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六年級音樂上冊教案全集_第1頁
人音版六年級音樂上冊教案全集_第2頁
人音版六年級音樂上冊教案全集_第3頁
人音版六年級音樂上冊教案全集_第4頁
人音版六年級音樂上冊教案全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課 同一首歌教學目標:一、通過演唱和欣賞活動,能夠感受和表現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喜愛不同 形式的歌唱祖國、歌頌友誼的歌曲。二、聆聽欣賞曲我的祖國和大中國,能夠背唱歌曲的音樂主題;辨別并說出歌 曲中速度和力度的變化, 以及這種變化與表現歌曲情感的關系; 能夠辨別這兩首歌曲明顯不 同的風格。三、能夠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據感情需要同抒情的、連貫的聲音或熱情激動的 聲音進行演唱, 表現歌曲的感情, 并創造性地設計歌曲的演唱形式, 嘗試用二聲部演唱此曲。四、學習秧歌知識,創造性地為歌曲大中國編配秧歌舞的動作。五、學習有關合唱知識,知道合唱的聲部及各聲部位置。教學重、難點:1、繼續能用和諧

2、、統一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二聲部歌曲。2、自己設計秧歌動作。3、學習合唱的聲部及其位置。教學時間:四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開課:觀看在同一首歌錄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導入:讓學生跟著錄象中的音樂,輕聲哼唱同一首歌,營造歌曲深情、真摯的 意境。三、學習歌曲1、跟音樂,輕聲演唱歌曲。2、老師隨機指導。3、學習二聲部旋律及其演唱。4、練習兩個聲部配合。四、設計演唱形式:1、 聽聽、唱唱同一首歌,討論歌曲分成幾段。用色筆在樂譜上標出。哪些地方要 唱得親切抒情?哪些地方要唱得熱情激動?試著自己設計演唱形式。2、表演。第二課時、復習同一首歌。二、聆聽我的祖國、大中國1、初聽歌曲,感受歌曲旋律。2、

3、隨錄音唱歌詞。3、引導學生對比我的祖國兩個樂段的情緒。4、隨音樂模仿指揮。三、布置作業:課后合作找資料,了解中國秧歌的舞蹈特點,并自己學習幾個動作。第三課時一、導入,讓學生各自把自己找到的資料進行交流。二、老師先跟著音樂,即興表演一段秧歌舞。三、進行合作排練。四、全班跟著音樂進行秧歌表演。五、分組進行展示、評價。六、總結。第四課時一、跟著音樂表演秧歌舞二、學習音樂知識1、結合我的祖國和大中國兩首歌曲學習合唱音樂知識。2、懂得二聲部的位置。三、讓學生自由討論自己平時知道的有些有關合唱的音樂知識。四、教師小結。第二課 草原牧歌教學目標:一、知道蒙古族是祖國大家庭的重要成員, 樂于主動了解蒙古族文化

4、, 喜歡蒙古族音樂。二、能夠根據銀杯及小黃鸝鳥的情感演唱歌曲,并能背唱銀杯;能用獨唱 的形式演唱銀杯 ,能用二部合唱的形式演唱小黃鸝鳥。三、聆聽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天堂及萬馬奔騰,感受體驗蒙古族歌曲的風 格;能夠辨別馬頭琴的音色。四、學習并感受五聲調式音階,嘗試用五聲音階進行旋律創作。 教學重、難點:1、繼續訓練用和諧自然的聲音演唱二聲部歌曲。2、學習五聲調式,并進行創作。教學時間:四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創設情景導入:我們平時過節都是怎么過的呀?二、學習歌曲銀杯1、歌曲簡介:它是流傳在鄂爾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調民歌。每當節日集會、招待賓客的 時候, 主人家便會在飲宴的過程中載歌載舞地高唱宴歌,

5、以示對賓客的盛情。通常,宴歌的歌詞多為珍重友誼、尊老愛幼、提倡團結的格言警句。2、聆聽銀杯,讓學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3、請學生跟著錄音視唱歌譜。4、老師伴奏,帶著學生演唱歌譜。5、完整的演唱歌譜。6、自由朗讀歌詞。7、把歌詞帶進歌譜中試著演唱。8、老師隨機糾錯,指導。9、完整演唱。三、進行音樂知識拓展活動1、讓學生自由學習蒙古族的問候語及動作。2、創設情境,隨音樂進行蒙古族關節的情景,讓學生充分體會氣氛。四、演唱銀杯,結束新課。第二課時一、復習銀杯二、對比欣賞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和天堂。1、聆聽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要求感受其情緒、風格。2、學生討論、交流,并提出在音色上與我們平時聽到的女聲演唱的不同

