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復習質量綜合檢測試題測試卷含參考答案 (240)_第1頁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復習質量綜合檢測試題測試卷含參考答案 (240)_第2頁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復習質量綜合檢測試題測試卷含參考答案 (240)_第3頁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復習質量綜合檢測試題測試卷含參考答案 (240)_第4頁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復習質量綜合檢測試題測試卷含參考答案 (240)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試卷滿分:120 分時間:120 分鐘題 號一二三總 分得 分一、基礎(25 分)1. 下列詞語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 分)A. 胚(pi)芽B. 譖(zn)害筵(yn)席羼(chn)水襁(qing)褓醉醺醺(xing)緊攥(zhun)桑梓(z)C痱(fi)子撅(ju)斷樸(p)刀慰藉(ji)D侍(sh)候掠(lu)過慪(u)氣戲謔(xu)2. 下列詞語中共有四個錯別字,請在錯字下畫橫線,然后按順序改在右面的方格中。(2 分)(1)見風使舵(2)影影綽綽(3)老奸巨滑(4)如坐針氈(5)磕瓜子(6)不醒人事(7)望眼欲穿(8)相形見絀(9)提心掉

2、膽(10)斷壁殘垣3.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2 分)A. 我市越來越多的市民積極參與到“為禮讓斑馬線點贊”的大型公益活動中來。B. 語文課堂其實就是微縮的社會語言交際場,學生在這里學習將來步入廣闊社會所需的言語交際本領與素養。C. 一個人能否具有創造力,關鍵是要經常保持好奇心,不斷積累知識。D. 中國好聲音作為一檔新興的電視節目,目前最重要的當務之急就是揚長避短,帶給觀眾更為持久的音樂和情感享受。4. 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2 分)A. 水滸又名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的長篇文言小說,全書講述了北宋末年官逼民反的起義故事,作者是施耐庵,明末清初人。B. 早是我不賣

3、與你吃,卻說出這般沒氣力的話來。(“早是”是早上的意思。)C. 公輸一文中墨子采用設喻、類比的方法說服楚王停止攻打宋國,說明了有理走遍天下的道理,只要善于說理,一切困難將迎刃而解。D. 舒婷是朦朧詩的代表詩人之一。她在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一詩中,將個體的“我” 熔鑄在祖國的大形象里,并承擔起為祖國取得“富饒”、“榮光”的責任,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愛國熱情和歷史擔當精神。5. 名著閱讀。(3 分)人最寶貴的是生命。水滸中,梁山好漢們認為生命的意義是“忠”與“義”,能反映這一意義的事件如 ;而簡愛中,簡愛認為人生的價值在于 ;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主人公保爾認為人僅有的一次生命應當 。76. 經典古詩

4、文是流淌在我們血液中的民族文化基因。請根據自己的積累,完成下面兩個小題。(4 分)(1) 參照例句,以“責任”開頭仿寫兩句話。(2 分)例句:幸福就是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是杜甫“好雨知時節,當 春乃發生”的喜悅。責任是 , 。(2) 某班要進行一次對對子活動。現在,邀請你參加這個活動,請你根據對以下幾個人物的理解,把上聯補充完整。(2 分)參考人物 吳用、楊志、楊修、林黛玉上聯: 下聯:廢寢忘食香菱苦學詩7請根據提示默寫。(10 分)(1) ,風多雜鼓聲。(楊炯從軍行(2) 了卻君王天下事, 。(辛棄疾破陣子)(3) ,萬方多難此登臨。(杜甫登樓)(4 )人恒過然后能改,

5、,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孟子兩章)(5) 只有那遼遠的一角依然完整, 。(戴望舒我用殘損的手掌)(6) 而現在, ,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余光中鄉愁)(7) 李白的月下獨酌既寫出詩人曠達超脫的浪漫情懷,又表現詩人孤獨苦悶的句子 是 , 。(8)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孟子認為一個國家經常滅亡的原因是 , 。二、閱讀(45 分)(一)詩歌鑒賞臺。(3 分)香菱學詩中香菱央求黛玉給她出個題目作詩,黛玉道:“昨夜的月最好,我正要謅一首,竟未謅成,你竟作一首來,十四寒的韻,由你愛用那幾個字去。”香菱先后作了三首,下面引用第一首和第三首。第一首第三首月掛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團團。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

6、娟娟魄自寒。詩人助興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觀。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翡翠樓邊懸玉鏡,珍珠簾外掛冰盤。 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良宵何用燒銀燭,晴彩輝煌映畫欄。 博得嫦娥應自問,何緣不使永團圓?8. 請你根據所學的詩歌鑒賞知識,對這兩首詩進行對比賞析。(二)閱讀文言文語段,完成 9-12 題。(15 分)魚我所欲也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

