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必修二專題六七八單元測試_第1頁
高二歷史必修二專題六七八單元測試_第2頁
高二歷史必修二專題六七八單元測試_第3頁
高二歷史必修二專題六七八單元測試_第4頁
高二歷史必修二專題六七八單元測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六綜合測試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2015·成都七中月考)“美國國內經濟的不平衡與國際經濟的不平衡一樣嚴重,其原因在于工資落后于不斷上升的生產率,從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時的工資只上升了2%,而其生產率卻猛增了55%?!边@表明造成1929年經濟大危機的直接原因是()A資本主義社會固有的基本矛盾 B中東石油危機C美國國內的生產相對過剩嚴重 D胡佛政府實行自由放任政策2對下圖所示現象的理解,正確的是()A資本主義制度處于崩潰邊緣 B資本主義國家工人大量失業C世界性經濟大危機破壞嚴重 D世界各國工業生產持續下降3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

2、爆發后,一方面勞動人民饑寒交迫,另一方面資本家大量銷毀商品,這一矛盾現象()說明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是生產相對過剩的危機 充分暴露了資本主義制度的腐朽性說明經濟危機是資本家人為造成的反映出經濟危機是由生產和銷售的矛盾直接引起的A B CD419201929年,美國工人的工資增長2%,而工廠中生產率卻增長55%。農業工人的工資還不到非農業工人的40%,國家財富的3/5由只占人口總數2%的人擁有。對此材料理解不正確的是()A社會公平問題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 B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C經濟危機嚴重影響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D潛伏著經濟危機的巨大風險51933年6月,資本主義各國在倫敦舉行的世界經濟會議無果而終。

3、這突出的說明經濟大危機()A使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間的經濟關系空前緊張 B瓦解了國際金融體系C引發了各國嚴重的政治危機 D中斷了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61929年11月21日,在華爾街股市崩盤后不久,胡佛總統召集美國主要的產業領袖到白宮開會由于(工資降低)突然間購買力減少了,這些行動只會加劇蕭條,所以現在工資水平不應該下調,不應該減產,不應該解雇工人。材料主要說明()A胡佛繼續奉行自由主義的政策 B胡佛認為經濟危機對美國的打擊不是很嚴重C胡佛趁危機擴大了總統的權力 D胡佛對經濟危機采取了干預的措施7凱恩斯說:“似乎沒有強烈理由要實行國家資本主義,把社會大部分經濟生活包括在政府權限之內?!睂σ陨喜牧侠斫?/p>

4、正確的是()A主張國家干預經濟,但也不完全排除經濟自由 B強制推行國家資本主義C反對實行國家資本主義 D主張完全的經濟自由政策81931年美國處于“過剩危機”時,經濟學家凱恩斯曾把那些上街購物的家庭婦女稱為愛國者。他說:“現在我們所需要的不是勒緊褲帶過日子,而是一種發展擴張,積極活躍的精神狀態,要多干些實事,多買一些東西,多制造一些商品。”凱恩斯的“消費愛國論”()A沒有看到“過剩危機”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必然結果B表明消費是生產的動力C沒有看到消費歸根結底取決于生產 D提倡超前消費,反對勤儉節約9觀察19331937年美國經濟活動指數表(19231925年月平均指數100)時間經濟活動指數(

5、月指數)工業生產就業制造業工資總額1933年3月5662.338.31935年12月10494.280.51937年9月117112.2109造成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對外戰爭的刺激 B羅斯福新政 C凱恩斯主義的推行 D美元核心地位的確立10羅斯福常對身邊的新政派說:“你挑一個辦法試試看嘛。失敗了,就另換一個。總之,要搞點什么試試。”這表明()A“新政”開展很順利 B“新政”實施缺乏規劃C“新政”有章可循 D“新政”是在摸索中進行的11羅斯福新政從金融、工業、農業、社會救濟等方面主要解決的矛盾是()A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B社會各階級的矛盾C市場與計劃的矛盾 D供給與需求的矛盾12(2015&

