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代動力學及生物藥劑學考試試題庫._第1頁
藥代動力學及生物藥劑學考試試題庫._第2頁
藥代動力學及生物藥劑學考試試題庫._第3頁
藥代動力學及生物藥劑學考試試題庫._第4頁
藥代動力學及生物藥劑學考試試題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選擇題1. 藥物從給藥部位進入體循環的過程稱為( A )。A.吸收 B.分布C.排泄D.生物利用度E.代謝2. 小腸包括( B ) 。A.盲腸 B.空腸C.直腸D.結腸 E.胃3. 弱堿性藥物奎寧的 pKa=8.4 ,在小腸中( pH=7.0 )解離型和未解離型的比為 ( A ) 。A.25/1B.1/25C.1D.100 E.無法計算4. 下列( ABC )屬于劑型因素。A.藥物理化性質B.藥物的劑型及給藥方法C.制劑處方與工藝D.均是 E.均不是5. 消化道分泌液的 pH 一般不影響藥物的( B )吸收。A.單純擴散B.主動轉運C.促進擴散D.胞飲作用E.膜孔轉運6. 根據Henderso

2、n-Hasselbalch方程式求出,堿性藥物的pKa-pH = ( A )。A.lg(Ci/Cu) B.lg(Ci xCu)C.lg(Ci-Cu) D.lg(Ci +Cu) E.lg(Cu/Ci)7. 大多數藥物吸收的機制是( D )。A. 逆濃度差進行的消耗能量過程B.逆濃度差進行的不消耗能量過程C.順濃度差進行的消耗能量過程D. 順濃度差進行的不消耗能量過程E.有競爭轉運現象的被動擴散過程8. 假設雙室模型藥物血管外給藥后,藥物的吸收、分布、消除均為一級動力學過程,則 下列哪項不符合各房室間藥物的轉運方程( D )。A.dX a/dt=-k axaB.dX c/dt= k axa-(k

3、12+k 10)Xc+k 21xpC.dX p/dt= k 12Xc-k 21xp D.dX p/dt= k 12Xc+k 21xpE.均符合A.糖 B.蛋白質 C.脂肪 D.均是 E.B和C 一樣9. 下列( )可影響藥物的溶出速率。A.粒子大小B.多晶型C.溶媒化物D.溶解度 E.均是10. 腎清除率的單位是( C )。A.mg/kg B.mg/min C.ml/min D. ml/kg E.時間的倒數11. 對線性藥物動力學特征的藥物,生物半衰期的說法正確的是( E )。A.與藥物劑型有關B.與給藥劑量有關C.與給藥途徑有關D. 同一藥物的半衰期不因生理、病理情況的不同而改變E.生物半衰

4、期是藥物的特征參數12. 下列有關藥物在胃腸道的吸收描述中哪個是正確的( E )。A. 胃腸道分為三個主要部分:胃、小腸和大腸,而大腸是藥物吸收的最主要部位B. 胃腸道內的 pH 值從胃到大腸逐漸下降C.弱酸性藥物如水楊酸,在胃中吸收較差D. 主動轉運很少受 pH 值的影響E.弱堿性藥如麻黃堿、苯丙胺在十二指腸以下吸收較差13. 下列哪項不屬于多劑量單室模型血管外給藥參數( D )。A.穩態血藥濃度B.穩態最大血藥濃度C.穩態最小血藥濃度 D.蓄積系數E.溶出速率14. 下列哪一項是速率常數( E )。A.Kio、Cl B.K12、VC.ka、K D.ti/2、Cl E.a、 315. 為迅速

5、達到血漿峰值,可采取下列哪一個措施(C )。A.每次用藥量加倍B.縮短給藥間隔時間C.首次劑量加倍,而后按其原來的間隔時間給予原劑量D.延長給藥間隔時間E.每次用藥量減半21. 單純擴散屬于一級速率過程,服從( AA Ficks 定律 B 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 C Michealis-MentenD Noyes-Whitney 方程22 藥物的轉運機制中,不耗能的有A 被動轉運、促進擴散、主動轉運C 促進擴散、主動轉運、膜動轉運23 預測口服藥物吸收的基本變量是A 溶出指數B 劑量指數( B )B 被動轉運、促進擴散D 被動轉運、主動轉運( C )C 吸收指數D 崩解

6、指數24 肌內注射時,脂肪性藥物的轉運方式為 ( D )B 穿過毛細血管內皮細胞膜孔隙進入A 通過門靜脈吸收C 通過淋巴系統吸收D 通過毛細血管壁直接擴散25 藥物經口腔粘膜給藥可發揮( C )A 局部作用 B 全身作用 C 局部作用或全身作用 D 不能發揮作用26. 藥物滲透皮膚的主要屏障是( B )A 活性表皮層B 角質層C 真皮層 D 皮下組織27. 能夠反映出藥物在體內分布的某些特點和程度的是( A )A 分布速度常數B 半衰期 C 肝清除率D 表觀分布容積28. 眼部給藥時,脂肪性藥物經哪一途徑吸收?(A)A 角膜B 結膜 C 鞏膜D 均可以29. 關于藥物與血漿蛋白結合的敘述,正確

