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復習資料第一課文言文兩則學弈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huì)/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wéi)/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hú)將至,思/援弓繳【zhu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fú)若之矣(y)。為(wèi)是其智/弗若與(yú)?曰:非/然也。譯文:弈秋是全國的下棋高手。他教導兩個學生下棋,其中一個學生非常專心,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學生雖然也在聽弈秋講課,心里卻一直想著天上有天鵝要飛過來,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來。雖然他倆在一塊兒學習,但是后一個同學不如前
2、一個學得好。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別人好嗎?說:不是這樣的。學弈選自孟子·告子:文章先寫弈秋是全國最善于下圍棋的人,接著寫弈秋教兩個學習態度不同的人下棋,學習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寫這兩個人學習結果不同,并不是因為智力上有多大差別。通過這件事,說明了學習應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作者: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國人。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師,被稱為“亞圣”,后世將他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孟子是孟子與他的弟子合著的。兩小兒辯日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
3、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yú),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cng)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shú)為汝(r)/多知乎?”譯文:有一天,孔子到東方游學,看到兩個小孩為什么事情爭辯不已,便問是什么原因。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遠些,而中午時要近些。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的時候看起來小而近的時候看起來大的道理嗎?”另一個小孩說:“太
4、陽剛出來的時候有清涼的感覺,到了中午卻像把手伸進熱水里一樣,這不是近的時候感覺熱而遠的時候感覺涼的道理嗎?孔子也不能判斷是怎么回事。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的知識淵博呢?”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湯問:講述了孔子路遇兩個小孩在爭論,一個認為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為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為此,雙方各持一端,爭執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無法裁決,被兩個小孩笑話。故事體現了兩小兒善于觀察、說話有理有據和孔子實事求是的態度。作者: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學生編成論語一書,流傳于世。一、重點句型理解:思援弓繳而射之這一句是寫
5、后一個人學弈時的表現,他雖然看上去在聽弈秋教導,心里卻在想拉弓箭射天鵝。用對比的方法進行敘述,使結論水到渠成,具有說服力。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這是學弈一文的結語,對文中所講的事情作了結論而未論證,但論證已包含于敘事之中。抓住前面一句“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讀懂“弗若之”的原因,明白專心致志地做事和三心二意地做事,結果是完全不相同的。為了加深對這句話的理解,可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一談。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這是一小孩在爭辯時的觀點,他是憑自己所觀察到不同時間太陽大小的變化所做出的判斷。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這是另一小孩在爭辯中的觀點,是根據不同時間太陽照在身