6、#183;重慶一中期末)根據羅斯??偨y的建議,國會授權政府設立工程振興局,并撥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興辦教育等,到1943年該局共花費了110億美元用于種類繁多的興建項目。這表明羅斯福希望()A借助多渠道提供就業機會 B采取金融手段以解決危機C通過制定法規來復興經濟 D設立新的機構以控制市場131932年4月,羅斯福說:“我們要制訂出一些計劃來,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壓在經濟金字塔底層、被人遺忘了的人們的身上?!睂Υ?,理解錯誤的是()A保留資本主義自由經濟制度 B體現了國家干預經濟的理念C主張依靠社會底層度過危機 D開始關注對困難民眾的救助141932年美國總統大選中,羅斯福贏得了南部白人、

7、城市工人、移民、農民和黑人等選民的廣泛支持。羅斯福執政后,哪些政策相對體現了這些選民的利益()建立社會保障體系 調整農業 復興工業 以工代賑A B CD15羅斯福新政實施后,有人說美國的經濟中心已從華爾街移到了華盛頓,其含義是指A金融巨頭在危機中破產 B政府經濟管理職能加強C計劃經濟取代市場經濟 D私人經濟受到限制16(2015·鄭州市高三質檢)列寧有言:“所有一切壓迫階級,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都需要一種牧師的職能。牧師的使命是安慰被壓迫者,給他們描繪一幅在保存階級統治的條件下減少痛苦和犧牲的前景?!毕铝辛_斯福新政措施中最能佐證“牧師”職能的是()A調整工業產銷,防止惡性競爭 B實施

8、美元貶值,擴大外銷C制定工資工時,維護勞工權益 D整頓財政金融,重建公信17(2015·浙江富陽檢測)面對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民主黨總統羅斯福大加干預搞“新政”,把美國從蕭條中拖回。但是至今不領情,反而抨擊他毀壞自由經濟根基的,也大有人在。“抨擊他毀壞自由經濟根基的”理由可能是()A加強了政府對經濟干預B規定了最高工作時數和最低工資標準,資本家的利益受到損害C頒布工業復興法,制定經濟計劃 D社會救濟,以工代賑18羅斯福新政和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的中國改革的相同之處在于()全面發展國有經濟 政府采取各種措施減少耕地面積和農產品產量運用國家政權的力量干預經濟 將市場與計劃相結合A

9、 B C D19(2015·河北衡水)有學者指出,在500余年的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美國總統羅斯福扮演了一個開拓者和革命者的角色。其依據是羅斯福()A改變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模式 B挽救了岌岌可危的資本主義C放棄了資本主義的基本原則 D否定了資本主義的私有制度20下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部分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年平均增長率比較圖,下列對該圖的分析中,正確的有()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 世界市場的拓展利用科技發展新興產業 知識經濟的出現A B C D21依據下列政府排列在一起的標準,再找出一個類似的政府()杜魯門政府肯尼迪政府約翰遜政府A里根政府 B克林頓政府 C布什政府 D艾森豪威爾政府22下

10、列示意圖正確反映了美國二戰后經濟發展的軌跡的是()23二戰之后,聯邦德國經濟發展成為西歐經濟的“火車頭”,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A政府的宏觀調控B生產力的發展C凱恩斯主義D社會市場經濟的模式24二戰后法國與西方其他國家相比,最突出的特點是()A擴大國有經濟成分 B政府加強對經濟的宏觀調控C實行減稅政策 D是唯一實行明確經濟發展計劃的國家25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在一則廣告中說:37.6萬個股東把儲蓄投資在通用電氣公司,這是美國的典型,美國幾乎每一個公民都是資本家。如果你第一次看到這則材料,應該采取的態度是()A不相信,因為廣告都是商家的促銷手段B相信。因為它有利于說明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C確信無疑,

11、因為它符合通用電氣公司的實際狀況D不輕信,因為所有一家之言都需要其他史料來佐證2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本法案旨在增進公共福利,通過建立一個聯邦的老年救濟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為老人、盲人、受撫養的和殘疾兒童提供更為可靠的生活保障,為婦幼保健、公共衛生和失業補助法的實行做出妥善的安排;同時,旨在建立一個社會保險局;提高收入;以及其他諸項目的。美國社會保險法(1935年8月)材料二由于他是一個身體殘疾的人,因此羅斯福對“弱勢群體”有著強烈的個人情感,對“弱勢群體”也比較關注,在經濟大危機中,他采取“抑富濟貧”的方式,使得窮人的生存環境得到改善。徐維民羅斯?!靶抡迸c美國社會保障制度(1)據

