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語文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滿分訓練部編人教版九年級總復習_第1頁
2021中考語文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滿分訓練部編人教版九年級總復習_第2頁
2021中考語文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滿分訓練部編人教版九年級總復習_第3頁
2021中考語文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滿分訓練部編人教版九年級總復習_第4頁
2021中考語文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滿分訓練部編人教版九年級總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1中考語文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滿分訓練 部編人教版九年級總復習 一、2019.南通(18分) 你們一家人來到南通科技館。三大展廳以下信息吸引了你們的眼球: 第一展廳 從國務院關于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中獲悉: A獲獎數區域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一等獎二等獎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 全國463223148 南通/1/13 備注:中國新聞網2019年5月29日數據顯示,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有338個。 第二展廳 科幻小說作為一種文學體裁,有著不尋常的特點:它是國力的晴雨表。近年來,中國科幻文學迅速受到世界關注,這與中國國力的增強,中國文化在世界上存在感的增強密切相關。 (節選自劉

2、慈欣讓文學的目光 由過去投向未來和星空,有刪改) 流浪地球是通過科幻片詮釋中國價值觀的一次了不起的嘗試:地球共存,全人類共存,這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共同體中,每一個國家乃至個人都是一個小我,像一滴水,匯聚成人類命運的長河。 太空航行是一種離開本源文化去流浪的情結。相比海洋文明,東方文化對故土和家園的感情更深。地球在中國人心中象征著人類全部的生活、文化和歷史。帶著地球去流浪,有更深的內涵我們不是在流浪,我們依然和古老的文化在一起。 束縛自由的并非地心引力,而是想象力和創造力。夸張的想象力,是流浪地球讓人擊節贊嘆的地方,也是人類能夠飛翔的真正的翅膀。(根據流浪地球影評資料編輯) 第三展廳 氧健

3、康艙,利用高壓氧原理,一鍵式智能控制,模擬森林中的大氣環境,讓人體有“沐浴”在氧氣中的感覺。借用艙內壓力使彌散距離加長,調節人體代謝功能,對心腦血管疾病有輔助效果,也能改善疲憊、失眠等亞健康狀態。正常工作條件下,氧濃度23%,壓力波動不超過設定位值的±10%,電源電壓應在AC198V220V的范圍內,單次工作最長時間不超過1.5小時。艙邊環境數據監測儀顯示各項參數值,艙內儀器表顯示PM2.5的濃度。 爬樓神器,一種代步器,是專為沒有電梯的老樓研發的一種智能科技產品。通常安裝在樓梯扶手一側,不涉及水電氣等線路改造和土建。它采用分段接力式運行,每層安裝兩部代步器。運行速度只有每秒0.15

4、米至0.2米,保證平穩。考慮到老人起坐困難,采用站立模式。用戶在一層刷卡后,站上踏板,扶好樓梯扶手,再按下按鈕,代步器就帶人自動滑上了樓梯,層層接力,將人安全運送到家。 小愛同學,一款人工智能(AI)音箱,支持語音交互,擁有播放音樂、電臺點播、智能家居等功能。使用小愛同學,很多復雜的操作變成了“一句話的事兒”,比如定鬧鐘、匯率換算、模仿打雷的聲音等。小愛同學能快速啟用手機垃圾清理、游戲加速等功能;可以查詢限行限號信息,知道怎么去你想去的地方,走哪條路最近,怎么走不堵車;能直接打開、關閉或者下載安裝你想要的App,尤其對不常用的App,“一句話的事兒”非常高效。 VR滑雪游戲,利用一部3D攝像頭

5、進行人體骨架信息采集,實現體感交互。它無需佩戴VR眼鏡,也沒有任何裝備。其核心技術用3D骨架算法,就是基于機器視覺和人工智能技術,對場景中所有人物的信息進行采集,并對其肢體關節點進行識別和跟蹤。這個游戲不只是滑雪項目,基于這一算法實現的體感交互還能開發很多款游戲,包括乒乓球、游泳等項目。(根據科學大眾科學之友科學世界等期刊資料編輯) 1.在第一展廳,爸爸媽媽考你: (1)表格中A處有一項內容沒有填寫,請你補充完整。(2分) A處的內容是 (2)用表格呈現科技成果獲獎信息的好處是什么?(4分) 2.到了第三展廳 (1)你告訴家人,第二、第三展廳文字所采用的主要表達方式有這樣的區別: (2分) (

