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埋光纜施工規范_第1頁
直埋光纜施工規范_第2頁
直埋光纜施工規范_第3頁
直埋光纜施工規范_第4頁
直埋光纜施工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直埋光纜施工規范直埋光(電)纜與管道光(電)纜相比較,具有施工費用低、安全保密性能好、施工簡便等優點,但由于埋入地下維修和查修障礙較為困難,多在遠離城市中心與局所的地區、且沿途用戶或房屋較少、桿路架設有困難的地區以及長途光(電)纜等情況下才需要直埋敷設。但是埋式電纜的應用越來越少,所以本節只介紹直埋光纜的敷設方法及標準。首先就光纜線路工程的特點和施工工序及范圍作以闡述,這些知識亦適應于架空和管道光纜敷設。一、光纜線路工程特點和施工工序流程光纜線路工程,有很多與普通電纜線路工程相同的地方,不少施工方法可以運用原有的工藝方法。但由于光纜的傳輸介質與電纜有本質上的區別,光纖代替金屬導線以及光纜本身的

2、優點,因而光纜工程在施工方法、標準、流程都有自己的特點。光纜線路具體施工方法、難度等方面有下述幾個特點:1 .光纖連接技術要求高,連接要用專門的高精度機具。施工中采用較為昂貴的熔接機、監視儀表,由一個小組聯合作業。2 .光纖損耗低,傳輸距離長,中繼站大大減少,使施工簡化、工期縮短。3 .光纜單盤長度遠遠大于電纜盤長。光纜標準出廠盤長為2km,70km以上的超長中繼段的埋式纜為4kmo盤長長可以減少接頭、減少故障,對傳輸指標、施工接頭、維護都帶來好處。但由于盤長長,尤其4km盤長的光纜,給挖溝敷纜以及進度等方面帶來難度。4 .傳送光信號,傳輸性能較為穩定,竣工時中繼段損耗滿足要求,對光電指標來說

3、就已滿足,不象電纜指標那樣多,一旦出現故障,查找起來也較方便。5 .光纜一般具有充油和擋潮層又由于水份對光纖的影響不象金屬導線那樣敏感,因而一般光纜不需要充氣,這給施工、維護帶來很大的方便。6 .光纖接續質量受機具、儀表精度、操作人員技能高低的影響較大,即使同樣的光纜、機具、儀表,不同的人員把關、操作,其結果往往相差較遠。光纜、光纖的測試技術較為復雜,它不僅要求有高精度的測試裝置,而且要求操作人員必須掌握一定的技能和基礎理論。光纖現場測量受條件影響,對光纜長度、光纖損耗的測試結果不象測電纜那樣準確。其重復性、測量偏差都有出入。二、光纜線路工程的施工范圍光纜線路工程是光纜通信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

4、分。它與傳輸設備安裝工程的劃分,是以光纖分配架(ODF)和光纖分配盤(ODP為分界,其外側為光纜線路部分,即由本局ODF或ODP架連接器或中繼器上連接器至對方局ODF或ODP或中繼器上連接器之間。r先玄理機植黑工纖分M'TAl"收機廣打忖定低小尤純因比花/.二理二仲<7>O砂Uo劭6二5rf1幫ji1上前揀一.j04電,L跖品I;if».-.fL雅備;力勺光纜敷設施工主要包括:1 .外線部分(1) 光纜敷設,包括敷設前的全部準備工作和不同程式光纜不同敷設方式的布放。(2) 光纜敷設后的各種保護措施的實施。(3) 光纜接續,包括光纖連接、補強和銅導線、加強

