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工程課件:第十二章____環境風險評價_第1頁
環境工程課件:第十二章____環境風險評價_第2頁
環境工程課件:第十二章____環境風險評價_第3頁
環境工程課件:第十二章____環境風險評價_第4頁
環境工程課件:第十二章____環境風險評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章 環境風險評價內容提要:介紹環境風險的概念介紹環境風險評價的內容和程序介紹環境風險預測和評價方法第一節 概述一、環境風險評價的基本概念1、風險的概念 風險是指生命與財產發生不幸事件的概率, 是一個事件產生人們所不希望后果的 可能性。常見的風險分類:技術風險自然風險環境風險社會風險市場風險司法風險金融風險投資風險2、環境風險的概念(1)定義:環境風險是指自然活動或人類活動的疊加引起的、通過環境介質傳播的、對人類與環境產生破壞、損失乃至毀滅性作用等不利后果的事件發生的概率。(2)環境風險特征不確定性:指人們對事件發生的概率、發生的 時間、地點、強度等事先難以準確 預見。危害性:指風險事件對其

2、承受者所造成的損失 或危害。(3)環境風險系統風險源:可能產生危害的源頭。初級控制:包括對風險源的控制設施與維護、 管理使之良好運作等主要與人有關 的因素。二級 控制:主要是對傳播風險的自然條件的控 制。目標:人、敏感的物種和環境區域。各因素的構成關系:風險源 初級控制 二級控制 目標(4)環境風險分類 化學風險按成因分為 物理風險 自然災害風險 人群風險按承受對象分為 設施風險 生態環境風險 (5)環境風險因素分類 一個項目或事件的環境風險是由許多因素造成的,這些因素稱為風險因素。 主觀風險按風險估計的途徑分為 客觀風險 自然風險 技術風險按風險因素的來源分為 設計風險 市場風險 政策法規風

3、險3、環境風險評價(1)定義廣義上是指對人類的各種開發行為引發的或面臨的危害(包括自然危害)對人體健康、社會經濟發展、生態系統等所造成的風險可能帶來的損失進行評估。狹義上指對有毒化學物質危害人體健康的影響程度進行概率估計,并提出減少環境風險的方案和對策。(2)環境風險評價分類自然災害的環境風險評價;化學品的環境風險評價;生產過程與建設項目的環境風險評價。二、環境風險評價程序環境風險評價程序主要有:1、環境風險識別階段;2、環境后果分析;3、風險評價階段;4、風險管理。第二節 環境風險識別一、環境風險識別的內容和目的1、識別的內容識別和診斷系統中存在的潛在危險和事故概率計算、篩選出最大可信事故;

4、計算事故的可能危害,確定系統的風險值;通過與相關標準比較,評價是否達到可接受的風險水平。2、識別的目的通過對評價系統進行危害識別和分析,正確篩選出最大可信事故及其源項,為其后果估算提供依據和基礎資料。二、風險識別步驟1、系統、子系統和單元的劃分;2、危險性識別,以定性分析為主;3、對所識別的危險源進行定量表征,篩選和確定最大可信災害事故。三、風險識別方法1、專家調查法(1)智力激勵法; 是一種刺激創造性、產生新思維的方法。它是將專家召集起來,提出問題并交流各自對建設項目的觀點和對風險的識別。(2)特爾斐法; 是以匿名的方式征集專家對建設項目的觀點和對風險的識別的方法。2、幕景分析法 該方法通常

5、將篩選、監測和診斷應用于環境風險識別之中。篩選是用某種程序將具有潛在性的危險產品、過程和現象進行分類選擇的識別過程。監測是對具有潛在危險的產品、過程和現象進行觀測、記錄和分析的過程。診斷是根據癥狀或其后果,找出可疑的原因,并進行仔細的分析和檢查。三種過程均使用相同的元素,只是順序上不同:篩選:仔細檢查 征兆鑒別 疑因估 計;監測:疑因估計 仔細檢查 征兆鑒 別;診斷:征兆鑒別 疑因估計 仔細檢 查 。3、安全分析法安全分析法:是將風險評價研究對象視為一個由多個能進一步分解為若干個單元的子系統結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可以運用系統分析理論為完成某項特定任務提供決策、方案、方法和順序等。

