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章 人體的營養第二節 消化和吸收一、課前分析(一)教材分析1、對教材的認識“消化與吸收”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材(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二章 人的營養第二節,本章共分三節,教材通過三節的介紹力求將人的營養問題始終與周圍的環境相聯系,以便使學生認識到人與生物圈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與第一章相比,本章加大了探究性學習的力度,充分體現了探究式學習以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為理念, 改變以往的教學程序。從全章或全節來看食物的消化過程都應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其中的實驗教學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密,學生會有親身體驗,可幫助學生理解難點。基于此,正好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通過探究過程解決問題。同時
2、注意總結比較實驗的結果,分析原因,使學生評價與反思自己的探究過程,使學生的學習能力逐步增強。還可通過探究過程使學生意識到消化系統的重要性,并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為下一節作了鋪墊。2、教學目標2.1 知識目標 : 描述人體消化系統的及主要消化腺的組成、位置及功能; 口腔的結構和唾液對淀粉的初步消化作用; 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內的消化和吸收過程; 說出小腸的結構特點。2.2 技能目標: 觀察小腸結構的活動,解釋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認同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 養成實驗的設計、實際操作及科學探索的能力; 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提高注意口腔衛生、保護消化系統的能力。2.3 情感目標: 通過了解常見消化
3、系統病癥,關注人體的健康,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通過設計實驗探究唾液在消化過程中的作用,養成嚴肅、認真、 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三大營養物質( 淀粉、脂肪、蛋白質) 的消化過程。 教學難點:A.小腸的結構與功能;B.探究實驗的操作過程的控制。(二)學情分析七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且好動,他們有很強的求知欲望,想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結構。他們通過日常生活經驗對消化系統有一定的了解,但食物在消化系統內怎樣消化和吸收的知識比較缺乏。而這部分知識又比較抽象,因此,在教學中我盡可能運用多種手段將教學內容形象直觀化。學生主要采用“主動參與、主動探究、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樂學
4、、會學;通過各種學習活動,讓學生動手做一做、動腦想一想、動耳聽一聽、動眼看一看、動嘴說一說,讓他們在活動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形成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從而達到課程目標。二、教學設計思路本節的內容是消化系統的組成、消化道的組成、消化腺的作用、胃腸的結構特點及其位置與功能和營養物質的吸收。在教學時,教師要改變以往單純由教師講解消化和吸收過程的教學模式,應當采取引導學生通過探究活動主動學習的教學模式。例如,利用本節的引言引導學生思考食物在口腔中有什么變化,進而開展探究饅頭在口腔中變化得活動。應該明確的是學生仔該活動后反思自己的探究過程,既是總結自己出現得失誤的需要,也是總結自己成功體驗的需要。在進行營