7、的是(C)A 進入血液中的藥物,全部與血漿蛋白結合成為結合型藥物B 藥物的蛋白結合不僅影響藥物的體內分布,也影響藥物的代謝和排泄C 藥物與蛋白的結合均是可逆過程D 藥物與蛋白分子主要以氫鍵、范德華力和離子鍵相結合30. 磺胺類藥物在體內乙酰化后生成的代謝物屬于(A. 代謝使藥物失去活性B. 代謝使藥物活性增強C.代謝使藥物藥理作用激活D.代謝使藥物降低活性31. 關于藥物代謝的敘述,正確的是()A.藥物經代謝后大多數情況毒性增加B.藥物經代謝后使藥物無效C.通常代謝產物的極性比原藥大,但也有極性降低的D.吸收的藥物在體內都經過代謝32. 藥物的轉運速度與藥物量無關的是()A.0級速度過程B.一

8、級速度過程C.三級速度過程D.非線性速度過程33. 穩態血藥濃度的公式為 ( D )A.fss(n)=1-e -nk °B.r=(1-e -nk°)/(1-e-kl C.R=1/(1-e -k °)D.Css=Coe-kt/(1-e -k°)34. 藥物動力學研究的生物樣品檢測方法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測定方法是()A.放射性同位素測定技術B.色譜技術C.免疫分析法D.生物學方法35. 溶出速率服從( D )A.Ficks 定律 B.Henderson-Hasselbalch 方程 C.Michealis-Menten (米氏方程) D.Noyes-Whit

9、ney 方程36. 藥物的轉運機制中,有部位特異性的是( D )A.被動轉運、促進擴散、主動轉運、膜動轉運B.被動轉運、促進擴散、主動轉運C.主動轉運、膜動轉運D.促進擴散、主動轉運37. 評價水溶性藥物的口服吸收的參數是( B )A.吸收指數B.劑量指數C.溶出指數 D.崩解指數38. 經口腔粘膜給藥可發揮全身作用的劑型是( D )A.漱口劑B.氣霧劑C.含片D.舌下片39. 藥物經皮吸收的主要途徑是( A )A.完整表皮B.汗腺 C.皮脂腺D.毛發毛囊40. 吸收程度和吸收速率有時可與靜脈注射相當的給藥途徑是()A. 口腔粘膜給藥B.皮膚給藥C.鼻粘膜給藥D.肌內注射給藥41. 不同的藥物

10、其表觀分布容積的下限相當于哪一部分的容積? ()A.血漿B.細胞間液C.細胞內液D.無下限42. 眼部給藥時,親水性藥物經哪一途徑吸收? ( B )A.角膜B.結膜與鞏膜C.玻璃體 D.晶狀體43. 關于藥物與血漿蛋白結合的敘述,正確的是()A. 藥物與蛋白結合后仍能透過血管壁向組織轉運B.藥物與蛋白結合后,也能由腎小球濾過C.藥物與蛋白結合后,不能經肝代謝D.藥物轉運至組織主要決定于藥物與組織結合的程度44. 關于藥物代謝的敘述,正確的是()A.藥物在體內的代謝與其藥理作用密切相關B.藥物經代謝后使藥物無效C.藥物經代謝后大多數情況毒性增加D.吸收的藥物在體內都經過代謝45. 關于隔室模型的

11、敘述,正確的是( C )A.周邊室是指心臟以外的組織B.機體最多只有二室模型C.隔室具有解剖學的實際意義D.隔室是以速度論的觀點來劃分的46. 藥物的轉運速度與藥物量的一次方成正比的是( B )A.0級速度過程B.一級速度過程C.三級速度過程D.非線性速度過程47. 速率常數的一個很重要的特性是A.不可逆性B.不可預測fC.加和性D.方向性48. 藥物動力學研究的生物樣品檢測方法很多,其中對內源性生物活性物質的藥動學研究有特殊意義的是()A.色譜技術B.放射性同位素測定技術C.免疫分析法D.生物學方法49. 劑型因素不包括( D )A 制劑工藝過程、操作條件B 處方中藥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C 處

12、方中輔料的性質與用量D 性別差異50. 藥物主動轉運吸收的特異性部位是()A.胃 B.小腸 C.結腸 D.直腸51. 酒可促進藥物在哪一部位的吸收速度?()A 胃B 小腸C 皮膚D 粘膜52. 難溶性藥物吸收的限速階段是( C )A.崩解 B.分散 C.溶出D,擴散53. 有吸收過程但吸收程度與靜脈注射相當的是( A )A.肌肉注射B.皮內注射 C.皮下注射 D.動脈內注射54. 口腔粘膜吸收的轉運機制主要是( A )A.被動擴散B.主動轉運 C.促進擴散D.胞飲作用55. 血腦屏障的功用在于保護_B_,使具有更加穩定的化學環境。()A.血液系統B.中樞神經系統 C.淋巴系統 D.消化系統56

13、. 除肝以外代謝最常見的部位是( C )A.腎 B.肺 C.胃腸道 D.脾57. 藥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是( B )A.肝 B.腎C.肺 D.小腸58. 胃液的最主要成分是( A )A.胃酸 B.胃蛋白酶C.膽汁 D.胰液59. 某藥物靜脈注射經過3 個半衰期,其體內藥量為原來的 (C )A 1/2 B 1/4 C 1/8 D 1/1660. 不屬于中央室的是( D )A.血液 B.心 C.肝 D,肌肉61. 能反映單室模型靜脈注射多劑量給藥體內藥物蓄積程度的是( B )A. R=1/1-e -kt B. fss(n)=1-e -nk ° C. DF=k t D. FI=(1-e -kT

