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復習回顧復習回顧: :綠色植物綠色植物植食性動物植食性動物分解者分解者肉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太陽能太陽能能量源頭能量源頭:能量流動渠道能量流動渠道:能量傳遞效率能量傳遞效率:能量流動的特點能量流動的特點:太陽能太陽能食物鏈食物鏈(網網)10%20%單向流動,逐級遞減單向流動,逐級遞減分解者能給綠色植物提供分解者能給綠色植物提供_, 但不提供但不提供_呼吸作用呼吸作用能量散失形式能量散失形式: 熱能熱能無機物無機物能量能量第三節第三節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為什么維持生態系為什么維持生態系統所需大量物質,統所需大量物質,例如氧、水、氮、例如氧、水、氮、碳和許多其他物質,碳和許多其他物質
2、,億萬年來卻沒有被億萬年來卻沒有被生命活動所消耗完?生命活動所消耗完?溫故知新溫故知新: 生態魚缸為生態魚缸為什么要放在有光什么要放在有光的地方?密閉的的地方?密閉的環境中,各種生環境中,各種生物所需物質如何物所需物質如何得到?得到?問題探討:問題探討: 為什么熱帶雨林為什么熱帶雨林不需要施肥而農田需不需要施肥而農田需要經常施肥?要經常施肥?農田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閱讀課本相關內容閱讀課本相關內容, ,思考回答下列問題:思考回答下列問題:1、這里的物質是指什么?這里的物質是指什么?2、這里的生態系統是指什么?、這里的生態系統是指什么?3、在哪兩者之間循環?在哪兩者之間循環?物質循環的概念物質循
3、環的概念物質循環的概念物質循環的概念 組成生物體的組成生物體的C、H、O、N、P、S等元素,等元素,都不斷地進行著從無機環境到都不斷地進行著從無機環境到生物群落,又從生物群落到無機環境的生物群落,又從生物群落到無機環境的循環過程,這就是循環過程,這就是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地球上地球上最大最大的生態系統的生態系統生物圈生物圈,其,其中的物質循環帶有全球性,這種物質循環又中的物質循環帶有全球性,這種物質循環又叫叫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生物地球化學循環。 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流動,不會消失,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流動,不會消失,生物可反復利用。生物可反復利用。生物生物 群落群落組成生物體的組
4、成生物體的C、H、O、N等元素等元素無機無機 環境環境反復循環反復循環在哪兩者之間循環?在哪兩者之間循環?這里的生態系統是指什么生態系統?這里的生態系統是指什么生態系統?注意:注意:(1)生態系統: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生物圈。生物圈。(2)物質:是指組成生物體的)物質:是指組成生物體的C、H、O、N、P、S等基本元素。等基本元素。(3)循環:是指物質在生物群落與)循環:是指物質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之間反復循環運動。無機環境之間反復循環運動。2 2、物質循環的特點、物質循環的特點(1 1)具有全球性,又叫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具有全球性,又叫生物地球化學循環
5、。(2 2)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之間周而復始進)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之間周而復始進行循環。行循環。(3 3)循環過程中物質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循環過程中物質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以一種形式轉變為另一種形式。以一種形式轉變為另一種形式。物質循環的主要特點:物質循環的主要特點:及時反饋及時反饋: :1.1.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的敘述中,錯誤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的敘述中,錯誤的是的是 ( ) A A所指的物質是指組成生物體的所指的物質是指組成生物體的C C、H H、O O、N N、P P、S S等化學元素等化學元素B B所說的生態系統是指生物圈所說的生態系統是指生物圈C C物質在循環過程
