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文學常識、重難點、必考點匯總(值得收第一單元1.春 朱自清一、作者介紹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后改名自清,是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原籍浙江紹興,后定居揚州,故自稱“揚州人”。1923年發表長詩毀滅,震動詩壇。他的散文樸素縝密,清雋沉郁,以語言洗練、文筆清麗著稱,極富有真情實感。代表作詩文集蹤跡,散文集有背影歐游雜記你我,文藝論著有詩言志辨論雅俗共賞,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綠背影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二、詞語解釋欣欣然:歡歡喜喜的樣子朗潤:明朗潤澤趕趟兒:原意指趕得上,這里的意思是各種果樹爭先恐后地開花醞釀
2、:原意是造酒,這里是說各種氣息混合在空氣里,像發酵似的,越來越濃婉轉: 形容聲音抑揚動聽花枝招展:比喻姿態優美。招展,迎風擺動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開始,應該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吹面不寒楊柳風:出處南宋 的 志南和尚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三、中心思想這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抒情散文,描繪了大地春回、生機勃發的動人景象。通過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五幅主要圖畫,贊美春的活力帶給人以希望和力量表達了作者熱愛生活、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2.濟南的冬天老舍一、作者簡介老舍,滿族,原
3、名舒慶春,字舍予,筆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筆名),北京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主要作品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茶館龍須溝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棄;予,我。含有“舍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實寫照。二、詞語解釋響晴:(天空)晴朗無云溫晴:溫暖晴朗著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來源空靈:靈活而不可捉摸秀氣:清秀。這里形容小山秀美小巧澄清:這里指水清澈見底貯蓄:存放,儲藏三、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在這篇寫景散文中,作者抓住濟南地處北國而冬季氣候"溫晴"的特點,描繪了濟南的陽光、小雪、山
4、山水水,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自然風光的摯愛深情。3.雨的四季劉湛秋有一支沒有音符的樂曲,一點一滴,奏出歡快合諧而又美麗的旋律,只有細心傾聽的人,才了解它的深意。這就是雨,它似歌、如詩、像畫,春雨柔美,夏雨猛烈,秋雨清涼,冬雨冷靜,各式各樣的雨滋潤著萬物也浸潤著人的心靈。被譽為中國抒情詩之王的當代詩人劉湛秋的美文雨的四季就是這樣一首四季雨歌。一、作者劉湛秋 1935年 10月生,安徽省蕪湖市人。當代詩人、作家、翻譯家、評論家。著有詩集寫在早春的信箋上、溫暖的情思、生命的快樂,曾被譽為“當代抒情詩之王”。二、思考:1.文章為什么叫“雨的四季”而不叫“四季的雨”?(1)更有韻律美(2)文章
5、寫的不單是四季的雨,更是雨中的四季。“四季的雨”:單純強調 “雨” ,顯得呆板、生硬。“雨的四季”:充滿靈動,賦予了“雨”一定的人格化,充滿情趣和意境。2.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點?春雨: 柔情而生機夏雨: 熱烈而粗獷秋雨: 端莊而沉思冬雨: 自然而平靜3.結合全文,談談作者愛戀雨的理由是什么?雨給作者的生命帶來活力,給感情帶來滋潤,給思想帶來流動,使靈魂得到凈化。4.四季的雨有什么特點,給整個大地帶來了什么變化?5.分析文章的語言特征樹“睜開特別明亮的眼睛” 使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有什么效果 ?使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把樹寫活了,人格化了。它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樹木剛剛從寒冬中蘇醒過來,樹干泛出黃青
