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關鍵崗位操作人員消毒與滅菌基礎知識培訓.ppt_第1頁
制藥關鍵崗位操作人員消毒與滅菌基礎知識培訓.ppt_第2頁
制藥關鍵崗位操作人員消毒與滅菌基礎知識培訓.ppt_第3頁
制藥關鍵崗位操作人員消毒與滅菌基礎知識培訓.ppt_第4頁
制藥關鍵崗位操作人員消毒與滅菌基礎知識培訓.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主要內容l消毒與滅菌的定義l滅菌的方法l無菌檢查和微生物限度l熱原與內毒素消毒:消毒:殺死物體上病源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殺死物體上病源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殺死細菌的芽胞。消毒所用的試劑稱為消定能殺死細菌的芽胞。消毒所用的試劑稱為消毒劑。毒劑。滅菌:滅菌:殺滅物體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滅菌比殺滅物體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滅菌比消毒要求高,包括殺滅細菌芽孢在內的全部病消毒要求高,包括殺滅細菌芽孢在內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相近名詞相近名詞抑菌:抑制體內或體外細菌的生長繁殖。常用的抑菌劑為各種抗生素,可抑菌:抑制體內或體外細菌的生長繁殖。常用的抑菌劑為各種抗生素,可抑

2、制細菌的繁殖。抑制細菌的繁殖。防腐:防止或抑制體外細菌生長繁殖的方法,細菌一般不死亡。同一種化防腐:防止或抑制體外細菌生長繁殖的方法,細菌一般不死亡。同一種化學藥品在高濃度時為消毒劑,低濃度時常為防腐劑。學藥品在高濃度時為消毒劑,低濃度時常為防腐劑。無菌:不存在活的細菌。防止細菌進入人體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術,為無無菌:不存在活的細菌。防止細菌進入人體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術,為無菌操作菌操作。第一,要求達到的處理水平不同。消毒只要求殺滅或/和清除致病微生物,使其數量減少到不再能引起人發病。滅菌不僅要求殺滅或/和清除致病微生物,還要求將所有微生物全部殺滅或/和清除掉,包括非致病微生物。 總之,消毒只

3、要求場所與物品達到無害化水平,而滅菌則要求達到沒有一個活菌存在。第二,選用的處理方法不同。滅菌與消毒相比,要求更高,處理更難。滅菌必須選用能殺滅抵抗力最強的微生物(細菌芽孢)的物理方法或化學滅菌劑,而消毒只需選用具有一定殺菌效力的物理方法、化學消毒劑或生物消毒劑。將滅菌的處理方法用于消毒不僅是殺雞用牛刀沒有必要,而且還會產生本來可以不發生的副作用;而如果將消毒的處理方法用于滅菌,將會導致滅菌失敗。第三,應用的場所與處理的物品也不同。滅菌主要用于處理醫院中進入人體無菌組織器官的診療用品和需要滅菌的工業產品;消毒用于處理日常生活和工作場所的物品,也用于醫院中一般場所與物品的處理。生產中許多員工總是

4、將消毒與滅菌的概念弄混,有的把消毒和滅菌統稱為消毒。小問題:我們B級區生產人員在生產過程中的手消毒,屬于消毒還是滅菌?類別類別作用機制作用機制常用種類常用種類用途用途酚類酚類蛋白變性,細胞膜蛋白變性,細胞膜損傷損傷石炭酸石炭酸地面、器具表面、皮膚消地面、器具表面、皮膚消毒毒醇類醇類蛋白變性蛋白變性75酒精酒精皮膚、體溫計消毒皮膚、體溫計消毒氧化劑氧化劑氧化、蛋白沉淀氧化、蛋白沉淀二氧化氯二氧化氯地面、器具表面、皮膚消地面、器具表面、皮膚消毒毒重金屬鹽重金屬鹽氧化、蛋白酶變性氧化、蛋白酶變性紅汞、硫柳汞紅汞、硫柳汞皮膚、粘膜、小創傷消毒皮膚、粘膜、小創傷消毒氧化劑氧化劑氧化、蛋白沉淀氧化、蛋白沉

5、淀過氧乙酸、碘過氧乙酸、碘酒、臭氧酒、臭氧塑料、玻璃器材、皮膚消塑料、玻璃器材、皮膚消毒毒表面活性劑表面活性劑蛋白變性,細胞膜蛋白變性,細胞膜損傷損傷0.1新潔而滅新潔而滅地面、器具表面、皮膚消地面、器具表面、皮膚消毒毒滅菌方法主要有兩類:一、物理滅菌法二、化學滅菌法一、物理滅菌方法一、物理滅菌方法熱力滅菌法(滅菌柜、烘箱)熱力滅菌法(滅菌柜、烘箱)輻射殺菌法(紫外傳遞窗)輻射殺菌法(紫外傳遞窗)濾過除菌法濾過除菌法超聲波殺菌法超聲波殺菌法干燥與低溫抑菌法干燥與低溫抑菌法l熱力滅菌法:使蛋白質、酶及核酸永久性破環,細胞使蛋白質、酶及核酸永久性破環,細胞膜溶解,導致細胞發生不可逆轉的死亡。膜溶解