6、中不斷減少的物質在循環過程中不斷減少的D D所說的循環是指物質在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所說的循環是指物質在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反復出現、循環利用反復出現、循環利用c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最大的生態系統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最大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帶有統中的物質循環帶有全球性。全球性。討論討論:在農田中大量使用在農田中大量使用DDTDDT有機農有機農藥為什么會殃及南極的企鵝藥為什么會殃及南極的企鵝? ? 碳是地球上儲量最豐富的元素之一。碳是地球上儲量最豐富的元素之一。它廣泛地分布于大氣、海洋、地殼沉積巖它廣泛地分布于大氣、海洋、地殼沉積巖和生物體中,并隨地球的運動循環不止。和生物體中,并隨地球
7、的運動循環不止。同時碳又是有機化合物的基本成份,是構同時碳又是有機化合物的基本成份,是構成生命體的基本元素。碳循環還與生命活成生命體的基本元素。碳循環還與生命活動緊密相聯。億萬年來,在地球的生物圈動緊密相聯。億萬年來,在地球的生物圈和大氣圈中,碳通過生命的新陳代謝,往和大氣圈中,碳通過生命的新陳代謝,往復循環、生生不息。復循環、生生不息。一一. 碳循環碳循環 碳元素約占生物體干重的碳元素約占生物體干重的4949,碳是有機化合物的碳是有機化合物的“骨架骨架”,沒有碳,沒有碳就沒有生命。碳在無機環境與生物群就沒有生命。碳在無機環境與生物群落之間是落之間是以以COCO2 2的形式的形式進行循環的。進
8、行循環的。碳的循環過程碳的循環過程 C循環的圖解循環的圖解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大氣中的大氣中的COCO2 2生產者生產者分解者分解者消費者消費者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分解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分解作用攝攝食食作作用用形形成成石石油油、天天然然氣氣等等形成石油、天然氣等形成石油、天然氣等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燃燒作用燃燒作用碳的循環過程碳的循環過程:1、生物圈中的生產者、生物圈中的生產者綠色植物,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通過光合作用,將大氣中的將大氣中的CO2和和H2O合成合成糖類糖類,進一步,進一步合成合成脂類脂類和和蛋蛋白質白質等等有機物有機物,使,使CO2中的碳成為有機物中的碳
9、。中的碳成為有機物中的碳。2、含碳、含碳有機物有機物的一部分,通過的一部分,通過食物鏈食物鏈傳遞給傳遞給各級消者各級消者。3、生產者和消費者通過、生產者和消費者通過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將,將有機物有機物分解成分解成CO2和和 H2O ,并將,并將CO2釋放到大氣中去。釋放到大氣中去。4、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遺體,被分解者分解,、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遺體,被分解者分解,分解后產分解后產生生的的CO2 返回到大氣中去。返回到大氣中去。5、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燒燃燒也將大量的也將大量的CO2排放到排放到大氣中去。大氣中去。(1 1)碳循環的形式:)碳循環的形式:CO2CO2有機物有機物
