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中的離子平衡圖像題選編_第1頁
溶液中的離子平衡圖像題選編_第2頁
溶液中的離子平衡圖像題選編_第3頁
溶液中的離子平衡圖像題選編_第4頁
溶液中的離子平衡圖像題選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完美WORD格式.整理專業資料分享溶液中的離子平衡圖像題一、溶液的導電性溶液的導電性與離子濃度成正比1.在一定溫度下,無水醋酸加水稀釋過程中,溶液的導電能力I隨加入水的體積V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請回答:(1) “O'點導電能力為 O的理由是;(2) a、b、c三點處,溶液的c(H+)由小到大的順序為 (3) a、b、c三點處,電離程度最大的是2. (2016北京)在兩份相同的 Ba(OH)2溶液中,分別滴入物質的量濃度相等的H2SQ、NaHS端液,其導電能力隨滴入溶液體積變化的曲線如右圖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代表滴加H2SQ溶液的變化曲線B. b點,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離子是

2、Na+、OHC. c點,兩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D. a、d兩點對應的溶液均顯中性X3.電導率是衡量電解質溶液導電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常溫下,將相同體積的氫氧化鈉溶液和醋酸溶液分別加水稀釋,溶液的電導率隨溶液體積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A. I表示NaOH§液加水稀釋過程中溶液電導率的變化B. a、b、c三點溶液的 pH: b>c>aC.將a、b兩點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H3CO0>c(OH-)>c(H +)D. a點水電離出的 n(H+)大于c點水電離出的n(H+)二、強、弱電解質溶液的稀釋等濃度弱酸堿的PH更靠近7;等PH弱酸堿的濃度更

3、大;越弱稀釋時 PH變化越??;無論 酸堿溶液稀釋時PH不過7;每稀釋10倍PH變化1為強電解質;酸堿鹽反應的量不分強 弱。c(H+)6 .某溫度下,相同pH值的鹽酸和醋酸溶液分別加水稀釋,平衡pH值隨溶液體積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據圖判斷正確的是()A. n為鹽酸稀釋時的 pH值變化曲線B. b點溶液的導電性比 c點溶液的導電性強C. a點出的數彳1比c點K的數值大D. b點酸的總濃度大于 a點酸的總濃度7 . pH= 2的A、B兩種酸溶液各1 mL,分別加水稀釋到 1 000 mL ,其溶液的pH 與溶液體積(V)的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A B兩種酸溶液物質的量濃度一定相

4、等B.稀釋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 B酸溶液強C. a=7時,A是強酸,B是弱酸D.若A B都是弱酸,則5>a>28 (2015新課標I)濃度均為 0.10mol/L、體積均為V0的MOHF口 ROHt液,分別加水稀釋至體積 V, pH隨lg V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 的是V。A. MOH勺堿性強于ROH勺堿性B. ROH勺電離程度:b點大于a點C.若兩溶液無限稀釋,則它們的c(Od)相等D.當|gY=2時,若兩溶液同時升高溫度,則 “M4)增大V0c(R )9. (2015海南)下列曲線中,可以描述乙酸(甲,Ka=1. 8X10-5)和一氯乙酸(乙,Ka=1. 4X10-3)11

5、 - 一 、5. 0.1 mol” 的醋酸與0.1 mol” 的鹽酸,分別稀釋相同的倍數,隨著水的加入,溶彼中 的變化曲線(如下圖)正確的是()在水中的電離度與濃度關系的是()小電離度電答直C電離度 D.X10.已知下表為25c時某些弱酸的電離平衡常數;下圖表示常溫時,稀釋 稀溶液時,溶液 pH隨加水量的變化。CHCOOH HC1CM種酸的CHiCOOHHCLOHjCOj“IIQVhiL(1)圖像中,曲線I表示的酸是 (填化學式);起始時,c(CHCOOH)c(HClO)(填 、"v"、“ =”)。(2) a、b、c三點中,水的電離程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用編號表示)。(3

