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最新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期末復習資料全套第一單元梳理一、課文內容梳理社戲描寫了“我”和小伙伴們夏夜乘船去看戲的經過,贊揚了農家少年聰明活潑、熱情好客、憨厚善良的性格和勞動人民淳樸厚道的品質,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充滿趣味的童年和景色秀美的故鄉的熱愛與懷念之情。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體形式寫成的激情澎湃的詩篇。詩人以赤子之心歌頌了養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從中可以感受到詩人跳動著的脈搏 對“母親”延安的那份永不泯滅的真情。安塞腰鼓描寫了作者觀看“安塞腰鼓”表演的情景與感受,突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熱的特點,贊揚了安塞人民粗獷、奔放、充滿陽剛的個性和擺脫束縛、追求自由的渴望。燈籠是一篇可以引領我們回
2、望傳統的散文。當代的莘莘學子能見的燈籠大概也只在古裝劇中,至于燈籠所承載的文化意義,更是無從感受到的了。還好吳伯簫的這篇文章可以帶我們尋到文化的根,感受到我們血液中流淌著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基因。二、單元字詞匯總(一 )字詞解釋1 社戲消夏:避暑。陶冶:怡情養性。給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響。偏僻:偏遠而僻靜。熬 (0:忍受。誠然:確實這樣。篙 gao用竹竿制成的撐船工具。朦朧:動詞,彌漫。蘊 ym藻:水草。依稀:隱約。屹yi立:矗立。潺ch潺:水緩緩流動的樣子。家眷:妻子兒女等家庭成員,有時專指妻子。船篷peng:覆蓋在小木船上的拱形物,用來遮蔽日光和風雨。棹zh 00:劃(船)。楫j i
3、槳。撮cu用手指捏取細碎的東西。憚dm:怕,畏懼。歸省x I ng指出嫁的女兒回娘家看望父母。行h Sg輩:輩分。犯上:觸犯長輩或者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揮cu &叔duo:從旁鼓動人做某事。鳧f 口水:游泳。絮xfi叨dao:形容說話啰唆,來回地說。怠dd慢:招待不周到的意思。弄潮:在潮水中搏擊、嬉戲。漂pi ad眇mi a a隱隱約約,若有若無。現在寫作“縹緲”。渴睡:瞌睡。糾葛:名詞,糾纏不清的事情。不識好歹:成語,是好是壞都分不出來。2 回延安登de n叫:立即,立刻。糜mei子:一種形狀像小米、沒有黏性的黍類谷物。炕kmg:北方用磚、坯等砌成的睡覺的臺,下面有洞,連通煙囪,可以燒火取暖。
4、腦畔pm上:方言,這里指窯洞的頂上。3 安塞腰鼓驚心動魄po:神魂震驚。原指文辭優美,意境深遠,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驚 駭,緊張到極點。蓬勃:繁榮,旺盛。這里作動詞。捶:用拳頭或棒槌敲打。亢kmg奮:極度興奮。瞳t ng仁:眼珠。恬ti n靜:安靜。晦hui暗:昏暗。這里是迷惘、糊涂的意思。羈j絆:纏住不能脫身,束縛。羈,約束。驀mo然:突然,3然。冗 r o ngj:繁雜。震zh也撼hm:震動,搖撼。元氣淋l n漓l M指人的生命力旺盛。戰栗:顫抖,發抖。嘆為觀止: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戛ji然而止:聲音突然中止。搏擊:奮力斗爭和沖擊。大徹大悟:完全領悟,完全明白了。
5、磅礴:形容詞,(氣勢)盛大。燒灼zhuo:動詞。燒,燙。灼,火燒、火燙。渺遠:遙遠。渺,渺茫,因遙遠而模糊不清。4 燈籠神sh缶龕k a n舊時供奉神像或神主的小閣子。皎ji &潔:明亮潔白,多形容月光。湊c巧:正好趕上。人情世故:為人處世的道理。爭訟s ng:因爭論而訴訟。斡w6旋xum:調停,調解。靜穆 miu:安靜而嚴肅。悵ch mg惘wia ng因失意而心事重重;惆悵迷惘。點綴:襯托、裝飾,使更美好。不甚了然:不是非常清楚,即明白一點,但是不完全。可憫mi n令人憐憫。(二 )字詞記憶5 社戲歸省gu 1 x I ng輩h eg bi 憚d m用 揮掇cu a n duo鳧水f u s
6、hu zh o著小船6 回延安糜me i子7 安塞腰鼓狂舞 ku a ng w u 閃射 sh a n sh e火烈hu o li 耗濺f e i ji 沆奮k mg f n 晦暗hu 1 n大徹大悟d a ch 1d 1w u 羈絆j i b a筑雜r o ng z a驀然mid r n搏擊b o j燒灼sh a o zhu 6奔突ben t u翻飛fan f e i8 燈籠神龕sh e n k a n湊c u巧 人情世故爭訟 s ng 斡旋wb xu n 靜穆miu悵惘ch a ng w a ng點綴 不甚了然可憫mi n第二單元梳理、課文內容梳理大自然的語言是一篇生動、有趣、頗具散文色彩
7、的說明文,同時也是一篇極具條理的說明文。無論是生動形象、用語典雅地介紹物候現象,還是語言平實、通俗易懂地介紹與物候有關的知識,我們都能從中體會到說明文有條理地說明事物的特點。阿西莫夫短文兩篇的作者是美國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幻小說家阿西莫夫。作者用科學研究中的兩則實例,有力地證明了“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 。這兩篇短文較為充分地體現了作者深廣的科學視野和敏銳的科學眼光。學習這篇課文不僅能學到科學知識,而且能從中學到作者多角度探索問題的思維方法。大雁歸來抒發對大雁的喜愛之情。大雁是春的使者,給人間帶來春色、生機。雁群與人類有不少相似之處,它們的群
8、體結構也以家庭為單位,富有親情。它們的鳴叫,似乎表明它們也具有社會性。面對大雁的聯合觀念,人類應該自愧不如。遺憾的是,人類的獵殺行徑,給大雁制造著災難。本文簡直是一篇愛鳥的抒情詩,作者筆下,大雁是如此可愛,人與大雁和諧相處,情趣盎然。時間的腳印是一篇科普讀物,同時又是一篇很好的文藝性事理說明文。它所追蹤的 “時間的腳印”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而在巖石上,這些巖石是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形成和變化的,是一種大自然的語言,留下了時間的印記。二、單元字詞匯總(一 )字詞解釋9 大自然的語言冰雪融r(ng化:春天來了,溫度上升,冰和雪都融化了。比喻萬物重新充滿生機,生機勃勃的場面。孕ym育:懷胎生育,用來