12、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美國頒布社會保險法的目的是什么。(2分)(2)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指出羅斯福新政中關注“弱勢群體”的相關措施,并分析其影響。(10分)28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茲宣布,國會的政策是促使各同行業團體之間的合作行動,以提供普遍福利;要在適當的政府制裁和監督下,引導和維護勞資雙方的聯合行動;要淘汰不公平的競爭慣例;要使各產業的現有生產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適當的生產限制(暫時有需要的除外)。材料二“新政”未能使美國走出蕭條、步入繁榮。由于政府對私人企業持敵視態度,對其管制過嚴,甚至政府直接參與同私人企業的競爭,因而私人企業的活力大大降低,美國經濟反而遭到重創,只

13、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來臨,美國通過向交戰雙方兜售軍火才使美國真正走出經濟危機。材料三著名學者黃安年教授指出:“本世紀(指20世紀)有兩位偉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羅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現代資本主義國家;一位是鄧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現代社會主義國家?!?1)據材料一,概括指出羅斯福新政的內容有哪些?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羅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是什么?(3分)(2)材料二是怎樣評價羅斯福新政的?材料二認為美國經濟“真正恢復”得益于什么? (3)如何理解羅斯?!霸谝欢ǔ潭壬贤炀攘爽F代資本主義國家”和鄧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現代社會主義國家”的?(5分)(4)他們兩人“挽救”社會制度的措施有何相似之處?

14、(5分)【答案】(1)內容:“公平競爭”、促使同行業團體合作、解決勞資糾紛、保障生產能力充分利用、取消不適當的生產限制等。核心:產業復興法(或工業復興法)。(2)評價:“新政”未能使美國走出蕭條、步入繁榮,美國經濟反而遭到重創。得益:第二次世界大戰兜售軍火。(3)羅斯福:采用國家干預經濟的思想,一方面使美國經濟緩慢恢復起來,保存了美國的民主制度,另一方面使美國走上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道路,對西方資本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可以說是挽救了現代資本主義。鄧小平做出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偉大決策,開創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令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快速發展,可以說是挽

15、救了現代社會主義。(4)共同點:都是在堅持社會制度不變的前提下,調整生產關系,使之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都注重計劃與市場相結合,遵循經濟發展規律;都涉及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注重改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專題七綜合測試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在國內戰爭期間,農民契訶夫拿100盧布到市場購買了100斤糧食,對此判斷和理由正確的是()A真的。余糧收集制實行后國家把口糧也收集起來,人們只能去買B假的。當時形勢嚴峻、物價上漲,糧食不可能那么便宜C真的。蘇俄政府改變了原有政策,允許自由貿易D假的?!皯饡r共產主義”政策是不允許自由買賣的220世紀20年代初,蘇俄農民喊出了“打倒列

16、寧和馬肉,恢復沙皇統治和豬肉”的口號。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是()A農民不堪忍受國內革命戰爭的災難B西方國家實施和平演變政策C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挫傷了農民的積極性D人民懷念沙皇統治時的榮耀3(2015·湖北省部分重點中學聯考)蘇聯史研究專家聞一在他的著作凱歌悲壯里,把蘇聯的歷史依次分為五個時期:凱歌年代、退卻年代、剝奪年代、戰爭年代、戰后年代。其中“退卻年代”是指()A俄國十月革命時期 B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時期C新經濟政策時期 D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時期4“對發展經濟來講,中國的人民公社化運動和蘇俄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都是不成功的?!本科涔餐?,主要是()A沒有把經濟建設放在第一位 B過分夸大

17、人的主觀能動性C嚴重超越生產力發展水平 D所制定的目標遠遠落后于生產力發展水平5“我們在奪取政權后便知道,不存在將資本主義制度具體改造成社會主義制度的現成方法。我們必須根據實驗作出判斷?!币韵履囊豁検菍儆诹袑幾钤纭皩嶒灐钡膬热軦用固定糧食稅取代余糧收集制 B取消自由貿易C全盤農業集體化 D按勞分配6在蘇俄新經濟改革的內容中,最能體現多種所有制成分并存的是()A農業領域B流通領域 C工業領域 D分配領域7蘇俄實行新經濟政策和美國推行羅斯福新政的相似點是()極為困難的形勢 國家頒布政策法令強制干預經濟最主要的內容是調整和復興工業 通過發展商品生產來恢復農業A B CD8蘇俄從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

