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必修ⅰ岳麓版第15課辛亥革命學案3_第1頁
歷史必修ⅰ岳麓版第15課辛亥革命學案3_第2頁
歷史必修ⅰ岳麓版第15課辛亥革命學案3_第3頁
歷史必修ⅰ岳麓版第15課辛亥革命學案3_第4頁
歷史必修ⅰ岳麓版第15課辛亥革命學案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5課 辛亥革命【課標要求】1. 簡述辛亥革命的主要過程;2. 認識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中華民國的歷史意義。【三維目標】1.知識與能力:了解辛亥革命革命的背景、主要過程及其重大事件(同盟會成立,武昌起義,中國民國成立,清帝退位,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辛亥革命若干歷史場景的思考分析和探究,理解辛亥革命對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影響,學會正確評價辛亥革命。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革命先烈的革命斗志和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培養愛國主義情感。【教學重點】武昌首義、 中華民國的建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教學難點】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和教訓【課前準備區】自主學習教材,獨立思考問題一、

2、背景1原因: 義和團運動  失敗后,帝國主義列強加緊了對中國的控制和掠奪;清政府內外交困,試圖通過 新政  來挽救統治危機。2.條件:(1)組織基礎:中國同盟會的成立;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黨人成立 興中會  等革命團體,決心推翻清王朝,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1905年,第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中國同盟會  在東京成立。同盟會以“_驅除韃虜_,_恢復中華_,_創立民國_,_平均地權_”為宗旨,被孫中山概括為_三民主義_。同盟會以_民報_為機關刊物。(2)思想基礎:三民主義。同盟會成立后,同

3、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 改良派  圍繞要不要 以暴力推翻清政府  ,要不要 建立共和政體  等問題展開思想論戰,大力宣傳其政治綱領。(3)軍事準備:革命黨人在宣傳 革命理論  的同時,還多次發動 武裝起義  。其中1911年 黃興等人 發動的 廣州  起義最為有名。 二、經過1爆發:武昌首義(1)概況: 1911  年10月10日, 熊秉坤  和 金兆龍  率先發難,武昌起義爆發。(2

4、)結果:起義勝利后,成立 湖北軍政府。宣布“五族共和”,定國號為 “中華民國 ”。(3)影響:武昌起義震撼了清王朝的統治。短短一個月,全國十幾個省相繼宣布獨立,許多 少數民族  地區也發生了響應武昌起義的革命運動。清王朝在全國的統治土崩瓦解。2高潮(1)成立民國:1912年元旦, 孫中山 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 臨時政府  成立,以 五色旗   為國旗。(2)頒布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 1912  年3月頒布,是近代中國第一部具

5、有 資產階級共和國   憲法性質的國家臨時大法,具有反封建專制制度的意義。(3)帝制的終結:1912年2月,宣統帝 下詔退位,清王朝 260  多年的統治宣告結束。三、結果及意義1結果:1912年3月,袁世凱在 北京  就任臨時大總統,竊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實。原因:袁世凱手握重兵,具有一定的政治資本;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 同盟會  的渙散,立憲派和舊官僚的破壞;帝國主義的支持。2意義:性質: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 資產階級民主  革命;作用:它推翻了中國2000多年的&

6、#160;君主專制   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從此, 民主共和  觀念深入人心。【課堂活動區】合作探究重點 互動撞擊思維閱讀教材第一目的內容,完成13題1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是( )A.光復會 B.日知會 C.興中會 D.同盟會2三民主義不包括( )A.民族主義 B.民權主義C.民生主義 D.民主主義3.近代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和思想家章炳麟在1905年寫了一幅對聯,上聯是:今日幸頤和,明日幸北海,幾忘曾幸古長安。億兆民膏血輕拋,只顧一人慶有;下聯是:五旬割交趾,六旬割臺灣,七旬又割東三省,數千里版圖盡棄,每逢萬壽疆無。此聯

7、抨擊的現象主要是( )A西方侵略者的貪婪 B廣大人民的麻木C外交官員的賣國 D最高統治者的腐朽4.“然是役也,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為之含悲,風云因而變色,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則斯役之價值,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之役并壽。”孫中山這句話說的是哪一次武裝起義( )A. 萍瀏醴起義 B. 浙皖起義C. 鎮南關起義 D. 廣州黃花崗起義閱讀教材第二目的內容,完成58題5葉圣陶在一則日記中寫道:“課畢后閱讀報紙,見專電欄中有云:武昌已為革(命)黨所據,新軍亦起而相應從此而萬惡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記反映的重要