6、2)你準備給家住老小區五樓的外公推薦爬樓神器,因為它有以下優點: (3分) (3)你提醒奶奶,她對展廳內一款產品的認識有誤,有誤的一項是()(3分) A.氧健康艙能治愈心腦血管疾病,也能改善疲憊、失眠等亞健康狀態。 B.爬樓神器可安裝在樓梯扶手旁,安裝不涉及水電氣等線路改造和土建。 C.小愛同學可以幫助我們查詢相關的交通信息,規劃出行路徑。 D.VR滑雪游戲不要戴VR眼鏡,也沒有任何裝備,但要采集人體骨架信息。 3.走出展廳,全家人大發感慨。你將大家的感慨分條陳述如下: (80字左右)(4分) 二、2019.北京海淀區二模(14分) 材料一 2016年,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用年輕的視角走進古老

7、的故宮,第一次系統梳理了中國文物修復的歷史源流,(揭示揭秘)世界頂級文物“復活”技術,播出后引起社會強烈反響,成為年度最具影響力的紀錄片。 我國紀錄片起步于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輝煌于七八十年代。八十年代播出的紀錄片話說長江,讓觀眾第一次全面直觀地看到了長江沿岸的地理及人文,對以后紀錄片的發展影響巨大。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國產紀錄片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選取新時期國家各個領域發展變遷的故事,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奮斗史;舌尖上的中國用普通人的故事串聯起各地的美食生態,于一餐一食之間,詮釋著中國人的智慧與人文關懷。國產紀錄片的題材越來越豐富,表現方式也越來越貼近人們的生活。

8、如果國寶會說話摒棄了“長篇論述”的方式,采用短小的分集設置,以精致的微紀錄小視頻,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碎片化整體化)傳播的特征,讓更多繁忙的現代人“快速充電”,了解文物背后的文化意義;奇遇人生十位行者,十段旅程,以全新的“紀錄片+真人秀”的方式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同時,國產紀錄片也在積極嘗試使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如行走敦煌將莫高窟從未對外開放的第285號洞窟模型放入游戲引擎當中,利用VR技術給人們沉浸式體驗,讓觀眾行走在相關場景中,深入理解壁畫故事。 材料二 根據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課題組不完全統計,2018年中國紀錄片生產總投入為46.02億元,同比增長164%;生產總值為64.45億元,同比

9、增長接近7%。 2018年,中國紀錄片的產業結構繼續調整,其中新媒體總投入約11億元,同比增長83%。新媒體的生產體量實現兩連跳:2017年超過國有機構,躍居第三位;2018年超過民營公司,躍居第二位。 圖1中國紀錄片產業規模(2013-2018年) 圖22017年和2018年中國紀錄片生產投入對比圖 1.從材料一橫線后的括號內分別選擇詞語填入橫線處,處應填,處應填。(2分) 2.閱讀材料二中的圖1和圖2,結合這則材料所說明的主要內容,你得出的結論是什么?至少答出兩個。(4分) 3.結合兩則材料,概括近年來中國紀錄片迎來發展黃金期的原因。(8分) 三、2019.福建改編(16分) 材料一 載人

10、飛船雖然可以將航天員送入太空,但無法攜帶較大的載荷進行空間實驗,飛船電力供應也無法滿足大型載荷或大規模空間實驗的需求。因此,建設能部署大量實驗載荷并提供充足能源開展實驗的空間站,是航天發展的必然趨勢。“國際空間站”實踐表明,它是人類最好的太空技術實驗和應用平臺。我國空間站建成后,將具備完全自主的載人航天能力。 (摘編自歐陽自遠主編十萬個為什么) 材料二 天舟一號作為我國首個空間貨物運輸飛船,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它突破了貨物運輸、推進劑補加等關鍵技術,使我國躋身于少數幾個具備大噸位空間貨運能力的國家。天舟一號還是全球首個掌握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技術的飛船,并且在航天領域首次實現了100V高壓鋰離

