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文化產業更好更快更大發展_第1頁
推動文化產業更好更快更大發展_第2頁
推動文化產業更好更快更大發展_第3頁
推動文化產業更好更快更大發展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  推動文化產業更好更快更大發展     全省縣域文化產業發展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摘登    編者按    6月14日至15日,全省縣域文化產業發展工作經驗交流會在張家口市蔚縣召開。會上,4個設區市和10個縣(市、區)就如何推進文化產業發展作了匯報發言。今天,本報選取部分發言,摘要刊發。    實施文化產業“倍增”計劃    石家莊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2、孫萬勇    近年來,石家莊市制定實施了文化產業“倍增”計劃,大力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優化文化發展環境、實施文化項目帶動戰略,文化產業發展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    一、加強機制建設,形成文化產業發展強大合力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由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市直21個相關部門一把手共同組成了高規格的領導機構。二是建立項目跟蹤督導機制,有力保障了項目落地。三是建立項目招商機制,一方面利用國際化平臺宣傳推介我市的項目,同時,自2006年以來,連續6年每年舉辦以文企聯姻為主要形式的文化項目

3、招商活動。四是建立考核機制,將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作為考核指標列入各縣(市、區)領導班子綜合考核內容。    二、以動漫和現代傳媒為引領,帶動六大產業板塊蓬勃發展    近年來,我市培育并形成了“現代傳媒、印刷出版、動漫游戲、演藝娛樂、民俗產品、文化市場”等六大文化產業板塊,并把現代傳媒和動漫游戲作為主攻方向,重點打造,成效顯著。目前,我市現代傳媒產業總收入和動漫業年產值均位列全國大中城市前十位,穩居第一方陣。    三、打造孵化培育平臺,助推文化企業快速壯大 

4、;   結合省會高校資源多、智力密集的優勢,努力打造“創產學研銷”一條龍的發展模式,搭建文化要素聚集平臺,著力孵化培育文化市場主體,有效解決了文化企業在發展初期資金短缺、規模較小、硬件薄弱、布局分散等瓶頸問題。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文化產業發展最優環境    瞄準建設文化大市、文化強市的目標,研究出臺了支持文化體制改革和轉制企業發展的優惠扶持政策,從資金、土地、技術、人才、項目、管理、運營等諸多方面,為文化改革發展提供強大的政策支持和發展動力。加快文化產業項目建設張家口市委

5、常委、宣傳部部長 趙占華張家口市把文化產業發展作為產業結構調整和“實現綠色崛起、打造強市名城”的重要抓手,精心謀劃、強勢推進、狠抓落實,加快文化產業項目建設。一、頂層設計、扎實推進,重大文化產業項目相繼落地按照全市確定的滑雪溫泉、草原風情、葡萄(酒)品游、民俗精品、歷史文化五大區域發展戰略,我們精心謀劃了153項重大文化產業項目,總投資額達1041億元。其中,省級重點文化產業項目17個,實施億元以上文化產業項目65個。二、特點鮮明、氛圍濃厚,文化產業項目發展形成大勢一是政策激勵,龍頭帶動。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下發了關于加快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意見等8個文件,各縣區也相繼制定了各種優惠扶持政策

6、。二是對接北京,優勢凸顯。連續在北京舉辦了重點招商項目發布會、與中央直屬企業戰略合作對接懇談會等大型招商活動。今年,繼“大好河山張家口、歡樂迎春嘉年華”之后,又隆重推出“大好河山張家口、歡樂消夏嘉年華”。三是健全機構,強化領導。市文化建設領導小組組長由市長兼任,確定了市級領導“一對一”分包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市級財政每年撥付5000萬元文化旅游項目專項資金、1000萬元文化產業引導資金和500萬元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傳承項目扶持資金和藝術創作生產基金。四是氛圍濃厚,投資多元。市委、市政府做強硬環境、做優軟環境,強勢推進文化發展。年初,召開了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千人表彰大會”,158個先進集體和6

7、8名先進個人受到表彰。目前,在市、縣(區)積極謀劃、競相發展文化產業的基礎上,央企、國企、合資企業主動投資文化產業,大量私企也紛紛加入到文化產業發展大軍中。 推動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    承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趙險峰    近年來,承德市明確提出建設國際旅游城市總目標,圍繞山莊外廟、壩上森林草原、金山嶺長城三大精品板塊,努力推動文化資源大市向文化強市跨越。    一、精心謀劃,全力推動    我們積極推動文化與旅游、工業、

