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課外文言文復習習題17(含參考答案)_第1頁
高三語文課外文言文復習習題17(含參考答案)_第2頁
高三語文課外文言文復習習題17(含參考答案)_第3頁
高三語文課外文言文復習習題17(含參考答案)_第4頁
高三語文課外文言文復習習題17(含參考答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課外文言文復習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 14 4 題。(1919 分)張嘉貞,本范陽舊姓。以五經舉,補平鄉尉,坐事免。長安中,御史張循憲使河東,事有未決,病之,問吏曰:“若頗知有佳客乎?”吏以嘉貞對。循憲召見咨以事嘉貞條析理分莫不洗然循憲大驚試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為能循憲對皆嘉貞所為因請以官讓后引拜監察御史。累遷兵部員外郎。時功狀盈幾,郎吏不能決,嘉貞為詳處,不閱旬,延無稽牒。進中書舍人。歷梁秦二州都督、并州長史,政以嚴辨,吏下畏之。奏事京師,玄宗善其政,數慰勞。突厥九姓新內屬,雜處太原北,嘉貞請置天兵軍綏護其眾,即以為天兵使。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無狀,帝令坐告者。嘉貞辭曰:“

2、國之重兵利器皆在邊,今告者一不當即罪之,臣恐塞言路,且為未來之患。”遂得減死。天子以為忠,且許以相。及宋璟等罷,帝欲果用嘉貞,以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遷中書令。居位三年,善傅奏,敏于裁遣。然強躁,論者恨其不裕。秘書監姜咬得罪,嘉貞希權幸意,請加詔杖,已而咬死。會廣州都督裴仙先抵罪,帝問法如何,嘉貞復援咬比,張說曰:“不然,刑不上大夫,以近君也。士可殺不可辱。”帝然之。嘉貞退,不悅曰:“言太切。”俄拜工部尚書,為定州刺史,封河東侯。及行,帝賦詩,詔百官祖道上東門。久之,以疾丐還東都,詔醫馳驛護視。卒,年六十四,贈益州大都督,謚曰恭肅。嘉貞性簡疏,雖貴,不立田園。有勸之者,答曰:“吾嘗相國

3、矣,未死,豈有饑寒憂?若以譴去,雖富田產,猶不能有也。近世士大夫務廣田宅,為不肖子酒色費,我無是也。”(節選自新唐書張嘉貞傳)1.1.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 3 分)A.A. 循憲召/見咨以事/嘉貞條析理分/莫不洗然/循憲大驚/試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為能/循憲對皆嘉貞所為/因請以官讓B.B. 循憲召/見咨以事/嘉貞條析理分/莫不洗然/循憲大驚/試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為能/循憲對皆嘉貞/所為因請以官讓C.C. 循憲召見/咨以事/嘉貞條析理分/莫不洗然/循憲大驚/試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為能/循憲對皆嘉貞所為/因請以官讓D.D.循憲召見/

4、咨以事/嘉貞條析理分/莫不洗然/循憲大驚/試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為能/循憲對皆嘉貞/所為因請以官讓2.2.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 3 分)A.A. 五經,儒家經典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唐宋科舉考試科目有五2經科。B.B.河東,古代指山西西南部。黃河由北向南流經山西,山西西南部因在黃河以東,故稱“河東”。C.C.京師, 在古代一般有“國家的都城”“天子的軍隊”“朝廷”這三個義項,本文中指“國家的都城”。D.D.祖道,古代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設宴送行的禮儀。荊軻刺秦王有“至易水上,既祖,取道。”3.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3

5、 分)A.A. 張嘉貞才能出眾,受到官吏推薦。張循憲巡視河東時,因處理事務操勞過度而生病了,下屬推薦張嘉貞幫助處理,后來張循憲就推薦他擔任監察御史。B.B. 張嘉貞慮事長遠,為誣告者開脫。為避免突厥族群內附而帶來的隱患,他請求派兵保護當地百姓;為避免堵塞言路而成為隱患,他請求饒恕誣告者。C.C. 張嘉貞為相強躁,性格簡單粗疏。為迎合權幸心意,他請求對姜咬施以廷杖;他對裴仙先也如此,遭到張說反對;他雖然職位尊貴,但不置買田宅。D.D. 張嘉貞深受器重,死后贈謚褒美。玄宗認為他政事處理得好,多次慰勞;皇帝在他赴任時賦詩,后來他生病時還派太醫護視,死后獲得美好的謚號。4.4.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

