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LiCoO2的制備和結構表征_第1頁
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LiCoO2的制備和結構表征_第2頁
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LiCoO2的制備和結構表征_第3頁
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LiCoO2的制備和結構表征_第4頁
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LiCoO2的制備和結構表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LiCoO2的制備和結構表征實驗目的實驗目的1.通過實驗掌握制備LiCoO2正極材料所使用的高溫固相合成方法。2.學會利用XRD方法測定LiCoO2的物相結構,學會使用origin 和Jade數據處理軟件。3.了解層狀LiCoO2正極材料的結構特征。二二 實驗原理實驗原理鋰離子電池充放電過程僅是通過正、負極材料的拓撲反應(如圖1所示),即在電池內部,充放電過程中電極材料僅發生鋰離子的嵌入和脫出反應,并不產生新相,保持自己的結構不變;當反應逆向進行時,又恢復原狀。充電時,加在電池電極的電勢迫使正極材料(如鈷酸鋰)釋放出鋰離子,嵌入負極碳的片層中。放電時,鋰離子從片層結構的碳中析

2、出重新和正極的化合物結合。鋰離子的流動產生了電流。其充、放電電極反應為:正極反應正極反應:LiCoO2Li1-xCoO2+xLi+xe- (充電) Li1-xCoO2+xLi+xe- =LiCoO2 (放電)負極反應負極反應:6C+xLi+xe-LixC6 (充電) LixC6 6C+xLi+xe-(放電)電池的總反應電池的總反應:6C+LiCoO2Li1-xCoO2+LixC6正極材料LiCoO2有兩種晶體結構:層狀結構和尖晶石結構。常被用作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LiCoO2為層狀結構。 層狀LiCoO2的合成方法一般為高溫固相合成。在固相反應中,一定溫度下反應離子和原子會通過反應物、中間體發

3、生遷移從而逐漸生成熱力學穩定的固相粉末。 本實驗中采用碳酸鈷和碳酸鋰作為原材料,通過常用的高溫固相反應制備層狀LiCoO2粉體。4CoCO3+2Li2CO3+O2=4LiCoO2+6CO2反應方程式如下:1. 前驅體的制備 按化學計量比Li:Co=1:1稱取碳酸鋰(0.01mol, 0.739g)和碳酸鈷(0.02mol, 2.379g)放入研缽中,不斷地研磨混合均勻,最后將研磨所得蓬松的前驅體收集到坩堝中,待用。2. 樣品的高溫合成 在空氣氣氛下,將含有前驅體的坩堝放入馬弗爐并于5000C下,加熱分解6h,冷卻至室溫并再次充分研磨;接著將樣品于8000C下晶化12h。自然冷卻至室溫收集所得樣

4、品。3. 樣品的粉末X射線衍射和掃描電鏡測定觀察樣品的顏色,利用X射線衍射儀測定樣品的物相并進行結構分析實驗步驟實驗步驟*測試結果分析SEM 結果500oC, 20,000500oC, 5,000800oC, 5,000800oC, 20,000分析:鈷酸鋰在500oC和800oC熱處理的形貌沒有大的區別,均為粒徑為1m左右的類球形顆粒,并且微球是由200nm左右的顆粒組裝而成。*XRD 結果結果分析:分析:XRD XRD 圖譜結果顯示在圖譜結果顯示在500500o oC C和和800800o oC C熱處理的樣品均為純的熱處理的樣品均為純的鈷酸鋰,無任何雜相。相比之下,鈷酸鋰,無任何雜相。相比之下, 800 800o oC C熱處理得到的熱處理得到的Li CoOLi CoO2 2的的衍射峰更尖銳,強度更大,說明隨著溫度的升高,結晶越完善。衍射峰更尖銳,強度更大,說明隨著溫度的升高,結晶越完善。800800o oC C下處理的樣品在下處理的樣品在(018)(018)和和(110)(110)晶面的衍射峰間隔分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