14、)xi00%62. 有關血藥濃度與藥理效應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A 對大多數藥物而言,隨著服藥劑量的增加,體內血藥濃度按比例升高,但其藥理效應不隨之相應增強B.藥物的藥理效應強度與藥物在受體部位的藥物濃度有關C.任何藥物的血藥濃度均與療效呈線性相關D 當藥物的治療濃度為其藥理效應強度的 100% 時,藥理效應和血藥濃度的對數呈良好的線性關系63. 對于同一藥物,吸收最快的劑型是( C )A.片劑 B.軟膏劑 C.溶液劑 D.混懸劑64. 藥物的溶出速率可用下列( A )表示。A Noyes-Whitney 方程B Henderson-Hasselbalch 方程 C Ficks 定律 D H

15、iguchi 方程65. 大多數藥物吸收的機理是( A )A 被動擴散B 主動轉運C 促進擴散D 膜孔轉運66. 下列屬于劑型因素的是( C )A.藥物的理化性質 B.制劑處方與工藝 C. A、B均是D. A、B均不是67. 在溶媒化物中,藥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順序為( D )A.水合物有機溶媒化物無水物 B.無水物水合物 < 有機溶媒化物C.有機溶媒化物 < 無水物 < 水合物 D .水合物 < 無水物 < 有機溶媒化物68 被認為是較理想的取代注射給藥的全身給藥途徑是(A.鼻粘膜給藥 B.直腸粘膜給藥 C.經皮給藥 D.吸入給藥69 具有自身酶誘導作用的藥物是

16、( )A 氨基比林B 氯霉素C 苯巴比妥D 甲苯黃丁脲70 可認為受試制劑與參比制劑生物等效的相對生物利用度范圍是( A )A. 70% 110% B. 80% 120% C. 85% 125% D. 90% 130%71 某藥靜脈注射具有單室模型特征,則經4 個半衰期后,其體內藥量為原來的( D )A 1/2 B 1/4 C 1/8 D 1/1672 生理因素不包括( D )A 種族差異B 性別差異C 年齡差異D 藥物理化性質73 淋巴系統對哪一藥物的吸收起著重要作用 ? ( C )A 脂溶性藥物B 水溶性藥物C 大分子藥物D 小分子藥物74 弱酸性藥物的溶出速率大小與pH 大小的關系是(

17、A )A.隨pH增加而增加B.隨pH減少而增加C.與pH無關 D.視具體情況而定75 影響口腔粘膜給藥制劑吸收的最大因素是( D )A 酶 B 粘膜損傷和炎癥C pH 和滲透壓D 唾液的沖洗76 既是藥物的主要吸收途徑,又是藥物滲透的主要屏障的是( A )A.角質層 B.毛發與毛囊C.皮脂腺 D.汗腺77 血腦屏障可有效地阻擋哪類藥物進入腦組織 ? ( B )A 脂溶性和非極性藥物 B 水溶性和極性藥物C 中性藥物D 強酸、強堿性藥物78 微粒體酶系主要存在于( )A.肝細胞 B.血漿 C.胎盤 D.腸粘膜79 鹽類(主要是氯化物)可從哪一途徑排泄? ( D )-可編輯修改-A.十二指腸B.空

18、腸C.回腸D.盲腸A.乳汁B.唾液C.肺 D.汗腺-可編輯修改-80 .腸肝循環發生在哪一排泄中?( B )A.腎排泄 B.膽汁排泄C.乳汁排泄D.肺部排泄81 .膽汁由哪一器官分泌 ?( B )A.十二指腸B.膽囊C.肝 D.胃82 .靜脈滴注經3個半衰期后,其血藥濃度達到穩態血藥濃度的(B )A. 94% B. 88 % C. 75% D . 50 %83 .血管外給藥多劑量給藥的血藥濃度-時間關系式是()kaFX01 e nk kt 1 e a -a. Cn= 0e e katV(ka k) 1 e k1 e kaB.Cn=*X ekV(ka k) 1 eknka1 e a ke kak

19、kae1 ekaX。1 enkV(ka k) 1 ekkt eC. Css G 工 ekt 事 ekatD-CnV(ka k) 1 e1 e84 .關于治療藥物監測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治療藥物監測的理論基礎是臨床藥理學B.治療藥物監測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血藥濃度分析技術和臨床藥理學C.開展治療藥物監測的先決條件是現代分析技術的發展D.治療藥物監測的英文簡稱是TI85 .關于生物等效性,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 D )A.兩種產品在吸收的速度上沒有差別 B.兩種產品在吸收程度上沒有差別C.兩種產品在吸收速度與程度上沒有差別D.在相同實驗條件下,相同劑量的藥劑等效產品,它們的吸收速度與程度沒有顯著