5、養物質的吸收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到這部分已經大大簡化,目的是減少過多的專業術語,避免學生學習過細、過難的生理學知識,通過資料分析活動明確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是小腸。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滲透人體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通過解讀曲線圖的技能訓練,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解答問題時學會從圖表中獲取信息的方法,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認識到消化和吸收是發生在人體內的一個連續的生理過程。基本思路可以確定為: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實驗設計 -學生分組探究實驗 -全程探究實驗 -交 流分享探究成果-概括總結-布置課外延伸實驗設計三、教學方法1 、探究學習法;2、觀察法;3、歸納法。四、課型與時間1、課程類型:新課。
6、2、授課時間:2 課時。五、課前準備1、學生準備:查相關資料,了解常見引起消化系統疾病的原因及暴飲暴食對笑話器官的危害。2、教師準備:實驗“口腔的消化”和“觀察小腸結構”的用具。3、口腔及消化系統的模型或掛圖。4、FLASH人體消化和吸收的過程;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六、教學策略導學-分組探究-互動設計 -展示測評七、教學活動設計:教學程序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3min)引言:我們每天都要從外界 攝取大量的食物以滿足生長發育、 各項生命活動的需要,你們知道食 物的消化和吸收是依靠人體八大 系統中哪個系統來完成的嗎?(非常好!)提問:對照自己的身體想一 想,我們吃的
7、食物直到排出體外都 經過那些結構?齊聲回答出: 消化系統。消化系統 的組成小故事:一位小朋友吃西瓜 時不小心將科工咽下去了。大人們 說,慢點吃,別一會把種子吃下去, 在肚子里長出一個大西瓜來咯!同學們,我們都誤吃了許多西 瓜子,可是,它們長成西瓜了嗎? 為什么呢?利用日常生活 常聽到的大人的嚇 唬來導入,一下提起 學生的注意,并激發 他們思考的積極性。同學回答:沒 有。被消化了。充分從生活 入手,提高生物 科學性與生活的 密/、口分,使學 生對生物的趣味 性和求知欲增 強。如果把人體的消化系統比作 是一家“食品加工廠”,廠里有一 條“食品加工流水線”,它大概后8 10米長,這個長度也達到了人體
8、 身高的六倍,那這條流水線從上到 下會設有哪些工作車間呢?我們 一起去這家食品加工廠逛逛吧,看 看我們的種子在小朋友的消化道 內經歷了什么?他先遇到了像軋鋼似的上下閱讀有趣的小運用合理的 比喻,是枯燥的 知識義成形象生 動的狀態,利于 學生的記憶和理 解。通過故事形堅硬的悻物,差點被壓得粉身碎 骨;然后咯喳一下掉進了萬丈深 源;剛打算離開就遇到酸雨;后來 又鉆講了一條又長又窄的迷.宮; 走 出迷宜又鉆進死胡同,幸虧及時改 變方向;后來又與很臭的東西混在 最后在姍姍上廁所時離開了姍姍。故事,美注后卜劃線 的句子,思考形象化 的比喻指的是消化 系統的哪個器官。牙齒,食道一 胃,消化液,小腸, 盲腸
9、一大腸,肛門。式和比喻,使學 生充分感受到科 學趣味性,并在 樂趣中學習知 識,一改往日傳 統教學的古板和 枯燥。(請同學們注意老師的比喻) 出示:消化系統模式圖,請 同學們描述消化系統的器官組成。講述:剛才同學們按照食物 的經過路線描述的消化系統的組 成,即食品加工流水線,我們將食 物經過的通道稱之為消化道。但大 分子的營養物質要在消化道內被 分解成簡單的溶于水的物質才能 被人體細胞吸收,而起關鍵作用的 則是生產消化液的附屬車間一一 消化腺。提問:你知道消化道周圍有 哪些消化腺嗎?它們分泌什么消 化液?你能在自己身體上指出它 們的部位嗎?(根據一同學習將模具重新 組裝上,增加學生的深刻性。)
10、板書:唾液腺 胃腺 肝臟 胰腺 腸腺全班同學在一 位同學上的帶領下 認識消化系統的各 器官,并認同這是消 化道部分。根據書上的圖 示說出:唾液腺、胃 腺、肝臟、胰腺、腸 腺。試著在自己身 體上指出各消化腺 的部位。同時請一個 或幾個同學相互補 充來將消化腺組裝 回模具。唾液胃液膽汁胰液腸液提問:什么叫消化?根據前面講解的內 容概括出:食物中的 淀粉、脂肪和蛋白質 都是大分子、結構復 雜的有機物,進入消 化系統后,逐步分解 成可以吸收的簡單 的物質的過程叫消 化。知識拓展:唾液腺分泌的是 唾液,就是我們說的口水。那大家學生開始熱鬧 得猜測起來了,有同對消化系統 的組成、結構和 功能的認識上升 到
11、理性認識,充 分發揮了教師是 學生學習的引導 者、組織者和幫 助者的作用。采用簡單命 了的結構圖,幫 助同學的理解和 記憶。通過一步一 步引導,使學生 自己得出消化的 概念,培養學生 的自主學習和總 結概括的良好習 慣和能力,實現 老師為引導,學 生為主體的教學 角色轉變。常識拓展, 增強趣味性和學食物的消化知道一個成年人一天分泌唾液的 量可達到多少嗎?大家可以大膽 猜測一下。(拿出一個容量為1。25L的可 樂瓶)還是告訴大家吧,大家可能都 想不到。一個成年人一天分泌唾液 的量也有1L 1。5L,收集起來可 以裝滿這個瓶子整整一瓶,有時候 還要溢出來呢。(在介紹肝臟分泌膽汁時教師 拿出肝臟模型