8、事件是( ) A、黃花崗起義 B、武昌起義 C、義和團運動 D、南昌起義6.上題中日記中的“萬惡之政府”指( )A清政府 B南京臨時政府 C北洋政府 D南京國民政府7. 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初,張之洞任湖廣總督多年。有人把武昌起義的發生說成是張之洞“種豆得瓜。”這種說法的依據是( )A張之洞橫征暴斂,埋下了人民仇清的種子B張之洞在鄂開展洋務,客觀上為革命準備了物質條件C張之洞殘酷鎮壓人民反抗,引發了人民更強的反清情緒D張之洞思想守舊頑固,使革命在沉默中爆發8. 某年出版的日本報紙,關于中國事件的報道,使用了下列小標題:“點燃革命之火”,“武漢的形勢”,“排滿興漢宣言”,“列國的態度”等。這些

9、文章集中報道的可能是( ) A太平天國運動 B八國聯軍侵華 C甲午戰爭 D辛亥革命閱讀教材第三目的內容,完成915題9. 今年是辛亥革命爆發100周年,北京、南京、武漢、廣州、中山都想申請紀念活動主辦權,其中南京的理由是( )A辛亥革命在南京爆發 B在南京實現了第一次國共合作C中華民國在南京成立,并頒布臨時約法 D三民主義在南京提出10.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第一條規定:“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其實質意義是( ) A否定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B人民在政治上翻身成為國家主人C確定了民主共和的基本原則 D為資本主義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11.1912年成立的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被稱為亞洲第一個“美國式”

10、共和國政府,主要是因為它 ( )A實行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 B是在美國支持下建立的C廢除了封建君主專制統治 D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建立的12.南京臨時政府頒布的臨時約法是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它規定 國家主權屬于全體國民 總統有權單獨頒布法令 國民享有居住、言論等自由 確立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 ( )A B C D13.1912年2月,孫中山認為“帝制從此不存留于中國之內,民國的目的亦已達到。”是指( ) A中華民國成立 B臨時約法的頒布 C清帝下詔退位 D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14.2011 年是辛亥革命 100 周年紀念,關于辛亥革命歷史意義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徹底結束了延續 2 000

11、 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C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D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15.辛亥革命最大的歷史功績是()A推翻了袁世凱的統治 B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 D推動了社會習俗的進步【課后練習區】答題規范訓練 學習效果評估1.下列人物中被譽為“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先行者”的是( )A.林則徐 B.康有為 C.孫中山 D.毛澤東2.2011萊蕪2011年我國兩會的主題是“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學難、看病難、住房難”等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問題。孫中山在中國近代最早關注并提出“民生”,他的這一主張是( )A驅除韃虜 B恢復中華 C創立民國 D平均

12、地權3.(2007上海歷史)“新禮服興,翎頂補服滅;剪發興,辮子滅;愛國帽興,瓜皮帽滅;天足興,纖足滅;陽歷興,陰歷滅;鞠躬禮興,跪拜禮滅”這首民謠反映了某個重大歷史事件引起的社會風貌的變化。這一事件是A戊戌變法 B. 洋務運動 C辛亥革命 D護法運動4.民國三年,戴季陶遇見一個老農,因戴氏身著日本服裝,老農遂問其國籍。戴稱“予中華民國人也”。老農“忽作驚狀,似乎不解中華民國為何物者”。當戴氏告訴老農“你也是中華民國人”時,老農茫然恍然,連聲說:“我非革命黨,我非中華民國人。”此現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 ) A. 老農非常畏懼日本人 B. 辛亥革命影響有限C. 袁世凱實行高壓統治 D. 老農

13、在調侃戴季陶5.我國漢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漢字就更加獨特有趣。近代史上“國”字的傳統寫法是“國”,但在太平天國的文獻中“國”字卻少了一點,口中是個“王”字,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卻又有人將“國”寫為“囻”,口中是個“民”字。對兩次修改所表達的不同含義,理解正確的是( )A前者說明太平天國領導人認為沒有統一全國,故“國”不完整;后者說明中華民國已取得民族獨立B前者說明太平天國領導人未擺脫專制思想的束縛;后者說明主權在民思想在臨時約法中得到體現C前者說明太平天國領導人認為國中無財富;后者說明辛亥革命體現了孫中山的民權主義D前者說明太平天國領導人時時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推翻;后者說明孫中山把民生主義放在