6、、嫩葉萌發的那種鮮活的生機。6.“春雨圖” 這段文字是如何寫春雨的?是直接描寫還是間接描寫?是間接描寫。這段文字實際上寫的是春雨給萬物帶來的變化。確切的說,這應該是一幅“春雨初霽”圖,因為它展現的是雨過天晴的春意盎然。作者的筆墨主要放在了春雨給世界帶來的變化上。7.作者說:“只有這一場雨,才完全驅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變了姿容。”那么在春雨到來之前“世界的姿容”是什么樣的呢?植物是僵硬的,顏色是昏黃的,空氣是干燥的,整個世界是寂靜的,然而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來了,一切都變了。8.春雨圖中作者都描繪了哪些具體的景物?樹、水珠子、水霧、小草、空氣等9.作為一篇優美的散文,本文在寫景上有許多亮點
7、,你認為春雨圖中有哪些亮點? 樹:“樹睜開特別明亮的眼睛”把樹寫活了,人格化了如果把“特別明亮的”去掉,是否影響表達效果?影響。“特別明亮的”生動形象地寫出樹木剛剛從寒冬中蘇醒過來,樹干泛出黃青、嫩葉萌發時的那種鮮活的生機。花:把花苞滴下來的水珠子與少女的眼淚作比,說它比少女的眼淚還嬌媚,使本來平淡無奇的自然現象擁有了人的神態和情感。一滴水珠尚且如此嬌媚,那么那朵花呢?那個春雨浸潤下的春天呢?一定是更加美艷動人吧!水霧:或濃或淡的水霧映射著雨后的陽光,更映射著雨后的美麗世界。小草:誰聽過春草復蘇、萌發、成長的聲音?作者聽到了。這沙沙聲是真正熱愛大自然、珍視生命、細心于生活的人用心靈聽到的,這美
8、麗的文字是作者用細膩的心寫出來的。空氣:空氣本是無色無味的,平常到甚至讓人忽視。可是在作者筆下空氣卻在春雨過后透出果子一樣的芳甜,這正好可以和我們學過的一個句子互相詮釋“清新的空氣使我覺得呼吸的是香”。三、小結劉湛秋的散文有一種田園美,他的文字自然、親切、優美,一事一物、一草一木、一色一聲,他都能輕松道來,吸引著你跟著他的行文一走到底。摘錄的句子是:也許,到冬天來臨,人們會討厭雨吧!但這時候,雨已經化妝了,它經常變成美麗的雪花,飄然蒞臨人間。表達作用是:寫出了春雨的美麗與嫵媚“ 飄然蒞臨人間”寫出了春雨降臨的動態美,表達出了作者對冬雨的喜愛之情。4.古代詩歌四首詩歌的分類,1、從詩歌的形式可分
9、為: 古體詩(唐以前的詩歌)包括四古、五古、七古、楚辭、樂府詩等; 近體詩(唐以后的詩歌)包括律詩(五言侓詩、七言律詩)和絕句(五言絕句、七言絕句)。其中,律詩從上往下又分為: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2、詩歌按表達方式分抒情詩、敘事詩、哲理詩3、詩歌按內容分(題材) :敘事詩 、寫景詩 、友情送別詩 、愛國懷鄉詩、詠物詩 、詠史懷古詩 、邊塞征戰詩 、山水田園詩等 。一、觀滄海1、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國譙郡人,東漢末年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他是建安時期的代表詩人之一,精于兵法,著有孫子略解等軍事著作。其詩以慷慨悲壯、宏偉壯觀著稱。著有蒿里行短歌行苦寒行龜雖
10、壽觀滄海等詩篇。2、觀滄海全詩以“觀”字統領全篇,下文由“觀”字展開,寫登山所見。“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屬于實寫,描寫了海水和山島的景象,由遠及近。“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屬于想象的虛寫,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同時也表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3、中心思想:這首寫景抒情詩,作者勾畫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展現了開闊的胸懷,抒發了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偉大抱負。必須掌握的內容:1、“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兩句極力渲染大海蒼茫雄渾的氣勢。寫出了大海遠景的一般輪廓。2、“樹木叢生,百草豐茂”兩句表現草木欣欣向榮,生機無限。3、“秋風蕭瑟
