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超深挖孔樁施工方案_第1頁
s超深挖孔樁施工方案_第2頁
s超深挖孔樁施工方案_第3頁
s超深挖孔樁施工方案_第4頁
s超深挖孔樁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s超深挖孔樁施工方案一、編制論據第一章施工方案編制說明一、編制依據1、建筑施工手冊2、建筑樁基技術規范(GB5002-2002)3、設計施工圖紙及巖土工程勘察報告4、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重慶市建筑管理條例、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安全管理條例。二、工程概況及施工特點1、工程概況本項目為高陽拆遷還房二期及廉租房建設工程1號13號樓組成,均由我司承建。本工程屬還建房,結構類型基本相似,鑒于整個二期工程的建筑結構及基礎形式相似,本方案將本工程的挖孔樁基礎編制在內。混凝土強度等級除隔墻基礎、素混凝土擋墻

2、、隔墻基礎、墊層C15外,其他均以設計施工圖、設計答疑為準。本工程為多層磚混結構和框架結構,基礎形式為挖孔樁、獨立柱基、條形基礎。挖孔樁樁徑為800,采用人工開挖成孔。持力層巖層巖石天然單軸抗壓強度標準值詳各樓號的基礎詳圖的規定值。本工程部分人工挖孔樁深度超過15m,特編制了本超深基礎方案,正確有利的施工工藝和工序,有效的保證作業工人在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本工程基礎設計以四川省綿陽川西北地質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合川工業園高陽片區拆遷還房巖土工程勘察報告(補充詳勘,2009年8月)為依據。基礎設計等級為丙級,樁基設計等級為二級。回填區采用素填土,主要由褐色粉質粘土及泥巖碎塊石組成,塊石粒徑不等,土石比

3、不等,人工推填而成,為機械回填,松散稍密,分布于場地大部分區域,原地形為斜坡地段,厚度變化大。地勘資料綜合判定:填土為稍密狀態,人工挖孔樁施工時,會造成局部垮塌,土方開挖時支護應同時進行。2、地理位置本項目施工現場位于合川工業園高陽片區, 東、南向均連三期還建房項目工程;北西側遠可見已建渝合高速公路,緊臨已建好的三棟還建房;北臨入城干道。1.2地理特征施工現場場地開闊,上部為人工回填土,回填時間一年左右,較松散,填土視為未通過壓實,為軟弱土。中部為回填雜土及塊石,下部為泥巖或砂巖。1.3基礎工程量序號樓號單位人工挖孔樁獨立基礎條基備注11號樓根9840/未包括設計變更22號樓根5564/未包括

4、設計變更33號樓根154/未包括設計變更44號樓根86/未包括設計變更55號樓根58/未包括設計變更66號樓根78/未包括設計變更77號樓根188/未包括設計變更88號樓根78/未包括設計變更99號樓根58/未包括設計變更1010號樓根/未包括設計變更1111號樓根146/未包括設計變更1212號樓根/未包括設計變更1313號樓根25/未包括設計變更14合 計根1024104/未包括設計變更從上表可以看出,整個二期工程除10號樓、12號樓全部為條形基礎外,人工挖孔樁共計1024根。1#、2#、3#、7#、13#樓的部分人工挖孔樁基礎深度較深,并大于15m。3、施工特點3.1由于本工程部分回填區

5、域厚度深,均為傾倒填料回填而成,大部分填料的砂石比例也未按規范要求施工,回填時也未按分層回填以及分層夯壓。由于以上原因,施工難度將增大,挖孔樁施工時應注意回填部份垮塌,并及時做好支護和防護工作。三、挖孔樁基礎的設計要求:1、人工挖孔灌注樁施工要求 :1.1本工程部分基礎形式為大直徑人工挖孔樁基,設計樁徑為800。樁端持力層為中風化泥巖,中風化泥巖的天然單軸抗壓強度標準值為4.28MPa左右,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1.413MPa。1.2人工挖孔樁的樁身混凝土、護壁混凝土以設計交底和相關設計變更通知為準。1.3挖孔樁挖至設計深度時,應請質監、地質等部門驗槽,并及時用100厚C15砼封底,封底混凝土不

6、作為嵌巖深度,不宜長期敞露。基底巖石應取樣試壓,基地巖石取樣部位和數量應按規范要求。同時取樣部位和數量還必須由監理指定或確定,嵌巖段的巖石強度值不得小于設計要求值。四、施工準備1、技術準備1.1根據業主提供的施工平面圖及資料,進行施工前的技術交底,解決施工的一些問題。1.2做好施工場的平面定位控制及高程控制。1.3提供材料供應計劃。1.4做好原材抽樣復檢。2、基礎定位放線2.1復核放線辦提供的建筑四角定位點(主坐標點)的坐標數據與設計施工總平面圖是否一致,當坐標位置無誤后方可進行下樁基定位工序。2.2采用“內控法”,用極坐標原理,以建筑物的外邊軸線作為控制網主軸線,在主控軸線內2m設輔助控制軸

