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克雷伯菌屬(肺炎克雷伯菌)生物安全評估報告編制 審核 批準 批準日期: 年 月 日生物安全風險評價報告 一、評價目的 根據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WHO實驗室生物安全手冊(第三版 2004)、國務院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衛生部令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 、CNAS-CL05:2009實驗室生物安全認可準則以及 ZY-LIS-107生物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程序,微生物實驗室內工作人員定期對本實驗室病原微生物檢測活動的生物安全進行評估。2、 評價內容 1、概述 肺炎克雷伯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界及人和動物的胃腸道內,是臨床標本中常見的細菌,可引起典型的原發性肺炎,該
2、菌在正常人鼻咽部的帶菌率1%6%,但在住院病人中可高達20%。該菌是酒精中毒者、糖尿病人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并發肺部感染的潛在危險因素。 肺炎克雷伯菌也能引起各種肺外感染,包括腸炎和腦膜炎(嬰兒)、泌尿道感染(兒童和成人)及敗血癥。近十幾年來由該菌引起的免疫低下患者感染和醫院感染不斷增加,已成為社區感染和醫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對抗生素的耐藥性也不斷增強。 2、細菌的生物學特性 肺炎克雷伯菌屬于腸桿菌科克雷伯菌屬,為革蘭氏陰性桿菌,無鞭毛、無芽胞,但有明顯的莢膜。兼性厭氧,對營養的要求不高。 3、細菌的實驗室檢查及其它檢查 3.1標本采集 采自不同感染部位的各種標本,主要是痰標本。 3.2
3、 分離培養 將標本接種于血瓊脂和或MAC選擇性培養基,于37孵育過夜。可分別形成較大的、凸起、灰白色粘液型的菌落以及MAC上紅色(易擴散至周圍的培養基中)、大而厚實、粘液型光亮的菌落。這些相鄰的菌落容易發生融合,用接種針沾取時常可挑出長絲狀的細絲。 3.3染色鏡檢可見革蘭氏陰性桿菌,無芽胞,但在菌體外有明顯的莢膜。 3.4生化鑒定該菌氧化酶陰性,發酵葡萄糖產酸產氣、動力陰性、吲哚陰性、鳥氨酸脫羧酶陰性、VP試驗陽性、脲酶陽性。 3.5生長試驗該菌不能在5和10生長,但能41生長。 3.6莢膜腫脹試驗可利用特異性的抗血清進行莢膜腫脹試驗以鑒別本菌屬及類似菌屬。將待測菌接種于華-弗(Worfel-
4、Ferguson)培養基上(有利于莢膜的產生),經35、1824h培養后,取一滴培養物加于載玻片上,加墨汁一滴或美藍液一滴,再加入抗血清1接種環,混合后加蓋玻片,置顯微鏡油鏡下觀察。在菌體周圍出現較大的空白圈者為陽性。該菌表現為陽性。 3.7腸毒素測定對小兒腸炎患者除了要做菌種鑒定外,尚需做腸毒素測定以明確被檢菌的致病力。可用兔腸接扎試驗、細胞形態變化等方法測定。 4、細菌的防治 目前幾乎所有的肺炎克雷伯菌臨床分離株都攜帶有耐氨卞青霉素和羧卞青霉素的R質粒,由于該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一直不斷增強,所以臨床一定要結合藥敏試驗的結果進行針對性用藥。 該菌為條件致病菌,易感人群主要是免疫功能較低下者。
5、因此應及時隔離治療患者,并作好家庭、社區和醫院的消毒。 5、控制風險的措施 5.1病原微生物風險分類 根據病原微生物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中的有關規定,人間傳播的微生物名錄(待頒布)肺炎克雷伯菌屬于三類,BSL-2。 5.2實驗活動中生物危害的預防措施。 實驗時,未經實驗室主任同意,限制或禁止進入實驗室。不許在工作區域飲食、吸煙、清洗隱型眼鏡和化妝。食物應存放在工作區域以外專用櫥柜或冰箱中。所有的操作過程應盡量細心,避免產生和濺出氣溶膠。對于污染的銳器,必須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包括針、注射器、玻片、加樣器等。注射和吸取感染材料時,只能使用針頭固定注射器或一次性注射器(即注射器和針頭是一體的
6、)。用過的一次性針頭必須彎曲、切斷、破碎、重新套上針頭套、從一次性注射器上去掉,或在丟棄前進行人工處理,要不將之小心放入不會被刺穿的、用于收集廢棄銳器的容器中。非一次性銳器必須放置在堅壁容器中,轉移至處理區消毒,最好高壓殺菌。打碎的器皿不能直接用手處理,必須用其它工具處理,如刷子和簸箕、夾子或鑷子。盛污染的針頭、銳器、碎玻璃的容器在倒掉前,應按照相關的規定進行消毒。所有的培養物、儲存物及其它規定的廢物在釋放前,均應使用可行的消毒方法進行消毒,如高壓滅菌。轉移到就近實驗室消毒的物料應置于耐用、防漏容器內,密封運出實驗室。離開該系統進行消毒的物料,在轉移前應包裝,其包裝應符合有關的法規。濺出或偶然
7、事件中,明顯暴露于傳染源時,要立即向實驗室主任報告。進行適當的醫學評估、觀察、治療,保留書面記錄。按日常程序、在有關傳染源的工作結束后、尤其是傳染源濺出或灑出后、或受到其他傳染源污染后,實驗室設備和工作臺面應當使用有效的消毒劑消毒。污染的設備在送去修理、維護前,要按照相關的規定消毒;在離開設施轉移前,要按照相關的規定打包運輸。 5.3安全設備 正確使用和保養生物安全柜、最好是二級生物安全柜、或其他合適的人員防護設施、或物理遏制裝置。 確定可能形成傳染性氣溶膠或濺出物的實驗過程,包括離心、研磨、勻漿、劇烈震蕩或混勻、超聲波破裂、開啟裝有傳染源的容器、采集感染標本等。 涉及高濃度或大體積的傳染源時