5、件、鋁泊層、鋼帶的連接以及光纜接頭護套的安裝。2 .無人站部分(1)無人中繼器機箱的安裝和光纜引入。(2)成端,光纜內全部光纖與中繼器上連接器尾纖的接續、銅導線、加強芯等連接。3 .局內部分(1) 局內光纜的布放。(2) 光纜全部光纖與終端機房、有人中繼器機房內ODF或ODP或中繼器上連接器尾纖的接續、銅導線、加強芯、保護地等終端連接。此外,還包括室內余留光纜的妥善設置和ODF或ODP或中繼器上尾纖的盤繞、落位。(3) 中繼段光電指標的最終(竣工)測試。三、埋式光纜的敷設埋式光纜的選型按設計規定。1.開挖光纜溝埋式光纜的溝深、規格要求及光纜在溝內的保護,除設計另有規定外均參照TOJ44-89電

6、信網光纖數字網傳輸系統工程施工及驗收暫行技術規定以及QJ/SDGG06.06-96埋式電纜的敷設的要求執行。敷設直埋光纜必須首先進行挖溝,挖溝可以用人工或機械輔助。目前,國內光纜溝的挖掘方法主要靠人工開挖。溝的深度應符合設計規定,挖溝是按復測后的劃線進行,不得任意改道和偏離;光纜溝應盡量保持直線路由,溝底要平坦,克服蛇行走向。要考慮光纜彎曲半徑的允許值,避免拐小彎。不同土質及環境,對光纜埋深有不同的要求。施工中應按設計規定地段達到要求。對于全石質路由,若環境條件不允許爆破,而開挖又確有困難時,經主管部門同意,埋深可降為50cm但應采取封溝措施。長途干線光纜埋深應符合下表規定:干線光纜埋深敷設地

7、段埋深(成普通土、硬土>1.2半石質、砂礫土、風化石>1.0全石質、流砂>0.8市郊、村鎮>1.2巾區人行道>1.0穿越鐵路(距道硝底)、公路(距路面)>1.2溝渠、水塘>1.2河流按水底電纜要求注:石質、半石質地段應在溝底和光纜上方各鋪100mmiI的細土或沙土。下埋光纜與其他建筑物間最小凈距表(m)名稱平行時交越時市話管道邊線(不包括入孔)0.750.25非同溝的直埋通信電纜0.50.5埋式電力電纜35kV以下0.50.535kV以上2.00.5給水管徑管小于30cm0.50.5管徑為30-50cm管徑大于501.01.50.50.5高壓石油、天然

8、氣管10.00.5熱力、下水管1.00.5煤氣管2壓力小于3kg/cm1.00.52壓力3-8kg/cm2.00.5排水溝房屋建筑紅線(或基礎)1.0樹木巾內、村鎮大樹、果樹、路外行樹0.75市外大樹2.0水井、墳墓3.0糞坑、積肥池、沼氣池、氨水池等3.0注:采用鋼管保護時,與水管、煤氣管、石油管交叉跨越的凈距可降為0.15m。光纜溝的底部寬度一般為30cm,當同溝敷設兩條光纜時,應保持5cm的間距,故寬度一般為35cm。溝的上寬尺寸應根據光纜溝的深度和土質來確定,對深度較深或土質松散易塌方地段,坡度應大一些。對于一般土質地段,溝深為1.2m時,上寬尺寸為60cm。光纜溝的斷面如下圖所示。對

9、于同溝敷設的光纜溝以及土質松散或水位較低的地段,溝寬以80cm為宜。一“上寬60crn-11克-展LT地,I坡LT地對于特殊地段,如山區石質地帶用爆破方法開溝,溝的寬度情況決定,一般不應小于20cm(溝底墊10cm細土或沙土)。溝底應平整;無碎石;石質、半石質溝底應鋪10厘米厚的細土或細砂。光纜溝回填時,先回填15厘米的碎土或細土,然后回填其它土質,并人工踏平后要高出地面10厘米。(1)“S”形光纜溝的要求“S”彎余留的規定:光纜敷設在坡度大于20度,坡長大于30m的斜坡上時,應作“S”形余留;無人中繼站進局(站)時作“S”敷設;穿越鐵路,公路、河流時,亦應作“S”敷設。“S”彎的標準尺寸根據