7、線,主控軸線和輔助軸線的交叉點做成用鐵釘作固定的三角樁,便于施工過程中的測量放線,其它主軸線均在場外作固定三角樁,以便隨時控制,從主控點引出外邊線軸線矩形方格網后,測量出其它軸線。在測設過程中其主要技術要求:邊長相對誤差3,測角誤差3。2.3基礎施工采用矩型控制法和坐標測量法,以放線辦提供的定位點為控制點為依據,采用經緯儀、鋼尺、木樁、廣線測出閉合矩型控制網,用平行線法測定出各軸線,并引測到工程四周輔助固定三角樁或磚砌圍墻上,且做好紅三角標志,作為基礎及樓層平面軸線控制及施工放線的依據。在主體上升施工中采用內矩形A、B、C、D的引出點控制軸線位置。并同時做好軸線、標高放線記錄,填寫報驗單報監理

8、工程師核查,現場監理工程師簽認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2.4基礎施工放線方法(1)以工程放線軸線交點為控制點,按方向確定樁基對稱軸線,進行樁基開挖孔放線。(2)以施工圖樁基控制點和工程放線軸線交點為中心,設計基礎梁寬度確定為基礎梁放線依據。(3)在樁基控制十字線上,且在外釘上木樁,在基礎完成后將十字線標記落在樁基井圈上,作為基礎軸線控制的依據。(4)本工程每棟樓號均設46個水平標高和坐標控制點,作為水平標高和坐標位置控制的基準點。(5)基礎施工前,根據投測的各軸線點,將縱橫向軸線依次引測在各樁基已事先做好的240厚磚井圈表面,彈上墨線,以“紅三角”作軸線標記,作為柱基和基礎梁等校核放線的依據。(

9、6) 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水準點引入施工現場固定物上,作為基礎施工的水平標高控制點,并用紅油漆和小釘打上三角中心標記,作為基礎施工控制標高。作為水平標高控制的基準點。(7)基礎全部施工完后,根據地面設置的軸線控制樁點。(各控制樁點和磚井圈上的軸線標記,在土石方開挖和基礎梁施工中破壞,因此可能用地面上的軸線控制點),用全站儀經緯儀將各軸線測設彈放在基礎砼表面。3、施工測量技術保證措施3.1平面控制網:各控制網確立后,必須經嚴格的閉合校驗,平面控制網中,各水平角誤差90度角為±20秒,距離測量精度高于1/10000。3.2為保證測量誤差滿足要求,水平角測設采用測回法進行測量,即在每測設完一

10、個水平角后,倒鏡測回觀測,然后取前后兩個半測回角讀數的平均值對已測設的水平角進行修正。3.3用于測量的經緯儀、水準儀、鋼尺在施工前應進行校驗,并按計量規定進行周檢,合格后方可使用。4、施工組織準備4.1建立項目經理部,組織相應部門及相應部門負責人和部門管理人員,制定相關部門及負責人工作職責,明確權限,并制定相應的獎罰制度。4.2組織相關操作工人進場并作好相應的崗前操作培訓和安全技術交底。4.3主要施工機具需要量計劃(按1個是工區考慮)序號機具名稱型號安裝功率(kW)數量合計功率(kW)1空壓機20102002混凝土攪拌機JW25021113高壓鈉燈1114碘鎢燈0.5105.05白熾燈0.18

11、0.86灰漿攪拌機UJ3253137鋼筋調直機GT4/144148鋼筋切斷機QJ40-15.515.59插入式振動器ZX501.122.210鋼筋彎曲機GW4031311交流電焊機BX3-200-223.4246.812真空吸水泵HZX-4041413手推車10現場作業人員計劃:序號工 種 名 稱人數備 注1石工602鋼筋工203普工154模板工405混凝土工306電焊工2第二章人工挖孔灌注樁施工方案一、概況1、地質現狀:場地地貌屬丘陵剝蝕地貌區,原地形起伏較大,總體北高南低。現經切坡回填,場地大部份區域按設計地坪標高基本已整平,填土視為未通過壓實,為軟弱土,強風化帶基巖:該層結構、構造不清晰

12、,工程特性較差,可根據建筑物實際情況選作建筑物的基礎持力層。中等風化帶基巖:結構構造清晰,工程特性較好,承載力較高,是較好的建(構)筑物基礎持力層。2、地質情況與人工挖孔樁施工時應注意的事項:由于場地局部回填土層較厚,若采用人工挖孔樁時,應對上部土層及易破碎強風化帶基巖段采取有效的護壁措施,以防止孔壁垮塌,并加強通風措施。若樁內有積水,應及時進行抽排。二、人工挖孔樁施工工藝1、人工挖孔樁工藝流程放線定樁位砌筑樁護圈土方開挖鋼筋幫扎澆筑護壁拆模逐層下循環作業開鑿風化巖石擴孔及鑿鍋底檢查驗收開挖鍋底樁底墊層吊放鋼筋籠澆筑樁身砼(隨澆隨振)樁基動測檢驗或聲波檢測2、放線定樁位:根據測量方格網確定好樁

13、位中心,樁身周圍砼墊層上放好樁基的軸線位置;樁位線定好后,必須經有關部門,辦好預檢手續后方可開挖3、樁基中心距小于3d時應跳槽開挖。4、架設垂直運輸架、安裝滑輪組:用鋼管搭設運輸架,安裝滑輪組,以粗麻繩吊桶作為提升工具。5、開挖基坑,在開挖過程中,每開挖一米高,隨時檢查樁孔直徑及井壁圓弧度,上下應平順,修整孔壁。 6、如發現不能滿足設計要求的嵌巖深度,繼續向下開挖,直至開挖至設計要求的嵌巖深度,在未開挖至中風化界面前必須進行護壁的澆筑。 7、安裝照明、水泵:照明采用36V電源及防水罩安全燈具,安裝水泵抽排地下水及雨水。樁口設護欄。8、檢查驗收:成孔后,必須對嵌巖深度、樁身直徑、孔底標高、樁位中

