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控制測量學實習指導書(5周)_第1頁
大地控制測量學實習指導書(5周)_第2頁
大地控制測量學實習指導書(5周)_第3頁
大地控制測量學實習指導書(5周)_第4頁
大地控制測量學實習指導書(5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文檔把握測量實習指導書1.實習概況實習名稱:把握測量實習方案周數:5周適用對象:測繪工程專業本科先修課程:測量學,測量平差基礎,把握測量學實習的目的與任務:把握測量實習是關于把握網建設理論教學在實踐中運用、深化的過程,是重要的教學環節,支配在把握測量理論教學完成之后進行。通過把握測量實習,同學應親身經受、體驗,參與并初步了解建立把握網的基本過程。經過這一理論指導下的感性生疏階段,對書本上學到的學問進一步加深理解、融匯貫穿,提高動手技能和實際工程力量,對把握網的相應技術要求、精度指標,更深刻地理解和明確,對建網的施工作業、組織管理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高度上得到全面的熬煉和提高。2.實習內容及

2、日程:共計25個工作日,工作程序如下:實習日程表組 別工作日估計日期一 組二 組三 組備 注15.11上午:動員大會,學習大綱和細則,支領儀器下午:選點晚:隊、組長會,初步擬定外業作業方案25.12檢驗經緯儀生疏全站儀檢驗S1水準儀二等水準練習GPS選點內、外業部分同學埋石35-13檢驗經緯儀生疏全站儀二等水準測量周六、日不休,遇大風、雨天補休485.145.18測角、量邊9155.195.25換三組28日工作換一組28日工作換二組28日工作16225.266.1換二組28日工作換三組28日工作換一組28日工作23246.26.3外業修補、整理外業資料、概算、平差256.4寫技術總結、實習報告

3、,上交資料、還儀器實習地點導線測量實習南新道以南,學院路四周,大南湖;GPS靜態測量實習唐山市北新道以南,南外環以北,站前路以東,建設路以西,大城山公園;二等水準測量實習校內及周邊實習隊的組織1.實習隊領導領隊:任課老師兼任。職責:全面組織實習大綱的實施。指導老師:由教研室指派老師、試驗員兼任。職責:幫忙領隊工作,完成分管工作及相關技術指導。實習隊長:同學班長兼任。職責:幫忙老師做好本隊同學的人員組織工作。作業組長:每組一人。職責:組織執行實習隊下達的作業任務,支配組內各成員的工作分工。質量監督員:每組一人。職責:依據教學要求和測量規范,檢查監督技術質量的執行和完成。2.實習隊分組同學實習作業

4、組由45人組成(含組長、質量監督員各一人)。作業要求第一部分 平面把握測量一、選點(實地選點)1.人員支配及設備工具人員支配:依據擬定的選點路線,確定大組數,每大組數含2-3個作業組,大組由指導老師帶隊。設備工具:每大組攜帶中小比例尺設計圖、望遠鏡、對講機、卷尺、木樁(或鋼釘)、羅盤(市區內不帶)、繪圖紙、鉛筆、紅油漆等。2.工作內容各大組由老師帶領,沿擬定路線,沿途確定通視方向和點位,打木樁(油路可用鋼釘)進行標志。對把握點編號,繪制點之記。選點工作結束之后,繪制選點圖。3.留意事項相鄰點間應通視良好,視線超越(或旁離)障礙物的高度(或距離),一級導線不小于0.5m,接受電磁波測距導線應不小

5、于1.3m,應避開造標(本實習不造標)。一級電磁波測距導線實地選點時,應滿足附合導線全長不超過3.6km,平均邊長300m。若點位中誤差要求為10cm,則導線平均邊長和總長可放寬至1.5倍。導線網中結點與高級點間或結點間的導線長度不應大于上述規定的0.7倍。測距邊應避開通過發熱體和較寬水面上空,避開受電磁場干擾的地方,離開高壓線5m以外,避開視線背景部分有反光物體。點位應選在土質堅實的地方,便于埋點和觀測,并有利于保存和作業平安。便于低等點加密,照看日后擴展、應用的便利。盡可能利用原有把握點。如取山名、地名、單位名等作為點名,應調查核實后確定;同為新舊點時,宜用舊點名。把握點可按區域或路線編號