12、)這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肝臟 的模型,它能夠分泌膽汁,膽汁流 入到這個墨綠色的囊狀的結構一 一膽囊,貯存和濃縮起來。很好。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腸 腺分泌腸液,胃腺分泌胃液,胰腺 分泌胰液,唾液腺分泌唾液,那肝 臟是不是分泌肝液?小結:認識我的 食品加工廠”(消化系統組成):1、在方框中正確填寫人體的消化器官2、按從上到下的順序說出人體消化道中的消化器官3、說出消化腺及相應的消化液(消化道H腔、咽、食道、胃、小唾液腺分泌唾液肝W分泌膽汁消化慳化91-分泌胰液胃月齊分泌胃液腸月齊分泌腸液講述:食物的第一站到達的 是哪里?很好!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 端,是消化系統的首要把關口。口學說是10L,另一個 同
13、學說是500g,又一 個同學說是1L回答:不是,肝 臟分泌的是膽汁。互動,填寫和組 裝消化器官,指出消 化腺及產生的消化 液。腸、大腸、肛門回答:口腔。回答:牙齒、舌、 唾液腺導管的開口。生對科學的求知 欲。防止知識的 混淆,確保知識 的準確科學性。通過互動和 學生的參加,增 加學生的積極主 動性和求職欲 望,也利于學生 的學習和理解。適當的表揚 能激發學生的積消化的形 式:物理性消 化和化學 性消化 (實驗過程中介紹 相關概念)腔中有哪些器官呢?它們對食物 的消化起什么作用?提問:什么叫消化?講述:消化包括兩種形式, 上個課時我們提到的消化液中的 消化酶參與的消化過程,大分子物 質被分解成為
14、小分子物質是一種 化學性消化。另一種則是物理性消 化,即通過消化道的機械作用,把 食物由大塊變成小塊,與消化液混 合,并不斷把食物向消化道的下端 推送,如口腔內牙齒的咀嚼,舌的 攪拌,胃的蠕動,使食物與胃液充 分混合,腸道的蠕動等。提問:你能說出化學性消化 與物理性消化有什么本質區別 嗎?(同學們回答的都很準確。)小結:消化的概念及形式。作用:牙齒嚼 咀;舌攪拌;唾液腺 分泌唾腺,能濕潤食 物。回答:食物中的 淀粉、脂肪和蛋白質 都是大分子、結構復 雜的有機物,進入消 化系統后,逐步分解 成可以吸收的簡單 的物質的過程叫消 化。化學性消化,營 養物質被分解,已不 再是原來的物質了, 而物理性消
15、化只是 食物的形狀、大小等 發生了變化,實質并 沒有改變。所以本質 是:是否啟新物質廣 生。極主動性,活躍 課堂氣氛。這部分內容 將在滲透在實驗 中講解。探究: 口腔內的 消化作用品嘗:請幾位同學品嘗饅 頭,并說出自己的感覺。提問:你吃了饅頭以后,感覺 到什么變化?所有同學都有共同的經驗,如 吃大米飯、面條時,開始不甜,但 咀嚼一段時間后,有了甜味。為什么饅頭在細嚼慢咽的時同學配合老師, 咀嚼饅頭,體驗咀嚼 過程中味覺的變化。回答:變甜。以小組為單 位,用老師提供的器與學生的互動, 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候會有甜味呢?下面我們就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來解開這個迷題材,根據實驗提示設 計實驗。想一想
16、:1。細細咀嚼饅頭(主要成分 是淀粉),味覺是否發生了變化? 有新物質產生嗎?2。是什么原因使饅頭變甜 了?Ao 是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 拌。Bo唾液的作用。提出問題:1 .饅頭變甜是否與牙齒的咀 嚼、舌的攪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 關?2 .如果有關,它們各起到什么 作用?3 .饅頭變甜是否是因為淀粉 發生了變化?作出假設:(老師引導)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端,是消 化系統的首要把關口。我們已經知 道口腔中有哪些器官呢?很好,那么,是不是他們都對 食物的消化起作用?因此,我們要 創設情境,將他們的作用用實驗來 表現出來。牙齒:一一舌:唾液:實驗提示:認同淀粉在口 腔中發生了消化。根據PPT圖示給 出回
17、答:牙齒、舌、 唾液腺導管的開口。學生回答:咀嚼時間越長, 甜味越濃,饅頭變甜 的主要原因是牙齒 的咀嚼作用;甜味只是通過 舌才能品嘗出來,饅 頭變甜的主要原因 是舌的攪拌;饅頭變甜說明 它的成分發生了變 化,饅頭變甜的主要 原因是唾液在發揮 作用。學生設計并實將主動權交給學 生,老師只起到 引導的角色,這 樣可以使提高學 生的探究能力和 積極性。量筒、橡皮塞、滴管、小刀、 脫脂棉、銀子、饅頭、清水、碘液、 唾液。原理提示:1、淀粉是饅頭的主要成分。 淀粉并沒有甜味,但其分解后形成 的麥芽糖有甜味。施實驗方案2、淀粉遇碘變藍色3、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為麥芽糖,遇碘不變藍色。4鴻齒的咀口
