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片機中最小二乘方濾波器的向量測量和功率計算_第1頁
單片機中最小二乘方濾波器的向量測量和功率計算_第2頁
單片機中最小二乘方濾波器的向量測量和功率計算_第3頁
單片機中最小二乘方濾波器的向量測量和功率計算_第4頁
單片機中最小二乘方濾波器的向量測量和功率計算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單片機中最小二乘方濾波器的向量測量和功率計算    單片機中最小二乘方濾波器的向量測量和功率計算    類別:單片機/DSP             &nbsp作者:濟南山東電力研究院(250002)丁衛東         丁 穎 韓 冬 &#

2、160;          來源:電子技術應用             摘要:提供了一種每周波四點采樣的最小二乘方濾波器,通過整型變換和查表求根等優化算法,可在單片機中實現相量的快速測量。分析了濾波器中相量的相位關系,并提供了兩線制功率的計算方法。           

3、                        關鍵詞:最小二乘方濾波器         向量 單片機 功率                目前,以單

4、片機為基礎的數字式電氣測量、保護裝置已成為主流形式。交流信號直接采樣也已成為一種普通的方法??焖俑盗⑷~算法是其中的主要算法,而最小二乘方算法,計算量很大,特別是在單片機的處理能力有限的情況下,既要保證實時性,又要保證計算速度,不經過精心設計和程序優化,很難保證二者的統一。        通過減少采樣次數、使用每周濾四個采樣點擬合的濾波器和一套優化措施,使該算法計算速度大大提高,可以勝任工頻向量的實時測量,因而可以用于過流、速斷、方向保護等多個方面。本文分析了濾波器中的向量相位關系,同時給出了以此為基礎的兩線制功率計

5、算舉例。該方法已通過實際應用檢驗。        1 最小二乘方濾波器的構造        根據文獻13的研究結果,對每一路信號,輸入電壓函數可表示為:                         

6、;                 式中:        P0直流分量值        Pk第K次諧波分量的幅值 K=1,,N        k第K次諧波的相對起始相角   

7、60;     K=1,N        基波角頻率,=2f,f=50Hz        常數,等于直流分量衰減時間常數        在一般測量、保護應用中,只關心基波成分。為減少計算量,應最大限度地減少采樣次數。根據采樣定理,一個正弦函數的離散采樣次數量少每周波3次。為方便起見,將每周波采樣次數定為4次,

8、即采樣周期為5ms。則公式(1)中只能包含直流和工頻分量。將直流分量按泰勒級數展開并取其前兩項,則(1)式成為:        u(t)=P0-P0t+P1sin(t)cos(1)+P1cos(t)sin(1)            (2)        其中,P0為直流分量值,P1為基波峰-峰值,1為基波分量在采樣時

9、刻相對于零點的相位角。        若以最近連續4次采樣值為樣本,可得到4個采樣方程。如將P0、-P0、P1cos(1)P1sin(1)作為待測未知數,可將4個采樣方程表示成如下矩陣:                            

10、0;             若分別用符號A表示系數矩陣,X表示未知參數向量,U表示采樣值,則:        X=A -1U    (3)        其中A-1表示A的逆矩陣,亦即向量X的最小二乘方濾波器。根據文獻3,這個濾波器為:   

11、60;                                      因此,        P1cos(1)=A-13IUI   

12、;      I=1,4    (4)        P1sin(1)=A-14IUI         I=1,4    (5)        cos(1)=P1cos(1)/P1   &#

13、160;        (6)        sin(1)=P1sin(1)/P1            (7)        P0=A-11IUI        

14、60;I=1,4    (8)        P0=A-12IUI         I=1,4    (9)                      

15、;                    實際應用中,為了減少單片機順序采樣帶來的時間延遲所造成的計算誤差,硬件電路應具有同步采樣功能。其作用就是在采樣時刻將所有電氣信號分別保持下來。        2 數字濾波器中瞬時相量的關系        如果

16、用ua、ub、uc分別表示三相電壓相量,Ua,Ub、Uc表示其有效值,初始相位角分別用ua、ub、uc表示;用ia、ib、ic分別表示三相電流相量,Ia、Ib,Ic表示其有效值,初始相位角分別為ia、ib、ic。則(4)式就是對應相量在X軸上的投影,即矢量的實部;(5)式就是對相量在Y軸上的投影,即矢量的虛部,(4)和(5)式中的1是上述相量相對于20ms時間窗之初時刻的相位角。        圖1表示了A相電壓和A相電流的相位關系,其他依此類似。     

17、0;  上述相量的相位關系是相量進一步運算的基礎。        3 兩線制功率計算        目前,高壓線路的功率測量一般采用三相電壓和兩組電流,即兩線制功率表方法。用式(4)、(5)、(6)、(7)和(10)可以實現線路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測量,具體過程如下:        兩線制的前掉是假設三相電流平衡,即:  

18、;      ia+ib+ic=0    (11)        如果無B相電流互感器,則B相電流:        ib=-(ia+ic)    (12)        線路有功功率為:   

19、;     P=Pa+Pb+Pc=ua×ia+ub×ib+uc×ic        =ua×ia-ub×(ia+ic)+uc×ic        =uab×ia+ucb×ic        =Uab×Ia×co

20、s(uab-ia)+Ucb×Ic×cos(ucb-ic)            (13)        根據三角函數公式:        cos(uab-ia)=con(uab)×cos(ia)+sin(uab)×sin(ia)    &#

21、160;       (14)        cos(ucb-ic)=cos(ucb)×cos(ic)+sin(ucb)×sin(ic)            (15)        其中,uab為A相和B相之間的線電壓;ucb為

22、C相和B相之間的線電壓。        將(6)和(7)式結果帶和(14)、(15)和(13)式,即測得三相平衡線路的有功功率。        如果輸入電壓是相電壓,則:        P=Pa+Pb+Pc=ua×ia+ub×ib+uc×ic       &#

23、160;=ua×ia-ub×(ia+ic)+uc×ic        =Ua×Ia×cos(ua-ia)-Ub×Ia×cos(ub-ia)        -Ub×Ic×cos(ub-ic)+Uc×Ic×cos(uc-ic)         

24、   (16)        將上式中的余弦函數展開后,再鈄(6)和(7)式的對應結果分別代入即可。        無功功率的計算只需將(14)、(15)和(16)式中的余弦運算改為相應的正弦運算即可。        4 基于單片機應用的優化措施       

25、 從目前市場情況來看,雖然單片機性能在不斷提高,如INTEL單片機從8位、16位到32位不斷推陳出新,但真正得以廣泛采用的并不是性能最好的產品。從實際應用來看,有時必須面對一個受限制的客觀現實。就本應用來說,采用以下措施可大大提高程序的計算速度。        4.1 變浮點運算為整數運算        對于(4)(10)式來說,采用C或PL/M高級語言進行浮點運算既方便,精度又高。但與整數運算相比,浮點運算速度要慢得多。因此,為提高計算速度,應盡量采用整數運算。從工程實際來看,A/D轉換后的結果一般是雙字節整數,可與放大10位的最小二乘濾波器直接運算,則(4)式變為:        X3=5×U2-10×U3+5×U4            (1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