6、,編號應適應電算。點之記中地形地物的性質、歸屬應核實清楚并填記,符號可接受相應比例尺地形圖之符號,尺寸應用鋼尺認真丈量后注記,不行目估。選點圖以肯定比例尺繪制,圖上注明最長邊長、最短邊長、平均邊長、最小角度值等。二、埋點(市區內可擔憂排此項)1.人員支配及設備工具人員支配:依據埋石工作量分組,以同學作業組為單位。設備工具:依據埋石狀況,領取(或抄記)點之記、柱石(鍬、鎬、釬、錘、水桶、扁擔等工具),鋼釘(榔頭),紅油漆等,聯系必要的交通工具。2.工作內容抄繪埋石圖例(參見城市測量規程或國家三角測量和精密導線測量規范)。組織運輸:將料、石、工具等運至樁點。3.實施細則及留意事項埋石深度及方法應嚴

7、格遵照規范中埋石圖例之規定。埋設時,坑底填以砂石,搗固夯實。泥土松軟,地下水位較高地區應在柱石下邊澆灌混凝土底層。埋設標石時,標石頂面字頭朝北。三、儀器檢驗經緯儀的檢驗(電子全站儀、電磁波測距儀檢驗暫擔憂排)1.人員支配及設備工具人員支配:以作業組為單位設備工具:每組領取DJ2級經緯儀一臺(含腳架)、測傘一把、經緯儀檢驗手簿、3H鉛筆。2.工作內容照準部旋轉正確性的檢驗光學測微器行差與隙動差的測定水平軸不垂直于垂直軸之差的測定垂直微動螺旋使用正確性的檢驗照準部旋轉時,儀器底座位移而產生系統誤差的檢驗光學對中器的檢驗和校正3.實施細則和留意事項經緯儀的檢驗應嚴格遵照城市測量規范和國家三角測量和精

8、密導線測量規范的規定進行。檢驗中應嚴峻認真、一絲不茍,尤其不得湊數。發覺不合格的項目,將該項目之允許值、超限值匯總清楚并附簡要說明或結論與檢驗原始記錄一起交指導老師,不得擅自處理。每臺經緯儀檢驗資料應具體記錄、計算、整理、裝訂成冊后上交。四、水平角觀測1.人員支配及設備工具人員支配:以作業小組為單位。設備工具:每組領取全站儀一臺套(或DJ2經緯儀一臺(附腳架)、水平角記錄手簿、3H鉛筆)、測傘一把,小鋼尺、花桿、細鉛絲。2.工作內容在選點圖上標明的相鄰點立花桿。安置全站儀或經緯儀進行水平角觀測,兩個方向時可用測回法,三個及三個以上方向時用全圓方向法觀測。在觀測同時進行記錄和相關計算。3.實施細

9、則及留意事項水平角觀測應在通視良好,成像清楚穩定時進行,成像模糊或抖動猛烈時,不應進行觀測。因本實習不便接受三聯腳架法,直立花桿時,要將其精確立于點上,并在兩個相互垂直位置,以吊掛垂球方法檢查花桿是否豎直。必要時,觀測其間派人守護。觀測時,盡可能觀測花桿底部,對短邊尤其留意實行措施精確操作。清理測站腳架四周的雜草碎石,儀器高度要適宜,架腿方向應照看各方向觀測便利。精確對中、整平儀器,對短邊尤其要留意認真對中操作。按選點圖找好應觀測的方向,要選擇距離適中、通視良好、成像清楚的方向作為零方向。觀測應待儀器與大氣溫度充分全都時開頭進行,觀測過程中儀器不得受日光直接照射。觀測開頭前,調好望遠鏡的焦距,