10、上述“S”余留規定以及特殊要求地段的“S”敷設的光纜溝,均應按下圖所示標準尺寸挖溝。一個“S”彎余留長度$按設計要求,下圖中b和h的尺寸由表8.8中的比例數字決定。2.022.034.045.0431.121.41.651.8851.421.762.062.33(2)起伏地形的溝深要求光纜經常遇到梯田,陡坡等起伏地形,這些地段挖溝不能挖成直上直下成直角彎的溝底,若是這樣,敷設時則會出現光纜騰空及彎曲半徑過小的情況。正確的處理辦法是,是溝底成緩坡,這樣光纜不會騰空并符合彎曲度的要求。對于起伏地形溝深標準的掌握,若按平坦地段規定,1.2m挖,則在換成緩坡后就會小于1.2m,這一點應注意。為避免這一

11、情況,可在坡兩側適當加深,加大緩坡長度。地面Li(2)(3)穿越溝、渠的挖溝要求當采用截流挖溝時,對于溝,渠段的光纜溝深度要從溝、渠水底的最底點算起;在溝、渠兩側的陡坡上,應挖成類似起伏地形的緩坡,坡度應大于光纜的標稱彎曲半徑的要求。在溝渠兩側并按設計要求作“S”彎挖溝處理。溝、渠的溝底要求見下圖。龍魅兩庇沏堤埋式光纜的防護措施應嚴格按設計規定執行,若設計中無明確規定應參照YDJ44-89電信網光纖數字傳輸系統工程施工及驗收暫行技術規定的第5.3.6條的標準,加以保護。長途光纜的敷設過程中,在埋式路由上會遇到鐵道,公路,河流,溝渠等障礙物,一般視具體情況采取有效的方法在光纜敷設前作好準備。預埋

12、鋼管光纜穿越公路和街道,為保證光纜今后安全,一般采用對縫鋼管。考慮有些交通繁忙的公路,街道不宜經常破路,因此鋼管內穿放2至3根塑料子管。鋼管尺寸的選擇根據需要選擇,當埋管需要幾根鋼管接長使用時,其接口部位應采用接管箍接續。接續時是將兩根鋼管兩端有螺紋的斷與接管箍內螺母旋緊急即可。對于不帶螺絲口的鋼管或缺少接管箍時,可用30-40cm長的鋼管(直徑比鋼管外徑大一些)作直通接管(管套)。預放硬塑料管對承受壓力不是太大的一般公路,街道等地段,可埋設塑料管。工程應采用硬聚氯乙烯管,管的接續的方法類似鋼管接續方法。(4)頂管光纜路由穿越鐵路,重要的公路,交通繁忙要道口以及造價高昂,不宜搬移拆除的地面障礙

13、物,不能采用破土挖溝方式時,可選用頂管方法,由一端將鋼管頂過去。隨著科學的發展,現在部分施工單位已裝備了可控定向鉆孔設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對挖坑地段應及時回填并分層夯實,水泥路應用水泥恢復,恢復后應經鐵道或公路部門檢查合格。(5)鋪設過河管道遇有河流常規辦法是采用鋼絲鎧裝水底光纜過河。對于河流太多的地段,全采用水底光纜困難太多。可在光纜敷設前在河底預埋半硬塑料管,采用陸地埋式光纜從管道中穿放的過河辦法。2 .埋式光纜的敷設敷設埋式光纜時,如溝邊或溝內無障礙的,可以拖動電纜拖車使光纜緩緩落下,然后導入溝中;人工抬放時,光纜不應出現小于規定曲率半徑的彎曲,以及拖地牽引過緊等現象;布放過程中或布

14、放后,應及時檢查光纜外皮,如有破損應立即修復;直埋光纜敷設后應檢查光纜護層對地絕緣電阻,測試方法及要求,參見YDJ44-89電信網光纖數字傳輸系統工程施工及驗收暫行技術規定;埋式光纜在敷設過程中,在光纜導入溝中時要從頭至尾,逐步導入,使光纜貼至溝底,拉直后的光纜應在溝底中央,不得騰空或拱起;埋式光纜的接頭余留為兩端各1015m近年來氣吹布放光纜技術不斷發展,這是利用高速氣流在專用塑料管道中快速敷設光纜的新技術。具有省工省力,敷設光纜速度快,質量高。3 .埋式光纜的保護(1)穿越鐵路、公路、街道光纜穿越鐵路、公路、街道等不能挖開的地段,在放纜前已經采取頂管或預埋管方式準備了鋼管或塑料管保護實施,

