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淮河線”教學設計_第1頁
“秦嶺—淮河線”教學設計_第2頁
“秦嶺—淮河線”教學設計_第3頁
“秦嶺—淮河線”教學設計_第4頁
“秦嶺—淮河線”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標 題: 湘教版八年級地理第四章第一節 “ 秦嶺淮河線”教學設計作 者: 張紹祥工作單位:吉首市第四中學教學標題:秦嶺淮河線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在地圖上準確地指出秦嶺、淮河的地理位置,并說明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意義。過程與方法:學生探究、討論、總結,采用探究法、圖導法、啟發法學習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該節內容的學習,能促進學生對我國南北方的自然環境、地理景觀、居民的生產、生活習慣的了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教學重點: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意義教學難點: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意義教學用具:多媒體一、 溫故知新1、利用多媒體展示的中國政區圖,要求學生熟練地回答出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

2、簡稱及相應的行政中心。2、在多媒體展示的中國地形圖上,學生熟練地指出秦嶺、淮河的地理位置。二、 新授課(一)新課引入通過小學語文中學習過的晏子使楚的典故,我們來探究為什么晏子說“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是有道理的?“淮南”、“淮北”的“淮”是指什么地理事物?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就來解決這一問題。【探究活動】:在多媒體展示的地圖上:1、找出秦嶺和淮河,看一看,秦嶺山脈的走向與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點?(秦嶺為東西走向,淮河的流向為自西向東。秦嶺的走向與淮河的流向一致。)2、找出秦嶺淮河線通過的主要省級行政單位。(甘肅省、陜西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蘇省)3、下列省級行政單位中位于秦嶺淮河線

3、以北的是湖北 河北 江西 山東 浙江 山西(答案是河北、山東、山西)(二)新授課【探究活動】:閱讀課本P75與P76的“閱讀材料”,說一說你了解的有關“秦嶺”、“淮河”的知識。【新授】: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地理區域和地理界線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區域體現了區域內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線反映出區域之間的地理差異性。秦嶺與淮河是我國東部重要的地理界線。在它的南北兩側,自然環境、地理景觀和居民的生產、生活習慣有顯著的差異。現在讓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秦嶺淮河線的地理知識吧!【回顧與探究】:利用多媒體,展示已學習過的各種地圖,然后在相關地圖上,分別找出下列地理事物的界線:1、在“中國1月平均氣溫”圖上,找出

4、1月0等溫線在我國中東部經過的地區。2、在“中國溫度帶”圖上,找出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3、在“中國年降水分布”圖上,找出年平均降水800等降水量線在我國中東部經過的地區。4、在“中國干濕地區”圖上,找出我國中東部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5、在“中國主要氣候類型分布”圖上,找出亞熱帶季風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新授】:通過對前面一些地理知識的學習,我們了解了秦嶺淮河線兩側的冬季氣溫、年降水量、干濕地區、溫度帶、氣候類型等局部的差異。而今天,我們要全面了解秦嶺淮河線南北兩側的差異,從而懂得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意義。除了我們已學習過的知識外,我們還可以從其它方面探究學習秦嶺淮河線南北兩側

5、的差異。下面以表格的形式對比秦嶺淮河線南北兩側的地理差異。秦嶺淮河線以北(北方地區)秦嶺淮河線以南(南方地區)11月平均氣溫002年降水量8008003河流封凍狀況結冰不結冰4干濕地區半濕潤地區濕潤地區5溫度帶暖溫帶亞熱帶6氣候類型溫度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7植被類型暖溫帶落葉闊葉林為主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8耕地類型以旱地為主以水田為主9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一年兩熟到三熟10主要糧食作物小麥、玉米水稻11主要油料作物花生、大豆油菜12主要糖料作物甜菜甘蔗13主食面食米飯14主要經濟林木蘋果、柿、棗柑橘、柚、茶葉15主要運輸方式公路、鐵路公路、鐵路、水運16傳統交通工具馬車船舶17住宅特點

6、防寒保溫通風散熱排水【新授】:通過對比,我們知道秦嶺淮河線南北兩側在自然與人文方面存在著非常大的差異,從而有助于我們了解南北方居民不同的生產方式與生活習慣等。【探究活動】:1、觀察多媒體景觀圖片,討論分析:它們位于秦嶺淮河線以南還是以北?為什么?2、我國某東西走向的山脈,山北以旱地為主,山南以水田為主;山北樹木冬季落葉,山南樹木大多常綠;山北人們以面食為主,山南人們以大米為主食。請判斷,這是我國的哪一條山脈?(秦嶺)3、利用多媒體展示的漫畫圖,請判斷,圖中的山脈是我國的哪一條山脈?(秦嶺)4、探究新課引入時的問題。(“淮”是指淮河,由于積溫差異,導致秦嶺淮河南北兩側植物分布有差異。) 三、小結:秦嶺淮河線的地理位置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意義 四、作業:每課必練P5556五、板書設計:秦嶺淮河線一、地理位置1、秦嶺2、淮河二、地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