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第四單元梳理一、課文內容梳理葉圣陶先生二三事從治學、待人、為文等方面記敘葉圣陶先生生前的一些瑣事,表現了先生待人寬、律己嚴的品德。語言平實樸素,感情真摯動人。驛路梨花這篇文章,從整體上看是按“我們”的所見所聞的時間順序組織材料的,是順敘,在順敘過程中又有插敘;如果按小茅屋的產生及遷延過程看,又是溯源的倒敘,恰似倒卷珠簾。在情節的安排上,作者巧妙地設置懸念和誤會,使情節富有戲劇性。整篇文章,短短的篇幅,卻形成了路轉峰回、跌宕起伏之勢,讀來很有味道。最苦與最樂中,梁啟超從最苦和最樂兩方面來談人生的責任,告誡我們:人生在世,必須要對家庭、社會、國家以及自己盡到應盡的責任,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短
2、文兩篇中陋室銘愛蓮說立意鮮明,是作者對自己志趣與節操的表白。我們要體會古人立身處世的崇高境界。二、單元字詞匯總13葉圣陶先生二三事誨人不倦huì rén bù juàn:教導人特別耐心,從不厭倦。 商酌zhuó:商量斟酌。不妥tu:不好,不合適。 付之一笑:比喻不計較,不當一回事。累léi贅zhuì:指拖累、麻煩。 別biè扭niu:這里指說話、作文不通順,不流暢。拖沓tà:形容做事拖拉。 修葺qì:修理(建筑物)。14驛路梨花延伸:延長,伸展。 迷茫:廣闊而看不清的樣子。簡陋:(房屋、設備等)
3、簡單粗陋。 悠閑:閑適自得。恍hung惚h: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這里指夢中看得不真切的樣子。暮色:傍晚昏暗的天色。 紅潤:紅而滋潤,多指皮膚。漫步:沒有目的悠閑地走。 晶瑩:光亮而透明。折損:這里指對方禮節過重,自己承受不起。15最苦與最樂契qì:用刀子刻;證明買賣、租賃、抵押等關系的憑據;符合。本文取第二種意思。失意:不得志。 達觀:對不如意的事情看得開。如釋重負: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負擔。悲天憫mn人:對社會和人類的災禍苦難等表示憂慮和同情。海闊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廣闊,也比喻想象或說話毫無拘束,漫無邊際。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任重道遠:擔子很重,路程又長,比喻責任
4、重大。無入而不自得:語出禮記·中庸。意思是,君子無論處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三、課內文言文梳理短文兩篇陋室銘(一)課文字詞詳解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名:出名,有名。靈:靈驗。斯:這。是:判斷動詞。陋室:簡陋的屋舍。惟:只。德馨:品德高尚。馨,能散布很遠的香氣,這里指德行美好。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上:長上。入:映入。青:青色。鴻儒:博學的人。鴻,大。白丁:平民,指沒有功名的人。調:調弄。素:不加裝飾的。金經:指佛經(佛經用泥金書寫)。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
5、陋之有?絲竹:琴、瑟、簫、笛等樂器的總稱,“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這里指奏樂的聲音。之:助詞,主謂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亂:使亂,擾亂。案牘:指官府文書。勞形:使勞神傷身。形,形體、軀體。之:助詞,表示賓語前置。(二)重點句子翻譯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是簡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苔痕長到階上,使臺階都綠了;草色映入竹簾,使室內染上了青色。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談笑、來往的都是博學的人,沒有無功名的人。4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在這里)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琴,瀏覽(珍貴的)佛經。5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沒有世俗的樂曲擾亂心境
6、,沒有官府公文勞神傷身。6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諸葛亮隱居南陽住的草廬,揚子云在西蜀的屋舍。7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三)課文分析1通過對陋室的描寫,表達了室主人怎樣的節操和情趣?表達了室主人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2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鮮明,格調高雅,構思巧妙,意境雋永,韻味深長,文句精美而膾炙人口,久為傳誦。那么本文的主題應如何概括呢?本文通過對陋室情景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3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這樣寫的目的何在?類比的寫作手法。_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