15、光纜穿放時應防止鋼管管口擦傷光纜,最好鋼管內先穿好塑料半硬管。穿越后管口應用油麻或其它材料堵塞。對于簡易公路、鄉村大道或河溝、水渠、村鎮,穿越保護,一般采取在光纜上方20cm處加蓋水泥蓋板或紅磚保護。(2)穿越河流光纜敷設至預放好的過河管道處采取布放市區管道光纜的方式穿越光纜,穿越后兩側塑料管口用油麻,瀝青等堵塞,岸灘位置按設計規定作“S”形余留后進入埋實地段。(3)穿越溝、渠、塘及湖泊光纜穿越溝、渠、塘、湖泊等障礙時,一般均采取保護措施,主要根據這些溝、渠水流沖刷、塘內捕魚,尤其藕塘挖掘等情況,對光纜可能產生損傷程度,采取不同的保護方式。水泥蓋板保護對于光纜必須穿水塘(魚塘,藕塘),小湖時為

16、防止捕魚,挖藕,挖塘泥等損傷光纜,再光纜穿越后采用草袋裝土覆蓋,然后用水泥蓋板在光纜上方予以保護。水泥蓋板尺寸為50cmx20cmx4(或5)cm。光纜穿越小溝,排水溝,由于溝底磚石或其它原因深度不能滿足要求以及有疏浚和拓寬規劃的人工渠道、小河時,亦要采用加蓋部分水泥蓋板的辦法保護光纜。漫水坡,擋水墻保護對于山洪沖擊地段,采取構筑漫水坡或擋水墻的辦法,用以阻擋山洪、(山)澗水、溪水的沖擊、沖刷和防止光纜溝泥土流失致使懸空,露出甚至損傷光纜。漫水坡的構筑方法,是順沿穿越障礙的光纜位置下游1-5m的地方,用混凝土砌筑一條攔河壩,如下圖所示。另一種方法是筑建擋水墻,以保護光纜和光纜溝泥土免遭沖刷、流

17、失。漫水坡與光纜間隔一般為1-5m,河道落差大的,間隔小一些,落差小的可間隔大些。漫水坡深度H一般應大于光纜埋深。長度L一般應略大于沖刷部位寬度,施工時按設計規定和現場實際情況考慮。(4)穿越梯田、臺田、溝坎和溝渠陡坡光纜穿越梯田、臺田、溝坎及溝渠陡坡時,應因地制宜采取筑砌護坎(坡),如下圖所示。或采取其它幾種“三七”土護坡保護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牌包柴固HUli網lUm內中卜安中I.分實I一FT*1如石砌護坎(坡)構筑方法梯田、臺田、溝坎、陡坡地段,應采光纜穿越地形起伏的丘陵、山坡、取石砌坎(坡)來防止水土流失并恢復原來地形;一般規定坎高0.8m以上時構筑,護坎高度基本上同原地形;(坡)底部

18、應砌到光纜溝底,并注意勿傷及光纜,最好光纜外邊套一段半硬PE管保護;筑坎時注意周圍土要夯實,一方面使護坎堅固,另一方面也減少老鼠打洞磨咬光纜;護坎(坡)上部稍露出地面,可根據溝坎原有地形,恢復原狀。“三七”土護坎(坡)的構筑方法光纜穿越梯田、臺田、溝坎、陡坡等處,需作護坎(坡)保護,在無條件砌石質護坎(坡)或無其它硬質材料時,可采用三七土護坎(坡),以防止光纜遭受雨水沖刷,確保光纜溝上方有良好狀態,保護光纜安全。為防止“三七”土的堿性腐蝕和筑坎損傷光纜護層,在三七土部位(一邊出來30cm)加半硬塑料管保護;并塌實光纜上方30cm內的素土;在鋪填“三七”土地段,光纜溝斷面宜斷續加寬,以提高“三七