18、藍舌|的攪拌和在的混合都.在口腔耳修行的,則的溫度大同是37 C 設計實夙案并演系:1 : 1+2A+饅頭碎屑+2ml唾液+充分攪拌B c+饅頭碎屑+2ml清水+充分攪拌+饅頭塊+2ml唾液+不攪拌根據提示和器 材,設計實驗:1、編號2、取材(饅頭 并切塊或切碎、拌 勻、取口腔唾液)并 做相應處理3、37 c模擬環 境中等待結果4、5-10 分鐘 后,滴加2滴碘液, 搖勻,觀察現象。把A、B、C三支試管分別塞上橡皮塞,放在內衣口袋中或手中握卡相熱5-10/的小圖測其結【3】、同日、:4紹消化J展開0認真觀看實驗 現象,并針對現象進 行討論。【2】本實驗做了 部分修改,經過 多次實驗,了解 到3
19、7 c的溫水 不易控制,操作 也不夠簡便,因 此讓學生把A、 B、C三支試管 塞上橡皮塞,放 在內衣口袋中(預先和部分學 生說明,穿帶口 袋的內衣)或根 據天氣情況握在 手中加熱5-10 分鐘(或者再長 一點時間),該方 法方便易行,效強了實驗的趣味 性。同學分享和傾 聽。無甜味的淀粉 在唾液的作用下分 解成了有甜味的糖。 牙齒和舌的作用踴躍回答:這部分屬于情感 教育,通過對食 物在人體中被消 化與吸收的探 究,調動學生積 極性,加強學生 對飲食與身體健 康關系的重視程 度。請三位學生上講臺進行實驗 操作。討論:我們已經看到現象 了,請同學給出結論。小結:1、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使 食物變碎,
20、消化得更充分。2、唾液中含有可以消化淀粉 的唾液淀粉酶,它將淀粉分解成麥 芽糖。在饅頭的消化過程中起決定 作用的因素是唾液的消化作用。講述:通過上面的學習,我 們已經知道了口腔在消化過程中 的作用。哪位同學能據此說說我們 日常生活中應從哪些方面注意消 化器官的保護?(請同學自由發言)大家說得都很好,口腔是消化 道的起始,它對其下部消化器官的 保健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一方面 我們要重視口腔這一消化環節,吃 東西時細嚼慢咽減輕胃腸道的壓 力;另一方面,要注意口腔本身的 衛生保健,勤刷牙,避免不衛生用 牙,預防幽齒等各種牙齒疾病。知識鏈接帶著問題觀看 FLASH之后,全班進 行搶答,初步了解消 化的
21、過程。1. 口腔、胃、小腸是可以消化的視頻播放能 吸引學生注意 力。提問:科學實驗證明:蛋白 質、脂肪在口腔中不能被消化,只 有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一 部分轉變成麥芽糖。麥芽糖有甜 味,就是為什么細嚼饅頭有甜味的 道理。麥芽糖還需要進一步消化, 才能被人體吸收。因此,口腔只具 有初步消化淀粉的作用。食物中的 蛋白質、淀粉、脂肪在消化道內是 如何消化的呢?播放FLASH人體消化系統 的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一段 食物消化過程的錄像。思考題:1。消化道的哪些器官可以進器官。行消化作用?2 .淀粉 口2。淀粉、蛋白質和脂肪初步腔;蛋白質一一胃;消化的部位分別是什么?脂肪一一小腸3。口腔、胃、
22、小腸內分別有3 . 口腔內有唾哪些消化液?液,胃內后胃液,小4。消化和吸收的最主要場所腸內有膽汗、胰液、是哪里?腸液。4 .小腸是消化 和吸收的最主要部 位。三位同學為代表進行復述,全班同閱讀:資料,復述三大類有學注意聽,并糾正其機物在消化道內的消化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三種主要的營養物質分解的最終小結:蛋白質一氨基酸淀粉一葡錮糖脂肪一脂肪酸、甘油補充講解:在所有的消化液中,只有膽汁產物要記憶。是不具有消化作用的,因為不含消 化酶,其作用是使脂肪乳化成脂肪 微粒,增加脂肪和脂肪的接觸面 積,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回答:這些食物結合現實:會影響胃的功能,加提問:為什么患了胃病的人重胃的負擔。怕吃硬、冷
23、的食物?回答:不吃湯泡 飯,少吃麻辣燙,每提問:我們應怎樣保護我們日三餐定時、定量。的胃呢?(觀察實驗現象)提問:為什么肝炎病人怕吃油眼而食物?卜時我們做個 小實驗(教師演示P33頁的實驗)回答:第一支試 管內的花生油變成提問:兩只試管內的花很小的油滴,第二支從生活中的 例子教育學生要 養成良好的飲食 習慣,注意對消 化系統的保護。通過實驗,直觀 直接的使學生理 解老師所要講解生油各發生了什么變化?膽汁和 清水各對花生油起什么作用?提問:膽汁對食物的消化有 作用嗎?補充:對!膽汁中雖然沒 有消化酶,但是膽汁能乳化脂肪, 增大脂肪酶與脂肪顆粒的接觸面 積,起到初步消化脂肪的作用。提問:人體消化道