10、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食物鏈和食物網食物鏈和食物網生物的呼吸作用生物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燒化石燃料的燃燒(2 2)碳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存在形式:)碳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存在形式:(3 3)碳在生物體內的存在形式:)碳在生物體內的存在形式:(4 4)碳進入生物體的途徑:)碳進入生物體的途徑:(5 5)碳在生物體之間傳遞途徑:)碳在生物體之間傳遞途徑:(6 6)碳進入大氣的活動:)碳進入大氣的活動: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冰川融化冰川融化熱帶風暴熱帶風暴土地干旱土地干旱城市淹沒城市淹沒社會熱點:溫室效應社會熱點:溫室效應1
11、1、溫室氣體:、溫室氣體: COCO2 2過多過多2 2、COCO2 2增多的原因增多的原因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森林、草原等植被的破壞森林、草原等植被的破壞3 3、溫室效應的危害、溫室效應的危害氣溫升高氣溫升高沿海城市被淹沒沿海城市被淹沒農田減少,糧食減產農田減少,糧食減產4.4.緩解溫室效應的措施緩解溫室效應的措施開發新能源開發新能源增大綠化面積增大綠化面積極地冰川加速融化極地冰川加速融化(3 3)圖中)圖中D CD C過程是通過過程是通過 作用實現的,作用實現的,C DC D過程是通過過程是通過 作用實現的,作用實現的,B DB D過程是通過過程是通過_ 作用實現的。碳循環
12、始終與作用實現的。碳循環始終與 結合在一起。結合在一起。 (4 4)生物群落中有一部分碳以)生物群落中有一部分碳以_形式儲藏在形式儲藏在地層中。碳在無機環境中以地層中。碳在無機環境中以 形式存在。形式存在。CDBA(1 1)此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從)此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從 _ _ 固定太陽能開始的。固定太陽能開始的。 (2 2)碳元素在)碳元素在A A、B B、C C之間的傳遞是以之間的傳遞是以 _形式進行的,在生態系統各成分形式進行的,在生態系統各成分中中A A為為 ,B B為為 。例、右圖示生態系統碳循環示意圖,例、右圖示生態系統碳循環示意圖,A A、B B、C C、D D是生態是生態系
13、統的成分,系統的成分,D D為大氣,請據圖回答:為大氣,請據圖回答:C生產者生產者消費者消費者分解者分解者光合光合呼吸呼吸分解分解能量能量石油、煤炭等石油、煤炭等CO2等等有機物有機物(1 1)寫出的生理過程及產生)寫出的生理過程及產生 CO2CO2的方式。的方式。 _ _ _ _ _ _(2 2)碳在無機環境與生物群落之間以)碳在無機環境與生物群落之間以_形式進行循環。形式進行循環。(3 3)碳循環中最簡單的循環途徑是在)碳循環中最簡單的循環途徑是在_和大氣之間和大氣之間的循環。的循環。光合作用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 微生物分解作用微生物分解作用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 燃燒燃燒 CO2綠色植
14、物綠色植物2、與自然界的碳循環關系最為密切的兩種細胞器是、與自然界的碳循環關系最為密切的兩種細胞器是( )A.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內質網和高爾基體 B.葉綠體和線粒體葉綠體和線粒體C.核糖體和葉綠體核糖體和葉綠體 D.核糖體和高爾基體核糖體和高爾基體1、在生態系統碳循環中,既能使、在生態系統碳循環中,既能使CO 2進入生物群落,進入生物群落,又能將其釋放到大氣中的生物是(又能將其釋放到大氣中的生物是( )A.分解者分解者 B.植食動物植食動物 C.肉食動物肉食動物 D.綠色植物綠色植物BD3 3、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發生在(、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發生在( )A.A.生物群落中生物群落中 B.B.生產者