11、,洪波涌起”寫秋風蕭瑟,波浪滔天的雄偉壯觀的情景。4、“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四句作者面對蕭瑟秋風,極寫大海的遼闊壯美,有絲毫凋衰感傷的情調。這種新的境界,新的格調,正反映了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四句是互文見義,作者以奇特而豐富的想象創造了一種宏大的意境,作者以滄海自比,通過寫大海吞吐日月的氣勢,來表現詩人自己的寬廣胸懷和豪邁氣魄。這為千古名句。 二、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唐·李白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1、 作者:
12、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詩人。選自李太白全集王昌齡,字少伯,唐代詩人。2、背景天寶年間,王昌齡被貶為龍標尉。作者聞訊,寫了這首詩寄給他,表示慰問。3、詞義:左遷:降職。楊花:柳絮。 子規:杜鵑鳥。 五溪:五條溪水名。4、譯文暮春時節,樹上楊花落盡,杜鵑在不停地啼叫,聽說你被貶到龍標去了,一路上要經過五條溪水;讓我把為你而憂愁的心托付給天上的明月吧,伴隨著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5、主題:表達了對友人的同情和關切之情,同時也流露出對自己遭遇的感傷情緒。6、賞析要點: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古人論詩有云:“一切景語皆情語”,李白詩中可為例的一句是:楊花落盡子規啼。詩中
13、寫“楊花”“子規”的作用是什么?(李白的這首七言絕句在前兩句的寫景中有什么特色?)寫“楊花”且“落盡”是先點時令,這樣的“暮春”在古詩中是一個花與淚同落的季節,這就奠定了全詩傷感的基調。“楊花”漂泊無定,暗寫王昌齡被貶荒僻之地給人的飄零流落之感;“子規”即杜鵑,在我國古典詩詞中,它總悲哀凄慘地啼叫著。本詩首句通過各種意象,渲染出在暮春季節的一種哀傷、惆悵氣氛,表達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7、藝術手法:*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達了對朋友的真切關懷,也展示了詩人飄逸豪放的性格。*運用浪漫主義手法,憑借想象讓自己的心獨立于身體之外,或隨狂風,或隨明月,飛向遠方,于浪漫的想象中表達了悠遠深邃的感情。三
14、、次北固山下1、作者王灣(生卒年不詳),唐代詩人,洛陽人。2、首聯: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客路”點明自已是客游在外,規定了全詩的情調氛圍,旅途在青山之外,自已乘坐的船正在綠水中向前行。頷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潮水上漲,江面頓時開闊,江水似乎與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風順江吹來,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掛著。作者通過“風正一帆懸”的小景,把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的大景表現了出來。頸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表現的是江上行舟,即將天亮的情景。從中我們可以知道,詩人是于歲暮月殘,連夜行舟的。既寫景又點出時令。這兩句可以說是“形容景物,妙絕千古”。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從海上冉冉升起;舊年
15、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作者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殘夜,將驅盡羆暗;江春,那江上景物表現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哲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尾聯: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不言思鄉之情,而思鄉之情自在其中。看到南雁北歸,自然想到鴻雁傳書的典故,便想讓大雁把他這游子的音訊帶給洛陽家鄉。“鄉書”、“歸雁”與首聯的“客路”、“行舟”,遙相呼應,流露出身在江南、神馳故里的飄泊羈旅之情,使全篇籠罩著一層清淡的鄉思愁情。3、中心思想:次北固山下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江南春天的壯麗畫面,寫出了詩人客
