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復習資料_第1頁
生物復習資料_第2頁
生物復習資料_第3頁
生物復習資料_第4頁
生物復習資料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 能量 生物能進行 呼吸 (例:雨后見到蚯蚓),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 廢物 ,生物能對外界刺激 做出反應 ,生物能生長和 繁殖 (例:蜻蜓點水),除病毒外,生物體都由 細胞 構成。2.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1)調查(2) 觀察 (3)實驗(或探究)的過程:提出問題、 做出假設 、制定計劃、 實施計劃 、得出結論、 交流和表達 、(4)收集和 分析資料 。 3. 生物圈 是所有生物的家,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它的范圍: 大氣圈 的底部, 水圈 的大部, 巖石圈的全部 。它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 營養物質 、 水分 、 空氣 、 適宜的溫度 、 陽光 、

2、 一定的生存空間 。宇航員在太空攜帶的維持生命的物質有 氧氣、營養物質、水分 。4.影響生物生活的環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如 陽光、空氣、水 )和 生物因素 (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之間的關系:最常見是 捕食關系、 合作關系、競爭關系、寄生關系。5.生物與環境的關系包括:環境對生物的影響和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在綠草地上生活的蝗蟲體色往往是綠色的,說明 生物適應一定的環境 。野兔依賴牧草生存,但它們的活動也改變著草場,野兔的爆炸性繁殖曾一度使澳洲的大草原淪為荒漠,說明生物既能 適應 環境,也能 影響 環境。環境影響生物的例子: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生物影響環境的例子:蚯

3、蚓松土 6.生態系統 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形成的統一整體叫生態系統。食物鏈(食物網):以生產者(植物)為起點,終點是不被其他動物捕食的“最高級”的消費者。食物鏈中的箭頭是從 生產者 指向 消費者 。物質和能量沿著 食物鏈 和 食物網 流動的。營養級越高,生物數量越少;營養級越高,有毒物質沿食物鏈 積累越多 。在各種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比例是 相對 穩定的,說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 自動調節能力 。 7. 顯微鏡:(1)右手握鏡臂,左手托鏡座,放左;(2)下降鏡筒時,眼睛要看 物鏡 ;(3)光線:反光鏡 通光孔 物鏡 目鏡;(4)用擦鏡紙拭擦物鏡和目鏡;(5)從目鏡內看到的物像是倒立的

4、;(6)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等于 物鏡 和 目鏡 放大倍數的乘積;(7)視野要調亮用( 大光圈 、凹面反光鏡); 視野要調暗用(小光圈、 平面鏡 ) (8)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細胞體積 越大 ,細胞數目 越少 ,視野 越暗 ;(9)視野看到有一個污點,污點可能在目鏡、物鏡或玻片標本上,如何判斷:轉動目鏡,若污點動則在 目鏡 上;若污點不動,再移動玻片標本,若污點動,則在 玻片 上;若污點不動,則在 物鏡 上;(10)如何區別氣泡和細胞:氣泡有粗而黑的邊緣,邊緣暗而中間亮,擠壓會變形;(11)在視野中看到一個細胞在左上角,要將它移到中央,標本將向 左上角 移動(12)顯微鏡下觀察的材料要 薄而透明

5、 ;(14)玻片標本種類:裝片、涂片、 切片 ;(15)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擦-滴(清水)-取材-蓋蓋玻片(避免產生氣泡)-滴稀碘液(染色)-用吸水紙吸(16)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擦-滴生理鹽水(0.9%保持細胞正常形態和大小)-用牙簽刮口腔內側壁-涂抹幾次-蓋蓋玻片-滴稀碘液-用吸水紙吸10.植物細胞的結構: 細胞壁 -支持、保護; 細胞膜 -控制物質進出; 細胞核 -含遺傳物質; 細胞質 ; 葉綠體 進行光合作用; 液泡 內含細胞液(切西瓜)動物細胞結構: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 細胞壁 、液泡、 葉綠體 。12.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 葉綠體 :將光能

6、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 線粒體 :分解有機物,將有機物中能量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13.遺傳信息庫是 細胞核 ;細胞核中的遺傳信息的載體 DNA ; 基因 是DNA上的一個具有特定遺傳信息的片段; DNA和蛋白質組成 染色體 , 同種生物體細胞內,染色體數目是相同的;細胞是 物質 、 能量 、信息的統一體; 細胞 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14.(1)生物體由小長到大是由于: 細胞生長 和 細胞分裂 ;細胞數目的增多依靠 細胞分裂 ,細胞體積增大依靠 細胞生長 。(2)細胞核分裂時, 染色體 的變化最明顯,新細胞和原細胞的 遺傳物質 相同。15.多細胞的動植物生長發育的起點是 受精卵 ;1