6、之處。3、對比聆聽天堂,請學生思考,與上一首歌曲在風格、情緒上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4、指名回答,并讓學生跟著音樂的第一、二樂句劃旋律線再次感受。5、再次完整聆聽音樂。三、邊播放錄音,邊完成作業。第三課時、開課:1、復習蒙古族的問候語及形式。2、談話:我們前節課學習了蒙古長調民歌銀杯,那么長調與短調有什么區別 呢?(請學生復習長調與短調的含義, 找出不同支出)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蒙古歌曲 小 黃鸝鳥,看看它到底屬于哪一種類型。二、學習歌曲小黃鸝鳥1、老師范唱、初步聆聽,學生感受旋律并判斷它屬于長調還是短調。2、簡單介紹歌曲。3、讓學生跟著錄音,視唱歌譜。4、老師伴奏,學生演唱歌譜。5、自由朗

7、讀歌詞。6、師生共同交流、討論如何讀歌詞才好聽。7、把歌詞帶進歌譜里,試著演唱。8、隨機糾錯。9、完整演唱。三、音樂活動1、找出銀杯與小黃鸝鳥共同采用的音符。2、即興創作旋律。五、老師小結。第四課時一、觀看蒙古舞蹈錄象筷子舞二、簡介:筷子舞是流行在內蒙古自治區伊克昭盟的一種民族舞蹈。 這種舞蹈多在喜慶的節日里由 男藝人做單人表演。表演時,演員右手拿一把筷子,用半蹲的姿勢邊唱邊跳舞。舞動時,用 筷子敲擊手掌、 肩部、腰部、腿部,有時還旋轉著敲擊地面。 通常, 舞蹈的節奏會由慢到快。 總之,這種舞蹈具有節奏性強、情緒熱烈歡快的特點。三、跟著音樂,學動作。四、隨音樂舞蹈。五、分組展示。六、小結。第三

8、課 多彩的美洲 教學目標:一、樂于以積極的態度體驗美洲、拉丁美洲音樂的民族風格,喜愛美洲、拉丁美洲的民 族音樂。二、能夠演唱歌曲拉庫卡拉查和紅河谷,能表現兩首歌曲的不同情緒,并能背 唱其中的一首歌。三、聆聽平原,我的心和化裝舞會,能夠領會拉丁美洲音樂的鮮明民族風格和 它們的節奏特點。四、結合歌唱、欣賞活動,參與敲打節奏等創造性活動。教學重、難點:1、歌曲拉庫卡拉查后半拍開始的節奏特點是這首歌的重點和難點。2、讓學生領會、體驗國標舞蹈的風格。3、用和諧、統一的聲音演唱二聲部歌曲紅河谷。教學時間:四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競猜游戲開課: 同學們,在上課之前啊我要給大家猜個謎語,打一個國家的名字,

9、給四個提示:1、它是美洲的一個國家;2、它位于伽勒比海岸邊;3、他們國家最著名的舞蹈是“草帽舞”;4、 著名的“瑪雅”文化就是他們的印第安人發明的。(墨西哥)二、導入:那么下面就跟著一段桑巴舞的音樂,讓我們盡情的舞蹈吧。(放拉庫卡拉查錄音)三、學習歌曲1、聆聽錄音,讓學生感受旋律,思考“拉庫卡拉查”是什么意思?2、老師簡介歌曲,并解釋“拉庫卡拉查”的含義。3、再次聆聽錄音,感受歌譜旋律。4、跟著伴奏演唱歌譜。5、有感情朗讀歌詞。6、學習歌曲。7、糾錯。8、有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四、讓學生創編自己的“拉庫卡拉查“。第二課時一、復習歌曲拉庫卡拉查。二、欣賞樂曲化裝舞會1、讓學生說說自己心目當中的化

10、裝舞會是什么樣子的。2、初步聆聽樂曲,說感受。3、再次分部分聆聽。4、舉行化裝舞會(1)化裝晚會將各自扮演哪些角色?學生開始分組討論,確定自己的角色,故事情節。 有的說要扮演童話故事的人物, 有的說要扮演語文書中的故事, 有的說要扮演動畫片中動物, 有的說自己創編角色。說著說著有的學生手舞足蹈,恨不得馬上表演,真讓人羨慕啊!(2)、怎樣打扮自己呢?用什么材料更能突出角色?有的學生用皺紋紙做衣服,把自 己變成美人魚, 有的學生用塑料袋披在身上, 把自己裝扮成天使, 有的做頭飾, 有的做面具, 各組分工合作制作,充分體現了合作精神,看到孩子們奇思妙想,真讓人高興呀!(3)、紛紛上臺表演。孩子們穿上