6、(1)系統簡化與劃分 就是將確定范圍的評價對象看做一個系統,按照一定法則分解成若干子系統,每個子系統應該為具有一定功能的單元,最小的子系統應包括一種毒物的主要儲存容器或管道。(2)系統的可靠性、安全性數量表征系統的可靠性是指系統在規定條件下和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系統的安全性是指系統的失效和人員失誤的概率及其由失效可能導致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4、故障樹事件樹分析法(1)故障樹分析故障樹分析:是比較適合于大型復雜系統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常用方法,用以系統描述導致工廠到達頂事件的某一特定危險狀態的所有可能故障。頂事件是風險定量分析中認為重要的任一狀態。(2)事件樹分析事件樹分析:是以污染

7、系統向環境的事故排放為頂事件的故障樹分析。 是從初因事件出發,按照事件發展的時續,分階段對后續事件一步一步地進行分析,每一步都從成功和失敗(可能與不可能)二種或多種可能的狀態進行考慮,最后直到用水平樹狀圖表示其可能后果的一種分析方法。四、風險的識別1、物質的危險性識別(1)易燃、易爆物質的識別;(2)毒性物質的識別;毒性物質指一定量的物質進入肌體后,能與體液和組織發生生物化學作用或生物物理變化,擾亂或破壞肌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暫時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狀態,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質。 毒性物質表征常用: 絕對致死量或濃度;半數致死量或濃度; 最小致死量或濃度;最大耐受量和濃度。2、化學反應的危險性識別

8、重點對危險化學反應進行識別。3、工藝過程的危險性識別(1)安全檢查法;(2)初步危險性分析;一般分析步驟:根據經驗分析對象出現事故的可能性類型 分析環境及影響因素 確定初始危害 確定危險等級 提出防范措施。危險性等級:安全性臨界級危險級災難性級(3)故障模式影響度分析 是故障類型影響分析與危險度分析的綜合。五、風險的定量分析(1)火災、爆炸危險指數:式中:F(FI)危險指數; MF單元中重要物質的物質系數; P一般工藝危險系數之和; S特殊工藝危險性系數之和。100100 5100100FPF FIM(2)毒性危險指數:式中:T1毒性危險指數; Tb工藝中最危險物質的毒性系數; W工藝過程毒性

9、系數之和。 P、S含義同上式。110010bTPSWT第三節 環境后果分析一、環境后果分析對有毒化學物品的泄漏事件后果分析步驟為:最大可信災害事件 確定典型泄漏 確定泄露物性質 泄漏所致后果判斷 直接釋放特性分析 后果危害分析 擴散途徑或危害類型 后果綜述。1、有害物質泄漏量的計算 有害物質泄漏包括液體泄漏、氣體泄漏和兩相泄漏。(1)液體泄漏排放速率計算:式中:Q液體的泄漏速率,kg/h; Cd排放系數,一般取0.60.64; Ar泄漏孔對著的有效開放區域,m2; 有害泄漏的密度,kg/m3; h液體的靜壓差,m; P1容器內部壓力,N/m2; Pa大氣壓力, N/m2。1/2122adrPP

10、QC Agh(2)有害氣體排放速率計算:假設排放是在理想氣體的絕熱可逆膨脹過程條件下進行的:式中:r泄漏系數;當 時, r=01 T1氣體溫度,K; M有害氣體相對分子質量; R氣體常數; 熱輻射率。1/2121rdQrA C1MRT-1211aPP-12、有害物質泄漏后的擴散估算 擴散估算是要找出蔓延半徑隨時間變化的函數關系(1)Shaw和Briscoe擴散模式對于連續泄漏:式中:r蔓延半徑,m; m泄漏物質量,kg; t泄漏時間,s; 1泄漏物密度,kg/m3。1/2tr1/218gm1/3132gm3/4tr(2)有害氣體擴散模式式中:R煙云形成的半徑,m; K實驗值,一般取1; 2煙氣