16、游他鄉的羈旅漂泊之情,并流露出詩人思念故鄉,思念親人的真摯情懷。必須掌握的內容:1、“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是在描繪長江景色。 2、頸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蘊含新事物孕于舊事物解體之時的哲理,表達作者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名句詩苑奇葩,艷麗千秋。)3、尾聯“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見雁思親,表現了淡淡的思鄉愁緒。4、這首詩的首聯、頷聯、頸聯都是對偶句。5、你還能想起另外一些表現鄉愁的詩句嗎?“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6、站在江邊微風輕拂,江水浩淼,波平浪靜,一葉白帆悠然地飄蕩在江面上,恰似王灣次北固山下中的“潮平兩岸闊,風正
17、一帆懸”的美景。四、天凈沙·秋思1、馬致遠,生卒年不詳,字千里,號東籬,大都人,元代戲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狀元”之稱。后人把他和關漢卿、白樸、王實甫稱為“元雜劇四大家”。他幾乎一生都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一次羈旅途中,寫下了天凈沙秋思被稱為“秋思之祖”。2、題目解說:“天凈沙”,曲牌名。“秋思”,是題目,意為秋天里的思念。題眼是“思”,“秋”是特定時節,“秋思”二字概括了全曲內容。3、前兩句是寫景,末二句為抒情。“斷腸人在天涯”是這首小令的主軸,貫穿著整首曲的情思:昏鴉還知道投樹棲息,小橋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騎著瘦馬的游子卻只能在西風
18、古道上奔波。“夕陽”如血,可以想見它照在老樹昏鴉,小橋流水同古道瘦馬上會各有各的色彩,但倍添遲暮蒼涼之氣氛是相同的。“天涯”二字的指出,與夕陽配合,正應了“日暮途窮”的成語,加重了悲凄衰殘的色彩,說盡了千古羈旅人沉重的腳步與無限的愁悶。4、此曲描繪了秋天黃昏的景色,烘托了浪跡天涯的游子思念故鄉、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必須掌握的內容:13句:用九個景物構成一幅水墨畫,極力渲染悲涼氣氛,表現一個長期漂泊異鄉的人的惆悵之情。45句:用了夸張。表達游子漂泊在外思鄉的悲情,點明了文章的主旨。第二單元5.秋天的懷念 史鐵生一、文常秋天的懷念體裁:散文 ,選自史鐵生作品集。 作者:
19、史鐵生,北京人,當代作家。代表作: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命若琴弦務虛筆記;散文集我與地壇病隙碎筆。作者與背景史鐵生(19512010),當代作家。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殘疾人協會評議委員會委員。原籍河北涿(zhu)縣,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畢業于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來又患腎病并發展到尿毒癥,需要靠透析維持生命。2010年12月31日凌晨3點46分因突發腦出血逝世。史鐵生自稱是“職業是生病,業余在寫作。”二、字詞殘疾 焦躁不安 憎恨(zng) 暴怒無常
20、 砸碎 墻壁 沉寂 癱瘓(tn huàn) 侍弄(shì) 捶打 整宿(xu) 翻來覆去 唰唰啦啦 憔悴(qiáo cuì) 央求 神色 喜出望外 絮絮叨叨豌豆 仿膳 踩扁 敏感 訣別 淡雅 深沉 潑潑灑灑 爛漫創傷(chung)詞語解釋:1.癱瘓(tnhuà
21、n):由于神經機能發生障礙,身體某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喪失活動能力。2.憔悴(qiáocuì):形容人臉色不好。3.整宿:整夜,整個晚上。4.訣(jué)別:分別(多指不易再見的離別)。5.絮絮叨叨(xùxùdodo):形容說話等連續不斷。三、問題鞏固(一)下面是課文中描寫母親的動作、語言、神情、心理等的句子,表現了母愛的偉大。試結合上下文做具體分析。1.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解析:面對“我”的“暴怒無常”,母親逆來順受,表現出極大的理解、忍耐和寬容。“悄悄地”“偷偷地”等詞語,形象地表現出母親的慈愛。2. 母