6、成現代漢語。(1010 分)(1 1)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無狀,帝令坐告者。(5 5 分)(2 2)近世士大夫務廣田宅,為不肖子酒色費,我無是也。(5 5 分)二、閱讀下文,完成 5-105-10 題。(1818 分)1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博學能屬文,美須眉,善談論。郡將夏侯威異之,以兄霸之子妻之。舉上計吏,州四辟從事,皆不就。夏侯霸之降蜀也,姻親多告絕,祜獨安其室,恩禮有加焉。2帝將有滅吳之志,以祜為都督荊州諸軍事,鎮南夏,甚得江漢之心,吳石城守去襄陽七百余里,每為邊害,祜患之,竟以詭計令吳罷守。于是戍邏減半,分以墾田八百余頃,大獲其利。在軍常輕裘緩帶,身不被甲,鈴閣以下,侍衛不過

7、十數人,而頗以漁畋廢政。嘗欲夜出,軍司徐胤執蒙當營門曰:“將軍都督萬里,安可輕脫!將軍之安危,亦國家之安危也。胤今日若死,此門乃開耳!”祜改容謝之,此后稀出矣。3每與吳人交兵,克日方戰,不為掩襲之計。將帥有欲進謫詐之策者,輒飲以醇酒,使3不得言。吳將鄧香掠夏口,祜募生縛香,既至,宥之。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祜出軍行吳境,刈谷為糧,皆計所侵,送絹償之,每會眾江渦游獵,常止晉地,若禽獸先為吳人所傷而為晉兵所得者,皆封還之,于是吳人翁然悅服。稱為“羊岱”,不之名也。祜與陸抗相對,使命交通,抗稱祜之德量,雖樂毅,諸葛孔明不能過也。抗常病,祜饋之藥。抗服之無疑心,人多諫抗,抗曰:“羊祜豈鴆人者?”4祜

8、女夫嘗勸祜有所營置,令有歸載者,祜黯然不應,遂告諸子曰:“人臣樹私則背公,是大惑也,汝宜識吾此意。”(節選自晉書羊祜傳)【注】詭計:奇計。5 5、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 2 分)(1 1)博學能屬文(2 2)枯獨安其室6 6、為下列居中加點詞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2 2 分)(1 1)皆計所侵,送絹嘗之()A A.侵占 B.B.侵犯 C.C.侵害 D.D.侵襲(2 2)枯與陸抗相對,使命交通()A.A.結交 B.B.連接 C.C.往來 D.D.溝通7 7、下列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2 2 分)A.A. 胤今日若死,此門乃開耳今君乃亡趙走燕B.B. 稱為“羊公”,

9、不之名也名讀之不知,惑之不解C.C. 枯女夫嘗勸枯有所營置視成所蓄,掩口胡盧而笑D.D. 人臣樹私則背公及諸河,則在舟中矣8 8、把第段畫線句譯成現代漢語。(6 6 分)每與吳人交兵,克日方戰,不為掩襲之計。將帥有欲進謫詐之策者,輒飲以醇酒,使不得言。9 9、第段中“此意”指的是:做大臣應當口口口口。(2 2 分)1010、依據兩段相關事跡,概括羊祜的主要品質,完成表格。(4 4 分)相關事跡羊祜的品質安邊墾田(1)(1)徐胤當門(2)(2)4鄧香歸降(3)(3)陸抗服藥(4)(4)詩和遠方與家蘇蘇這個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話出自高曉松 184184 天監獄生活實錄:人生還有

10、詩和遠方。高曉松的生活太過詩意,所以他詩意的酒駕,詩意的在監獄里待了 184184 天,最后,這一段人生的茍且,成了他詩意的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是這樣的人生并不適合大多人。他可以把 184184 天的監獄生涯作為眼前的茍且,而之后就是詩和遠方。但更多的人一但經歷同樣的茍且,之后便是不停的狗血。所以我想要說的是,多數人的酒駕不會詩意,只會失意。詩和遠方是曾經大多人的夢想,只是這并不是代表現在,如今更多人夢想是物資與金錢。是名與利,是欲望得到滿足與精神空虛的溝壑。我們失掉了對生活美好的向往,我們失掉了對詩意生活的執念。生活一但開始了低俗與茍且,那也就遠離了詩意與美好。把燈紅酒綠看作生活寫意、