8、農業、體育、科技等產業融合對接,著力發展文化旅游、演藝娛樂、休閑健身和文化創意等重點產業。目前,大型實景演出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大型多媒體風情歌舞詩帝苑夢華、豐寧大汗行宮等8個項目已建成投入運營,并取得較好經濟和社會效益。    二、準確定位,多措并舉    一是找準城市發展新定位,推動文化與旅游融合互動。市委、市政府把以文化為支撐的旅游服務業作為整體經濟轉型升級的第一主導產業,大力推動和促進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全市文化旅游服務產業規模不斷壯大。二是全力保護文化根脈,擦亮承德旅游“金字招牌”。我們按照國

9、家確定的實施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文化遺產保護工程的要求,把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文物本體保護列為“一號工程”,還原古城風貌,恢復歷史風韻,提升城市價值。三是強化黨委政府主導,形成推動產業發展強大合力。市委、市政府將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列入全市重點工程,由四大班子領導分包落實,建立起一個項目、一套班子、一個主管領導、一個牽頭單位、一套措施,一抓到底的項目推動機制。四是以項目建設年為抓手,大力推動縣域文化產業發展。各縣區建立健全黨政主要領導牽頭抓總的推進重大項目建設體制機制,形成了重大項目策劃實施“文化立市”戰略唐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于山近年來,唐山市委、市政府實施“文化立市”戰略,整合歷史文化資源,突

10、出工業文化特色,打造地域文化品牌,文化產業得到較快發展。一、抓特色,明確一個好思路。堅持一地一品,大力推動縣域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初步形成了傳統優勢產業進一步突出、特色產業和縣域文化產業逐步興起的文化產業發展新格局。二、促融合,選準一條好路徑。促進文化與第一產業深度融合,提高了現代農業觀光旅游和休閑功能;促進文化與第二產業深度融合,提升企業產品的文化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促進文化與第三產業深度融合,以旅游為載體彰顯文化活力。三、重引導,搭建一個好平臺。扶持民營文化經濟,民營企業參與文化產業的積極性不斷提高。組織項目推介招商,通過組織文化產業項目招商推介會和參加深圳文博會等不斷加大推介招商力度。推動

11、銀企對接合作,分別與中國銀行等3家金融機構簽署了關于支持文化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四、強筋骨,推出一批好項目。目前,我市儲備文化產業項目143個,計劃總投資1748.43億元。一批落地項目已取得良好效益,并將在今年繼續謀劃啟動一批,加快建設一批,鞏固提升一批。五、塑環境,健全一套好機制。一是加強領導,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的“文化立市”領導小組和文化改革發展領導小組。二是加大投入,從2008年起每年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1200萬元,各縣(市)區也根據財政情況設置了相應的文化產業引導資金。三是政策支持,出臺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意見等相關政策文件。四是量化考核,已連續兩年把文化

12、產業發展列入年度縣級黨政班子實績考核目標。 打文化牌 走特色路    蔚縣縣委書記 王志軍    蔚縣提出并實施“文化立縣”戰略,整合文化資源,確立主攻方向,主打剪紙、民俗、古建、生態“四張牌”,探索出一條文化產業引領轉型發展之路。    一是打剪紙牌,變“文化遺產”為“文化產業”。搭建平臺,使蔚縣成為世界剪紙集散地和交易中心。推進創新,通過內容、技術、業態創新,使剪紙種類增多、樣式革新、功能延伸、市場拓展。二是打民俗牌,以專業化的途徑深挖民俗文化內涵,以組織化的方

13、式培強民俗產業,以規?;男嵘旯澪幕儭盁o形文化”為“有形產業”。三是打古建牌,通過實施工程推動、申報冠名牽動、打造基地帶動,變“文化包袱”為“文化財富”。四是打生態牌,增加景區內涵,編制精品線路,提升景區檔次,變“自然資源”為“文化產品”。發揮資源優勢 強化品牌打造遷西縣縣委書記 白春明近年來,我縣將文化產業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抓手來把握,文化產業發展呈現出良好局面。一是抓定位,強化思路引領。將文化產業發展融入三次產業發展之中,構建產品特色鮮明、產業鏈條完整、市場要素齊全的文化產業體系。二是抓特色,強化品牌打造。深入挖掘和充分發揮“靈山、秀水、長城、栗香”的資源優勢,打造板栗文化