18、濟政策的轉變,說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A應當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 B需要穩定的國內外社會環境C必須適應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D以鞏固工農聯盟為根本目的9(2015·江西白鷺洲中學期中)某學者把蘇聯(俄)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經濟政策看作三個實驗,依次是“追隨理想的實驗、面對現實的實驗、回歸理想的實驗”,其中“回歸理想的實驗”應指()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B新經濟政策 C赫魯曉夫改革 D斯大林模式10斯大林在論述蘇聯的工業化時說:“在資本主義國家,工業化通常經過一個長時期,輕工業積累的利潤集中于銀行,這才輪到重工業共產黨當然不能走這條路。”為此蘇聯()A片面發展重工業B優先發展輕工業C重點發展銀

19、行業D輕、重工業協調發展111931年蘇聯購買的機器設備約占世界機器設備出口總額的1/3,1932年上升到50%左右;1932年約有1 700名美國工程師在蘇聯重工業部門工作。對以上材料理解正確的是A西方國家大蕭條是蘇聯實現工業化的先決條件B蘇聯20世紀30年代初的工業化依賴于西方大國的支持C新經濟政策的實施加速了蘇聯的工業化建設D學習西方技術是蘇聯實現工業化的有效途徑12(2015·河南鄭州質檢)蘇聯史專家聞一評價斯大林時,認為他一定要以動員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一定要讓社會自我犧牲地為蘇聯效勞。下列屬于“社會自我犧牲”發展蘇聯的策略是()A新經濟政策 B管理權下放原則 C物質利

20、益原則 D農業集體化政策13蘇聯在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農業集體化運動同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開展的農業合作化運動的相同點是()A消滅農村的剝削階級B改變分配的方式C采取強迫命令加入D改變所有制性質14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指出:“你要母雞多生蛋,又不給它米吃,又要馬兒跑得好,又要馬兒不吃草。世界上哪有這樣的道理!”毛澤東在此主要總結了蘇聯經濟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是()A優先發展重工業造成國民經濟發展比例失調B只注意發展生產不注意改善人民生活C農業集體化為了配合工業化,從農民身上奪取過多D全盤集體化過程中出現了過火的行為15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國是一個統一的“大工廠”,而企業只是這座“大工廠”

21、中的一個個“生產車間”甚至“每一雙皮鞋或每一件內衣,都要由中央調配”。這表明斯大林模式()A實行指導性的計劃管理 B完全排斥市場調節C優先發展重工業 D導致生活物資短缺16一杯苦酒俄羅斯的布爾什維主義和改革運動中說:20世紀30年代以來“生鐵、煤炭、鋼、石油總是優先于飲食、住房、醫院、學校和服務行業。工業化加上類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價是災難性的。對人的漠不關心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材料全面揭示了“斯大林模式”()A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 B致力于工業化的同時忽視民生改善C有利于蘇聯工業化迅速展開 D有利于蘇聯經濟的持續發展17有學者認為,蘇聯發明了“在落后的以農業為主的國家,靠人力勞動投資

22、,迅速跨過工業化階段的無情的國家公式”。這一觀點()A充分肯定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B指出了新經濟政策的積極作用C揭示了農業集體化運動的本質 D比較全面地評價了斯大林模式18下表是蘇聯19611985年國民收入年平均增長率百分比情況表。它所反映的變化趨勢產生的原因不包括()19611965年19661970年19711975年19761980年19811985年6.57.85.74.33.6A.斯大林模式的日益僵化B赫魯曉夫改革成效不大C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失敗D戈爾巴喬夫改革的失敗19(2015·重慶一中期末)有人評價赫魯曉夫是“徘徊在新舊時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腳跨進了新時

23、代,而另一只腳又由于歷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舊時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毕铝羞x項中能表明其“一只腳跨進了新時代”的是()A給予企業部分自主權 B提出“加速發展戰略”C農業上大規模種玉米 D與美國進行軍備競賽20赫魯曉夫在1957年提出,要在三四年內使蘇聯的人均肉類、牛奶、黃油產量趕上美國;要“跑步進入共產主義”。這揭示了他改革失敗的原因是()A作風專制B局部改良 C脫離實際 D理論保守21美國學者赫德里克·史密斯在俄國人一書中,講到20世紀70年代的蘇聯時,說:“這里是工人的樂園,是世界上工人們混日子的最好地方。”這一現象的實質是()A蘇聯的工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 B社會主義制度具有明