24、內除 了唾液、膽汁,還有哪些消化液?(明確膽汁是唯一不含消 化酶的消化液。)提問:閱讀P35頁第2 題,你能指出哪FS分消化道中的 消化液最多?(更正)胃液最多,但小 腸里消化酶的種類最多。卜囿我們來解讀P34頁的曲線 圖,回答(1)、 (2)、 (3)個 思考題。提問:食物最終在哪里被徹 底消化?這說明了什么?補充:人體小腸內消化酶 的種類最多,而且小腸還是消化道 中最長的一段。試管內的花生油變 化不大。回答:能把 食物中的大顆粒脂 肪,變成微小的脂肪 顆粒,這肩助于脂肪 的消化。回答:胃液、腸 液、胰液。回答:(有的回 答是胃,有的回答是 小腸。)回答:X 淀 粉,Y 月日肪。淀 粉在口腔
25、內被初步 消化,蛋白質在胃內 被初步消化,脂肪在 小腸內被消化。A 一腸液、胰液、膽汁。回答:小腸!說 明食物主要在小腸 被消化。的知識內容。營養成分 的吸收講述:食物被消化后的營養 成分將通過消化道壁進入人體的 循環系統,這個過程就叫吸收。出示:消化道各器官及吸收勾劃出吸收的 概念。觀察:小腸的結構的主要物質圖示。提問:從圖示中你能總結出 消化道的哪些器官具有吸收功能 嗎?它們分別吸收什么物質?吸 收的最主要器官是什么?提出問題:小腸為什么是吸 收的主要器官,這與小腸的結構是 否有關?觀察:豬小腸的結構。將剪 開的豬小腸,用水洗凈,把小腸放 入盛有清水的培養皿中,內表面向 上。看圖回答問題:
26、 胃、小腸、大腸具有 吸收功能;小腸是吸 收的最主要器官。課外出示:大腸、小腸結構示意 圖。自主學習:書P33資料,觀 察圖片,說出小腸的結構,比較大 腸、小腸的特點。出示:小腸皺壁、小腸絨毛、 小腸絨毛細胞示微絨毛的圖片,請 學生填圖。提出問題:吸收營養物質最 多的是大腸還是小腸?為什么?討論:小腸的皺裳、 絨毛等結構與小腸的消化和吸收 功能的關系。小結:小腸全長5-7米,小 腸的皺裳、小腸絨毛和每個小腸絨 細胞游離面上的1000-3000根微絨 毛,使小腸的總吸收面積可達 200m2小腸的巨大吸收面積有利 于提高吸收效率。小結:小腸不僅 是消化食 物的重要場所,也是吸收營養物質 的主要場所
27、。各種營養物質在小腸 等處被吸收后,隨著血液循環運送 到全身各處,供人體細胞所利用。小制作:采用簡易的材料,觀察到:由于水 的浮力作用,雞的小 腸內表面絨毛彼此 松散,伸展開來。觀察圖片,認識 大、小腸的結構。回答:長度不 同,小腸長得多;表 面都有皺裳,但小腸 的皺裳上有絨毛,而 大腸沒有。通過填圖,進一 步理解小腸的結構。通過討論,認為 小腸的結構增加了 小腸的表面積,所以 小腸是吸收的主要 場所。小腸的長度和 內壁結構的特點,都 可以大大增加吸收 營養物質的面積。課后以小組為實體觀察對 學生的視覺直接 起到作用,利于 對知識的理解。小制作設計并制作小腸的結構模型,充分 說明小腸的結構特點
28、是和功能相 SW勺。建議:制作模型時,采用紙、 泡沫塑料、布等常見材料。單位進行設計制作, 進一步觀察和領會 小腸結構特點和作 用。八、教學反思:1、優點:本節課內容比較多,時間比較緊,所以時間控制是關健。在課堂上,學生表現出濃厚 的興趣,反應比較熱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教學要求。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時刻注意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在旁只是引導點撥。本節課重在通 過學生的探究活動達到讓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通過讓學生動腦設計,動手實踐,分組實 驗,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團體合作意識。在探究實驗的過程中,因為使用的材料中有唾液,所以在學生中造成一些波動。有部 分小組的同學認為唾液臟
29、,一度出現一些小組無人 “貢獻唾液的現象。但經老師和同學的 思想工作,此種情況不再出現。在以后的教學中,應在事前做好思想工作,以免在實驗過 程中出現此類問題。同時由于時間關系,未能安排 ”觀察家畜小腸的內部結構。若時間許 可的話,這個實驗的操作,能夠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小腸的結構和功能是互相統一的。2、缺點:備課組上完課后自己補上 3、改進之處:備課組上完課后自己補上第二節 人體的消化與吸收學案學習目標:知識目標:( 1)描述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 2)概述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能力目標:( 3)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并得出合理的結論;( 4)分析小腸的結構與功能的關系,說出小腸的結構