6、) 25c時,NaClO溶液的水解平衡常數 Kh=。(4)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 CO的離子方程式為 。三、水的電離口水的離子積Kw僅受溫度影響。,11 .某溫度下的水溶液中,c(H + ) = 10x mol - L c(OHI ) = 10ymol”T, x和y的關系如圖所示。計算:(1)該溫度下水的離子積為多少?-一(2)該溫度下,0.01 m ol L -的NaOH的pH為多少?工,一12 .水的電離平衡曲線如圖所示,若以A點表示25c時水的電離達平衡時的離子濃度,B點表示100 C時水的電離達平衡時的離子濃度,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純水中25 C時的c(H+)比100c時的c

7、(H+)大B.100 C時某溶液中由水電離產生的c(H+) =1X10-11mol L-1,則該溶?的pH可能是11或3C.將等體積的pH= 10的Ba(OH)2溶液與pH= 4的稀鹽酸混合,混合溶液的pH= 7D. 25 C 時,某 NaSO 溶液中 c(SO42-)=5X 10-4mol - L -1 ,則溶液中c(Na+) : c(OH)為 104 : 113. (2013大綱卷)右圖表示溶液 中c(H+)和c(OH )的關系,下列判 斷錯誤的是A.兩條曲線間任意點均有c(H + ) Xc(OH ) = KwB.M區域內任意點均有c(H + ) Vc(OH )C.圖中TKT2D.XZ線上

8、任意點均有 pH= 7 四、酸堿中和滴定1 .“有序思維”破解弱(強)酸與強(弱)堿混合的若干問題NaOIl溶液pH幽子濃度比較pH <7)p|<7 CHjCOO NaMirjxrtOH3k,n/pI=7 c(HLCDO)=c(Na3>c(H*)=c(OH3f pH>7 e(Na1 >e(<: H>COt)(H1)pH>7 0Na anoh-)x(1: 11 /lOO )x?(H ")CHiCOOH 溶液上圖一目了然,可以很清楚地得出不同情況下溶液中的pH、離子濃度的關系。抓“五點”巧析酸堿混合或滴定圖像題(1)抓反應“起”點,判斷酸堿

9、的強弱。(2)抓反應“一半”點,判斷是什么溶質的等量混合。(3)抓“恰好”反應點,生成什么溶質,溶液呈什么性,是什么因素造成的。(4)抓溶液“中性”點,生成什么溶質,哪種反應物過量或不足。(5)抓反應“倍量”點,溶質是什么,判斷誰多、誰少還是等量。思維模式:是否反應?誰過量? 一定溶質;找平衡:弱酸弱堿存在電離平衡,含弱離子的鹽 存在水解平衡,溶液中永遠有水的電離平衡,并受到溶質的抑制或促進,根據溶液酸堿性判斷以誰為 主,以誰為主則只考慮誰??从绊?,排大小,注意H+和OH的疊加效應。14. (2017屆珠海模擬)如圖曲線a和b是鹽酸與氫氧化鈉的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鹽酸的物質

10、白量濃度為1 mol - LB. P點時反應恰好完全,溶液呈中性C.曲線a是鹽酸滴定氫氧化鈉的滴定曲線D.酚酬:不能用作本實驗的指示劑15.室溫下,用 0.10 mol L -鹽酸分另1J滴定 20.00 mL 0.10 mol - L1 .氫氧化鈉溶液和氨水,滴定過程中溶液pH隨加入鹽酸體積V(HCl)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n表示的是滴定氨水的曲線,當V(HCl) = 20 mL時,有:C(Cl ) >C(NH4) >C(H + ) >c(OH )B.當pH= 7時,滴定氨水消耗的 VHCl) =20 mL,且c(NH4) = c(Cl )C.滴定