22、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解析:面對厭世自棄的“我”,母親盡其所能地勸撫、安慰“我”。“撲”“抓”等詞語,表現了母親反應的強烈;“忍住哭聲”說出的話語,字字沉重,句句貼心,讀之令人愴然。3. 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解析:“憔悴的臉”表明母親積勞成疾,“央求般的神色”見出母親的耐心、慈祥。即使“暴怒無常”的“我”,也不由得為之感動了。4. “還記得那回我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著,一腳踩扁一個”她忽然不說了。對于“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解析:僅僅因為“我”勉強(qing)同意出游,母親就“喜出望外”,展開話題
23、,提起“我”兒時的趣聞逸事,她有些“忘情”,忘乎所以,暫時忘記了眼前的煩惱,直到她突然意識到犯了“禁忌”,才從“夢”中驚醒。母親“忽然不說了”,她意識到她說多了,因為現在的“我”,完全喪失了“跑”和“踩”的能力,母親怕又勾起“我”的煩惱。“她比我還敏感”,說明她的內心比“我”還沉重。(二)“我”的“暴怒無常”有哪些表現?對此應該怎樣理解?解析:“我”的暴怒無常,主要表現在不能以欣悅或者平常的心情接受本來美好的事物。無論是春天的歸雁,還是甜美的歌聲,或是外出賞花,都不能喚起“我”對生活的熱情。其本質是面對自己的不幸,缺乏理性的認識和正確的態度,因而喪失了生活的信心,自然也不能理解母親的苦衷。(三
24、)找出文中直接表現“我”懊悔的語句,體會其深層意思。解析:第2自然段“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為自己沒能關心母親的健康而難過。第5自然段“我沒想到她已經炳成那樣。”為突如其來的生離死別而悲傷,為自己的“暴怒無常”而懊悔。“我”正是在這樣的反思與醒悟中變得成熟了。(四)找出第1段中的疊用詞語,說說其表達效果。疊用詞語: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解析:兩個“悄悄地”,描寫母親來去時小心謹慎的動作,其中包含了無限的寬容
25、和忍耐;“偷偷地”,表現了母親不忍打擾“我”、不想激怒“我”,耐心等待“我”安靜下來的心理和情態;(眼邊)“紅紅地”,含蓄地表明母親剛剛哭過,面對“我”的不幸,她比“我”更為痛苦,又無可訴說;“去走走”極為口語化,看似不經意的話語,掩飾不住高度緊張的期待心情,因為對這樣的提議,“我”是不容易響應的;“好好兒活”口語化表達,樸實而真切,萬千牽掛與不舍,盡在不言中。6.散步 莫懷戚一、作者莫懷戚,1951年出生,重慶人。筆名周平安、章大明。當代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代表作有散步詩禮人家等。二、課文內容。作者通過選取祖孫三代一家人在田野里散步這個生活側面,生動的展示了這一家人互敬互愛、
26、和睦相處的身后感情和生活情趣,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三、結構圖解。思考:1、文中寫了一件什么事?(時間時間、地點、人物、事件)A、散步的人有: 我 母親 妻子 兒子 B、散步的地點是: 田野C、散步的季節是: 初春 D、散步的過程中發生了: 分歧 (用原文中的一個詞來回答)思考:文中哪些地方寫了景? 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請用:“初春之景是美麗的,美在”句式品賞。概括課文中每個人物的特點。(我、我
27、的母親、我的妻子、我的兒子)我:孝順善良,關愛母親 我的母親:慈愛親切,善解人意,愛護小輩 我的妻子:溫柔賢惠 我的兒子:天真活潑,聰明伶俐找出過渡段落,并概括。過渡:我們一家四口在這樣美麗的初春田野上散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可是一個小小的分歧卻讓我面對一個兩難的選擇。思考:在面對分歧時,我的決定是什么?為什么我會感到責任的重大?我決定走大路。人到中年的“我”是家庭的主干。母親、妻子、兒子都聽我的,我的決定直接影響家庭的和諧,于是我感到責任之重大。(這其中表達式我對母親、妻子、兒子三人濃濃的親情。)怎
28、樣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句話? “我”和妻子就代表著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贍養老人,又要撫養小孩,肩負著承前啟后的責任。母親給我們以生命而兒子又是這生命延續,這血脈相連的三代緊緊連接在一起構成了生命的整體。老人、小孩組成當前典型的小家庭,而整個世界正是一個個小家庭組成,所以說背起的是整個世界。用課文中的一句話概括文章內容。我們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在田野上散步。有什么不同?有何作用?寫作技巧一開門見山,直接敘事。寫作技巧二抓住細節,刻