15、和消費者之間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 C.C.生產者和分解者之間生產者和分解者之間 D.D.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之間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之間4 4、目前地球大氣的二氧化碳濃度增高,導致溫室效應,主要原因、目前地球大氣的二氧化碳濃度增高,導致溫室效應,主要原因是(是( )A.A. 人口劇增,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人口劇增,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B.B.化石燃料的燃燒和自然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化石燃料的燃燒和自然資源的不合理利用C. C. 大量生物遭滅絕大量生物遭滅絕 D.D.自然因素破壞了生態穩定自然因素破壞了生態穩定5 5、生態系統的碳循環與生物群落的哪些活動有關(、生態系統的碳循環與生物群落的哪些活動有關( )光
16、合作用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 蒸騰作用蒸騰作用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A.A. B. B. C. C. D. D.DBB水循環:水循環: 水是組成生物體的重要成分,約占體水是組成生物體的重要成分,約占體重的重的60609595,體內進行一切生化反,體內進行一切生化反應都離不開水。地球上的水包括海洋中應都離不開水。地球上的水包括海洋中的水、陸地水、大氣中的水及地下水等,的水、陸地水、大氣中的水及地下水等,以汽態、液態和固態形式存在。水通過以汽態、液態和固態形式存在。水通過蒸發、植物的蒸騰作用上升到空氣中,蒸發、植物的蒸騰作用上升到空氣中,又通過降雨返回地面等過程反復循環。又通過降
17、雨返回地面等過程反復循環。水循環水循環 在太陽輻射能的作用下,從海陸表面蒸發在太陽輻射能的作用下,從海陸表面蒸發的水分,上升到大氣中。的水分,上升到大氣中。 隨著大氣的運動和在一定的熱力條件下,隨著大氣的運動和在一定的熱力條件下,水蒸汽凝結為液態水降落至地球表面。水蒸汽凝結為液態水降落至地球表面。一部分降水可被植被攔截或被植物蒸騰散發。一部分降水可被植被攔截或被植物蒸騰散發。降落到地面的水可以形成地表徑流。降落到地面的水可以形成地表徑流。 貯于地下的水,一部分上升至地表供蒸貯于地下的水,一部分上升至地表供蒸發,一部分向深層滲透,在一定的條件下溢出發,一部分向深層滲透,在一定的條件下溢出成為不同
18、形式的泉水;地表水和返回地面的地成為不同形式的泉水;地表水和返回地面的地下水,最終都流入海洋或蒸發到大氣中。下水,最終都流入海洋或蒸發到大氣中。 滲入地下的水一部分以地下徑流的形式進滲入地下的水一部分以地下徑流的形式進入河道,成為河川徑流的一部分。入河道,成為河川徑流的一部分。氮循環:氮循環: 氮元素是組成氮元素是組成蛋白質蛋白質和和核酸核酸的重要成分。的重要成分。由由于大氣成分的于大氣成分的79是氮氣,所以氮最重要的儲存是氮氣,所以氮最重要的儲存庫就是大氣圈,但是大多數生物又不能直接利用氮庫就是大氣圈,但是大多數生物又不能直接利用氮氣,大氣中的氮只有被固定為無機氮化合物(主要氣,大氣中的氮只
19、有被固定為無機氮化合物(主要是硝酸鹽和氨)以后,才能被生物所利用是硝酸鹽和氨)以后,才能被生物所利用。因此,。因此,氮必須經過氮必須經過生物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生物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等才能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間反復循環。等才能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間反復循環。氮循環 氮的固定:氮的固定: 大氣大氣固氮固氮 人工人工固氮固氮 生物生物固氮固氮 在閃電等高能量作用下,在閃電等高能量作用下,在空氣中發生反應。在空氣中發生反應。 高溫、高壓、催化劑下使高溫、高壓、催化劑下使氮氣與氫氣反應生成氨。氮氣與氫氣反應生成氨。 有固氮能力的生物將游離有固氮能力的生物將游離態氮固定為氮的化合物