9、比喻醞釀著新事物。簌Sfl簌:形容紛紛落下的樣子。銷聲匿n i跡:本義是不再公開講話,不再公開露面。這里指昆蟲無聲無息、無影無蹤。風雪載z d途:載,滿。形容氣候惡劣。周而復始:轉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環。草長鶯y i nglS:形容生機勃勃、萬物復蘇的景象。刺槐hu d 連翹qi 0延遲:推遲到較后的時間。衰shua草連天:形容荒草遍地、極其凋敝的樣子。次第:依次。10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鳥臀t n目恐龍:恐龍的一個目,骨盆構造與鳥類相似,多為植食性或雜食性。潮汐xi海水的定時的漲落,由月球和太陽的引力所造成。早潮叫潮,晚潮叫汐。遺骸h&:指的是棄置而暴露的尸體。天衣無縫fng:神話傳說
10、,仙女的衣服沒有衣縫。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褶zhe皺zheu:這里指由于地殼運動,巖層受到擠壓而形成連續彎曲的構造形式。致密:精致緊密。攜xi邵:隨身帶著。劫ji難:泛指災難。追溯S1J溯,逆水而行,后引申為追求根源。比喻回首往事、探尋淵源。11 大雁歸來喧鬧:喧嘩熱鬧。集會:集合在一起開會。寂寥:寂靜;空曠。沼澤地:水草茂密的泥濘地帶。情趣:情調趣味。緘ji a默:閉口不說話。狩sh山獵:打獵。凋di a霹:草木凋謝零落。滑翔:在空中飄行。目空一切:驕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12 時間的腳印山麓:山坡和周圍平地相連接的部分。帷幕:懸掛起來用于遮擋的大塊布、綢、絲絨等。烘烤:用火或
11、蒸氣使身體暖和或使物體變熱、干燥。砂輪:天然砂石制成的扁平圓石,它繞軸旋轉。平臥:臉朝上,背朝下躺著,平躺。鵝卵石:指的是風化巖石經水流長期搬運而形成的粒徑為60200mm的無棱角的天然粒料;大于200mm 者稱漂石。法子:辦法,方法。低洼:比四周低的地方。生成: (自然現象)形成;經過化學反應而形成。渾濁:不清潔,不新鮮。海枯石爛:直到海水干涸,巖石風化成土。形容經歷千年萬年那么長的時間。腐蝕: 通過化學作用,使物體逐漸消損破壞;指人在壞的思想、行為、 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下逐漸變質。磨損:機件或其他物體由于摩擦和使用而造成的損耗。沉積:水流、風等流體在流速減慢時,所挾帶的砂石、塵土等沉淀堆積起
12、來。(二 )字詞記憶5 大自然的語言萌發me ng ft次第c id i翩然pi a n r a n育y tn y u銷聲匿跡 xi a o sh e ng n i載途1 z d t u周而復始zh o u e r f u sh 1草長鶯飛 c a o zh a ng y 1 ng f e i6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潮汐ch a o x i遺骸y ih丘 褶芻皮zh e zh o uB xi帝 追溯s u7 大雁歸來緘默ji a n m 6窺視ku i sh狩獵sh(U li e顧忌g u j i凋零di a o l i ng滑翔 hu axi ng 目空一切 miu k o ng y i qi
13、e8 時間的腳印山麓l u帷幕wei m u烘烤h o ng k a o 低洼d i w a渾濁h m zhu o海枯石爛h a i k u sh i腐蝕n f u sh磨損mio s u n沉積ch e n j i第三單元梳理一、課文內容梳理桃花源記是作者借虛構的故事表現自己的社會理想。文章開端,先以美好閑靜、“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林作為鋪墊, 引出一個質樸自然的化外世界。這個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對生活在虛偽黑暗、戰亂頻繁、流血不斷的現實世界中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簡凈筆觸,恰如其分地表現出桃花源的氣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當然,這種理想的境界在當時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
14、者通過大同社會的構想,藝術地展現了大同社會的風貌,是不滿黑暗現實的一種精神寄托。小石潭記是柳宗元“永州八記”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卻清晰地記敘了作者出行、游覽、返回的全過程,特別是對小石潭秀麗景色的描寫,細膩而生動,讀之如置身其境。核舟記使用從中間到兩頭,先整體后局部,從正面到背面的空間順序和總分總的敘述順序介紹了“核舟”的形象,表現了作者對王叔遠精湛技術的贊美和對民間藝術的贊揚。反映了我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偉大成就。作者用生動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核舟”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景物的特點,贊美了刻舟者的精巧技藝,同時也高度贊揚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關雎寫的是一個男子對一個女子的思念、追求
15、過程,寫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悅,展 現一幅蕭瑟冷落的秋景。全詩籠罩了一層凄清落寞的情調,給人以隔霧觀花、若隱若現、朦朧縹緲之感。“朦朧”和“距離”正是這首詩的動人之處。兼葭是一首懷念情人的戀歌。 作者的思念對象可望而不可即,中間阻隔千重,詩人因而思心徘徊,不能自抑其無限惆悵的心情。二、課內文言文梳理9.桃花源記(一)課文字詞詳解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為業:作為生計。為,作為。 緣:沿著,順著。 行:前行,這里指劃船。遠近:偏義詞,這里指遠。忽逢:忽然遇到。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夾(ji a沿,靠。雜:別的。芳:指花。鮮美:
16、新鮮美好。 落英:落花。一說,初開的花。 繽紛:繁多的樣子。甚:很,非常。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異:驚異,詫異。這里是 “對感到驚異”的意思。前:向前。窮:盡。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林盡水源:林盡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到頭了。盡,到了盡頭。源,源頭。得:看到。仿佛:隱隱約約,形容看不真切。若:好像。舍(sh占)離開。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初:開始。才:僅僅、只。通:通過。害(hu)然開朗:形容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開闊敞亮。豁然,開闊敞亮。開朗,開闊明亮。 曠:寬闊。舍(sh E房屋。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