7、與“靈”的性質。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4文章對陋室從哪幾方面進行描寫?這幾方面突出陋室怎樣的特征?景色之雅: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交往之雅: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情趣之雅: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陋室特征:雅。5“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用了怎樣的手法來寫室中事?寫出了室主人怎樣的情感?反面虛寫。_寫出室主人不受世俗羈絆之情。6“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一句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為什么要這樣寫?運用類比的寫作手法。_用古名賢之室類比自己的“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賢自況,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賢的志趣和抱負。21教育網7文章以孔子的話結尾,用意何在?這是全文的畫龍點睛之筆,引用孔子的話論證“有
8、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突出了“惟吾德馨”這一主題。8劉禹錫自比諸葛亮和揚雄,他們之間的共同點是什么?都具有安貧樂道、淡泊名利的君子之風,高雅脫俗而才華橫溢。9歷史上或現實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請舉例。床頭屋漏、雨腳如麻的杜甫草堂。凈潔無塵,以木板、方磚做書架的錢鐘書的書齋。愛蓮說(一)課文字詞詳解說:古代一種文體,也稱雜說。可以說明事理,也可以發表議論或記敘事物,都是為了闡明一個道理,給人某種啟示或給自己明志。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fán)。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草木:草本。可愛:值得喜歡。者:的花。蕃:多。獨:只。自:從。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
9、huó)清漣而不妖,甚:特別,十分。予:我。獨:只。之:助詞,主謂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染:沾染(污穢)。濯:洗。清漣:清波。妖:過分艷麗。中通外直,不蔓(màn)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通:貫通,通透。直:挺立。蔓:生藤蔓。枝:生枝莖。遠:遠播,遠遠地傳送出去。益:更加。亭亭:聳立的樣子。植:豎立。褻玩:靠近玩弄。褻,親近而不莊重。予謂菊,花之隱逸(yì)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謂:認為。隱逸者:指隱居避世的人。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噫!菊之愛,陶后鮮(xin)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噫:嘆詞,表示感
10、慨。鮮:少。聞:傳聞。同:和一樣。宜:應當。眾:很多。(二)重點句子翻譯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我唯獨喜愛蓮花,(它)從積存的污泥里長出來卻不沾染(污穢),經過清水洗滌但不顯得妖艷。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它的莖)內空外直;不橫生藤蔓,不旁生枝莖;香氣傳得越遠就越清幽;潔凈地挺立(在那里)。3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可以在遠處觀賞,卻不能靠近玩弄(它)。4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我認為,菊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是花中的君子。5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唉!對于菊花的喜愛,陶淵
11、明之后就很少有傳聞了。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的喜愛,人應當很多了。(三)課文分析1歸納主題。通過對蓮花的愛慕和贊頌,表現作者對美好理想的向往,對高尚情操的追求,對正直人格的仰慕;同時,通過對牡丹的厭惡和鄙棄,表現出對趨附權貴、茍隨時俗及其風尚的不滿。2蓮之愛(君子形象)。(1)生長環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前句象征君子身處污濁環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隨俗浮沉的品質;后句象征君子莊重、質樸,不嘩眾取寵,不炫耀自己。(2)體態香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體態,象征君子通達正直、豁達大度、行為端正;“香遠益清”是香氣,志潔行廉,美名遠揚。(3)氣質風度:“亭亭凈植
12、,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象征君子美好的資質,儀態莊重,令人敬重。3下面這段話蘊含了君子的哪些品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既不與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許;通達事理,行為方正,美名遠揚;志潔行廉,儀態端莊,令人敬重而不敢輕侮。4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那么他把菊花比作什么?把牡丹比作什么?把蓮又比作什么呢?菊是隱逸者,逃避現實。菊花不在春天與百花爭艷,而在群葩凋落的秋季獨吐幽芳,就像那些不肯與世俗同流合污而離群索居、隱遁山林的逸民高士。牡丹是富貴者,貪圖享樂。它雍容華貴,絢麗多姿,就像達官顯貴和攀附富貴的庸碌之輩。蓮是君子,
