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 18高二歷史第一課至第十二課復習鞏固練習題高二歷史第一課至第十二課復習鞏固練習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3030 小題,共小題,共 0 0 分)分)1漢武帝時期,禁止其它思想傳播,確立儒家學說為正統思想,這一措施被稱為 A.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B.百家爭鳴 C.焚書坑儒 D.重農抑商2儒家學說在秦朝遭到沉重打擊,在漢代上升為國家的統治思想。這種變化同它自身的與時俱進有密切關系。同先秦儒學相比,經過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漢代儒學( ) A堅決排斥了陰陽五行之說 B從批判時政轉變為維護現實統治 C提出了“為政以德”的觀點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華3某思想家說:“我之出而仕也
2、,為天下,為萬民,非為一姓也”他所反對的是( )A民主共和制 B中央集權制 C專制主義制度 D 君主立憲制4 漢書元帝紀載:宣帝曾經訓斥太子與儒士們的關系過于密切:“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宣帝所說的“自有制度”的實質是 A仁政愛民 B無為而治 C嚴刑竣法 D儒表法里5春秋戰國時期之所以被后世推崇,是因為一些在歷史的星空中永恒閃耀的名字:老子、孔子、墨子、孟子。他們針對社會和學術上的問題,爭相發表不同的見解,相互詰難、批駁。歷史上將這一局面稱為A、百家爭鳴 B、焚書坑儒 C、獨尊儒術 D、百花齊放6清朝時期,某地方官府倡導鄉飲酒禮,酒禮由州官擔任主持人,行禮致辭
3、為:“敦崇禮教,舉行鄉飲,非為飲食,凡我長幼,各相勸勉。為臣盡忠,為子盡孝,長幼有序,兄友弟恭,內睦宗族,外和鄉黨” 。該致辭所包含的中國古代傳統觀念有宗法觀念 忠孝觀念 等級觀念 神道觀念A. B. C. D.7 “理會得熟時,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歷、刑法、天文、地理、軍旅、職官之類,都要理會,雖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識個規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 ”這段話提倡的是( )A格物致知 B發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致良知8某思想家強調孝、悌、慈等倫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這位思想家是(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陽明9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首次明確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
4、策。下列能體現出孔子“教育公平”思想的是( ) A “有教無類” B “舉一反三” C “溫故而知新” D “當仁不讓于師”10南宋朱熹說:“三綱五常,禮之大體,三代相繼,皆因之而不能變” 。其思想2 / 18 A主旨在于維護社會和諧發展 B體現了封建倫理道德觀念C與封建專制制度建立相適應 D反映了對儒學的批判繼承11諾貝爾獎獲得者曾說:“人類社會要在 21 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 2500 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孔子的智慧是通過孔子思想表現出來的。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A. “仁”和“禮” B. “兼愛” “非攻”C. “齊一萬物” D. “法、術、勢”12春秋戰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對歷史
5、和現實的看法大多持一種“今不如昔”的史觀,惟一例外的是( )。A老子 B孔子 C莊子 D韓非子13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謬,非圣無法” , “排擊孔子,別立褒貶” 。這里的“某人”是指A李贄 B黃宗羲 C顧炎武 D王夫之14下列選項中的“天”字,意思較為接近的是董仲舒的天人感應思想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忘天賦人權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A B C D15中華法系的特征是“以禮入法” ,這里的“禮”主要是指( )A.等級 B.教化 C.習俗 D.祭祀16王夫之是清朝的一位思想巨人,他猛烈抨擊“孤秦” “陋宋” 。這一思想的歷史價值主要在于A反對禮教的虛偽與官場的欺