20、差別86 .下列(D )屬于劑型因素。87.小腸不包括(D )。A.藥物理化性質B.藥物的劑型及給藥方法C.制劑處方與工藝D.均是88 .消化道分泌液的pH 一般不影響藥物的( B )吸收。A.被動擴散B.主動轉運C.促進擴散D.胞飲作用89 .根據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求出,酸性藥物的pKa-pH = ( A )。A. lg(C u/C i)B. lg(C u XCi)C. lg(C u-C i) D. lg(C i/C u)90 .在溶出為限速過程吸收中,溶解了的藥物立即被吸收,即為()狀態。A.漏槽B.動態平衡C.均是 D.均不是91 .決定肺部給藥迅速吸收的因

21、素是( D )。A.巨大的肺泡表面積B.豐富的毛細血管C.極小的轉運距離D.均是92 .肝微粒體酶系中最重要的一族氧化酶是()。A.單加氧酶B.雙加氧酶C.三加氧酶D.均不是93 .衡量一種藥物從體內消除速度的指標是( D )。A.生物半衰期B.速率常數C.腎清除率D.均不是94 .下列模型中,哪一屬于單室模型靜脈滴注給藥( B )。A./ R % -Jc. aT | - | d. 均不是95 .下列(D )不能表示重復給藥的血藥濃度波動程度。A.波動百分數B.血藥濃度變化率C.波動度D.平均穩態血藥濃度96 .下列屬于膜動轉運特征的是( A )。A.不耗能B.需要載體參與C.有部位特異性D.

22、有飽和現象97 .多晶型藥物中,常用于制劑制備的是( B )。A.穩定型B.亞穩定型C.無定型 D.A、B、C均可98.多肽類藥物可通過()口服吸收。A.十二指腸B.盲腸C.結腸D.直腸-可編輯修改-99 .消化液中的( A )能增加難溶性藥物的溶解度,從而影響藥物的吸收。A.膽鹽B.酶類C.粘蛋白 D.糖100 .漏槽條件下,藥物的溶出速度方程為(A )。A. dC/dt=kSC s B. dC/dt=kS/C s C. dC/dt=k/SC s D. dC/dt=kC s101 .關于注射部位藥物的吸收,正確的敘述是( A )。A.油/水分配系數和解離度對藥物吸收影響很大B.合并使用腎上腺

23、素,可使吸收加快C.肌內注射沒有吸收過程D.血流加快,吸收加快102 .具有自身酶誘導作用的藥物是()。A.苯妥英B.保泰松C.氨基比林 D.華法林103 .某藥物以一級速率過程從體內清除,已知 t1/2為1h,有40%的原形藥經腎排泄消除,其余的為生物轉化,則生物轉化速率常數 kb約為()。A.0.05h -1B.0.14h -1C.0.42h -1 D.無法計算104 .某藥物的組織結合率很高,則該藥的()。A.表觀分布容積大B.表觀分布容積小C.半衰期長D.半衰期短105 .下列屬于單室口服給藥模型的是(D )。A. &B, Xfl X, | X j-C. %K |D. 均不是1

24、06 .下列(C )屬于劑型因素。A.藥物的劑型及給藥方法B.制劑處方與工藝C.A、B均是 D.A、B均不是107 .多肽類藥物以()作為口服的吸收部位。A.十二指腸B.盲腸C.結腸D.直腸108 .血流量可影響藥物在( D )的吸收。A.胃B.小腸C.大腸D.均不是109 .弱堿性藥物奎寧的pKa=8.4,在小腸中(pH=7.0)解離型和未解離型的比為(B )。A.25/1B.1/25C.1D.無法計算110 . 口腔粘膜給藥時,全身作用常采用什么劑型?( D )A.舌下片 B.粘附片C.貼膏D.A、B、C均是111 .對洋地黃毒式的代謝起誘導作用,對甲苯磺丁月尿起抑制作用的是()。A.保泰

25、松 B.苯巴比妥C.苯妥英鈉D.氨基比林112 .清除率表示從血液或血漿中清除藥物的速率或效應,并不表示被清除的()。A.藥物量 B.血液量C.尿量D.血漿量113 .下列模型中,哪一項屬于多室模型 ?( D )j 1 kkA, 4-R . % 口一匚+匚匚二|/均不是114 .血藥濃度變化率與波動百分數的不同是以(A)為基礎。A.穩態最低血藥濃度B.穩態最高血藥濃度C.穩態血藥濃度D.平均穩態血藥濃度115 .下列(D )屬于生理因素。A.藥物理化性質B.藥物的劑型及給藥方法C.制劑處方與工藝D.生理和病理條件差異116 .藥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B )。A.胃B.小腸C.大腸 D.均是117

26、 .各類食物中,(A )胃排空最短。 A.糖 B.蛋白質C.脂肪D.均一樣118 .根據 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求出,堿性藥物的 pKa-pH = ( A )。A.lg (C i/Cu) B.lg (CiXCu) C.lg (Ci-Cu)D.lg (Ci+Cu)119 .下列(D )可影響藥物的溶出速率。A.粒子大小 B.多晶型C.溶媒化物D.均是120 .栓劑的給藥部位以距肛門口( A ) cm為佳。A.2B.4C.6 D.均一樣121 .下列具有酶抑作用的藥物是()。A.氯霉素B.紅霉素C.均是D.均不是122 .速率常數的單位為( A )。A.時間的倒數B.時間