14、線、井壁垂直度等進行全面檢測,根據與業主及監理確定的部位取基底巖芯做試壓,達到設計要求后樁基檢底,按設計要求進行樁底擴大。9、挖孔灌注樁的總深度超過15的樁基,在鋼筋綁扎完畢后應埋設375規格的熱鍍鋅鋼管用于聲波檢測(總量的10),壁厚不低于3。熱鍍鋅鋼管均采用絲接,擱置于樁底基巖的端部需設置外絲堵頭。管道的連接和封堵必須杜絕有混凝土進入,澆筑混凝土時也應封堵,熱鍍鋅鋼管還應高于設計樁頂500,防止混凝土漫入管道內。三、基礎梁施工工藝:1、工藝流程:放線定坑位澆筑護圈200高開挖土方(必要時砌筑240mm磚護壁開鑿基坑逐層下循環作業檢查驗收滿足嵌巖后進行修整驗槽基地底墊層澆筑鋼筋幫扎澆筑混凝土

15、(隨澆隨振) 2、根據圖紙要求,開挖至設計標高,并請監理及業主驗槽。3、如發現不能滿足設計要求的嵌巖深度,繼續向下開挖,直至開挖至基礎能崁入完整的中風化砂質泥巖。4、在基坑開挖過程中,隨時檢查基坑的平面位置,平面尺寸及坑底標高,發現錯誤及時糾正。5、經自檢,達到規定的深度時,對監理及業主要求取樣的基坑進行見證取樣。6、軸線偏差控制在5mm內,基坑(槽)長度、寬度允許誤差-50mm+200mm。四、基礎梁施工1、鋼筋制作項目部施工部門根據施工圖及規范要求進行鋼筋抽樣,編制詳細的鋼筋制作計劃,鋼筋工長復核下料單。鋼筋制作過程前,清除鋼筋表面的污物,各種操作機械檢修完好。鋼筋切斷應根據鋼筋號、直徑、

16、長度和數量,長短搭配,先斷長料后斷短料。鋼筋彎鉤的長度和角度及彎曲、彎折的彎心直徑必須符合設計和規范的要求。墻、柱插筋的制作應使其符合位置錨固長度要求。各類鋼筋半成品,按規格、型號、品種堆放整齊,掛好標志牌,牌上應清楚注明使用的詳細部位,防止誤用。半成品堆放應防止雨淋、浸泡,防止油漆、機油等污染。轉運鋼筋半成品時應小心裝卸,不得隨意拋擲,防止鋼筋變形。 2、鋼筋綁扎基礎墊層施工完,在砼面上彈出基礎軸線和邊線,然后進行基礎鋼筋網片的綁扎和定位。鋼筋綁扎采用扎絲逐一進行,不得跳扎;鋼筋保護層采用花崗石、鐵馬凳、塑料墊塊等來保證。3、鋼筋定位墻及柱插筋用以下方法固定:柱插筋下端用14的鋼筋成井字形焊

17、接在鋼筋上,并將鋼筋支撐固定在孔壁上,孔口用鋼管井字形固定柱插筋;鋼筋混凝土墻插筋應先用兩根14水平筋與各根插筋用雙絲扎牢,并用鋼管雙排夾牢;筏板基礎面筋采用沿橫向每隔1.2米設置一個用25鋼筋制作的鐵馬凳來保證其位置;4、鋼筋成品保護基礎鋼筋綁扎好后嚴禁在板筋上走動造成鋼筋變形,澆砼時架子架空在面筋上,人只能在架子上行走,架子隨砼澆注方向移動并有專人隨砼澆筑地點護筋。5、鋼筋施工應注意以下事項:5.1鋼筋必須具有出廠合格證和質保書,必須在經監理見證送檢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5.2做好出銹工作,嚴禁使用銹蝕嚴重的鋼筋。5.3鋼筋綁扎前必須作好基底清潔。5.4必須確保鋼筋保護層厚度在允許偏差內。鋼

18、筋位置的允許偏差(mm)項 目允許偏差(mm)國家規范標準優質結構標準綁扎鋼筋骨架寬高±5±4尺量綁扎鋼筋骨架長±10±8尺量受力鋼筋間距±10±8尺量受力鋼筋的排距±5±4尺量鋼筋彎起點位置±20±10尺量基礎鋼筋保護層±10±8尺量6、砼施工根據重慶市政府相關文件的要求,本工程采用商品砼。6.1砼的質量控制6.2嚴格督促鞭策預拌砼廠家對原材料的控制 砂、石、水泥等必須要有材質說明書,必須取得廠家攪拌站現場取樣試驗合格。 石子:粒徑在520mm間,含泥量不得大于1%。 砂:

19、細度模數為0.91.5,含泥量不得大于3%。 水泥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及檢驗報告、備案登記證,必須是大廠水泥,并能滿足工程設計需要。 摻用外加劑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及檢驗報告,備案登記證。并能滿足工程設計需要。6.2.1 嚴格督促鞭策預拌砼廠家對砼的質量控制。 提前向預拌砼廠家提供供貨委托計劃,對砼的標號、坍落度、初凝時間等技術參數作書面明確。每批砼供貨時,要求廠家提供砼配合比及水泥、外加劑、砂、石的質保資料。 預拌砼廠家必須設置專業試驗人員及工長到施工現場對砼的取樣、質量控制,同時作好同攪拌站的聯系工作。6.2.2砼的澆搗1)準備工作: 制定具體施工方案,由施工工長對操作班組進行書面的安全技術交底。

20、 砼采用泵送,澆筑前,對泵車全面檢修,保證能正常使用。輸送管不能和模板支撐架相連,輸送泵輸送管與墻、柱及筏板鋼筋相互分開,確保鋼筋不受破壞。 機具準備和計算該段所需砼量提前報商品砼廠家備料,防止停工待料。與水、電供應部門聯系,防止水、電供應中斷,了解天氣預報,準備好防雨、防凍等措施,對機械故障做好修理和更換的準備。澆筑砼前,檢查和控制模板、鋼筋、保護層和預埋件等的尺寸、規格、數量和位置,其偏差值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隱蔽工程項目應分別進行預檢和隱蔽驗收,符合要求時,方可進行澆筑。清除基坑(槽)內的垃圾、木片、刨花、鋸沫、泥污和鋼筋上的油污、零落的鐵皮等雜物。 檢查安

21、全設施,進行勞動力分工及其它組織工作。2)砼澆搗:豎向結構砼的水灰比和坍落度,要隨澆筑高度的上升酌予遞減。澆筑砼時,設專人對鋼筋、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的情況進行跟蹤觀察。當發現有變形異常時,要立即停止澆筑,并在已澆筑的砼凝結前修整完好。 筏板砼分層分段澆筑,分層厚度控制在500mm左右。 混凝土澆筑時,采用兩名打棒手,一人趕料,一人隨后振搗密實。振搗砼時,振動棒插入的間距為400mm左右,振搗時間為15-30s,并在20-30s對其進行二次復振。使用插入式振動棒時要直上直下,快插慢拔,插點均布,層層扣搭,用200小時后,要加潤滑油。 認真做好砼澆筑過程中的標高控制和掌握時間進行表面處理,在砼澆筑及

22、收平過程中值班工長跟班對標高抄測、復核。砼運輸、澆筑及間隔的全部時間不應超過砼的初凝時間,梁、板結構表面應在砼初凝前用木抹子搓平。 砼宜連續搗,一次完成,如因故確需要間斷,應根據設計要求的砼施工方案要求來正確設置和處理施工縫。6.3砼養護: 本工程基礎部分基坑(槽)屬普通砼,只做一般養護即可,筏板基礎屬小型大體積砼,應做重點養護。在自然氣溫下,砼在澆筑后10-12小時內即由砼班組專人進行澆水養護,使砼隨時保持濕潤;對筏板基礎安排專人負責用薄膜、草袋覆蓋并關水養護。砼養護時間基坑(槽)不少于7天、筏板不少于14天。五、基坑(槽)施工程序1放線定位及高程:依據建筑測量控制網及基礎平面布置圖,測定出

23、每個基坑(槽)軸線平面位置和高程水準點,在基坑(槽)周邊作好標記。2砌磚護圈及支模:挖去表層松土,以縱橫軸線相交確定基坑(槽)軸線、邊線,再沿基坑(槽)邊線砌磚護圈240厚,磚護圈頂抹20厚1:1水泥砂漿。3檢查基坑(槽)軸線及標高:開始基坑(槽)開挖前,復核軸線,將軸線控制點及標高點標在磚護圈上,經監理及建設單位檢查合格后開始開挖,開挖過程中用吊線檢查基坑(槽)垂直度,隨之進行修整,用經緯儀校核軸線是否偏位并及時校正。4當施工中有少量地下水時,隨挖隨將泥水用吊桶吊出。5逐層循環作業直至挖至中風化巖層上(中風化巖質的確定由設計、地勘、監理、建設單位共同確定),基坑(槽)除滿足嵌巖及承載力要求外

24、,還應保證剛性角的要求。6檢查驗收:基坑(槽)成型后必須對基坑(槽)長度及寬度、基坑(槽)底標高、基坑(槽)中心線、坑壁垂直度進行全面測定。做好施工記錄,辦理隱蔽驗收。7各方驗收合格清理干凈壁上的泥漿及基底殘渣積水后,立即進行封底。8在基底用墨線彈出柱邊線。9安裝墻、柱插筋:柱鋼筋按照柱邊線預埋柱插筋,柱與柱之間鋼筋采用鋼管連接并進行固定定位,鋼管架幾何尺寸應為柱截面尺寸減去砼保護層厚度;10 澆筑基礎砼:基礎砼采用預拌砼,坍落度控制在200±20mm;砼采用分層澆筑,每層砼高度控制在500mm內。11混凝土養護,必須派專人進行。、標高以保證嵌巖和剛性角要求為準,軸線偏差控制在5mm

