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測土壤環境質量監測方案設計_第1頁
環境監測土壤環境質量監測方案設計_第2頁
環境監測土壤環境質量監測方案設計_第3頁
環境監測土壤環境質量監測方案設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土壤環境質量監測方案一、監測目的1、土壤質量現狀監測監測土壤質量標準要求測定的項目,判斷土壤是否被污染及污染水平,并預測其發展變化趨勢。2、土壤污染事故監測調查分析主要污染物,確定污染來源、范圍、程度(一般指突發和大量污染為主)。3、污染物土地處理的動態監測在進行污水、污泥土地利用、固體廢棄物的土地處理過程中,對殘留的污染物進行定點長期動態監測,既能充分利用土地的凈化能力,又可防止土壤污染4、土壤背景值調查 通過分析測定土壤中某些元素的含量,確定這些元素的背景值水平和變化。二、資料收集、自然環境土壤類型、植被、區域土壤元素背景值、土地利用、水土流失、自然災害、水系、地下水、地質、地形地貌、氣象

2、等。、社會環境工農業生產布局、工業污染源種類及分布、污染物種類及排放途徑和排放量、農藥和化肥使用狀況、污水灌溉及污泥施用狀況、人口分布、地方病等。 、歷史情況三、監測項目:根據監測目的與相關標準背景值:測定土壤中各種元素的含量;污染事故監測: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項目;土壤質量監測:影響自然生態、植物正常生長、人體健康項目農田土壤環境質量監測技術:規定必測(11項)、選擇必測、選擇項目-考試時必須寫出是根據農田土壤環境質量監測技術四、采樣點的布設:不均勻性,多點布設布設原則、合理劃分采樣單元,監測面積較大,需要劃分若干個采樣單元,在不污染影響的地方選、擇對照采樣單元,同單元的差別盡量縮小。對于土壤

3、污染監測;堅持哪里有污染在哪里布點,優先布設污染嚴重,影響農業生產活動的地方。、采樣點不能設在田邊、溝邊、路邊、堆肥周邊及水土流失嚴重或表層土被破壞處覆蓋不同土壤類型:1、大氣污染型:布點以污染源為中心,考慮當地風向、風速及污染強度等因素2、污灌型:水流的路徑和距離、時間3、化肥、農藥引起:特點是分布比較均勻廣泛對于污染較重布點較密土壤污染發生原因,對于非污染區、同類土壤中布設一或幾個對照采樣單元采樣點的布設:全面,依污染情況和監測目的而定(采樣點的數量可以不寫)采樣點布設方法1、對角線布點法:適用范圍:面積小、地勢平坦、污水灌溉。布點法;田塊的進水口向對角引一直線,將對角線劃為若干等分(一般

4、3-5等分),等分點采樣2、梅花形布點法:適用范圍面積較小、地勢平坦、土壤物質和污染程度較均勻。中心點設在兩對角線相交處。采樣點:5-103、棋盤式布點法: 適用范圍中等面積、地勢平坦、地形完整開闊、土壤較不均勻。采樣點10,也適合于固體廢物污染,采樣點20。4、蛇形布點法:面積較大、地形不平坦、土壤不均勻。布點法:布設采樣點數目較多。5、放射狀布點法,適合于大氣污染型土壤。6、網格布點法:地形平緩。采樣點:交叉點或方格中心布點,適用農藥污染、背景值五、監測方法(包括預處理和分析測定兩部分)土壤樣品的采集(一)土壤樣品的類型、采樣深度及采樣量1、混合樣品如果只是一般了解土壤污染狀況,對種植一般

5、農作物的耕地,只需采集020cm耕作層土壤,對于種植果林類農作物的耕地,采集060cm耕作層土壤。將在一個采樣單元內各采樣分點采集的土樣混合均勻制成混合樣,組成混合樣的分點數通常為520個。混合樣量往往較大,需要用四分法棄取,最后留下12kg,裝入樣品袋。2、剖面樣品:(污灌超過一年需采剖面樣品)同層混合,1kg每個剖面采集A、B、C三層土樣。過渡層(AB、BC)一般不采樣。當地下水位較高時,挖至地下水出露時止。現場記錄實際采樣深度,如020、5065、80100cm。在山地土壤土層薄的地區,B層發育不完整時,只采A、C層樣。干旱地區剖面發育不完整的土壤,采集表層(020cm)、中土層(50c