10、一測回內保持不變。方向觀測法(經緯儀)一測回的操作程序:將儀器照準零方向標的,按觀測度盤表對好度盤和測微器;順時針方向旋轉照準部12周,精確照準零方向標的進行水平度盤測微器讀數(重合對徑分劃線二次,讀數二次);順時針方向旋轉照準部,精確照準2方向標的,按款方法進行讀數;順時針方向旋轉照準部依次進行3、4n方向的觀測,最終閉合至零方向;縱轉望遠鏡,逆時針方向旋轉照準部12周,精確照準零方向,按款方法進行讀數;逆時針方向旋轉照準部,按上半測回觀測的相反次序依次觀測至零方向。以上操作為一測回。氣泡位置偏離接近一格時,應在測回間重新整置儀器。一級電磁波測距導線水平角觀測技術要求:測角中誤差/測 回 數

11、方位角閉合差/儀 器測 回 數±5DJ22*n為測站數方向觀測法測站限差:儀 器兩次重合讀 數 差/半 測 回歸 零 差/測 回 內2C 互 差/同一方向值各測回互差/DJ238139水平角觀測成果的重測與取舍:重測應在基本測回完成并對成果綜合分析后再進行。因對錯度盤、測錯方向、讀記錯誤、上半測回歸零差超限、碰動儀器、氣泡偏離過大及其它緣由未測完的測回可馬上重新觀測,且不計入重測測回數。因測回互差超限重測時,除明顯孤值外,原則上應重測觀測結果中最大和最小的測回。零方向的2c互差或下半測回歸零差超限,該測回應重測。方向法觀測法一測回中,重測方向數超過所測方向總數的1/3時(包括觀測三個

12、方向有一個方向重測)該測回應重測。每站基本測回重測的方向測回數,不應超過全部方向測回總數的1/3,否則整個測站重測。重測一個方向算作一個重測方向測回,因零方向超限而重測的整個測回算作(n-1)個重測方向測回,重測方向超過所測方向總數1/3而重測整個測回時,重測方向測回數仍按超限方向數計算,每站方向測回總數按(n-1)m計算。n為該站方向總數,m為測回數。基本測回成果和重測成果應載入記薄,重測與基本測回成果不取中數,每測回只取一個符合限差的結果。因三角形閉合差、極條件、基線條件、方位角條件自由項超限而重測時,應進行認真分析擇取有關測站整站重測。儀器的轉動應平穩、均勻、照準目標時應按規定方向旋轉。

13、使用微動螺旋和測微螺旋,最終方向應為旋進。用十字絲豎絲精確照準目標時,應將目標置于水平絲四周,照準各方向目標時應在同樣位置。讀數必需靈敏而有節奏。記錄與計算在測量手簿上書寫之前應先生疏表上各項內容及填寫,計算方法,并按標準削好3H繪圖鉛筆。記錄觀測數據之前,應將表頭各項內容無一遺漏地填寫齊全。觀測者讀數后,記錄者應馬上復誦回報以資檢核,并隨即在手簿的相應欄中填寫,不得另紙記錄后轉抄。記錄時要求字體端正清楚,數位對齊,數字齊全,表示精度或占位的“0”不能省略,字體高度一般占格高的1/2-1/3,字腳靠近底線。觀測數據的尾數不得更改,讀錯、記錯后必需重測、重記。觀測數據的前幾位出錯時,應用橫格尺比

14、齊,自左下至右上劃去錯誤的數字(保持原數字清楚可辨),并在原數字上方書寫正確數字,不得涂擦、描改已寫好的數據,禁止“連環改”。記錄結果修改或廢去后,應在備注欄內寫明緣由。隨著觀測讀數,必需即時完成相應的計算和檢驗,不得只記不算,測完后再算;禁止只記不算,事后補算。取位修正規章:擬舍去的第一位數字是0-4則舍去;是6-9則進位1;是5時其右面數字并非全是0,則位進1,否則按保留的末位數“奇進偶不進”。手簿不得書寫無關內容,不得缺頁,不得丟失。五、電磁波測距1.人員支配及設備工具人員支配:以作業組為單位。設備工具:每作業組領全站儀一臺套或電磁波測距儀一套(含腳架、反光棱鏡及覘牌、腳架、電池、計算盤