7、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 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 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 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9. 解釋句中加點詞的含義。(3 分)(1) 故不為茍得也。茍得: (2) 故患有所不辟也。患: 辟: (3) 鄉為身死而不受

8、,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鄉: 得: 10.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 分)(1)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2) 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11. 請根據課文內容填空。(5 分)(1)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中“是心”指 ;“是亦不可以已乎”這句話中的“是”指代 。(用原文回答)(2 分)(2) 孟子認為人之“所欲有甚于生”“所惡有甚于死”。他通過 的取舍、簞食豆羹的的取舍、 的取舍等方面論證了“義”和“不義”的存在。(1 分)(3)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與我何加焉”,這句話強調的是 。(1 分)(4) 本文運用比喻論證來闡明觀點,具

9、體來說是用 這個比喻來闡述 的觀點。(1 分)12.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義”曾經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現在學校強調中小學生要“珍愛生命”,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就刪掉了“見義勇為,敢于斗爭”的字樣, 這意味著中小學生可以不講道義嗎?對此,你是怎樣看待的?(3 分)(三)閱讀下文,完成 1317 題。(13 分)小聰明張中行世說新語言語篇記陳韙奚落孔融(其時十歲)的話,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這里想易年歲為行事,說小事聰明,大事未必佳。為什么忽然想說這些呢?是因為,小而言之有牢騷, 大而言之有杞憂。我早已入老朽之群,可是還不能不勞逸結合,有時要擠公交車,有時要排隊買食堂飯。先說擠

10、車,我總是處于被動地位,原因之一是無沖鋒陷陣之力;之二是,總覺得為搶片刻的座兒而爭先恐后,屁股少安而良心大痛,是得不償失。可是很多很多人,其中包括小學生,像是不這樣想,于是車未到就全身動員,其后是鉆,擠,甚至推開老弱病殘,一躍而坐于座兒之上, 再其后還有得意的微笑。他或她勝利了應該說,利用“小聰明”,勝利了。類似的情形,排隊買飯,我覺得總是遲遲不能前移,后來用昏花的眼細看,才知道是不少年輕而有小聰明的人夾了塞兒。說到此,想到還有更高級的,是幾年前在家鄉,見兩個農民正在閑談,眉飛色舞, 細聽,原來是夸耀各自的出門賣農產品的隨機應變之才,而憑這才就輕易地騙了人,賺了錢。搶座兒,加塞兒,多賺錢,是賣

11、弄小聰明;而竟處之泰然,甚至得意,真使人不能不皺眉嘆氣了。嘆氣,是因為這些看似小節而與大節相通,所以值得憂慮。大節是什么?是人人為自己的灰塵小利而拼命,禮貌、臉面、道德、良心都不要了,其結果就必致如孟老夫子所說:“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記得魯迅寫過一篇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對傻子有好感。我這里想進一步闡發,是此類的傻子沒有小聰明,更不想賣弄小聰明,才是大聰明。何以言之?可以舉事和理兩者為證。事, 英國牛頓是個好例,據說少年時候,家里養大貓小貓兩只,讓他鑿洞,以便貓出入,他就鑿一大一小,因為想不到小貓也可以由大洞出入。這是沒有小聰明。可是見到蘋果落地他生了疑, 問為什么。這使他想到萬有引力,所以是

12、大聰明。由此事我們可以過渡到理的理由,那是,唯有拋棄狗茍蠅營的小聰明,才可以“進德修業”。進德是遇事多為別人著想,修業是用大力往科學、藝術等精神的宮殿里走。這自然不容易,但語云,有志者事竟成。而能否有志,能否有成, 關鍵就在于能不能拋棄小聰明而發展大聰明。(選自桑榆瑣話) 13本文中作者要闡述的觀點是 ,作者主要采用 的方法加以論證。(2 分)14. 開頭作者是如何由陳韙的話轉入本文所論述的話題中來的?(2 分)15. “小而言之有牢騷”,作者發了哪些牢騷?“大而言之有杞憂”,作者在擔憂什么?為什么牢騷是小而杞憂為大呢?(3 分)16. 為論證“不想賣弄小聰明,才是大聰明”,作者舉了牛頓的例子