6、詐 B開清代考據學之先河C抨擊了歷代帝王把天下當私產的做法 D提出了為君之道和治國之道17清風吹動旗幡,一人說是風動,一人說是幡動。禪宗六祖慧能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而是兩位心動。在世界的本原問題上,與慧能的觀點有相似之處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程顥 C朱熹 D王陽明18據史料記載,明朝重臣海瑞五歲的女兒因為從男性家僮手中接了一塊餅吃,便被海瑞以 “男女授受不親”為由關以禁閉,直至餓死。這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A海瑞治家嚴謹 B儒學地位衰落 C理學摧殘人性 D世風每況愈下19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長于先生。 ”這是中國對聯藝術中非常典型的雙關聯。對“朱子高于孔子
7、”寓意的最佳解釋是A朱熹建立了系統的心學理論 B朱熹繼承和發展了儒家學說C朱熹使儒學成為封建正統思想 D朱熹的學說比孔子更加科學20 “所謂不知春秋 ,不能涉世;不精老莊 ,不能忘世;不參禪,不能出世。3 / 18”從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點是( )A注重以人為本的理念B注重研究社會現實C著重研究人與自然的關系D重視研究人的前世來生21古代中國啟蒙讀物三字經開篇寫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中國最早主張“性本善”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朱熹22朱子說“朱有天地之先,畢竟先有此理” 。這說明儒學家開始從一個新的角度來思考人間的倫理綱常。這個新的角度是A從政治需
8、要出發 B從天人關系出發C從萬物本源出發 D從人的本性出發23儒家思想能夠上升為國家的統治思想,與它自身的不斷改造和發展有密切關系,主要表現在( )孔子提出“仁”的思想 荀子主張禮法并施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君權神授” 朱熹提出“存天理,滅人欲”A B C D24郭沫若把春秋戰國時比擬為“第一次五四運動” ,指出是“社會的轉變”促成了這一時代的“百家爭鳴,群花怒放” 。這一時期“社會轉變”的表現是( )分封制崩潰,井田制瓦解 各種政治力量異常活躍各種思想交相輝映 中央集權制度確立A. B. C. D.25關于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繼承和發展了戰國時期的“民
9、本”思想 B從根本上否定君主制C提出了“經世致用”的主張 D反映了商品經濟的發展26春秋戰國時期的某學派代表人物認為:萬物是沒有界限和差別的,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為小” 。該學派是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27 “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與這佛家偈語提倡的修煉方式類同的是( ) A無為寡欲 B格物致知 C內心反省 D經世致用4 / 1828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想家提倡“實學” ,強調把學術研究和現實的政治了解起來 ,由此而形成的思想是( )A重農抑商 B工商皆本 C經世致用D民主科學29理學是中國古代最為精致、最為完備的理論體系,其影響至深至巨。下列屬于宋
10、明理學代表人物的是程顥、程頤 朱熹 陸九淵、王守仁 李贄A. B. C. D.30梁啟超說:“他的政治理想,從近日青年眼光看去,雖平平無奇,但三百年前有這等議論,不能不算人類文化之一高貴產品。 ”他評價的是(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C李贄的焚書 D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31 (2011 年江蘇會考 22 題) 江蘇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 中堅持德育為先,提出加強道德教育,強化道德修養,培養良好品質。下列歷史人物中,特別重視道德修養的是A但丁 B蘇格拉底底 C馬丁路德 D克利斯提尼32 (2009 年黑龍江會考 21 題)15 世紀后期,意大利文藝
11、復興進入全盛時期。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開創了現實主義藝術的新時代,是文藝復興的光輝代表。他們的作品主要體現了當時的 A.蒙昧主義思想 B.人文主義思想 C.禁欲主義思想 D.浪漫主義思想33 (2012 年 3 月肇慶模擬)有位宋代的儒學大師,在思想上深信“心”是世界的本源,而要了解宇宙的真相,只須向內探索,不必向外格物窮理。請問他是A程顥 B朱熹 C陸九淵 D王守仁34 (2009 年安徽會考 19 題)下圖是東晉王羲之的書法作品蘭亭序 (摹本,局部) 。該作品的字體是 A.篆書 B.隸書 C.楷書 D.行書35 (2011 年 11 月沂源縣期中 23 題)明末清初的進步思想家提倡以