15、)、氣壓計、溫度計、小鋼尺、測傘等。2.工作內容以下指測距儀(全站儀比照執行)在測線一端安置反光鏡,量取鏡站高。在測站安置測距儀,量取儀器高。測量氣象元素。觀測垂直角或進行測線水準測量。測距并進行相關記錄和計算。3.實施細則一級電磁波測距導線邊長的測定,可依據儀器的精度和穩定性狀況,實行來回觀測或單向觀測,測回數不少于二測回,一測回讀數次數可依據讀數離散程度和大氣透亮度作適當增減。電磁波測距的各項限差儀 器 類 型一測回讀數較差/mm單程測回間較差/mm來回或不同時間段較差/mm級57級10152(a+b·D)*級2030 *來回較差必需將斜距化算至同一水平面上方可比較。氣象數據的測

16、定要求等 級溫度最小讀數氣壓最小讀數測定的時間間隔氣象數據的取用一級網的起始邊和邊長0.5100Pa (或1mmHg)每邊測定一次觀測一端的數據注:到達測站后應馬上打開裝氣壓計的盒子,置平氣壓計,避開受日光暴曬。溫度計應懸掛在與測距視線同高,不受日光輻射影響和通風良好的地方,待氣壓計和溫度計與四周溫度全都后,才能正式測記氣象數據。測距對氣象條件的要求應在大氣穩定和成像清楚的氣象條件下進行觀測,在霧、雨、雪天氣及大氣透亮度很差的狀況下不應作業。在測距過程中,如遇大風或大氣湍流影響嚴峻時(信號指示器指針抖動較厲害),應停止觀測。作業要求嚴格執行儀器說明書中規定的操作程序。測距前應先檢查電池電壓是否

17、符合要求,信號指示器指針應在最佳回光信號范圍內。晴天作業時儀器必需打傘,順光測距時,應留意避開反光鏡反射陽光,嚴禁將照準頭對向太陽,嚴禁有另外的反光鏡位于測線或測線延長線上。步話機亦應暫停通話。應在規定的測程內使用規定的棱鏡個數。架設儀器后,測站、鏡站不準離人。接受對向三角高程測定測距邊兩端高差時,其高差h,應滿足下式式中 S 測距邊邊長,以米為單位T 測距邊要求的相對中誤差分母(一級電磁波測距導線取20000)接受水準測量測定其兩端點的高差時,則兩端點高差的大小不受限制。接受垂直角直接計算平距時,垂直角測定精度應滿足下式式中 ma單程觀測時所需垂直角精度a 垂直角以上式算得的垂直角精度為引數

18、,其觀測方法和測回數規定如下 精度測回數 儀器方法510103030以上DJ2DJ2DJ6DJ6對向觀測中絲法2121單向觀測中絲法3232六、平面把握概算1.人員支配及設備工具人員支配:以作業組外業觀測成果為概算內容,2至3人結成小組對算。設備工具:概算在室內進行,計算用紙、計算器等自備。2.工作內容整理檢查外業成果。繪制把握網略圖,編制觀測數據表和已知數據表。對起算數據進行必要的化算。對觀測數據進行必要的化算。按幾何條件檢核觀測成果的質量。3.實施細則和留意事項檢查整理外業手簿、記錄是否正確清楚,有無缺漏,計算是否正確,觀測成果是否滿足各項限差要求。檢查記簿成果取舍,補測、重測是否合理,測

19、站平差是否正確。全面校對,防止轉抄錯誤。編制已知數據表、觀測數據表,繪制把握略圖。把握網略圖應清楚美觀有用,可把各類數據標在略圖上。對有關起算數據進行化算:已知點的換帶等。距離歸算與投影測距邊由斜距S化為平距D已測定兩點間高差h時 已測定兩點間垂直角a 時 式中 D 平距 S 經氣象、加、乘常數改正后的斜距 h 測距儀與反光鏡之間的高差a經地球曲率與大地折光改正的垂直角,其改正值f按下式計算測距邊D投影到橢球面上的長度S0式中 Hm測距邊高出大地水準面的平均高程hm測距邊所在地區的大地水準面差距RA測距邊方向參考橢球面法截弧的曲率半徑橢球面長度S0歸算為高斯平面上的長度S0:式中 ym測距邊兩