6、上的涼熱感覺得出結論的。孰為汝多知乎?這是兩個小孩見孔圣人不能裁決,笑著說的話誰說你的知識淵博呢?本句采用反問的句式,表現出兩個小孩的天真可愛。二、重點字詞的意義:1、“之”的意思1.通國之善弈者也:是“的”的意思(助詞) 2.惟弈秋之為聽:“的”的意思(助詞)3.一人雖聽之:指“弈秋的教誨”。(代詞) 4.思援弓繳而射之:指“天鵝”。(代詞)5.雖與之俱學:指“第一個人”。(代詞)2、“其”的意思1.其一人專心致志:其中。(本意) 2.為是其智弗若與?:指“第二個人”。(代詞)3、“若”的意思1.弗若:不如。 2.弗若之矣:不如第一個人。三、形近字:弈(對弈)奕(神采奕奕) 辯(爭辯)辨(辨
7、認)瓣(花瓣)辮(辮子)繳 jio(繳納) zhuó(弓繳)第二課匆匆 作者:朱自清主要內容:本文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寫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扣“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文章的特點:一是結構精巧,層次清楚,轉承自然,首尾呼應;二是文字清秀雋永,純樸簡練;三是情景交融,無論是寫燕子、楊柳、桃花,還是寫太陽,都與“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的感嘆融為一體,處處流露出作者對時光流逝感到無奈和惋惜。一、重點句子理解: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
8、復返呢?用排比的句式描寫燕子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有再青的時候,桃花有再開的時候,在描繪的春景之中,表明大自然的榮枯是時間飛逝的痕跡。“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看似在問,實際上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挽留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作者運用極新奇巧妙的比喻,把自己過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極小極小的針尖上的水滴,把時間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顯得多么的渺小,消逝得那么快,無聲無息,無影無蹤。我的成長歷程也是如此,幾度風雨,幾度春秋,我從一個咿呀學語的孩子,成長為一個即將步入中學的少年,六年的時光,轉瞬即逝,無聲無息,無
9、影無蹤。表現出作者十分無奈的愁緒。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作者用一系列排比句描寫人們日常生活的細節洗手、吃飯、默思,“日子從水盆里過去”“日子從飯碗里過去”“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以細膩而獨特的筆觸,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經意中來去匆匆。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作者把自己八千多個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時間匆匆而去的形象化為“如輕煙”“如薄霧”,比喻獨特,聯想新奇。輕煙、薄霧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縱即逝。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時光的流逝。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
10、痕跡呢? 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地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以自問的語氣寫出了時光匆匆而逝,這既是作者對時光飛逝的感嘆,更是作者不甘虛擲光陰,力求上進的內心表白。問句的連用,表達出作者感慨時光流逝,不甘虛度年華的強烈情感。二、字詞:凝然 徘徊 蒸融 頭涔涔 淚潸潸 茫茫然 赤裸裸 輕輕悄悄 伶伶俐俐 千門萬戶旋轉(xuán zhun) 挪【nuó】(挪動)、(挪移) 蒸【zhng】 (蒸融)、(蒸汽)匆匆:急急忙忙的樣子。 確乎:的確。空虛:沒有什么實在的東西,不充實,空乏。涔涔:汗流不止的樣子。 潸潸:流淚不止的樣子。徘徊:在一個地方來回
11、地走。 游絲:蜘蛛所吐的絲,飄蕩于空中,故稱游絲。1體會作者運用設問、比喻、排比、擬人的句式,將不易察覺的時光匆匆,一去不返寫得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2抓住課文開頭和結尾的設問句,引導學生體會作者采用設問的句式,抒發自己強烈的情感。作者提出,“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問而不答,而答案隱含其中,目的是引起人們的深思,喚起人們珍惜時間的意識。文章還采用了前后照應的表達方法,突出對時間來去匆匆的惋惜和無奈的強烈情感。3.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中國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名篇,均以詩意盎然著稱于世。4.明日歌明日歌 【清】錢鶴灘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