7、6(1)動物體的結構層次: (2)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3)動物和人的基本組織可以分為四種:上皮組織(保護和分泌)、 肌肉 組織(收縮和舒張)、 神經 組織(產生和傳導興奮)、 結締 組織(支持、連接、保護和營養 如骨和血液)如:構成器官的主要組織(心臟- 肌肉 組織;唾液腺、皮膚(外層)- 上皮 組織;股骨、血液- 結締 組織;肱二頭肌- 肌肉 組織;脊髓和大腦- 神經 組織)(5)植物的組織: 分生 組織-分裂產生新細胞,如 分生區 ; 保護 組織-保護柔嫩部分; 營養 組織-儲存營養物質; 輸導組織-導管:運輸水和無機鹽;篩管:運輸有機物。根尖的分生區、莖的形成層所屬的組織是 分生 組織

8、 。吃橘子時剝去的橘子皮屬于 保護 組織,白色絲絡屬于 輸導 組織,肉汁多汁的橘瓣屬于 營養 組織。 輸導 組織貫穿于植物體的根、莖、葉等器官。(6)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官: , , , , , 。17.舉出單細胞生物: 酵母菌 、 草履蟲 、 衣藻 、眼蟲、變形蟲18. 從培養液的 表層 取草履蟲,是因為 表層含氧氣多,草履蟲屬于好氧類 ,在載玻片的培養液的液滴中放 棉花纖維 為了減慢草履蟲運動。 纖毛 ,使草履蟲在水中旋轉前進; 表膜 ,攝入氧氣,排出二氧化碳; 口溝 ,攝取細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 食物泡 ,消化食物; 伸縮泡 和 收集管 ,收集體內多余的水和廢物并排出; 細胞核 ,含遺傳信

9、息; 胞肛 ,排出不能消化的食物殘渣。與衣藻相比,草履蟲沒有的結構是 細胞壁 和 葉綠體 。19.舉例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有利 天然餌料、凈化水源 ; 有害 使人患病、造成赤潮 。20.實驗題:草履蟲對牛肉汁和食鹽刺激的反應(課本P71頁2題),草履蟲對外界有利和有害的刺激能作出不同的 反應 。23.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的四大類群: 植物、 植物、 植物和 植物。24.“春水綠于染,春來江水綠如藍”中的綠是指大量繁殖的綠色 藻類 植物。26.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都是靠 孢子 來繁殖,稱為孢子植物。27.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最大區別是種子 是否有果 皮 包被。所以前者沒有 果實 。28.常見的

10、裸子植物:油松、 雪松 、云杉、 銀杏 、蘇鐵、 側柏。29.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合稱 種子 植物,都具有種皮和胚,種子植物比苔蘚、蕨類更適應陸地的生活,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能產生 種子 。30.菜豆和玉米種子的主要部分是 胚 ,它實際上幼小的生命體,是新植物體的幼體,由 1 子葉 、 2 胚芽 、 3 胚軸 、 4 胚根 玉米種子縱剖開,滴碘液后,染成藍色的部分是 5 胚乳 ,含有的物質是 淀粉 。31.我們吃的白面粉、玉米粉,主要來自小麥和玉米種子的 胚乳 ;我們吃的花生豆和黃豆主要來自種子的 子葉 。32.選種時應該選擇大而飽滿的種子,原因是種子含大量供胚發育的 營養物質 。33.果實由

11、果皮 和 種子 組成;松的球果不是果實35種子的萌發 環境條件: 、 、 。自身條件:具有完整的活的 胚 ,不在休眠期, 。本實驗總的結論是 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是種子發芽的外界條件 。即使外界條件適宜,也有少數種子沒有萌發,原因可能是沒有度過休眠期37.測定種子萌發率:(1)抽取少量個體作為樣本,進行 抽樣調查 ;(2)隨機選取一定數量的種子(3)提供適宜的溫度、 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 。38.種子萌發的過程 :吸收水分 子葉或胚乳營養物質轉運 首先突破種皮的是 胚根 ,發育成根胚軸伸長,發育成根和莖的連接部分胚芽發育成 枝和葉 。39.北方早春地膜覆蓋的好處:提高 環境溫度

12、 、保持水分。40.根的生長最快的部位是 伸長區 ,實驗時要選擇生長 的幼根。根的生長一方面靠 細胞分裂 增加細胞的數量,一方面要靠 細胞生長使 細胞體積的增大。41、萬千枝條及其綠葉是由 葉芽 發育成的,花是由花芽發育而成的。 芽和根尖中都有 分生 組織。42.肥料的作用是給植物生長提供 無機鹽 ,植物生長需要量最多的無機鹽是:含 氮 、含 磷 、含 鉀 的。每一種植物的生長需要 多種種無機鹽,不同植物需要的無機鹽種類和數量是 不同的 ,同一植物不同生長發育時期需要的無機鹽的種類和數量是 不同的 。43(1)起保護作用的是 花瓣 和 花萼 ;花最重要的結構是 雌蕊 和 雄蕊 ;(2)雄蕊是由