30、與吸收功能相適應的特點;情感目標:( 5)要有意識地滲透人體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學習重點: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學習難點: 嘗試解讀營養物質在消化道內被吸收的曲線圖;小腸的結構與吸收適應的特點。學習方法:自主達標分組探究學案式學習安排:二課時課 型: 新授課學習程序:一、推陳出新、導入新課:(一)情境導入,自主學習。同學們,那么這些營養物質是通過人體的什么系統攝入并利用的呢?消化系統。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二節人體的消化與吸收。(二)師生互動,合作共建。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問題來引出,并通過形象比喻調動學生積極性。二、展示目標、提出要求:1 、學生自己能提出問題,并組織好答案(提出
31、一個問題遠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2 、能回答老師和學生提出的問題。三、自主學習、分組討論:針對學習目標,學生預習課本,分組進行討論研究,實現學習目標,完成學習要求。教師巡視指導,答疑解惑。四、反饋交流、學生問答:要求學生提問,學生回答,師生共同交流、組織答案。學生能提問得妙并回答得好 都給本人及其所在的小組加分。五、鞏固練習、分組討論任務一:消化系統的組成和功能。1、說出你知道的消化器官的名稱及作用。2、閱讀教材P3233頁內容,認識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并完成下圖的內容,在字母 后面填上合適的器官名稱。3、消化系統包括 和。4、消化道組成器官依次有口腔 + * * *+組成,同時把上圖相應的字
32、母依次寫出 。寫出人體內主要的消化腺。消化腺包括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 如、和,另一類是分布在消化道壁內的小腺體,如 和。5、口腔內的舌具有 作用,牙齒具有 作用,唾液具有 作用。6、在消化系統中,最大的消化腺是,最長的是,最膨大的是07、胃壁內有很多 ,可以分泌大量的 胃液呈強酸性,其中的 對蛋白質具有初步消化作用。胃壁有發達的,收縮時能引起胃的蠕動, 可以研磨和攪拌食物。任務二:常見的消化疾病。常見消化疾病資料收集和分享。消化疾病的預防:任務三:食物的消化1、什么是消化?消化主要通過 的作用而進行的。(可以在 書上標注)2、食物的消化方式包括 消化和 消化,其中物理性消化方式有 、等。它們的本質區別是: 03、完成填表:三大營養物質的消化過程甘喬物質開始部位參與的消化液中間產物最終產物淀粉蛋白質脂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中國均速皮托管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商業水培系統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廚房水槽柜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發泡包裝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危險區域信號設備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醫聯體產業市場發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包裝印刷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剛性自卸車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苗木買賣協議書模板
- 2025-2030中國公共安防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風險對策與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二次月考試卷(各版本)
- 中國反恐形勢的現狀和對策分析研究
- 籃球協會章程和規章制度
- 技師學院高層次人才引進和管理辦法
- 水輪機選型畢業設計及solidworks建立轉輪模型
- 無創正壓通氣急診臨床實踐專家共識
- 【精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脫式計算》(含簡便運算)專項練習題
- 常用檢驗項目的醫學決定水平
- 急診及重癥醫學-機械通氣
- YY/T 1248-2014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測定試劑(盒)(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
- 平面位置(軸線)測量記錄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