27、C.時間的平方D.均可以123 .下列模型中,哪一個屬于單室模型?(A.xoB.k0D.均是c.xoF-匚 k0124 .血藥濃度變化率的計算公式為(A. (CmaxSSSSCmin )/ Cmax X 100%B.SS(C m axSS SSCmin )/ Cmin X 100%C.( CmSaxCmSn)/平均穩態血藥濃度D.(SS SS SSCmax - Cmin" Cmin125.下列(D )屬于生理因素。A.種族差異B.性別差異C.遺傳因素差異D.均是126 .藥物主動轉運吸收的特異性部位是A.小腸B.盲腸C.結腸D.直腸127 .各類食物中,( C )胃排空最長。A.糖B

28、.蛋白質C.脂肪 D.均一樣128 .弱酸性藥物水楊酸的 pKa為3.0 ,在胃(pH=1.0 )中有( A )以上的水楊酸在胃中呈分子型。A.99 %B.1%C.50%D.無法計算129 .被認為是較理想的取代注射給藥的全身給藥途徑是(130 .能促進脫竣酶的活性,加速腦外左旋多巴脫竣轉變為多巴胺,使腦內達不到治療濃度的是()。A.維生素BiB.維生素B2131 .藥物的總消除速率常數是指(A.經腎排泄B.經膽汁排泄132 .下列模型中,哪一屬于雙室模型C.維生素B6D.維生素B12D )C.生物轉化D.均是(D )。-可編輯修改-»|>艮 k。*>C, F心k D*均

29、不是133.下列( D)屬于生理因素。A.藥物理化性質B.藥物的劑型及給藥方法C.制劑處方與工藝D.年齡差異134 .大腸不包括( A )。A.十二指腸B.盲腸 C.結腸D.直腸135.消化液中的(A)能增加難溶性藥物的溶解度,從而影響藥物的吸收。A.膽鹽B.酶類C.粘蛋白D.糖136 .溶出速度的公式為(A )。A. dC/dt=KSC s B. dC/dt=KS/C s C. dC/dt=K/SC sD. dC/dt=KC s137 .離子導入過程中離子型藥物通過皮膚的主要通道是(A )。A.皮膚附屬器B.表皮C.均是D.均不是138 .下列具有酶誘導作用的藥物是()。A.苯巴比妥B.保泰

30、松C.氨基比林D.均是139 .可以定量比較藥物轉運速率快慢的是()。A. 腎小球濾過率B.速率常數C.腎清除率D.均不是140 . 下列模型中,哪一屬于單室模型血管外給藥() 。141 . 藥物從一種化學結構轉變為另一種化學結構的過程稱為( E )。A. 吸收 B. 分布 C. 排泄 D. 生物利用度E. 代謝142 . 小腸不包括( C ) 。 A. 十二指腸B. 空腸 C. 直腸 D. 回腸 E. B 和 C143 . 弱酸性藥物水楊酸的 pKa 為 3.0 ,在胃( pH=1.0 )中未解離型和解離型的比例為( A ) 。A. 100/1 B. 1/100 C. 100 D. 1 E.

31、 99144 . 生物藥劑學研究中的劑型因素是指( E ) 。A. 藥物的類型(如酯或鹽、復鹽等) B. 藥物的理化性質(如粒徑、晶型等)C. 處方中所加的各種輔料的性質與用量D. 藥物劑型的種類及用法和制劑的工藝過程、操作條件等E. 以上均是145 . 消化液中的( A )能增加難溶性藥物的溶解度,從而影響藥物的吸收。A. 膽鹽 B. 酶類 C. 粘蛋白 D. 糖 E. 脂肪146 . 可以定量比較藥物轉運速率快慢的是( ) 。A. 腎小球濾過率 B. 速率常數C. 腎清除率D. 表觀分布容積E. 均是147 . 大多數藥物吸收的機制是( D )。A. 逆濃度差進行的消耗能量過程B. 消耗能

32、量,不需要載體的高濃度向低濃度側的移動過程C. 需要載體,不消耗能量向低濃度側的移動過程D. 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載體的高濃度向低濃度側的移動過程E. 有競爭轉運現象的被動擴散過程148 . 生物利用度一詞系指到達( C )的相對量。A. 小腸 B. 胃 C. 體循環 D. 肝 E. 腎149 . 下列有關藥物表觀分布容積的敘述中,敘述不正確的是( b ) 。A. 表觀分布容積大,表明藥物在血漿中濃度小B. 表觀分布容積是指藥物在體內分布的實際容積C. 表觀分布容積可能超過體液量D. 表觀分布容積的單位是L/kgE. 表觀分布容積不具有生理學意義150 . 藥物消除半衰期( t1/2 )指的是下

33、列哪一項( D )。A. 吸收一般所需要的時間 B. 進入血液循環所需要的時間C. 與血漿蛋白結合一半所需要的時間 D. 血藥濃度消失一半所需要的時間E. 藥效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時間151 . 在溶媒化物中,藥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順序為( A )。A. 水合物 < 無水物 < 有機溶媒化物 B. 無水物 < 水合物 < 有機溶媒化物C. 有機溶媒化物 < 無水物 < 水合物 D. 水合物 < 有機溶媒化物 < 無水物E. 無水物 < 有機溶媒化物 < 無水物152 . 測得利多卡因的消除速度常數為 0.3465h -1 ,則它的生物半衰