20、端點橫坐標平均值y測距邊兩端點橫坐標的增量 Rm測距邊中點的平均曲率半徑按幾何條件檢核觀測成果的質量按導線方位角閉合差計算測角中誤差不得超過四、3、款之規定。計算公式如下式中 fb 附合或閉合導線的方位角閉合差 n計算fb 時的測站數 Nfb 的個數一級電磁波測距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不得超過1/14000。若點位誤差要求為10cm,一級電磁波測距導線平均邊長400m,全長為4km,則全長相對閉合差為1/15000。當附合導線全長短于規定長度的1/3時,導線全長的確定閉合差不應大于13cm。假如點位中誤差要求為10cm,則導線全長的確定閉合差不應大于26cm。平面把握內業數字的取位觀測方向值及各項

21、改正數 /邊長觀測值及各項改正數 /m邊 長與 坐 標 /m方 位 角 /10.0010.0011其次部分 高程把握測量一、選定水準路線與埋石(二等水準實習不做此項)1.人員支配與設備工具人員支配:依據擬定的路線,確定大組數,每大組含2至3個作業組,大組由指導老師帶隊。設備工具:每大組攜帶路線圖(城市交通圖)、木樁(或鋼釘)、斧頭、卷尺、繪圖紙、鉛筆、紅油漆等。2.工作內容各大組由老師帶隊,沿擬定路線確定水準點點位及標志類型,打木樁或進行標記。對水準點編號,繪制點之記、選點圖。組織運輸:將料石、工具等運至樁點。埋石(市區內可接受導線點或其他方式)。3.實施細則及留意事項三等水準測量應符合下述規

22、格:水準點間距(測段長度):建筑區1-2km;其它地區2-4km;環線或附合路線最大長度:三等45km(結點間或結點與高級點附合路線長度應不超過上述規定之0.7倍)。水準路線應選在坡度較小,土質堅實,施測便利的道路四周。盡量避開通過大河、沙灘、草地等。水準點應選在堅實穩固之處,點位應便于查找、保存和引測。水準點應埋設永久性標石或標志,標石或標志埋設應滿足:穩固耐久,保持垂直方向的穩定;標石的底部應埋設在凍土層以下,并澆灌混凝土基礎;可以利用基巖或在牢固永久性建筑物上鑿埋標志;水準點不得選設在下列地方:即將進行建筑的位置或預備拆修的建筑物上;地勢低濕、易于沉沒之處;地質不良(如土崩、滑坡等)之處

23、及地下管線之上;四周有猛烈震驚地點;地勢隱蔽不便于觀測之處;首級水準路線的結點應埋設基本水準標石,標石規格及埋設方法應嚴格按規范規定執行。埋石結束后,應具體繪制點之記。二、水準儀和水準尺的檢驗(此項只做規范規定的部分項目)1.人員支配及設備工具人員支配:以作業小組為單位設備工具二等水準作業,每小組領取DS1水準儀(附腳架),一對銦鋼水準標尺,一對尺墊(代替尺臺),測傘,50m卷尺,斧頭,垂球,檢驗手簿、3H繪圖鉛筆等。三等水準作業,每小組領取DS3水準儀(附腳架),一對木質區格式水準標尺,一對尺墊,測傘,50m卷尺,斧頭,垂球,檢驗手簿、3H繪圖鉛筆等。2.工作內容水準儀檢驗圓水準器檢驗與校正