17、陌交通,儼(y a n$:整齊的樣子。 屬:類。阡(qi &R)(m6)交通: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阡陌,田間小路。交通,交錯相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相聞:可以互相聽到。其中:那里面。種億h ng)作:耕種勞作。著(zhu ):穿著。悉:全,者B。黃發垂髻,并怡然自樂。黃發垂髯(ti可:指老人和小孩。 并:一起。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自樂:自得其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乃:于是,就。 大:很,非常。從來:從地方來。具:詳細。要(y ao)同“邀”,邀請。設:準備,設置。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咸(xi n)
18、:全,者B。問訊:詢問,打探消息。云:說。先世:祖先。妻子:妻子兒女。 邑人:同鄉的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絕境:與人世隔絕的地方。復:再,又。焉:于之,從這里。 間隔:隔絕、不通音訊。乃:竟然,居然。無論:不要說,更不必說。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具言:詳細地說。 嘆惋:感嘆。延:邀請。辭去:辭別離開。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語(y ):對說,告訴。不足:不值得,不必。 為:向,對。道:說。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既:已經。得:找到。扶:沿著、順著。 向:先前
19、的。志:做記號。及:至ij。詣(y)i:拜訪。如此:像這樣(的事情)。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即:立即。遣:派遣。尋向所志: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所志,所做的標記。志,做的標記。遂:終于。復:再。得:找到。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高尚:品德優異。 士:對男子的美稱。 欣然:高興的樣子。 規:打算,計劃。果:實現。尋:隨即,不久。 問津:問路。這里是 “訪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二)重點句子翻譯1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漁人)順著溪水(劃船)前行,忘記了路的遠近。2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在溪流的)兩岸幾
20、百步,其中沒有別的樹,芳草新鮮美好,落花紛紛。3 .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漁人對此感到十分驚異,再往前走,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盡頭。4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到頭了,(漁人)便看到了一座山。5 .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土地平坦開闊,房屋很整齊的樣子。6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有肥沃的土地,美麗的池塘,桑樹竹子之類的。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的聲音可以互相聽到。7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髯,并怡然自樂。在那里(人們)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衣著,都像桃源外的人。老人和孩子們個個都安閑快8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21、村人)就邀請(他)回到(自己)家里,備酒殺雞做食物(來款待他)。9 .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村里(的人)聽說有這個人,都來打聽消息。10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村人)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 帶領妻子兒女和同鄉的人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11 .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從此)不再從這里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絕了。12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村人)問現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13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這個人向(桃花源中人)詳細地說了他所聽到的,(村人)都感嘆、惋惜。14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
22、食。其他的人各自又都(把漁人)邀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食 (來款待他)。15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村人告訴(他)說:“(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邊的人說。”16 .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但愿望)沒有實現,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沒有人訪求(桃花源)了。(三)課文分析17 漁人行蹤:發現桃花源 拜訪桃花源一一離開桃花源一一再尋桃花源。18 世外桃源描述: 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人人各盡所能地參加勞動,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幸福、愉快; 風俗淳樸,人與人之間都極其融洽友好;沒有剝削,沒有動亂,平等、和諧、自足 的幸福生活。19 對陶淵明寫世外桃源的評價:作者在文中