11、子蓄電池組在軌應用。天舟一號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二步的收官之作,標志著我國即將開啟空間站時代。 貨運飛船貨物運送能力比較 國家和 地區 技術指標俄羅斯 進步MS歐洲 ATV日本 HTV美國 天鵝座中國 天舟 一號 發射 質量/t7.220.7516.57.513.5 上行 能力/t2.257.6763.56.5 上行貨 重比0.310.370.360.470.48 注“t”是計量單位,噸。上行貨重比=上行能力/發射質量,上行貨重比越高,貨物上行效率越高。 (摘編自白明生等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研制) 材料三 中國空間站具備后發優勢。建成后,會單獨發射一個光學艙,光學艙里架設一套口徑

12、兩米的巡天望遠鏡,可以對40%以上的天區進行觀測,可以源源不斷地為科學家們研究宇宙學和天文學提供海量的科學數據。同時,空間站還將擁有完整的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統。 (摘編自中國的空間站什么樣)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載人飛船能將航天員送入太空,但其電力供應無法滿足大型載荷的需求。 B.空間站是航天發展的必然選擇,是人類最好的太空技術實驗和應用平臺。 C.目前,我國已躋身于世界少數幾個具備大噸位空間貨運能力的國家之列。 D.天舟一號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已經正式進入空間站時代。 2.中國天舟一號與國外貨運飛船相比,具有哪些優勢?請根據材料二簡要分析。

13、(4分) 3.我國建成后的空間站具有什么特點?請根據材料三簡要概括。(3分) 4.讀了以上材料,你對我國宇航事業的發展有了怎樣的認識?(6分) 四、2019.淮北模擬(18分) 材料一古代名人的經典讀書方法 蘇軾:“八面受敵”讀書法 北宋文學家蘇軾認為人們在讀書時,往往會感到處處都是有用的知識,猶如“八面受敵”。這里的“八面”,是指書的各個方面的內容,將研究對象分為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方,然后各個擊破。 他在又答王庠書中就侄女婿王庠“問學”,介紹了自己首創并實踐的這種讀書方法:“少年為學者,每一書皆作數過盡之。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

14、故愿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說,好書就像知識的海洋,內容豐富。讀一本好書可以每次只帶著一個目標去讀,或只就一個方面的問題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時涉及其他的目標或問題。 所以,每一本好書都需要好好讀幾遍,日久天長,必有所獲。 陳善:“入書出書”讀書法 南宋人陳善著有一部捫虱新話,他在書中寫道:“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所以入,終當所以出。見得親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脫,此是出書法。蓋不能入得書,則不知古人用心處;不能出得書,則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乃得盡讀書之法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讀書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讀進書中去,讀懂吃透,掌握書中的內容實質;出,就是要從書中跳出來,能夠靈活運用書本

15、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開始讀書時要求入,讀書的最終目的是要求出。 鄭板橋:“求精求當”讀書法 清代書畫家鄭板橋的“求精求當”讀書法中的“求精”,是讀書要有選擇,選好書,讀精品;“求當”就是恰到好處,要適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他說:“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運多”“當則粗者皆精,不當則精者皆粗”。實際上,鄭板橋并不反對博覽群書,只是強調多讀必須以精讀為基礎,多讀的內容也必須用精讀中得到的知識去聯系新知識,圍繞一個課題深入下去。讀書求精不求多,才能讀到書里去,抓住要領。 在精讀中,鄭板橋還比較注重“問”。他認為“學問二字,須要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今人有學而無問,雖讀書萬卷,只是一條鈍漢爾”

16、。他提倡讀書好問,才會使“疑竇釋然,精理迸露”。 材料二讀書貴在謀心 其實,在我看來,正書和閑書,就是一個人知識的縱橫。學生時代的教科書和工作以后的專業書是自己知識的縱向部分,它們會使你深刻和專長;而那些閑書是你知識的橫向部分,它們會使你豐富而多彩。就如一棵樹,正書是你的主干,閑書是你的枝葉,沒有枝葉的主干必然沒有生命力,而沒有主干的枝葉也無以繁盛。 正書必須讀好,這是沒有什么異議的,因為它是你立足的基礎。但是,正書的閱讀對于很多人來說不是快樂而是負擔,因為這種閱讀是被動的,或者是強制的。尤其是青少年學生,枯燥乏味的課堂閱讀,沒有多少人留戀。但是,閑書的閱讀就截然不同了。可以這樣說,任何一個讀