12、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5. 有關珍惜時間的句子: (1)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2)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3)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6. 作者是怎么具體描述日子來去匆匆的?仿照課文中的寫法,再寫幾句。 答:(1)作者列舉了生活中的具體細節,表現出了日子來去的匆匆。 (2)仿寫:看電視的時候,日子從屏幕上過去;玩耍的時候,日子隨著笑聲漂流;跑步的時候,日子也在腳步聲中逝去;寫作的時候,日子從筆尖劃去第三課桃花心木 作者:林清玄主要內容: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是我國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
13、文。這篇文章語言樸實流暢、寓意深刻。作者借樹苗的生長,來比喻人的成長,寫一個種樹人讓“樹木自己要學會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說明了在艱苦環境中經受生活考驗、克服依賴性對人成長的重要意義。文章從描寫桃花心木的形狀很特別開始,引出桃花心木樹苗和種樹人,再寫作者觀察種樹人種樹的奇怪現象,最后寫作者與種樹人的談論。種樹人的話,使作者受到感動,明白了“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的道理,點明了文章的主旨。作者在描寫和敘述中轉承自然流暢,由作者的疑問引出種樹人的一番話,使作者受到啟示,感悟到人生的道理。一、課文重點句子理解:奇怪的是,他來
14、得并沒有規律,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才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這句話寫種樹人的奇怪做法。有兩點奇怪:一是來的時間不確定,隔三差五,或十幾天來一次;二是澆水的量也不確定,時多時少。這句話為后文作者探明原因作了鋪墊。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理解這句話首先要弄清楚“不確定”的意思,可先讓學生結合課文前面種樹人給樹澆水沒有規律來理解,明白這里的“不確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預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難。只有經得起生活中風風雨雨的考驗,才能成為堅強的人、有作為的人。種樹的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因
15、為種樹人來的目的就是讓樹木適應環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經得起風吹雨打的鍛煉,學會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扎根,茁壯生長。如種樹人所愿,現在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說明他種樹成功了。在不確定中,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就桃花心木而言,“很少的養分”指不確定的水源,而“巨大的能量”指拼命扎根生長。就人而言,指在生活的不確定中能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這是一種借物喻人的表達手法。桃花心木在不確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就能長成了百年大樹,顯示出勃勃生機;人在不確定中生活,經歷風雨和磨難,就能成為意志堅強、有所作為的人。二、字詞理解:詞語:秧(插秧)殃(遭殃) 鍛(鍛煉
16、)緞(綢緞) 勃(勃勃生機)脖(脖頸)插秧 枯萎 基業 幸而 一番 考驗 莫名其妙 專心致志 無緣無故 語重心長 狂風暴雨 勃勃生機 獨立自主詞語解釋:莫名其妙:沒有人能說明其中的道理。文中指桃花心木的枯萎使人不明白原因。從從容容:非常鎮定,不慌不忙的樣子。文中用來形容種樹人對樹苗的生長了解非常清楚,對樹苗的枯萎一點兒也不驚訝和慌張。語重心長:言辭誠懇,情意深長。文中用來形容種樹人的說話,表現出對人的真誠懇切和情意深長。“名”的意思1. 說出:莫名其妙 不可名狀 2. 名義:名存實亡3. 名稱:名落孫山 4. 有名聲的:名山大川 世界聞名 5. 占有:不名一文1、朗讀指導應注重體會人物的心理活
17、動。文章在表達上借物喻人的方法,文章以“我”的情感變化為線索:奇怪越來越奇怪更奇怪非常感動,可以此為線索進行朗讀指導。重點朗讀作者看到種樹人的做法感到奇怪時的所想,聽了種樹人的一番話時的所感,指導學生邊讀邊揣摩“我”的心理活動和變化。2、說說種樹人的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他為什么要這樣做。答:種樹人來澆水的時間、頻率,澆水的量都沒有規律。種樹人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培養樹苗適應環境,自我生長的能力,讓樹苗自己學會在土里找水源,以便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能夠頑強的生存。第四課頂碗少年 作者:趙麗宏一、重點句子理解1、在輕松幽雅的樂曲聲里,只見他頭頂上頂著高高的一摞金邊紅花白瓷碗,柔軟而又自然地舒展著