23、虛構了一個寧靜安樂的世外桃源,那里沒有壓迫,沒有戰亂,人人安居樂業,自由安樂,彼此和睦相處。這是一個與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陶淵明的社會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美好意愿。“桃花源”是個虛構的理想社會,既反映了人民反對剝削壓迫、反對戰爭的愿望,也批判了當時的黑暗現實,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在當時的階級社會中這只是一個不能實現的空想,也是作者隱逸、逃避現實的思想反映。20 .1感受桃花源的美麗】桃花源美在何處?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人情美。【感受桃花源的神秘】桃花源神秘在何處?桃林神秘: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狀奇特。林中人神秘:
24、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結局神秘:不復得路,探訪未果。【感受桃花源中的幸福】桃花源中的幸福表現在何處?黃發垂髻:,怡然自樂(和平安定、豐衣足食)。男女:往來種作(沒有戰亂,安居樂業)。漁人(側 面烘托):村中人殺雞作食,皆出酒食 (民主平等,民風淳樸)。21 漁人離開桃源后,還寫太守與劉子驥先后探訪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讓一位真實的歷史人物出來作證,故事更顯得亦真亦幻,增添傳奇色彩。暗示這是一個虛構的無法實現的理想世界。22 本文的哪兩件事能說明桃花源是虛構的?作者虛構這樣一個地方的目的是什么?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未果,尋病終。描繪無剝削壓迫,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寧靜,人人自得其樂
25、的社會,同當時的黑暗社會形成鮮明對照,表達了作者和廣大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理想社會的追求。10.小石潭記(一)課文字詞詳解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從:自,由。西:名詞作狀語,向西。 篁(hu ng)竹:竹林。聞:聽到。如鳴31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如鳴31環:好像佩帶的31環碰撞發出的聲音。31、環,都是玉飾。鳴,發出聲響。樂(1以為樂,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之:代水聲。伐:砍伐。取:這里指開辟。 下:名詞作狀語,向下,在下面。水尤清冽(li )e水格外清涼。尤,格外。冽,涼。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由,為嶼,全石以為底:以整塊的石頭為底,此句為倒裝
26、句“以全石為底”。以為,作為。近岸:靠近潭岸的地方。近,靠近。卷(qu n)石底以出:石底周邊部分翻卷過來, 露出水面。卷,翻卷。以,而。為土氐(ch加成為水中高地。為嶼(y 口:)成為小島。為蟆,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為i1(kan:)成為不平的巖石。青樹:青蔥的樹木。翠蔓:翠綠的藤蔓。蒙絡搖綴(zhu)i,參差披拂:(樹枝藤蔓)蒙蓋纏繞,搖曳牽連,參差不齊,隨風飄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可百許頭:約有一百來條。可,大約。許,表示約數。 皆:全,者B。若空游無所依: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也沒有。空,在空中。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陽光照到水底,魚的
27、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頭上。下,向下照射。澈,穿透。布,照映。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怡然:靜止不動的樣子。 俶(chi)爾遠逝:忽然間向遠處游去。 俶爾,忽然。逝,離開。 往來:來來往往。翕(x忽:輕快敏捷的樣子。翕,迅疾。 樂:逗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西南:向西南。 而:連詞,連接狀語和動詞,不譯,表修飾。斗折蛇行,明滅可見:(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斗,像北斗星一樣。蛇,像蛇一樣。明滅可見,時而看得見,時而看不見。勢:形勢,形狀。犬牙差(ci互:像狗的牙齒那樣交錯不齊。犬牙,名詞作狀語,像狗的牙齒一樣。差
28、,交錯。不可知:不能夠知道。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四面:四周。環合:環繞合抱。 寂寥(li o):寂靜寥落,靜悄悄的。 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凄涼,寒氣透骨。凄,使動用法,使 感到凄涼。寒,使動用法,使 感到寒冷。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悄(qi 4愴(chu ng)幽邃(su)l: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悄愴,憂傷。幽邃,幽靜深遠。以:因為。其境:這里的環境。 清:凄清。久居:長時間停留。居,停留。乃記之而去。乃:于是,就。 之:指代游小石潭這件事。去:離開。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同:共同,一起。 游:游玩。者:的人。隸(l)i追隨、跟隨。而從者,崔氏