8、,若選用密封轉頭或帶安全罩的離心機,若轉頭或安全罩僅在生物安全柜中打開,則可在開放實驗室內離心。 當必須在生物安全柜外處理標本時,需采取面部保護措施(跟鏡、口罩、面罩、或其他防濺裝置),以免傳染源或其他有害物濺或灑到面上。 在實驗室內,必須使用專用的防護性外衣、大褂、罩衫或制服。人員到非實驗室區域時,防護服必須留在實驗室內。防護服可以在實驗室內處理,也可以在洗衣房中洗滌,但不能帶回家中。 可能接觸潛在傳染源、被污染的表面或設備時,要戴手套。一次性手套不用清洗、不能重復使用,不能用于接觸“潔凈”的表面(鍵盤、電話等),也不應當戴著到實驗室外。要備有帶滑石粉的乳膠手套。脫掉手套后,要洗手。 5.4
9、管理體系要求 管理體系是否完善,體系文件是否健全,是否符合實際管理要求是決定生物安全管理的關鍵因素,如果組織機構不健全,設置不合理,體系文件與實際工作不匹配,以及部門職責不清或銜接不當等都可能帶來安全風險,主要風險來自風險我們程序文件、評估報告、SOP、應急預案等方面,因此要求定期開展對管理體系的評審,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與糾正,以確保整個體系的持續有效運行。 5.5應急預案措施要求 5.5.1編制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應急處置技術方案,對實驗室污染或其他事故應急響應、先期處置、事件的報告、現場應急處置后期、處置應急保障監督管理都做了明確的規定。 5.5.2在發生病原微生物實驗室感染或泄露事件是
10、首先報告科室負責人和中心生物安全委員會,同時保留現場,由生物安全委員會指定現場調查組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制定實驗室隔離消毒措施,病例的求治與隔離治療措施,以及周圍人群的緊急預防措施。 5.5.3發生意外傷害暴露后要立即進行傷口局部處理,并立即報告中心生物安全委員會,同時對受傷者及患者進行沙門菌等檢測,依據檢測結果盡快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減少職業感染率的發生,并準確記錄,確認損傷器械是否來自有傳染性疾病的患者,以使受傷者及時得到監測和治療。3、 評價結論 1、根據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和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中的有關規定。克雷伯菌屬生物危害程度分類屬于第三類,危害級別為三級
11、。所需生物安全實驗室級別為BSL-2,須采取二級生物安全防護水平。 2、實驗人員及相關輔助人員應經充分的安全和專業知識及操作技能的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新上崗人員和進修人員需要經過培訓,并在指導老師指導下從事檢測工作。 3、相關管理體系文件如操作規程經過評審是有效和安全的。 4、實驗室配制的安全和檢測設備符合管理和檢測要求并嚴格按照規定的操作程序操作,因此,風險是可控的。 5、個人防護設備的配置和使用是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和正確、有效使用的。克雷伯菌屬檢測實驗室的建設符合生物安全實驗室建筑技術規范的要求,血清學檢測實驗活動中均采取二級個人防護措施,并嚴格遵守質量管理體系中的有關規定。實驗人員的健康生物安全及環境安全是有保障的。 6、選擇的實驗方法均采用國家制定的標準和推薦的方法,是符合生物安全管理要求的。 7、實驗室采用的實驗材料和器材也是符合國家安全標準和試驗檢測要求,并安全使用符合安全防護要求。 8、本實驗室制定有實驗室生物安全應急處置預案,并經過培訓和反復演練,能確保一旦發生意外感染事件時能有效應對把危險控制在最小范圍和最低強度。 綜上所述,本實驗是在人員素質、設備設施、實驗器材及實驗方法、管理體系、廢棄物處理等方面能滿足開展相關的實驗活動的安全管理工作。實驗過程中的風險是可控的,實驗人員的健康與安全是有保障的,不會對周圍環境產生危害。 參考文獻1、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小語種證書考試提升方法與試題及答案分享
- 銀行從業資格證考試內容前沿剖析與試題與答案
- 2024網絡編輯師考試的考生準備與試題及答案
- 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價值投資與成長投資試題及答案
- 小語種考試重要提示及試題答案
- 畜牧師職稱考試與職業發展的試題及答案
- 拓展2025年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視野試題及答案
- 理解2025年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內容試題及答案
- 關系管理國際金融理財師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反思與總結試題及答案
- 湖北省2025屆高三(4月)調研模擬考試英語試題及答案
- 血液制品規范輸注
- 專利代理師高頻題庫新版2025
- 2025年征信業務合規培訓
- 農村民兵連指導員述職報告范本
- 全國各氣象臺站區站號及經緯度
- 《智能制造技術與應用》試題及答案
- NX_Nastran_超單元指南_cn
- 軟件系統平臺對接接口方案計劃
- 瘧原蟲生活史
- 機組DEH、ETS、FSSS、MEH、METS系統邏輯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