12、史為鑒,將學術研究與社會現實相結合,由此而形成的思想是A經世致用 B工商皆本 C民主科學D重農抑商5 / 1836 (2012 年 3 月揭陽一模) “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完全從個人的角度和利益出發,忽視道德追求功利。 ”體現了下列哪一人物的思想 A泰勒斯 B普羅塔哥拉 C盧梭 D馬丁路德37 (2011 年 11 月濰坊市三縣期中 24 題)西漢時期災異頻發。每當災害發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詔。據黃仁宇先生統計, 漢書中記載皇帝頒布“罪己詔”多達三十三次。這反映了A “天人感應”學說 B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C “大一統”的主張 D “三綱五常”學說38 (2011 年 12 月北京昌平
13、區月考 14 題)戰國時代諸子百家中,最符合當時社會發展潮流并為秦始皇治國所用的指導思想是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39 (2012 年 1 月濟寧質檢 3 題)古人常用“學富五車”來形容學問淵博,但這也反映出書寫工具的落后。在中國古代,讀書人不用學習五大車的竹簡也可達到“學富五車”的程度應始于A西周 B秦朝 C漢朝 D唐朝40 (2011 年江蘇會考 6 題) “道光八年以后,以演唱革新后的西皮調而著稱的湖北藝人王洪貴和李六等人進京,加入了徽班,1845 年前后,在進京的湖北演員余三勝、譚志道等人的努力下,西皮和二黃終于交融在一起,皮黃戲正式形成。 ”在此基礎上中國古代戲
14、曲藝術中誕生了 A昆曲 B元曲 C秦腔 D京劇41(2010 年 11 月沈陽市級重點協作校高二期中 25 題)16 世紀西歐大陸宗教改革運動發生的根本原因是 A文藝復興使人文主義深入人心 B羅馬教廷與西歐各國王權的矛盾激化C剝奪天主教會的土地和經濟特權 D資產階級要求沖破封建神學思想的束縛42(2011 年 1 月揚州市調研 15 題)右圖是某電影的宣傳海報,它再次引發了世人對國粹京劇的關注。以下相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6 / 18A京劇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古代戲劇的成熟 B這部電影,可以做為研究京劇藝術的可靠史料 C通過該電影,我們可以了解到一些京劇“旦角”的知識D在乾隆年間,徽劇與漢劇合
15、流,京劇出現43 (2011 年 12 月金麗衢十二校聯考 1 題)右圖為漢畫像石“講經圖” ,圖片中的“經”應是:A 佛經 B 圣經 C 五經 D 道德經44 (2011 年 1 月山東濰坊市質檢 24 題)15 世紀中期,阿拉伯商人到意大利經商,他發現當地人熱衷于討論( )A知識與美德 B人性與神性 C民主與法制 D教會與上帝 45 (2011 年海南會考 4 題)在我國文學史上,還沒有一部作品能把愛情的悲劇寫得像它那樣激動人心,也沒有一部作品能像它那樣把愛情悲劇的社會根源提示得如此全面、深刻。該作品是A 在國演義 B 水滸傳 C 西游記 D 紅樓夢46 (2012 年 1 月石家莊一模
16、5 題)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這一主張出自A墨家學派 B儒家學派C道家學派 D法家學派47 (2011 年 1 月寧波市高三調研 4 題)下列關于文人畫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文人畫的鼻祖是蘇軾,創作時強調個性表現 B文人畫是中國畫的精粹,以花鳥為主要創作題材 C文人畫集中體現畫家全方位的文化素養 D文人畫是科舉取士的重要內容之一48 (2011 年 11 月北京西城區期中 11 題)下圖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蘭亭序(部分摹本),它可用來研究中國古代的7 / 18A小篆 B隸書 C行書 D草書 49 (2011 年 12 月洛陽市一模 4 題)意大利畫家米開朗琪羅整
17、理的著名雕塑作品哀悼基督取材于圣經故事: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圣母瑪利亞保著死去的兒子耶穌無比痛苦。該作品的主要創作意圖是 A宣揚上帝的神圣 B倡導信仰即可得救 C宣揚圣母的慈愛 D歌頌真實自然的人性50 (2011 年 1 月福建會考 27 題)文藝復興時期,與但丁的神曲并列,享有“人曲”美稱的文學作品是 A彼特拉克的歌集 B薄伽丘的十日談 C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 D馬丁路德的九十五條論綱 51 (2010 年河南高中會考 28 題) 孟子公孫丑上曰:無羞惡之心,非人也。下列思想言論,與材料所體現的思想有相似之處的是( )A人是萬物的尺度 B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 C美德即知識 D萬物都是由水形