29、畫人物。寫作技巧三結尾點題,升華主題。寫作技巧四巧借景物,烘托主題。寫作技巧五巧妙穿插,交代內容。作用:讓時空更集中對稱美 有的濃,有的淡。 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 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
30、蹲下來,背起了兒子。 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課堂小結親情有一種奇妙無比的力量,親情是一個永不褪色的話題,親情是一壇陳年老酒,甜美醇香,親情是一幅傳世名畫,精美雋永,親情是一匹名貴絲綢,細膩光滑,親情是一首經典老歌,輕柔溫婉。愿我們每個家庭都從散步這樣的小事做起,建設美好的生活,創造溫馨的家園。7.散文詩兩首金色花泰戈爾荷葉母親 冰心1.詞語:匿名(nì míng) 林陰(lín yn) 敷衍(f yn) 膝蓋(x
31、 gài) 并蒂(bìng dì) 濃陰(nóng yn) 蓮蓬(lián péng) 菡萏(hàn dàn) 敧斜(q xié) 慈憐(cí lián) 蔭蔽(yn bì) 蔭庇(yìn bì) 覆蓋(fù gài)
32、 禱告(do gào) 姊妹(z mèi) 木梗(mù gng) 沐浴(mù yù) 遮蔽(zh bì) 徘徊(pái huái) 嗅覺(xiù jué) 揣摩(chui mó)2.多音字荷:荷葉(hé) 負荷(hè)悶:悶熱(mn rè) 悶悶不樂(mèn m
33、èn bú lè) 煩悶(fán mèn)會: 會計(kuài jì) 會議(huì yì) 卷:試卷(shìjuàn) 卷入(junrù) 便:便宜(piányí) 方便(fng biàn) 大腹便便(dà fù pián pián)3、散文詩兩首生字詞匿笑、并蒂、桔(jié)梗、搖擺、沐浴、禱告、陰影、姊
34、妹、繁雜、煩悶、徘徊、遮蔽、覆蓋、心緒、蔭蔽、乘涼、蓮蓬、嗅覺、花瓣、攲斜、菡萏、慈憐4、散文詩兩首詞語解釋禱告:向神祈求保佑。沐浴:洗澡。匿笑:偷偷地笑。花瑞:指特異而不常見的奇花,或花帶來的好兆頭。慈憐:慈愛憐惜。菡萏:荷花的別稱,這里指含苞待放。攲斜:傾斜、歪斜。5.文學常識:散文詩:兼有散文和詩的特點的一種文學體裁。它融合了詩的表現性和散文描寫性的某些特點。從本質上看:它有詩的情緒和幻想,給讀者美感和想像,但內容上保留了有詩意的散文性細節。從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觀,不像詩歌那樣分行和押韻,但不乏內在的音樂美和節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寫成的詩篇,即“散文其形,詩意其質”。6、作者簡介泰戈
35、爾:印度詩人、作家,被稱為詩圣。他的詩集有園丁集新月集飛鳥集,長篇小說有沉船戈拉。1913年他的散文詩集吉檀迦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冰心,原名謝婉瑩。有散文集寄小讀者往事,詩集繁星春水。她的創作以宣揚“愛的哲學”著稱,而母愛就是“愛的哲學”的根本出發點。7、金色花描寫了三次嬉戲:讓母親嗅到花香投影到母親讀的書頁上跳到母親面前變成孩子8、金色花中心思想金色花這首散文詩是以一個活潑、調皮、可愛的孩子的口吻寫的。以“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進行想象,描繪了兒童與母親的三次嬉戲,表達了兒童對母親的愛和依戀,表現了家庭之愛以及人類天性的美好與圣潔。9、荷葉 母親中“我”的情緒經歷了怎樣的變化?煩悶-不適意
36、-不寧的心緒散盡10、當“我”注意到雨中的荷葉覆蓋紅蓮時,為什么“不寧的心緒散盡了”?因為“我”看到荷葉護蓮,就像堅強的母親對兒女深情的關愛和勇敢無畏的守護一樣。11、文章第段的在結構上的作用是 承上啟下。12、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理解:本段是文章的主旨。把母親比喻成荷葉,把“我”比喻成紅蓮,“心中的雨點”象征著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抒發了對偉大無私的母愛的贊美之情。(托物言情的寫法)13、荷葉 母親中心思想這首散文詩借雨天里勇敢慈憐的荷葉隱蔽著紅蓮,聯想到母親對子女的呵護和關愛,歌頌了偉大的母愛。8.世說新語兩則詠雪
37、; 陳太丘與友期課文講解一、文學常識:詠雪與陳太丘與友期都選自世說新語,世說新語是由南朝宋人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二、內容及中心:詠雪敘述了謝太傅帶子侄輩詠雪的故事,表現了謝道韞兒時過人的才華。陳太丘與友期敘述了陳元方幼時批評父親友人“無信”“無禮”的故事,表現了元方的聰敏、懂禮。告訴人們為人處事一定要忠信、有禮,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三、 通假字:尊君在不? “不”通“否”,放在句末表疑問,相當于“嗎”。四、古今異義:1、兒女 : 古,子侄輩; 今,子女。2、 去: 古,離開;