19、”土與光纜溝壁的摩擦力。“三七”土是將石灰與素土按3:7比例拌成,注意攪拌均勻,溫度適當,鋪填后應分層夯實;土護坎(坡)方式有三種,一般可根據坎(坡)的大小選擇。對于3-4m的大坎(坡),應用草袋內裝“三七”土墊固。(5)穿越斜坡穿越斜坡的保護措施視坡度,坡長等情況選擇。當坡度大于20度,坡長大于30m時,采取“S”彎敷設或設埋樁,橫木錨固光纜;當大于30度,坡長大于30m時,一般選用細鋼絲爬坡光纜并作“S”彎敷設。對于特殊地段還應作封溝保護措施。斜坡有可能受水沖刷時,應采取每隔20m加做堵塞或采取分流措施。如坡度較大又為雨量較高地段,可適當增加堵塞量。下圖是光纜溝的堵塞示意圖。力/4曲(6)

20、穿越橋梁光纜穿越橋梁方法,一般用鋼管和鋼絲吊掛方式。在前邊路由準備中已講述過,光纜穿越鋼管后在管口應用油麻等堵塞。光纜穿越采用鋼絲吊掛時參照架空安裝。對于穿越長江大橋等有電信專用槽道的大型橋梁,應在兩側各作1-2個“S”彎余留。(7)穿越涵洞、隧道光纜穿越涵洞、隧道時,應采用鋼管或半硬塑料管保護,并在出口處作封固和損壞部分的修復。4 .直埋光纜防雷設施的安裝光纜利用光纖作通信介質可以免受沖擊電流,如雷電沖擊的損害,對于非金屬光纜是可以做到這一點,但埋式光纜中加強件、防潮層(鋁泊層)鎧裝層以及有遠信或業務通信用銅導線。這些金屬件仍可能遭受雷電沖擊,從而損壞光纜,嚴重時使通信中斷。因此,一般直埋光

21、纜將根據當地雷暴日、土壤電阻率以及光纜內是否有銅導線等因素考慮,采取具體的防雷措施。(1)防雷主要措施國內外目前主要采取下列措施:局內接地方式光纜中金屬體在接頭部位均連通,使中繼段光纜的加強芯、防潮層、鎧裝層保持連通狀態即全程連通;在兩端局(站)內的鎧裝層、加強件也接地,防潮層通過避雷器接地或直接接地。系統接地方式每2km處斷開鎧裝層(接頭部位),作一次保護接地,即接頭位置引出一組接地線。纜內加強件、鋁泊層分連通和斷開兩種。對于無業務銅線的的光纜,為施工和維護檢修中利用加強件及防潮鋁泊層作通話回路考慮,已連通為好。光纜上方敷設屏蔽線在光纜上方30cm的地方敷設單條或雙條排流線。對于土壤電阻率大

22、于100a.m的地段,敷設單條排流;電阻率小于100a.m或有銅導線光纜的地段敷設雙條排流線。排流線一般采用截面積為50mm2的鍍鋅鋼線,對于雷暴日較多、雷害較嚴重的地段,排流線截面積可適當增大。(2)排流線的敷設安裝光纜線路在需要防雷敷設排流線的地段,應按施工圖設計規定敷設單條或雙條排流線。敷設要求排流線一般采用7/2.2mm鋼絞線或鍍鋅鋼線,要求在光纜上方30cm處鋪設;雙條排流線相距的0.4-0.6cm,采取平行鋪設,如下圖所示;排流線與光纜相碰、不做接地裝置,一般將端頭引至土壤電阻率較小的地方。注意事項光纜敷設放入溝中后,即予回土30cm,然后由專門人員按設計要求敷設排流線;有些地段個