6、m)和底土層(100cm)附近的樣品。在各層次典型中心部位自下而上采樣,切忌混淆層次、混合采樣。注意采樣深度和取樣量一致3、采樣時間與頻率了解土壤污染狀況:隨時采集掌握作物受污染狀況:依季節變化或作物收獲期采集。農田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一般土壤在農作物收獲期采樣監測,必測項目一年一次,其他項目每35年測一次。4、采樣注意事項(1)采樣點不能設在田邊、溝邊、路邊或肥堆邊;(2)將現場采樣點的具體情況,如土壤剖面形態特征、采樣深度等做詳細記錄;(3)現場填寫兩張標簽,寫上地點、土壤深度、日期、采樣人姓名等,一張放入樣品袋內,一張扎在樣品口袋上。(4)用于重金屬項目分析的土樣,盡量采用竹器采樣,或

7、將和金屬采樣器接觸部分棄去。六、土壤樣品加工與管理 樣品加工處理( 會考風干,要把加工程序寫出來)目的:除去非土部分,滿足分析要求、利于保存、代表性 測定不穩定的項目用新鮮土樣(如游離揮發酚、NH3-N、NO3-N、Fe2+);測定多數穩定項目用風干土樣。程序是:風干 磨碎 過篩 混合 分裝風干:在風干室將潮濕土樣倒在白色搪瓷盤內或塑料膜上,攤成約2cm厚的薄層,用玻璃棒間斷地壓碎、翻動,使其均勻風干。在風干過程中,揀出碎石、沙礫及植物殘體等雜質。土樣管理1、嚴格制度保障2、土壤保存A一般土壤樣品需保存半年至一年。B避免日光、潮濕、高溫和酸堿氣體等的影響。C玻璃材質容器,聚乙烯塑料容器D低溫保

8、存:低于4的冰箱存放,測定揮發性和不穩定組分的新鮮土樣七土壤樣品的預處理和測定方法(要寫出定性與定量) 預處理:需要處理成液體狀態和將欲測組分轉變為適合測定方法要求的形態、濃度,以及消除共存組分的干擾。土壤樣品的預處理方法主要有分解法和提取法;前者用于元素的測定,后者用于有機污染物和不穩定組分的測定。、土壤樣品分解方法有:酸分解法(考試大題)、堿熔分解法(選擇)、高壓釜分解法(選擇)、微波爐分解法(選擇)等。.酸分解法:用鹽酸硝酸氫氟酸高氯酸(HCl-HNO3-HF-HClO4)分解土壤樣品。 作用:破壞、除去土壤中的有機物;溶解固體物質;將各種形態的金屬變為同一種可測態。.堿熔分解法:高溫熔

9、融,熔劑有Na2CO3、K2CO3、NaOH、Na2O2等。 特點:分解樣品完全,不產生大量酸性蒸汽缺點:試劑用量大,引進污染物、重金屬揮發損失.高壓釜密閉分解法:優點:低溫(<180)密閉,用酸量少,易揮發元素損失小,可批量分解缺點:分解完全?試樣量少(<1.0g),爆炸.微波加熱分解: 優點:熱效率高、加速分解2、土壤樣品提取:有機物、受熱不穩定物、組分形態分析需要采用提取方法A.有機污染物:振蕩提取、索氏提取B.易溶無機污染物、有效態:酸或水浸取3、凈化和濃縮凈化:層析、蒸餾濃縮:KD濃縮、蒸發氰化物、硫化物:蒸餾堿溶液吸收法土壤監測常用方法1、重量法:測土壤水分(樣品在10

10、5 烘干、稱重、計算。)水分(分析基)(m1m2)/(m1m0)×100水分(烘干基)(m1m2)/(m2m0)×1002、玻璃電極法:PH 測定要點:稱取通過1 mm孔徑篩的土樣10 g于燒杯中,加無二氧化碳蒸餾水25 mL,輕輕搖動后用電磁攪拌器攪拌1 min,使水和土充分混合均勻,放置30 min,測量上部渾濁液的pH值。影響因素:土粒的粗細;水、土比例。酸性土壤的水土比保持5111。堿性土壤水土比以11或2.51為宜,水土比增加,測得pH值偏高。風干土壤潮濕土壤3、可溶性鹽分:用一定量的水從一定量土壤中經一定時間浸提出來的水溶性鹽分。 4、金屬化合物預處理方法和測量條件差異鉛、鎘:石墨爐原子吸收法銅、鋅、總鉻、鎳:火焰原子吸收法總汞、總砷定性:原子外電子的能級是不連續的,即能量只能處于某些特定的值,所以這些電子只能吸收某些特定頻率(或波長)的光波。定量:外標法定量,測峰面積或峰高。5、有機化合物測定A 六六六和滴滴涕:氣相色譜法提取:丙酮-石油醚硫酸凈化處理ECD測定定性分析:色譜峰進行兩種物質異構體的;定量分析:峰高(或峰面積)B 苯并(a)芘的測定測定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適于苯并(a)芘含量>5g/kg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