38、今,到什么地方去。3、文義: 古,詩文; 今,文章意思。五、一詞多義1、顧:元方入門不顧: 顧:回頭看。(如相顧一笑,瞻前顧后) 相顧驚疑。 顧:看。(如顧野有麥場) 將軍宜枉駕顧之。
39、 顧:拜訪。(如三顧茅廬)2、信:則是無信。 信:講信用。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真誠、誠實。 必以信。 信:實
40、情。六、敬辭與謙辭1、尊君:對別人父親的尊稱。2、家君:對自己父親的謙稱。七、其它關鍵詞1、寒雪日內集。 集:聚會2、白雪紛紛何所似。 似:像3、俄而雪驟。 俄而:不久,一會兒。 驟:急速(暴風驟雨)。4、陳太丘與友期行。&
41、#160; 期:約定5、未若柳絮因風起。 未若:比不上。 因:趁著、隨著。 6、相委而去(太丘舍去)。 委:丟下。 舍:丟下、舍棄。去:離開。7、下車引之。 引:拉。8、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9、公欣然曰。
42、160; 欣然:高興的樣子。10、差可擬。 差:差不多。 擬:相比。八、句子翻譯1、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譯文:陳太丘跟一位朋友約定一同出門,約好正午時碰頭。正午已過,不見那朋友來,太丘丟下他先離開了。2、君與家君期日中。
43、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譯文:您跟家父約好正午(一同出發),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失禮。3、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譯文:那人感到慚愧,便從車里下來,想拉元方(表示歉意),元方連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的大門。4、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譯文:忽然間,雪下得緊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么呢?”5、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譯文: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6、未若柳絮因風起。譯文:不如比作柳絮隨風吹飛舞。九、理解問答:1、詠雪一文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氣氛?你對此有何感受?答:(1)營造了一
44、種溫暖、和諧、愉快的家庭氣氛。 (2)和諧、平等、寬松的家庭氣氛有利于開發孩子智力。2、為什么“公大笑樂”? 、對于兩個比喻,作者更欣賞哪一個?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公大笑樂”是因為孩子們的比喻生動、形象,他為孩子們的聰明智慧感到欣慰、快樂。答:作者并沒有直接表態,卻在最后補充交代了道韞的身份,這是一個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贊賞道韞的才氣。3、用“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大雪紛紛”,你認為哪個更好?為什么?你還能說出古詩中一兩個形容飛雪的好比喻嗎?答:“撒鹽”一喻好,很好地做到了形似,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都跟鹽比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風中往往上揚,甚至飛得很高很遠,跟雪的飄
45、舞方式不同。寫物必須首先求得形似而后達于神似,形似是基礎,據此可知,用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柳絮”一喻好,重在神似,有深刻的意蘊,它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正如英國大詩人雪萊所說,“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而“撒鹽”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蘊“撒鹽空中”,干什么呢?誰也不知道。好的詩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蘊的統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鹽”一喻僅有物象而無意蘊,所以說不好。形容飛雪的比喻句:(1)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李 白北風行(2)旋撲珠簾過粉墻,輕于柳絮重于霜 。李商隱對雪二首(3)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韓 愈春雪4、元方是一個