13、高潔典雅。它不染塵俗,就像胸懷磊落,行為正直,德名遠播的君子。5本文以“愛”為脈絡,寫出了對蓮花的喜愛,為何還要寫菊花和牡丹?寫菊、寫牡丹是為了襯蓮,寫菊為旁襯,寫牡丹為反襯,在映襯中突出了蓮花的形象和品格,同時又針砭了時俗。 第五單元梳理一、課文內容梳理紫藤蘿瀑布一文的作者宗璞女士偶然在家鄉見到開得很旺盛的紫藤蘿,心情感到十分舒服,淡化了弟弟離去的悲痛,感到生命的頑強、永恒和美好。一棵小桃樹是賈平凹對自己成長的隱喻,艱難但倔強;同時也寄托了作者對關心呵護“我”成長的奶奶的感激與懷念。外國詩二首(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未選擇的路)是兩首新詩。雖然主題是關于人生的,但也與成長有關。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應當
14、背下來。在未選擇的路中,可以適當思考一下人生道路的大問題,了解詩歌中的象征手法。二、單元字詞匯總17紫藤蘿瀑布終極:終點。 繁密:多而密。 佇zhù立:久立,長時間地站著。凝níng望:凝神而望。 蜂圍蝶陣仙露瓊qióng漿:古代傳說中神仙所喝的美酒。比喻酒非常鮮美;后來指極少,不多見。盤虬qiú臥龍:形容枝干彎彎曲曲、蒼勁有力。 迸bèng濺jiàn:向四處飛濺。伶líng仃dng:瘦弱無力的樣子。 忍俊jùn不禁jn:忍不住笑。忍俊,含笑。遺憾:這里指不稱心。 索性:表示直截了當;干脆。 依傍:依靠。 18一棵
15、小桃樹褪盡:指年齡、顏色、物體、歲月等消散、消失、褪散。 傲慢:看不起人,對人怠慢,沒有禮貌。 矜持:自鳴得意;自負。 孱càn頭:稱呼軟弱無能的人。猥wi瑣:(容貌、舉動)庸俗不大方。 禍不單行:表示不幸的事接連發生。懺悔:認識了錯誤或罪過而感到痛心并決心改正。19外國詩二首鎮zhèn靜:情緒穩定或平靜。 憂郁yù:憂傷、愁悶。瞬shùn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時間。霎時,剎那。懷戀:動詞,懷念依戀。 人跡:人的足跡。涉shè足:指進入某種環境或生活范圍。 萋q萋:形容草長得茂盛的樣子。幽寂jì:幽靜,寂寞。 延綿:綿延。三、古代詩歌五
16、首(一)登幽州臺歌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獨然而涕下!譯文:追憶歷史,我無緣拜會那些求賢若渴的古代君主;向往未來,我更為不能生逢曠世明君而萬分擔憂。一想到天地的廣闊無邊與永恒不息,就浩嘆人生的短暫與渺小。吊古傷今,我怎能不憂從中來、潸然淚下呢!賞析:登幽州臺歌這首短詩,由于深刻地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寂寞無聊的情緒,語言蒼勁奔放,富有感染力,成為歷來傳誦的名篇。(二)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云,決入歸鳥。會當絕頂,一覽眾山小。譯文:五岳之首的泰山到底怎么樣呢?在古代齊、魯兩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亙在那里的泰山蒼翠的青色。大自然將神奇和秀麗
17、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兩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山中的云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之蕩漾;因極力張大眼睛遠望飛鳥歸林,故感到眼角幾乎要裂開。我一定要登臨泰山極頂,俯瞰群山,它們都將變得那么渺小。賞析:本詩以飽滿的熱情形象地描繪了這座名山雄偉壯觀的氣勢,抒發了作者青年時期的豪情和遠大抱負。(三)登飛來峰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緣在最高層。譯文:飛來峰上聳立著極高的寶塔,我聽說雞叫時可以看見太陽升起。不怕會有浮云遮住了遠望的視線,只因為人已經站在山的最高峰。】(四)游山西村陸游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
18、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譯文:不要笑農家臘月里釀的酒渾濁,在豐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豐足。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柳綠花艷時忽然眼前又出現一個山村。吹著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經接近,村民們衣冠簡樸,古代風氣仍然保存。今后如果還能趁大好月色出外閑游,我一定拄著拐杖隨時來敲你的家門。賞析:這是一首記游抒情詩,是陸游的名篇之一。首聯渲染出豐收之年農村一片寧靜、歡悅的氣象。臘酒,指臘月所釀的酒。豚,是小豬,這里指豬肉。足雞豚,指菜肴豐足。說農家酒味雖薄,待客情意卻十分深厚。一個“足”字,表達了農家款客盡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詩人對農村淳樸民風的贊賞。頷聯寫山
19、間水畔的景色,寫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來廣為傳誦。“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此流暢絢麗、開朗明快的詩句,仿佛可以看到詩人在青翠的山巒間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見濃茂,蜿蜒的山徑也愈益依稀難認。正在迷惘之際,突然看見前面花明柳暗,幾間農家茅舍隱現于花木扶疏之間,詩人頓覺豁然開朗。其喜形于色的興奮之狀,可以想見。當然這種境界前人也有描摹,這兩句卻格外委婉別致。人們在探討學問、研究問題時,往往會有這樣的情況:山回路轉、撲朔迷離,出路難尋。于是頓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鍥而不舍,繼續前行,忽然間眼前出現一線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開朗,發現了一個前所未見的新天地。這就是此聯給