18、成的52 (2011 年 1 月河南會考 34 題)在中國戲曲舞臺上,有一幅對聯寫到:“三五步千山萬水,六七人百萬雄兵” 。這是戲曲表演的一個重要特征。它體現了戲曲表演的( )A真實性B通俗性C虛擬性D優美性53(2012 年 1 月臺州市期末 5 題)中國象棋棋子中的“炮”,有時也寫作“石”字旁。“火”字旁的“炮”出現最早應在A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B唐宋時期 C元明時期 D晚清時期54 (2011 年 1 月中山市高三統考 2 題)2010 年春晚歌曲龍文描繪了一種傳統藝術:“一彈戲牡丹,一揮萬重山;一橫長城長,一豎字鏗鏘;一畫蝶成雙,一撇鵲橋上;一勾游江南,一點茉莉香” 。這種藝術形式是(
19、 )A繪畫藝術 B戲劇表演 C篆刻藝術 D書法藝術 55 (2011 年 1 月沈陽市級重點聯合體高二期末 24 題)直到 19 世紀初,德國人還自嘲說英國擁有海洋,法國擁有陸地,而德國只有“思想的天空” 。德國在擁有“思想的天空”方面的主要成就是( )8 / 18雪萊創作西風頌 塞萬提斯寫出唐吉訶德薄伽丘創作十日談 康德創立“批判哲學”A B C. D56 (李林川老師原創)鄭板橋寫就一首贊美黃慎繪畫詩,詩云:“愛看古廟破苔痕,慣寫荒崖亂樹根。畫到精神飄沒處,更無真相有真魂。 ”在此整理更多強調( ) 。 A關注整理的思想內涵 B藝術作品應取材于現實生活C山水畫應是獨立畫種 D畫家需要直面慘
20、淡的社會現實57 (2011 年 1 月山東濰坊市質檢 23 題)圖 5 是 2010 年廣州亞運會吉祥物形象時尚、動感可愛的五只羊,分別取名為“阿祥”“阿和”“阿如”“阿意”“樂羊羊”,組成“祥和如意樂洋洋”。這幅圖畫應屬于( )圖 5A油畫 B彩陶畫 C文人畫 D風俗畫58 (2008 年高考廣東理科基礎 62 題)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主流表達形式從詩、詞轉變到散曲、小說。這反映了 A自然經濟緩慢解體 B城市經濟逐漸繁榮C中央集權不斷加強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59 (2011 年 3 月山東省濰坊三縣質檢 20 題) “熱愛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人文精神強
21、調人的價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觀點與此相符的是( )A “人是會說話的工具” B “存天理,滅人欲”C “人是萬物的尺度” D “信奉圣經,獻身上帝”60 (2011 年 11 月德州期中 23 題)2011 年的春節聯歡晚會現場,周杰倫一曲蘭亭序將中國文化的精粹書法藝術與現代的高科技有機結合,演繹了一種新的藝術風味。這首歌取材于下列哪位書法家的作品A王羲之B王獻之C歐陽詢D張旭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4 4 小題,共小題,共 0 0 分)分)61 (2010 年 11 月南京師大附中高三期中 31 題)閱讀下列材料(23 分)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為主,
22、君為客。今也以君為主,天下為客,然則為天下9 / 18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黃宗羲原君 材料二 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于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顧炎武日知錄材料三 明清時期,詩、詞、散文等傳統文學體裁漸趨衰落,通俗文學勃興,小說、戲曲等大眾化形式成為文學藝術的主流。 中國古代史材料四 明清時期,追求抒情與寫意風格的文人畫成就突出。請回答:1)材料一、二中,都提出了“天下”這一命題,黃宗羲認為“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這一觀點的提出有何進步意
23、義?(2 分)顧炎武是如何界定“亡國”與“亡天下”這一概念的?(4 分)在“保國”和“保天下”中百姓的責任有何不同?(4分)材料二中的一段話后來被粱啟超概括為哪一句名言?(2 分)(2)據材料三說明明清時期文學藝術發展的新特點。觀察材料四說明文人畫所具有的鮮明特征。 (4 分)10 / 18(3)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明清時期思想文化領域出現新交化的時代背景。 (3分)并說明經濟與思想文化之間的關系。 (4 分)62 (19 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學校,所以養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才能)皆出于學校。而后設學校之意始備。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學校材料二:治天下猶曳