24、顯優越性C經濟體制影響勞動者的積極性 D工人階級有強烈的主人翁精神221936年以來,公有制在蘇聯國民經濟中占有絕對優勢的地位。1985年以后,卻出現了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局面,這是因為()A斯大林體制 B赫魯曉夫改革 C勃列日涅夫改革 D戈爾巴喬夫改革23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和戈爾巴喬夫改革的共同點是()A都從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縛 B都沒有從根本上突破原有經濟體制C都企圖改革斯大林模式 D都偏離了社會主義道路24截至2009年,蘇聯國旗降下已經18年了,當年蘇聯最后一位領導人戈爾巴喬夫為了擺脫困境進行了改革,這與1978年后的中國改革相比,其共同點在于()A都首先從經濟領域開始 B都在

25、經濟領域取得巨大成果C都保持了馬克思主義方向 D都適應了各自的國情25美國經濟學家大衛·科茲認為:在蘇聯時代,通過合法的途徑積累物質財富幾乎是不可能的。非法積累了大量物質財富的蘇聯領導人總是擔驚受怕,唯恐有一天被人發現或被起訴。大衛·科茲在分析蘇聯解體的原因時認為()A無法根本擺脫斯大林模式 B人民與政府矛盾激化C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 D統治集團對個人利益的追逐2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我們原來打算直接用無產階級國家的法令,在一個小農國家里按共產主義原則來調整國家的生產和產品分配。現實生活證明我們犯了錯誤。列寧選集材料二19131925年俄國(蘇俄、蘇聯)的農業生產

26、情況年份項目1913年1920年1925年1925年與1913年對比的百分比(%)農業總產值(%)10067112112畜牧業(%)10072121121糧食(萬噸)7.654.5197.24794.719131926年俄國(蘇俄、蘇聯)的工業生產情況年份項目1913年1920年1925年1926年總產值 (按1926年度價格計算,單位:億盧布)102.5114.177.39110.83產值指數(以1913年為基數100)10013.875.5108.1(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列寧“按共產主義原則來調整國家的生產”的具體措施。“現實生活證明我們犯了錯誤”指的是什么?(4分)(2)根

27、據材料二,概括指出俄國(蘇俄、蘇聯)的工農業生產在19131925年發展的趨勢。分別指出其成因。(6分)27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目前,集體農莊運動中具有決定意義的新現象,就是農民已經不像以前那樣一批一批地加入,而是整村、整鄉,甚至整個地區地加入。斯大林大轉變的一年(1929年11月)材料二據統計,從1929年4月到1930年7月,在蘇聯農村中,牛減少了22%,馬減少了13%,豬減少了33%,羊減少了26%。材料三一位鄉村女教師寫信給赫魯曉夫:“我們的人民還沒有過上好日子改善我們人民的物質生活是完全必要的,對這一問題的解決絕不能拖延了。全國都感到糧食很緊張,實際上能正常供應的只有莫斯科瞧瞧集體農

28、莊的莊園,各個集體農莊莊員的庭院吧一無所有?!辈牧纤暮蒸敃苑蜣r業改革的一項重要措施,是從1954年起在哈薩克、西伯利亞、烏拉爾、伏爾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實行大規模的墾荒19541960年,先后開墾4 000多萬公頃荒地。這期間,全國的糧食產量增長了50%以上,其中1/3就是由這些新開墾的土地提供的。但由于經營和管理不善,加上粗放耕作,到20世紀60年代初,墾荒區提供的糧食呈現下降趨勢。到1964年,蘇聯便不得不從國外進口糧食。 (1)材料一反映了蘇聯的哪一措施?依據材料二指出這一措施對農業發展的影響。(3分)(2)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簡要說明赫魯曉夫實行農業改革的主要背景。(3分)(3)依據材料

29、四指出赫魯曉夫農業改革的措施,并簡要說明這一措施的結果及其原因。(6分)(4)綜合上述問題并聯系所學知識,概括說明你對農業改革問題的主要認識和看法。(2分)【答案】(1)措施:實行農業全盤集體化。影響:導致農業生產下降,沒有促進農業生產力的發展。(2)農業發展遲緩,糧食供應嚴重不足,人民生活水平下降。(3)措施:開墾荒地,擴大產糧區。結果:促進了糧食產量的增長,但沒有徹底解決糧食問題。原因:經營管理落后;耕作方式簡單粗放。(4)認識和看法:必須符合本國國情,一切從實際出發;必須有利于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須走集約化經營的道路,加大科技投入。專題八綜合測試題一、選擇題(