29、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而:表修飾。 從:動詞,跟隨。 小生:年輕人。 曰:名叫。(二)重點句子翻譯1 .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瓊環,心樂之。隔著竹林,(就能)聽到水聲,好像(人身上)佩帶的31環碰撞發出的聲音,(我)心里對此感到十分高興。2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砍倒竹子,開辟出一條小路,往下露出一個小潭,潭水格外清涼。3 .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潭)以整塊的石頭為底,靠近潭岸的地方,石底周邊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4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蒙蓋纏繞,搖曳牽連,參差不齊,隨風飄拂。5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潭
30、里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也沒有。陽光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頭上。6 .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魚)呆呆地(愣在那里)一動不動,忽然間向遠處游去,來來往往,輕快敏捷。7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向水潭的西南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8 .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溪流兩岸的形狀像狗的牙齒那樣交錯不齊,不能夠知道溪流的源頭(在什么地方)。9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坐在潭邊,四周有竹子樹木環繞合抱,寂靜寥落,空無一人,(那氛圍)令人感到心情凄涼, 寒氣透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
31、息。10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因為它的環境過于凄清,不能長時間地停留,于是記下當時的情景便離開了。(三)課文分析1 .本文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文中突出表現了小石潭的什么特點?作者對小石潭的感受是什么?本文按游蹤順序來寫:發現小潭 潭中景物一一小潭源流一一潭中氣氛一一記錄同游者。文中突出表現了小石潭全石為底、潭水清澈、游魚活潑、源流曲折、環境凄清的特點。感受:發現小潭一一“心樂之”,愉悅的心情。 觀魚時一一“似與游者相樂”,愉悅的心情。觀魚后一一 “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抑郁憂傷的心情。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借山水求解脫而最終又無法解脫的痛苦。他寄情山水,也是為了擺脫抑郁的心情。 此
32、刻過于清冷的環境更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的情感。2 .本文主旨: 本文描繪了小石潭的石、水、魚、樹,著意渲染了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氣氛,抒發了作者被貶后在寂寞處境中悲涼凄愴的心緒和貶居生活的孤凄悲涼。3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寫道:“一切景語皆情語。”你能說出作者觀魚時是怎樣的心情嗎?游覽到最后又是怎樣的心情?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境?(一 “樂” 一 “憂”怎么解釋?)作者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調,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郁的心情,尋求短暫的快樂。他喜歡清脆悅耳的水聲,因而“心樂之”,觀魚時他覺得魚“似與游者相樂”, 心情是愉悅的;但這種快樂畢
33、竟是暫時的,看到小石潭凄清的環境,不禁觸景傷懷,憂傷、凄涼的心境便會自然流露出來,心中無比悲痛。這從“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 一句中可以看出。4 .作者描寫小潭源流時依次抓住溪身岸勢的什么特點來寫?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及岸勢的參差不齊來寫,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星那樣曲折,這是靜止的;就溪水來說,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樣曲折,這是流動的。 這里用了兩個 比喻,一靜一動來描寫小溪,準確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5 .請說說“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一句的妙處。正面寫了游魚,側面寫了潭水的清澈透明。字面只寫魚,對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魚靜的優美
34、畫面卻展現在了讀者面前。6 .文中側面描寫水清澈透明的語句:全石以為底。 皆若空游無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全石、游魚、陽光、影子 )7 .文中寫潭中游魚動靜相宜、靈活有趣的語句:怡 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8 .文中描寫溪流曲折悠遠的語句: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11.核舟記1 一)課文字詞詳解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奇巧人:指手藝奇妙精巧的人。奇巧,奇妙精巧。奇,奇妙。以:用。徑寸:直徑一寸。為: 做。這里指雕刻。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余核舟一,罔(w4ng)無
35、。因:順著、就著。 勢:(原來的)形狀。象:模擬。形:形象。情:神情。態:姿態。嘗:曾經。貽:贈。蓋大蘇泛赤壁云。蓋:表示推測的句首語氣詞。泛:泛舟,坐著船在水上游覽。云:句末語氣詞。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有(y u):同“又”,用來連接整數和零數、 余數。奇(j i涔數、余數。可:大約。許:上下。軒敞:高、寬敞。 者:的地方。窘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窘篷:用碧竹葉做的船篷(名詞作狀語)。覆:覆蓋。啟:開。雕欄:雕刻著花紋的欄桿。 相望:(左右)相對。之:代“窗”。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移