24、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許。君與臣共曳木之人也。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原臣材料三: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罷丞相始也。宰相一人,參知政事無常員。每日便段議政。天子南面,宰相、六卿、諫官東西面以次坐。其執事皆用士人。凡章奏進呈。六科給事中主之,給事中以白宰相。宰相以白天子,同議可否,天子批紅。天子不能盡,則宰相批之,下六部施行。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置相請回答: (1)據材料一,黃宗羲認為“學校”的職能有哪些?(2 分)體現了他怎樣的政治設想?(2 分)11 / 18(2)據材料二,黃宗羲對君臣關系是怎樣認識的?(2 分)其目的何在?(2 分)(3)據材料三,黃宗羲對宰相制度的設置、作用是如何認識的?(2
25、 分)其真實意圖是什么?(2 分)明清時期君權與相權的關系較前朝發生了怎樣的變化?(2 分)(4)據所學知識,概括明清時期思想活躍局面產生的背景及黃宗羲思想的時代特色。(5 分)6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桀紂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12 / 18天下也。 孟子離婁上材料二 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以此見天心之仁愛,人君而欲止其亂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盡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舉賢良對策材料三 厚斂于民以養禽獸,而使民饑以死,則無異于驅獸以食人矣蓋侈用則傷財,傷財必至于害民。故愛
26、民必先于節用。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材料四 蓋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是故桀紂之亡,乃所以為治也,秦政、蒙古之興,乃所以為亂也。為臣者輕視斯民之水火,即能輔君而興,從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嘗不背也。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請回答:(1)材料一認為天下得失的關鍵因素是什么?為此,孟子提出了怎樣的政治主張?(2 分)(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張和目的?這一時期儒學地位發生了什么變化?(4 分)(3)材料三中朱熹認為愛民的關鍵是什么?這一時期儒學的地位如何?(2 分)13 / 18(4)據材料四,指出黃宗羲評價天下治亂的標準。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張?據所學知識,指出明末清初以黃宗羲為代表的
27、進步思想家對儒學發展的影響。 (3 分)(5)綜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階段的儒學家治國理念的共同之處。從儒學家的努力與儒學地位的變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認識?(2 分)64 (2011 年 1 月北京市石景山區高三期末 31 題) (8 分)德國雅斯貝爾斯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一書中說,公元前 800 年至公元前 200 年之間,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這段時期是人類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時期。在軸心時代里,各個文明都出現了偉大的精神導師古希臘有蘇格拉底中國有孔子他們提出的思想原則塑造了不同的文化傳統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們雖然遠隔萬里,但卻有許多相通的地方。請回答: (1)結合所學分別指出孔子和蘇格拉底的核心
28、思想。 (2 分) (2)簡要說明他們二人思想原則中的“相通的地方” 。 (2 分)(3)從思想和政治兩個方面分析孔子和蘇格拉底的思想對東14 / 18高二歷史第一課至第十二課復習鞏固練習題高二歷史第一課至第十二課復習鞏固練習題參考答案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A 2B 解析:漢朝時期儒學經過董仲舒的改造,以思想上的統一維護政治上的統一。3C 解析:可直接讀取材料信息,為天下萬民服務而并非為君主實現其專制統治服務,從自于明清之際的民主思想家黃宗羲明夷待訪錄 ,反映出其反對封建專制思想,故選 C 符合題意。4D 解析: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后,儒家思想成了正統,但要注意經過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是
