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_第1頁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_第2頁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_第3頁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_第4頁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有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人的起源問題一直困擾著古代的勞動人民,你知道地球上最早的人類是從哪里而來的?( )A.女媧捏出出來的B.亞當和夏娃制造的C.猴子變化而來的D.由古猿進化而來的2.2007年1月19日,全國第七屆殘疾人運動會“和諧圣火”的“文明之火”在云南省楚雄州元謀縣點燃,大會組織者選擇在元謀縣采集圣火的主要原因是( )A.元謀縣我國海拔最高的地B.元謀縣我國氣溫最高的地方C.元謀縣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D.元謀縣是我國遺留人類化石最多的地方3.“生活在距今約七十萬年前,還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腳分工明顯,能夠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經會使用天然火”。根據

2、這些特點,請你判斷他屬于( )A.元謀人B.北京人C.山頂洞D.半坡原始人4.人和動物與很多的相同之處,你知道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 )A.會不會使用天然火B.會不會制造工具C.會不會語言交流 D.會不會直立行走5.下面這些對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確的是( )A.幾十個人圍在一起喝小米粥B.用弓箭射死了一頭野獸C.鉆木取火燒烤捕到的野獸D.用火堆驅趕野獸和照明6.北京人學會了把石塊打制成簡易的工具。使用打制石器的時代,考古學上稱( )A.“新石器時代”B.“舊石器時代C.“青銅時代”D.“金石并用時代”7.能夠較典型的反映我國原始農耕生活的是( )元謀人北京人河姆渡聚落半坡聚落A. B. C

3、. D.8.右面的文物出土于下列哪一著名的考古遺址( )A.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遺址B.陜西西安半坡遺址C.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D.陜西臨潼姜寨遺址9.下列哪兩種農作物最早是由我國勞動人民種植的( )A.大豆和小麥B.花生和高粱C.甘薯、玉米D.水稻、粟10.不符合黃河流域原始農耕時代居民生活實際的是( )A.飼養豬狗家畜B.種植粟等農作物C.住干欄式房屋D.住半地穴式房屋11.下列哪一考古遺址能夠證明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國家之一( )A.元謀人遺址B.半坡原始居民遺址C.河姆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12.下列哪一地區原始居民的房屋,對后世的閣樓和樓房樣式的出現影響最大( )A.陜西西安半

4、坡原始居民B.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C.陜西臨潼姜寨原始居民D.河南新政裴李崗原始居民13.促使原始人過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環境的優劣B.原始農業的發展C.氏族公社的形成D.學會建造房屋技術14.我國先民的足跡遍布于祖國的東西南北,已經發現的遺址數以萬計,但是地域文化卻各具風采,根本原因是( )A.自然環境不同B.使用的工具不同C.生活習慣不同D.思想意識不同15.被尊稱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炎帝黃帝蚩尤禹A.B.C.D.16.“赫赫始祖,吾華肇造。胄衍祀綿,岳峨河浩。聰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此詩是紀念誰的碑文( )A.黃帝B.大禹C.蚩尤D.女媧17.下

5、列有關炎帝和黃帝的說話中錯誤的是( )A.有關他們的傳說是我們祖先經長期口耳相傳保存下來的“歷史”B.他們是否真實還需要考古證實C.有關他們的傳說已經被證明是真實的歷史D.相傳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距今約5000年前18.我國神話傳說中,黃帝之后,黃河流域先后出了三個有名的人物叫堯、舜、禹,他們都是通過推舉的方式成為部落聯盟首領的。歷史上把這種產生首領的辦法稱為( )A.選舉制B.分封制C.世襲制D.禪讓制19.在原始社會的大部分時間內,整個社會呈現“天下為公”局面的最根本原因是( )A.人們按血緣關系組成B.生產力水平極端低下C.人們之間互相謙讓D.沒有戰爭,和睦相處20.標志著我國漫長的原始社

6、會結束,奴隸社會開始的標志是( )A.炎帝和黃帝部落聯合B.大禹建立起夏朝C.堯成為部落聯盟首領D.原始農耕的出現二、識圖題21.讀右圖回答(1)圖中是哪個古人類的頭部復原像。(2)他是在哪里被發現的?他生活在距今多少年前。(3)他使用的石器是怎樣制造出來的?使用這種石器的舊時代被稱作什么時代?22.右面是兩幅古代房屋的復原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A和B房屋樣式的名稱。(2)最早建造AB房屋的分別是哪里的居民?(3)中國古代原始居民房屋樣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三、閱讀判斷題23.下面是一名同學想象的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共有5個明顯的錯誤,請你指出并給予糾正和解釋。毛毛是個10

7、歲的孩子,說是孩子,其實在北京人當中算是中青年了,因為北京人生活環境惡劣,人們的壽命都不長。這天一大早,毛毛走出小木屋,他手里拿著一把鐵制的鐮刀去割水稻。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已到正午,毛毛急忙往回趕,因為他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要鉆木取火,因為他要用陶鍋做香噴噴的大米飯。1_2_3_4_5_四、列舉題24.列舉我國原始農耕時代的兩個典型聚落和它們異同點。25.列舉我國距今5000年左右北方的三個部落聯盟首領。五、材料解析題26.閱讀下列材料:1958年5月,在我們韶關市曲江縣城馬壩鎮獅子巖的洞穴里,當地農民在采挖洞中的堆積物作肥料時,發現了一個中年男性的頭骨化石和一批動物化石,考古學家如獲至寶