20、人們的啟發,也是宋詩特有的理趣。(五)己亥雜詩(其五)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春泥更護花。譯文: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馬鞭向東舉起,這一起身,從此就是天涯海角了。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落紅”,落花。“紅”,比喻理想與信念。“落紅”,是作者自比脫離官場。這兩句詩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面上寫“落花”,花雖落但仍然依戀故枝,心系故枝,并且要化成泥土滋養故枝,實際上是借以表露詩人的情懷。詩人雖然像一朵落花辭別故枝一樣地離別了京師,但他并不是
21、無情的,他的心依然留在京城,留在朝廷,依然要把自己的一切獻給自己的理想和信念。龔自珍對當時社會現實是有著清醒的認識的,明知前途困難重重,他仍執著地“化作春泥更護花”,這種對理想的堅定追求,高度的愛國熱忱,崇高的獻身精神令人感佩不已。【練習鞏固】1登幽州臺歌中表達陳子昂懷才不遇的詩句是: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2登幽州臺歌中抒發詩人獨立于悠悠天地間,孤獨寂寞之情的詩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3望岳中,“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一句寫出了泰山山勢雄峻高大、景色秀麗。4望岳中,“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直抒胸臆,表現了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魄。】5登飛來峰中“不畏浮云遮
22、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一句表現詩人不畏艱難,極具深刻哲理。6“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此句不僅寫出山西村山環水繞、柳暗花明,一派花團錦簇的景象,而且蘊意深刻,常用來說明困境中仍然蘊含著希望。21·世紀*教育網7龔自珍在己亥雜詩(其五)中,用“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展示了詩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淪,始終要為國家效力的堅強性格和獻身精神。】 第六單元梳理一、課文內容梳理偉大的悲劇寫的是斯科特探險隊一行五人滿懷希望地奔向南極點,卻悲哀地發現挪威人已經捷足先登,只好無奈但又十分堅毅地踏上歸途,最后一個個悲壯地死去。作者茨威格飽含深情地用文學的筆法,從人類征服自
23、然的崇高悲壯精神的角度來寫這一事件,讀來令人感動,特別是在面對失敗和死亡時斯科特等探險隊員表現出的那種勇敢、坦然、鎮定的精神面貌,尤為震撼人心。太空一日是我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首次載人飛行的宇航員楊利偉,通過回憶記錄下自己在太空中實驗飛行一天的過程和感受。通過他的文字,我們可以感受到這一天中楊利偉的驚心動魄,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帶給國人的驕傲。帶上她的眼睛寫的是當科學家、宇航員在探索太空的時候,科幻作家把我們的想象力帶進了地球的核心。人類使用地航飛船深入地球內部進行探險,一艘地航飛船在航行中失事,下沉到地心,船上只剩下一名年輕的女領航員,她只能在封閉的地心渡過余生,這是劉慈欣獲獎
24、小說帶上她的眼睛里演繹的故事。河中石獸是紀昀(字曉嵐)的一篇文章,選自閱微草堂筆記卷十六姑妄聽之。主要內容是石獸掉進了河里,因為水的沖力和石獸本身重量的原因,所以找石獸要從石獸掉落的上游去找。文章的主旨是凡事要具體考慮問題,不能想當然,每做一件事前,不要妄下結論。二、單元字詞匯總21偉大的悲劇拽zhuài:拉。 堅持不懈xiè:堅決保持、維護,不松懈。戰栗lì:顫抖。 聞所未聞:聽到從來沒有聽到過的。形容事物非常稀罕。徒tú勞:無益的耗費勞力。 風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奪眶kuàng而出:眼淚一下子從眼眶中涌出。形容人因極度悲傷或極
25、度歡喜而落淚。精疲力竭jié:非常疲勞,一點力氣也沒有。 悶mèn悶不樂:因有不如意的事而心里 不快活。 怏yàng怏不樂:形容不滿意或不高興的神情。 毛骨悚sng然:形容十分恐懼。 揚揚得意:形容感到十分滿意的樣子。履l行:實踐。 踉踉蹌蹌:走路不穩的樣子。姍shn姍來遲:形容來得很晚。 憂心忡chng忡:憂愁的樣子。吞噬shì:吞食。 語無倫lún次:話講得很亂,沒有條理。羸léi弱:瘦弱。(贏yín) 角逐:動詞,這里指競爭。厄運: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運。厄,災難、困苦。遺孀:某人死后,他的妻子稱為某人的遺孀。孀,指寡
26、婦。冰凌:凌,(多指塊狀或錐狀的)冰。 海市蜃shèn樓22太空一日共振:兩個振動頻率相同的物體,當一個發生振動時,引起另一個物體振動。負fù荷hè:承受的重量。 千鈞重負:比喻很沉重的負擔。鈞,古代的重量單位,合三十斤。 俯f瞰kàn:指俯視,從高處往下看。驚心動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 無虞:不用憂慮。耐人尋味:意味深長,值得人仔細體會琢磨。耐,禁得起。23帶上她的眼睛遲鈍:(感官、思想、行動等)反應慢,不靈敏。 閑暇:閑空凸現:清楚地顯現。 不期而至:事先沒有約定而意外到來。心有靈犀:指彼此心意相通。三、課內文言文梳理(一)課文字詞詳解河中