13、加以論證,你能再舉一個類 似的事例嗎?(3 分)17. “唯有拋棄狗茍蠅營的小聰明,才可以進德修業”,你同意作者的這種說法嗎?結合本文,聯系生活實際,請談談你的理解和感悟。(3 分)(四)閱讀下文,完成 1822 題。(14 分)寒冬從小就不喜歡冬天。龍朝霞不喜歡,是因為怕冷,特別怕。列子湯問里說,涼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極。每年的數九寒天,對我來說都是一個坎,左腳還未踏進去,右腳就巴不得馬上拔出來。冬天于我的意義,僅止于一個象征,一個過渡,私心里我總盼著這個過渡短一點,再短一點,短到可以忽略不計, 囫圇一下子從冷得出奇的陰森冬月直接跳到九九艷陽天才好。冬天的山,水,樹,都是瘦骨嶙峋的,單薄得可憐

14、,冬天的人卻臃腫肥胖。每個冬天,我都里三層外三層將自己裹起來,捆粽子似的,穿兩三雙襪子還覺得冷。一上午坐下來,手變成了別人的手,腳變成了別人的腳,簡直不聽自己使喚。寒是一種感覺,只能體味不能觸摸。我是涼性體質,涼的血,涼的肉,涼的骨,涼的眼神, 鼻孔里呼的是冷氣,眼睛里飄的是雪花。冬天就是由這些感覺堆積起來的,寒花,寒風,寒衣, 寒衾,寒山,寒月,寒門,寒劣,寒傖,寒肅,寒噤無處不寒,無處不哆嗦。南方的冬天有別于北方,屋里沒有暖氣,空調也少用,只好干冷著。所以北方人冬季到了南方,總有上當受騙的感覺:“呀,怎么這么冷!”雪是冬天給人們最后的補貼與療慰吧,可是由于厄爾尼諾現象,最近幾年連雪也沒有,

15、只有雨,一下就好多天,又陰又濕,黏嗒嗒的,天也好,地也好,情緒也好,什么都糾纏不清,世界變成個怨婦,苦守寒窯多年,除了寸寸愁腸, 便是盈盈粉淚,“除了青山隱隱,便是此恨悠悠”。冬至那天雨腳如麻,我撐傘匆匆趕去上班,風從領子里灌進來,又冷又硬,像要從脖子上剔一些肉出去。緊了緊圍巾,捂不住,總有些冷氣側著身子擠進來,凜凜的,颼颼的,無孔不入的。“一九二九,懷里揣手;三九四九,凍死老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這才剛進“一九”,手揣在懷里已不管用,有些凍得受不住了。路過米粉店,看見一人蹲在門口的火爐旁。是位老者,羅中立油畫中的老者。已經很老了, 世間的一切,全在臉上刻著寫著,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是那

16、種不用文字就可以讓人深入閱讀的東西,歲月,貧窮,焦愁,苦難,或者別的什么。老者在火爐前抖抖索索忙碌著,爐子邊放著一個背兜,背兜里有一些“蓮花白”,一些“上海青”,還有一桿秤。很顯然,是位進城賣菜的老農,行進途中膠鞋進了水,路過米粉館時,被好心的店主惻隱了一回。老人坐在凳子上,把一只腳的鞋脫下來,在地上拍打拍打,控掉鞋里的水,想放到火爐的邊沿上去烘烤,而他的另一只鞋,早已憂心忡忡地躺在火爐上了。他大約是沒穿襪子的,鞋子一脫,就只剩兩個光腳板,通紅通紅,扁平的紅蘿卜一樣。為了使兩只腳掌緊貼爐身,他膝蓋盡可能外翻,下壓,腳板蹺起來,像兩只壁虎緊緊趴在爐身上。我往前走了兩步,再回頭看時, 他的手在爐火

17、上來回不停地翻動著,像兩條正被燒烤的咸魚,因為縮著肩,整個樣子變成一只古怪的青蛙一只古怪的青蛙抱著一只可憐的火爐,抱著他生命的爐火,煨著取暖,在寒風寒雨里得到短暫的憩息。不知怎么,這個畫面與兒時的一張畫面相重合了。外公嚴冬里牽牛去耕田,褲腿挽到大腿根部,整個腳桿浸在水田里,深一腳淺一腳趟著,一塊田犁下來,瘦瘦的雙腿凍得一片青紫, 我趕緊提溜一個烘籠跑過去,讓他暖暖身子,他抱著烘籠的樣子,跟這位老人一個樣黑沉沉的冬天里,顫顫地守著一團火,蹲踞在地上,一臉的疲憊,滿懷的火光。有的人就沒那么幸運了,連可供取暖的爐火也不曾有。幾年前的一天早晨,也是個霧氣騰騰的冬日,某超市門口聚著一群人,幾個警察圍著一

