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課中、課后活動答案(2016版)_第1頁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課中、課后活動答案(2016版)_第2頁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課中、課后活動答案(2016版)_第3頁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課中、課后活動答案(2016版)_第4頁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課中、課后活動答案(2016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1年人教版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練習、課后活動答案P3問題思考:化石是怎樣形成的?答:生物死亡以后,埋在泥沙里,隨著時間的推移,動植物的尸體就會隨著泥沙的沉積慢慢被埋在地層深處。在極少數特殊的環境下,那里壓力相當大,溫度相當高,沉積的泥沙慢慢變成了一層巖石,地質學上叫地層。而生物的堅硬局部如骨骼以及貝殼等,也許伴隨泥沙慢慢變為地層且像巖石一樣堅硬;生物的那些柔軟局部,如葉子等,也會在地層中留下印跡。這種伴隨地層而形成的流油原生物印跡的石頭,就叫化石。對于我們研究早期人類有什么作用?答:化石形成后,無論地球上發生什么變化,它都幾乎不會改變。所以,化石成為記錄地球歷史的特殊文字。依據這些特殊的文

2、字,人們可以了解地層的年齡及當時的一些情況。P6課后活動1、。A是砍砸器,用來砍伐木柴和狩獵永的木棒。B是刮削器,用于刮削木棒。C是尖狀器,用于割剝獸皮,也可以用來挖取數木中的昆蟲。2. 可以從腦的容量,血管的粗細,血管分布的疏密等角度進行分析P12問題與思考河姆渡人與半坡人在生活上有什么不同?答:1、所處的自然地理環境不同:一個在長江流域,一個在黃河流域。 2、兩者的房屋建筑樣式不同:一個是干欄式,一個是半地穴式。3、種植的主要植物不同:一個是水稻,一個是粟。4、河姆渡人會挖井,半坡人會使用弓箭。5,他們制造的陶器藝術風格也不一樣。P12課后活動1、答案為12342、答: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骨耜

3、主要用于挖土。如果我們使用骨耜,要在骨耜上面加一個木柄。使用時,手持骨耜上的木柄,用腳踏插入橫孔的木棒,推耜入土,然后手腕一翻,就能掀起土來。P15材料研讀答:從材料可知,華夏族由錯居雜處的眾多民族,在不斷的交往,交流過程中逐漸融合而成。P16問題思考答:炎帝和黃帝的創造,雖說都是古人的傳說,有些內容還近乎神話,但無疑不有社會歷史的近似史實作為依據。今年來大量的考古材料,證實了我國古代傳說并非完全無據。這些創造創造主要反映了人民生活衣食住行醫的變化。總之,先民的傳說是有依據的。P17問題思考答:創新精神,不屈不撓,堅持不懈的斗爭精神,無私奉獻精神,敬業精神,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的等。P18課后活動

4、1、答:遠古傳說并非完全虛構,大都以真實的歷史作為素材,與神話有本質的區別。古代傳說口耳相傳,時間越久越容易失真。古籍中記載的傳說,要經過作者的文字修飾。2略P20材料研讀答:這里的“家是指帝王把國家政權世代占為己有,把國家當作一家的私產。P23問題思考答:分封制保證了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穩定了政局,擴大了統治范疇。P24課后活動1略2、答:夏商西周的滅亡都是因為出現了暴君,他們的殘暴統治激發了人民的對抗。P30材料研讀答:諸侯各自為政,相互攻伐,國家處于分裂割據狀態。P31問題思考答:春秋時期諸侯爭霸,給社會帶來了種種災難。但在爭霸過程中,一些諸侯國被消滅,國家出現了走向統一的趨勢。P32課

5、后活動1、答:這反映了王室的衰微,諸侯勢力的崛起。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禮樂制度的瓦解,這里主要反映西周禮樂制度的破壞。P34問題思考答:反對戰爭,希望戰爭結束。渴望國家統一,和平,安定地生活。P35材料研讀答:不畏強權,敢于同守舊勢力做斗爭;公平無私,嚴格執法。P37材料研讀答:既解決了洪水泛濫的問題,也保證了周邊地區的農業灌溉,為周邊農業豐收提供了條件。P37課后活動2、答:變法改革必然會遭到舊勢力的強烈反對,要付出代價;但只要順應了歷史潮流,改革終會推行下去,并取得成功,得到后世肯定。P39材料研讀 答:為政以德即反對苛政,要求統治者保護百姓,同時以道德教化先下。這表達了民本思想,有利于

6、減輕壓迫,改善民生;其道德教化思想,有利于社會風化,弘揚正氣。這些對我們今天提倡以德治國,建設和諧社會也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P41材料研讀這段話的意思是說,高官厚祿收買不了,貧窮困苦折磨不了,強暴武力威脅不了的人,才算真正的大丈夫。這是在強調做人不卑不亢,應具備堅決的立場,堅強的意志和不屈不撓的精神。P41問題思考答:春秋戰國時期,各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聚眾講學,研討學術,著書立說,探討自然,社會和人性,提出各種治國方略和政治思想,直接促成了思想的空前繁榮。再者,百家爭鳴中形成的大膽思考,自由討論的學術風氣,也有力地促進了文學藝術、自然科學的開展。總之,百家爭鳴形成了我國思想文化開展史上的第一個頂