29、糅合法、陰陽家等的思想,故漢武帝之后的治國思想實質儒法結合,外儒內法。5A 6C 解析:關鍵句:為臣盡忠,為子盡孝,長幼有序,兄友弟恭,內睦15 / 18宗族,外和鄉黨。反映了宗法、忠孝和等級觀念,神道觀念無從體現。7A 解析:格物致知的含義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8D 解析:此題考查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的思想主張。王陽明主張“良知”是心之本體,是人人生而俱來的、先驗的、普遍的“知” ,這種“知”是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的本然,故判斷為王陽明。9A 解析:孔子以前, “學在官府” ,只有貴族子弟有權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貴族子弟才有當官的資格。到了孔子的時代,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都
30、在下移,為私人辦學提供了機會。孔子正是抓住了這一機會,開始了其創辦私學的職業生涯,希望通過興辦教育來培養“賢才”和官吏,以實現其政治思想。在教育對象問題上,孔子明確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思想。 “有教無類”的意思是無分貴族與平民,不分國界與華夷,只要有心向學,都可以入學受教。10B 解析:三綱五常是封建倫理道德觀念的象征,朱熹強調三綱五常的地位,正是體現了其維護封建倫理道德觀念,維護封建統治的理念。A 與題意不符合,C 朱熹為南宋時期的任務,封建專制制度建立是秦朝的。D 項朱熹并沒有對儒學進行批判。11A 12D 解析:老子和莊子屬于道家,他們持退化史觀;孔子對春秋時期禮崩樂壞的現狀不滿,向往西
31、周;韓非子作為法家代表,主張不斷變革,認為社會不斷向前發展。13A 解析:在所給選項中,李贄最有個性,是為“離經叛道” ,他反正統,反傳統,尤其是“咸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也,故未嘗有是非也”可作此題的解題提示。14D 解析:根據所學, “天人感應”中“天”指上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天”有宇宙之意,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天賦人權”中的“天”相似,指自然(界) ,本題選 D 項。15A 解析:“禮” ,我們常指周朝的“禮” ,是周朝為了體現貴賤尊卑制定的制度。選 A 項。16C 解析:王夫之猛烈抨擊“孤秦” “陋宋”就是抨擊秦宋以及其他封建統治者以天下為私產的做
32、法,選擇 C 項。17D 解析:本題最好使用排除法,孔子倡導儒學,朱程倡導理學,而王陽明提倡的是心學,強調進行內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復良知。故選 D 符合題意。18C 解析:在傳統理學影響下,人們要遵循傳統的道德規范: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等。這些道德規范雖然在培養民族性格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但是也扼殺了人的天性,摧殘了人性。而題干海瑞的做法就是這些道德規范消極性的體現。19B 解析:從“朱子高于孔子”可知對聯認為朱子的成就要高于孔子的成就,也即 B 項。20B 解析:“所謂不知春秋 ,不能涉世” ,其強調“涉世” ,著眼于“世” ,體現注重研究社會現實。16 / 1821B 22C 解析:根據
33、題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學史實朱熹從一個新的角度來思考人間的倫理綱常指的是提出理是世界的本質。所以此題正確選項是 C。23D 解析:題干要求“儒家思想能夠上升為國家的統治思想” ,而屬于儒家思想的初創,故故排除;都說明了儒家思想與時代同發展,吸收了其它學說的優點。24D 解析:此題可采取排除法,因為從整個社會來講,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是在秦朝建立后,因此 D 項為正確答案。25B 解析:根據所學,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思想,在政治上反對君主專制獨裁;經濟上重視手工業和商業,提倡“經世致用” ;思想上批判繼承傳統儒學。據此 ACD 三項說法符合所學,B 項“根本上否定君主制”錯誤,思想家們只是批判君主專制