6、,導致細胞發生不可逆轉的死亡。1 1、干熱滅菌法干熱滅菌法采用灼燒或干熱空氣滅菌采用灼燒或干熱空氣滅菌 ,使,使用方便,適用于玻璃器皿和瓷器等耐高溫的固體用方便,適用于玻璃器皿和瓷器等耐高溫的固體物的滅菌物的滅菌 。2 2、濕熱滅菌法濕熱滅菌法利用熱蒸汽殺死微生物。利用熱蒸汽殺死微生物。 高壓蒸汽滅菌:利用高溫高壓蒸汽進行滅菌的方高壓蒸汽滅菌:利用高溫高壓蒸汽進行滅菌的方法法 ,蒸汽的穿透力較熱空氣強可以殺死一切微生,蒸汽的穿透力較熱空氣強可以殺死一切微生物,包括細菌的芽孢,真菌的孢子或休眠體等耐物,包括細菌的芽孢,真菌的孢子或休眠體等耐高溫的個體高溫的個體 。最可靠最適用最廣泛的滅菌方法。最

7、可靠最適用最廣泛的滅菌方法。l輻射滅菌法輻射滅菌法 1 1、紫外線紫外線:波長波長200-300nm200-300nm的紫外線具有殺的紫外線具有殺 菌作用。穿透物質的能力很差,一般要求紫外燈距菌作用。穿透物質的能力很差,一般要求紫外燈距離照射物不超過離照射物不超過1.01.0米為宜米為宜 。 2 2、電離輻射、電離輻射 高速電子、高速電子、X X射線、射線、射線射線 3 3、微波、微波 波長波長1mm1m1mm1ml濾過除菌法濾過除菌法用物理阻留的方法將液體或空氣中的細菌除去用物理阻留的方法將液體或空氣中的細菌除去, ,以達到除菌目的。以達到除菌目的。濾菌器含有微細小孔濾菌器含有微細小孔0.2

8、20.22微米微米, ,只允許液體或氣體通過只允許液體或氣體通過, ,而大于孔徑的細而大于孔徑的細菌等顆粒不能通過菌等顆粒不能通過 。適用范圍:血清、毒素、抗生素以及空氣等的除菌。適用范圍:血清、毒素、抗生素以及空氣等的除菌。化學滅菌法是指用化學藥品直接作用于微生物而將其殺死的方法。 對微生物具有殺滅作用的化學藥品稱為殺菌劑,可分為氣體滅菌劑和液體滅菌劑。殺菌劑僅對微生物繁殖體有效,不能殺滅芽孢。化學殺菌劑的殺滅效果主要取決于微生物的種類與數量,物體表面的光潔度或多孔性以及殺菌劑的性質等。化學滅菌的目的在于減少微生物的數目,以控制一定的無菌狀態。 許多化學藥物能影響微生物的化學組成、物理結構和

9、生理活性,許多化學藥物能影響微生物的化學組成、物理結構和生理活性,從而發揮防腐、消毒及滅菌的作用。從而發揮防腐、消毒及滅菌的作用。1. 氣體滅菌法 是指采用氣態殺菌劑(如臭氧、環氧乙烷、甲醛、丙二醇、甘油和過氧乙酸蒸汽等)進行滅菌的方法。該法特別適合環境消毒以及不耐加熱滅菌的醫用器具、設備和設施的消毒。臨床供應商常用到的環氧乙烷低溫滅菌器、過氧化氫等離子體滅菌器、低溫蒸汽甲醛滅菌器都是這中方法。亦可用于粉末注射劑,但不適合于對產品質量有損害的場合。2. 液體滅菌法 是指采用殺菌劑容易如進行消毒的方法。該法常作為其他滅菌法的輔助措施,適合于皮膚、無菌器具和設備的消毒。常采用的消毒液有75%乙醇、