11、各種表演的服裝,帶上面具或頭飾,扮演成各種角 色,然后開始表演,你看那有的表演憨態可鞠,有的表演繪聲繪色,有的組分配非常合理, 行動統一,有表演,有拿道具,歡聲、笑聲在教室里回蕩,真讓人感慨啊!三、結束新課第三課時一、導入:在上課之前請同學們來聆聽一首歌曲,如果聽過的同學可以舉手告訴老師,如果會唱的同學可以跟著一起演唱。二、學習歌曲紅河谷1、教師用爵士樂的風格演繹全曲,伴隨豎笛吹奏激趣2、復聽范唱,讓學對歌曲有完整印象3、 先用mu哼唱全曲4、 朗讀歌詞5、把歌詞帶入樂譜6、糾錯7、 有感情演唱8、 視唱兩聲部樂譜一一強調歌曲弱起處整齊的進入一一引導學生解決呼吸、句法及音色問題三、簡單跟著錄音

12、學唱英文歌詞。四、老師小結第四課時一、復習歌曲紅河谷二、欣賞樂曲平原,我的心1、初聽2、 講解歌曲的一些歷史,并引導學生去感受歌曲。3、 復聽。4、 可以根據歌曲的舞蹈特即興表演。三、進行音樂練習。第四課 芬芳茉莉 教學目標:1、接觸多首以“茉莉花”為題的音樂作品,能夠從中認識到以“茉莉花”為代表的中國民歌是世界音樂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樂于進一步收集并了解影響民歌變異的多種因 素。2、能夠用柔美的聲音、細膩的情感來演唱根據茉莉花改編的合唱,并能夠背唱一 段歌詞。3、欣賞圖蘭朵特中的東邊升起月亮、三首我國不同地區的茉莉花及合唱, 能夠聽辨并能用語言文字表述出他們在情感、風格上的差異。4、能用不

13、同表演形式表現自己最喜歡的一首茉莉花,每個學生都在其中承擔任務。教學重、難點:1、讓學生用欣賞茉莉花清新、小巧的心情演唱歌曲。2、聆聽不同地區的茉莉花,享受不同風格帶來不同的感受。教學時間:三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開課1、播放東邊升起月亮,讓學生聽辨和我國哪首民歌相似?(茉莉花)2、簡介它是歌劇圖蘭朵特中的東邊升起月亮,我們在下一節課將會欣賞到。3、讓學生說說他們對我國民歌代表茉莉花的認識、了解。4、導入新課: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江蘇民歌茉莉花。二、學習新課1、初步聆聽,請學生邊聽邊想,這首茉莉花的曲調可以用什么戲曲的動作來表示 并說說為什么?2、老師簡介小調的相關知識

14、。3、請學生再次聆聽歌曲,發現歌曲中哪些地方的演唱和我們平常的演唱不一樣。4、請學生跟著老師的伴奏學唱歌譜5、學生自己演唱歌譜。6跟著奔走把歌詞朗讀一遍,并想想怎樣才能把茉莉花的香、小讀出來。7、把歌詞帶到旋律當中試著演唱。8、 老師指導、糾錯,尤其是演唱這種江南小調的咬字方面要強調。9、 學生自由討論、發表意見,如何在歌曲中把茉莉花的清新、秀麗、小巧的風格演唱出來。10、分小組討論并示范,隨機進行評價。11、完整的演唱。三、隨著茉莉花的音樂,結束新課。第二課時一、復習歌曲茉莉花。二、欣賞東邊升起月亮1、 初步介紹歌劇圖蘭朵特的創作故事背景、作曲家等等有關資料。2、 初聽,讓學生尋找歌曲中哪些

15、地方和茉莉花一樣,聽到了請舉手示意。3、 請學生跟著老師的伴奏,試著哼唱歌譜。4、 學唱歌曲。三、老師小結。第三課時一、聆聽三首不同地區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風格1、 閱讀音樂練習。2、 聆聽三個不同地區的民歌茉莉花。3、 自由討論不同的感受。4、 完成音樂練習。二、聆聽兒童合唱版務77課紳奇的瑩話教學目標:1、喜歡以音樂方式所描述的童話一一洛列萊、魔法師的弟子和黃鶴的故事樂于主動了解其創作過程、文化背景及表現形式。知道法國作曲家迪卡斯。2、能以敘述的口吻、平靜的呼吸、有表情地齊唱或獨唱洛列萊。能運用不完全小 節的知識劃分樂句,標記換氣記號。3、聆聽魔法師的弟子、黃鶴的故事。能聽辨魔法師的弟子、