14、品牌、長城文化品牌、水韻文化品牌、民俗文化品牌。三是抓關鍵,強化項目帶動。把項目作為文化產業的硬支撐,以重大項目的突破帶動文化產業整體提升。四是抓推進,強化工作舉措。主要包括加強組織領導,實施政策引導,加大資金扶持,發揮人才作用,狠抓宣傳推介等。一是“創意+品牌”,提升特色文化產品的附加值。一方面加強對專業人才培養、培訓工作力度。另一方面,借腦引智,與清華大學、中央美院等16所高校合作,推動產業發展。二是“項目+市場”,形成了完整的文化產業鏈。堅持用推動項目形式推動文化產業,用市場運作的形式來運作文化產業,引導建立了一批大型雕塑集團和文化產業聚集區。三是“宣傳+效益”,縣域文化產業凸顯倍增效應

15、。我縣通過舉辦雕刻藝術節、旅游文化周、元宵文化周、古北岳祭祀大典等系列文化活動,廣邀媒體,全方位宣傳曲陽文化產業。近年來,新樂市委、市政府堅持文化興市戰略,深入推進“經濟強市、魅力新城、文化勝地、和諧家園”建設,著力打造“文明之源”、“創意之城”、“旅游新區”三張文化名片,文化產業成為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強勁引擎。    一是堅持文化與歷史引領,傾力塑造“文明之源”。通過做研究,傳文明史增影響力;辦節會,交天下友揚地方名;搞開發,打文化牌唱經濟戲。二是堅持文化與市場對接,激情打造“創意之城”。堅持以聚集增效,做大做強創意產業;以技術取勝,做大做強印刷業;

16、以精品立業,做大做強石雕產業。三是堅持文化與旅游融合,潛心培育“旅游新區”。精心打造以根脈文化旅游產品為支撐點,以動漫文化旅游產品為重要增長點,以休閑、度假、會展等專項旅游產品為培養點的旅游產品體系。一是做好保護傳承文章,成立了文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和文化資源調研組,建立健全沙河市文化資源臺賬和民間手工藝傳承人制度,成立了民間手工藝協會、手織布協會、剪紙協會、織繡協會和各類專業合作社,促使文化產業接地氣添活力。二是做好龍頭企業文章,對能夠形成產業的文化種類各篩選1-2家成長性強的骨干企業予以重點扶持和培育,提升文化產業輻射力帶動力。三是做好園區和市場文章,大力加強文化產業園區和市場建設,助推文化

17、產業擴規模上水平。四是做好融合對接文章,大力發展以玻璃文化創意和玻璃藝術為主的文化產業,促進文化產業擴實力增效益。五是做好項目謀劃文章,高標準建立文化產業項目庫,謀劃了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增強文化產業發展后勁。做大規模 拓展領域永年縣縣委書記 杜樹杰    近年來,縣委、政府積極實施文化強縣戰略,合力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取得了較大工作突破。一是政策推動,促進文化產業發展。成立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出臺關于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系列文件,建立持續增長的投資機制。二是園區拉動,做大文化產業規模。依托歷史底蘊深厚的太極文化、古趙文化等,謀

18、劃建立了廣府生態文化園區、佛山文化旅游景區、朱山文化創意園,近年來已累計實施文化產業項目36個,完成項目投資12億元。三是品牌帶動,提升文化產業影響。抓好300年太極傳承,打造世界性文化品牌;高奏500年民族神韻,打響中國吹歌第一品牌;展示2000年文字變遷,擎起“中華摩崖石刻鼻祖”歷史品牌。四是鏈條牽動,拓展文化產業領域。支持縣內500多名太極拳師辦校授拳;大力開發太極系列產品和具有地域風情的旅游紀念品,研發太極養生菜系。自覺做到“十抓”:抓規劃,堅持頂層設計、規劃先行,明確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發展重點、發展布局、發展模式和發展舉措。抓內容,注重文化資源的挖掘、文化創意的提升、文化品牌的打造。抓渠道,在用好現有渠道的同時大力拓展新渠道,推動內容與渠道的結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