25、內,、基坑(槽)長度、寬度允許誤差-50mm+200mm,、必須達到設計要求的地基承載力砂巖31.2MPa、泥巖10.6MPa。六、挖孔樁、槽施工中采取的措施及安全文明施工注意事項1、地表排水降水措施為了防止基礎施工期間降雨雨水流入樁基內,在四周做磚砌排水溝,并每隔50米設一集水井(1000*1000*800深),井底澆筑50mm厚C15砼墊層,井壁用240mm厚頁巖磚砌筑,水泥砂槳抹灰。排水溝的布置應充分考慮從樁基(坑槽)內最大抽水量和降雨量。2、人工開挖時遇地下水采取的措施根據地勘資料顯示,本工程存在有地下水,故采取每一樁基、基坑都使用管徑為100的抽水機將地下水排入排水溝內,并排流出施工

26、現場外。以此來保證基礎開挖能夠順利進行的必要措施。3、人工挖孔樁護壁泄水孔作法如下圖:4、施工期間應注意觀察地面和鄰近建(構)筑物的變化,挖出的土石方應及時外運,孔口四周1米范圍內不得堆放棄土,并在挖孔樁、基坑(槽)周邊搭設鋼管架,并涂刷黃、黑相間的顏色作為警示,鋼管架頂部設安全防護棚并搭設雨布,可以使作業工人能夠在下雨天繼續作業。鋼管防護架底部設500高的擋土板,為井下作業人員做好防護措施。挖孔樁井圈基防護架作法詳下圖:5、用手板轆轤吊運挖土時,籮筐(鐵桶)應掛牢,隨時檢查繩是否牢固,轆轤反向制動裝置是否可靠。6、挖孔樁以及基坑(槽)內的作業人員應遵守下列規定:A、工人上下基坑(槽)必須使用

27、安全爬梯,進入施工現場后必須戴安全帽、穿絕緣膠鞋;B、嚴禁酒后作業,不準在坑(槽)內吸煙或使用明火;C、認真留意孔內一切動態,如發現異常狀況(如有異味氣體時),應停止作業并迅速撤離;D、若是起吊大塊石時,坑(槽)內作業人員應全部撤離至安全范圍外后才能起吊;E、施工現場的一切電源、電路的安裝和拆除必須由持證電工操作;F、電器必須嚴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電保護器,各坑(槽)內用電必須分閘,嚴禁一閘多用。坑(槽)邊上電纜必須架空2米以上,嚴禁拖地和埋壓土中;G、施工用水必須有組織排放,保證環境清潔。3、人工挖孔樁開挖遇地流沙時采取的措施:A、當開挖過程中遇到流砂或淤泥時,不能按正常的開挖方式施工,就采

28、用半模方式。首先將流砂或淤泥開挖300500mm深,就采用(二級鋼)14150靠護壁外邊打入下一層淤泥中,并用稻草堵塞流砂或淤泥,使之不再流動和涌入樁基內。完成了上述工序,并有效減少和杜絕流砂就可以開始護壁鋼筋幫扎和護壁模板安裝,護壁模板一旦安裝和校正后應立即護壁澆筑混凝土。護壁混凝土的凝固時間最好多達48小時后才進行拆模。B、流砂或淤泥段施工措施如下圖:七、挖孔樁、地梁基槽土石方施工要點1、本工程的人工挖孔樁、淺基礎均采用原槽澆灌。需設置地梁時,地梁側面采用木模,土石方開挖時需增加工作面,必要時還應設擋土板支撐和采用磚模,避免重復開挖影響安全及進度。2、軸線、標高標識應設置明顯,便于隨時校正

29、,保證開挖質量。3、土石方開挖均由人工采用風搞硬打,并采用切割機,取芯鉆機,開挖出的土石方(扣出回填部分)及時用人工和機械轉運至指定堆場或渣場。4、挖至基巖設計標高后,應及時與設計、建設單位監理及地勘部門等相關單位聯系,確定巖芯的取樣方法(巖芯取樣數量為10%,位置為角樁及有代表性的樁)并見證取樣送檢,確保地基承載力達到設計要求,保證基礎結構安全。 5、基槽驗收后,應及時封底,并視其地下水情況,可將墊層有意設成坡狀(小于3%),留設排水部位,保證基礎砼澆筑時,不得有積水。 6、基礎回填時,須分層回填嚴實,分層厚度為300mm,填料應考慮好石與土的相互摻合,配合比應接近為3:7。7、本工程基礎梁

30、采用人工風鎬鑿至巖石層后采用人工開挖及修邊檢底。八、基礎梁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1、施工準備      1.1  材料及主要機具:     1.1.1  采用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為200±30,初凝時間控制為8-10h。     1.1.4  鋼筋:鋼筋的級別、直徑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有出廠證明書及復試報告,表面無老銹和油污。     1.1.5  

31、墊塊:用塑料卡墊。     1.1.6  扎絲:規格1820號鐵絲。      1.1.7主要機具     1.1.8 澆筑混凝土:插入式振搗器、平尖頭鐵鍬、膠皮管、手推車、木抹子等。     1.1.8.2  綁扎鋼筋:應備有鋼筋鉤子、扳手、小撬棍、鍘刀、彎鉤機、木折尺以及組合木模板等。     1.2  作業條件:

32、     1.2.1  基礎施工按設計要求挖完土,而且辦完基槽(坑)施工驗收。  1.2.4  應將槽(坑)底虛土、雜物等垃圾清除干凈。   2、 施工 工藝流程:2.1 鋼筋綁扎工藝流程:核對鋼筋半成品鋼筋綁扎預埋管線及埋件綁好墊塊 2.2 安裝模板工藝流程(現場確定)(1)確定組裝木模板方案 組裝木模板模板預檢 (2)確定磚模方案砌筑磚模模板預檢 (3)確定原槽澆灌方案截割巖石修邊基槽預檢   

33、0; 2.3  混凝土澆筑工藝流程:商品混凝土澆筑振搗養護3、  鋼筋綁扎施工方法:     3.1  核對鋼筋半成品:應先按設計圖紙核對加工的半成品鋼筋,對其規格、形狀、型號、品種經過檢驗,然后掛牌堆放好。     3.2  鋼筋綁扎:鋼筋應按順序綁扎,一般情況下,先長軸后短軸,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進行。操作時按圖紙要求劃線、鋪鐵、穿箍、綁扎,最后成型。     3.3  預埋

34、管線及鐵件:預留孔洞位置應正確,樁伸入承臺及梁的鋼筋、承臺及梁上的柱子、墻插筋,均應按圖紙綁好,扎結牢固(應采用十字扣)或焊牢,其標高、位置、搭接錨固長度等尺寸應準確,不得遺漏或位移。     3.4  受力鋼筋搭接:接頭位置應正確。其接頭相互錯開,上部筋在跨中,下部筋應盡量在支座處;每個搭接接頭的長度范圍內,搭接鋼筋面積不應超過該長度范圍內鋼筋總面積的1/4。所有受力鋼筋和箍筋交接處全綁扎,不得跳扣。     3.5  綁砂漿墊塊:底部鋼筋下的砂漿墊塊,一般厚度不小于40m

35、m,間隔1m,側面的墊塊應與鋼筋綁牢,不應遺漏。     4、基礎梁的模板、磚模支護施工方法4.1在巖質軟的基槽、基坑采用部分磚摸施工。 在坑槽周邊采用M5水泥砂漿砌筑240×240頁巖磚鑲邊,M5水泥砂漿砌筑,對軟地基可采用磚模,采用240厚MU150頁巖磚,M5水泥砂漿砌筑,地梁磚模外按規范留工作面。如下圖所示:4.2夯石土層地基采用組合木(鋼)模板支護基槽開挖按1:0.3放坡,基礎梁墊層澆好后,彈模板安裝線,并復核準確,即可安裝模板,此時應注意砼澆筑操作架不能與模板支撐架共用,以免振動影響支撐。支模方法。如下圖所示:5、混凝土澆筑施工方法

36、:     5.1  采用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0±20,初凝時間控制在8-10h,第一車混凝土要執行開盤鑒定的規定。     5.2  澆筑、樁頭、槽底及幫模(模板)應先澆水潤濕。承臺梁澆筑混凝土時,應按順序直接將混凝土倒入模中;如接槎超過初凝時間,應按施工縫要求處理。若用塔機吊布料桿入模時,其出料口距操作面高度以3040cm為宜,并不得集中一處傾倒。     5.3  振搗:應沿承臺梁澆筑的順序方

37、向,采用斜向振搗法,振搗棒與水平面傾角約30°左右。棒頭朝前進方向,插棒間距以50cm為宜,防止漏振。振搗時間以混凝土表面翻漿出氣泡為準。混凝土表面應隨振隨按標高線,用木抹子搓平。     5.4  留接槎:縱橫接連處及樁頂一般不宜留槎。留槎應在相鄰兩樁中間的1/3范圍內,甩搓處應預先用模板擋好,留成直槎。繼續施工時,接槎處混凝土應用水先潤濕并澆漿,保證新舊混凝土接合良好;然后用原強度等級混凝土進行澆筑 。     5.5  養護:混凝土澆筑后,在常溫條件

38、下12h內應覆蓋澆水養護,澆水次數以保持混凝土濕潤為宜,養護時間不少于七晝夜。6、基礎梁施工質量控制      6.1  鋼筋分項工程:6.1.1質量主控項目 (1)鋼筋的品種、質量和焊條的牌號、性能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規定。 (2)鋼筋表面必須清潔,如有顆粒狀或片狀態銹,經除銹后仍留有麻點的鋼筋嚴禁按原規格使用。(3)鋼筋的規格、形狀、尺寸、數量、間距、錨固長度、接頭位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4)焊接接頭機械性能試驗結果必須符合鋼筋焊接驗收的規定。6.1.2質量允許偏差項目(1)綁扎鋼筋的缺扣,松扣數量不超過綁

39、扣數的10%,且不應集中。(2)彎鉤的朝向應正確,綁扎接頭應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搭接長度均不小于規定值。(3)焊接頭無裂紋和燒傷,焊接均勻。接頭處鋼筋軸線位移不得大于0.1d,且不大于2mm。(4)一般項目及實測項目見下表項 目允許偏差值(mm)檢 查 方 法骨架的寬度、高度/±5尺量檢查骨架的長度/±5箍筋構造筋間距焊接±10尺量連續三檔取其最大值綁扎±20受力鋼筋間距±10尺量兩端、中間各一點取最大值排距±5鋼筋彎起點位移/20尺量檢查焊接預埋件中心線位移5水平高差+3、0受力鋼筋保護層基礎±5  &