24、視準軸與水準軸相互關系檢驗水準尺檢驗檢視水準儀各部分是否堅固無損水準標尺上圓水準器的檢驗與校正水準標尺分劃面彎曲差(矢距)的測定3.實施細則和留意事項各項檢驗的方法和要求參照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國家三、四等水準測量規范執行。規范規定作業開頭后第一個星期內應每天上、下午各檢定i角一次,若i角穩定,以后每隔15天檢校一次,本次實習可每天檢校一次。用于二等水準測量儀器的i角不得大于15,用于三等水準測量儀器的i角不得大于20。銦瓦合金水準標尺,矢距不得大于4mm,木質區格式木質水準尺矢距不得大于8mm,否則加改正數 式中 f 矢距 L 水準標尺讀數 L由矢距引起的讀數改正數三、水準觀測1.人員

25、支配及設備工具人員支配:以施工小組為單位設備工具:二等水準觀測,每小組支領S1水準儀一臺(附腳架),銦瓦水準尺一對,尺墊(代替尺臺)一對、測傘一只、記錄手簿及3H繪圖鉛筆。三等水準觀測,每小組支領S3水準儀一臺(附腳架),木質區格式水準尺一對,尺墊一對、測傘一只、記錄手簿及3H繪圖鉛筆。2.工作內容按測段進行水準測量來回測進行相關的記錄和計算3.實施細則和留意事項在兩個基本標石(首級網結點)之間的區段內,劃分成長度2030km的23個分段,在每一分段內先連續進行全部測段(兩水準點間)的往測,再連續進行全部測段的返測。每一測段的往測與返測,應分別在上午與下午進行,同時段觀測的測段數不應超過該分段

26、測段總數的30%。在連續各測站上安置水準儀的三角架時,應使其中兩腳與水準路線的方向平行,以第三腳架輪換置于水準路線方向的左側或右側。由往測轉向,兩根標尺必需互換位置。觀測方法二等水準測量接受光學測微法來回測,觀測程序:往測:奇數站:后-前-前-后,偶數站:前-后-后-前;返測:奇數站:前-后-后-前,偶數站:后-前-前-后。三等水準測量接受中絲法來回測(亦可接受光學測微法單程雙轉點,本實習不接受),每站觀測程序為后-前-前-后。一測站上不得兩次調焦。每測段的往測和返測的測站數均應為偶數。不允許為了增加標尺讀數而把尺樁(臺)安置在溝口或壕坑中的方法。水準測量的轉點尺承可以接受尺樁或尺臺(三等水準

27、:尺墊)。水準測量的測站限差項目等級視線長度前后視距差/m前后視距累積差/m視線高度/m基輔分劃(黑紅面)讀數之差/mm基輔分劃(黑紅面)所測高差之差/mm上下絲讀數平均值與中絲讀數之差/mm檢測間歇點高差之差/mm儀器類型視距/m二等DS11.03.00.30.40.61.51.0三等DS1803.06.0三絲能讀數1.01.53.0DS3652.03.0水準路線的技術要求 單位:mm等級每公里高差中數中誤差區段、測段來回測高差不符值附合路線或環線閉合差檢測已測測段高差之差偶然中誤差M全中誤差M二等±1.0±2.0三等±3.0±6.0觀測讀數和記錄數字

28、的取位DS1(線條或銦瓦合金尺)讀數至0.1mm。水準測量的成果重測和取舍凡超出、款規定限差的結果均應進行重測。因測站觀測限差超限,在本站觀測時發覺,可馬上重測,若遷站后才發覺,則應從水準點或間歇點(須經檢測符合限差)開頭重測。測段來回高差不符值超限,應先就牢靠性較小的測程進行整測段重測。若重測結果與同方向原測結果不超限,且其平均值與反向原測結果亦不超限,則取該平均值作為該單程的高差;若同向超限則取重測結果。若該單程重測后仍超限,則重測另一單程。若消滅同向不超限,但異向超限的分群現象時,要進行具體分析,實行有效措施(如選擇有利觀測時間,縮短視距等)再進行重測。區段來回測、附合路線或環線閉合差超