34、期為( C )。A. 4h B. 1.5h C. 2.0h D. 0.693h E. 1h153 . 下列有關藥物在胃腸道的吸收描述中哪個是錯誤的( B )。A. 胃腸道分為三個主要部分:胃、小腸和大腸,小腸是藥物吸收的最主要部位B.胃腸道內的pH值從胃到大腸逐漸上升,通常是:胃 pH13,十二指腸pH56,大腸pH7C. 藥物的透膜性決定了藥物的吸收能力 D. 主動轉運很少受pH 值的影響E. 弱堿性藥如麻黃堿、苯丙胺在十二指腸以下吸收較差168 . 對線性藥物動力學特征的藥物,生物半衰期的說法正確的是( D )。A.與藥物劑型有關B.與給藥劑量有關C.與給藥途徑有關D.同一藥物的半衰期不因

35、生理、病理情況的不同而改變E.生物半衰期是藥物的特征參數169 .下列哪一項是混雜參數(A. K10、Cl B. K12、V C. t1/2、K D. t1/2、Cl E. “、170 .今有A、B兩種不同藥物,給一位患者靜脈注射,測得其劑量與半衰期數據如下,請問下列敘述哪一項是正確劑量(mg )藥物A的t1/2 (h)藥物B的11/2 (h )40103.4760153.4780203.47A.說明藥物B是以零級過程消除B.兩種藥物都以一級過程消除C.藥物B是以一級過程消除D.藥物A是以一級過程消除E. A、B都是以零級過程消除-可編輯修改-171 .藥物由血液向組織臟器轉運的過程稱為(A.

36、吸收B.分布C.排泄D.生物利用度E代謝172 .大腸不包括(A.十二指腸B.盲腸C.結腸D.直腸E.B 和 C173 .下列()屬于生理因素。A.藥物理化性質B.藥物的劑型及給藥方法C.制劑處方與工藝D.年齡差異E.均是174 .各類食物中,(A )胃排空最短。A.糖B.蛋白質 C.脂肪 D.均是 E.B和C 一樣175 .下列哪個公式是單室模型靜脈注射尿藥速度法(B.logC=-Kt/2.303+logCA.log (Xu8-Xu) =-Kt/2.303+logXu00C.logdXu/dt=-Kt/2.303+logKeXD.log AX/ At=-Kt/2.303+logKeKaFXo

37、/(Ka-K)E.A和C都對176 .Fick擴散定律的公式為(A. dC/dt=-DAk(CGI-C ) /h B. dC/dt=-DAk/(CGI-C ) h C. dC/dt=-DAk h/(CGI-C )D. dC/dt=KS/Cs E. dC/dt=KSCs177 . 大多數藥物通過( C )轉運機制穿過生物膜。A.從高濃度一側向低濃度一側的主動轉運B.從低濃度一側向高濃度一側的主動轉運C.從高濃度一側向低濃度一側的被動轉運D.從低濃度一側向高濃度一側的被動轉運E.均不是178 . 某藥必須經常能夠( C ),以產生其特有藥理作用。A.達到高血藥濃度B.從消化道吸收C.在作用部位達到

38、足夠濃度D.原形藥物從尿中排出 E.靜脈注射179 . 如果處方中選用口服硝酸甘油,就應選用較大劑量,因為( D )。D. 首過效應明顯 E. 生物利用度低A.胃腸道吸收差B.在腸中水解C.與血漿蛋白結合率高180 . 腎小管分泌具有如下特征( E )。A.需載體參與B.需要能量,可受 ATP酶抑制劑二硝基酚(DNP )抑制C.由低濃度向高濃度逆濃度梯度轉運D.存在競爭抑制和飽和現象E.以上均是181 . 下列關于藥物在體內半衰期的敘述哪個是正確的( D )。A.隨血藥濃度的下降而縮短B.隨血藥濃度的下降而延長C.在一定劑量范圍內固定不變,與血藥濃度高低無關D.在任何劑量下,固定不變E.與首次

39、服用的劑量有關182 . 消除速度常數的單位是(E )。A.時間B.毫克/時間C.毫升/時間 D.升E.時間的倒數183 . 在新生兒時期,許多藥物的半衰期延長,這是因為( E )。A.較高的蛋白結合率B.微粒體酶的誘發C.藥物吸收很完全D.酶系統發育不全E.阻止藥物分布全身的屏障發育不全184 . 下列有關藥物表觀分布容積的敘述中,敘述正確的是( )。A.表觀分布容積大,表明藥物在血漿中濃度小B.表觀分布容積表明藥物在體內分布的實際容積C.表觀分布容積可能超過體液量D.表觀分布容積的單位是升/小時E.表觀分布容積具有生理學意義185 .根據 Henderson-Hasselbalch 方程式

40、求出,酸性藥物的pKa-pH = ( E )。A.lg (Ci/Cu) B.lg (Ci xCu)C.lg (Ci-Cu) D.lg (Ci +Cu) E.lg(Cu/Ci)186 .Wanger-Nelson法(簡稱 W-N法)是一個非常有名的方法,它主要是用來計算下列哪一個藥動學參數(AA.吸收速度常數KaB.達峰時間C.達峰濃度D.分布容積E.總清除率187 .影響溶出的藥物理化性質有( E )。A.藥物的溶解度B.粒子大小 C.多晶型D.溶劑化物E.以上均是188 .藥物由給藥部位進入( C )的過程稱為吸收。A.胃 B.胃腸道C.體循環D.十二指腸E.均不是189 .大腸包括(C )