17、閑書的人,都是興之所至,趣味盎然的。課余時間的校園一角,火車上旅途中的快意,躺在被窩里的會心一笑,哪個不是啟發靈感的閱讀共鳴? 更為重要的是,因為閑書的閱讀,沒有壓力,沒有強迫,沒有功利,純粹是根據個人的興趣和愛好,所以往往更能引領自己尋找到自己的真正擅長,真正打開屬于自己天賦的靈田。很多人在人生路的中途又獨辟蹊徑,答案正在這里。一個農民成了作家,一個醫生成了詩人,一個教師成了畫家,不都是因為他們橫向的尋找嗎? 處理好了正書與閑書的關系,也就知道自己讀書是謀生還是謀心了。(選自今晚報,作者:魯先圣) 材料三陳惠同學讀書完成情況 年讀書數量80本 批注和記筆記方式遇到有啟發的句子就畫線或者摘抄

18、閱讀效果完全忘記了書本內容,更無法將書本知識內化成能力 1.下列說法符合選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鄭板橋強調讀書要“求精不求多”,他反對廣泛涉獵圖書。 B.蘇東坡認為人的精力有限,每次讀書應該只帶著一個目標或問題去閱讀。 C.陳善認為讀書最終目的是讀懂書中的內容。 D.魯先圣認為讀閑書可以作為我們謀生的手段。 2.閱讀下面的句子,分析加點詞的表達效果。(4分) (1)北宋文學家蘇軾認為人們在讀書時,往往會感到處處都是有用的知識,猶如“八面受敵”。 (2)因為閑書的閱讀,沒有壓力,沒有強迫,沒有功利,純粹是根據個人的興趣和愛好,所以往往更能引領自己尋找到自己的真正擅長。 3.結合材料二內

19、容說說讀閑書有哪些益處。(3分) 4.材料二的第段主要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有何作用?(4分) 5.閱讀材料三,結合材料一中的讀書方法,分析陳惠同學閱讀效果差的原因。(4分) 五、(13分) 材料一 日本政府很早就對中小學生進行環境教育,把源頭垃圾分類納入小學社會課課本。垃圾要分類,要定時定點扔垃圾,早已成為家喻戶曉、老幼皆知的規矩。這一切都源于政府部門精心的管理和周到的安排。每年12月份,每一戶居民,都會收到一張來年的特殊“年歷”:每月的日期都由藍、綠、黃、紅等不同顏色標注,每一種顏色代表那天可以扔何種垃圾。“年歷”上還配有各種垃圾的漫畫,告訴人們不可燃的垃圾包括哪些,可回收的垃圾包括哪些,使

20、人一目了然。有了這張“年歷”,在這一年里,人們都要按照“年歷”的規定日期來扔不同的垃圾。此外,民眾也自覺維護和認真配合。如:扔報紙書本時,將報紙書本捆得整整齊齊并碼放好;扔廢舊電器時將電線纏繞起來并固定在電器上;即便是生活中的普通垃圾,也要控干水分,再放到垃圾袋里;帶刺或鋒利的物品,要用紙包好再放到垃圾袋里;用過的帶有壓力的噴霧罐等,一定要扎一個孔,以防止出現爆炸事件這樣做,不易混淆垃圾的種類,回收工人的操作也更加便利、安全。 材料二 美國各州推行的源頭垃圾分類措施,實現了對垃圾的源頭控制。如費城從2004年10月開始實行生活垃圾源頭分類直接獎勵辦法。居民按照分類要求將報紙、飲料罐等可回收物分