11、氫氧化鈉溶液時,若V(HCl) >20 mL,則可能有:c(Cl ) >c(H + ) >c(Na+) >c(OH )D.當滴定氨水消耗 VHCl) = 10 mL 時,有:2c(OH ) -c(H+) = c(NH4) c(NH H 2O)16.【2011年安徽卷】 室溫下,將1.000 mol - L 1鹽酸?入20.00 mL 1. 000 mol - L 1氨水中,溶液的鹽酸pH和溫度隨加入鹽酸體積變化曲線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 a 點由水電離出的 c(H + ) = 1. 0X10 14 mol - L 1B. b 點:C(NH+)+c(NH

12、3 H2O)=e(Cl )C. c 點:C(Cl ) =C(NH+)D. d點后,溶液溫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 H2O電離吸熱17 .【2014年高考海南卷】室溫下,用0.l00mol/L NaOH 溶液分另滴定 20.00 mL 0.100 mol/L0.1 0 mol - L 1 CH3COO皤液和和醋酸,滴定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II表示的是滴定醋酸的曲線B. pH=7時,滴定醋酸消耗的 V(NaOH”于20 mLC. V(NaOH尸 20.00 mL 時,兩份溶液中 c(Cl-)= C(CH 3COOD. V(NaOH) =10.00 mL時,醋酸溶液中c(Na+)&g

13、t; C(CH 3COO)> c(H +)> c(OH -)18 .常溫下,用 0.10 mol L TNaOH(分另U滴定 20.00 mL濃度均為1 I9 53IllIIII .102。3() VtNaOH(aq)J/mLHCNB液所得滴定曲線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點和點所示溶液中:c(CH3COO)< c(CM)19 點和點所示溶液中:c(Na+)> c(OH ) > c(CH3COO)> c(H+)C.點和點所示溶液中:c(CH3COO) c(CN ) = c(HCN) c(CH3COOH)D.點和點所示溶液中都有:c(CH3COO) + c

14、(OH ) = c(CHsCOOH升 c(H+)X19.【2013年高考浙江卷第12題】25c時,用濃度為 0.1 000 mol L 一的NaOFH§W定20.00 mL濃度均為0.1000 mol ” 一的三種酸HX HY HZ滴定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在相同溫度下,同濃度的三種酸溶液的導電能力順序:Hk Hk HXB.根據滴定曲線,可得 K(HY) = 10-5C.將上述HX HY溶液等體積混合后,用NaOH§液滴定至HX恰好完全反應時:C(X ) >c(Y ) >c(OH ) >c(H + )D. HY與 HZ混合,達到平衡時:c(

15、H+) = Ka(HY)作(HY) + c(Z ) + c(OH ) c(Y -)X 20.【2013年高考山東卷第13題】某溫度下,向一定體積0.1mol/L 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濃度的NaO聆液,溶液中pOH (pOH = -lgOH -)與pH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則()A. M點所示溶液導電能力強于Q點B. N點所示溶液中 c(CH3COQ > c(Na+)C. M點和N點所示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相同D. Q點消耗NaO聆液的體積等于醋酸溶液的體積X 21.12015浙江理綜化學】40c時,在氨水體系中不斷通入 CO,各種離子的變化趨勢如下圖所示。卜列說法不正確的是()0 06 0.

16、05生 0.03 黑om0.010U.0 10.5 10D 軋5 立0 S3 8.0'7.5 7QpH第12題圖A.在 pH= 9.0 時,c(NH4+) >c(HCO馬)>c(NH2COO ) >c(CQ2 )B.不同 pH 的溶液中存在關系:c(NH4+) + c(H+) =2c(CO2 )+c(HCO )+c(NHzCO。) + c(OH -)C.隨著CO的通入,c( OHT )c(NH3”不斷增大D.在溶液中pH不斷降低的過程中,有含NHCOO的中間產物生成22. 25 C時,將 0.1 mol - L 1 NaOH溶液加入 20 mL 0.1 mol L 1