18、肢體,做出各種各樣令人驚羨的動作,忽而臥倒,忽而躍起玩,在他的頭頂上搖搖晃晃,卻總是不掉下來。這段文字是對頂碗少年表演的詳細描繪。“柔軟而又自然地舒展著肢體”體現出了少年動作的柔美,給人以美的享受。“忽而臥倒,忽而躍起”寫出了表演動作的變化,省略號又蘊含著表演動作的變化無窮。對碗的描寫既從側面襯托出了少年的表演技藝高超,同時也可以看出表演的難度很大。 2、臺上并沒有慌亂。頂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著,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場子里一片喧嘩,臺上,頂碗少年呆呆地站著,臉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少年鎮靜下來,手捧著新碗又深深地向觀眾鞠了一躬。第一句是對頂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敗時的表情及動作描寫,體
19、現出他對重新表演有足夠的細心,依舊能保持鎮定。而第二句則是少年經歷第二次失敗后信心頓失,勇氣銳減的神態描寫,與第一次失敗形成對比,寫出了少年的沮喪和尷尬。第三句是經歷了兩次失敗后少年因老者的安慰,仍然沒有被嚇到,經受住了失敗的考驗。二、感悟與啟示在經歷失敗的考驗時,要不怕挫折、堅持不懈、勇于承受壓力,就一定能抵達成功的彼岸。三、字詞理解縈繞 哲理 英俊 一摞 驚羨 幅度 慌亂 歉疚 鞠躬 喧嘩 附和 撫摩 肩胛 剎那間 座無虛席 意想不到 不失風度 不知所措 驚心動魄第五課手指 作者:豐子愷一、字詞理解:瘙癢 窈窕 冒險 穢物 消受 機敏 紐扣 堂皇 屏障 名義 扶襯 薄弱 渺小 附庸 愛憎(
20、zng) 直直落落 養尊處優 鼻涕字 báo (薄紗) ch(處理)(養尊處優) jìn(勁頭)薄 bó (薄弱) 處 勁 bò (薄荷) chù(好處)(住處) jìng(蒼勁)二、重點理解1、手指的特點大拇指:雖其貌不揚,但吃苦耐勞、不圖名利。食指:身材曲線強硬,敢于冒險嘗試、很機敏,但易受傷。中指:地位最優,相貌堂皇,處處養尊處優,做事卻有幾分華而不實。無名指與小指:體態秀麗、樣子可愛,但能力薄弱。2、 句段理解手指的全體,同人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游泳,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
21、。這句話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以手的全體比喻人的全體,闡明了“團結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是文章的主旨。第一單元一、看拼音寫詞語:nuó yí zhn rón yóu s ch yn k wi j yè xìn ér( ) ( ) ( ) ( ) ( ) ( )( )y fn ko yàn duàn liàn zhun huà yu y chì lu lu ( ) ( ) ( ) ( ) ( ) ( )zhun xn zhì zhì wú yu
22、25;n wú ù y zhòn xn chán( ) ( ) ( )kuán fn bào y bó bó shn j hán dn xué bù( ) ( ) ( )二、按原文填空: 1、一鼓作氣,_,_。左傳 2、_,孰能無惑。師說3、種樹者必培其根,_。傳習錄4、甘瓜苦蒂,_。墨子 5、_,觀千劍而后識器。文心雕龍三、根據課文內容填空:1、學弈選自_通過寫_說明了_。2、兩小兒辨日選自_故事體現了兩小兒_和孔子_的態度。3、孟子是我國古代的_。孔子是_時期的_ ,_學派創始人。
23、他一生言行被弟子們編成論語一書。4、為是其智弗若于?曰:非然也。 _。5、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_。 6、孰為汝多知呼? _?7、文章緊扣匆匆寫了_,表達了作者_。課文運用了_修辭方法,開頭結尾都用了_手尾呼應,突出時間來去匆匆的_與_強烈情感。8、桃花心木一文中樹的生長“不確定”指_人生活的不確定指_逃花心木在不確定中_樹似人,人如樹,這篇課文是_的表達方法巧妙。專項復習:1.學奕。(1)寫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2)學奕選自_,課文記敘了兩個人跟弈秋學下圍棋,一個_,一個_,告訴我們_。(3)
24、加點字及句子意思:思援弓繳而射之(標出停頓符號“”)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2.兩小兒辯日(1)找出文中的3對反義詞,寫下來。(2)畫出文中的一個比喻句,并寫出這個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3)加點字及句子意思: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孰為汝多知乎?(4)兩小兒辯日選自,故事體現了兩小兒和孔子(5)對于學習文言文,你有什么好的學習方法?3填空(1)洗手的時候,日子從_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_里過去;默默時,便從_前過去。在_的日子里,在千門萬戶的世界里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_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_外,又剩些什么呢?過去的日子如_,被_,如_,被_;我留著些什么