18、個躺在地上的人轉來轉去躺在地上的人將永遠躺在地上了,他衣衫襤褸,氣息全無,裸露著一截大腿。那截紫紅的大腿像一種提醒與暗示,就像理想撞著了現實,看著不由使人倒抽一口涼氣,把心突然冷了。有人說那是乞丐, 有人說那是瘋子,深夜被凍死了。死在離食物和火源最近的地方,這本身就像一則寓言。他腳邊有一堆灰燼,人們根據灰燼的殘渣猜測說,燒的是一堆衣物。他無法點燃那棵樹,也不敢點燃超市,只好點燃了他唯一的財產,衣服。我有理由相信,那是賣火柴的小女孩劃亮的最后一根火柴,可惜這根火柴不足以點亮他的整個人生,不足以溫暖他凍得麻木的大腿。它不過是一種吃力的掙扎,一種虛假的逆轉,說到底也不過是一種無可奈何的召喚,一種無力

19、回天的笨拙與凝重。這個冬天真是太冷了,我的人,我的思想都被凍住了。有時,人生跟冬天一樣,就像一個冰窟窿,一塊抹布,掉下去只能身不由己地下滑與流淌,你只來得及看一眼它的蒼白與殘敗, 就被它拖下水底,泡沫也不冒一個,就被抹得干干凈凈。嗚呼哀哉,好寒的冬!(有改動)18. “好寒的冬”,通讀全文,說說作者通過哪些人和事突出了冬天的寒冷?(3 分)19. “從小就不喜歡冬天”,除了冷,你覺得作者不喜歡冬天的原因還有哪些?(2 分)20. 本文語言極富表現力,請從語言運用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4 分)(1) 冬天的山,水,樹,都是瘦骨嶙峋的,單薄得可憐,冬天的人卻臃腫肥胖。(2) 再回頭看時,他的手在爐

20、火上來回不停地翻動著,像兩條正被燒烤的咸魚,因為縮著肩,整個樣子變成一只古怪的青蛙。21. 作者為什么要追憶幾年前超市門口的那幕慘劇?(2 分)22. “有時,人生跟冬天一樣”,作者借冬天的寒冷表達了什么樣的人生感悟?你有過類似的體驗嗎?(3 分)三、寫作(50 分)23. 據調查,我國小學生近視眼發病率為 22.78%,中學生為 55.22%,高中生為 70.34%,這一現象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和思考,請你運用議論的表達方式闡述對這一現象的思考。(不少于 80 字)(10 分)10024. 成長過程中,你一定有收到禮物的欣喜時刻。這禮物,有可能是長輩親朋送給你的節日賀禮,也可能是師友在關鍵時

21、刻給予你的理解、鼓勵和信任,還可能是陌生人在你遇到困難時對你施與的一點援助,當然,這禮物也可以是你自己付出之后得到的一點精神報償 不管這禮物是來自于別人的饋贈,還是通過自身努力得來的精神報酬,得到禮物總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請以最好的禮物為題寫一篇文章。(40 分)要求:題目自擬,除詩歌外,不限文體;力求寫出自己的真實體驗與獨特感受;字跡工整,書寫規范,字數在 600 字左右;作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校名或姓名。2020=4008參考答案:一 1、C 2、猾、嗑、省、吊 3、A 4、D 5、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等;捍衛自己的獨立和尊嚴,追求超越個人幸福的至高境界或者對人間自由幸福的渴念,對更高精神境界

22、的追求等;為人類的解放事業而斗爭。(意思符合小說主題思想即可。)6、(1)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凜然,是諸葛亮“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的忠貞。(能表現詩文作者的擔當精神或憂患意識即可。)(2)足智多謀吳用巧劫綱、一心為綱楊志犯眾怒、恃才放曠楊修惹禍端、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人物特點與事件相符,基本合乎對聯要求即可。)7、(7)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其他略)二(一)(8)第一首詩用語直露,把前人詠月習用的詞藻堆砌起來,湊成篇。詩言志,本詩最大的問題在于只能摹寫景物而不能借景抒情。第三首,用詞典雅含蓄,設意新奇別致,全詩不在局限于對月的描繪,而能結合自己的身世,借月抒懷。(二)910 略 11、(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2) 魚與熊掌 ; 萬鐘(3)人不能失去本心(4)舍魚而取熊掌; 舍生取義 12、教育部刪掉“見義勇為,敢于斗爭”,不是說中小學生可以不講道義,而是強調個體生命的重要性,遇到暴 力事件要量力而行,不能逞匹夫之勇,給自己和家人帶來難以彌補的傷害。孟子所說的“舍生取義”與學校強調的“珍愛生命”并不矛盾,孟子所說的“義”是正義,是有利于人民、國家的大義,大義面前,我們應該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則。(三)13、我們要拋棄小聰明而發展大聰明;事實論證 14、陳韙的“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