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課堂實錄_第1頁
《吆喝》課堂實錄_第2頁
《吆喝》課堂實錄_第3頁
《吆喝》課堂實錄_第4頁
《吆喝》課堂實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吆喝?課堂實錄?吆喝?課堂實錄南京曉莊學院附中 華云【內容提要】:眾所周知,放置時間越長的酒越香,教學技能越高的教師也越受人青睞,原因就在于他們能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年輕教師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積累經驗,迅速成長起來呢?我認為是磨課。即通過作者一次磨課的經歷,并作前后比較得出心得體會,與年輕教師共勉。?吆喝?是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關于民俗的一篇課文。經過不斷地磨課,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現將第三次上課實錄記錄如下,其后是比較前兩次試課分析得出的體會。一導入師:曾經,在人們的耳邊經常會響起這樣的聲音:磨剪子嘞,戧菜刀。這是什么聲音?生齊:吆喝聲。師:是呀,只可惜大家聽到的是女生版。如今,作為民俗的吆喝

2、聲絕大多數已淹沒在都市的喧囂之中。今天,我們就來聽一聽北京人蕭乾筆下的?吆喝?,也許它能引發我們無盡的遐思吧。板書文題及作者。二初讀課文師:默讀課文,答復:作者在文中向我們介紹了哪些吆喝聲?生1:第6節“餛飩喂開鍋、第7節“硬面餑餑。生2:第11節“鹵煮喂,炸豆腐喲、“葫蘆兒冰塔兒。生3:第12節“荷葉糕、“蕎麥皮。生4:第10節“喝了蜜的大柿子、“葫蘆兒剛蘸得、“烤白薯哇真熱乎。生5:第11節“小玩意兒賽活的、“蒸而又炸呀,油兒又白搭。面的包兒來。西葫蘆的餡兒啊,蒸而又炸。生6:第9節乞丐的乞討聲。第13節賣蘿卜的和第14節賣冰棍的。師:根本上找得差不多了,那么作者是按照什么樣的順序向讀者一

3、一介紹的?生1:有白天的。生齊:不對,是早上的。板書生2:還有晚上的。板書生3:還有一年四季的。板書生4:有直接介紹賣什么東西的。師:那就是吆喝的內容。板書生5:還有從吆喝的聲調及音韻節奏角度進行評價的。板書師:你們的依據是什么呢?生局部:書中有的小節前已歸納好了。師:這些局部之間又是用過渡句進行銜接的,大家能找到嗎?生1:課文的第二小節。課文由洋人的欣賞器樂過渡到北京街頭的叫賣聲。生2:還有課文的第八小節開頭第一句話。生3:文章第十小節和十一小節的開頭第一句話都是過渡句。師:大家集體朗讀這些過渡句。學生朗讀師:作者將如此繁多復雜的吆喝聲歸類介紹,并在有些局部開頭用一總領句,每局部之間又用過渡

4、句來貫穿,使得文章內容多而不亂。我們今后寫類似的文章也可以用這樣的方法。既然吆喝有內容、聲調、音韻節奏,可見吆喝它其實也是一種文化。三細讀課文師:老北京城的吆喝有何特點?生1: 用“就剩兩掛啦中的“就剩突出已所剩無幾了,吸引人快來買。當然對孩子來說是最有吸引力的了。生2:引人發笑。主要是文中提到的兩個乞丐的乞討聲,用低音吆喝。其中還有一個用了快板,顯得很滑頭。師:“葫蘆兒冰塔兒和“葫蘆冰塔有何區別?生3:這是兒化音,作者運用北京的方言來寫吆喝,這樣顯得京味十足,讓人回味無窮。生4:在吆喝賣蕎麥皮的時候,用了夸張的手法,說自己被嚇了個“馬趴,語言中透露出幽默。生5:“喝了蜜的大柿子運用了擬人的修

5、辭手法,為了說明柿子的甜。生6:“蘿卜賽過梨用了比照的修辭手法來突出蘿卜的嫩。生7:有的很簡潔的吆喝出要賣的東西,有的卻很復雜。生8:有聲音的上下起伏和音韻的節奏變化。四品讀吆喝面對這樣的吆喝,作者懷有怎樣的感情呢?找出文中相關語句朗讀并分析。生1:喜歡。從第7節中“我更喜歡一詞可以看出。師:能不能讀出這種喜歡的感情?學生朗讀,重音在“更喜歡三個字上。生2:思念。第14節中:“北京城倒還剩一種吆喝中“倒還剩看出吆喝已漸漸離我們遠去,思念它,也流露出一種遺憾的心情。“倒還剩要讀得輕一些。學生朗讀生3:喜歡。“他特別喜歡聽串街的理發師手里那把鉗形鐵鉉。那是外國人喜歡的器樂。而“更值得一提就突出自己