25、痕跡呢?我何曾留著_?這兩段話選自課文_,作者_,我知道他的代表作有_(兩個),整篇文章文字清秀雋永,情景交融,表達了作者_,文中首尾呼應的句子是_(2)照樣子寫句子。例: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_,有_的時候;_,有_的時候;_,有_的時候。(3)讀下面的句子,體會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寫下來。a.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從這個句子,能體會到_b.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作者把自己的日子比作_,把時間的流比作_,請你聯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的感受_c.我覺察他去的匆
26、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利利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這句話,你覺得哪些詞語作者用得特別好?好在什么地方?_(4)明日歌作者_明日復明日,_。我生待明日,_。世人苦被明日累,_。朝看水東流,_。_?請君聽我明日歌。4(1)奇怪的是,他來得并沒有規律,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才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這句話選自_,作者_,這句話寫了種樹人的奇怪做法,有兩點奇怪:一是_;二是_。(2)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_,_。對于樹來說,“不確定”指的是_;對于人來說,“不確定”指的是_。樹要學會在
27、“不確定”中_;而人則要在“不確定”中_這是一種_的寫法。(3)種樹的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桃花心木為什么不會枯萎了?_ 5.在以后的歲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會想起這位頂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總會有一陣微微的激動說說你從省略號中讀出了什么_6.“手指的全體,同人群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這句話選自_作者_我們還學過他寫的文章_,這篇文章全文采用了_的表達方法,語言_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_7.本組課文在表達作者的感悟方面各有特點:桃花心木手指_匆匆頂碗少年_二、背誦、背寫1、背誦:文言文
28、兩則全文。匆匆全文。2、默寫:文言文兩則全文。日積月累三、 比較組詞弈(博弈) 繳(弓繳) 辯(辯論) 誨(教誨) 援(援助)棄(放棄) 激(激動) 辨(分辨) 侮(侮辱) 緩(緩慢)滄(滄海) 弗(弗若) 挪(挪動) 蒸(蒸發) 伶(伶俐)搶(搶奪) 佛(仿佛) 娜(婀娜) 拯(拯救) 玲(玲瓏)徘(徘徊) 秧(秧苗) 番(番茄) 鍛(鍛煉) 雅(優雅)排(排球) 秋(秋季) 翻(翻滾) 緞(綢緞) 堆(堆積)勃(蓬勃) 縈(縈繞) 喧(喧嘩) 摩(撫摩) 魄(氣魄)脖(脖頸) 索(索取) 暄(寒暄) 磨(磨煉) 魂(靈魂)措(措施) 疚(內疚) 臊(搔癢) 紐(樞紐) 渺(渺小)錯(錯誤) 疾(疾病) 騷(騷擾) 鈕(按鈕) 緲(縹緲)憎(憎恨) 穢(污穢) 涕(涕零) 摞(一摞書) 孰(孰是孰非)僧(僧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企業單方終止合同補償
- 2025地質勘察合同范本
- 2025委托開發合同范本協議
- 2025技術合作 科技創新與資本對接項目合同
- 2025家居設計代購簡約版合同范本
- 山東省泰安市2025屆高三二輪復習檢測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
- 2025年農村房屋買賣合同范本
- 2025供暖設備供應合同(模板)
- 2025年購買二手別墅合同范本
- 2025版權質押合同深度分析
- 江蘇省2024年中職職教高考文化統考烹飪專業綜合理論真題試卷
- 2025年電力人工智能多模態大模型創新技術及應用報告-西安交通大學
- T-CBIA 009-2022 飲料濃漿標準
- 事故隱患內部舉報獎勵制度
- 離婚協議書電子版下載
- GB/T 26651-2011耐磨鋼鑄件
- 撰寫課題申請書的五個關鍵(課堂PPT)
- 英語作業分層設計案例
- sq1魔方還原教程
- 電腦維修 電腦維修實例大全電子書
- 績效管理體系優化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