41、。A.十二指腸B.空腸 C.直腸 D.回腸E.胃190 .藥物的體內過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下列哪項敘述不正確( D )。C.藥物的消除包括代謝和排泄A. 4個過程是同時存在的B.有些過程不存在,有些過程可忽略D.藥物的配置包括吸收、分布和消除E.以上均不正確191 .下列(E )屬于生物藥劑學的劑型因素。A.藥物劑型B.給藥方法C.制劑處方D.制劑工藝E.均是192 .藥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 B )。A.胃 B.小腸 C.大腸 D. 口腔E.直腸196.下列模型中,哪一屬于單室模型靜脈滴注給藥( B )。A. XoB.k0C. XoD. X0E.均不是193. 藥物的總消除速率常數是

42、指( E )。A.腎排泄 B.膽汁排泄C.生物轉化D.其它消除E.均是194. 大多數藥物吸收的機制是( A )。A.需要載體,消耗能量B.不需要載體,消耗能量C.需要載體,不消耗能量D.不需要載體,不消耗能量E.可能需要載體,消耗能量195. 單室模型靜脈注射的特點包括( )。A.藥物瞬間在機體分布平衡B.體內藥物只有消除,無吸收、分布過程C.消除速率和體內在該時的濃度呈正比D.AC E.ABC196. 假設雙室模型藥物血管外給藥后,藥物的吸收、分布、消除均為一級動力學過程,則下列哪項不符合各房室間藥物的轉運方程( )。A.dX a/dt=-k axaB.dXc/dt= k axa(k12+

43、k 10)Xc+k21xpC.dX c/dt= k axa-(k 12+k 10)Xc+k 21xpD.dX p/dt=k 12Xc-k 21 xpE.均符合197. 藥物擴散通過角質層的途徑是( C ) 。A.通過細胞間隙擴散B.通過細胞膜擴散C.通過皮膚附屬器D.均是E.均不是198. 單室模型口服給藥的藥時曲線特征( )。A.較靜脈給藥多一個吸收相B.曲線有2個特征點:峰點(tmax, Cmax )和拐點(ti , ci)C.曲線可分為三段D. ACE均是199. 生物半衰期的單位是( A )。A.時間 B.毫克/時間C.毫升/時間D.升 E.時間的倒數o200. 對線性藥物動力學特征的

44、藥物,生物半衰期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B )。A.不因藥物劑型而改變B.不因給藥劑量而改變C.不因給藥途徑而改變D.同一藥物的半衰期因生理、病理情況的不同而改變E.與給藥間隔有關207 .下列有關藥物表觀分布容積的敘述中,敘述不正確的是( C )。A.表觀分布容積大,表明藥物在血漿中濃度小B.表觀分布容積是指藥物在體內分布的實際容積C.表觀分布容積可能超過體液量D.表觀分布容積的單位是L/kgE.表觀分布容積不具有生理學意義208 .下列哪項不屬于多劑量單室模型血管外給藥參數( E )。A.平均穩態血藥濃度B.穩態最大血藥濃度C.達坪分數D.蓄積系數E.溶解度209 .下列哪一項是靜脈二室模型速

45、率常數(B )。A.Ka B.K12 C.ke D.kb E.k210 .當某藥溶液劑型的吸收比固體劑型更快更完全時,( D )。A.由于固體劑型實際上不崩解B.溶液劑型是唯一實用的口服劑型C.說明固體劑型配制不好D.可能吸收受到溶解速度的限制E.說明溶液劑型配制好二、填空題(本大題共0題,每題_"分,共 旦分。)1 .在臨床用藥實踐中,通常將最小有效濃度定為穩態_最低血藥濃度 最低中毒濃度定為穩態最高血藥濃度 最小有效濃度和最低中毒濃度之間的血藥濃度范圍稱為坪幅2 . Wagner-Nelson法求算參數ka時,只適用于單室 模型藥物,對于雙室模型藥物要采用法殘數法3 .多劑量給藥

46、血藥濃度與時間的關系式:Cn=C oxe - kt4 .藥物代謝產物的極性一般比原藥物極性低 且代謝后活性_消失或降低 但個別例外。5 .代謝和排泄過程合稱為 _消除 代謝主要在 If進行;此外,_肺、腎也是重要的代謝部位6 . 生物膜的性質有 流動性 _不對稱性 半透性o7 .藥物動力學是應用動力學原理與數學處理方法,定量描述藥物在體內ADME的學科。的擴散溶解理論。8 .溶出速度的理論依據是9 .消除包括 代謝、 排泄10 .肝內最主要的代謝反應是 11.將阿司匹林水解為水楊酸的過程補充完整:COCH+ CH3C00H-可編輯修改-12. 藥物的、和過程統稱為轉運。13. 藥物代謝所涉及的

47、化學反應通常分為兩大類:1相與 2相14. 隔室是根據 與來劃分的。的擴散溶解理論。15. 溶出速度的理論依據是16. 1961年 發表了一篇綜述文章,提出了生物藥劑學這一名詞。17. 將口服降血糖藥甲苯磺丁月尿側鏈烷基的氧化過程補充完整:現NECO哂為CHD現HIEONHCmH:18. 口服藥物的必經通道是 胃腸道19. 注射給藥中,藥途徑可使藥物直接靶向作用部位,常用于腫瘤藥物注射; 藥途徑可用于克服血-腦屏障。20. 吸收的藥物向體內各組織分布是通過 進行的,藥物穿過毛細血管壁的速度快慢,主要取決于血流速度,其次為 通透性21. 藥物在體內的分布不僅與 關系到藥物在組織的蓄積和_中毒_等