40、#160;  6.2  模板分項工程:6.2.1質量主控項目(1)模板和支撐必須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其支架的支撐部份有足夠的支承面積。(2)安裝在基土上,基土必須堅實并有排水措施。6.2.2質量一般項目(1)模板接縫處接縫的最大寬度不應大于1.5mm.。(2)模板與砼的接觸面應清除干凈,并涂隔離劑。  6.3  混凝土分項工程:  6.3.1主控項目(1)砼應振搗密實,蜂窩麻面等表面缺陷已修整,無孔洞。 (2)任何一根主筋均不得有露筋。 (3)無縫隙、無夾渣層。 6.3.2質量一般項目及實測項目見下表: 基礎砼分項工

41、程實測項目表項 目允許偏差(mm)檢 驗 方 法軸線位移10尺量檢查標高±10用水準儀或拉線檢查截面尺寸+15、-10尺量檢查表面平整度8用2m靠尺和塞尺檢查預埋鋼板中心線位移10尺量檢查預留管、預留孔中心線位移5預埋螺栓中心線位移5預埋洞中心線位移157、成品保護      7.1  安裝模板和澆筑混凝土時,應注意保護鋼筋,不得攀踩鋼筋。7.2  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一般不小于40mm。其鋼筋墊塊不得遺漏。7.3 拆模時間必須按規范,達到拆模強度時才能進行,并應避免重撬、硬砸,以免損傷混凝土

42、。8、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8.1  蜂窩、露筋:由于模板拼接不嚴,混凝土漏漿造成蜂窩;振搗不按工藝操作,造成振搗不密實而露筋。     8.2  缺棱、掉角,配合比不準,攪拌不均勻或拆模過早,養護不夠,都會導致混凝土棱角損傷。     8.3  偏差過大:模板支撐、卡子、拉桿間距過大或不牢固;混凝土局部澆筑過高或振搗時間過長,都會造成混凝土脹肚、錯臺、傾斜等缺陷。    

43、; 8.4  插筋鋼筋位移:插鐵固定不牢固,振搗棒或塔吊料斗碰撞鋼筋,致使鋼筋位移。     8.5  當承臺梁采用支模澆筑時,承臺梁側面應按設計要求回填土并夯實,夯實密實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9、質量記錄      9.1  水泥的出廠證明及復驗證明。     9.2  鋼筋的出廠證明或合格證,以及鋼筋驗收單抄件。     9.3  鋼筋

44、隱蔽驗收記錄。     9.4  模板、鋼筋、混凝土施工質量檢驗批報檢記錄。     9.5  鋼筋焊接接頭拉伸試驗報告。     9.6  結構用混凝土應有試配申請單和試驗室簽發的配合比通知單。9.7  混凝土試塊28d標養和同條件養護抗壓強度試驗報告。商品混凝土應有出廠合格證。九、基礎梁施工縫留置措施基礎梁、檔墻在基礎施工時,水平施工縫設于地面標高上300,垂直施工縫設在軸線跨中1/3處。如下

45、圖所示:必要時1/3L處設垂直施工縫墻、柱水平施工縫L基礎梁樁基礎施工縫設置示意圖十、基礎砼分項工程1、施工方法:優先采用泵送砼,輔以自拌砼以保證工程質量和進度。1.1澆筑前1.1.1應按砼設計要求和所選用粗細骨料送試驗室進行試配,作為砼施工的依據,由商品砼攪拌廠家提供相關資料。1.1.2對所用之原材料及配合比報告按程序進行報驗,確保合格材料進入施工現場。砼澆灌許可證已經辦理。1.1.3進行砼澆筑的技術交底。1.2、澆筑中1.2.1嚴格計量,拌合均勻。粗細骨料投料順序為:河砂、石子+水泥、石子,攪拌時間控制在6090秒范圍(自拌)。商品砼坍落度控制在18-20以內。1.2.2砼入模時應分層入模

46、振搗,分層厚度小于500,且應避免單向下料使模板移位。1.3、澆筑后1.3.1砼澆筑好后,準備足夠的草墊和彩條布等,設專人對砼實施保溫,并保持濕度,養護時間不小于14晝夜。并插入模板拆除工作,待其砼強度達到設計值70后,插入基梁砼周邊的土石方回填夯實工作。1.3.2基礎應配合水、電、通圖紙施工,所有管線及孔洞必須預埋,事后不得在已澆好的基礎上開槽打洞。2、質量控制與驗收 2.1質量主控項目 2.1.1商品砼所使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劑等必須符合施工規范和有關規定。2.1.2砼的配合比,原材料計量、攪拌、養護和施工縫處理必須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 2.1.3評定砼強度的標養及同條件養護試塊,必須

47、按砼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J107-87)的規定取樣、制作、養護和試驗,并符合設計及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規定。 2.1.4對設計不允許有裂縫的結構,嚴禁出現裂縫;設計允許出現裂縫的結構,其裂縫寬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2.2一般項目及允許偏差項目 2.2.1砼應振搗密實,蜂窩麻面等表面缺陷已修整,無孔洞。 2.2.2任何一根主筋均不得有露筋。 2.2.3無縫隙、無夾渣層。 22urban area 2.5.2 Yibin city in Yibin city, according to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Urban populatio