27、石獸滄州南一寺臨河干(gn),山門圮(p)于河,二石獸并沉焉。臨:靠近。河干:河岸。山門:佛寺的外門。圮:倒塌。于:到。并:一起。焉:相當于“于之”,在那里。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閱:經過,經歷。余:多。歲:年。募金:募集資金。求:尋找。竟:終了,最后。以為:認為。下:動詞,流到下游。棹(zhào)數小舟,曳(yè)鐵鈀(pá),尋十余里無跡。棹:劃(船)。曳:拖。跡:蹤跡。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講學家:講學的人。設帳:設館教書。爾輩:你們這些人。究:研究、探求。物理:事
28、物的道理、規律。是非:這不是。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yn)于沙上,漸沉漸深耳。豈:怎么,哪里。為:被。暴漲:暴漲的大水。攜:帶。去:離開。石性堅重:石頭的性質堅硬沉重。湮:埋沒。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顛:精神失常,后來寫作“癲”。服:信服。為:認為。確論:正確的言論。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河兵:巡河、護河的士兵。凡:表示范圍,所有的。于:到。蓋:表示議論的句首語氣詞。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niè)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反激之力:河水撞擊石頭返回的沖擊力。嚙:咬,這里是侵蝕、
29、沖刷的意思。坎穴:坑洞。激:沖。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倒擲:傾倒掉入。如是:像這樣。已:停止。遂:于是。反:反而。溯流:逆流。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于數里外。固:本來。如:按照。果:果然。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yì)斷歟(yú)?然則:既然這樣,那么。但:只。其一:表面現象。其二:根本道理。據理:根據某個道理。臆斷:主觀地判斷。歟:嗎。(二)重點句子翻譯1爾輩不能究物理。你們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2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漲的大水帶走呢?3湮于沙上,
30、漸沉漸深耳。(石獸)埋沒在沙層上,越沉越深罷了。4沿河求之,不亦顛乎?順著河流(即下游)尋找石獸,不是很瘋狂嗎?5眾服為確論。大家很信服,認為是正確的言論。6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一定在石頭下面迎水的地方沖擊(石前的)沙子,形成坑洞。7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到河的下游尋找石獸,本來就瘋狂;在原地深處尋找它,不是更瘋狂嗎?8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既然這樣,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現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有很多啊,難道可以根據某個道理就主觀判斷嗎?(三)課文分析4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告訴人們凡事要全面具體分析,不可主觀臆斷。原句: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解釋:許多自然現象的發生往往有著復雜的原因,我們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僅僅根據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據實踐情況作出判斷。【練習鞏固】1海底兩萬里是一部純虛構的科幻小說,你覺得這部書最吸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標準化住宅小區業主物業服務合同樣本
- 長途載重貨車租借合同書
-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風險防范
- 預售樓盤標準合同文本示例
- 辦公用房租賃合同:商務合作新篇章
- 標準公寓租賃合同范本
- 租賃酒店場地合同樣本
- 工程項目承包合同公示
- 廣福花園A19棟5號商業合同簽約注意事項
- 鋼材供應合同樣本
- 鄉村教師先進事跡材料:做好老師做好人
- 腹部損傷病人護理查房
- 垃圾滲濾液處理站運維及滲濾液處理投標方案(技術標)
- 高考專題復習:詩歌鑒賞之詠史懷古詩
- 過程能力測量報告 Cg Cgk
- 感染誘發的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診斷與治療中國指南 202
-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項目式)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項目內部承包管理辦法
- 2023年學位英語考試模擬試題三及答案
- 《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23年)》
- LY/T 1956-2022縣級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編制技術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