30、本大題共2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它對戰后世界經濟的恢復、發展和穩定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它主要是美、英兩個國家為維護戰后自身利益而進行斗爭、達成妥協的結果,帶有明顯的西方金融霸權主義的色彩。”“它”指的是()A布雷頓森林體系B雅爾塔體系 C關稅與貿易總協定D歐洲經濟共同體25年前,我國青海玉樹大地震和甘肅舟曲泥石流,使人民遭遇嚴重損失,災后重建中國如需要向國際社會尋求長期貸款,應向下列哪一國際機構提出申請()3(2015·富陽市檢測)美國獨立后,經過兩百多年的擴展,形成了從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廣闊版圖。在擴展有形邊疆的同時,美國還在全世界進行著政治、經濟、軍事等無形邊疆的擴展

31、。從二戰結束到50年代美國進行“無形邊疆擴展”的經濟行為是()A B CD4(2015·四川文星中學調研)關貿總協定規定:“締約國之間通過談判,在互惠基礎上互減關稅,并對減讓結果進行約束,以保障締約國的出口商品適用穩定的稅率?!边@有利于A進一步削弱發達國家的利益 B緩解其成員國間的貿易不平等狀況C維護發展中國家和貿易小國的利益 D消除關稅壁壘,推動世界貿易發展5對下面漫畫的解釋,正確的是()A美元地位受到強烈沖擊 B金融危機對美國影響不大C美國金融霸主地位的確立 D各國對布雷頓森林體系大力支持6(2015·南平階段考試)1930年3月美國通過的霍利斯穆特關稅法規定,進口商品

32、的稅率平均從40%升至48%。其他國家紛紛做出反應,全球貿易總量縮水達60%以上。針對這一現象,二戰后國際社會采取的措施是成立()A國際貨幣基金組織B國際復興開發銀行C關稅和貿易總協定D北美自由貿易區7(2015·浙江杭州期中)1948年、1962年美國與西歐在自由世界的黃金所占份額如下圖,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A經濟危機導致美國經濟實力下降 B多極化趨勢的發展C一體化進程推動了歐洲經濟發展 D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8歐元使歐洲普通老百姓從每天都看得見、摸得著的“口袋里的歐洲”中,找到了一種休戚與共的感受。這表明()世界經濟區域化得到進一步加強 歐盟各國的經濟實現了新的發展有利于廣大

33、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 經濟全球化已經形成A B CD9二戰后,美國在世界經濟全球化和區域集團化發展進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多個國際性和區域性組織的領導者。美國參加的組織不包括()A世界銀 行B世界貿易組織 C歐洲聯盟 D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0英國一家雜志說:“聯盟總統取代我們的立憲君主。降下大英米字旗,升上那片有黃星的藍色抹布。”這段文字說明作者()A擔心美國對歐洲的滲透 B抵制資產階級民主制度C否認歐元的問世和流通 D反對歐盟的深化和擴大11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閃耀著一個智慧的選擇區域一體化的合作。下圖中哪個是當今世界合作程度最高的區域經濟合作組織()12在建立北美區域經濟組織中,美國追求的

34、經濟利益是()A擴大出口市場 B擴大農產品出口市場,提高本國工業制成品的競爭力C吸引更多的資金和技術,增加就業機會 D改善本國償還外債的能力132008年度“世界500強”名單中銷售額最高的美國沃爾瑪公司20世紀90年代進入墨西哥時非常困難,今天在墨西哥的分店卻超過600家。關于沃爾瑪公司出現上述情況的原因敘述正確的是()A90年代剛進入墨西哥時小商品不適合墨西哥人的生活習慣B美國已完全操縱了墨西哥市場C北美自由貿易區已完全實現貿易自由化D各種貿易障礙的逐漸消除148年前,美國和韓國簽署了自由貿易協議,許多韓國人強烈抗議,甚至與警方發生沖突。假如你是一位韓國官員,你勸說人們退出示威和抗議活動的