11、把金玉其外看作優雅風度、把唯利是圖看作人生追求;這是人生怎樣的一種大悲哀,在生悲哀的慘淡中自以為成就了一生功名,卻不知這才是最卑微的人生。名與利的追求本就無可厚非,古人有“生晉太傅,死謚文正”的追求,這本也就是名與利,只是這樣的追求本就是儒家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一執念的無限向往。當遠方已不再是遠方,那么生活更應該詩意。在這個已經不能滿足我們對遠方向往的世界里,在這個現實的山高水遠越來越不產生距離的當代,我們每一次的插肩而過確是內心的疏遠。人海茫茫中越發的倍感孤獨。其實孤寂的從來不是這個花花世界,而是那顆對現實越發冷漠的心。寧愿相信不見一面而被刻意粉飾的言

12、語,也不愿意相信就在身邊每一次擦肩而過的直面。如果生活就是這樣,那就安靜來讀一讀那些讓你寧靜的詩。因為在詩歌的世界里,你的遠方無限廣闊。以夢為馬,周游世界,面朝大海,放飛海面上零落的白鴿。也許現實的生活不能詩意,但我相信在有著詩和遠方的內心,必然是一座詩意天城。生活中也必然是花開成景,花落成詩,不問花開幾許,只問淺笑安然。詩和遠方,本就是人生最美好的追求與執念所在。詩也并不是僅僅只是詩歌,塵世間太多的美好都是詩,春草萌動、花開花落、蝴蝶翩飛、古木參天、車水馬龍、小溪潺潺、大浪淘沙一切都是不同格律的詩。你在或者不在,詩都在那;你看得見或者看不見,詩都在心中。遠方和詩從來都不遙不可及,它就在我們身

13、邊。每一年的盛夏都是一首聒噪、繁盛的詩,這一年時間流逝的讓我來不及告別就已經轉眼而去。來不及追悔便又是一季又一季的轉瞬而逝。我在每天枯燥的工作中遙望窗外的繁蔭。曾經也是這樣的夏天。那時候我還有著暑假,能夠在蟬聲聒噪中讓我安靜的睡去。只有在家5中才會這樣舒心的在每一個季節安然入眠。家很簡單,家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如果說遠方和詩是人生對生活美好的向往與執念,那么家便是你生活美好的最終承載。因為有家才能承載詩和遠方。因為人生總是從這里出發,兜兜轉轉也繞不開的存在。這個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還有家(一)文言文閱讀(1919 分)1 1.考點說明:考查理解文中的實詞、虛詞和句式的能力,能力

14、層級 B B 級。參考答案:C C詳細解析: 要從整體把握語段,抓住人物對象,分析句子結構, 注意斷句常見的切入點。原文應為:循憲召見,咨以事,嘉貞條析理分,莫不洗然。循憲大驚,試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為能,循憲對皆嘉貞所為,因請以官讓。2.2.考點說明: 考查理解文中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能力層級為 B B 級。參考答案:C C詳細解析:“京師”在文中指“朝廷”。3.3. 考點說明: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以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能力層級為 C C 級。參考答案:A A詳細解析:“因處理事務操勞過度而生病了”理解詞語錯誤,文中指“有事情不能決斷,感到憂慮

15、”;“張循憲就推薦他擔任監察御史”把握對象錯誤,文中是“武后延請任命張嘉貞為監察御史”。4.4.考點說明: 查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 C C 級。(1 1)參考答案:第二年,(張嘉貞)入朝,有人誣告張嘉貞謀反,審查發現沒有這事,唐玄宗下令要處死誣告者(想要將告發者治罪)。(5 5 分)詳細解析:譯出大意給 2 2 分;明年、或、按,各 1 1 分。共 5 5 分。(2 2)參考答案:近些年有些士大夫致力擴充田地住宅,(死后)這些東西是沒有才能的子孫花天酒地的生活費用罷了,我是不會這樣做的。(5 5 分)詳細解析:譯出大意給 2 2 分;務廣、不肖、是,各 1 1 分,共 5 5 分。