20、。態氮固定為氮的化合物。 發發 生生 條條 件件氮循環的過程:氮循環的過程:1. 固氮作用固氮作用:根瘤菌根瘤菌、自生固氮菌、自生固氮菌、藍細菌等、藍細菌等能將能將氮氣氮氣固定生成固定生成氨氣氨氣,在生物群落開始循環在生物群落開始循環。N2+e+H+ATP NH3+ADP+Pi固氮菌固氮菌2. 硝化作用硝化作用 經過固氮作用合成的經過固氮作用合成的氨或銨氨或銨鹽難以被直接利用,而鹽難以被直接利用,而必須使它們在硝化作用中轉化為必須使它們在硝化作用中轉化為硝酸鹽硝酸鹽。硝化作用硝化作用過程在過程在有氧有氧條件下分為兩步條件下分為兩步:第一步第一步:亞硝化細菌:亞硝化細菌把把氨或銨鹽氨或銨鹽轉化為
21、轉化為亞硝酸鹽亞硝酸鹽第二步第二步:硝化細菌:硝化細菌把把亞硝酸鹽亞硝酸鹽轉變為轉變為硝酸鹽硝酸鹽。2NH3+3O2 2HNO2+2H2O+能量能量亞硝化細菌亞硝化細菌2HNO2+O2 2HNO3+能量能量硝化細菌硝化細菌3. 硝酸鹽硝酸鹽被植物吸收,用于合成被植物吸收,用于合成蛋白質、核酸蛋白質、核酸等含等含氮有機化合物,在生物間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氮有機化合物,在生物間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這些含氮的有機化合物通過生物的新陳代謝又會使氮這些含氮的有機化合物通過生物的新陳代謝又會使氮以代謝產物(以代謝產物(尿素和尿酸尿素和尿酸)的形式重返氮的循環圈。)的形式重返氮的循環圈。4. 氨化作
22、用氨化作用 土壤和水中的很多異養細菌、放線菌和真菌都土壤和水中的很多異養細菌、放線菌和真菌都能能把這些把這些簡單的含氮有機化合物(簡單的含氮有機化合物(尿素和尿酸尿素和尿酸等等)在)在代謝活動中代謝活動中轉變為無機化合物(氨)轉變為無機化合物(氨)并把它釋放出來。并把它釋放出來。這個過程就稱這個過程就稱為氨化作用為氨化作用或或礦化作用礦化作用。5. 反硝化作用(也稱脫氮作用)反硝化作用(也稱脫氮作用) 反硝化作用是在反硝化作用是在無氧或缺氧無氧或缺氧條件下把條件下把硝酸硝酸鹽鹽等較復雜的含氮化合物轉化為等較復雜的含氮化合物轉化為N2和和N2O等等的的過程。這樣分子氮如果未在固氮活動中被重新過程
23、。這樣分子氮如果未在固氮活動中被重新利用則會返回大氣圈庫。利用則會返回大氣圈庫。反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過程在過程在缺氧缺氧條件下分為兩步條件下分為兩步:第一步第一步:某些細菌把:某些細菌把硝酸鹽硝酸鹽還原為還原為亞硝酸鹽亞硝酸鹽第二步第二步:某些細菌:某些細菌把把亞硝酸鹽亞硝酸鹽進一步還原進一步還原N2或或N2OC6H12O6 + 12NO3- 6H2O + 6CO2 + 12NO2- + 能量能量 CH3COOH + 8NO3- 6H2O + 10CO2 + 4N2 + 8OH- +能量能量 39 氮的全球平衡破壞氮的全球平衡破壞水體富營養化水體富營養化 據估計,全球每年的固氮量為據估計,全球
24、每年的固氮量為9292106噸。但是,借助于反噸。但是,借助于反硝化作用,全球的產氮量只有硝化作用,全球的產氮量只有8383 106噸。兩個過程的差額為噸。兩個過程的差額為9 9 106噸,這種不平衡主要是由工業固氮量的日益增長所引起噸,這種不平衡主要是由工業固氮量的日益增長所引起的。的。 人工固氮對于養活世界上不斷增加的人口作了重大貢獻,人工固氮對于養活世界上不斷增加的人口作了重大貢獻,但同時,大量含氮化合物進入土壤和流入池塘、湖泊、河流、但同時,大量含氮化合物進入土壤和流入池塘、湖泊、河流、海灣,造成水體富營養化,藻類和藍細菌種群大爆發,其尸體海灣,造成水體富營養化,藻類和藍細菌種群大爆發
25、,其尸體分解過程中大量掠奪其他生物所必須的氧,造成魚類、貝類大分解過程中大量掠奪其他生物所必須的氧,造成魚類、貝類大規模死亡。海洋和海灣的富營養化稱為赤潮,某些赤潮藻類還規模死亡。海洋和海灣的富營養化稱為赤潮,某些赤潮藻類還形成毒素,引起如記憶喪失、腎臟和肝臟的疾病。形成毒素,引起如記憶喪失、腎臟和肝臟的疾病。 一般來說,氮污染使土壤和水體的生物多樣性下降。人類一般來說,氮污染使土壤和水體的生物多樣性下降。人類從合成氮肥中獲得巨大好處,但沒有預見其對于環境的不良后從合成氮肥中獲得巨大好處,但沒有預見其對于環境的不良后果。即使到現在,人類對于這些不良后果果。即使到現在,人類對于這些不良后果的的注