35、理由是()區域集團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美韓實現自由貿易對雙方只有利沒有害美韓合作可實現經濟優勢互補加拿大、墨西哥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后,加快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增強了國際競爭力A B C D15下面三幅圖所反映的實質問題是()A美國攫取了世界經濟的霸主地位 B世界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集團化的趨勢C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確立 D世界經濟多極化格局16下圖是2008年世界十大新聞中的一幅插圖。下列對圖中油價下跌原因的理解,正確的是()A美國居于當今世界經濟霸主地位 B美國國民經濟日益走向全面崩潰C美國可以任意調整國際油價高低 D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聯系加強17二戰后,以貿易自由化為中心的囊括經

36、濟各領域的多邊貿易體制和公平解決貿易爭端機制建立的標志是()A倡導國際合作的聯合國的誕生 B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C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 D歐共體的正式成立18讀“全球外國資本直接投資的增長表”,它表明20世紀90年代以來()時間數額(億元)1980年5201997年40001998年4400A.國際分工日趨成熟 B資本的國際化流動加快C國際貿易不斷發展 D市場不斷擴大19經濟全球化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是挑戰,其依據不包括()A不利于吸引外資、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B在經濟競爭中處于十分不利的地位C貿易條件惡化,金融風險增加D國家主權和經濟安全面臨著空前的壓力和挑戰20下圖為世界財富“500強”跨國公

37、司的變化,其信息反映的實質是()國家/年份19891991199319951997美國167157159153175歐盟128134126148155日本111119135141112中國00024其他4748411410A.發達國家在全球化中占主導地位B世界經濟呈現明顯區域集團化特征C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化中優勢上升D美國的全球經濟霸主地位開始動搖21.近年來大量出現右圖這樣的公益廣告,導致這類廣告大量出現的原因包括()世界人口增長速度過快可持續發展理念廣泛傳播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加強工業化導致自然資源大量消耗ABCD22臺灣著名女作家龍應臺在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中寫道:“我們不管是北京還是上海

38、、臺北、香港,在被全球化席卷而來,就是說那個浪沖過來,我們的腳站在那沙灘里頭,你要知道你的腳站的沙不完全從你的腳下整個被掏空,你一定還要有土壤?!睋耍覀兛梢酝茢嗨龑θ蚧膽B度是()A全球化大潮可迎不可拒 B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C全球化的本質是西方化 D全球化無異于西方化23(2015·富陽市場口中學)國際著名的投資家和金融學教授吉姆·羅杰斯說:“現在的中國越來越像資本主義,而美國反而變得越來越社會主義?!边@一結論的主要依據是()A90年代后兩國關系顯著改善 B不同經濟模式相互借鑒和影響C全球化背景下利益休戚相關 D兩國的政治經濟聯系日益密切24“中國加入世貿,就好像一

39、個昏庸短見的守財奴,把自己的清白閨女嫁給了土匪。結果,土匪根本就沒有把岳父當人看還要賠上23 000億美元的嫁妝?!睂Υ苏J識正確的是()A對外開放政策在今天應當重新審視B中國給“世貿”帶來了壓力和挑戰C過分夸大了經濟全球化的負面效應D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富強之路25歐盟委員會宣布為減少碳及其他溫室氣體和污染氣體的排放,對抗全球氣候變暖。自2012年1月1日開始征收國際航空碳排放稅;2月22日中、美、俄等國家在莫斯科聯合制定反對歐盟航空碳稅的一攬子“報復性”方案。這反映的實質問題是()A國際航空業競爭日趨激烈 B貿易壁壘阻礙經濟全球化C發展中國家面臨科技壓力 D全球氣候問題威脅人類生26閱讀下

40、列材料:以歐洲聯合為代表的區域經濟是當前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根據要求完成有關歐洲聯合的探究任務。材料一材料二西歐是美國非常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他們正在與我們競爭。在經濟領導的問題上,他們在全世界同我們競爭得非常激烈。同我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相比,美國遇到了我們甚至連做夢也沒有想到過的那種挑戰。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松的一次演說請完成:(1)根據所學知識簡述歐洲走向聯合的主要原因。(3分)(2)某同學收集到上述材料,它們可以解決有關歐洲走向聯合的哪些方面的問題?請結合材料加以說明。(5分)(3)根據上述探究,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歐洲走向聯合對中國產生的重要啟示。(4分)(4)上述探究過程說明,我們在探究一個歷史問題時大致可分為哪幾個步驟?(2分)28經濟區域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本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