7、峰。P40課后活動1、答:指導意義:孔子在學習上強調,要抱著老實求學和虛心請教的態度,向能者學習,甚至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要把經常復習舊知和探求新知相結合,要把學習和思考相結合。這對于我們今天的學習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2、答:在面對生死利義的時候,要學會取舍,善于抉擇。一定要權衡價值,守住道德底線。P44問題思考答:在統一環境下,國家能夠制定并實施統一的政策和措施,減少隔膜,促進國內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經濟文化的交流和開展。P48材料研讀答:文字材料和圖片材料介紹的是秦始皇統一文字,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和車軌的措施。文字的統一,便于國家政令的發布和民間文化的交流,并直接影響漢字的演進和開展,有

8、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式和文化的開展。貨幣的統一,解決了賦稅征收和流通的困難,有利于國家對經濟的管理,便利了商品的交換和物質的交流,促進各地經濟的交流,開展。度量衡的統一,解決了各地換算之間的困難。統一車輛和道路的寬窄,修筑貫穿全國的道路,有利于全國各地交通的順暢。秦始皇實行一系列穩固統一的措施,有利于穩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利于經濟文化的交流和開展,其進步作用對后世有深遠的影響。P49課后活動1略,2答案同本頁材料研讀P51材料研讀答:說明秦朝的法律非常殘酷。P51問題思考答:秦的暴政導致了陳勝吳廣農民起義。這次起義是對秦朝施政的對抗。P53材料研讀答:劉邦重視人才,善于用人,得到蕭何,韓信

9、,張良等人的輔佐。項羽剛愎自用,不重視人才,不采納范增的意見。P53課后活動2、答: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沉重地打擊了秦王朝,雖然起義失敗了,但他們的首創精神在我國歷史上閃耀著永不磨滅的光芒,鼓舞了后世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對抗殘暴的統治。P55材料研讀答:由于秦朝暴政以及多年戰亂,西漢剛建立時,人民流離失所,大片土地荒蕪,饑荒,戰亂導致人口銳減,社會動亂。P56課后活動1、答:一方面,農業是主要生產部門,為當時社會之根本,農業收入是國家主要財源;另一方面,大量土地荒蕪,人民處于饑荒,國庫虧空。為保障人民根本生存,社會安定,必須實行以農為本的政策。2、答:能與民休息,安

10、居樂業,提高生產積極性,使農業生產逐步恢復起來,糧價大大降低,農民能夠穩定地提供賦稅徭役,也促進了其他行業的開展。經濟得到恢復和開展,漢朝統治進一步穩固起來。P59材料研讀 答:經歷了長期戰亂的國家,首要任務就是開展糧食生產。如果農民紛紛棄農經商,就會導致糧食缺乏,進而影響社會穩定。但是長期過度重農抑商,也會抑制社會經濟開展,產生不良后果。P61問題思考答:漢武帝即位以后,在思想文化,行政權力和經濟等方面采取多種有效措施,消除了諸侯國對抗中央的能力,完全控制了國家的經濟命脈,形成了以儒家學說為核心的正統思想,穩固加強了中央集權。在國力強盛的根底上,漢王朝的影響力遠達邊地少數民族地區,以中原漢文

11、化為核心的漢王朝幅員得以拓展。P61課后活動 1、1材料一反映出在西漢初期分封制度下,諸侯王控制的人口和土地超過了中央政府,威脅到了西漢王朝。2漢武帝采取主父偃“推恩的建議,讓諸侯王推及皇家恩德,把土地在分封給自己的子弟。這樣,王國的數量大大增加,而管轄的土地和人口越來越少;漢武帝還采取措施取消了許多諸侯王的封地和土地,剝奪他們的爵位,從政治上消除了諸侯國對中央政府的威脅。2、秦始皇:對敢于評論朝政的儒生以暴力手段坑殺,沒有達成統一思想的目的,反而激化了社會矛盾。漢武帝;把儒學列為正統,在京師設立太學培養儒學人才,讓他們能夠進入仕途成為王朝的維護者。?漢代講經圖?中的“經主要是指儒學中的忠君守

12、禮思想,這在以后成為封建正統思想的核心。P65材料研讀答:童謠鮮明地勾勒出跋扈將軍梁冀驕橫統治下的社會不平:剛正不阿者,冤死于道旁;心術不正者,反而升官封侯,享盡榮華富貴。這是沉痛的呼聲,也是憤怒的呼聲。P66課后活動2、答:外戚和宦官爭權奪利,肆意搜刮,天災人禍不斷,人民被逼上死亡的邊緣。P68問題思考答:我們應該學習張騫不屈不撓,勇于探索和開拓的精神,在學習和工作中不畏艱難險阻,勇于開拓進取,報效祖國。P69材料研讀答:古代稱對未知領域的探險為“鑿空,張騫第一次開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國有了第一次友好往來,所以稱為“鑿空。P71課后活動 1、答:一方面,促進了漢代與西域各