36、之。落:水位下降。徐:慢慢地。興:起。石青:用石青(名詞作狀語)。移:用顏料等涂上。 之:代“字的凹處”。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峨冠(gu a n)高高的帽子。而:表并列。髯(r n):兩腮的胡子,也泛指胡須。為:是(判斷動詞)。居:處。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共:一起,同時。 手卷:只能卷舒而不能懸掛的橫幅書畫長卷。執:拿。卷端:指手卷的右端。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卷末:指手卷的左端。如有所語:好像在說什么似的。語,說話。 現:露出。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微側:略微側轉
37、(身子)。其:代“蘇、黃”。相比:互相靠近。比,靠近。 者:的地方。隱:隱藏。絕:極,特別。類:像。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袒:裸露。矯(ji潴0昂視:抬頭仰望。矯,舉。昂,仰。不屬(sh注)不相類似。屬,類。臥右膝,訕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一一珠可歷歷數也。臥:臥倒。訕(qu:)同“屈”,彎曲。支:支撐。其:代“佛印”。倚之:(左臂)靠在左膝上。歷歷:分明可數的樣子。舟尾橫臥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臥:擺著。楫(j )i船槳。椎(zhu髯(j )仰面:束成椎形發髻,仰著臉。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衡:同“橫”。攀(b
38、an)扳。若狀:像的樣子。嘯呼:大聲喊叫。 執:拿。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其:那。視端容寂:眼睛正視著(茶爐),神色平靜。端,正。容,神色。若然:好像的樣子。然,的樣子。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文曰“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其:代“核舟”。船背稍夷(y)上船的頂部較平。背,指船頂部。夷,平。其:代“船背”。甫:男子美稱,多附于字之后。細若蚊足,鉤畫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細:(筆畫)細微。鉤畫:一鉤一畫(名詞)。了了:清楚明白。其:代“字”。丹:朱紅。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窘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通:總。為:雕刻。為念珠
39、各一;對聯、題名并篆文,為字共三十有四。而計其長并:連詞,和。 為:雕刻。有(y前):通假字,同“又”。而:但。其:代“核舟”。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嘻,技亦靈怪矣哉!曾(z e n莎盈寸:竟然不滿一寸。曾,竟然。盈,滿。 蓋:原來。簡:挑選。修狹者:長而窄的桃核。修,長。 技:技藝。靈怪:神奇。(二)重點句子翻譯2 .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全都是就著(材料原來的)樣子刻成(各種事物的)形象,個個具備神情姿態。3 .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他)曾送我一個核舟,(刻的)是蘇軾泛舟游赤壁(的情景)。4 .中軒敞者為艙,窘篷覆之。中間高起而寬敞的部分是船艙,用碧竹葉做成的船篷覆蓋著
40、它。5 .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推開窗戶來看,雕刻著花紋的欄桿左右相對。6 .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中間(戴著)高高的帽子、(長著)濃密胡子的人是蘇東坡。7 .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他們的互相靠近的兩膝,各自隱藏在手卷下邊的衣褶里。8 .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佛印極像彌勒佛,敞胸露懷,抬頭仰望,神情跟蘇、黃不相類似。9 .左臂掛念珠倚之 一一珠可歷歷數也。左臂掛著(一串)念珠,靠著左膝 一一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數出來。10 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那人的眼睛正視著(茶爐),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燒開了沒有的樣子。11 .而計其長曾不盈寸。可是計算它的長度竟
41、然不滿一寸。12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嘻,技亦靈怪矣哉!原來是挑選長而窄的桃核刻成的。哎,技藝也真神奇啊!(三)課文分析1 .“核舟”的精湛技藝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體積小,刻的東西多,刻得極為精致,人和物各具情態,有意境。2 .核舟介紹順序: 船艙一一船頭一一船尾一一船背,空間順序。3 .文章先寫核舟的正面,次寫它的背面;寫正面先寫舟的中間部分,次寫船頭,最后寫船尾。分析 這樣安排寫作順序的原因。能夠引發讀者的興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蘇軾赤壁賦后赤壁賦中寫景的名句,可以使讀者通過想象感知蘇軾當年泛舟游赤壁時的優美環境。4 .核舟記的結尾處詳盡地說明了核舟上所刻的內容。口技結尾處也有這么一段:“撤
42、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兩文均用數字結尾,作者的意圖相同嗎?為什么?相同。結尾都用列數字的方法,都是為了表現藝人技藝之高超。5 .王叔遠為什么在小窗上刻上“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這些文字,而不是 諸如花草鳥獸之類的內容?為了和核舟“大蘇泛赤壁”的雕刻主題相吻合,使作品有一定的意境,有無限的想象空間。12.詩經二首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 網。|窈窕|淑女,君子好 國。參差外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外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外菜,左右 茗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譯文:關關鳴叫的雎鳩