34、統治。26B 27C 解析:佛家偈語大意是嚴格要求自己,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思想。了解各選項,C 項宋明時期的心學主張“內心反省” ,即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復良知就能成為圣賢,這就強調了自我的主動作用,激勵人們奮發立志。本題選 C 項。28C 解析:重農抑商的是歷代王朝的經濟政策,明清進步思想家對此是持反對的,而民主科學則是新文化運動時期的指導思想,AD 兩項排除;BC 兩項都明清進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張,但 B 項與題意不符,正確選項是 C 項。明清之際,理學僵化,空談義理,因此,提倡“實學” ,主張經世致用。29A 30D 解析:本題解答的捷徑是“時間”
35、 ,梁啟超時代之前的三百年,即明末清初。注意李贄是明朝中期。 31B 32B 33C 34D 35A 解析:該題較簡單,題干中給出的就是經世致用的含義,直接可得出答案。36B 37A 38C 39C 40D 41D 解析:根據題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學史實根本上反映了資產階級不僅要在思想上要打破神學世界觀,而且要在政治上擺脫天主教會的束縛,所以此題應該選擇 D。42C 解析:A 不正確,元雜劇把中國的戲曲藝術推向了成熟。B 項中的“可靠”表述不嚴謹。D 項中的時間“乾隆年間”不正確。道光年間,徽劇與漢劇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間曲調的唱腔、劇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個新劇種,就是后來的京劇。梅蘭芳飾演“旦
36、角” ,故選 C。43C 44B 解析:從題“15 世紀中期” “意大利”等信息,可以了解到 1417 世紀文藝復興,首先在意大利興起。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頌自然的人性,本題選 B 項。45D 46C 47C 48C 解析:“王羲之的代表作蘭亭序 ”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49D 50B 51C 52C 解析:“三五步千山萬水,六七人百萬雄兵”可以看出戲曲表演的虛擬性、夸張性。53B 54D 55D 56A 解析:從詩歌的后兩句入手。57D 解析:油畫是西洋畫的主要畫種之一,快干性的植物油調和顏料,在畫布亞17 / 18麻布,紙板或木板上進行整理的一個畫種。彩陶畫指畫在彩陶上的繪畫。文人畫是畫中帶有文人情趣,畫外流露著文人思想的繪畫,一般融文學、書法、篆刻、繪畫等為一體。是以社會生活風習為題材的人物畫。始于漢代,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為一代名作。南宋時在臨安(今浙江杭州)流行一種“堂畫” ,亦稱“風俗畫” 。清末吳友如點石齋畫報中有很多作品,均屬風俗畫。建國后的風俗畫,反映了新的題材、新的人物。本題中吉祥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堅果品種分類及儲存方法考核試卷
- 禮儀用品行業創新驅動發展考核試卷
- 紡織品防縮水處理考核試卷
- 漁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挑戰與解決辦法考核試卷
- 地質勘查設備在礦山救援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社區居民健康檔案管理考核試卷
- 紡織品在汽車安全帶的安全性能考核試卷
- 荊楚理工學院《養老金規劃》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期中模擬數學試題含解析
- 泰山護理職業學院《健美操三》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09幾何大題綜合-【黃金沖刺】考前10天中考數學極限滿分沖刺(浙江專用)原卷版+解析
- 2024-2025學年四川成都錦江區教科院附屬中學高一新生入學分班質量檢測數學試題【含答案】
- 2023年廣東東莞東華高級中學自主招生英語卷真題(含答案詳解)
- 醫護人員勞動保護制度
- 人工智能技術下的監管挑戰
- GB/T 4706.53-2024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第53部分:坐便器的特殊要求
- 化工企業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培訓考試卷(后附答案)
- 《智能網聯汽車用攝像頭硬件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編制說明
- 2024公務員培訓合同協議書模板
- 2024年3月ITSMS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基礎(真題卷)
- 停工檢修安全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