29、限時,應認真分析,先就路線上牢靠性較小的一些測段進行重測。四、高程把握概算1.人員支配及設備工具人員支配:以作業組外業觀測成果為概算內容,23人結成小組對算。設備工具:概算在室內進行,計算用紙、計算器自備。2.工作內容檢核外業成果。計算各項改正數。推算概略高程。進行精度評定。3.實施細則及留意事項每一路線觀測結束,檢查整理外業手簿,須對下列規定進行全面檢查,合格后才予錄用。對外業手簿統一編號;手簿中記載項目和原始數據必需字跡清楚端正,填寫齊全;外業手簿中任何原始記錄(包括文字)不得擦改或涂改,更不能轉抄復制;米與分米數字或文字有錯,應以單線劃去,在其上方寫出正確數字和文字,并應在備考欄內注明緣

30、由,但一測站內不得有兩個相關數字連環改;不用的廢站劃去亦應注明緣由。兩人獨立編制高差表,計算水準標尺1m長度的改正數,正常位水準面不平行的改正數,水準路線(或環線)閉合差,概略高程。計算每千米水準測量高差中數的偶然中誤差M以及每千米高差中數的全誤差M式中 測段來回測高差不符值 R 測段長,單位:km N測段數式中 W環線閉合差 F環線周長 N水準環個數 第三部分 GPS把握測量一、課程的性質、目的與任務GPS測量實習是關于GPS原理與應用理論教學在實踐中運用、深化的過程,是重要的教學環節,支配在GPS原理與應用理論教學完成之后進行。通過GPS測量實習,同學應親身經受、體驗,參與并初步了解建立G

31、PS把握網的基本過程和數據處理過程。經過這一理論指導下的感性生疏階段,對書本上學到的學問進一步加深理解、融匯貫穿,提高動手技能和實際工程力量,對GPS把握網的相應技術要求、精度指標,更深刻地理解和明確,對建網的施工作業、組織管理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高度上得到全面的熬煉和提高。二、實習內容及日程見前三、實習地點唐山市路南區四、實習隊的組織1、實習隊領導領隊:任課老師兼任。職責:全面組織實習大綱的實施。指導老師:由教研室指派老師、試驗員兼任。職責:幫忙領隊工作,完成分管工作及相關技術指導。實習隊長:同學班長兼任。職責:幫忙老師做好本隊同學的人員組織工作。作業組長:每組一人。職責:組織執行實習隊下達

32、的作業任務,支配組內各成員的工作分工。質量監督員:每組一人。職責:依據教學要求和測量規范,檢查監督技術質量的執行和完成。2、實習隊分組:同學實習作業組由46人組成(含組長、質量監督員各一人)。五、作業要求5.1、儀器操作要求1使用前,應認真閱讀儀器的使用手冊或相關使用說明書,操作者應生疏儀器性能,把握儀器的操作流程。 2實習時要留意愛護儀器,操作人員不得離開儀器,在道路上及行人稠密的地方施測時,必需在儀器四周設置警視標志,防止車輛行人碰撞。3、避開在高壓線四周或強電磁區工作,確保測量數據的精確度。4、實習期間,GPS接收機應留意防震防潮和防塵。5、禁止使用與指定電壓不符的電源,以免發生平安事故

33、,實習完成后,應留意將電池取出。6實習期內,每周至少對儀器及其附件維護保養一次,雨天實習后,應馬上把儀器擦干。7實習中應保證儀器的對中和整平,認真作好觀測記錄,觀測手薄應現場記錄,不得事后補記。8接收機內存數據在卸到外存介質上時,不得進行任何剔除或刪改。9嚴禁任意坼卸接收機各部件,如發生故障,應認真記錄有關狀況,交與老師。10接收機的接頭和連接器,要始終保持清潔。5.2、GPS網的設計1、依據技術設計書的要求,收集資料(測區已有的把握點資料、水準點資料、交通圖等)選作相應等級的GPS網,其邊長、網相鄰點間弦長精度和主要技術要求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和城市測量規范的