26、意仍然不足,遠注意仍然不足,遠不如對大氣不如對大氣COCO2 2 上升的關注。上升的關注。 硫循環硫循環硫是蛋白質和某些氨基酸的重要組分,硫是蛋白質和某些氨基酸的重要組分,雖然少雖然少數生物可以從氨基酸(有機硫)中獲得它們所需數生物可以從氨基酸(有機硫)中獲得它們所需要的硫,但大多數生物都是從無機的硫酸鹽中獲要的硫,但大多數生物都是從無機的硫酸鹽中獲得它們所需要的硫。得它們所需要的硫。硫循環明顯的特點是,它有硫循環明顯的特點是,它有一個長期的沉積階段和一個較短的氣體型循環階一個長期的沉積階段和一個較短的氣體型循環階段,因為含硫的化合物中,既包括硫酸鋇、硫酸段,因為含硫的化合物中,既包括硫酸鋇、
27、硫酸鉛、硫化銅等難溶的鹽類,也有氣態的二氧化硫鉛、硫化銅等難溶的鹽類,也有氣態的二氧化硫和硫化氫。和硫化氫。硫的釋放硫的釋放多種生物地球化學過程可將硫釋放到大氣中;多種生物地球化學過程可將硫釋放到大氣中;火山噴發可以帶出大量的硫化氫氣體火山噴發可以帶出大量的硫化氫氣體巖體風化,該途徑產生的硫酸鹽將進入水中。巖體風化,該途徑產生的硫酸鹽將進入水中。海水飛沫形成的氣溶膠海水飛沫形成的氣溶膠硫循環的主要過程為:硫循環的主要過程為: 硫化細菌硫化細菌通過化能合成作用通過化能合成作用能把能把硫化氫、硫硫化氫、硫化亞鐵等化亞鐵等氧化為硫,并再將硫氧化為硫酸鹽。氧化為硫,并再將硫氧化為硫酸鹽。2H2SO22
28、H2O2S+能量能量 2S3O22H2O2H2SO4+能量能量2FeS27O22H2O2FeSO42H2SO4+能量能量巖石圈、水圈巖石圈、水圈生物群落生物群落 和氮循環類似,植物根系吸收硫酸鹽用于合成和氮循環類似,植物根系吸收硫酸鹽用于合成氨基酸、蛋白質等有機物,硫元素就開始在生物群氨基酸、蛋白質等有機物,硫元素就開始在生物群落循環,最后由尸體和排泄物脫離,大部分此類物落循環,最后由尸體和排泄物脫離,大部分此類物質被分解者分解,少部分形成化石燃料質被分解者分解,少部分形成化石燃料。重新沉積重新沉積 分解者將含硫有機物分解為硫酸鹽和硫化物后,分解者將含硫有機物分解為硫酸鹽和硫化物后,這些硫化物
29、將按過程重新開始循環這些硫化物將按過程重新開始循環 前面途徑產生的硫酸鹽大部分將進入水體。前面途徑產生的硫酸鹽大部分將進入水體。火山噴發等途徑形成的氣態含硫化合物將隨降雨火山噴發等途徑形成的氣態含硫化合物將隨降雨進入土壤和水體,但大部分的硫直接進入海洋,進入土壤和水體,但大部分的硫直接進入海洋,并在海里永遠沉積無法連續循環。只有少部分在并在海里永遠沉積無法連續循環。只有少部分在生物群落循環。生物群落循環。 酸雨會對環境帶來廣泛的危害,造成巨大的酸雨會對環境帶來廣泛的危害,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如經濟損失,如:腐蝕建筑物和工業設備;破壞露天腐蝕建筑物和工業設備;破壞露天的文物古跡;損壞植物葉面,導
30、致森林死亡;使的文物古跡;損壞植物葉面,導致森林死亡;使湖泊中魚蝦死亡;破壞土壤成分,使農作物減產湖泊中魚蝦死亡;破壞土壤成分,使農作物減產甚至死亡;飲用酸化物造成的地下水,對人體有甚至死亡;飲用酸化物造成的地下水,對人體有害。害。 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燒可使二氧化硫進入大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燒可使二氧化硫進入大氣圈,這是大氣遭受污染的一個主要原因。大氣氣圈,這是大氣遭受污染的一個主要原因。大氣中的氧化硫、二氧化硫和元素硫可被進一步氧化中的氧化硫、二氧化硫和元素硫可被進一步氧化形成三氧化硫,它與水結合便形成了硫酸,雨水形成三氧化硫,它與水結合便形成了硫酸,雨水中含有硫酸就會形成酸雨。中含有硫酸就會
31、形成酸雨。硫循環平衡破壞硫循環平衡破壞酸雨酸雨五、磷循環五、磷循環 磷是生物不可缺少的成分。它是細胞遺傳信磷是生物不可缺少的成分。它是細胞遺傳信息攜帶者息攜帶者核酸核酸的構成元素,也是生物膜成分的構成元素,也是生物膜成分磷脂磷脂及細胞代謝中及細胞代謝中三磷酸腺苷三磷酸腺苷(ATP)等的構成元素,)等的構成元素,在能量貯存、利用和轉化方面起著關鍵作用。它在能量貯存、利用和轉化方面起著關鍵作用。它還制約著生態系統,尤其是水域生態系統的光合還制約著生態系統,尤其是水域生態系統的光合生產力。另外,磷還是動物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生產力。另外,磷還是動物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所以,分。所以,沒有磷就沒有生命