21、別放到帶有戶主姓名和地址標碼的容器內,然后由垃圾收集車將這些容器一并運到加工廠統一分揀。政府每月按每戶居民回收垃圾的數量發放代金券。代金券可在指定市場消費。還有西雅圖市2005年生效了廢物再循環法,到2010年底,該市的廢物回收再利用率達到了50%。相關法律中規定,如果居民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物的數量超過10%,將不予收集,罰款50美元。同時,西雅圖市政府還將撥款150萬美元,作為向居民進行廢物回收再利用宣傳教育的活動經費。這些做法不但從源頭減少垃圾的數量,也能夠有效提升各類垃圾成分的純度,促進各類有用物質的再生循環利用。 1.結合以上兩則材料,簡要概括在源頭生活垃圾處理上,日本和美國有哪些不同之

22、處。(4分) 2.閱讀下面柱狀圖,說一說北京市垃圾分類存在的問題;并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內容提出可行的解決問題的辦法。(6分) 北京市14區2縣可回收垃圾和廚余垃圾正確分類情況 3.閱讀材料一和鏈接材料,說說在垃圾處理上,我國古代與日本有什么相同的做法。(3分) 鏈接材料遇新春,街道巷陌,官府差顧淘渠人沿門通渠;道路污泥,差顧船只,搬載鄉落空閑處。人家甘泔漿,自有日掠者來討去。杭城戶口繁夥(hu,多的意思),街巷小民之家,多無坑廁,只用馬桶,每日自有出糞人去,謂之“傾腳頭”,各有主顧,不敢侵奪,或有侵奪,糞主必與之爭,甚者經府大訟,勝而后已。(選自吳自牧夢粱錄) 六、2019.安徽模擬改編(1

23、8分) 關注網絡時代的表達匱乏的訪談 甲跳出碎片化回歸深閱讀 光明智庫:現在很多人習慣用手機閱讀,主要讀網絡小說或社交媒體分享推送的文章,內容比較淺易,讀起來輕松。與此同時,那些深刻嚴肅的文章、圖書卻少有人問津。讀書為何有深淺之分?淺閱讀何以流行? 溫儒敏:讀書是分類型的,起碼有四類,一是“學習型閱讀”,其目標是促進知識和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是為人生做準備,他們的閱讀大部分都屬于這一類。二是“職業型閱讀”,和前一類有交叉,但主要是成年人圍繞自己業務而進行的閱讀,包括專業閱讀,其目的性很強。三是“消遣型閱讀”,目的性不強,主要為了消遣,現今流行的網絡小說閱讀和各種自媒體閱讀,大多數屬于此類。四是

24、“檢索型閱讀”,是為了獲取信息而瀏覽檢索的閱讀。這四種閱讀類型只是大致分類,各種閱讀的功能不一樣,彼此會有交叉融合。生活中多數人都會進行這幾種類型的閱讀,只是因為年齡、職業、性格、愛好等不同,閱讀類型的選擇與偏重也不同。 互聯網海納百川的信息存儲功能、獨特的鏈接方式,以及信息傳播的即時性與便利化,極大地改變著人們的閱讀和思考方式。沉迷于網絡,很多人已不再花較長時間集中精力去看一本書,寫一篇文章。通常都是不斷地打開電腦或手機,看看有沒有新的信息。大家很容易變得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如果記憶完全依賴互聯網,那記憶就可能技術化,生物記憶變成物理記憶,這對人類的情感、性格、思維都會產生影響。 光明智

25、庫:碎片化閱讀、淺閱讀在所難免,那么,我們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有深度、高質量的閱讀? 溫儒敏:淺閱讀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種必要的精神寄托。即使是專家學者,也不會整天都進行職業型閱讀,或者深度閱讀,也要有一些淺閱讀,或者消遣型閱讀。如果一個人出于生存或者發展需要,必須有職業型閱讀,很自然他們就會找相關的書進行深度閱讀。當然,文化素質比較高的人,可能會把較多精力用于深度閱讀,而且會把幾種形態的閱讀協調得比較好。這是一種習慣,需要毅力。消閑文化,包括影視和網絡文化,以及各種流行讀物,往往都比較吸引人,帶給人娛樂和刺激。要求青少年不去接觸流行文化不現實,也沒必要,好的流行文化有利于青年人了解社會,融入