17、 HA 溶液中,所加入溶液的體積(V)和混合液的pH的關系曲線如圖所示。(1)HA酸是 酸(填強、弱),判斷的依據是 V(N»nHViiL(2)點處的溶質是 ,溶液中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3)點處的溶質是 ,溶液中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寫出溶液中的電荷守恒等式 (4)點處的溶質是 ,溶液PH大于7的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寫出溶液中的物料守恒等式五、多元弱酸的中和反應多元弱酸分步電離,各級電離產物同時存在,加入的堿越多,溶液 PH越大,深度電離產物的比例越 (Wj。23. (2017年高考全國卷n )改變0.1 mol1二元弱酸H 2A溶液的

18、pH,溶液中的H 2A、HA 一、A的物質的量分數6(X)隨pH的變化如圖所示已知 初二2匚。QHA) QHA) c(A)卜列敘述錯誤的是A. pH=1.2 時,c(H2A) =c(HA -)B. 。(乩勺=42C. Ph=2.7 時,一2 一c(HA ) c(H2A) =c(A )D. pH=4.2 時,c(HA 3 =c(A2-) =c(H 4)24. H2GQ為二元弱酸。20 C時,配制一組c(H2GQ) + c(HC2OT) + c(C2c4 ) =0.100 mol - L 1 的 H2C2O4和NaOH昆合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質的量濃度隨pH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指定溶液中微

19、粒的物質的量濃度關系一定正確的是A、HA為強酸B 、該混合液pH=70.1o 三;0乏鱉C、圖中X表示HA 丫表示OH-, Z表示H+口該混合溶液中:c(A-)+c(Y)=c(Na+)26.常溫下,將 0.20 mol L H2X 溶液與 0.20 mol L 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pH= 3.6 ,繼續滴加NaOH§液至pH=4.0時,部分粒子濃度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圖中a代表Na+, d代表H2X分子B. H2X為二元弱酸,HX的電離程度大于水解程度7l_l wsr談卜氧C.混合溶液 pH= 3.6 時:C(H+) + c(H2X) = c(X ) + c

20、(OH )D.繼續滴加 NaOFH§M至 pH= 7.0 時:c(Na+)>c(HX ) + 2c(X2 )27 .常溫下在20mL0.1mol/LNa 2CO溶液中逐滴加入 0.1mol/L HCl溶液40mL溶?的pH逐漸降低,此 時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微粒物質的量濃度的百分含量(縱軸)也發生變化(CO因逸出未畫出),如圖所示.A. pH= 2.5 的溶液中:c(H2GQ) + c(C2c4 )> c(HC2O4)B. c(Na+) =0.100 mol L1的溶液中:c(H + ) + c(H2C2O4) =c(OH ) + c(C2O4 )C. c(HC2Q) =c(

21、C2O4 )的溶液中:c(Na+)>0.100 mol - L 1+c(HC2O4)D. pH= 7.0 的溶液中:c(Na+)=2c(C2O2 )25.常溫下,0.2mol/L的一元酸HA與等濃度的NaOH( 等體積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組分及濃度如圖所示,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請回答下列問題:(1)用等式表示 NaCO溶液中所有陽離子和陰離子濃度的關系: (2)寫出 N&CO溶液中加入少量鹽酸的離子方程式 .(3)當混合液的pH=時,開始放出 CO氣體.(4)在同一溶液中,HCO、HCO、CO2-(填:“能”或“不能”) 大量共存。當pH=8時,溶液中所有離子其物質的量濃度之

22、間的等量關系是:c(HC0 g ) c(OH-)已知在 25c時,CO2-水解反應的平衡常數即水解常數母=c£0丁)=2X104,當溶液中c(HCO) : c (CO2-) =2 : 1 時,溶液的 pH=。X ( 5)在20mL 0.1mol/LNa 2CO溶液中加入 BaCl2粉末3.328 X 10 7 g時開始產生沉淀 X,則 心 (X)=.六、鹽的水解越弱越水解,誰強顯誰性;越稀越水解,越濃性越強。1 .X28.常溫下,向20 mL某儂度的硫酸溶椒中滴入0.1 mol - L氨水,溶放中水電離出的氫離子儂度隨加入氨水的體積變化如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 V=40B. c