48、安全性問題。22. 藥物代謝酶分為 、二大類。_23. 第二相反應即 結合反應 。24. 單室模型中藥物能很快在血液與各組織器官間達到_平衡_, 但并不意味著身體所有組織在任何時刻的_濃度 _都一樣。25. 血管外給藥的三個重要參數為 _K12、 K10、 _K21。26. 設計臨床給藥方案的基本要求是保證血藥濃度達到_有效濃度 水平以上且不引起毒性反應。27. 生物利用度包括_絕對 與_ _相對 。28. 藥物在體內的轉運包括_被動 _、 _載體媒介_、 _膜動 。29. 除一些_弱酸性 藥物外,大多數藥物在胃中吸收較差。30. 血液循環較快的臟器如腦、腎和_肝等,中等的組織有皮膚和_肌肉

49、等,較慢的組織有結締組織和 _脂肪組織_等。31. 藥物從血液向組織器官分布的速度取決于組織器官的_血流速度_和藥物與組織器官的_親和力 ,藥物在作用部位的濃度主要與透入作用部位和離開作用部位的_速度 有關。32. 微粒體酶系主要存在于,非微粒體酶系在_ 及其他組織均有存在。33. 第一相反應包括_氧化 、 _還原 、 _水解 三種。34. 藥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是_腎 ,一般藥物以代謝產物形式排出,也有的藥物以_原型要 排出。35. 藥物動力學最常用的模型是_單室 ,是把藥物體內分布與消除速率相似的部分用 來表征。_36. 血管外給藥的三個重要參數達峰時、峰值、血藥濃度- 時間曲線下面積分別反映

50、制劑中藥物吸收的 、_37. 制定給藥方案的步驟之一是按治療目的要求和藥物的性質,選擇最佳和藥物制劑。_38. 藥物的吸收過程決定藥物進入體循環的 與 , 過程影響藥物是否能及時到達與疾病相關的組織和器官。39. 根據參比制劑不同,生物利用度有_絕對 與_相對 之分。40. 小腸由_十二指腸 、 _空腸 、 _回腸 組成。41. 肌肉注射時,_小分子 可通過毛細血管直接擴散,而分子量很大的藥物以_淋巴 為主要吸收途徑。42. 藥物從血液向組織器官分布的速度取決于組織器官的_血流速度 和藥物與組織器官的_親和力 。43. 藥物代謝的第一相反應包括氧化_、 _還原 、水解。44. 腎小球濾過作用的

51、大小以_腎小球濾過率表示。45. 非口服給藥中,生物利用度最高的三種給藥途徑是_靜脈注射 、 _舌下 、 _鼻黏膜 。46. 藥物動力學的一級速度過程的特點: ; ;一次給藥情況下,尿排泄量與劑量成正比。47. 是藥物制劑生產、流通與使用時的最低質量要求, 已成為國內外仿制或移植品種的重要評價內容。48. 藥物的 、 和 過程稱為處置。49. 藥物吸收受隨pH 變化而產生的 和的比例及 所支配的假說,稱為pH 分配假說。50. 小腸是藥物的主要部位,也是藥物 的特異性部位。51. 肌內注射時,藥物可以 及兩種方式轉運,通過速度比其它生物膜快。52. 吸入給藥時的粒子可到達肺泡;肺泡中存在肺泡孔

52、,因此肺部可成為一些較好的給藥部位。53. 藥物經皮吸收的主要途徑是,另一條途徑是通過皮膚的 ;藥物積蓄的主要部位是。54. 藥物代謝反應的酶系通常分為 和兩類。55. 藥物的腎排泄量=量 量 量。56. 單室模型的藥物,靜脈注射給藥的體內過程基本上只有過程,其體內的轉運規律完全取決于 和。57. 生物利用度研究包括和兩個方面的內容。58. 除血管外給藥外,藥物都經過過程,藥物的_ 與 過程合稱為消除。59. 大腸由 、組成。_60. 藥物在體內分布后的血藥濃度與藥理作用有密切關系,決定或。61. 腎小管分泌是過程,其分泌的藥物主要為_ 。_反映。62. 藥物在體內的分布程度可用。63. 根據劑型對藥物吸收的影響,口服液體制劑中起效最快的是,口服固體制劑中起效最快的是。64. 氣霧劑可用于、 等非口服給藥。65. 隔室是根據與來劃分。66. 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方法有、尿藥數據法和_ 。67. 藥物的體內過程包括、分布、_ 、。_68. 被動擴散吸收有兩種形式,即 、。_69. 鼻腔主要吸收部位是和。_70. 眼部吸收有兩種方式,其中 吸收是眼局部用藥的有效吸收途徑;藥物經_ 吸收,是進_入體循環的主要途徑。71. 直腸粘膜給藥時,藥物主要通過途徑透過直腸粘膜;直腸給藥主要適用于且無 的藥物72. 藥物代謝時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