10、1%聚維酮碘溶液、0.1%0.2%苯扎溴銨(新潔爾滅)、2%左右的酚或煤酚皂溶液等。無菌藥品的生產分為最終滅菌和非最終滅菌兩種類型。最終滅菌產品:配液、灌裝可以在非無菌環境中生產,而產品灌裝后最終需要通過滅菌措施達到滅菌要求。 非最終滅菌產品:整個生產過程中采取無菌操作技術。生產區的無菌操作與非無菌操作嚴格分開。非最終滅菌產品一般為不耐熱且不能進行成品滅菌的藥品。D D值值- -耐熱參數耐熱參數定義:將一定含微生物的樣品在一定溫度下殺菌,當樣品中的微生物消滅90%,所需要的時間。即細菌數減少一個對數單位所需的時間。用來描述微生物對熱的耐受性。在一定滅菌條件下,不同微生物具有不同的D值;同一微生

11、物在不同滅菌條件下,D值亦不相同,D值隨著微生物的種類、環境和滅菌溫度變化而異。Z值-滅菌溫度系數定義:使D值減少90%所需增高的溫度。(即D值下降一個lg)描述微生物對溫度變化的敏感性。Z值越大,此微生物對溫度變化的敏感性越弱,企圖通過提升溫度來加速殺滅微生物的效果就不明顯。F F值:值: 在一定滅菌溫度(T)下給定的Z值所產生的滅菌效果與在參比溫度(T0)下給定的Z值所產生的滅菌效果相同時所相當的時間。常用于干熱滅菌。F0F0值值 標準滅菌時間標準滅菌時間 在一定滅菌溫度(T)、Z值為10所產生的滅菌效果與121、Z值為10產生的滅菌效果相同時所相當的時間(min)。通常用于不同滅菌程序滅

12、菌能力的評價。L值:指某一溫度T()下滅菌一分鐘所獲取的標準滅菌時間(121下的滅菌時間)。例如在Z10攝氏度,溫度120滅菌一分鐘,計算L=0.79,意味著120下滅菌一分鐘相當于121下滅菌0.79分鐘。SAL無菌保證水平指一項滅菌工藝賦予產品無菌保證的程度,如SAL=10-6,含義為10 存在活菌的產品不超過一個。l無菌檢查與微生物限度l熱原與內毒素生產中經常提到無菌和微生物限度,二者生產中經常提到無菌和微生物限度,二者有什么區別:有什么區別: 無菌檢查是檢查是否有活微生物存在的一種方法;,微生物限度檢查是檢查活微生物數是否超出規定限度的一種方法.由此可見兩者是有區別的.無菌檢查控制較嚴

13、格,不允許論何活微生物存在;微生物限度檢查只要求活微生物數控制在一定限度范圍之內,即可.生產中中間產品微生物限度標準:濾前藥液:不得過10cfu/ml;濾后藥液1cfu/100ml。熱原熱原:熱原系指由微生物產生的能引起恒溫動物體溫異常升高的致熱物質。它包括細菌性熱原、內源性高分子熱原、內源性低分子熱原及化學熱原等。藥劑學上的“熱原”通常指細菌性人員,是微生物產生的代謝產物。細菌內毒素細菌內毒素是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上的一種脂多糖(Lipoply Saccharide)和微量蛋白(Protein)的復合物,它的特殊性不是細菌或細菌的代謝產物,而是細菌死亡或解體后才釋放出來的一種具有內毒素生物活性

14、的物質。一般來說內毒素是熱原,但熱原不全是內毒素。內毒素是產生熱原的最主要致熱物質。內毒素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質所組成的復合物,其中脂多糖是內毒素的主要成分,具有強烈的致熱活性,一般脂多糖的分子量越大其致熱作用越強。熱原的危害含有熱原的注射劑,特別是輸液注入人體后,大約半小時后,就會使人體產生發冷、寒戰、體溫升高、身痛、發汗、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有時體溫可升至40左右,嚴重者出現昏迷、虛脫,甚至危及生命,臨床上稱上述現象為熱原反應。1.水溶性:能溶于水,其濃縮的水溶液往往帶有乳光。2.耐熱性:60(巴氏消毒法)加熱1小時不受影響,100(水針常用熱處理法)也不分解。但在180,3-4小時,250下30-45min或6501min可使熱原徹底破壞。在通常注射劑的熱壓滅菌中熱原不容易被破壞。3.濾過性:熱原體積小,約1-5nm,一般的過濾器均可通過,即使微孔濾膜也不能截留,但可被活性炭吸附。4.不揮發性“本身不揮發,但可隨水蒸氣中的霧滴帶入蒸餾水。5.其他:能被強酸、強堿、強氧化劑,如高錳酸鉀或過氧化氫及超聲波破壞。熱原引入的途徑熱原引入的途徑 從溶劑中帶進:是熱原污染的主要來源從溶劑中帶進:是熱原污染的主要來源 從原輔料中帶進從原輔料中帶進 從容器、用具、管道和裝置等帶進從容器、用具、管道和裝置等帶進 制備過程中的污染制備過程中的污染 從使用過程(輸液器等)帶入從使用過程(輸液器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