16、黃鶴的故 事的主題及主奏樂器的音色與在音樂中的表情作用。4、能依據三個小和尚的故事,集體創編表演,每個學生都能在活動中承擔任務。教學重、難點:1、用正確的發音方法和略帶憂傷的心情演唱歌曲。2、聆聽樂曲,能聽辨主題音樂及音色。3、創編音樂短劇。教學時間:四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談話導入:1、學生自由說說自己所喜歡的古希臘神話人物。2、導入新課。二、教授新課1、播放歌曲洛列萊,學生初聽,感受歌曲帶給大家安靜、略帶憂傷的情緒。2、簡介歌曲的背景資料: 在古希臘神話中,有一個動人的傳說:音樂之神阿波羅的兒子奧爾菲斯,他美麗的 歌聲能使猛獸俯首、頑石讓路。一次,他率船在蓬托斯海航行,遇上兩座浮動的巖

17、礁。多少 年來,這巖礁上的女妖用迷人的歌聲誘惑來往船只上的船員,使他們不由自主地尋聲而去, 結果船撞在巖礁上粉身碎骨, 人也隨船葬身海底。 奧爾菲斯知道這個危險, 當歌聲剛一傳來, 他便用棉球堵住了船員們的耳朵, 又把自己的身子讓人們捆綁在桅桿上, 使之無法尋聲而去。 奧爾菲斯彈著里拉琴,高聲歌唱,終于帶船隊闖過了險境。3、讓學生跟著音樂默唱歌譜。4、跟老師的伴奏輕聲哼唱歌譜。5、自己按節奏朗讀歌詞6、跟著音樂輕聲哼唱歌曲第一段。7、老師指導8、完整地演唱歌曲第一段9、自學歌曲的第二、三段。10、師生討論歌曲的演唱情緒。11、完整演唱歌曲。三、音樂活動四、老師小結。第二課時一、復習歌曲洛列萊二

18、、欣賞魔法師的弟子1、簡介樂曲背景資料2、初聽音樂,讓學生對樂曲有大概的認識。3、分部分欣賞:(1)第一部分,讓學生跟著音樂想像魔法師施法的情景。(2)第二部分,學生演唱弟子命令掃把拎水的主題音樂。(3)第三部分,聽出是用了哪些樂器演奏的。4、讓學生講講聽后的感想。三、老師小結。第三課時一、欣賞黃鶴的故事1、初聽,想像講了一個有關黃鶴的什么故事。2、老師簡介樂曲背景資料3、學生自己自由交流聽后感受二、學習交響詩的知識:1、講解交響詩的含義:按照文字、繪畫、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等構思創作的一種大型管弦樂曲。她是標題 音樂的主要體裁之一。 通常采用含有套曲因素的奏鳴曲式、 變奏曲式等單樂章曲式。 自

19、由。文學性的交響詩也稱為音詩;以童話故事為題材的交響詩有時稱為交響童話。2、結合黃鶴的故事進一步解釋交響詩。三、老師小結。第四課時一、觀看三個和尚的動畫片,讓學生說說你對這三個和尚的評論二、集體創編三個小和尚音樂劇所需要的節奏1、挑水的節奏2、抬水的節奏3、沒水吃的節奏4、念經的節奏三、自由搭配,把以上的節奏組合在一起,為三個小和尚創編音樂劇四、分組展示、評價第六課 勞動的歌教學目標:1、能夠對我國勞動號子和勞動歌曲感興趣,喜歡演唱、聆聽教材中的號子和勞動歌曲。2、演唱軍民大生產和翁嘿呀兩首民歌,能背唱其中一首。演唱時聲音要富有 彈性,能夠表現出歌曲的勞動節奏特點及樂觀情緒。3、通過學習演唱軍

20、民大生產、翁嘿呀和聆聽連連夯、船工號子,體驗號子和勞動歌曲的風格與特點。結構較4、知道勞動號子的音樂特點,初步了解勞動號子和創作勞動歌曲的關系。積極參與勞動號子的創編活動。教學重、難點:1、激發學生對勞動號子及勞動歌曲的興趣。2、學習、體驗、表現勞動歌曲中的節奏特點及樂觀情緒。教學時間:四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開門見山的導入,聆聽軍民大生產,感受與我們平常學習的歌曲有什么不同。二、學習新課1、揭題,簡單介紹歌曲的創作背景:歌曲創作于1945年,當時在陜甘寧邊區廣泛流傳。表現了當年陜甘寧邊區軍民,響應黨中央開展大生產運動的號召,踴躍投入開荒生產的熱烈情景。2、再次聆聽歌曲,找找歌曲最有特點的地方是哪里?(歌曲的襯詞)3、跟著音樂,自己想像勞動的形式,一起投入到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中。4、學生帶著勞動時積極的情緒,一起來朗讀歌曲中的襯詞,為后面學習歌曲做鋪墊。5、歌曲第一段歌詞,跟著節奏朗讀。6、指導朗讀的情緒。7、學習歌譜。8、把歌詞帶入歌譜中學唱。9、自學歌曲的二五段。10、檢查學習情況。三、音樂活動根據平時的勞動場面創編歌詞。1、自由討論,平時什么勞動場面最讓你印象深刻。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