34、相應規定。2、C、D、E級GPS把握網的布網原則應符合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和城市測量規范。圖根級GPS把握點布網應聯測的已知點點數應2個或一點一方位(一個已知點、一個方位角),水準點數應2,最短基線邊長應100m。5.3、選點與埋石1、選點應依照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和城市測量規范規定外,應盡量避開選在車流量較大的十字路口。2、埋石應參照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五、儀器5.4、觀測前的預備工作1、觀測的前一天應查看衛星預報:接受相應的軟件(如TGO)和觀測時間小于20天的星歷文件;輸入測區的或許坐標;設置衛星高度角、接收機可跟蹤的衛星數、PDOP、VDOP的

35、值均應符合下表。類 型衛星高度角(o)衛星數(顆)PDOPVDOP靜 態155<6<6快速靜態155<8<82、依據衛星預報確定觀測時間和人員調度方案。5.5、觀測1、觀測過程除應符合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外,應按以下操作:a) 在車流量較大的測站四周應有平安警示標志;d) 儀器應盡可能地架高,避開測站四周的人遮攔衛星信號;c) 觀測期間應隨時查看電源燈、數據燈的狀況,若有特別應馬上通知調度人員。5.6、數據處理(針對HD2003軟件)1、坐標系統:a) 北京-54坐標系;d) 中心子午線:東經118度30分;c) 選擇投影方式,一般選用橫軸墨卡托投影;d)

36、 橢球轉換、平面轉換、校正點、水準模型:無。2、新建項目:1) 項目名應盡可能取工程名稱;2) 數據應放在工程文件夾內;3) 其它設置在不作特殊需要時,一般保持缺省狀態。3、下載測量數據:1) 當天的數據應當天下載,要保證工作需要的內存;2) 輸入點名時,同一測站的點名應完全相同;3) 選擇正確的天線量高方式;4) 盡可能將數據轉換為Rinex格式。5、基線處理1) 選擇要處理的基線2) 依據測區狀況選擇截止高度角,一般應15o3) 其它設置可依據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而定,也可保持缺省設置4) 基線處理前應剔除觀測時間小于15min(分鐘)的星歷和周跳嚴峻的星歷部分5) 基線處理

37、數據分析a) 15km以下的基線應盡可能符合下表比 率參考變量均方根誤差3200.01否則應查找潛在的問題(如野外工作失誤,最低要求的數據采集等),依據PDOP和VDOP值剔除不必要的星歷和基線,此步驟可重復。b) 復測基線的長度較差的,其值應符合下表較差C(mm)D(mm)E(mm)圖根(mm)ds214284284284c) 一切可能的三邊環閉合差,其差值應符合下表閉合差C(mm)D(mm)E(mm)圖根(mm)WX26353535WY26353535WZ26353535d) 獨立閉合環或附合路線坐標閉合差,其值應滿足軟件要求:e) 在不能滿足本條規定中b)、c)、d)的狀況下,可接受a)

38、規定調試。最終仍不能滿足,可剔除不能滿足b)、d)的數據,但同一時段觀測值的數據剔除率應<10。5.7、依據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中重測和補測的規定確定重測和補測與否。5.8、GPS網平差(1) 無約束平差在基線向量檢核符合要求后,可進行無約束平差 b) 基準為WGS84坐標系 c) 置信界限應95%d) 安置儀器和量取天線高的誤差設置為03mm之間e) 加數策略中應用純量,應選擇為“全部觀測值”,純量類型應為“自動的”f) 依據需要可設置其它相應的值,一般應為缺省值g) 無約平差結果分析 X方檢測應為“通過” 基線重量的改正數確定值應滿足下表:改正數確定值C(mm)D(mm)E(mm)圖根(mm)VX226301301301VY226301301301VZ226301301301否則基線存在粗差,應接受7 . 2 .e)的方式剔除粗差,直至滿足該要求。b) 將平差結果保存(2) 約束平差基準為相應的投景基準坐標系應加載水準面輸入已知坐標和高程1) 依據投影面輸入相應的高程,其值=水準點的高程投影面的高程2) 可接受先輸入一個已知點的值進行平差,求解別的已知點的值與已知坐標或高程相比檢核。若相差太大,已知的數據有問題,須進一步查找緣由。選擇加權策略,除水準面為“用戶”外,其余兩項均為“自動”。應重復多次平差平差報告分析(1) X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