14、革命的首位6. “從實力上講,孫中山比起洪秀全來,相差不知幾千萬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國,不亡于洪、楊,卻被孫文幾個口號叫垮了,何哉?”最確切的回答是( )A清政府輿論管制不成功 B三民主義符合歷史潮流C革命成功重在輿論宣傳 D洪秀全不注意斗爭策略7.“七十二健兒,酣戰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國子,愁看秋雨濕黃花。”此聯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A鎮南關起義 B武昌起義 C黃花崗起義 D皖浙起義8.(2008廣東單科,11)“人間處處倡民主,天上誰人奉玉皇。一朵紅云旗五色,驚傳飛艇上天堂。”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現于A戊戌維新時期 B辛亥革命時期 C新文化運動時期 D抗日戰爭時期9.(2009年廣東歷史,10)

15、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確立了( )A總統制 B聯邦制 C君主立憲制 D責任內閣制10.(2010年江蘇省淮安市)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實現了20世紀中國第一次歷史性的巨變,主要是因為A.辛亥革命使中國結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B.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C.辛亥革命使人民獲得了真正的民主民、自由D.辛亥革命使三民主義的理想在中國實現11.假如武漢市需要征集“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慶典活動的方案,你認為這次活動的紀念大會選在哪一天舉行最為合適A2010年10月10日 B2011年10月10日C2011年12月12日 D2012年1月1日12.廣東是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16、重要發祥地,也是孫中山革命活動的主要基地。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提出了三民主義,它A表達了社會各階層的政治經濟要求 B明確提出了民族、民主、反帝思想C是比較完整的中國民主革命的綱領 D提出了民主革命時期徹底的土地綱領13.(05廣東9)孫中山認為,西方國家貧富不均,勞資矛盾尖銳,“社會革命其將不遠”,中國應該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A民族主義 B民權主義 C 民生主義 D民粹主義14.(2009年重慶文綜18)1901年1月,清廷發布上諭:“世有萬古不易之常經,無一成不變之治法。蓋不易者三綱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變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這里的“改弦”指的是 A洋務運動 B百日維新

17、 C清末新政 D預備立憲15.(05全國二17)1912年春南京臨時政府頒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A宣告了中華民國的成立 B標志清王朝統治的結束 C宣布廢除清政府與列強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 D標志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的誕生16.(2006年全國卷)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了臨時約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凱的權力,體現這一目的的規定是A主權屬于國民全體 B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C實行總統制 D實行責任內閣制17.(05江蘇10)下列選項中屬于袁世凱篡奪辛亥革命果實的原因是列強扶植袁世凱世凱 袁世凱掌握清政府的實權臨時政府對袁世凱沒有約束措施 革命營壘內部意見分歧 A D C D18.“過去專制主義是

18、正統,神圣不可侵犯現在民主主義成了正統,同樣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這種神圣為人民所拋棄是毫無疑問的。”這是對下面哪一個歷史事件的評價( )A維新變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運動 D五四運動19.(2011年高考重慶文綜18題)一百年前,孫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成為革命黨人奮斗的綱領。以下論述能夠體現民權主義思想的是A“就算漢人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驅除韃虜之后,光復我民族的國家” C“改良社會經濟組織,核定天下地價” D“滌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復四千年之祖國”20.在臨時約法制定前后,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對中華民國的政體形式作出了重大改動,由最初預想的總統制轉變為責任內

19、閣制,進行這一改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革命黨人進行政權建設的經驗不足B.帝國主義國家的干涉C.清政府的阻撓D限制袁世凱的權力,維護民主共和制度題號12345678910答案CDCBBBCBDB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CCCDDCBAD21. 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長期以來,很多學者將中國近代史的基本線索概括為“兩個過程”,即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相結合,把中國變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過程,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過程,主張以這一基本線索作為指導中國近代史研究的重要準則。【材料二】近二三十年來,有些學者注重從現代化角度研究中國近代史,認為中國的現代化就是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轉變,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來中國錯綜復雜的歷史,可以用“從傳統到現代”這一思路作解釋。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來研究中國近代史,可能會對18401911年間的哪些重要事件評價較高?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爭。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評價辛亥革命。 政治:打擊了帝國主義,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使人民獲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經濟:有利于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習;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