23、別溝深不足或處理絕緣故障挖出光纜,在處理完畢復原時,必須確保光纜在溝底,排流線在上方,切勿混在一起,絕對不能倒置,否則后果嚴重。(3)接地裝置的安裝光纜線路中無人中繼站和采取系統接地的接頭點(一般2km一個接地點)需要安裝防雷接地裝置。5 .光纜線路標石的埋設應符合下列要求:(1)光纜接頭、光纜拐彎點、排流線起止點、同溝敷設光纜的起止點、光纜特殊預留點、與其他纜線交越點、穿越障礙物地點以及直線段市區每隔200m,郊區和長途每隔250m處均應設置標石(或按設計要求的相隔間距設置標石)。(2)需要監測光纜內金屬護層對地絕緣、電位的接頭點均應設置監測標石。(3)普通標石應埋設在光纜的正上方。接頭處的

24、標石應埋設在光纜線路的路由上,標石有字的一面應面向光纜接頭。轉彎處的標石應埋設在光纜線路轉彎的交點上,標石朝向光纜彎角較小的一面。當光纜7&公路敷設間距不大于100m時,標石應朝向公路。(4)標石采用堅石或鋼筋混凝土制作,規格有兩種:一般地區使用短標石,規格應為100cmX14cmX14cm;土質松軟及斜坡地區用長標石,規格應為150cmX14cmX14cnt標石埋深60cm,出土40cm,標石周圍土壤應夯實。(5)標石編號為白底紅(或黑)漆正楷字,字體端正,表面整潔。編號應根據傳輸方向,自A端至B端方向編排。一般以一個中繼段為獨立編號單位。(6)標石的編號及符號應一致并符合下圖所示。

25、直線標石注:(1)編號的分子表示標石的不同類別或同類標石的序號,如、;分母表示一個中繼段內從A端到B端的順序號。(2)圖、中分子+1和分母+1母表示新增加的接頭或直線光纜標石。四、水底光纜的敷設水底光纜的敷設,是根據不同的工程量、水面寬度和河床斷面狀況,采用不同的敷設方法。水底光纜的敷設方法較多,它同直埋光纜的敷設十分相似,主要包括挖溝、布放光纜和回填等內容。水底光纜挖纜溝和布放順序將根據地形、水深、河床土質以及采用的布放、挖掘方法,可以是先挖溝后布放,也可以是先布放后挖掘纜溝。水底光纜,情況不同,有些方法如沖槽,是邊挖邊掩埋。有此方法如水深超過8m(指枯水季深度)時不加掩埋。1 .水底光纜的

26、布放方法目前常用的水底光纜敷設方法,可以歸納為下邊主要幾種:(1)人工抬放、牽引這是長途光纜工程中采用較多的一種簡便布放方法。對于水面不寬的河流,如水較淺可以涉渡時,如同布放陸地纜那樣,組織人員進行抬放過河。對于兩岸上、下灘部位,應多組織幾人抬放,注意避免由于地形變化,光纜拖地磨擦和光纜的彎曲半徑,岸上及河中部位同樣應注意避免脫擦和彎曲。抬放路線應符合弧形敷設要求。(2)另外還有浮具布放、浮球布放、浮桶布放、船錨布放、拖輪布放、沖放器布放(敷設)、挖沖機布放(敷設)等。2 .底光纜溝的挖掘方法上述光纜的幾種水底布放方法中,除沖放器法、挖沖機法以及深水區(大于8m)用拖輪沉放法(不用挖掘)外,其它布放方法還必須采用適合的挖掘方法使光纜埋深達到規定深度。表中所列方法,是目前采用較多的挖掘方法。水底光纜溝的常用挖掘方法挖掘方法適用條件人工直接挖掘水深小于0.5m、流速較小,河床為粘土、砂粒土、砂土人工截流挖溝水深小于2m、河寬小于30m,河床為粘土、砂粒土、砂土水泵沖槽水深大于2m而小于8nv流速小于0.8m/s河床為粘土、淤泥、砂粒土、砂土挖泥船、吸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