43、鳥,站在水中的沙洲上。姑娘美麗又善良,她真是我的好配偶。水中外菜長短不齊,姑娘在船的左右兩邊撈取。姑娘美麗又善良,我日夜都把她追求。追求的愿望難實現,我日夜都把 她思念。思念之情綿綿不盡,我翻來覆去難成眠。水中外菜長短不齊,姑娘在船的左右兩邊采摘。姑娘美 麗又善良,我彈琴鼓瑟對她表示親近。水中外菜長短不齊,姑娘在船的左右兩邊挑選。姑娘美麗又善良, 我敲鐘擊鼓使她快樂。難點化解,美點追蹤: 全詩可分為三章。首章為第一節,以灘頭水畔的一對雎鳩鳥的叫聲起興,引出男主人公的一片情思。“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一句統攝全詩。第二章為第二、三兩節,此章以纏綿俳惻 之情,直率地寫出男子追求心上人未果,日夜不安
44、、苦悶焦灼的相思之苦。男子追求不到心上人,便日夜 思念她,心上人采摘外菜時“左右流之”的苗條、優美身姿時時浮現在他眼前,使他夜不能寐,輾轉反側。這一章既有“悠哉悠哉”的心理描寫,表現男子綿綿情意,思念不絕,又有“輾轉反側”的動作描寫,突 出男子內心狀態的不平靜,把一個深受相思之苦折磨而不能自已的形象寫得非常傳神。第三章為第四、五 兩節,寫男子因苦惱而成夢,在幻想中得到了心上人,親近她,愛慕她,為她彈琴鼓瑟,敲鐘打鼓,取悅 于她,歡喜之情溢于言表。情到極處必生幻,第三章出現了 “琴瑟友之”“鐘鼓樂之”的歡快、熱鬧的場面,這不啻是個戲劇性的轉變。“琴瑟友之”,以彈琴奏瑟,喻其相會相處時的和諧愉快。
45、“鐘鼓樂之”則是結婚時的熱鬧場面,這無疑是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對未來的設想,是他寤寐求其實現的愿望。幻想當 然并非現實,但幻由情生,也是極自然的。這一愛情心理的描寫,極富浪漫情調,也進一步突出了男子對 心上人的愛慕思念之深。全篇以“求”字為中心,用細膩生動的筆法描繪了男子對意中女子由“一見鐘情”到“日夜思念”:再到“幻想結合”,將求之不得的焦慮和求而得之的喜悅表現得淋漓盡致,表現了追求愛情中的苦與樂, 感情熱烈、真摯、率直、淳樸,歌頌了純真的愛情,表現了勞動人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兼葭I一葭I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I溯河I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國在水中央。兼葭萋萋,
46、白露未 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河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地。兼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 濱。溯河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 扯。譯文:河畔蘆葦碧色蒼蒼,深秋白露凝結成霜。我那日思夜想之人,就在河水對岸一方。逆流而上尋 尋覓覓,道路險阻而又漫長。順流而下尋尋覓覓,仿佛就在水的中央。河畔蘆葦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 曬干。我那魂牽夢繞之人,就在河水對岸一邊。逆流而上尋尋覓覓,道路坎坷艱險難攀。順流而下尋尋覓 覓,仿佛就在沙洲I中間。河畔蘆葦更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我那苦苦追求之人,就在河水對岸一頭。 逆流而上尋尋覓覓,道路險阻迂回難走。順流而下尋尋覓覓,仿佛就在水
47、中沙洲I。難點化解,美點追蹤:“古之寫相思,未有過之兼葭者。相思之所謂者,望之而不可即,見之而不可求;雖辛勞而求之,終不可得也。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間。吾嘗聞弦歌,弦止而余音在耳; 今讀兼葭,文止而余情不散。”第一章八句:以兼葭起興,展現一幅河上秋色圖:深秋清晨,秋水淼淼,蘆葦蒼蒼,露水盈盈,晶瑩 似霜。這境界,是在清虛寂寥之中略帶凄涼哀婉色彩,因而對詩中所抒寫的執著追求、可望難即的愛情, 起到了很好的氣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接著展示詩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尋河對岸的“伊人”。這“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在水一方”是隔絕不通,意味著追求的艱難,造成的是一種可望而不
48、可即的境界。抒情 主人公雖望穿秋水、執著追求,但“伊人”都縹緲阻隔。可望難即,故而詩句中蕩漾著無可奈何的心緒和 空虛惆悵的情致。以下四句是并列的兩個層次, 分別是對在水一方、 可望難即境界的兩種不同情景的描述。“溯河從之,道阻且長”,這是述寫逆流追尋時的困境:艱難險阻無窮,征途漫漫無盡,示意終不可達也。“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這是描畫順流追尋時的幻象:行程處處順暢,伊人時時宛在,然而終不可近也。既逆流,又順流,百般追尋,執著之意可見;不是困境難達,就是幻象難近,終歸不得,悵惘之情愈深。至此,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情境得到了具體而充分的展現。全詩三章,每章只換幾個字,這不僅發揮了重章疊句、反復吟詠
49、、一唱三嘆的藝術效果,而且產生了將詩意不斷推進的作用。從“白露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這是時間的推移,象征著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尋時間之長;從“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濱”,從“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地”再到“宛在水中扯”,這是地點的轉換,象征著伊人的縹緲難尋;從“道阻且長”到“道阻且躋”再到“道阻且右”,則是反復渲染追尋過程的艱難,以凸現抒情主人公堅持不已的精神。重章疊句,層層推進。容易出現的錯別字:注意 “匚I”內的字。【理解記憶】1 .小伙子一般都喜歡美麗而又賢惠的姑娘,關雎一詩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兩句就是佐證。2 .兼葭中能印證“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