6、喜歡聲樂。師:朗讀這一句。注意重讀。學生朗讀生4:第八小節寫了作者覺得聽話匣子很累,更討厭的是勝利公司的商標,由此和文章的吆喝進行比照,突出作者對吆喝的喜愛之情。師:很好,用了比照的手法,分析文章很仔細。集體朗讀這一小節。學生朗讀師:我找到一句“白天就更熱鬧了,就像把百貨商店和修理行業都拆開來,一樣樣地在你門前展銷。有誰能分析一下呢?生5: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并且用一個“拆字就是為了說明吆喝聲很多,場面很熱鬧,小孩子是最喜歡熱鬧的了。師:一起朗讀,讀出感情。生6:第三小節中,“都不免會佩服中的“佩服二字就可以看出作者對于那些會吆喝的人的佩服之情。生7:“到了夜晚的叫賣聲也十分精彩中“十分精彩可

7、以看出作者對于吆喝的高度評價。生8:“不但詞兒編得熱鬧,還賣弄一通唱腔中的“熱鬧就是生動形象的意思,也是對吆喝的夸贊。五說說吆喝師:現在吆喝大多已被廣告所替代,你是如何看待的呢?生1:有的時候覺得很討厭廣告,沒完沒了的,有時候接連放幾遍重復的,太沒有意思了。而吆喝不是連著喊,中間還有間歇,有時覺得聲音挺有意思的,就會等著再重復。生2:我還是比較喜歡廣告,因為現在有的廣告很含蓄,有時你不知道在宣傳什么東西,等到最后你才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絕妙感覺,它的廣告很有創意。生3:吆喝聲除了是要把東西賣出去,但里面更多的還有著文化氣息,用一種或說或唱的形式表現出來。而廣告有時運用了成語,但是卻給人一種誤導,

8、總是出現錯別字。生4:廣告已經結合了視頻等很多效果,讓你有一種美的享受。六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吆喝?,對吆喝這一民俗進行了分析 ,可以看出,吆喝作為民俗已漸漸離我們遠去,但是它曾經帶給我們的那些快樂是我們永遠也無法忘記的。七作業到當地民間調查訪問,收集當地民族同胞的信仰、禁忌、婚嫁壽誕、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民俗,寫一篇文章。這是我第三次上課時的實錄。我設計?吆喝?這篇課文的主要思路是:學生感知文章內容分析吆喝體驗作者感情拓展延伸。第一次試課時,我是用錄音導入,結果錄音沒有放出來,我就把后面一個環節學生搜集的吆喝聲即體驗吆喝提到前面來。第二步品讀吆喝中用“我認為最有趣,因為 “這一句式說一句話

9、。學生找得不是很準確。接著分析作者的感情。第三步創作吆喝,由老師做示范。第四步教師小結。第五步作業。分析缺點:課前課件準備不充分。學生沒有找準確是因為事先沒有預習課文,上課也沒有給足時間看課文。因為是借的班級,學生也沒有重視。這樣也就直接導致文本扣得不夠深入,給人的感覺就是很淺薄,整堂課像活動課。很少朗讀課文。優點:應變能力較強。設計較新穎,特別是教師起示范作用。第二次試課我用自己的方言吆喝直接導入。第二步品讀吆喝中設計問題:作者在文中向我們介紹了哪些吆喝聲?又是通過一根怎樣的線將紛紜復雜的吆喝聲變得井然有序的?問題:作者面對這樣的吆喝有何感情?第三步再聽吆喝,體味這種感情。第四步小結課文。第

10、五步作業。分析缺點:學生一開始沒有聽懂我用方言吆喝的聲音,改為普通話可能會好一些。文本抓的不夠多。問題和問題之間問得太突然。民俗點了出來,但是內容有點多了。優點:作業的設計和黑板板書相聯系,也把這堂課學到的一個知識點運用了起來,并且能夠聯系寫作。再聽吆喝可以引領學生的思緒回到那個時代,因為學生對吆喝聲是比較陌生的,這樣有助于理解作者的感情。經過三次的試講,讓我意識到上好一節課有多么的不容易,不僅要鉆研教材,更要鉆研教法。如何讓學生喜歡聽課,如何讓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下學好課文,并在此根底上能力有所提高,視野得到拓寬,這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就這三次的磨課,我談一點體會:一堂課的開頭導入很重要。

11、作文好的開頭被稱為“鳳頭,其實一堂課的開頭也應是“鳳頭,即要能夠吸引住學生進入境界。因此在不斷的磨課之后,改為由教師的吆喝進入本堂課。我認為教師應該有勇于“下水的精神。平時我們只是布置給學生做,而自己很少動手,有些東西我們自己寫起來都很生硬,更何況要求學生。況且這樣既能把學生吸引住,也能消除他們在后面自己吆喝的不好意思的心理。開課不是為了熱鬧好看,而是要實實在在的能讓學生學到知識和技能,那么教師在課堂上一定要抓文本,在此根底之上再躍出文本。培養學生分析語言的能力,要有深度,還要多朗讀。一堂課承載的東西不能太多,只能是一兩點就足夠了,否那么學生沒有能力去接受,一堂課也只能是蜻蜓點水,很淺薄。課堂中要注意師生之間的對話,生生對話,教學形式要多樣。這樣不僅能起到教學相長的效果,學生保持興趣的時間也會加長,能力也能在互相合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