48、n and urban spatial distribu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dustries, major infrastructure Corridor layout, combined with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synthetic judgments, planning,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system can be summarized as: "a pole along the two axes". "A"

49、refers to the metropolitan area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is the core area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Plans to build for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on the pillar, advancing along the . Guanghe River, Yiliang, prestige of the external cohesion of zhaotong, Yunnan, internal connecting Yibin c

50、ity to the North. The Sichuan-Yunnan-Guizhou border area of Yibin, in the city of zhaotong, liupanshui three, zhaotong city, the most populous and most extensive regions, the most economically backward, to the North in Wumeng mountain area of yanjin, shuifu, suijiang counties radiation power is rela

51、tively weak. Yibin city and infrastructure in such area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docking, extending southward to public service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Northeast Yunnan, expand our economic hinterland, driving synchronous lifting in Sichuan-Yunnan-Guizhou border area. Th

52、is urban axis with mineral resource advantages,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technology,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of higher energy,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hemical industry, developing new energy and mining towns. Urban space organization-in gongxian County, Gao, junlian Count

53、y Center for area organizations, improve, Gao, Gong, junlian County comprehensive services, and promoting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growth of the agglomeration. Along the main traffic arteries to implement "point-axis development" mode key repeatedly, Shahe town, Xiao Zh

54、en, Luo table Zhen, Luo town, love Mu Zhen and other towns as district development focuses on cities and town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district22第三章安全文明施工一、用電和機具設備的安全技術措施1、現場施工用電應嚴格執行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由現場機電工程師負責建立與管理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的安全技術檔案。2、嚴格按照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88要求,本施工現場配電采用TN-S接零保護系統,中性線和保護線分開。3、動力與

55、照明電箱分別設置,總配電箱靠近電源,分配電箱設在用電設備相對集中的地區,配電系統實行分級配電。即:總配電箱-分配電箱-開關箱。4、配電箱、開關箱裝設牢固、端正。移動式配電箱、開關箱、裝設在牢固的支架上。固定式配電箱、開關箱下底與地面距離大于1.3M,小于1.5M移動式配電箱、開關箱與地面的距離大于0.6m。導線下進下出,并設防水彎,所有配電箱門均配鎖,防雨措施符合要求,專人負責。5、總配電箱應裝設總隔離開關和分路隔離開關、總熔斷器和分路熔斷器以及漏電保護器,每臺用電設備有各自專用開關箱,即“一機一閘一漏一箱”,嚴格實行“一機一閘”制。6、開關箱中必須裝設漏電保護器,在設備負荷的首端處設置總配電

56、箱和開關箱兩級漏電保護器,其符合GB682986的要求,使之具有分級分段保護功能。7、確保正確操作施工機械設備和機具,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嚴禁違章操作。8、挖孔樁井下作業必須使用低壓電源,井下施工作業者必須穿絕緣鞋子。9、基礎施工使用的電源線架空高度不小于2m,不得直接固定在金屬物體上。二、基礎施工安全措施1、各分項工程作業人員必須嚴格按各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安全技術交底的內容施工,每道工序要在安全確認的條件下進行,強化安全檢查。嚴禁野蠻施工。2、對基坑、基槽周邊、搭設的斜通道兩側邊和卸料平臺的外側邊,各層樓梯周邊和樓層面周邊,均及時搭設防護欄桿并刷黃黑相間(300)的油漆作警示。安全員經常檢

57、查其完備性和可靠性。3、挖孔樁施工時,樁孔周邊搭設防護欄桿并用磚砌筑護圈。挖孔樁上口采用240厚頁巖磚附圈,并高出自然地面180,防止土方坍塌和地面水流入。樁孔內的土石方采用手搖轱轆吊出,且吊土石時,樁口用擋板遮住一半,挖孔工人站在擋板的這邊以防土石落下被打傷。樁孔內用12伏低壓照明電,確保樁內樁外的人員能夠看清一切情況,并設置吹(送)風設備。4、腳手架所用材質必須符合要求,不得把彎曲、壓扁、拉傷、裂縫的零件用上去。5、通道出入口搭設3-5米長、3米寬的防護棚,棚頂滿鋪竹跳板,九夾板,并按間距300刷黃黑相間油漆以作警示。6、模板的支撐體系必須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模板、鋼管等周轉材料

58、拆除后集中堆碼整齊。7、混凝土澆筑時搭設操作平臺,杜絕工人在加固模板的支架上攀登和亂踩。8、勞動保護及醫藥用品的必備和正確使用,機械操作定人,并不準戴帆布手套,高空作業必須穿軟底鞋,焊工必須戴防護面罩.三、臨時施工用電安全管理措施1、在建工程在高、低壓線路下方施工、搭設作業棚、建造生活設施,或堆放構件、架具、材料和其他雜物等時,必須按規定與外電架空線路之間必須保持安全操作距離。當達不到最小安全距離時,必須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2、配電線路按規定架設整齊,架空線路采用絕緣銅線,單相線路的零線與相線截面相同,三相五線制的工作零線截面不小于相線的50%,絕緣線不小于10mm2,在同一橫擔架設的導線排列順序面向負荷從左側起為L1、N、L2、L3、PE,線間距離不得小于0.3M。用電設備采用三級配電,兩級漏電保護所有機電設備要作好接零接地保護,傳動部位要設安全防護罩。 3、作防雷接地的電器設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