32、,也就不會有生態沒有磷就沒有生命,也就不會有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系統中的能量流動。 磷不存在任何氣體形式的化合物,所以磷是典型磷不存在任何氣體形式的化合物,所以磷是典型的的沉積型循環物質沉積型循環物質。沉積型循環物質主要有兩種存。沉積型循環物質主要有兩種存在相:巖石相和溶解鹽相。在相:巖石相和溶解鹽相。循環的起點源于巖石的循環的起點源于巖石的風化,終于水中的沉積風化,終于水中的沉積。由于風化侵蝕作用和人類。由于風化侵蝕作用和人類對磷礦的開采,磷被釋放出來,由于降水成為可溶對磷礦的開采,磷被釋放出來,由于降水成為可溶性磷酸鹽,經由植物、草食動物和肉食動物而在生性磷酸鹽,經由植物、草食動物和肉食
33、動物而在生物之間流動,待生物死亡后被分解,又使其回到環物之間流動,待生物死亡后被分解,又使其回到環境中。溶解性磷酸鹽也可隨著水流,進入江河湖海,境中。溶解性磷酸鹽也可隨著水流,進入江河湖海,并并沉積在海底沉積在海底。其中一部分長期留在海里,另一些。其中一部分長期留在海里,另一些可形成新的地殼,在風化后再次進入循環可形成新的地殼,在風化后再次進入循環 在陸地生態系統中,含磷有機物被細菌分解為在陸地生態系統中,含磷有機物被細菌分解為磷酸鹽磷酸鹽,其中一部分又被植物再吸收,另一些則轉,其中一部分又被植物再吸收,另一些則轉化為不能被植物利用的化合物。同時,陸地的一部化為不能被植物利用的化合物。同時,陸
34、地的一部分磷分磷由徑流進入湖泊和海洋由徑流進入湖泊和海洋。在淡水和海洋生態系。在淡水和海洋生態系統中,磷酸鹽能夠迅速地被浮游植物所吸收,而后統中,磷酸鹽能夠迅速地被浮游植物所吸收,而后又轉移到浮游動物和其他動物體內,浮游動物每天又轉移到浮游動物和其他動物體內,浮游動物每天排出的磷與其生物量所含有的磷相等,所以使磷循排出的磷與其生物量所含有的磷相等,所以使磷循環得以繼續進行。浮游動物所排出的磷又有一部分環得以繼續進行。浮游動物所排出的磷又有一部分是無機磷酸鹽,可以為植物所利用,水體中其他的是無機磷酸鹽,可以為植物所利用,水體中其他的有機磷酸鹽可被細菌利用,細菌又被其他的一些小有機磷酸鹽可被細菌利
35、用,細菌又被其他的一些小動物所食用。一部分磷沉積在海洋中,沉積的磷隨動物所食用。一部分磷沉積在海洋中,沉積的磷隨著海水的上涌被帶到光合作用帶,并被植物所吸收。著海水的上涌被帶到光合作用帶,并被植物所吸收。 因動植物殘體的下沉,常使得水表層的磷被因動植物殘體的下沉,常使得水表層的磷被耗盡而深水中的磷積累過多。磷是可溶性的,但由耗盡而深水中的磷積累過多。磷是可溶性的,但由于于磷沒有揮發性磷沒有揮發性,所以,除了鳥糞和對海魚的捕撈,所以,除了鳥糞和對海魚的捕撈,磷磷沒有再次回到陸地的有效途徑沒有再次回到陸地的有效途徑。在深海處的磷沉。在深海處的磷沉積,只有在發生積,只有在發生海陸變遷海陸變遷,由海底變為陸地后,才,由海底變為陸地后,才有可能因風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互聯網加創新創業計劃書范文(12篇)
- 在控煙工作中NGO的特殊作用
- 2025年11月教學工作總結(5篇)
- 學生會組織部月工作總結(34篇)
- 技校自我鑒定300字(8篇)
- 感恩教育演講稿范文(17篇)
- 沈陽旅游考察心得體會(8篇)
- 公司周年慶發言稿(18篇)
- 幼兒園大班下學期末家長會發言稿(5篇)
- 2025年電話銷售工作總結范文(16篇)
- GB/T 7814-1987異丙醇
- GB/T 30727-2014固體生物質燃料發熱量測定方法
- GB/T 28731-2012固體生物質燃料工業分析方法
- 年度店長銷售工作總結5篇
- 中小學生學習心理問題與疏導課件
- 自然地理學-第五章-地貌精課件
- 《骨折概論》課件
- 暨南大學-蕭惠琳-畢業論文答辯PPT模板
- 工程竣工結算審計申請書
- (精選word)洪恩識字-生字卡片1-200
- CNC作業指導書及操作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