人打斷了

31、一只翅膀,很久不能飛翔,她在媽媽 的鼓勵和幫助下,刻苦訓練,使原本折斷的翅膀 的后邊長出了不大的新翅膀,還長出了羽毛,拉 拉倍受鼓舞,不怕萬難,終于可以翱翔藍天了。蘊涵了 “鼓勵有時可以改變人的一生”的道理。故事通俗易懂,避免了空洞的說理,可謂匠心獨 運。5 .用對話訪談、現場實錄,觸及靈魂深處對話訪談屬于口語交際的范疇, 但“言為心聲”, 通過人物語言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性格特點,同 時對話顯得自由靈活,談話內容無所不包。常見 的有采訪問答、面對面交流、打電話交談等形式。 許多優秀的小小說也看好這一形式。利用此形式 來寫也是作文的一大創新。如以“網”為話題的上網利弊大家談,以網 上談話的形式為

32、文,和四位網友討論上網的利 弊,辯證地分析了上網的利弊,體現了強烈的時 代色彩。又如,江蘇鹽城市以“真”為話題的滿分作文觸 摸真實的靈魂,就以此形式寫自己采訪一位少 年犯,通過交流,記錄他內心真實的體驗和感受, 展現他的心路歷程,使讀者清楚地認識到是與 非。6 .用故事新編、舊瓶新酒,編出妙趣橫生 此法源于魯迅先生的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 構思側重在一個“新”字,往往以人們熟知的某 一人物或事件為依托,借助原有的內容進行再創 造,融入人們的現實生活情況,有意識地以新編 的方式來展示文章的內容,古為今用,注入新的 內容,言在此而意在彼,來折射諷喻現實生活。 這類文章以幽默詼諧的語言、辛辣的諷刺意味

33、來 表現深刻的主題,妙趣橫生,讓讀者在笑聲中受 到教育和啟迪。7 .用日記、書信,袒露真實自我日記自由靈活,限制少,利于作者抒寫內心感受, 袒露真實的情感,如同說心里話,讓人感到真實, 用于考場作文,具有層次分明、過渡簡便、感情 真摯等優點。書信,形式上自由靈活,易于表情 達意,使人覺得如談家常,顯得真切、自然。日記 如作文要求以“考題”為話題寫作.一考 生以都是考題惹的禍為題,用三則日記展開。 文章寫“我”這個差生在一次數學考試中,因很 多考題未做對而引起的一連串的“麻煩”。三則 日記分別寫的是“教室里老師尖刻的批評”、“寢 室里同學惡意的嘲諷”、“家庭中父母粗暴的責 罵”。且巧妙運用“小雨”、“大雨”、“暴風雨” 這些有關天氣的詞語來暗示情節發展,傳遞作者 的情感。這篇作文因布局巧妙,感情真摯而獲得高分。書信如作文給一位伊拉克朋友的信,以書 信的形式表達了我們中國朋友對飽嘗戰爭之苦 的伊拉克朋友的關愛、牽掛和幫助,希望他們要 堅強,努力學習,表達了反對戰爭、渴望和平的 主題。8 .用公式、定理、實驗報告體,學科滲透,別具 匠心如作文寫“五 一”長假期間的見聞感受。一位 考生寫的是學生愁,反映學校過重的課業負 擔,提倡減負,實行素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