16、注意:1 1.強調直譯,字字落實。2.2.“關鍵詞”與“大意”不重復扣分;“大意”符合通順即可,“關鍵詞”譯成近義詞也可。參考譯文:張嘉貞,本來是范陽舊姓。考中五經科,補任平鄉尉,因事獲罪丟掉官職。長安年間,御史張巡憲巡察河東,有事情不能決斷,感到憂慮,詢問官吏說:你了解有德才兼備的門客嗎?”官吏把張嘉貞推薦給他。張循憲叫來張嘉貞,拿那些經過長時間沒有解決的事情詢問,張嘉貞有條有理,分析無不透徹。張循憲大驚,又讓他起草奏章,結果發現有很多內容連自己都沒有想到。他日,武則夭認為張循憲有才能。張循憲回答說都是張嘉貞寫的,還請求把自己的官位讓給張嘉貞。武則天延請任命張嘉貞為監察御史。張嘉貞多次升職擔

17、任兵部員外郎。當時報告立功情況的文書放滿桌案,兵部的郎官不能決斷,張嘉貞幫他審閱處理,不到十天,朝廷就沒有了有待核查的文書。張嘉貞晉升為中書舍人。他還歷任梁州秦州都督、并州長史,他治政嚴肅,是非分明,官吏都敬畏他。情況上奏到朝廷,唐玄宗認為他政事處理得好,多次慰問犒勞。突厥的多個姓氏族群剛剛歸附唐朝,混雜共處在太原北部,張嘉貞便上表請求朝廷派駐軍隊安撫保護那里的百姓,(唐玄宗)于是任命(張嘉貞)為天兵軍大使。第二年,(張嘉貞)入朝,有人誣告張嘉貞謀反,審查發現沒有結果,唐玄宗想要將告發者處死。6張嘉貞(為那人)辯解說:“國家的重要軍隊都在邊境,現在告發的人一有不對的地方就將他治罪,臣下恐怕會阻

18、塞言路,而且會成為以后的隱患。”于是(誣告者)得以免除死刑。皇帝因此認為(張嘉貞)忠誠,于是許諾(將來授任他)做宰相。等到宋璟罷相后,唐玄宗果斷地(把他)任命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升遷做了中書令。在中書令的官位上滿三年,擅長奏對,對于裁斷處理一類的事情非常機敏。但他脾氣急躁,論者遺憾他氣量不夠寬大。秘書監姜咬獲罪,張嘉貞迎合皇帝身邊權幸之人的心意,請求唐玄宗施以廷杖,致使姜咬不久死掉。恰逢廣州都督裴仙先也因罪下獄,皇帝詢問張嘉貞依法如何處置,張嘉貞又援引姜咬的案子,(請求施以廷杖)張說反對道:“不應這樣,刑罰不施加在大夫身上,因為那是國君的近臣。士人可以殺死但不能侮辱。”皇帝認為張說的

19、意見正確。張嘉貞退下朝堂,很不高興地說:“你話說得太直切了。”不久被授予工部尚書的官職,擔任定州刺史,被封為河東侯。等到(他)出發的時候,皇帝寫了一首詩,下詔朝廷百官在上東門(為他送行)。后去世,享年六十四歲,(朝廷)追贈(他)為益州大都督,謚號恭肅。張嘉貞性格簡單粗疏,雖然職位尊貴,但不置買田宅。有人規勸他,他回答說:“我曾擔任相國,不到死亡,哪里會有饑寒這種憂慮?如果因皇帝斥責去職,那么即使有再多的田產,也不能擁有了。近些年有些士大夫著意擴充田宅,(死后)這些東西是沒有出息的子孫放縱不檢的生活費用罷了,我是不會這樣做的。”(二)【答案】5.5. (1 1)撰寫(2 2)安守 6.6.(1

20、1)A A(2 2)C7.CC7.C8.8. 每次與吳人交戰約定好日期才交鋒,不做那些偷襲的事,部下將領中要獻那些詭詐的計策的.他就給人喝好酒,使獻計者醉不能言。9.9. 自守衛疆界,不要貪求小利;不樹私背公。10.10. 有眼見,識大局;深得軍心;以德服人,做人光明磊落;真誠待人,寬容大量。【解析】5.5. 試題分析:文言實詞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閱讀重點考核的內容,課標卷近幾年有加大難得的趨勢,考的詞語一般在課本中沒有出現,要求學生根據文意進行推斷,答題時注意分析詞語前后搭配是否得當。(1 1)里根據前面“博學”和后面“文”可知,譯為動詞詞性,和文章搭配,故譯為“撰寫、創作”;(2 2)根據“其室”可知譯為動詞,結合后面內容“恩禮有加焉”可知,譯為“安守”。文言詞語大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