13、民族的友好往來,密切了漢與西域的聯系,漢朝設立了西域都護,對西域地區進行有效管轄。另一方面,開辟了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2、“胡在中國古代泛指北方或西方的少數民族或外國人。這些食物以“胡字命名,正說明它們最初是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原地區的。以“胡字命名,從西域傳入的物品還有胡椒、胡蘿卜等。3、略P73材料研讀答:公元105年中國歷史上有好幾個年號為元興的。105年,東漢和帝劉肇,第二個年號元興,用了9個月;264-265年,三國東吳末帝孫皓,年號元興;402-404年,東晉安帝司馬德宗,年號元興。顯然,這里的元興元年指105年P75問題思考 答:面對艱難挫折,身心摧殘,毫不畏懼的

14、精神;為了理想和正義,堅忍不拔的頑強意志。P76司馬遷的這名言的含義是:人總是會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還重,死得其所,有價值,有的人死得比羽毛還輕,無足輕重,沒有意義。P78課后活動1略2、答:紙的創造及應用,對社會歷史的記載和保存,對文化思想的交流和傳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它方便人類記錄信息,使人類以更方便。更經濟的方式傳播知識。紙的創造,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科技文化乃至經濟社會的開展。有利于解決人類衛生問題和文明習慣的養成。P82答:?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題材小說,其中作者為了增強小說的趣味性,會適當地進行文學創作,這些內容當然不會見于史書記載。但是,這些內容在另一方面讓我們對這段歷史有了更

15、加深刻的認識,也有助于我們理解某些史實。我們既將三國歷史和?三國演義?有機結合,又應了解真實的歷史。例如對曹操的評價,歷史上的曹操統軍30余年,但手不釋卷,登高必賦,長于詩文、書法、圍棋。生活節儉,不好華服。但是,?三國演義?中曹操卻被描寫成為反面人物的代表。P841.答:?蒿里行?描繪了東漢末年經濟凋敝、人口減少和百姓生活困苦的社會現實。原因在于東漢末年州牧郡守擁兵割據、戰亂不斷。?步出夏門行?詩中“壯心指的是曹操想要統一全國的愿望。最終曹操并沒有實現這一愿望。因為隨著劉備、孫權和赤壁之戰中的曹操的失敗,最終形成的是三分天下的局面。2.答:這兩個戰役的勝敗,主要原因在于交戰雙方的戰略戰術、指

16、揮者心態等方面。P86材料研讀答:說明在大地主,大貴族當權的背景下,社會上下道德淪喪,唯利是圖,享樂之風盛行。P86問題思考 答:八王之亂的發生和西晉實行分封是有關系的。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理解。一是從制度層面講,西晉大封同姓諸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衛了西晉王室,但是同時也埋下了諸侯王實力過大,威脅中央統治的隱患。二是從具體的實施過程來看,晉武帝時期陸續派遣諸侯王據守州郡重鎮,即“移封就鎮,諸侯王手中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權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勢力也日益壯大,為其叛亂提供了充分的條件。當然,對于這個問題,我們也要認識到西晉糟糕的社會狀況和遲鈍昏庸的晉惠帝,也是八王之亂發生的原因。P88課后活動1

17、、答:西周、東周、漢朝都曾經實行過分封制。分封制之下,受封諸王獲得土地和人口,作為交換,他們也有保護王畿,保護國君、交納貢稅等義務。但是,由于各諸侯王在封地內擁有絕對的統治權而成了大大小小的獨立王國。在一定的條件下,這些王國勢力逐漸壯大,直接或間接威脅國君的平安,釀成諸王爭霸,爭戰不斷。國君勢力衰微,甚至大權旁落,最終導致國家分裂,人民也陷入苦難之中,阻礙社會經濟開展。因此,分封制也是會威脅中央集權統治的。2、答:為了證明統治地位的正統性與合法性,便于加強對中原地區進行有效的統治。P92材料研讀答:南方社會經濟開展的原因主要有三點:首先,由于北方戰亂,大批北方人民為躲避戰禍南下,為江南地區輸送

18、了大量的勞動力,同時也帶去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其次,當時江南地區比擬安定,統治者也重視開展經濟。最后,江南優越的自然條件,為其開展提供有力保障。P92課后活動?史記?中江南尚未開發,地廣人稀,生產水平落后,商業不興旺。?宋書?描述了江南開發后的景象,物產豐富,糧食產量高,手工業興旺。P96問題思考答:各民族錯居雜處,加強了相互交流,生產生活上各民族相互學習;政治制度上少數民族學習漢族君主專制;思想文化上少數民族學習漢族文化;社會習俗上各民族相互借鑒吸收;民族心理上民族隔膜與民族偏見逐漸減少。課后活動1、答:豐富了漢族生活,改變了漢族席地而坐的生活習俗。2、減少胡漢觀念,促進鮮卑人對漢族文化的認可,促進民族交融。P97材料研讀答: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教導人民要根據天時和土壤的條件來進行農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