11、密度,kg/m3; h煙云高度,m.3、有害物質泄漏的影響影響程度取決于:暴露時間; 泄漏物質的毒性暴露濃度;1/221dRKghdt二、危害預測1、污染物健康危害預測:(1)個人最大超額風險(長期暴露危險化學品風險計算)放射性風險度:式中:Rij暴露途徑j,放射性污染物i所引起的 健康風險(a-1); 1.25x10-2健康風險因子(Sv-1); Dij暴露途徑j,放射性污染物i的終生暴 露劑量(Sva-1)。21.25 10ijijRD致癌性風險度:式中:Rij暴露途徑j,致癌性污染物i所引起的 健康風險(a-1); Dij暴露途徑j,致癌性污染物i的日平 均攝入劑量(mg/kgd); Q

12、ij污染物i的致癌因子(kgd/mg); 70人類平均壽命。1 exp/70ijijijRDQ非致癌性風險度:式中:RfDij暴露途徑j,非致癌性污染物i的參 考劑量(mg/kgd); 1X10-6非致癌性污染物i的可接受風險水平。(2)人群超額病例數式中:N為暴露人群總數。61 10/70ijijfijRD RD ijijMRN(3)可接受暴露量 可接受暴露量=可接受健康風險/風險因子 一般認為10-710-5是個體終生可接受風險水平。2、經濟損失預測(1)由于污染或災害使得人員死亡和健康危害,造成賠償、社會勞動力損失以及醫療保健費用增加的經濟損失;(2)由于污染或災害造成公私財產的損失。i

13、jijMR N第四節 環境風險評價一、環境風險評價的目的與標準1、目的 確定什么樣的風險是社會可接受的。2、幾種常用的比較方法(1)與自然背景風險和行業風險進行比較;有的學者把人類遭受無法控制的自然災害對個人的風險值(10-6/a)作為環境風險背景值;也有人將人類遭受水災、中毒、車禍等意外事故的風險值(10-5/a)作為環境風險背景值;美國環保局規定,小型人群可接受的風險值為(10-410-5)/a,社會人群可接受的風險值為(10-610-7)/a;行業風險評價標準是各行業相應的可接受風險值。(2)與減緩風險措施所需要的費用及其效益進行比較:(3)與承受風險所帶來的好處進行比較:承受了風險就應

14、該有效益,一般來說,風險越大,效益越高。(4)與某些風險評價的標準進行比較:補償極限標準人群可接受的風險標準恒定風險標準二環境風險評價的內容與范圍1、評價內容(1)評價擬議項目的重大風險給社會經濟帶來的損害,評估是否從別的方面降低了帶來的效益,據此全面評價項目風險的可接受性;(2)把擬議行為與關聯的周圍環境作為一個整體,從風險源、初級控制條件、二級控制條件到目標來進行評價;(3)從擬議行動或開發項目的具體問題出發,評價風險的重大性。2、評價范圍(1)根據引起不利危害事件的類型來確定;危害事件的類型:項目正常運行引起的不利影響項目不正常狀態下的事故自然災害等外界因素對工程項目的破壞引起的危害事件

15、(2)根據接受風險的人群來判斷接受風險的人群分為:項目工作人員一般公眾特殊敏感人群(3)根據工程材料流程的不同階段來確定工程材料流程的主要階段有:原材料階段基本生產階段深加工階段存儲階段運輸階段產品作用階段廢物處理階段(4)根據評價的地理邊界來確定(5)根據項目建設的不同階段來確定(6)根據風險存在的可能時間來確定3、風險評價深度4、風險的重大性和可接受性評價風險重大性的方法:是將預測的環境風險與風險標準進行比較,超過標準可判斷為重大風險。風險的可接受性主要包括:發生概率的估計、后果與破壞范圍及程度、人群健康影響大小和傷亡人數、生態系統損害和破壞程度以及人們的感覺和倫理等。三、環境風險評價應注意的問題1、應不斷完善環境風險評價的理論、方法和內容;2、合理協調風險與社會、經濟效益的關系;3、強化評價人員比較風險的能力。第五節 環境風險管理1、定義 環境風險管理指根據風險評價的結果,按照相關的法規條理,選用有效的控制技術,進行減緩風險的費用與效益分析,確定可接受風險度和可接受的損害水平,并進行政策分析 和考慮社會經濟與政治因素,確定適當的管理措施并付諸實踐,以降低或消除風險,保護人群健康和生態系統安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