26、社會。但這種接觸必須適度,要讓中小學生學會把持自己,不是被動地卷進流行文化,盡可能培養比較純正的閱讀口味和習慣,保持一種高尚的精神追求和良好的生活方式。 光明智庫:對于大眾來說,深度閱讀的意義是什么?如何引導大眾自覺進行深閱讀? 溫儒敏:對于成年人來說,閱讀本來是個人的、私密的事情。社會可以提倡讀書,但很難規定和限制讀什么書。成年人的閱讀不必過多干預,但中小學生的閱讀還是需要引導的。學生的閱讀多是學習型閱讀,主要體現在他們的功課上,尤其是語文課,對閱讀有許多要求。學生的閱讀不完全是自由的,也有目的性,比如為了中考和高考。但如果目的性太強,讀書只是瞄準考試,甚至連課外閱讀也全都納入考試體系,那就

27、容易扼殺學生的興趣。除了“為高考而讀書”,我們要讓學生保留自由閱讀的空間,可以讀點“閑書”,讓他們的愛好與潛力在相對寬松的個性化閱讀中發展。學生時代如果有讀書的興趣,又形成習慣,成年以后就會有喜愛閱讀的良性生活方式。若要提倡全民閱讀,最重要的是鼓勵中小學生閱讀,這是為他們的人生打底子,也是改進社會閱讀狀態比較有效的辦法。 乙缺乏靜氣和定力淺閱讀似成趨勢 淺閱讀在當今似乎成了不可逆轉的趨勢。據光明網輿情中心觀察,五成網友稱“讀書越來越少,越來越習慣淺閱讀”,較多網友表示日常更多的是用手機閱讀代替了需要靜氣和定力的深閱讀。 一是稱讀書越來越少,越來越習慣淺閱讀。網友“劉春”說“遛彎的時候想:自從進

28、入移動互聯網時代,我的生活發生了什么變化?最大的變化是讀書越來越少,喜歡把時間讓給碎片化、淺表化的內容消費與社交,甚至寫作也碎片化了,超過140個字就有點不習慣了。” 二是吐槽淺閱讀導致自身文化底蘊不足。網友“藍色的秋日”稱:“看書,要成系統。讀書,要有深度。喜歡淺閱讀,是現代人有學歷沒文化的原因。” 三是認為淺閱讀削弱思維能力,心態趨于浮躁。網友“趙不胖”稱:“淺閱讀導致思想蒼白虛弱,低頭族擠掉了閱讀時間,游戲迷幾乎放棄閱讀。” 四是反思缺乏深閱讀所需的靜氣和定力。網友“舞月軒風起”稱:“去年年底,我開始斷網看書,沒事的時候總去書店。看書的時間多了一點,感覺內心平靜很多。” (選自光明日報2

29、019年4月10日,有改動) 1.閱讀有哪幾種類型?(4分) 2.選出下列表述與材料不符的一項()(2分) A.網絡閱讀主要為了消遣,這是導致人們不愿花時間集中精力去看書本的原因。 B.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使得人們心態趨于浮躁,難以靜心讀書。 C.閱讀是個人私密的事情,有自由閱讀的空間,對大家閱讀方式選擇不必過多干預。 D.從消遣文化中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正確把持自己也可培養高尚的精神追求。 3.人們追求碎片化閱讀的原因有哪些?(寫出三點即可)(6分) 4.就如何進行深層次閱讀,請提出三點建議。(6分) 七、(18分) 材料一 戲劇是一種綜合的舞臺藝術,它借助多種藝術手段塑造舞臺藝術形象,揭示社會矛盾,反映現實生活。一幕幕戲劇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表達著人生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在我國,戲劇多稱為戲曲,具有豐厚的文化傳統和獨特的藝術風貌。中國戲曲是世界戲劇百花園中瑰麗的奇葩。它融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等藝術于一爐,是一種獨樹一幟的戲劇表演藝術。 中國戲曲種類繁多,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逐步形成了京劇、豫劇、越劇、評劇、黃梅戲五大戲曲劇種。各劇種因地域文化特征不同、審美趣味不同而各具特色。北京的京劇雍容華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