13、 花絲 和 花藥 組成,產生 花粉 ,雌蕊是由柱頭、花柱、 子房 組成;將來發育成 8 果實 , 胚珠 將來發育成果實中的 10 種子 。我們所吃的花生米來自雌蕊的 子房 。秋天收獲的玉米常有缺粒現象,向日葵的籽粒常有空癟的,主要是因為 傳粉不足 引起的,彌補的辦法是進行 人工輔助授粉 ,增加產量,促進子房發育成果實。 花粉 ,從花藥落在雌蕊柱頭上的過程叫 傳粉 ; 花粉管 ,是花粉受到雌蕊柱頭上黏液的刺激后產生的,其內的 精子細胞 進入胚珠,與里面有 卵細胞 ,形成 受精卵 ,將來發育成種子的 胚 ;子房壁將來發育成 果皮 。種子植物的受精作用通常發生在 胚珠 內。從開花到結果必須經過的兩個

14、生理過程是 傳粉 和 受精 。(3)果實和種子的形成 :子房 果皮 受精卵 胚 胚珠 種子 子房壁- 果皮 (4)果實有-蘋果、葡萄、西瓜、葵花籽、豆角、玉米、小麥、水稻、花生 種子有-蠶豆、綠豆、芝麻、花生 豆、西瓜子、杏仁例:下列有關果實和種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桃的食用部分由胚珠發育而成. B 花生的外殼由珠被發育而成。C 大豆的子葉由受精卵發育而成。 D 西瓜子的外殼由子房壁發育而成。45.水分在植物體內的作用 :水分是植物體內的 組成 成分;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直立姿態,葉片 ,利于 作用;無機鹽只有溶解在 水 中才能被植物體吸收 。46.水影響植物的 分布 ,水多的地方,植物種

15、類和數量豐富,但并不是影響植物分布的唯一因素,還有溫度和陽光。不同的植物需水量是 不同 的,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長發育時期需水量是 不同 的。47. 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 根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成熟區 ,因為有大量的 根毛 ,增加吸水面積。準備移栽植物,根部帶個土坨,是為了防止 損害根尖的和根毛48.在水分運輸途徑的實驗中,變紅的部分是 導管 ,說明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運輸途徑是 根 莖 葉 。選用帶葉的莖,并放在陽光下是為了加快 蒸騰作用 作用。49.根莖葉中都有導管和篩管,屬于 輸導 組織,貫穿于整個植物體導管-位于莖中木質部,作用-由下向上輸送 水分和無機鹽篩管-位于莖中韌皮部,作

16、用由上向下輸送葉片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 50.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通過 蒸騰作用 大量散失,失水的“門戶”是 氣孔 53.氣孔是由一對 保衛細胞 圍成的空腔,保衛細胞吸水膨脹,氣孔張開;保衛細胞失水收縮,氣孔關閉。 白天氣孔張開,晚上氣孔閉合。氣孔是植物 失水的“門戶”,也是 交換的“窗口”。54. 蒸騰作用的意義:(1)可降低植物的溫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傷 (2)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體內運輸的主要動力 (3)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在體內運輸 (4)增加大氣濕度,降低環境溫度,提高降水量,促進生物圈水循環55.春季植樹時,移栽樹苗常常剪去大量的枝葉,這是為了防止 蒸騰作用散失過量的水分 。

17、夏天移栽植物最好在陰天或早晚進行,并去掉大部分枝葉,原因是 減弱蒸騰作用 。56.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首先把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晝夜,目的是 除掉葉片中的有機物 。 將葉片的一部分從上下面用黑紙片遮蓋的目的是 形成對照作用。光照幾個小時后,摘下葉片放進 酒精 中隔水加熱(目的:脫色,溶解葉片中 葉綠素 便于觀察)。 染色:用 稀碘液 染色 。實驗結果:葉片見光部分 變成藍色 ,遮光部分 不變色 。原因是見光部分產生了 淀粉 。結論: 光 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主要是 淀粉 。62、光合作用概念:綠色植物利用 太陽光 提供的能量,在 葉綠體 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機物,

18、并且把光能轉變成 化學能 ,儲存在有機物中,這個過程叫光合作用。在葉綠體中進行, 光能反應式: +水 + (儲存能量)63、光合作用實質:綠色植物通過 葉綠體 ,利用 光能 ,把 二氧化碳 和 水 轉化成儲存能量的 有機物 (如淀粉),并且釋放出 能量 的過程。 64。光合作用意義: 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來源;維持了生物圈中的碳 氧平衡,也就是 二氧化碳 和氧氣的相對平衡。65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1)用來構建植物體;(2)為植物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66、呼吸作用的概念: 細胞利用 氧 ,將有機物分解成 二氧化碳 和水,并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 化學能 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呼吸作用。 主要在 線粒體 內進行; 線粒體反應式: + + + 67呼吸作用,意義:呼吸作用釋放出來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進行各項生命活動(如:細胞分裂、吸收無機鹽、運輸有機物等)不可缺少的動力,一部分轉變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