23、點所示溶液中:c(H+)-c(OH-)=2c(NH3 H2。)C. d 點所示溶液中:c(NH4+)=2c(SO42-)D. NH H2O的電離常數 K=10-4mol L-129.(1)如圖是0.1 mol ”1電解質溶液的pH隨溫度變化的圖像。"-1其中符合0.1 mol - LNH4Al(SO 4) 2的pH隨溫度變化的曲線是(填寫字母),導致pH隨溫度變化的原因是 20 c 時,0.1 mol L 1NHAl(SO4)2 中_ _ 2-*3 +2c(SO4 ) C(NH4) 3c(Al ) =107320- LVjMTmol I/1-NaOH液,得到溶液 pH與pH jL(2

24、)室溫時,向 100 mL 0.1 mol L TnHHSO溶液中滴加 0.1 molNaOH容液體積的關系曲線如圖所示:1Q0 150 2W V(NaOH)/mL試分析圖中a、b、c、d四個點,水的電離程度最大的是 ;在b點,溶液中各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 七、沉淀溶解平衡30 .【2014年高考新課標I卷第 11題】澳酸銀(AgBrO。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KspA.澳酸銀的溶解時放熱過程B .若硝酸鉀中含有少量澳酸銀,可用重結晶方法提純C.溫度升高時澳酸銀溶解速度加快D . 60 C時澳酸銀的Ksp約等于6X10-431 . (2010山東)某溫度時,B

25、aSO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提示 BaSO(s) Ba2+(aq) + SO2 (aq)的平衡常數Ksp= c(Ba c(SO2-),稱為溶度積常數。A .加入N&SO可以使溶液由 a點變到b點B .通過蒸發可以使溶液由d點變到c點C. d點無BaSO沉淀生成D . a點對應的Ksp大于c點對應的32.某溫度下,Fe(OH)3(s)、Cu(OH)2(s)分別在溶液中達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變溶液 pH,金屬陽離子濃度的變化如圖所示。據圖分析,下列判斷錯誤的是A Kap Fe(OH)31<Kap Cu(OH)2 1B.加適量NHCl固體可使溶液由a點變到b

26、點C. c、d兩點代表的溶液中c( H+)與c(OH )乘積相等D. Fe(OH)3、Cu(OH上分別在b、c兩點代表的溶液中達到飽和X 33. (2015?鹽城一模)25c時,用 NaS沉淀Cu2 M吊、Fe2+、Zn2+四種金屬離子(MT),所需S2 最低濃度的對數值lgc (S2)與lgc (M2+)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Ksp (CuS)約為 l X10B.向Cu2+濃度為105mol? L1廢水中加入ZnS粉末,會有CuS沉淀析出C.向100mL濃度均為105mol? L 1 Zn,Fe2+、Mn+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10-4mol? L1 Na2s溶液,Zn2+先沉

27、淀D. NaS溶液中:c (S2 ) +c (HS ) +c (HS) =2c (Nai)八、陌生圖表的判讀關鍵是讀懂縱橫坐標的含義,理解有關量的相互關系,尋找一些特殊點作為切入口。 1 - V34.濃度均為0.1 mol - L、體積均為 M的HX HY溶放,分別加水稀釋至體積V, pH隨Ig;7的變化V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 HX HY都是弱酸,且 HX的酸性比HY的弱B.常溫下,由水電離出的c(H + ) - c(OH ): a<bC. IgV= 3時,若同時微熱兩種溶液(不考慮HX、HY和H2O的揮發),則cX)減小 V)C(Y )D.相同溫度下,電離常數K(HX) : a>b35. 25c時,將濃度均為 0.1mol L-1、體積分別為 Va和Vb的HA溶液與80§液按不同體積比混合, 保持V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