46、怎樣的孩子?他“入門不顧”是否失禮?從本文中你在做人方面得到什么啟發?答:(1)陳元方是一個聰敏,懂禮的孩子。(2)沒有失禮:客人失信、無禮在先,元方批評對方“無信”“無禮”,維護父親尊嚴,令人欽佩,對于年僅七歲的孩子我們不能求全責備。(3)失禮:客人已有悔意,應該給對方致歉的機會,所謂“得饒人處且饒人”。若元方能更大度些,則更令人欽佩。(4)啟發:做人要誠實、守信、尊重他人。詠雪復習資料一、文學常識:世說新語是南朝時期產生的一部主要記述魏晉人物言談逸事的筆記小說。是由南朝宋彭城人劉義慶(403-444年)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全書原八卷,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門,全書共
47、一千多則,記述自漢末到劉宋時名士貴族的軼聞軼事,主要為有關人物評論、清談玄言和機智應對的故事。本文與陳太丘與友期都選自世說新語箋疏二、注音: 講論(lùn) 雪驟(zhòu) 差(chà)可擬 柳絮(xù) 無奕(yì) &
48、#160;謝道韞(yùn)三、解釋詞語:(1)謝太傅:即謝安(320385),字安石,晉朝陳郡陽夏(現在河南太康)人。做過吳興太守、侍中、史部尚書、中護軍等官職。死后追贈為太傅。 (2)內集:家庭聚會。(3)兒女:對子侄輩的統稱。(4)講論文義:講解詩文。(講:講解 )(論:討論 )(5)俄而: 不久,一會兒(6)驟:急速(7)欣然:高興的樣子(8)差可擬: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擬:相比 ) (9)未若柳絮因風起:(未若:不如,比不上)(因:憑借 ) (10)無奕女:指謝道韞(yùn),東
49、晉有名的才女,以聰明有才著稱。無奕,指謝奕,字無奕。 (11)王凝之:字叔平,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第二個兒子,做過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史等。 四、翻譯句子: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在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講解詩文。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不久,雪下得更緊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么呢?”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他哥哥的女兒道韞說:“不如比作柳絮被風吹得滿天飛舞。”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她就是謝太傅的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五、理解性默寫:1、交代詠雪背景的句子: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2、詠雪的直接原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考語文讓作文語言靚麗起來
- 空調器智能傳感與物聯網技術融合考核試卷
- 煤制合成氣的環境友好型生產考核試卷
- 硅藻土纖維原料制備技術研究考核試卷
- 電池界面工程考核試卷
- 旅行的初一下冊語文作文
- 泡沫塑料在交通工程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電視量子點顯示技術解析考核試卷
- 畜牧業智能化養殖技術考核試卷
- 上海高三語文作文
- 大模型關鍵技術與應用
- DB51T 1466-2012 馬尾松二元立木材積表、單木出材率表
-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2022課標
- DZ∕T 0227-2010 地質巖心鉆探規程(正式版)
- 五金產品通用外觀檢驗標準
- JJG 915-2008 一氧化碳檢測報警器檢定規程-(高清現行)
- 電子營業執照下載確認書
- 5T橋式起重機小車運行機構設計畢業設計
- 結構試驗動載試驗
- 質量管理的五大工具和七大方法
- 魚鰾是怎樣控制魚沉浮的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