8、。經鑒定,那個頭骨化石是13萬年以前的原始人類,因為這個頭骨化石是在馬壩發現的,考古學家便將之命名為“馬壩人”。馬壩人把石塊打制成粗糙的石器,把樹枝砍削成木棒作為工具,艱難地掀開了珠江流域光輝歷史的扉頁。據韶關歷史改編(1)從生產工具的發展水平來看,馬壩人生活在什么時代?(2)馬壩人的生活狀況與我們學過的哪一古人類最相近?(3)材料說馬壩人的生活非常艱難,你能想象一下馬壩人的生活情景嗎?27.閱讀下列材料:下面是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郭沫若在參觀某一古代人類遺址時寫下的詩句:“彩陶精美,畫紋亦多珠。或則呈人面,或則呈雙魚。農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護壕深二丈,其廣亦相如。何奈遺址中,獨不見文書。”請

9、回答:(1)根據材料中詩歌的內容請你猜測出這是對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繪?(2)你能舉出“或則呈人面,或則呈雙魚”的一個彩陶文物代表嗎?(3)“農耕既普及”詩中描繪的原始居民耕種的是什么農作物?(4)郭沫若參觀此遺址最大的遺憾是什么?28.2007年4月18日上午,萬眾矚目的炎黃二帝巨型塑像落成慶典在鄭州黃河岸邊炎黃廣場隆重舉行,海內外各界人士30000多人參加慶典。炎黃二帝塑像高106米,單眼長3米多、鼻高8米。以山為體,山人合一,渾然天成。塑像左側為炎帝,廣額純樸,智慧慈愛,右側為黃帝,威武剛強,氣宇軒昂。炎黃二帝塑像包容了中華民族的崇高品質,體現了不屈不撓、勤勞勇敢和開拓前進的宏偉氣概。它

10、的建成,將會大大增強全球華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1)炎帝和黃帝被“炎黃子孫”稱為什么?為什么這樣稱呼他們?(2)炎帝和黃帝巨型塑像為什么建在黃河岸邊?(3)今天我們建造炎帝和黃帝巨型塑像有什么意義?29.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相傳,堯年老的時候,在部落聯盟會議上提出后繼人問題,有人推薦共工,堯雖不同意,但還是讓他擔任工師之職,以考驗其才能,結果不行,大家又推薦舜,說他很能干。于是舜協助堯20年,又代堯攝行政事8年,得到各方面的鍛煉。堯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聯盟的事務。材料二:傳說舜年老的時候,也召集部落聯盟會議,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舉為后繼人。于是,禹代替舜處理聯盟事務。17年后舜死,禹正式

11、成為部落聯盟的首領。材料三:據傳說,舜在協助堯時,就把曾向堯推薦共工為后繼人的人連同共工一起,加上“兇族”的罪名流放了,并起用“堯未能舉”的“八元”、“八愷”,以調整人事。又傳說,舜把堯囚禁起來,(堯之子)丹朱也被排擠在外,父子不能相見。回答:(1)從材料一、材料二可看到當時部落聯盟的首領是如何產生的?這種制度的名稱是什么?(2)材料三說明了什么問題?跟課本的說法是否一致?為什么?(3)通過以上材料與課本內容的對照,你得到什么認識?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D2.C3.B4.B5.C6.B7.D8.B9.D10.C11.C12.B13.B14.A15.A16.A17.C18.D19.B20.B

12、二、識圖題21.(1)北京人(2)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7020萬年前(3)使用打制的粗糙石器;舊時器時代22.(1)A半地穴式;B桿欄式(2)A半坡原始居民;B河姆渡原始居民(3)所處的地理環境不同。三、閱讀判斷題23.(1)北京人居住在山洞里(2)北京人還沒有鐵工具(3)北京人使用天然火,不會人工取火(4)北京人過的是群居生活不會單獨勞動(5)北京人生活時期沒有水稻四、列舉題24.半坡原始聚落種植粟和蜀;河姆渡原始聚落種植水稻。25.黃帝、炎帝、蚩尤五、材料解析題26.(1)舊石器時代(2)北京人(3)他們往往幾十個人生活在一起,共同勞動,共同分享勞動果實,過著群居生活。27.(1)半坡

13、原始居民。(2)半坡人面魚紋盆。(3)粟。(4)沒有發現中國古老的文字。28.(1)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因為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形成的部落聯盟是后來華夏族的主干(2)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3)人們更加深刻地了解華夏文明,進一步增強民族凝聚力、自豪感,團結所有炎黃子孫共同致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9.(1)部落聯盟會議推選;禪讓制(2)部落聯盟首領之間為了爭奪權力,互相進行斗爭;不一致;因為課本上介紹的是,這些部落首領具有自己高尚的品質,受到百姓的愛戴。(3)古代的很多傳說,并不一定是真實的,需要通過各種資料進行論證。六、探究題30.相同點:都處在母系氏族公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