50、皆不見”的尋找追求的詩句是:一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河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3 .兼葭中于濃濃的秋涼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一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三、名著導讀(一)選擇性閱讀傅雷家書【作品簡評】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家、翻譯家傅雷及其夫人于19541966年間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的家信摘編。該書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修養讀物,是素質教育的經典范本,是充滿著父愛的教子名篇。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兩個孩子(傅聰一一著名鋼琴大師、傅敏一一英語特級教師),教育他們先做人、后成“家”,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
51、因此傅雷夫婦也成為全中國父母的 典范。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于字里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許多強烈的感染和啟迪傅雷家書凝聚著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信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的問題。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以自身的人生經驗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同時, 傅雷也對兒子的生活進行了有益的引導,還以相當多的篇幅談美術,談音樂作品,談表現技巧、藝術修養等。對日常生活中如何勞逸結合,如何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都
52、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建議。拳拳愛子之心,溢于言表。傅雷說,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好幾種作用:一、討論藝術;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三、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愛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對傅聰和傅敏的愛卻沒有成為那種普通的溫情脈脈,而是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位,把舐犢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對傅聰童年嚴格的管教,雖然不為常人所認同,但確乎出自他對兒子更為深沉的愛。該書由于是父親寫給兒子的家書,是寫在紙上的家常話,因此
53、如山間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純真、質樸,令人動容。【人物性格】傅雷:嚴謹、認真、一絲不茍,對親人(主要是兒子)和國家有著無私的熱愛,有良知,正直,為人坦蕩,秉性剛毅。傅雷夫人(朱梅馥):因材施教,教育思想非常成功。傅聰:刻苦用功,先做人、后成“家”,生活有條有理,嚴謹,熱愛音樂,同時也是個熱愛祖國的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傅敏:正直,善良,勤勤懇懇,默默無聞,不因有父親和哥哥的光環而驕傲。【家書名言】1.自己責備自己而沒有行動表現,我是最不贊成的!只有事實才能證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動才能表明你的心跡。2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3得失成敗盡量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于心。4
54、多思考人生問題、宇宙問題,把個人看得渺小一些,那么自然會減少患得患失之心。結果身心反而會舒坦,工作反而會順利。【理解記憶】1 .傅雷是我國著名翻譯家,他曾翻譯過巴爾扎克的歐也妮 葛朗臺。他認為中國最好的文學批評是人間詞話。2 .傅雷是一個嚴厲、盡責的父親,在兒子長大成人、留學海外后,仍通過書信的方式對兒子的生活和藝術進行悉心指導,這些家信匯編成書,就是傅雷家書。傅雷的兩個兒子分別是 里叫、傅敏。3 .傅雷家書信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的問題。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教導兒子待人要 則L,做事要禮儀要業;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 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4 .傅雷家書信中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商務合同協議翻譯
- 合同中安全協議
- 紋眉客戶合同協議
- 新的安全協議合同書
- 沒購房合同怎么簽訂協議
- 供貨協議合同價格調整
- 合同條件更改協議
- 車子承包協議合同
- 木材回收合同協議
- 合同不續約協議
- 千分尺完整(公開課用)課件
- 施工現場項目部領導帶班制度
- 2024年資格考試-國際焊接工程師(IWE)考試近5年真題附答案
- 教育心理學-形考作業2(第四至六章)-國開-參考資料
- 科大訊飛財務報表分析報告
- 心房顫動診斷和治療中國指南(2023) 解讀
- 2024年高考生物三年高考真題及模擬題分類匯編專題16實驗與探究含解析
- 地形圖測繪報告
- 《新媒體運營》高職新媒體運營全套教學課件
- 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工程中溢洪道水力設計計算書
- 參觀河南省博物院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